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风歌-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巨汉步步迫近,发色灰白的老卒暴喝一声,持铁盾相抗。而与此同时,他左右侧各有一名士卒挺枪来刺。这三人都是勃篾部的降人,彼此配合十分娴熟,显然是习练过无数次的对敌之法。
巨汉对两边刺来的长枪视若无睹。他踏步向前,一步便迈过常人三步的距离,舞动大刀猛地劈在铁盾上,只听咔嚓一声闷响,图里努斯身形稍挫,那大刀霍然断裂。巨汉手中持的乃是加厚刀脊的特制大刀,极其沉重坚固。然而在如此狂猛的连续劈砍之后,终于吃不住力,刀身断裂作了两截。
那巨汉反应极快,顺手以刀柄猛地砸落。图里努斯以肩膀抵在盾后,再度硬接一击。这一下乃是巨汉全力以赴,铁盾在怪力之下发出令人耳膜震破的巨响,被砸得四分五裂地崩碎开来。图里努斯闷哼一声,踉跄着连连退后,持盾的左臂根本抬不起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左右两侧持枪的晋军这时刚刚杀到。巨汉哈哈一笑,松手将断刀扔开,稍侧身让过枪尖,随即以上臂挟住抢柄发力推搡。此人的怪力简直如同鬼神,两名持枪冲锋顿时的晋军仿佛撞上了铁板一般,扎手扎脚地跌飞回去。
巨汉夺过两柄长枪在手,随手舞了两圈,顿时破空的急啸声大作,仿佛平地起了一阵旋风。而他脚步不停继续前冲,一往无前,绝不止步,仿佛是一头足以将所有阻拦物撞飞、踏碎的狰狞巨兽!
******
我回来啦!那啥……本周我争取做到每日两更!大家看着吧!十一期间,小陆就要扬眉吐气!
第九十七章 云从(八)
在荒僻的北疆代郡,居然能有这等武力绝伦的猛士,令陆遥不得不感慨,天下之大,到处都藏龙卧虎。且不说此人躯体中蕴含的庞然怪力,只凭他冲锋时那种令人悚然的杀气,在陆遥所对战过的强敌之中,便只有汲桑、乔晞等寥寥数人可以相比。
陈沛昔日为成都王帐下督,乃是勇力过人的猛将。而昨夜曾与陈沛鏖战一场不分胜负的罗马人图里努斯,当然也是战斗经验极其丰富、身手矫健非凡的战士。但在这名巨汉面前,图里努斯就如同一个小孩般毫无还手之力,居然连两个回合都没有坚持住。以此来推论……陆遥大概明白这条巨汉是何等可怖。
陆遥记得清楚,适才的战斗中,己方伤亡三十余人,其中倒有半数出自于这条巨汉一人之手。此人独来独往,每每自各处犄角旮旯的所在发起突袭,身手又高绝之至,实在是难以应付。先前几番接战,此人都未曾深入本军队列之中,此刻却鼓勇厮杀如此,显然萝川贼的首领对于战局发展非常不满,给部下们施加了相当的压力。
所以这巨汉才会借着陆遥带领少量人马深入险境探查的机会,发动这样的突袭。
除了此人以外,陆遥的部下们对其余萝川贼寇的优势相当明显。但在冷兵器时代刀枪见血的肉搏作战中,一名骁勇战将对己方士气的鼓舞作用、对敌方士气的打击作用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如果放任那巨汉往来冲杀,只怕这些日子里草草纠合起来的部众士气很快就会低靡到危险的程度。
身为大将者,固然不应逞匹夫之勇,但更不能缺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在晋阳军中,陆遥和丁渺二人,被认为是并为一时瑜亮的雄武之将。其中陆遥虽然投入越石公麾下不到一年,但其风头之劲,几乎超越了所有同僚。无论在并州还是冀州,他总是披坚执锐、身当矢石地冲杀在第一线,取得过许多令人惊骇的战绩。
说来有些好笑,因为自恃武勇而在作战中常常采用斩首行动的陆遥,此番自己却成了他人斩首行动的目标。
