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抗战918-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照明弹亮起的一刻,所有悬停的直升机已经两边分散,快速费劲旁边的树林上空,让敌人的探照灯徒劳的照亮了那片空域。
    “攻击机突进,照明弹继续升空,运输机轰炸!”
    带队的队长一道道命令在直升机盘旋中下达。
    俄军的探照灯在照亮夜空的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虽然距离防空阵地要有一两千米远,可大致位置是已经有了。
    随着一颗颗照明弹飞离直升机,远处阵地的全貌尽在眼底。在照明弹落下中,直升机呼啸着贴着树梢,弹链抽出,直扑防空阵地。
    “在那边!”
    “那边也有!!”
    防空阵地的俄军看到弹链火光的一刻,高射机枪以最快的速度调向飞机扑来的方向,同时,高炮也紧急调动,瞄向飞机扑来的空域。
    嗵嗵!
    高射机枪在弹雨泼来的同时,也喷出了火焰。
    轰!
    一家直升机在前方火光闪烁中轰然爆炸,火焰照亮了夜空,让周围的一切再无所遁形。
    在直升机被打炸的同时,弹链也抽进了俄军的阵地。团团火光立时腾起,机关炮的炮弹轰轰炸鸣。
    一挺挺的高射机枪被但与淹没,一门门的高炮来不及发威,就被机关炮击中,在轰轰的爆炸中,或被掀翻,或被炸毁。
    直升机顶着弹雨飞掠而至,密集的子弹让这几处防空阵地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只击落了四架直升机,就被弹雨彻底湮灭。
    紧随其后的轰炸机在地面火光闪起的一刻,在距离地面一二百米的空中,投下了一枚枚特制的大号钢珠炸弹。
    轰轰的爆炸凌空闪烁,火光中,钢珠嗡嗡的发出蜂群般的声音,咻咻的尖啸着钻进了一个个俄军的身体,让阵地上防空的俄军在短短数秒内,就躺倒成片。没有被打中的,幸运的钻进卡车地下,缩回掩体碉堡,命虽然保住了,可防空,和地面的炮击也无法进行了。
    在直升机开始轰炸的一刻,坦克部队呼啸着扑进了阵地,但却没有炮击那些掩体和碉堡,而是当着对面的弹雨,让步兵车快速靠近。
    一辆辆步兵车抵近三十余米后,后门砰砰的打开,一个个火焰喷射器被战士架在了链轨旁,紧接着一条条的火龙扑向了射击口。
    火焰瞬间腾起,火光中,碉堡内,掩体里的俄军凄惨的嚎叫着,浑身火焰包裹,纷纷拼命逃离碉堡和掩体,随即倒在雪地上,烈烈的燃烧起来。更有部分直接在掩体内就被烧的抽抽成一团。
    在火龙喷出的同时,这些射击孔的火蛇全部断绝,随即,战士们背着火焰喷射器,在迫击炮的轰轰爆炸中,快速返回步兵车,随着坦克越过了第一道防线,向城门方向逼近。
    紧随其后的卡车上,战士们纷纷跳下,冲进了一条条的战壕,哒哒的枪声中,绞杀着慌乱的俄军。激烈的战斗在这一刻轰然爆发。(未完待续。。)

第622章 空袭乌拉尔河畔
    迅猛的攻击让俄军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在如潮的一**攻击中,阵地迅速失守,紧接着坦克和装甲车就涌入了市区,前后十分钟的时间而已。突进的速度之快,让刷多有参战的俄军都胆寒。
    天空中的打击是他们这辈子仅见的噩梦,地面的进攻犀利,是他们没有听说过的迅猛,让防线连起码的威力都没能发挥,就被快速突破。
    坦克冲进城里,快速的带着装甲车碾碎一道道街垒,屠杀着拿着81迫击炮对付坦克的俄军。那些75口径的反坦克炮顶多是炸碎了几辆装甲车,却被坦克连开炮都省了,直接碾压而过,大炮,也被撞到了一边。
    在外围展开最猛烈的点兵相接的一刻,城区的街道一块块的被分割,街口,全是坦克和装甲车的身影。
    后续的步兵,在前沿全线突破的一刻,卡车轰鸣着扑进了城区,展开了最为惨烈的杀戮。
    这里的民众早在几个小时前就已经撤离,城区内,房屋里都是俄军,意图打一个惨烈的巷战。
    可于磊的大军怎么会跟他们胶着?坦克不断的轰鸣,装甲车上的高射机枪,和重机枪纷纷开火,弹雨炮弹对着那些房屋毫不留情的展开了毁灭的打击,不论是否有人,都会在短短的数秒内摧毁。
    拆总是比建造快得多,先遣军悍然的毁灭攻击瞬间瓦解了俄军准备巷战的决心,在灰尘弥漫当中,能够奔跑的都拼命的向没有被轰炸扫射的区域狂奔。可他们能逃到哪里呢?
