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刘备军师-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不管是刘焉也好,刘备也罢,都只不过之世之枭雄,野心之辈,陛下要想中兴大汉,何不让位与刘皇叔?”
    众人都寻声看去,只见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坐在最边缘,衣衫有些凌乱,显然是刚刚进来的。
    “德祖,休得胡言”

第一七九章 送你一个皇帝【求鲜花】
    杨彪一看是自己儿子,立即怒斥道。
    “杨太尉且慢,请德祖说下去”刘辩面无表情道。
    “方今天下群雄并起,刘焉身为皇上的嫡系叔叔都视皇上为玩物,那刘表之流就不必提了,袁绍孙坚等人野心也昭然若揭,陛下试想,天下之大,可还有容身之地?”杨修毫不客气道。
    刘辩和众位大臣一听都沉默了,想想还真是,刘焉刘表这些所谓的汉室宗亲都没有一个真心扶汉的,就更不要说天下其他的诸侯了,这样下去大汉丝毫看不到曙光。群臣虽然心里这样想但是嘴上显然不会这么说。
    “大胆,黄口小儿,焉敢乱言?”
    “我大汉传世至今,岂是你一小儿能想象的?”
    “德祖,退下”杨彪见群臣发难,立即怒斥杨修道。
    刘辩挥手,示意众臣不要再说话,然后对杨修道:“先生把天下诸侯都说了一个遍,为何独独不提河北刘备?”
    “河北刘备虽然与陛下没有多少接触,但是却以仁义著称,如今刘备坐拥河北,更兼西凉,手下良将千员,猛士百万,三分天下已独占一分以上,兵锋之强更是难以想象,长安二十万守军不到一日就破了,敢问古往今来可曾有过如此雄兵猛将?”
    “先生何意,直说”
    “刘备一统天下已经不可阻挡,恕臣直言,现在洛阳还有一个皇帝,陛下的帝位本就不稳,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将皇位禅让与刘备?”
    “休得胡言”杨彪怒斥道。
    刘辩听着却是觉得颇有道理,这也难怪,刘辩现在还不到二十,就饱经磨难,现在哪里还能不知道这些人不是口是心非之辈,就是迂腐不化之流?要本事没有,要说夸夸其谈,倒是有一手。
    “禅让?”
    “不错,就是禅让,陛下且想,刘备一向以仁义著称,陛下若是将皇位禅让于他人,那可能就要面对刘备的兵锋和愤怒,敢问天下有那一阵诸侯可当?刘备一旦得了皇位,那陛下就不足为虑了,到时也可以恢复自由身,好好享受荣华富贵岂不美哉?”
    “不可,我大汉传世四百年,若是葬送在我们手里,那我们有何面目去见历代先皇?”
    “就是,杨修小儿必定是受人唆使,才敢在此胡言乱语”
    “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之辈,何德何能?”
    群臣顿时开始大骂杨修,其实这些人有的是怕跟刘备之后得不到重用,更多的都是一些前朝公卿,迂腐之辈,还有一些乃是谄媚小人,知道趋炎附势,估计要是刘大爷真的往他们面前一站,一个个都要现出原形。
    “哈哈哈哈,一帮迂腐之辈,谄媚小人,不足以论大事”杨修大笑道。
    这些人立即指责杨修,有的说他背主之贼,有的骂他数典忘祖。杨修毫不在意指向刚刚说话那人道:“你既然知道大汉传世四百年,当知王莽叛乱,光武帝不过南阳一地主,却能扫平天下,为大汉再续二百年辉煌,如今刘皇叔雄踞河北,又乃高祖之后,如何不能光武中兴?”
    那人一听顿时哑然。
    “我杨家四世三公,与袁氏并立,可那袁绍已经拥兵自重,而我杨家却还在这朝堂之上,难道你认为我杨家没有这个实力吗?不过是我杨家忠心大汉罢了”
    杨修这话把众人说的哑口无言,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并驾齐驱,声名显赫。
    袁家早已拥兵自立,而杨家却还在这里忠心辅佐,,可见杨家对汉室之忠诚。
    杨修又指向另外一人道:“当年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刘皇叔织席贩履又如何?”
