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风歌-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右两人一人给他一记:“有命活过这场再说吧,说什么战功!”
“有没有战功我不在乎。反正不是杀人,就是被人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了!”稍远处一名士卒恨恨地道。说这话的士卒阖家上下都已死在这些年的战乱中,他对自己的这条烂命便根本没有丝毫顾惜了。这句话一出,士卒们都陷入了沉默。
这时候,立在城头观望的其他将士们突然爆出阵阵欢呼,众人急忙翻身去看,只见陆遥等人再度打马出城!
适才的两次出击后,最初的三十六骑折损三人,另有五人受了重伤,无法上阵。但乞活军也有少量骑兵聚集在建春门内外,都是军中精锐之士。他们为陆遥等人的胆气所震动,纷纷请求随同出战。陆遥也不多用人手,点了其中求战欲望特别强的十余人,凑足了五十骑。
“陆将军!陆将军!”建春门城楼上一片欢腾,声闻数里。
在无数将士们注视之下,陆遥率领着五十骑疾驰向前,气势如虹!
之前两次突阵,其实都只从贼军和乞活军绞杀战场的外围掠过,厮杀的时间也很短。但是由于战场形势复杂,敌我又很悬殊,将士们的精力消耗都很大。故此,眼下冲在最前的已不是丁渺,而换了陆遥本人出马。
汲桑所部接连被陆遥等人突击了两回,这时候也已做出了反应。两支大约百余人的骑兵从与乞活军的纠缠中脱身出来,转移到了靠近建春门的左右两侧,就如同一把铁钳,随时准备发力歼灭这支几次三番撩拨虎威的小股晋军。这两支骑兵所在的位置颇有奥妙,恰在战场边缘,又与其余各部彼此呼应。晋人若再施故技抄掠汲桑所部的外围,则必然会撞上其中一支。
然而陆遥艺高人胆大,偏不如他们所愿。他看也不看左右两翼严阵以待的敌人,大声叱喝催马,直接就往战场深处撞了进去!
谁也不曾想到,这支小小的骑兵队伍第三次出城,来势竟然如此猛烈。
数十名汲桑贼军仓皇来迎,陆遥猛力夹马起速,掌中铁枪嗡地一声绽成一团银光。这等枪法着实已经技近乎道,敌人连来路都看不清,哪里能够抵挡。只听惨嚎声接连响起,瞬间便被陆遥刺落数人,透阵而过。
紧随在陆遥身后的,乃是丁渺、薛彤等人,无不是尸山血海里搏出生路的勇将悍卒。他们紧紧跟随陆遥,刀枪齐举,立刻将这支贼军杀散。
而陆遥纵马疾驰,绝不稍作停留。如果说适才两次突击,仿佛是在施展以无厚入有间的解牛刀;此刻的冲阵,则像是一往无前的倚天长剑,更加凶猛,更加强悍,充满着毅然决然的强大气势。第二阵、第三阵、第四阵,顷刻间,陆遥摧枯拉朽般地连破贼军四队人马,硬生生地往乞活军与贼寇缠战的战场里打入了一个铁楔子!
战场上,苦苦支撑着的乞活军将士们,几乎都已发现了这支强悍绝伦的队伍。在这支队伍的激励下,许多将士原本忙于奔逃、退避的,此刻却已有人高声呐喊着,转身发动了反击。这些特别勇敢的士卒大概还不到在场乞活军总数的十分之一,但仅仅如此,整个战场原本一面倒的形势,就已开始渐渐扭转。曾经沉寂的喊杀之声,再度直冲云霄!
而陆遥继续率军突阵,他匹马当先,将铁枪高高举起挥舞。这个简单的动作激起了轰然叫好之声,有人纵声欢呼:“陆将军!陆将军!”
随之更多人纵声欢呼:“陆将军!陆将军!”
在这片用无数人的死亡所营造的戏台上,陆遥赫然成了万众瞩目的中心。他和他带领的骑兵冲到哪里,哪里的乞活军将士就振奋高呼,原本一面倒的战况仿佛冷水滴入了沸油那样,重新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厮杀。汲桑所部的骑兵依旧勇猛,他们用刀、用枪、用弓弩、甚至用战马的铁蹄践踏,不断地杀死乞活军的将士。但越来越多的乞活军将士不再慌乱,他们站定了脚跟,从地上捡起武器,甚至赤手空拳地冲向前去与敌人搏斗!