    这边轰击,于柯的大军和刘海松的大军却都迅速返回城外,在已经停在那里的补给车前进行快速补给,随即,短短不足二十分钟,大军就在城里激烈的枪炮声中,分兵离开了阿克托比。
    于柯北上带着两个师的步兵。直扑乌拉尔河上游的奥伦堡,刘海松则带着八个师的步兵,南下,向咸海的边沿挺进。
    与此同时,于磊为了让敌人确认自己还继续北上,向莫斯科方向挺进,他命令直升机除了辅助于柯和刘海松的以外。全部向乌拉尔河方向飞进,去寻找增员这里,或者是据守的俄军,摆出一副还要继续攻伐的态势。
    直升机在一边分出二百架,协助于柯和刘海松,其余六百余架迅速加满油。补充弹药,在于柯他们大军离去的同时,腾空而起,飞向了乌拉尔河畔。
    此时,高加索南北军区合并的大军已经抵近乌拉尔河畔,短暂的集结后,渡过乌拉尔河。
    此时。乌拉尔河已经结冰,这里,受入海口的暖流影响,入海口附近不结冰,但乌拉尔斯克这里却会结冰,而且厚度可通行车辆,包括坦克。
    俄军大军分两路渡河,一路在乌拉尔。一路在靠近里海的入海口附近的阿特劳,这两处有桥梁,可以通行辎重,也是船只渡河比较方便的码头所在。而乌拉尔,更是个大军渡河,毕竟冰面上行军,要比过桥渡河快得多。
    大军在集结中。满冰面的行进,装甲部队和防空部队先一步轰隆隆的从大桥上驶过,在对岸做出防御,掩护辎重过河集结。
    阿克托比距离乌拉尔二百多公里。对于飞机来说,一个小时不到的行程。
    天空中的直升机在很远的地方就看到了远处的灯光,那是坦克,卡车过河的灯光。
    俄军并非没有考虑到敌人空袭,可大军渡河必须速度够快,否则,一旦遭遇空袭,开阔的冰面上损失会非常大,所以,在乌拉尔河对岸,高炮林立,高射机枪成片,做好了防空的准备。
    河面上,步兵和骑兵熙熙攘攘,热闹非常。他们,都没有想到敌人的空袭会来的这么快,毕竟此时阿克托比还在大战,敌人怎么也不应该在这会对乌拉尔进行空袭。再加上严密的防空,他们有理由相信,敌机的空袭也作用不大。
    可直升机的攻击跟歼击机,轰炸机不同,不但可以绝对超低空贴着地面树梢,还可以悬停扫射,火力密集也是一般飞机达不到的。
    在看到远处灯火通明的一刻,机群迅速分开,分成三股,一股正面突袭,两股左右包抄。在武装直升机飞出大队的一刻,上空的运输机也做好了准备,只要对方的高射机枪追赶急掠中的攻击机,高炮炮口调动,他们的表演时间就到了。
    突然临近的轰鸣让前哨听到,随即,示警的信号弹升空而起,一个个人快速向后传递,此起彼落。
    “熄灭灯火!迎接空袭!!”
    一个个喊声在天空中回荡,高炮,高射机枪都对准了声音传来的夜空。
    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直升机是紧贴地面,距离地面不过十余米高,他们的枪口和炮口根本就找不到敌人的影踪。
    就在轰鸣越来越近的一刻,天空中突然升起一枚枚的照明弹,随即,一架飞机像是洒落烟花一般,喷吐着照明弹,急速盘旋离去。
    “在那里!”