    那人一听也无话反驳。
    “天下大势已经如此,你们若是觉得我杨修说错了,那你们去上阵杀敌,平定天下,你们有这个能力吗?只会夸夸其谈就能中兴大汉吗?”满朝大臣被杨修骂的哑口无言。
    “如果能让刘皇叔平定天下,那么这天下至少还姓刘,还是高祖之后,如若不然,你们以为你们真的还有脸面去见历代先皇吗?”
    “我刘辩继位至今,惶惶不可终日,更无恩德于百姓,先被董卓所废,后为刘焉傀儡,早就已经厌倦了,如果刘皇叔真能一统天下,那我也算是为了天下百姓,尽了一份微薄之力,众位莫再劝了”
    杨修一听顿时露出轻松之色,刘辩已经不再称朕了,这就说明刘辩真的放下了。
    “倘能如此,陛下幸甚,大汉幸甚,苍生幸甚”杨修由衷道。
    对于皇宫内发生的事情,审配是一点都不知道,因为早在之前,他就已经派人将此事告知了刘备。
    邺城刘备正在和陈大军师两人商讨新政。
    刘备听了陈大军师的讲解之后对新的天下充满了向往,也对陈大军师更加倚重。就在这时一个传令兵匆匆的跑了进来。
    刘备刚想呵斥,但是见了传令兵背上的黄色包裹之后,立即脸色一变,因为这是八百里加急。
    “大王,审配先生和张将军已经攻破了长安城,让属下来问大王,这长乐宫中的文武百官还有天子如何处置?”
    刘备和陈大军师一听立即面色一变,就连一向神机妙算的陈大军师也没有想到,刘焉二十万大军驻守的长安,一天之内便被攻下来了,简直跟神话一般。
    而刘大爷呢?还以为这是陈大军师的功劳,一时间又对陈大军师高看了几分道:“四弟果然用兵如神”
    “大哥,我也不知这是怎么回事”陈大军师如实回答道。
    “好了四弟不必谦虚”刘备摆摆手让传令兵退下之后这才对陈大军师道:“四弟,这天子如何处置?”
    其实刘备和陈大军师都明白,曹*手里有一个天子,他们要是再有一个,也跟刘焉一样不仅没什么用,还有可能真的成为累赘,但是刘备是大汉皇叔,而且天子已经到手了,他要不去迎接,又显然说不过去,这倒是让刘大爷为难了。
    “大哥,我们把刘辩送与曹*吧”陈大军师思虑许久道。
    其实陈大军师这也是没有办法,攻破长安本就在意料之外,也只有曹*和自己是一起出兵的,这个时候也只能说是曹*的大军先进了城掳走了天子,这样一来既能丢下一个累赘,又能不在天下人面前留下话柄。
    刘大爷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毕竟曹*也来帮了一趟忙,要是不给点好处,还真是说不过去。
    “如此,那就听四弟的吧”

第一八零章 两个皇帝
    长安城的皇宫门前不远处,张三爷正在和典大爷分家。
    “大哥说了,这皇帝归你,其他东西都归我们”张三爷得意道。
    “我说张三黑子,你不光脸黑,心也黑啊,这么大个长安城,你就给我一个人?俺老典这次出的力可不少,说什么也得给点粮草军械什么的”典大爷显然不干。
    “那可是皇帝,我问你天下一共几个皇帝?”
    “两个”典大爷毫不犹豫道。
    “那就是了,天下人有多少?皇帝才一个,这粮草军械想要都很容易,但是这皇帝可不好找”张三爷忽悠道。
    “皇帝不就是个人吗?我才不上你当呢”典大爷显然没有那么好忽悠。
    “嘿嘿”张三爷先奸笑一声然后道:“你可知道你家曹*,为什么把皇帝当宝供着?为什么给他吃给他穿啊?你以为你家曹*傻吗?”