******
努力写作,争取存稿……嘿呦嘿呦,吐血而亡。谢谢各位支持,谢谢南汉伯、花开了呀的捧场:)
为了庆祝本书突破五十万字,明日二更。节操为证,绝不食言。
最后继续热烈推荐吾友楚江汉老爷的大作《静胡沙》。该部作品已恢复更新,欢迎读者朋友们移步观看。
第五十七章 战邺城(三)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看着乞活军犹如怒潮般的反攻,陆遥忽然响起楚辞《国殇》中的辞句。说甚么农耕民族只有羊性,游牧民族才有狼性?说甚么农耕民族要从游牧的胡儿那里获得激情和热血?华夏民族屹立数千载而不倒,多的是慷慨赴死的壮士,多的是义无反顾的豪杰!
看着万众征驰、旌旗漫卷,陆遥的脑海中又冒出一句熟悉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陆遥热血如沸:这样的将士,或许曾经畏惧,曾经慌乱,但只要有人给他们一点点的信念,就能催发出每个人心头的不屈之火,燃烧生命、也燃烧一切敌人。如果将视线放的更广阔,数千年来,纵使国势衰微的时候,难道我们的民族也衰微了么?哪里会!
即使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即使面对着凶残横暴的对手,千千万万的华夏之民从来都不缺乏刚强、勇气、坚韧、毅力……那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哪怕掩藏得再深,哪怕被层层污垢所遮挡,但只需要一个契机,只需要一人振臂高呼,就必定如烈焰熊熊燃起,不可阻遏!历史如是,未来亦如是,而今日,谁来作那点燃星星之火的人?
陆遥高呼酣斗,一个声音在他胸中呼喊:此任,非我莫属!
他稍稍侧身,避过一支飞来的流矢,左手探出,攥住刺来的马槊。他右手的铁枪掉转,将那手持马槊的敌骑打落马下,随即纵马践踏。马蹄下处,那敌人的胸膛像是纸片般凹陷进去,口中溢出鲜血,死了。
陆遥继续冲向下一个敌人,但分心二用,不断盘算着。激动的情绪一闪即过,战场上严苛的环境,要求陆遥保持最大限度的冷静。
觅了一个机会,陆遥猛地勒缰,使得胯下战马人立而起。他挺身于马背,扫视全场。他注意到,自己已经突入到战场深处,已经距离建安驿不远了。虽然乞活军的将士们渐渐从慌乱之中恢复,但汲桑的后继兵力,似乎也在不断地加入到战场中来。粗略估算,此刻用于压制乞活军的贼人大约有一千五百,另外还有超过五百名骑兵紧紧地追在自己身后,怎也甩脱不掉。再望向稍远处,那支甲胄鲜明的骑兵无疑是汲桑的本队,他们缓缓向前,距离战场越来越近!
形势仍然严峻,估算双方的损失,乞活军由于前期的混乱,大概死伤超过两千,而汲桑所部的损失能有多少?或许两百上下?
从整个战场范围来看,主动权依然掌握在汲桑手里。
乞活军虽然鼓起了余勇,可他们毕竟是一支组建不过半年的军队,缺少有经验的、足以根据战场局势作出准确判断的基层军官。所以,陆遥清楚这种激发而出的勇敢并不能持久。
更何况,建安驿的南北两侧都有河渠,西边数里就是建春门,故而这片战场其实规模有限,并非是那种一望无垠的原野。当汲桑投入作战的兵力越来越多的时候,陆遥承受的压力也随之而增大了。随他出战的五十骑,此刻已经减少了将近半数,陆遥也清楚,这样的突阵也不能持久。至多还有一次……不,甚至可能不会再有突阵的机会了!
情况稍好些的大概只有建安驿附近。在那里指挥防御的应该是李恽和赦亭两人,似乎还能守一阵子。但从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这两人才武有限,并不足以作为扭转战局的力量。
陆遥并不奢望靠自己带着数十骑的小打小闹能带来胜利。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激怒汲桑。今日这一战想要取胜,机会本来就只有那一个。问题是……汲桑的本队为何仍然不动?