    地面一片雪白的一刻,所有目光都被高空的那架飞机吸引,随即,高射机枪,高炮追赶着数道光柱,轰轰齐鸣。
    密集的弹链追赶着快速逃遁的飞机身后,一串串的红点射入虚空,但却没能打中盘旋飞行的直升机。
    在照明弹照亮前方一切的档口,距离阵地仅有三四千米的机群骤然加速,短短数秒,在地面子弹追逐天空飞机的一刻,火神炮和机关炮同时开动,密集的弹雨瞬间罩向了露出火力的防空阵地,不等对面的探照灯照射过来,前面,就已经是一片片火海了。
    密集的弹雨打的阵地上血肉飞溅,机关炮的炮弹威力虽然不是特别大,但也是比手榴弹要强,在不断的轰鸣中,一门门的高炮一挺挺的高射机枪失去了看护的人影。
    “防空射击!!”
    “架上机枪!!!”
    看到远处一一条条弹链喷吐,冰面上,还是已经过河的部队,全部在吼声中架起了德普。
    哒哒声中,枪口喷出的火舌立时照亮了夜空。
    但他们距离直升机太远,只要不是子弹打在螺旋桨上,这个距离的射击,对于直升机的装甲来说,还是不够看,连前面的玻璃都很难击穿。
    在满地火舌喷涌的同时,天空中一枚枚的炸弹尖啸着落了下来。早已经在步话机里听到喊声的攻击机纷纷画着弧线,离开了战场,两翼包抄的直升机也在这一刻减慢速度,等待炸弹的落下。
    密集的炸弹跟冰雹一般从天而降,随即,天空中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光团,钢珠如烟花炸出的火星,嗡的一声四散。
    随着炸弹的炸响,天空中密雨一样的钢珠洒落,下面的俄军在如此密集的打击中,纷纷被钢珠击穿身体毙命。
    凄惨的叫声犹如地狱中的鬼嚎,让人毛骨悚然。密集的钢珠瞬间让火舌消失,让高炮阵地无人,冰面上满地鲜血中,却无人站立。
    凡是没有躲进遮挡物底下的,在这一轮连绵不断的爆炸中,皆尽毙命。
    十几分钟的连绵爆炸让河对岸还没有过河的俄军心胆俱裂,那凄惨无助的嚎叫声,让他们心底直冒凉气。
    他们无法支援河对面的战友,他们只能无助的盯着那里的火光,攥紧手里的莫甘。
    爆炸刚刚结束,这边河岸的俄军纷纷竖立高射机枪,架上高炮的一刻,天空中的轰鸣突然清晰,紧接着一枚枚的照明弹飞起,密密麻麻的直升机群喷吐着火舌,在冰面一掠而至。弹链抽碎了冰面上的一具具尸体,在冰面上掀起两溜霜花,直扑对岸的俄军人群。
    “快躲避!!”
    “射击!!”
