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风歌-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川,先后与匈奴人白刃厮杀数十场。曾以二十人的微弱兵力,扰乱并牵制千人驻军,立下汗马功劳。如今我意欲平定代郡,朱声是最关键之一,此番能否引动胡儿,便要看他的演技如何。”
“还有这几位。萧石、杜钦、姜离……”
陆遥随手指点,将身边将士的战绩一一说来。最后道:“陆某乃亡国之馀、流寓北方之人,才能实属平庸,所幸得到这些忠勇之士相助,卒得以建功立业、扬威于疆场。彼等将士随我身当锋镝,经历了无数死生一线的恶战,哪怕他们其实手无缚鸡之力,也是救天下之祸的真豪杰、真英雄。我坚信,只要大伙儿齐心协力,终能芟夷北疆群丑、荡尽妖氛。到那时,他们个个都能留名青史,千载流芳。”
他仰面望着刘遐,微笑道:“正长,这些人,哪怕你弓马武艺再如何出众,也是比不上的。”
刘遐一时愕然。他感到有些不忿,却又隐约觉得陆遥所说未尝没有道理。
刘遐是司州广平郡人。数年前,朝廷诸王争权,河北兵连祸结,贼寇所到之处黎庶涂炭,各地宗族坞堡多闭门自守者。而刘遐性格果毅勇敢,率族中壮士频繁出击,于野战杀贼,陷坚摧锋、所向无前,左近乡里赖以得安。乡人俱被刘遐的神勇所慑,将他与张飞、关羽这样的万人敌相提并论。
当时主政冀州的范阳王司马虓闻刘遐勇名,引以为骑督。然而同僚以他年少,多有压制之举,使得他难以出头。几年以后,范阳王暴疾而亡,刘遐又转投丁绍麾下,然因冀州安逸少有战乱,刘遐并无用武之地,而且他的激扬性格也不受丁绍的喜欢。前后蹉跎数载不得扬名显亲的机会,刘遐虽然心高气傲,也未免沮丧,只能日日练兵不辍,权以解闷罢了。
前日里丁绍拨他为陆遥属下,他原是无可无不可,当兵吃粮,如是而已。但陆遥的这番话,重又提起了他的飞扬意气。
刘遐突然感觉自己高踞马上与陆遥谈话颇为失礼。他想要下马,又觉得太着形迹,于是伏低了身子,急切地道:“陆将军,他们曾经杀敌立功,刘遐难道不能杀敌么?若是给我驰骋沙场的机会,我刘正长自问绝不输于他人!”
“原来正长也有这样的志向?”陆遥故作惊讶地反问。
“身逢此时此世,好男儿当有所作为。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才是我平生所愿啊!”刘遐大声道。
他所念的,乃是前魏陈思王《白马篇》中词句。陈思王争夺嗣子之位失败后,长期为其兄长魏文帝曹丕所忌。他本是个具有激扬情怀、渴望建功立业的男儿,却始终被压制在封地范围之内,形同拘役,只能将满腔热血投注在诗文创作之中。
这首《白马篇》风格雄奇放纵,激越高亢;描写了一名身手绝伦的游侠少年,投身边疆杀敌报国的故事。刘遐脱口而出这几句,显然是以诗中那英勇少年自比,同样渴求有所作为。
“想要建立不朽功业,扬声边疆万里、得千古留名,可不是只靠弓马了得。”陆遥哈哈笑了,眼神中带着些许玩味:“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长,我能够期待你么?”
刘遐既然以白马篇自述己志,陆遥也引用是白马篇最后四句相询。
“当然!”刘遐一拍胸脯,大声叫嚷着,眼中几乎要放出光来。
“很好。明日的行动,便请正长与丁文浩一起,为全军先锋!”
******
业余码字和职业选手没法比啊,两天四更就要了螃蟹的命。头晕了晕了,那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明天求休息一天。泪目。
第八十五章 怒涛(五)
有支大商队经过!
那是晋人的商队啊。想想就知道晋人能带来什么,华美的绢帛、香醇的美酒、锐利的刀剑武器……那些都是草原上珍贵的物资。如果能够将之掳掠到手,无论自用还是转卖,都是大大的美事啊!