陆遥强自压抑下焦躁的情绪。
有一名贼寇从侧面纷乱的人丛中潜伏过来,突然暴起,使用沉重的大斧砍向陆遥。陆遥横过长枪格挡,两件武器重重互击。只听铛地一声大响,精铁为脊的枪杆终于承受不了太多次的冲撞,猛然扭曲断裂。巨大的斧刃顺势而下,陆遥毫不犹豫地丢弃了铁枪,闪电般地拔刀劈落,将敌人砍作两截。
压力确实越来越大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越来越严密。陆遥开始担心自己会陷入敌人的包围圈,开始担心最终并不能如愿引出汲桑。
就在这时,薛彤从侧面赶上来。这条昂扬大汉早已周身浴血,甲胄碎裂,手中的大刀也不知换过了多少把。“将军!”他大声喊着,往建春门的方向一指。
陆遥转头去看了眼,微微颔首。
城头旗帜招展,分明是表示城内贼军来袭。这也是理所应当。汲桑既然出兵,他的老搭档石勒哪有不作呼应的道理?建春门内,迟早会形成第二个战场。建春门外,是汲桑的精锐骑兵大举攻伐;而门内,则有重整旗鼓的贼寇再度杀到,攻向这最后一座掌握在晋军手中的城门!
薛彤的神色依然刚毅如铁,但陆遥似乎从他眼睛深处看到了一丝惶惑:“道明,怎么办?”
“现在不能退,汲桑还没有动!”陆遥深吸一口气,用信心十足地语气说道:“老薛,根本不用慌,这是好事!汲桑一旦了解到城内贼军发动,立刻就会亲自出击,以求迅速解决我们!那时候……就是机会来了!”
城外万人鏖战,喊杀之声数里之外犹觉震耳欲聋。城内的乞活军也并未坐看袍泽血战。由于陆遥在第一次出击时将田甄救了回来,使得重伤的薄盛得以稍许休息。在田甄的指挥下,入城的乞活军将士们四出占据要隘,同时拆毁房屋,搭建各种木栅、拒马。一队队的长矛手、刀盾手、弓箭手交错着坐在建春门西面的广场上,构城了相当规模的军阵。
正当将士们忙碌的时候,石勒的军队出现了。
他们沿着城墙、沿着邺城中余烬袅袅的道路,大举逼近。
几处哨探狂奔而回,将这个信息传递给立在建春门上的田甄。
田甄脸色阴沉地令哨探退去了,伸手划了个弧线,一一指点:“南面的城台方向,大约千人,领兵的是石勒的部下夔安;东面的大路方向,是石勒贼寇的主力,兵力约莫四千;另外,北面还有一支军队过来,大概两千人左右,看旗号是汲桑的部下黄国。”
薄盛坐在田甄身边,他周身上下被包扎得如同一个粽子,只能伸出手指掰一掰:“一千、四千、两千,这就有七千人了……他妈的,汲桑贼寇什么时候有了那么大的声势?”
“我操他狗娘养的!”田甄骂了句:“还不是老一套?挟裹群氓、招诱那些城军中的败类!”
城内贼寇数量虽多,乞活军也有数千精锐据守,是以田甄并不惧怕。他低声询问站在下首的朱声:“陆将军那边,果然能够击败汲桑?”
“请田校尉放心!”朱声肃然施礼。
田甄看了看朱声,大步按剑而出:“传令,准备迎敌!”
随着他的号令,广场上的乞活军战士纷纷起立。
而在城外,陆遥喜形于色:“汲桑来了!”
******
今日第一更,补前一周欠的。晚上第二更。
第五十八章 战邺城(四)
陆遥在一片混乱的战场中纵横来去,正与一支敌骑互相追击、冲撞着。他看似杀得亢奋,其实倒有一多半的精力始终关注着战场东面徐徐迫近的汲桑本队骑兵。
当注意到这支骑兵终于渐渐加速进入战场的时候,他猛地兜过辔头,大声呼喝道:“向右转!向右转!”