    各种恐惧的声音里,对岸的俄军立时炸群。机枪,莫甘,纷纷响起,但提前量的关系,子弹根本打不到急掠而至的飞机。
    噗噗声中,弹链抽在了岸上的人群里,血雾立时飘起,遮住了光亮,碎屑和断肢飞溅中,成片的俄军被子弹绞碎。
    与此同时,河岸这边的飞出战场的直升机再度扑回,悬停半空,在火光里,机关炮瞄向了下面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坦克群。
    嗵嗵……
    一个个红点的飞出,下面就是一团团的火光闪起。轰轰的巨响连绵成片,火光冲天而起。
    幸存的俄军在直升机攻击坦克的时候,一个个惊恐万状,纷纷逃向河边,逃向大桥,要离开这人间的地狱。
    就在一辆辆坦克被打炸,却无力还手的时候,五架一直没有参与攻击的运输机飞临了人潮拥挤的大桥上空,紧接着一枚枚的高爆炸弹凌空落下。
    轰轰的巨响中,一团团火光升起半空,光亮照的周围如同白昼,大桥,在十几枚炸弹的轰炸下,随着巨响,荡然无存,只剩下几个桥墩,孤零零的竖立在冰面上。
    在大桥被炸毁的同时,攻击机的子弹也绞碎了俄军防御的念头,让幸存的俄军除了躲避,已经无力再对抗飞机的扫射。
    至于过河的坦克,在直升机一辆辆精准的打击下,只十来分钟,就全部趴窝,燃烧着烈焰,释放最后的价值。(未完待续。。。)

第623章飞夺奥伦堡
    在没了高射机枪和高炮威胁情况下,所有的直升机都开始了降低高度扫射。运输机更是夸张,一个舱门两挺重机枪全部开火,在不时升起的照明弹照射下,绞杀着满地逃避的身影。
    骑兵,在这会才显示出优势,在攻击最猛烈的时候,他们顺着河面已经逃出几千米,这会,都站在远处,惊魂未定的看着那里惨剧上演。
    他们,面对空中这凶悍的攻击无力抵挡,他们的战马丝毫无用,只是消耗对方子弹的肉盾而已。
    直升机的全面扫射,让俄军大军乱成了一团,一辆辆拉油的卡车燃起冲天大火,一辆辆拉炮弹的卡车被打炸,战场上,到处的火光,到处轰鸣,和可哪躲藏的身影,散乱不堪。
    此时,哪怕有百辆装甲车到来,都能将这支大军彻底击溃,不说歼灭,起码一半以上会被绞杀。
    可惜,这只是一次空袭,并非全面歼灭战,所以,没有全面绞杀的准备,也无法做到全面绞杀。
    几百架的直升机肆虐了近半小时,满地的尸体,满地的坦克残骸,满地的卡车的残骸,人间地狱,一点不为过。
    攻击机的子弹早就打净,只是机关炮在寻找逃遁的坦克,在追击着躲藏的卡车,单发射击,无奈的慢慢消耗着子弹。
    运输机也因不停的喷吐子弹,加上照明弹用尽,后期的扫射已经因俄军躲到了黑暗中,或者趴在地上,让扫射效果已经不大。
    “撤离战场!”
    负责的队长在攻击中担心敌人的高射机枪和高炮突然架起,
    给飞机造成损失,让袭击不再完美,也因航灯的开启。让他们的目标清晰,于是,他下达了车里的命令。
    随着命令,直升机附小腾空,短短一瞬,就离开了这片火光依旧熊熊的战场。留下的是残骸尸首遍地。
    知道敌机的轰鸣消失,战场上躲藏的俄军才心惊胆战的慢慢露出头来,随即,一个个幸存的长官开始狂吼,救治伤者,打扫战场。
    他们,在一道道手电光里寻找着伤者,扑灭一些还有价值的卡车上的烈火,他们。满身的血迹,浑身的油烟,心里,更是惊骇,让动作机械而麻木。
    损失,他们已经无心统计,这样惨烈的空袭,这么久的空袭。是那些老兵平生仅见,他们从没见到一个批次的飞机能够袭击这么久。弹药这么足,火力这么猛。
    直升机的离去,留给这支援军的已经不是什么恐惧了,而是真正的战栗,他们,在今后只要看到敌人的这种飞机。相信他们能做的,就是迅速逃命,找地方躲藏。