    “我家主公才不傻呢,不过你说的倒是有点道理,这样,我先报于我家主公知晓,你等着就好了”
    张三爷一听,一张老脸立即黑里通红,要是早知道这样,我干嘛还要跟你说这么多?
    果然,没等多久,典韦就接到了曹*的来信,要他把皇帝带回去,典韦这才不情愿的走了。
    “张三黑子,你给我等着,我一定会证明俺老典比你强的”
    “估计你这辈子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张三爷毫不客气道。
    审配一看,心里一阵无奈,这两个家伙这么斗,何时才能是个头啊?打分不出胜负,这比赛也没分出胜负。
    审配留下马超和庞德带着十万大军守长安,带着张三爷和阎行压着张任和黄权回邺城,而且还带上了另外两个人,也就是杨彪和杨修,这可是陈大军师指名要的。
    却说刘焉老狐狸正率领大军马不停蹄的向着长安城赶来,刚到汉中地界,就见一传令兵飞快的奔了过来。
    “报!主公,长安城破了,张任将军和文武百官全被曹*俘虏了”
    “什么?不可能,长安城有我二十万大军,他曹*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攻破长安,一定是你谎报军情”刘老狐狸大吼道。
    其实他心里已经相信了,只是还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还有一丝侥幸罢了。
    可是接下来不断的传令兵前来汇报,几乎每一波的内容都一样,这下子刘老狐狸连心里仅有的一丝侥幸也被彻底粉碎了。
    “后悔当初没有听孝直所言”刘老狐狸现在连肠子都悔青了,八百里秦川没了,二十万大军没了,文武百官,还有皇帝都丢了,这样一来,刘老狐狸在天下不仅要名声大损,甚至还有可能一蹶不振。
    “主公,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皇帝在我们手里不过是一个累赘罢了,至于长安在下本来就主张放弃,这次损失的也就二十万大军罢了,川地为天府之国,足可养兵百万,所以主公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法正安慰道,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还是震惊,二十万大军的长安城,就这样被破了,不到一日,古往今来也没有这样的战例。
    “张任乃是我的上将,就这样折了,我心痛如绞啊”刘老狐狸说这竟然哭了起来,手下的文武官员都纷纷落泪。
    其实谁知道刘老狐狸哭的是张任,还是长安?但是刘老狐狸收拢人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主公,刘备现在兵锋太盛,而我们既然失了长安,那就必须要要取下荆襄九郡啊”
    刘老狐狸一听,眼泪立即停了下来,要是陈大军师在这里又要感叹,这刘老狐狸当真是个好演员啊。
    “孝直你的意思是?”这也是刘老狐狸,第一次感觉到了危机,兵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为汉中要面对刘备的兵锋,二十万大军的长安一日便失了,那汉中呢?要是大军压在汉中太多,那他拿什么去图谋荆襄九郡?这可就让刘老狐狸愁白了头。
    “主公,我蜀中有两川之固,何不烧毁通往汉中所有的道路,然后深沟高垒,以拒刘备?”