陆遥深深地吸气,深深地吐气。面对强敌的时候,他总有难以压抑的跃跃欲试之感,时刻都做好了亲自上阵决死厮杀的准备。有时候陆遥自己都觉得荒唐,穿越前不过是个公司小职员的自己,为何如此偏爱这般暴烈凶猛的作战方式。
只可惜……如今身为统领数千人之将,很多时候真的已经无须他亲自上阵。
眼看着那巨汉狂奔而来,陆遥只沉声道:“放箭。”
随着这声号令,弓弦弹动的嗡嗡声砰然暴响。那是数十把强弓同时拨动所发出的声音。
作为荷一军之重的大将,陆遥绝不会自恃勇武就白龙鱼服,自置于险境。他此番前出探看地形,随从将士共有五十人。除了何云所部亲卫若干和图里努斯带领的勃篾部降众,还有陈沛和他部下的三十名弓箭手。
在过去数年的颠沛流离中,陈沛失去了一只眼睛。仅靠单眼不能判断距离,他自然无法射箭。可他毕竟曾经是成都王麾下以精通箭术著称的非凡人物,自己虽不能开弓中的,毕竟功底犹在,足以调教出一批射术不凡的部下。前些日子在邺城里,陈沛便是以这些弓箭手逼住了陆遥的去路,幸亏陆遥令沈劲掩护才得以脱身。在汲桑溃败之后,这批弓手追随着陈沛一同投入陆遥部下,立刻得到了陆遥的极大器重。
上古时,就有“断竹续竹,飞土逐害”的歌谣;《易》传中则说:“弧木为弓、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可见弓弩素为兵家利器之首,其所提供的远程打击能力,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但要培养出优秀的射手是十分困难的,这需要数年累月的时间和持之以恒的艰苦训练。每一名射手,都是军中宝贵的财富。故而昔日越石公在与猗卢谈判时,顷刻间调动数十名射手诛戮猗卢部下勇士,无他,为示晋阳军之强盛尔,而此举果然就压得猗卢俯首。
以陆遥自己的部下为例,他在越石公麾下掌军千人,擅射者不过廖廖数人。何云是猎户出身,颇通弓弩,故而稳坐陆遥亲卫首领之位。像沈劲这样的神射手,更是自以为万中无一,早就把鼻子翘得朝向天空去了。前日里,那冀州骑督刘遐踞于马上与陆遥攀谈挑战,堪称无礼之极。但当他露了一手连珠箭法之后,自何云以下诸人便再无二话。
优秀弓箭手之珍贵,由是可知。
而随陈沛投靠来的三十人,全都是第一流的弓箭手!此辈与沈劲相比或有不及,但放在任何一支军队中,都足以成为弓手中的骨干力量。每个人都足以成为百人将级别的军官。他们持三十张强弓同时狙击一人,哪怕是贲育再生、神仙下凡,也得生生透出三十个血窟窿来!
对于当前的战局,莫说萝川贼十分焦虑,陆遥本人也早已不耐烦了。在外围大股贼徒正急速赶来的情况下,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太多,所以他才会亲身犯险如此。
此刻正是那巨汉全力向陆遥冲刺而来的时候。他的力量、速度都已发挥到极限,在有限的距离中,根本就没有办法闪避。眼下的场景,非是陆遥的险境,而是他特意设下的陷阱,一个一举除掉萝川贼寇中最凶悍者的陷阱!
三十把强弓同时射击,三十支箭矢破空疾飞,直取五十步外的强敌!
弓矢瞬发,生死一线。
但此人身形虽然巨大,却有着与体型全不相称的灵巧。他竟然还能做出应对!
这厮的反应速度和身手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眼看着箭矢如雨而下,他大吼一声,腾身跃起。只见庞大的身躯在空中蜷缩成了一团,同时抬手向前,将两柄短枪狂舞起来。双枪疾速旋转,残影如盘,带起了呜呜的怪风。向着他面门、胸膛等要害去的几支箭矢竟然都被打飞。
若陆遥部下只有弓箭手三五人,只怕真的奈何不得此人。所幸陆遥为他准备了三十名弓箭手!