    飞机的离去,并非战斗的结束,此时。刘海松已经一路挺进,毫无阻碍的直奔咸海,那里,将是他要坚守的位置,他将在直升机大军返回,补充完弹药油料后,占领咸海沿线,并攻打乌拉尔河入海口的阿特劳。
    于柯的大军已经距离奥伦多仅有一个小时路程,那里的战斗将会在空袭的余威里展开。
    而这时,阿特劳那里的另一支大军已经停滞不前,敌人袭击乌拉尔,显然是要继续北进,这个判断迅速被所有高层认识到,阿特劳的部队在袭击没有结束的时候,已经做出停止前进,沿河布防,堵住敌军的突进。
    他们的决定正是于磊需要的,他需要时间构筑防线,需要时间来布置双向防线,堵住追兵,堵住增援,封锁里海和乌拉尔山脉之间的空地。
    在直升机返回的一刻,于柯的大军也进入了进攻的倒计时。
    他们顺着河道上的冰面,顺着河道两侧,寂静的行进着,飞机,则在距离奥伦堡三十余公里的位置降落地面,等待前方装甲部队抵达进攻位置。
    此时,奥伦多那里已经如临大敌,他们都收到了乌拉尔遭遇袭击的消息,但这里的守军不过才两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外带一个装甲旅,这还是刚刚赶到不足十小时的援军,为的是堵住敌人前进的脚步,给追兵争取咬住敌军的时间。
    他们在一个小时里,将原本已经非常坚固的防御阵地再次加固,坦克前面都是掩体,并没有打算迎击,而是只作为固定炮台使用。
    一根根的圆木垒砌的掩体,虽然挡不住炮击,但却可以减少坦克和装甲车被击毁的可能,能够多发射几枚炮弹。
    一门门的反坦克炮也在掩体的保护下,竖立着炮口,所有俄军都没有睡觉,都在紧张的忙碌着,为有可能的袭击做准备。
    此时,他们是没有援军的,这里,敌人一旦来袭,他们只有独自坚守一途。
    他们并不知道,敌人的侦察分队已经靠近了他们,而且摸掉了几波的暗哨,让敌军靠近的消息他们并不知晓。
    于柯大军在靠近奥伦多十余公里的一刻,放慢了速度,让发动机的轰鸣降到最低。
    于柯已经想到对方会有强悍的防御阵地,所以,他没有让直升机先一步袭击,使用闪电战术,而是缓慢靠近,用自走火炮先撬开对方的防御,再用直升机,随后才会是坦克,这样,损失会降到最低。
    自走火炮在距离奥伦多五六公里的时候,缓慢的爬上了河岸,在河滩上一字排开,慢慢的扬起了炮口。
    前突的侦查员坐标已经报出,直升机也起飞,贴着冰面,顺着河道慢慢的前行,等待自走火炮的开火。
    坦克和装甲车也爬上了河岸,做好了突袭的准备。
    俄军在忙碌中,并不知道敌人已经进入进攻位置,依旧扛着圆木,加固防御,在奥伦多城外构筑了一道道圆木铺成的战壕,掩体,城墙。
    就在他们忙碌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尖啸。那刺耳的尖啸已进入耳鼓,所有祈祷敌军不会袭击奥伦多的士兵们头立时大了,纷纷喊叫着,钻进了用木头搭建的掩体内。
    二百门自走火炮全力开火,炮弹顺着一个方向,分梯次的效力射,向奥伦多发动了炮袭。
    在俄军纷纷躲避中,一组组的炮弹轰然落下。
    剧烈的爆炸让冻结的土地筛糠般的颤抖,火光闪起中,一根根的木头在空中飞舞,里面的俄军则被狂暴的冲击波震得纷纷吐出肺叶,直接倒在了掩体内。
    这样的掩体怎么能够挡住效力射的轰击?连一米多厚泥土的掩体都白搭,更别提这些木头搭的掩体了。
    轰轰的巨响中,一条宽四五百米的通道被炸了出来,中间,掩体七零八落,树木到处横陈,人员已经没了,或被撕碎,或死在了残破的掩体内。
    剧烈的震荡让坦克内的那些坦克手一个个心脏都快蹦出来了,被击中的直接跟掩体一道,被炸的粉碎,倒是里面的坦克手不用难受了。