    不得不说法正的这条计策的确不错,但是刘老狐狸心中却打鼓,这也那怪,深沟高垒说的简单,但是却要迁动百姓,劳民伤财。
    “主公,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刘老狐狸还真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这样了。
    刘老狐狸立即下令烧毁了汉中和中原之间的通道,到处深沟高垒,益州一时间民怨四起,但是在赵累法正等人的努力之下,也慢慢的平静了。
    而刘老狐狸这次也被打怕了,在在汉中又留下了十万大军,自己带着手下文武也不回成都,直接驻扎在巴郡,在益州各处征召新兵,准备对荆州用兵。
    自此刘老狐狸彻底成了锁头乌龟,再也不敢向中原伸出头了。
    而典韦带着刘辩和文武百官回到洛阳之后,曹*就眉头紧锁。
    这也难怪,之前天下有两个皇帝的时候,的确让曹*一直觉得这天子还真的成了累赘,但是现在两个皇帝都落在了他的手里,那他曹*完全可以拥立其中一个,这样一来曹*手里的皇帝就又成了宝了。
    可是这样一来,新的问题也来了,到底拥立谁好呢?刘辩虽然是先帝钦命,但是后来已经被董卓废了,要是拥戴他,似乎声望就低了不少,因为自从刘辩的死讯传出来之后,天下人心里就已经把刘协当成皇帝了。
    刘协呢?要是刘辩死了还好,可是如今人家刘辩又活了,而且天下人都说董卓是国贼,要是自己拥立了刘协,不就等于是在为董大肥猪平反吗?这个曹*更不会这样做了,这样一来可就把曹*愁坏了。
    而朝中的文武百官也是一样,各成一派,有支持刘辩的,有支持刘协的,这对曹*来说就更是火上浇油了。
    “来人,请文弱先生过来”
    曹*心里想出了一个笨办法,既然这样还不如让荀彧来拿主意,反正选谁对他来说都无所谓,要是能够得到颍川士族的支持,那就赚大了。
    提到颍川不得不说一下,这颍川书院乃是整个大汉都数一数二的书院,也只有荆州的鹿山书院能和颍川书院齐名,而且更是人才辈出,要是能够得到颍川士族的支持,不仅可以为他提供大量的钱粮军械,更能让天下人才来投,光这个作用就不下于皇帝的作用了。
    这样一想曹*顿时打定了主意。
    须臾荀彧来了,见过了曹*之后,也不客套,立即道:“司空让荀彧来,是想问立谁为帝?”
    “文弱果然知我,不知文弱认为谁更合适?”

第一八一章 算计天下
    “司空,董卓乃是国贼已经不可逆改,刘辩又是先帝钦命,刘协本来就是陈留王,司空何不行物归原主之事?”
    “既然文弱这么说,那就按文弱的意思办吧”曹*心中终于拿定了主意。
    却说刘辩被押送到洛阳之后,便被安排在长乐宫里,两个皇帝同处一室,这就已经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了,要是两个皇帝一起上了朝堂,那都让人难以想象。
    刘协和刘辩相见之后,两人都觉得尴尬无比,谁也不愿意去搭理谁,这也难怪,这两位可谓是仇深似海。
    当初刘辩有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支持,顺利登上了帝位,而刘协呢?自小就没人疼,唯一疼他的奶奶也就董太后还被何进害死了,这笔账自然就算到了刘辩身上。
    可是风水轮流转,董卓进京之后,二话没说就把刘辩给废了,何进和何太后也死于非命,那时候的刘协虽然年幼,但是心里也很高兴,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暗作韬晦,梦想这有一天还能重掌握天下大权,可是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差极大,没想到刚刚脱离了董卓的魔爪,又掉进了曹*的虎口。刘辩就更不用提了,被李儒当罪犯关押了两年,后来出来之后又成了刘焉的傀儡两人这一生的遭遇几乎是一模一样,但是遇上之后并没有惺惺相惜,而是互相算计起来,因为两人都明白,如今在曹*的手下,皇帝只能有一个,那另外一个呢?估计这里不用说,两人都知道结果。
    现在两人已经不敢再想什么从掌天下权了,只能先想着怎么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了。
    两人也是各有关系,但是刘协无疑占据上风,因为自己的老丈人付完肯定会尽全力支持自己,而且现在在洛阳刘协还有不少地下势力,而刘辩不过是一个外来者怎么能和自己争?