下个瞬间,“噗哧”的箭矢入肉闷声连连响起。足有十七八支箭矢从他的身躯、四肢各处扎了进去,顿时将他射成了硕大的刺猬也似。
箭手们这次使用的,都是带有血槽的破甲重箭,仅仅箭头就重达一斤。这样的重箭在五十步内无坚不摧,足以射穿两层铠甲。莫说是人,就算是草原上的野牛也当不得一击。箭矢入肉之处,筋骨、肌肉俱都被切断,十几股血泉随即飙射而出。
这些箭矢的冲力如此强大,以至于巨汉向前的势头都被阻断,顿时失去了平衡,栽倒在地。他勉力撑起身躯,看了看周身上下的箭矢,又看了看陆遥等人,脸上却不见怒气,只有些许哀恸,还有找到解脱的轻松神色。
战场杀伐时刻,陆遥不打算在这个将死之人身上浪费时间。他冷冷地瞥了一眼那巨汉,挥手道:“斩了。”
陈沛应了声是,锵然拔刀向前。
这时候却有人高声大喊:“不要啊!休要伤我们胡大哥!”
随着这声喊叫,几名手无寸铁、衣衫破烂的青年从远处的半截土墙后跳起,大吼大叫着奔来。
“这算什么?”陆遥看看那几人:“萝川贼寇里,还出这样的傻子么?”
******
瓶颈这种东西,总是来的毫无征兆。好在灵感大王附体相助,螃蟹已经将之击退了!
两更的承诺是当真的,继续继续!
对了,追加几句:最近更新不固定,非常抱歉。但在这段时间里,还有很多朋友给予了热情的支持,螃蟹都记在心里了,下一章再专门致谢吧。这会儿小忙,搬砖去也。
第九十八章 云从(九)
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突然跑出一群平民百姓,叫嚷着为某个贼寇乞命。
这场景实在太过突兀,莫说是陆遥,自陈沛以下诸人全都愣了。
哪怕是在大晋国威极盛的元康年间,北疆各地的战事也不曾真正地完全中断过。从辽东到九原、云中一线的边境上,有时候是草原上的胡人入塞劫掠;有时候是内附的胡人作反;有时候则是当地的贼寇彼此火并,零零总总的大小战事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只不过,除非州郡治所陷落,否则这些情况永远都到不了洛阳的朝堂上,大晋的疆域永远安定,朝廷大军更不会为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出动一兵一卒。
如此一来,北疆民众对战争的熟悉便为内地所远远不及。哪怕是小孩儿也知道该如何应付时常发生在身边的战乱:该逃的逃,能躲的躲,实在不行了就抄刀子玩命……其实,所谓北疆民风剽悍的说法,来历大抵如此。汉家普通百姓世代农耕为业,哪有天生好斗的;只不过是朝廷无力维护黎庶,父老乡亲们没奈何,也只能鼓起自己勇气,自求多福了。
但眼前这几个青年似乎完全不具备北疆人的素质?这般莽莽撞撞地冲出来……是要找死么?陆遥数年来鏖战于并州,确信自己不曾见过并州百姓里有这样的傻瓜。
陈沛更是吓了一跳。作战的时候,将士们原本就精神高度紧张,那几名青年冲出来的时候,他险些就喝令弓弩手们放箭射了出去。乱世人命不如狗,射死几个不知死活的百姓,在陈沛眼中不是什么大事。陈沛等人在汲桑部下数年,早就习惯于心狠手辣的作风,他们再如何洁身自好,手上哪会没有几条冤死的性命?
可问题是,此番重归朝廷,他与部下们列入陆遥的管辖。陈沛与陆遥乃是故交,素知这陆道明是个心软的人,对于百姓的周到爱护更简直有些偏执。仅仅从邺城到代郡的数日路途里,各种军纪军规日夜宣讲了不下百遍,就可见他的要求了……结果这帮混蛋,害得自己差点就在上司面前犯了忌讳!陈沛不禁有些悻悻然。
于是陈沛顾不上斩下那巨汉的首级,转而向几名青年大吼道:“都给我站住了!”