数十骑紧跟在他身后,划了一道极陡的弧线,毫不犹疑的从战场上脱离。由于退却得仓促,队伍最后有数人被敌骑裹住了。这些人俱都是晋阳军或并州军中特别悍勇的战士,纵使落单了,依然鏖战不休。
清河国东武城人宋悌乃是陆遥亲卫之中有名的大力士,因为腿部受了重伤,才落马被围。他坐在地上,大声叱喝着挥起一丈六尺的长槊来回横扫,将靠近的敌人再度迫开。有一名贼寇仗着马快刀利,从侧面冲过来想砍杀他。结果宋悌奋起勇力,先将战马的前腿打断,于是那贼寇滚落下来,被宋悌用沉重的槊头敲击在额头上,当场就死了。
然而贼寇很快就找到了对付宋悌的办法,有人绕到宋悌的身后,抛出套马的皮绳猛地勒住他的脖颈。然后借着马力将他拖倒在地,一路奔走。待他奄奄一息的时候,又用长戟去刺破他的肚子,长戟的小枝把肠子都扯了出来。
家族出于西河国的杨配是郭欢的部下。他是个口吃,说一句话要费半天功夫。他与沉默寡言的郭欢一同巡营的情形,经常被其他袍泽弟兄们当作笑料。但要说起弓马武艺,绝没有谁敢于轻视他。
陆遥号令转向的时候,杨配正和几名贼寇杀作一团,好不容易杀退他们,打算尾随陆遥突围之际,迎面被一骑舞动铁矛的贼人拦住去路。那贼寇骑得新蔡王御苑中的好马,比杨配所骑的马儿足足高出一头,两人并马搏斗时,杨配天然就落了下风。但他毕竟久经战争,经验丰富,更是悍勇过人;眼看着敌骑长矛刺来,他狂叫一声离鞍跃起,猛地将对手也从马上扑下来,随即拔出匕首刺入敌人的胸膛。
然而当他从地上起身的时候,足有十余骑的贼寇将他四面围定。杨配的性格十分刚烈,眼看必无幸免之理,他面不改色地喃喃地骂了句:“操……操……操你奶奶的……”随即,回过匕首,割断了自己的咽喉。
除了宋悌、杨配以外,上党郡铜鞮人赵姚、河西羌人后裔莫折万载等人也都是出自于陆遥部下的勇士,他们无不鼓勇奋战,虽然片刻后就被刀枪并举杀死在地,但也稍稍拖延了敌人追击的时间。
随着陆遥冲出来的骑兵只有二十人,其中大多数都负了伤,有些人前次冲阵就已挂了彩,这时二度甚至三度挂彩了。甚至素来有些跳脱的丁渺也失去了说话的兴趣,所有人都沉默着、重重地喘息着,不断催马。他们急速向建春门的方向狂奔,绝不再与敌人纠缠,绝不作任何耽搁。近百铁蹄密如急雨般踏地,从那些已经或者尚未断气的身躯上腾跃而过。
陆遥的判断一点也没有错。
当建春门内也展开激烈战斗的时候,汲桑终于按捺不住。在这个凶名震动大河南北的巨寇看来,如果被城内的石勒等人先行取得战果,而自己在占尽上风的情况下却迟迟不能将乞活军击溃……那未免太折威风了。而所有人都明白,迅速击溃乞活军的关键,完全在于那支几次三番出城助战的小股骑兵。
汲桑的嘴角流露出残酷而疯狂的笑意。这样的情形,真让他觉得很是有趣。这批骑兵三番五次地挑衅,难道乞活军中竟有那样不知死活的人么?既如此,那就给他们一死,斩下他们的首级、剖开他们的肚腹,痛饮他们的鲜血,嚼吃他们的骨骼!