    所以现在刘协最关心的就是董承的意见了。
    这里必须说一下这董承现在也是颇为尴尬,他乃是董太后的侄儿,可是当初听说刘辩死讯之后,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协,也就董贵妃。
    这下就让董承难做了,一个是自己的外甥,一个是自己的女婿,到底帮谁董承现在也拿不定主意。
    刘辩手下也有不少老臣子支持,虽然都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这些人背后都有家族支持。而且这些人为官几代,哪一个没有几个门生故吏?
    洛阳城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两边的人马各自联络,暗中拉帮结派,都在准备最后一搏。
    只是他们不知道,曹*已经让贾诩把这些人都记录下来,因为曹*自从踏进洛阳城的时候,就感觉到这里有不少人想要他的命,所以曹*当人不会放过这次能够一网打尽的机会。
    曹*当即宣布,明日早朝,文武百官一同觐见,但是曹*也没有说自己要帮谁,一时间百官都在猜测曹*的用意,因为不管是谁都知道,不管刘协和刘辩怎么斗,但是最终来敲定的还要是曹*。
    到了上朝之日,曹*领着文武百官前来朝堂之上,可是这一次百官终于傻眼了,因为中央的大殿之上只有刘辩一人,而刘协也不知道哪去了。
    但是这些文武大臣心里都已经明白了曹*的意思。
    果然一个老太监拿着竹简念道:“少帝刘辩乃先帝亲命,后董卓霍乱朝纲,今董贼已伏诛,众卿当念先帝遗命,复还大汉之清明”
    老太监一读完,堂下的文武百官立即议论纷纷。
    “臣,司空曹*叩见陛下”曹*自己当先跪下,其他的文武百官纷纷效仿,只有少数几人还站着。
    “曹孟德是要学董卓行废了之事吗?”付完当下反驳道。
    其实这倒也不是付完对大汉,对刘协有多忠诚,只是付完知道,一旦曹*真的力刘辩为帝,那第一个除掉的就是自己。
    “伏将军此言,真乃无君无父之言,少帝乃是先帝遗诏钦命,曹*不过是想按先帝之命罢了,难道付将军以为先帝的遗命你根本就不用遵从,而要去遵从董贼之命?”曹*喝问道。
    付完一听,心中顿时一紧,曹*已经不再叫他付国仗了,可见曹*已经准备拿自己开刀了,付完也知道自己现在根本就没有退路,立即反驳道:“曹孟德,当初少帝不过是仗着何太后和大将军何进之权势,更改了先帝的遗诏罢了”付完现在是豁出去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文武百官都没有想到,付完竟然把这段历史都给搬出来了,其实当初的确有不少传言,但是付完这个时候把这段隐藏的历史搬出来,除了动摇大汉本身就已经不稳的根基之外,其他估计什么作用都起不了,这让不少忠于大汉的前朝公卿纷纷怒斥付完。
    “我看你是舍不得这国丈的身份吧?为了一己私利,竟要在此胡言乱语,天下谁能容你?”
    曹*一边怒斥付完,一边给刘辩使了个眼色,刘辩现在小命都攥在曹*手里,哪里还敢不听话?