他昂然提刀,正站在血肉模糊的巨汉身边,形象十分凶恶。这一声吼,顿时将青年吓得跪伏。
半晌之后,经历了七嘴八舌的陆遥等人才明白事情的始末。
原来这巨汉与几名青年,既非贼寇,亦非普通北疆百姓,而是蓟城、范阳等地官府作场里的匠户子弟。他们是由官府直接控制的,农奴化的百工匠人。自汉末以来,匠户都是由俘虏或强迫征发来的贱民组成,其地位低于普通百姓,而与士卒等。其身份世袭的制度也类同于军户。
萝川贼既然长期据有代王城作为巢穴,便自然会产生许多修缮、维护的需求,同时也会相应地需要各种生活用品、手工制品。这些东西,贼寇们自然不会去采买的。近年来,他们陆陆续续地从幽州各郡劫持了上百家匠户来从事铁、木、漆、织等各方面的劳作,以此来满足萝川贼上下数百口的生活。而到了战时,他们又以匠户的家属为质,胁迫这些匠户中的壮丁出力作战。
这巨汉名叫胡休,是范阳匠户出身,祖上从兖州迁徙来此。其人魁伟有神力、勇武绝伦,被众多匠户子弟视作首领。胡休年少失父,事母至孝,因他的母亲被贼寇们劫为人质,他先后数次闯入代王城,试图救出老母,皆因贼寇看守严密、投鼠忌器而作罢。由于担忧老母,最后他不得不屈身在贼窟里做一个木匠。萝川贼的首领马服为其勇猛所慑,几番以重金厚礼邀他入伙,都被拒绝了。
此番陆遥率军来袭,军威赫赫。马服颇感棘手,故而动员了所有的壮丁参战。他更向胡休许诺,一旦胜利,便解放全部工匠和家属,容他们自由离去。这才邀得胡休相助。
胡休深知刀枪无眼,故而将那几名同是匠户出身的青年带在身边,却不容他们出战。可他虽然勇猛,毕竟没有战场厮杀的经验,战不片刻,自家便被乱箭射中,气息奄奄。同伴们为了替他乞命,终于还是奔了出来。
这番言语说出,陈沛、何云对视一眼,微微点头:“虽是敌人,却也是个可敬可佩的孝子。”
国朝以孝治天下,对孝道看得极重,从武皇帝开国以来,便将一部后人伪托的《孝经》奉为圭臬,求的是“君父两济,忠孝各序”之境界。陈沛、何云等人也自幼受此熏陶,想法俱都一般,听得某人有孝心孝行,立刻就肃然起敬。此刻,两人既听说有此缘由,对那巨汉胡休的观感立刻改观不少。
然而陆遥却不曾受这等思想拘束。陈沛、何云两人的举动,落在他眼里简直不可理喻。陆遥顿时发怒,冷哼了一声:“荒唐!可笑!受贼寇胁迫,就可以对我部下将士们下手么?难道袍泽弟兄们便没有爹娘,无须尽孝?他们便活该为此人的孝行而丧命?若是赞赏此人的愚行,却将袍泽情谊置于何地?”
陆遥连番诘问,说的未免有些重。陈沛、何云等倒非是不以袍泽为意的凉薄之人。只是全军草创,互相都不熟悉,这些随同陆遥前来探查的将士们,说起来是同僚,其实不久前还是打生打死的仇敌。彼此之间没有内讧就很难得了,一同出生入死的交情远未培养起来。两人听得陆遥这般言语,便显得有几分尴尬。
毕竟是战时,陆遥无心就当代的风俗多加置喙,既然两人对这胡休颇有赞叹,他也无意非要杀人。陆遥冷笑着抬脚,踢了踢胡休的脸。胡休身受十余处沉重箭伤,早已经晕死了过去,硕大的头颅被陆遥踢得撞击在地面石板上,发出咚咚声响:“罢了,且将这厮拖回后队去,若是命大不死,再作处置。否则的话,便当陆某杀了一个从贼的孝子罢!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他抬手一指眼前几名青年:“至于尔等……总算有几分兄弟情谊,很好!这样吧,既然久在贼寇巢穴,定然熟悉地理……你们便向前带路!”