这名河北巨寇缓缓策马,绕过两军激烈对抗的建安驿一带,穿插向东。跟在他身后的,是养精蓄锐许久的三百名精锐骑兵。这些人自刘飞以下,又有匪号“黑髯”的蒋斑、膂力过人的白勖等著名的悍匪随同,俱都是随汲桑横行司兖冀青四州、杀得朝廷胆寒的熊罴之士,一行人滚滚奔行如虎兕出柙,虽不曾真个厮杀,已觉杀气冲霄而起,挡在他们前进方向上的乞活军将士无不战悚而避。
汲桑自如地单手控缰,逐渐将战马奔驰的速度提起。那柄斩马大剑被他持在手中挥舞着,锐利的锋刃割裂空气,发出“呜呜”怪响。当奔行到一处坡地外围时,一名乞活军的伤兵为了躲避箭矢,从坡地上翻滚下来,将将拦在汲桑马前。而汲桑甚至不正眼看那伤兵一眼,巨剑轰然怒斩,瞬间将其如纸人般劈作左右两片。
这样的腕力绝非凡人能有,简直如鬼神般可怖。
陆遥昨夜向卢志细细打探了汲桑其人的背景、经历。这汲桑与石勒同为群寇之首,两人的行事风格却绝然不同。石勒虽然出身低微,但为人沉雄大度,能得众人之心;而汲桑有的,纯是凶残暴虐的性格和肆无忌惮的杀戮。
河北群寇极盛时数万之众,其中哪个是善类?这些悍匪强盗个个都凶残狡诈、毫无礼义道德可言,而汲桑却偏偏能够毫无顾忌地驾驭他们,驱使他们如同走狗。而在去年初,当公师籓战死,“屠伯”苟晞大军重围四合之际,正是汲桑往来冲杀于万军之中,从人山马海中硬生生趟出一条血路!
“快!跟上!跟上!”陆遥没有丝毫兴趣要凭着数十名疲敝的部下去和这名盖世凶人正面对决。他一边连声催促着,一边纵马狂奔。这情形与适才的反差未免太过突兀了,不禁令刚才被他所激励的乞活军将士们有些丧气。原本高亢的喊杀声,几乎瞬间就低落下来。许多人紧张地眺望着前后两支骑队的追逐。
而陆遥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
他的部下们经历连番突阵血战,无论人马,都已经相当疲累。而汲桑的本部骑兵观战许久,体力和士气都正在最盛之时。陆遥只听见隆隆的马蹄声响如低沉的雷鸣般越来越近,而他的心情也绷得越来越紧。
乞活军在建春门的左右双阙和城楼上都布置了一些弓箭手,但数量不多。毕竟这支部队是由流民整编而来的,新蔡王在军事准备方面又吝啬得可怕。
当陆遥等人渐渐靠近建春门时,一些稀稀落落的箭矢被射过来,似乎想掩护他们。但弓手们似乎也摄于汲桑汹汹而来的气势,明显没有准头,有几箭反而往陆遥等人的方向过去,差点伤了自己人。
沈劲不禁破口大骂,可惜他的左右两个箭囊都空了,纵然自恃箭术了得也没了发挥的余地。
城楼下的门洞里,其实有若干持刀盾的士卒结阵而守。他们的任务本该是接应陆遥撤退,但此刻建春门内外都已遇敌,城内并不安全。故而,这些士卒们出城的脚步也似乎稍显犹豫了些。
而这时候,汲桑的骑兵大举杀到。不用再回头张望,仅仅从城头上众人惊恐的眼神里,陆遥便可以了解到,这凶名足以止小儿夜啼的巨寇,距离己方队伍已经很近。许多乞活军将士甚至发出了难以压抑的悲鸣,似乎认为陆遥等人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汲桑的追击了!
陆遥的视线如电掠过,在那一瞬间,他清晰地看到了冉瞻圆瞪着的眼睛,看到了胡六娘忧心忡忡的表情,看到了卢志闪烁不定的眼神,看到了朱声紧张而又坚毅的眼神。
陆遥深深吸了口气,随即高举右手,厉声大喝道:“举旗!”
喝声远远地传开了去,而建春门的城头上,四面硕大无朋的白虎幡突然被高高立起。
白虎幡在晨风吹拂下,呼地一声飘飞起来。恍惚间,幡上的四头白虎就像是活的一般。与此同时,汲桑突然生出了极度危险的感觉。
下个瞬间他就明白了这危险的感觉从何而来。汲桑以本部三百精骑追逐敌军,本人是箭矢最前端的锋镝,而他的部下骑兵紧随在他身后,形如一枚巨大无比的箭矢,这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锋矢之阵。这是汲桑数年来横行大河南北所惯用的战法,他对自己的勇力充满了信心,对部下群贼的强悍也是信心十足。无论怎样强大的敌人,都难以抵挡这支巨箭的雷霆一击。
但此刻,这支巨箭突然崩溃了,箭头、箭身、箭羽突然间全都不存。本该尾随汲桑一同冲杀的骑兵们,有的露出惊骇的表情突然勒马,有的猝不及防地撞上了前方的同伴,有的竟突然挥动武器向同伴们杀去……只剩下了作为锋镝最尖端的汲桑本人还在策马向前,冲向前方的陆遥所部!