    “付完居心叵测,霍乱朝纲,传令将付完满门抄斩”刘辩立即下令道。
    “诺”一队士兵立即应道,其实谁都能看出来,这些人是曹*安排好的。
    付完吓得直接晕了过去,如同一条死狗一般,被拖了出去。
    本来还站着的几人,吓得立即跪了下去,曹*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跪下道:“陛下,臣有本奏”
    “曹爱卿请讲”刘辩一见曹*的这副架势,吓得直接从皇位上站了起来。
    “陛下,现在海内一统,当以恩威与天下,请陛下下令给中山靖王刘备,楚王刘表加九锡,命江东孙策为大将军,袁绍为骠骑将军”
    曹*这道奏章上的倒是挺毒,刘备刘表本就是汉室宗亲,给他们加九锡,那就可以得到这些大堂上的老顽固,还有刘备和刘表的好感,孙策为大将军,袁绍为骠骑将军,这两个可都是位列三公,但是袁绍竟然还在孙策之下,这言外之意就是要等着时机成熟和孙策联手夹击,吞并徐州豫州。
    “按曹爱卿的意思办”刘辩现在也就只能说这一句了。
    “刘焉烧栈道,筑深沟高垒,致使汉中百姓名不聊生,请皇上将刘焉贬为益州牧”
    刘表封王,这是让刘表不要乱动,而给刘焉一个益州牧,这就更有意思了,刘焉前翻还自封是丞相呢,现在被贬成了州牧,刘老狐狸要是敢对荆州用兵,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了,出师无名。可怜的刘老狐狸那么大年纪,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这个也按曹爱卿的意思办”刘辩还是这一句。
    曹*这一奏章也当真是厉害,直接把天下诸侯算计了一个遍。

第一八二章 杯酒释兵戈
    天下各镇诸侯接到天子诏书之后,表情上都是各不相同,刘大爷对这些没有丝毫奇怪的,因为曹*现在根本就敢和他交恶。
    刘表孙策对此也都很满意,唯有袁绍和刘焉接到曹*诏书之后立即暴跳如雷,张口大骂曹*奸贼,可是骂完之后还要上表谢恩,这让刘老狐狸和袁绍又郁闷了一把。
    洛阳城曹*把诏书发下去之后,就知道自己这条计策已经成功了,但是曹*还是丝毫高兴不起来,因为曹*知道自己的实力也就是比袁绍强那么一点,但是比之刘备还差的很远,要不是刘备现在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还有西凉长安要一段时间来消化,估计早就挥军南下了。
    这一次虽然从新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化,但是也让曹*见到了刘备的恐怖实力,一日之内攻破长安,这是何等辉煌的战绩?简直就跟神话一般,刘备手下的大将更是让他垂涎三尺,而虎牢关现在还在刘备的手里,只要刘备想治他,随时可以兵出虎牢。
    所以,曹*知道自己现在的实力是根本不可能和刘备抗衡的,为今之计只能先稳住刘备,然后壮大自己,这样一来才有可能有一搏之力。
    但是曹*知道,这段时间注定不会长久。所以刘备可以休兵养民,但是他曹*不可以,哪怕是断粮也要放手一搏。
    “来人,请奉孝先生和文和先生过来”曹*也知道自己想要从刘备的嘴里叼出一块肉,那就必须要仰仗郭嘉和贾诩。
    须臾郭嘉和贾诩并肩走了进来。
    “文和,准备的怎么样了?”
    “司空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贾诩淡淡道。
    “这次不会再出什么岔子吧?”曹*还是有些不放心道,因为自己几番算计,都没有成功。
    “不会”贾诩回答只有这两个字,但是曹*还真的放心不少。
    “奉孝,你那边怎么样了?”曹*又把目光转向郭嘉道。
    “已经准备妥当”
    曹*听着郭嘉这句话,脸上闪过一丝黯然,曾经的郭奉孝是那么自信,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可是现在呢?自从被陈隐轩几次算计之后,郭嘉的话语少了不少自信。
    “奉孝,至始至终,我对于你,始终没有丧失信心,希望你也是一样”
    郭嘉一听,脸上顿时变了,变的自信起来道:“司空,只要你没有,嘉就永远不会丧失信心”
    “好,记住,刘备可以休兵养民,可是我们不行,还有,奉孝,文和,不要老是把目光盯在刘备和陈隐轩身上,因为袁绍手下的几大谋主,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尤其是哪个田丰,此人之才比之文弱也不妨多让”