弟兄们,发财的机会来了!虽然夜幕降临,但许多胡儿纵骑奔驰,将这个消息传遍了代郡南部的各个杂胡部落和马贼团伙。随之,多人闻风而动。他们有的赶去广昌县城的邸店里核实消息,有的径自点起松明火把,沿着山道夤夜向南打探。大约到了第二天的清晨,两地都带来了可靠的答复。
邸店里那位美艳的老板娘亲口承认,将有一支大规模的商队将要经广昌、代县往北去。与此同时,她还提供了更多的情报。据说,这支商队首领乃是昔日鲜卑大单于猗迤的老友,常年往来于参合陂。猗迤死后,拓跋鲜卑中部遭到禄官的强力压制,余众在其妻惟氏带领下,迁居代郡西部一隅之地,故而这支商队半年前就已确定行程将要随了过来。此番携带的财货物资特多,将会大大有益于猗迤余部恢复元气。探马唯恐有误,又寻了邸店里一名仆役来核实,两相印证之后才确认这个消息无误。
而进入山区去打探的人员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向山区深入数十里,在白石山的方向发现有大队人马行动的踪迹。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胡儿们熄灭了手中的火把,摸黑在暗夜里潜伏到近处查看,为此还付出了两名弟兄摔死在深谷大壑里的惨重代价。不过刀头歃血的汉子才不会在乎这个,他们迫到近处,赫然发现那营地规模极大,帐幕、车辆、马匹的数量简直无法计数!
这是肥羊!这是肥羊啊!胡儿们狂喜奔忙。拓跋鲜卑中部算什么,没了牙的老虎而已,还是东部大人禄官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与他们交好的商队,那岂不就是上天赐给饥饿狼群的一块肥肉么?
阴暗的天际下,散布在山野间的杂胡部落仿佛沸水翻滚般骚动起来。
一支又一支人马拔营起队,向广昌县的方向前进。
次日,那支商队,果然如情报所示的那般,从绵延的山区出来。他们沿着官道行进,眼看距离广昌县城不远。
这商队规模庞大,足足有四十余辆大车络绎相随,拉车的畜力超过百头。大车在夯土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辙,凡经过坡度稍许陡峭些的路面,都需要十余人相助,一起推拉才能通过。显然车辆极其沉重,也不知运载了什么货物。这样的车辆要通过崎岖难行的山路,非常困难,显然那些货物非同小可,否则万万划不来。再看车队两侧,随行丁壮前呼后拥,还有不少携带大刀长矛的护卫,声势十分煊赫。
跟随在商队之后的,还有一群零散的行人。那些都是跑单帮的小商小贩。如今世道混乱,路途不靖,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能够安全也总是好的。因此这些小商贩或者三五人、或者七八人,通常都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大规模的商队一起行动。
这支庞大的队伍逶迤而行,大约两个时辰后才离开山区。官道在这里转向正北,与连水平行延伸。
连水发源于广昌县南面,在群山中奔涌而出。渐往北流,地势渐趋平坦,于是水流变得开阔平缓,最深处不过没到成年人的大腿处而已。由山间挟带的大量淤泥随着水流慢慢沉淀下来,形成一块土地肥沃的沉积河滩,有的是宜耕宜牧的土壤。
然而站在高处的丁渺极目四望,只见到遍野荆棘杂草,绝无人烟。
这年头,各地大抵如此,曾被匈奴掳掠的并州各郡,更加惨不忍睹。汉末时,曹公感怀丧乱诗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庶几近似。
此刻,丁渺位于距离官道三五里开外的翠屏山上。翠屏山东西绵亘二十余里,山间林泉丰美,山色苍翠。山巅有民间俗称为七姑娘山的小峰七座鳞次栉比。丁渺便勒马立于其中一座小峰之巅,俯瞰连水河滩。这小峰虽非极险,却也巉岩嶙峋。要纵马上山,非骑术精良者莫能为之,因而随他一起的只有寥寥数人。
丁渺挥鞭一指远处如长蛇般于路蜿蜒前行的商队:“再往前就是我预设的伏击之地。正长,以你之见,胡人会从哪个方向来袭?”