    轰轰的巨响中,一辆辆坦克燃起冲天的大火,火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没有被炮击的位置,俄军蜷缩在掩体里,被这猛烈的炮击彻底吓傻。他们在巨震中,根本不敢站起来观察,那会站不住的。
    也有把着射击口,勉强看向外面的,但入目的是火光冲天,根本就没有敌综。
    轰轰的炮击中,一辆辆自走火炮快速前进,坦克紧随其后,借着轰鸣的声音遮挡,向奥伦堡靠近。
    直升飞机已经加速,飞扑前方火光闪烁的区域,越过卡车,直扑战场。
    自走火炮在目测到了敌人掩体的一刻,纷纷停下,炮口直瞄,对准了一个个掩体,对准了木头垒砌的城墙。
    轰轰的火光闪烁中,一枚枚炮弹在俄军惊恐大叫里扑向了那些地方。
    掩体内的俄军在光亮处,直到自走火炮开火,他们才看到黑暗中已经靠近的敌人。但此时,填装炮弹和开火都来不及了,在看到火光的同时,惊叫声中,一枚枚的炮弹就轰轰炸响,前方的这道木头掩体顷刻间就分崩离析,碎屑断木头到处乱飞,坦克更直接被打炸。
    猛烈的炮击让俄军精心准备的防御连开炮的机会都没有,九子啊近距离的炮击中被摧毁殆尽。
    密集的炮弹还在落下,轰轰的巨响不断腾起。中间那条通道在第二轮的效力射里,彻底荡然无存,让辛苦了十几个小时的俄军这才知道,这样的掩体就是纸糊的。
    城内的火炮在看到进出敌人炮火火光的一刻,倒是做出了反应,炮弹在轰鸣中飞向了自走火炮的位置。
    他们的炮弹还未落下,天空中的轰鸣就遮挡了爆炸声,二百架直升机在地面轰鸣中,飞临奥伦堡上空,一枚枚的钢珠炸弹飞落的同时,攻击机已经锁定了火光那里,嗵嗵声中,机关炮和火神炮同时开火。
    在这边自走火炮身边轰鸣的同时,弹雨和钢珠就湮灭了几处火炮阵地。
    远处的自走火炮已经停火,在飞机开始轰炸中,坦克呼啸着扑进了开阔的通道,直扑奥伦多。
    战斗,在这一刻已经没了悬念,短短的炮击,摧毁了敌人辛苦构筑的阵地,密集的空中打击,让敌人幸存的火炮阵地连人影都无,在坦克冲进城门的时候,战斗已经再无悬念。
    装甲车紧随其后,在坦克冲进奥伦多的时候,迅速跟上,占领了一道道的街道,开始惬意的绞杀。(未完待续。。)

第624章防线
    奥伦堡本来是因河道谷深,落差大,易于防守。但于柯的大军顺着峡谷中从缓坡登上河岸,避开了正面攻击的位置,让攻击距离直接缩短到了几公里,再加上他的火力强劲,俄军的临时防御不堪一击,短短十几分钟,坦克和装甲车就突破防线。
    奥伦堡的苏俄民众在这支守军进驻的时候,已经被疏散向后方,城内没有居民,而于柯,也没有顾忌居民的意思,坦克进入城区,就是快速的绞杀,根本就不给敌人反抗的机会。
    战斗,快速而并不惨烈,机枪几乎是不停歇的长点射,密集的弹雨将所有抵抗消于无形。
    坦克毫不留情的摧毁了一栋栋的民居,让负偶顽抗的俄军不是活埋,就是炸死,连发挥巷战优势的机会都不多。
    直升机此时是盘旋空中,不时的照明弹射入空中,为下面的清剿提供照明。
    苏俄人知道难以逃脱,无不是拼命,但进入城区的战士根本不下步兵车,除了被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四辆装甲车,两辆步兵车外,无一伤亡。
    战斗在于柯的无情打击下,随着城外清理完那些建议掩体内的俄军,快速结束,前后不到一个小时。
    战斗结束,城里狼藉一片,半数以上的房屋被炸毁,多数残破不堪。给养和弹药库,俄军没来得及炸毁,就被坦克和装甲车占领。
    于柯站在城里的最高点,看着周围一道道电光在黑暗中闪烁,看着城外直升机盘旋着,投放照明弹,下令道:“向总指挥汇报,打扫战场。布置防线!”