“怎么回事?怎么可能?”汲桑纵声狂吼,目呲尽裂!
******
昨天的红票数十分喜人啊。螃蟹向读者朋友们深深鞠躬感谢。到本周为止,这部风格小众、背景小众、故事风格小众的作品已经获得了三千个收藏,希望每一位收藏本书的朋友都能获得阅读的快乐。螃蟹会继续努力,请大家始终鼓励和支持我。
昨天给予捧场的有飞龙将军、靖南伯、sandai等老爷,谢谢各位了。
对了对了,广告时间:
扶风歌+静胡沙读者群298286432这是我和《静胡沙》的作者楚江汉一起建的。
扶摇军76951219这是读者魏武挥鞭帮忙给建的。
以上两个都是冷清而悲催的群,广告完毕,谢谢。
第五十九章 战邺城(五)
建春门外,变生肘腋。无论是乞活军、是汲桑所部贼军,在这时万众齐呼,势如山崩海啸!
原本,贼军内外夹攻建春门,有泰山压卵之威:城外,汲桑骑兵摧破乞活军大部,城内,石勒、黄国携手,兵分三路而来。区区一个建春门,纵有城池之固,也难免风雨飘摇。
然而形势变化之奇,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谁也不曾想到,汲桑赖以威震大河南北的亲卫铁骑,竟然会在几面白虎幡前不战自溃。拥万夫、克坚城、斩名王的河北群寇大当家,瞬息间就成了孤家寡人,独自面对着那支几番冲阵溃围的晋军骑兵。
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诡计!这支骑兵几次挑衅,只为了激怒自己,从而引得自己亲自率队追击!汲桑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他纵声怒骂,竭力勒马。可那马儿正在加速狂奔的时候,一时哪里刹得住脚步?汲桑惊怒之中,臂上筋肉猛然贲起,再度发力,便未免失了分寸。一股蛮劲到处,只听“啪”地一声,竟然将辔头上的皮索猛地崩断。
这般巨大的力量,哪怕是大宛良驹也承受不住。只见那马儿口角溢血,连连哀鸣,四蹄趔趄着,终究是撞入到了晋人包围中去了。
汲桑虽慌不乱。既已如此,可依靠的便唯有自己神鬼莫测的身手。这些年来,汲桑与朝廷大军鏖战何止百场,不是没有遇见过更危险的局面。但只须斩马剑尚在手中,哪怕敌人如山如海,他便自信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汲桑毫不犹豫地跃起,人一离鞍,掌中长剑挥舞,已将全身护得水泼不入。
身侧劲风急起,那是两名晋军骑兵走马来截。
汲桑闪身避开刺来的两杆长枪,斩马剑如雷怒斩,先取左侧那人。那骑士的身手也属一流,长枪既然失手,便拔出腰刀来挡。刀剑相格,当地一声大响。那骑士的缳首刀脱手飞出。而斩马剑余势未衰,从他的右肩直劈到左腰方停。
而右侧那骑士眼看同伴被斩,竟然丝毫没有犹豫,纵马踏破漫天血雾,直冲到汲桑面前,刀光如电,映得汲桑须眉如雪。汲桑大喝一声,仰天就倒。长刀从他面门划过,相距不过毫厘。借着身形倒伏之势,他的斩马剑横摆回来,反将对手劈得惨嚎飞跌出去。
下个瞬间,汲桑左手探出,抓住一柄从身后刺来的马槊。他断喝一声,腕力迸发,猛地拗动马槊。那晋军骑兵恰好同时握槊拉扯,结果连人带甲不下上百斤的重量,竟然抵不过汲桑单臂之力,顿时被腾空拽起,远远地砸到了数丈开外,还撞翻了从前方赶来的好几名骑兵。
前方一片人仰马翻,汲桑则丝毫不多看半眼。他稍许矮身,左足发力陷地,双手握剑横斩,叱喝声中,剑光如匹练般飞起。后侧驰奔来的一匹战马两条前腿齐断。马上骑士滚翻在地,恰好落在汲桑身前。汲桑箭步向前,剑刃掠过,便取了他性命去。
电光石火之间,汲桑连杀数人,真是凶威难挡!果然不愧是连“屠伯”苟晞都奈何不得的群寇之魁首!