被丁渺唤作“正长”的,便是受冀州刺史丁绍之令襄助的军官刘遐。此刻他在丁渺身边并辔而立,头戴铜盔,身批重铠,骑一匹乌骓马,手中提着一柄特别加粗加长的巨大马槊。
昨日刘遐练兵时,丁渺只匆匆瞥了一眼。他是身经百战的大将,自然看得出刘遐的数十名部下都是精锐。但战将的优劣,终究只有在战场上才能体现。陆遥令刘遐随同丁渺出战,也是有意使丁渺考教刘遐一番。
“拓跋鲜卑中部毕竟是出过大单于的,纵然落魄,余威尚在。我们既然打着与之交易的旗号,胡贼们就不会明目张胆地抢掠。他们必定提前藏兵于连水左近,一击即走,嘿嘿,到时候来个吃干抹净,谁也不认账。”
刘遐继续道:“看这附近的地形,足够安置部众又便于兵马出入的,只有这里、这里和这里……”他指点了几处道:“若我是马贼头目,再过半刻就可以下手了,迟则不利。”
丁渺不禁连连点头。为了痛击马贼,他与陆遥、邵续、胡六娘等人仔细勘察地势,料定马贼藏身之所无外乎三五处罢了。而刘遐只凭登高眺望片刻,估料敌人所在竟如丁渺等人的判断一般无二。这种对战场地貌的敏感几乎出于本能,殆非常人可及。
二人便不多言,勒马静观形势。
不出丁渺所料,不到半刻时分,只听一声凄厉的骨笛声响起,随即东北、西北方向的两处山间林地里突然现出贼兵来。看他们藏身之处,果然便在刘遐适才随手指点的三处地形之中!
这两支骑兵都是三四百人的规模。虽然距离太远看不真切,但仅凭着纵马奔驰的队形,就足以断定确实是生长在马背上的胡儿。骑兵队刚从隐蔽之处现身,就纵马加速。千只铁蹄踏地激起尘烟滚滚,仿佛两条贴地的灰龙一般,向着商队席卷而去。
这场景顿时将商队中人惊动了。跟随着商队一起前行的小商贩们首先反应过来,他们丢弃了货物,往南方来时的道路狂奔逃命。接着是被商队里的壮丁们。面对着钳形杀来的大队马贼,他们初时还呼喝几声壮胆,随即就屁滚尿流的逃命了。商队的护卫们更是不堪,这些护卫原本有骡马代步,此刻拨马转头,跑得比那些壮丁们还快三分,颇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眨眼的功夫,规模庞大的商队就一哄而散,只留下满载货物的大车和遍地箱笼横七竖八地堆放着。
眼看着商队中人动如脱兔,胡人反倒有些摸不着头脑。好在他们此番专冲着商队运送的财物而来,无意多伤人性命。于是不去追杀逃亡人等,两拨骑队急如星火地往里一圈,将数十辆大车包围起来。
这数十辆车按照规矩,自然是要开箱检验的,若果然装满刀枪军械,那马贼们可就赚大了。可是车上那些沉重的箱子都用包裹铁皮的厚木制造,还用极粗的麻绳牢牢捆扎着。几名贼寇围着大车绕着圈,颇有些老鼠拉龟无处下手的意思。
相比而言,倒是其他行商们逃跑时丢下的货筐好对付一些。有马贼挥刀劈开几个货筐,露出里面装的绢帛、布匹之类、居然还有药材。这都是草原上极珍贵的东西,于是许多马贼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
“大车上的箱子里满是石头,不知贼人们发现以后是什么表情。……”丁渺跃跃欲试道:“此刻他们已经乱了,我们鼓行而出,杀他们个落花流水!”
“正是时候。”刘遐向丁渺做了个邀请的姿势:“文浩兄……”
话音未落,丁渺已经杀气腾腾地纵马直冲下去。刘遐连忙高高举起右臂示意。随即,翠屏山的深山坳里鼓角之声惊天而起,晋军铁骑轰然杀出!