    董库很快接到了于磊的汇报,奥伦堡已经拿下,刘海松距离咸海仅有几十公里,距离阿特劳也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
    董库快速在地图上找到刘海松的位置,发现黑夜行军,刘海松偏离的位置也并不大。尤其是走在半沙漠地带,也没有偏差太多。
    他跟孙涛,左伯阳,柳败城还有狗蛋,刘忠几人在地图上比划了一阵,确认于磊的封堵已经达到了预期,遂下令刘海松沿途布防,构筑防线,减慢向阿特劳推进的速度。向咸海靠拢,封锁咸海岸边,明天再向阿特劳进发。
    他们估计,敌军的追击部队已经快到于磊那里了,一旦在于磊那里受阻,他们会向两边运动,绕到于磊的两翼。所以,此时于柯和刘海松就应该布防了。样防线没有漏洞。
    刘海松沿途已经留下了火炮和步兵,一个个点。相隔不到十公里,中间是以营为单位的前锋,也是火炮指引的前哨,用炮弹和装甲封堵敌人前进的路线。
    一座座山峰上都用团籍单位驻守,火炮左右都可支援,敌人无论进攻哪个位置。也无法抵御攻击点左右炮兵阵地的轰击。每隔三十公里,火炮射程最远端,两个步兵团加上三十辆坦克,三十辆装甲车,三十辆步兵车驻守。跟随的直升机也是每隔三十公里的点留下十架。三架攻击机,七架运输机,方便支援和坚守。
    这些地方大多没有道路,但刘海松一路在半荒漠的地域行进,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点。毕竟此时天寒地冻,这些地方通行大军什么也不耽误,即便没路。
    接到总部命令,一直构筑防线的于磊下令,让于柯和刘海松构筑防线,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
    他们的防线都是东西都防御的双向防线,跟当初新西伯利亚的那道防线一样,所以,构筑阵地就任务繁重了,尤其于磊这里,敌人估计最多个把小时就会抵达。
    董库他们猜测的没错,虽然天黑无法得知敌军的行进位置,但高分局时间推算,追赶于磊的部队在两个小时里,应该差不多到地方了。
    果然,于磊这边正将防线跟于柯和刘海松联通的时候,城内的战场都没有打扫利索呢,第九,第十集团军已经涌过奥尔斯克,距离阿克托比不足四十公里,距离于磊在乌拉尔河的防线三十余公里。
    敌人大军出现的时候,留在奥尔斯克的侦查员已经将消息传递到了于磊这里。
    于磊没有下令开炮,而是令于柯的装甲部队迂回到梅德诺格尔斯克和库万德克,悄悄的将这两个小镇拿下,大军不动,等待命令。
    此时,俄军已经知道奥伦堡失陷,但库万德克那里还没有敌军,显然,敌军还是要继续北上。
    他们两个集团军没有向奥伦堡挺进,那里的地域前面是开阔地,两侧和后面都是深深的峡谷,易守难攻,他们暂时不打算进攻那里,他们要咬住袭击乌拉尔斯克的敌军主力,也就是阿克托比的大军。
    虽然不进攻奥伦堡,但也对那里做出了防御在奥尔斯克布置了阵地,用旧有的阵地做底子,留下了火炮和两个师的步兵,一个坦克团防守奥尔斯克。
    大军,则继续全线向阿克托比进发,争取在敌人离开阿克托比之前将敌人留在乌拉尔河南岸,在这片区域对敌军进行围剿。
    此时,返回阿克托比的运输机全部返航,带着阿克托比打扫战场那些弹药库内的莫甘和德普还有马克沁,向阿拉木图飞去。
    夜间,他们不担心敌人的拦截,敌人的防空炮也没有那么精准,且只有靠近阿拉木图的敌军阵地才有,不靠近哪里,飞机是安全的。至于空中拦截,别说天黑敌机夜战不占优了,几次的空战,敌军对于空中的制空权已经不抱希望了,所以,运输机仅仅跟着百架攻击机护航,直奔阿拉木图。
    在飞机离去后,于磊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他要再来一次大突袭,击溃尾追而至的敌军,虽然不知道数量,但他有绝对的信心,用剩余的攻击机,和于柯那里的装甲部队和四百架直升机来一次大的战役。
    在这边准备大战的时候,曲军刚已经返回了新库兹涅茨克,正赶奔新西伯利亚,在哪里做最后的补给,就要突袭了。
    三四十公里,敌军的速度也要一个小时,先头部队才会抵达防线。
    于磊密切的注意敌军运动的迹象,开始撤回侦查员,将坐标都完全留在地图上,大炮和自走火炮已经扬起炮口,随时准备开炮。
    敌军并不知道前方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