或许是受到前世意识的影响,陆遥确如陈沛所了解的那样心软,但那只是在平日里而绝非战时。当他身在沙场的时候,多年来所经历的无数次惨烈战斗早已将他磨练得心如铁石。为了能够尽快歼灭萝川贼、将代王城控制在手,陆遥绝不介意用这些人的尸身来铺出胜利的道路。
******
嗯嗯,本人认真整理了一下感谢名单,过去几天里,需要特别感谢的朋友,包括但不限于赐予月票的穿越飞鹰、伏击劫营、sandai、靖南伯、青叶糯米棕、花开了呀、夜辉19938269等、赐予纵横币捧场的靖南伯、牧笛狼烟、sandai、当然还有给了6666纵横币的落夜辶苍山老爷……啊啊,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其实每天还有许多朋友点击、红票,也有许多朋友在书评区留言,这都是对螃蟹巨大的支持,限于篇幅就不一一报名了,鞠躬感谢各位,螃蟹谨记各位的鼓励。
这是一部冷门年代的作品,我是一个水平有限的作者,但我确定尽力了,会努力给大家一个可看的故事。
最后提一句:有其它作者在我的书评区打广告,没问题,小的完全支持。但梧桐下的魔方这位爷,您的广告里没有书名也没有书号,螃蟹就算想回访,也不知该如何去啊……残念……
第九十九章 云从(十)
那个凶猛的不像人的胡休既去,萝川贼便如同被斩了一臂,而余众更加丧胆。
陆遥趁机麾军急攻。陈沛身披重甲,挥动铁矛冲杀向前,顷刻间连斩悍贼十余人。有几个特别勇敢的贼徒狂呼乱喊着拼死抵挡,却没有任何人能抵他一击之威的。当陈沛周身遍染敌人鲜血而回的时候,将士们高声鼓喝彩,仿佛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凶狠性子也被完全激发出来。其余军官如图里努斯、何云等辈也俱都奋勇。萝川贼寇们不禁气势大沮,坚持了没多久便四散逃匿了。
陆遥遂以匠户降人引路,急速进军。这些匠户子弟虽然在陆遥看来未免软弱,但毕竟比战场上临时征用俘虏要可靠些,而且彼等对代王城的地形也真的熟悉。在他们的带领下,陆遥所部数百名将士沿途穿墙过户,摧枯拉朽般直取萝川贼的巢穴。
萝川贼虽然凶猛,但毕竟缺乏正规的作战训练,在陈沛等人的凌厉攻势之下,他们节节败退,在代王城内各个隘口都丢弃了大量尸体。眼看再抵敌不住,就要退入位于代王城西南高台的马氏坞堡里去。
问题是,北疆的贼寇们很少有营建深沟高垒的习惯,虽说马氏坞堡依托代王城的地形,但其防御设施并不完固。既然已经从军容军貌上判断出敌军很可能是来自冀州的朝廷官军,自马服以下的诸多首领更对坞堡的守御很不看好。官军对城池攻守的经验丰富,远在这些边疆泥腿子之上。如果依托代王城的复杂地形都不能阻击敌人,坞堡本身那区区几道木质寨墙、几座箭楼又济得甚事。
敌人的攻势太猛,应该围随敌人追击的各部联军却迟迟不到。这样下去,便有大麻烦了!
马服也是个性格果决的,他立即调集了百余名强贼,馈以金帛厚赏,再派遣最为凶悍的儿子马对率领,令他们不惜任何代价发动反攻,务必要牵制住敌军迅速逼近的脚步。而另一面,他又令马错与几名心腹携带自己亲笔书信从代王城中的隐秘小路潜出城外,与吊在敌军后面的各部贼寇联军联系,催促他们加快行军的速度,趁此良机一举击破敌人。
尾随在陆遥所部晋军之后的贼寇联军,此刻正聚兵于马头山南方六里以外的桑麻山上观望。此山的高度较马头山稍低,但地形更加复杂崎岖,山体自西向东绵延十余里,其间险峰、深谷密布。停留在此地的兵力,比马服所了解的更多,共有十一个大小部落的杂兵,合计三千七百余骑。
能够指挥这三千七百骑的,是杨飞象和吐吉立二人。
代郡胡人极多,盘踞于此的盗匪集团以鲜卑、乌桓和各支杂胡部落为主,但也有汉人首领混迹期间的。声名最著者,有萝川贼的首领马服和常山贼的渠帅杨飞象。
这杨飞象也是在代郡、广宁等地纵横劫掠多年的强贼。他的真名为何,只怕自己都已忘记了,那飞象二字乃是外号。汉末时黑山、黄巾贼寇惯以外号相称,比如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轻捷者为张飞燕,声大者为张雷公之类。常山贼与汉末的黑山军一脉相承,也接受了这个习惯。因这杨姓渠帅身躯肥壮而擅骑兵,故而号曰飞象。
常山贼中另一大股的首领羌胡人吐吉立,声望与杨飞象相若,在常山贼中的地位也相仿,但因年纪较轻,故而屈居副手。
马错潜出代王城外之后,觑了两队巡逻骑兵交错的一个空子纵马狂奔,很快就进入山区。萝川贼是这一片地域的地头蛇,当然清楚哪里可以屯兵、哪里适合隐蔽。不用两刻时分,他便寻到了桑麻山上来。
“马堡主怎么说?”杨飞象当先问道。
“家父有一番言语,令我转告各位首领。”在这群凶神恶煞身前,马错可不敢稍有慢待,他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才继续道:“官军足迹不履代郡已有十载。这十载海阔天空,各家想必都很安乐。然而此刻朝廷重又插手此地,手段诡秘、所行凶暴难言,想必郡中又将风云激荡,非是我萝川马氏一家所能应付,若万一事有不谐……诸位首领,岂不闻唇亡齿寒的道理?”