******
提前码了一章出来。以此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支持。谢谢大柳树镇长、nanhaixzw、靖南伯、凭栏苦笑等朋友的捧场。承惠凭栏苦笑老爷一万纵横币巨额捧场,恭请本书第三位舵主上位。ORZ
有件事情须得打个招呼:螃蟹中秋要回乡去,16日出发,20号回。那地方乃是穷乡僻壤,火车转长途汽车转突突响的拖拉机才能到的,上网条件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所以,中秋期间的更新恐怕难以保证。我看看这两天能否整点稿子,委托朋友代发。如有慢待,还望各位读者老爷多多谅解。
最后,书评区副版主上任。谢谢浮生遗梦朋友长期的支持,为浮生遗梦提供的读者群76951219打个广告:)
第八十六章 怒涛(六)
拔列疾陆眷是个马贼。
“疾陆眷”是鲜卑语勇士之意,是鲜卑人常用的名字。此刻出动劫夺军械的六百名贼徒之中,就有五个叫这名字的。拔列疾陆眷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今年刚刚十七岁。
他的父亲原是太行上一名积年悍匪,手下有数十条凶蛮汉子。素日里或者下山劫掠,或者在山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过的甚是痛快。谁料三年前某日,他倒了血霉因酒酣坠马而死,只留下妻子和年方稚龄的独子拔列疾陆眷相依为命。
胡人原本就没有道德信义可言,只信奉弱肉强食的道理,土匪窝里更是无法无天的地方。首领既然身死,部属们立刻瓜分积蓄一哄而散。拔列疾陆眷母子俩的生活十分艰苦,期间的种种不堪真是一言难尽。好在拔列疾陆眷虽然年少,却有家传武艺傍身,更兼凶猛狠辣不下于人,在贼窝里混的倒也不赖。
拔列疾陆眷正忙着搜检箱笼,忽听的不远处的丘陵地带杀声大作。原来是晋军铁骑长驱而来,战旗猎猎,蹄声动地。虽然数量不过二百,声威却煊赫之极。
这一看就知道来意不善,绝非是赶来分赃的代郡其它胡人部落!
马贼们顿时轰然骚动起来:“有敌人!有敌人!”
他们骂骂咧咧地将怀里的财货丢下,跑去牵回自己的战马。拔列疾陆眷正找到一匹色泽艳丽的丝绒,满心欢喜地盘算着用来给母亲做件新衣,被头目呵斥了好几声,才满心不情愿地起身。想了想,他找了个草窝将那匹丝绒掩藏起来,这才上马准备作战。
代郡沦为化外之地已经许多年了,诸多胡族不服朝廷管束,俨然将代郡当作了自家的牧场。又有许多马贼、土匪之类混迹于其间,时常四处流窜作案,而依托着代郡三山汇聚、又介于三州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以为藏身之所。这些杂胡、贼寇在北疆横行多年,期间朝廷也派兵围剿,可是每次都被这些地头蛇杀得狼狈不堪。
拔列疾陆眷所属的马贼便是代郡匪寇中极其强悍的一部,其首领豆卢稽出于鲜卑别部,天生怪力,曾经赤手一击格毙奔马,在北疆群盗之中素以雄武勇猛著称。是以他自己纠合起数百人的马贼队伍,即便是北疆马贼魁首名为“常山贼”的一部,也轻易奈何不得他。其凶名所到之处,莫说是代郡,就连广宁、上谷等地的州郡兵,也多有被他赶得闻风而逃的。
正因如此,豆卢稽的部下们也都骄横万分。虽说那支身份不明的骑兵队伍汹涌杀来,可是如疾陆眷这样的惯匪,心里委实没有将这场面当什么大事,反倒是被捋了虎须的怒气更多一些。
疾陆眷把方才抢夺到的几样细软往皮袍子里一塞,重新上马,和同伙们在头目的身后组成战斗队形。这些人都是自幼生活在马背上的塞外胡族,长期四处剽掠,骑术精良、作战勇敢,着实非同小可。
敢于打扰我们掳掠的,都是敌人。不管来者是谁,杀败他们就行。鲜卑人的想法从来都那么干脆,更不要说那批来骑距离渐近,仔细看看。不过二百人左右,还不够塞牙缝的。
而在纵马狂奔的丁渺眼里,这群马贼也不过是土鸡瓦犬,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在晋阳会战中,丁渺原本的任务是相机骚扰敌军、呼应介休。然而因为至交卢昶被困,他悍然潜越匈奴连营入介休助战。此后他与卢昶死守孤城,经历了无数次苦战。期间守军将士战死者高达七成以上,城墙坍塌九处,惨烈可见一斑。而丁渺每战必冲锋在前,先后与敌白刃相搏数百场,亲手格杀十余名匈奴大将,其余胡族勇士不计其数。杀到后来,连匈奴人的锐气都被挫动,怕了这个骁勇如狂的虎将。
可战后叙功之时,丁渺却倒了大霉,他的肆意妄为被越石公当庭痛斥。最终靠着众将哀求,才没有受到更多处罚。刘琨素知丁渺是有些拧脾气的,于是令他担任副使随同陆遥前往邺城,一来是借重他与冀州丁绍的叔侄关系,二来也免得这莽撞小儿总在眼前晃悠,看了叫人心烦。
身为战士就应当马革裹尸,怎能效法苏秦张仪之徒呢?对这个任命,其实丁渺难说满意。到了邺城之后,倒霉的事情更是一桩桩接踵而来。莫说越石公期望从邺城得到的物资支援半点也无,连新蔡王都死了,整座邺城都化作废墟……这样的情况,使得丁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而马贼们不幸成为了他的发泄对象。
丁渺以双腿纵马疾驰,从马鞍左右挂着的皮囊里取双铁戟在手,扭头向紧随着他的丁瑜等人大喊:“弟兄们都给我狠狠地杀!让那帮胡儿知道我们的厉害!”