    郭嘉和贾诩一听也觉得颇有道理,当初算计徐州之时就因为大意,被逢纪摆了一道,致使曹*忙活了半天,最后让袁绍得了徐州,自己只得了一个下邳,对于这件事曹*到现在也没有释怀。
    “既然如此,文和,你回河北去吧,一定要注意安全,若是事不可为,那就放弃吧”曹*看着贾诩道。
    “主公多虑了,文和最擅长自保之道,天下能够威胁到他的人还没有呢”郭嘉这话贾毒蛇也不知道是夸他还是骂他。
    但是曹*的话却让贾诩心中一阵感动。
    “在回河北之前,我会为主公再做一见事情”贾诩说完也不回头直接出了司空府,来到了洛阳中心的一座府邸里。
    大门上写着李府。贾诩看了一眼之后,缓步走了上去。
    “先生,您是要见我们将军吗?”门卫显然认识贾诩。
    贾诩点了点头,门卫立即前去禀报去了,须臾门卫回来,说将军请贾诩进去。
    “先生好久不见,你最近去哪了?”出来的是两个面目粗狂的将军,正是投降许久的李傕和郭汜。
    “没什么,司空让我出去办了一些事情,刚回来,就到两位将军这里坐坐”
    “先生能来,乃是我二人的福分,来人准备酒菜”李傕和郭汜一边招呼,一边把贾诩请进了内堂。
    不少内侍过来奉上桌案,美酒。
    “两位将军进来可还惬意?”贾诩首先开口道。
    “惬意,惬意,曹司空待我二人如兄弟一般,一应所需之物,都不曾缺少”李傕抢先答道。
    郭汜虽然在一边也点了点头,但是脸色早就已经把自己出卖了。
    “我看未必吧?两位将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难道就不想建功立业?”贾诩直接开门见山道。
    李傕和郭汜两人见贾诩直接点破了,当下道:“实不瞒先生,我二人归降至今,曹司空虽然待我二人甚厚,但是却始终不肯重用我二人”说道这里,李傕和郭汜的脸上都有一丝黯然。
    “那你二人可知司空为何不肯重用你二人?”
    “这。”李傕刚要说,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而后抱拳道:“还请先生指点”
    “很简单,你们试想一下,主公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算上我二人的十五万西凉大军,一共约四十余万”
    “那就是了,主公一共就四十万大军,你两人却手握十五万西凉精兵,你若是主公,可还敢用你们两人?”
    两人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这就是乱世的法则,不管是谁,表面上说的有多好听,但是都会防着你。
    “先生,你的意思是让我们交出兵权?”郭汜有些心惊道,说起来这李傕和郭汜两人虽然不是什么才智过人之辈,但是也知道兵权的重要性,要是没有手里这十几万西凉兵,天下谁会拿他们两人当回事?这也他们两个归降之后,为什么迟迟没有交出兵权的原因。
    “不错”贾诩点头道。
    “可是先生,我二人若是交出了兵权,就没有自保之力了”郭汜急道。
    “司空虽然心狠手辣,但是却也就一个爱才如命之人,那郭奉孝不过是一个寒门子弟,但是却能贵为军师祭酒,典韦等人也都出身草莽,但是依然能在主公手下受到重用,二位将军武艺超群,难道还怕主公不重用二位?”
    李傕和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两位将军,兵权现在对你们来说非但没有什么用,还有可能带来杀生之祸”贾诩直接来了一个萝卜加大棒。
    “既然先生如此说,那我二人就交出兵权”两人贾诩恩威并施之下,最后立即答应下来。
    贾诩一听,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自此曹*现在正式将十五万西凉兵控制在了手里,而贾诩在回到家之后,立即换上了一身商人的行头,一路向北而去

第一八三章
    正当天下又开始沸腾之际,陈大军师已经从新回到了并州的晋阳作坊,经过这四个月的发展,现在的作坊已经颇具规模。
    陈大军师将并州百姓们一人分上二十亩地,这可让并州的百姓们激动坏了,要知道现在的大汉也就六千万左右的人口,听起来不少,但是大多数的土地都被士族占据,百姓们只能从士族的手里租土地种,到时候还要将地里所收的七成都上缴士族,剩下的还要缴纳官府的税赋,要是收成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