但晋军将士们前仆后继,包括丁渺、薛彤、沈劲等勇力绝伦之士尽数向前。每个人都知道,这是耗费了无数心血才换来的机会。想要斩杀这名天下数一数二的巨寇,这是最好的机会!
陆遥也缓缓策马向前。
一个时辰前。
卢志将自家在汲桑军中的布置坦然说出,随即告退。而陆遥则迟迟踌躇不定。回想着昔日与卢志接触的点点滴滴,分析卢志适才所说的一言一语,他突然问:“卢志其人……究竟如何?”
丁渺等晋阳军将士们这时都在各处忙碌,站在他身边的只有朱声和几名乞活军的低级军官。朱声已追随陆遥数月,知道这不过是陆遥在沉思中偶尔的自言自语。而乞活军众人却不知晓,听得陆遥突然发问,他们对视了几眼,姜离小心翼翼地答道:“卢先生看起来很有学问。”
这话根本就答非所问。卢志的学问在河北士人中大是有名。他少有清操、立志向学,朝夕焚香读书,从无懈怠。据说,他曾经与书盟誓曰:“誓与此君共老。”成年后以博通经史著称,又善书法,专掌成都王文翰等事,甚得声誉。这样的人物若没有学问,全天下都找不出几个学问人了。
陆遥抬头看看他们,笑了笑:“是啊……”
他的思路被打断了,但身在用武之际,自不能因此而责罚勇士。
他看到朱声在一旁露出深思的神态,于是随意问道:“朱声,你觉得呢?卢志这人究竟可靠不可靠?”
朱声恭谨地道:“此系军机,朱声不敢妄言。”
朱声幼时曾进过学,见识谈吐皆非粗鄙军汉可比,这也是陆遥看重他的原因之一。只不过,有时候他未免太拘谨了些。于是陆遥不轻不重地说了句:“少来卖弄酸臭墨水,直言便罢。”
“是。”朱声施礼道:“我以为,卢志是否可信,并不是要考虑的重点。关键是,他所惧者为何?所谋者为何?”
听得朱声这句话,陆遥饶有兴致地点了点头。他事先倒真不指望朱声能说出几分道理来,但此刻看来,这名青年军官在过去数月的耳濡目染之下,颇有些长进。
既有卢志谗言陷害陆氏宗族数十口的过往,陆遥便势必不会与他善罢甘休。陆卢二人之间,本就是为了保命才暂时合作的,本无互信的基础。因而卢志是否可信的问题,就不需再作考虑。
陆遥将考虑的重点放在卢志是否可信之上,原本就找错了方向。亦如朱声所说:关键的是,卢志之所以提出颠覆汲桑贼寇的奇计,其所惧者为何?亦或,其所谋者为何?
陆遥首先考虑前者。
卢志,乃成都王之忠臣也。成都王败,群僚星散,只有他自始至终追随,直到身陷囹圄,几乎性命不保。当其时也,本已是游走在生死边缘,若非机缘巧合下与陆遥相逢,他怕是已经瘐死在深牢之中了。这样的人,不知见过多少险恶、多少风浪,说他心如铁石恐不为过。这样的人,会怕死么?
“这个老狐狸……”陆遥喃喃骂了一句。
卢志不惧死,却在陆遥的威胁下,乖乖献出有望一举击破汲桑石勒贼寇的奇策,这便是朱声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卢志所谋者何?
卢志,天下知名的大谋士、大智囊也。此等一步百计之人,举措皆有深意。他的言辞绝不会单纯。换句话说,他所献出的策略,绝不会全心全意地为陆遥考虑,必然有其自身忧戚的关联。
陆遥起身慢慢踱步,继续细想。与卢志忧戚相关的,他所图谋的会是什么?
指望挽回朝廷意旨,重得荣华富贵?不会。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死敌也。作为“八王之乱”中最后发制人者和最后的胜利者,东海王性格隐忍而毒辣,手段十分厉害。自东海王执掌中枢大政以来,昔日成都王的部将、僚属、乃至曾经附从成都王的各地官员,无不遭到清算。陆遥回忆了一番,在他的印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