此时马贼们正缓缓策马向两翼延展队伍,直至横跨连水浅滩,形成极宽大的正面。纵然仓促之间上马对敌,但马贼们都是精通沙场攻伐的老手,对骑兵战术的运用仿佛本能般熟极而流:六百余骑仿佛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皆至。无论敌人从何处杀来,只消用部分兵力缠住对手,左右两翼迅速迂回,通过不断的包抄调动对手、疲累对手,最后一举击破之。
马贼们的行军布阵毫无破绽,丁渺却根本不考虑什么兵力多寡、阵型生克。他一马当先,直往敌人兵力最雄厚的中军杀去。
翠屏山谷距离连水河滩不过三里许,正是骑兵冲刺的合适距离。晋军骑兵毫不顾惜马力地全速疾行,眨眼就逼到了近处。随着马速的逐步上升,密集的铁蹄踏地之声渐渐整齐,最后汇成了统一的节奏,仿佛一只庞大无比的猛兽狂奔而来,震得河滩上的卵石都微微抖动。
贼寇队伍中几人策马奔到近处,像是打算喝问来路。丁渺哪有心思与这等货色啰唣?他一挥手,便有射手开弓发箭,将他们射成了刺猬也似,随即铁蹄践踏而过。
这个举动引起贼寇的一阵怒吼,只听弓弦拨动的嗡嗡之声连响,上百支箭矢从马贼队列中射出,飞蝗般地扑向晋军骑兵。这些贼寇用的都是软弓,射程短而箭矢乏力,只射倒数人,丝毫没能减缓丁渺所部骑兵的奔走之势。
在下一刻,马匹嘶鸣之声、金铁交鸣之声、战士喊杀之声交错,纠合成了一声轰然大响。巨响声中,两百铁骑直撞入马贼阵里。
马贼们的谋划一点不错,晋军果然陷入到了纠缠之中。要说骑兵对战,最艰难的就是两军纠缠绞杀之时。此时双方犬牙交错,而马匹奔跑的速度下降,骑兵失去了机动力的优势,往往四面受敌,压力极大。
然而此刻晋军以锋矢之形突阵,丁渺便是锋矢最尖端那无坚不摧的利刃!只听他纵声狂吼,掌中两柄奇形大戟挥动如风,顿时将横截在他面前的一名马贼拦腰劈做两截。随之铁戟大开大阖,横扫直刺,一口气连杀十余名凶悍盗匪。所到之处,马贼无不人仰马翻,眨眼的功夫就深深地楔入敌军阵中数十丈。
直到体力为之一空,丁渺才收戟回环、稍作喘息,也借此纾缓马力。原在他两侧翼护的晋军骑兵都是勇猛的战士,他们并不停顿,而是继续向前冲击,给马贼们造成持续的损失。
双方都是来去如风的骑兵,战局瞬息间变幻。当骑兵们奋勇前突的时候,丁渺反倒落到了后面。
正在提缰前行,斜刺里十余匹无人操纵的战马奔跑过来。战场上骑士身亡,战马受惊乱跑乃是常事,丁渺也不在意,双足一磕马腹就要超越过去。
忽然胯下坐骑一声悲鸣,四蹄歪斜着蹬踏了几步,随即倒地。丁渺猝不及防,被甩落下马,灰头土脸地打了几个滚。原来是敌人潜藏在惊马的腹下掩近丁渺身侧,用长刀贴地横掠,割伤了马足。
较之于匈奴汉国的骑兵,代郡群盗在战阵厮杀上或许稍有不如,但论及战术的狡诈毒辣,实在是远胜。那十余匹惊马之下竟然都藏了人。他们眼看丁渺坠地,呼喝着翻身跃上马背,围拢过来厮杀。马贼们人数既多,又是居高临下,长刀大槊如雨而落,眨眼就要将丁渺砍成肉泥。