在场众人都是见多识广的人物,虽然陆遥并未正式打出官军旗号,这些人都却多半都已猜到了。马错正是要告诉他们,代郡毕竟是大晋的疆土,朝廷纵然衰微,但若有意于此,在座的鬼魅魍魉谁能抵挡?必须要携手一气,才能与之抗衡。
杨飞象与吐吉立对视一眼。吐吉立率先冷笑一声:“这支军队确有古怪,但究竟是否朝廷官军,还需仔细打探。倒是那辟闾遏近日并无异常,若是朝廷有什么意图,安插在太守府里的暗间早就传来消息了,哪里能瞒得过我们?小子,你不要危言耸听。”
身材高瘦的吐吉立年纪与马错相仿,却一口一个“小子”,全没将他放在眼里。吐吉立所说的辟闾遏,便是现时正经在任的代郡太守。虽说代郡早就成了化外之地,但在洛阳朝廷的纸面上,可实实在在乃是朝廷疆土。太守、县令、各级官员一个都不少的。辟闾乃是复姓,这位辟闾太守上任已有两年多,却事事全在各家豪族部落的掌控之下,完全是个傀儡人物。莫说政令不出代县城的范围,只消出了太守府,便连衙役都指挥不动几个。
吐吉立在太守府中显然是有眼线的。既然代郡太守未曾得到任何信息,非要说这支军队乃是代表朝廷将要插手代郡的军队,可信度未免不高。
“至于唇亡齿寒……”杨飞象嘿嘿笑了:“你们萝川贼的部下壮勇大概将近一千人。有一千人的力量,又依托代王城,好厉害啊,你们不是素来都自以为乃代郡之雄长么?这支敌军加上抓的俘虏,统共不过两千人而已,怎么,战事开始才这点时间,你们就抵挡不住了?”
“毋须讳言,敌人确实善战,非寻常官军可比。若是谁轻视他们的,豆卢稽部、勃篾部的下场就在眼前。”马错脸色惨白地回了句。
代郡各家固然有沆瀣一气的时候,数十年来积攒下的矛盾也不少。正如马服期望让敌人去和各家兵马消耗;杨飞象和吐吉立二人分明也打着同样的主意,只不过消耗实力的一方换成了萝川贼。
马错感觉满嘴的苦涩:两家都打着损人利己的计划是没错,都是绿林道中人,彼此倾轧暗算,都是常事。问题在于,这主意算得再怎么精,真正的关键却并不在这两家,而是全看晋人如何选择。此刻晋人正猛攻着代王城,根本就没打算照着自家最初的想法走。父兄等人已经难以坚持了,杨飞象和吐吉立二人却按兵不动……这该如何是好?