然而丁渺不愧是晋阳军中下首屈一指的骁将!越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越是激发出凶猛之极的潜力来。他大喝一声,左手铁戟掷出,立杀一名冲在最前的鲜卑骑士。同时侧身避过一柄刺来的长槊,随即沉肱夹住槊身,发劲拧腰。持槊的骑士顿时被扎手扎脚地甩飞出数丈开外,与另一名赶来的骑士撞成一团,眼看都活不了了。
电光石火之间,又一名体型雄壮威武的鲜卑骑士挥舞狼牙棒杀到。丁渺纵身跃起,挥动右手铁戟当胸砸落。他这一击何止千钧之力,铁戟将狼牙棒咔嚓打成两段。人未落地,他左手戟横扫过去,斩下了此人首级。那无头的壮实躯体还在马上摇摇晃晃,颈血喷出丈许高来。丁渺已飞起一脚将尸身踢下马,自己翻身上马,再来鏖战。
这些偷袭丁渺的贼人都是数百马贼中的精锐,他们处心积虑以惊马为掩护,全为了一举击杀敌人之中的勇士。谁料丁渺临危不乱,眨眼功夫立毙数人!马贼们的气焰为之大挫,战不数合又死了好几个。余者无不惊骇,纷纷逃窜。
丁渺却杀的痛快,他深深吸气,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铁蹄翻起的砂土味,灌入鼻腔。这味道绝不好闻,但他反而觉得精神为之大振,叱喝声中,纵马再度冲上厮杀一线。
丁渺固然勇猛,其余晋军将士们也非寻常。陆遥越太行而东,随行只有三十人,故而今日参战的骑兵半数是自乞活军中调来的健儿,半数是降服不久的汲桑余部。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士,无论是个人的勇武还是彼此配合作战的能力,都绝不在贼寇之下。他们紧随在丁渺的身后,坚决地冲散了马贼们的队形。
马贼们虽然兵力占优,但是由于阵型横展,纵深就显得单薄。当晋人以雷霆万钧之势穿透了他们的中军,两翼根本还没反应过来。二百名晋军骑兵这时只损失了十余骑,战力几乎未损。他们在丁渺的带领下很快转向,二度突阵。
他们大呼酣战,斜向冲击敌阵,再一次给马贼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这次,马贼的两翼终于及时收缩回来,将晋人死死地纠缠住。随即双方在滚滚的烟尘之中绞杀成了一团。
丁渺见的大场面多了,对此丝毫不惧。他舞动沉重的铁戟,啪啪地打飞几支流矢,手搭凉棚四处张望着眉道:“这帮贼寇倒也有几分本领,却不知那刘遐正在何处厮杀?战况如何?”
话音未落,一员将跃马而来,如风驰电掣,沿途众贼波分浪裂,哗然惊呼而退。
那将疾驰到丁渺眼前方才勒马,众人看得清楚,正是刘遐。也不知他已经在敌阵中杀了多少个来回,但见周身血污遍染,一股狰狞凶煞之气扑面而来;他的长槊已经通体成了鲜红色,浓稠的血浆沿着槊首上尺许的锋刃滴落到地面。
他举起手中的一枚首级,向丁渺道:“文浩兄,马贼头目豆卢稽的首级,在此。”
区区一个骑督,张口就和武卫将军兄弟相称。换了他人敢如此无礼,丁渺早就大耳刮子上去了。但此刻丁渺只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刘遐几眼,咽了口唾沫,哈哈笑道:“正长……正长贤弟真是勇猛!”