马错心念急转,却没有什么良策。这些人都是贪婪如狼的性子,彼此最是熟悉不过,哪还有什么办法可想?看来今日不大大地出血不行了。狠一狠心,只得根据马服之前的吩咐,向这杨飞象和吐吉立做出最大的让步。萝川以西的千亩良田、马头山以南的山间草场,看来都要让出来了……他轻咳一声,伸手往怀里去掏摸那封马服的亲笔书信。
指尖刚触到封皮,却听得不远处负责瞭望战局的几处哨位同时发出惊呼。
“怎么回事?怎么了?”马错感觉自己的心脏猛地揪紧了。他一跃而起,踉跄着奔向哨位去看。
此地距离代王城较远,哪怕极目远眺,视线也不甚清楚。但至少可以知道,代王城西南、马氏坞堡所在那片台地上已然陷入一片混乱。大批剽悍的晋军战士从几个坍塌的墙体缺口处潮涌而入,喊杀之声震天动地。
从战事开始至此,才不到半个时辰而已。晋军如同一把锋锐无匹的宝剑,眨眼就斩断了重重阻碍,攻入萝川贼的老巢!
******
说起来,最近螃蟹陷入书荒啊,有什么历史军事类的新书可看?求推荐。
第一百章 云从(十一)
从桑麻山的山腰远眺,正对着祈夷水畔的代王城。这是北疆千山万壑中难得的一片平原,视野开阔,一览无余。但可惜身处十余里外,只能看到隐约的几面军旗搅动,战况细节如何不得而知。
马错用力揉了揉双眼,竭力张望。过了片刻,却见三道狼烟冲天而起,凝结成三道浓黑笔直的烟柱,久久不散。马错知道,那是最高等级的求援信号,是萝川马氏陷入死生一线的险境时最后的嘶嚎;也代表着马服在催促儿子:家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无论如何,都要让诸部联军尽快来援!
罢了,罢了。马错再度伸手往怀中去。那里放着父亲亲笔书写,用辞谦卑的尺牍。在信上,马服承诺将让出祈夷水畔最肥沃的良田和操场,更许了一笔数字令人惊骇万分的庞大钱财作为谢礼。
雄踞祈夷水两岸的膏腴之地数十年、拥有近千名勇猛部下、将代王城巢穴经营得犹如铁通一般的萝川贼,是代郡屈指可数的强大地方势力之一。但在这支敌军的攻打之下,萝川贼竟然坚持不到半个时辰。
这些年来,马服在萝川一带作威作福惯了,何尝承受过如此惨痛的失败?只觉得心头火烧火燎般的愤怒。恨那些属下们无能、恨那些敌人太过凶悍,更恨的是萝川马氏寄予厚望的援军!三千七百名剽悍的代郡骑兵,这是多么巨大的力量……可这三千七百骑追踪了敌军一日一夜之久,到了最重要的时候,却尽数躲藏在战场以外的桑麻山,并未投入战斗!
马错脑海中灵光一现,突然惨笑出声。
他从怀里掏出父亲的手书尺牍,挥手扔了出去。长约尺许的木简在空中旋转着,飞落到山下不知那一处莽林中了。
随同他一起的,都是心腹手下。其中一人连忙奔上几步,紧紧地扶着他的手臂,低声道:“郎君,千万不能乱!就算敌人杀进堡里,族主等人总还有办法坚持一段时间。只要杨帅等人出兵相助,我们仍有机会……当务之急,还是要催促杨帅他们,尽快发兵啊!”
随从絮絮叨叨的话音还在耳边响着,马错却感觉头晕目眩。
在萝川贼寇的几名首领里,马错的计略、眼光都远在他人之上。身处于普遍以粗猛为尚的北疆,更令他常常生出智珠在握的快感,素日里也颇以此自傲。但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原来萝川贼不过是一枚可以被随意放弃的棋子,从头到尾,马氏宗族都被蒙在了云里雾里。
他摇了摇头,反手将那随从推开。
随从没料到马错手上的力量如此之大,踉跄了几步,跌倒在地。
马错脸色铁青地回身,狠狠注视着杨飞象和吐吉立二人:“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他反反复复地说着这四个字,双拳握得越来越紧,神情仿佛将要暴起噬人一般:“敌军虽强,但我们代郡群豪若能齐心协力,原本胜算在握。今日的局面,全在于诸位见死不救……你们根本没有助战的打算,对不对?”
马错越说越是愤恨:“你们究竟有什么打算?萝川马氏宗族竟然把希望寄托在你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