******
感谢x_lovefish、靖南伯、sandai等各位朋友的捧场,谢谢ononon等朋友持续的红票支持。小的感激涕零啊,无以为报,只能发一大章致意。
对手速每小时五百字的螃蟹来说,四千字真的是很大一章了……汗……
求点击、红票、收藏、月票。恳切地、真诚地ORZ
第八十七章 怒涛(七)
马贼们的首领豆卢稽被刘遐于阵前斩杀,群贼立时士气大沮。晋军骑兵趁势攻杀,仅仅立刻便大占上风。贼寇们原是乌合之众,顺利时固然凶恶,一旦情形不妙,个个都怀着死同伙不死自己的念头,哪有什么作战意志可言。也不知是谁带的头,只听尖锐的唿哨声急响,突然间,上百名贼寇便策骑四散逃亡,仿佛是炸了窝的鸟兽。
这情形,反倒将鏖战中的晋军吓了一跳,丁渺、刘遐二人急忙率军追赶。
打既然打不过,逃又能逃得了么?在战场的外围,薛彤、沈劲、刘飞、陈沛等将校早已悄无声息地带领部下占住了要地。数百骑兵往来抄截,将战场围得水泄不通。不到小半个时辰,便将逃亡的贼寇们尽数圈了回来。
计点战果,总数超过四百的贼寇死伤一百五十多。晋军毫不留情地将死者一一斩首,而重伤者也是同样处置。
当陆遥策马来到战场的时候,剩余的俘虏被缴去了武器甲胄和马匹等物,驱赶在一处河滩。在这个过程中,有十几名俘虏试图抢夺马匹、或者是跳入水中逃走,都被晋军及时发现,抓捕了回来。但其中有两名贼徒竟然贴身收藏了短刀,他们在逃走的过程中突然发难,刺伤了四名追捕他们的晋军士卒。
负责那一片区域巡逻的刘飞赶到时,已经迟了半步。其中一名士卒腹部中刀,花花绿绿的肠子从巨大的伤口里流了出来,鲜血流淌到连水里,将数丈宽的河面都染成了触目惊心的红色。两名同伴手忙脚乱地救助,一个人捧起肠子想塞回他的肚腹中去,另一个解下衣物来包扎,可哪里还有用?这士卒呻吟了半晌,很快就死去了。
死者名叫霍楠,乃是颇受刘飞重视的部下,这使得刘飞勃然大怒。刘飞在汲桑部下时有匪号曰“飞鸷”,最是凶残暴虐,不然也得不到汲桑信任。如今虽然重归朝廷,但辣手依旧,丝毫不见收敛。数日前便是他带人清洗了降军中白勖的亲信若干人。
此刻他用粗长的绳子一头捆住两名贼徒的手腕,另一头拴在自己的马鞍上,纵马奔驰回来。二贼起初还踉跄跟随,数十步之后便倒下来,周身被粗糙的河滩碎石磨得筋骨俱烂。两人大声哀嚎的惨状,闻者无不惊骇,刘飞却面不改色。
邵续提起袍角,从河滩远处深一脚浅一脚赶来。他毕竟是读圣贤书的,眼看这样的场景便有些不忍,于是紧走几步牵住陆遥的马缰:“将军,唉,这等无知贼徒,一刀杀了便是,何至于此?岂不有伤天和?”
陆遥向那个方向打量片刻,摇了摇头:“邵公,你是文人,不要去管那些军旅中事。”他挥动马鞭指了指一处位于坡地后的林子,招呼了几名士卒:“你们几个,陪着邵公去那边歇息。”
待到邵续离去,陆遥唤来刘遐:“你去告诉刘飞,让他继续去巡逻左近动向,不要分心于此。另外,那些贼寇竟敢伪作投降,杀伤我军英勇士卒,罪不容诛。你替我好好地收拾他们,别让他们死得太痛快了!”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是夫子描述理想世界时的呓语。对于北疆胡族,能够压服他们的只有强大的实力和凶残的态度。有实力,才能胁迫他人为己方效力,从而获得更强的实力;够凶残,才能让这些胡人发自内心的服膺。这个指令同时也是对刘遐的考验,身处群胡环伺的北疆,陆遥不希望自己的部下们带有任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