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风歌-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八章 牢城(三)
一行人沿着甬道发足急奔。甬道极其狭长,而且弯曲盘绕,此后又有几道狭窄门扉拦路,但都是虚掩着,并未关闭。众人一一通过,随后再绕了两个弯,便到甬道尽头,那处是一座斜斜向上的石阶,石阶顶端有个丈许方圆的小小平台。
平台上有一灯一几一案,粗劣什物若干,似乎是看守歇息之处。与石阶相对一侧有扇厚达尺许、包裹铁皮、又嵌打铜钉的大门。众人记得分明,经过这扇门便能到达外界。
大门两侧的墙壁上距离地面丈许处,各开着一个尺许见方的气窗,外界的光线通过气窗照射进来。或许是因为已近日暮,阳光中跃动着艳红色,落在众人眼里,显得说不出的温暖亲切,适才的紧张感瞬间就消散了许多。
那扇大门并未加上门闩,似乎一推便开。沈劲毫不犹豫地要去推门,却被陆遥拦住了:“不要妄动。设非万不得已,我可不希望大伙儿被新蔡王当作夺狱的罪犯。”
他指了指那气窗,挥挥手道:“上两个人去,先看一看情况。”
“好!”
沈劲身材高大,立刻站到气窗下方。何云助跑几步,纵身跃上沈劲肩头,双手攀上气窗的窗沿,伸头向外探看。窗外的亮光射在何云的脸上,将他的表情照得纤毫毕现。每个人都看到,何云的脸上瞬间失去血色,变作了惨白。
“怎么回事?”陆遥问道。
何云跃下地来,颤声道:“死了!都死了……外面的院子里,那些狱卒、卫兵全都死了,尸体堆了一地!”
“什么?”众人不禁大惊,再有数人攀上气窗观看。
“难道有人劫狱?”
“怎么可能有这种事?这里可是邺城!”
“那外间的满地尸身又如何解释?”
众人惊疑地拌了几句嘴,却也莫衷一是。
“还是我来!”朱声攀上了气窗。
那气窗毕竟太小,地牢的墙壁又厚,朱声向外看去,其实视野非常狭窄,只能看到院落一角而已。但下个瞬间,他仿佛被什么东西突然击中般失去了平衡,仰天栽倒下地。
这囚牢里的地面都是一尺多宽的青石条,坚硬无比。若是后脑磕个正着,只怕当场就有性命之忧。好在陆遥一行三十人,拥在平台处挤挤攘攘,朱声这一跌带倒了数人,却没有伤着。
“怎么回事?中邪了?”丁渺拉着朱声的胳臂将他拽起来。
“不是中邪……打、打、打起来了!”朱声猛地摇了摇头,扯住丁渺的衣襟,大声叫嚷道:“外面!邺城!杀声四起,打仗了!”
他咕嘟一声干咽了一口唾沫:“是大仗!有敌军大举攻进邺城!”
甬道之中仿佛有阵邪风吹过,那是数十人一齐倒抽冷气所发出的声响。丁渺不由自主地一松手,朱声咚地跌倒在地。
朱声的耳力如何,众人俱都明白,最是可靠不过了。他既说邺城有敌来犯,绝不会错。问题是,哪里来的敌人?难道是匈奴人?不可能啊!如果不是匈奴人,又会是哪里的敌人?今日午时还全无不妥,此刻尚未入夜,却被敌人突破墙高池深的邺城防御杀入城内……这简直是大势已去!就更加当务之急的是:城内有敌军杀入,我们怎么办?是厮杀出城?还是在这里躲藏着等候局势安定?
无数个问题在他们脑海中盘旋,可谁也没个头绪。
陆遥竭力维持沉稳的姿态,虽然神情中却流露出一丝焦虑,却并未显得特别惊惶。他单手按着包铁大门,偶尔发力推搡,那门扇纹丝不动。
“此处乃是邺都牢城的重犯死牢,其设施不仅防备外界袭扰,更要防备内间的囚徒作乱,故而这扇大门两面都能施以锁闩。显然,眼下外面的门闩完好。”陆遥再度发力,依旧无功。他转向薛彤道:“此门极其牢固,恐怕无法强行开启。老薛,你来试试……注意,此刻外界的情况不明,切勿发出太大声响、自置险境。”
薛彤应声而上,横肱抵于门上,连连发力撞击。他的膂力较之于陆遥强了许多,在晋阳自家军营中演武时,如此贴身发力,可以轻而易举地震飞数人。但这扇门,依然丝毫不动。
“看!”楚琨眼尖,在墙角发现了几根足有小臂粗细的铁杠子。这铁杠子沉重无比,至少要三五条大汉才能勉强搬动。
“这里用的竟然是铁门闩……”所有人的都面如土色。用的是这样的门闩,那无论如何都不是人力所能强行击破,除非使用冲车之类的攻城重器才行。
甬道之内一片死寂。
外间形势险恶,可是困在这囚牢里更加危险。若是始终无人理会,仅仅没有饮水食物就足以将众人逼上死路。而若有人理会的话……来者是敌是友,谁敢保证?偏偏这道铁门难以对付,一行人硬是受阻于此,没有半点办法!
陆遥突然深深吸了口气,取了油灯在手:“你们就在这里稍等。我去去就来。”
“道明!你这是要……”薛彤喊了一嗓子,陆遥没有理会他,闪身隐没在阴黯的甬道尽头。
通过漫长而曲折的甬道一路往下,沿着原路返回。
先绕两个完,再经过几道狭窄门扉,步步深入地下,便来到原本关押陆遥等人的监舍,陆遥脚步不停,继续向前。随着他的前行,手中油灯散发出昏黄的光晕,影影绰绰地照亮了适才有人发出怪笑的监牢最深处。
那里同样是一座监房,面积与陆遥等人所在之处类似,同样以铁栅隔开。但此处地势更低,监房里积水深达尺许,视线所及,那积水粘腻浑浊、污秽之极,一股腐烂的恶臭扑面而来。再往深处看,油灯的光亮毕竟有限,不知刚才发出笑声者隐藏在何处。
陆遥摸索着墙头,寻了个妥善的凹槽,将油灯稳稳放置了,随即转身离去。再回来时,手中多了适才用以勒弯铁栅、众人脱离监牢时弃置于地的布绳。
陆遥也不说话,只将布绳往复缠绕在铁栅之上,又以木棍绞入其中,开始拗动,其行为一如方才。待到铁栅在令人齿酸的怪声中逐渐变形,腾出一个足够人进出的豁口,他才解开布绳,敛身退后半步,向牢中施了一礼。
监牢中人并无回应。陆遥也不急,只静静地等待着。
似乎过了许久,视野不及的幽暗处才传来一声叹息:“唉……”这叹息低沉、暗哑,气息虽促,却仿佛蕴含了深深的苍凉哀怨。
陆遥再次拜倒:“还请指点。”
“指点?哈哈,指点什么?”监牢深处有人哗哗拨水,显示出那人仿佛有些激动。
“邺都牢城严密,我等前行受阻,恳请阁下指点。”陆遥沉声道。
“哈哈哈哈哈……胡扯!荒谬!我若能指点你,怎还会被幽闭于此,受这无穷无尽的苦痛折磨?”牢中人的言语和喘息混杂在一起。他的肺部就像一个破裂的古旧风箱,吞吐时发出嘶嘶的漏风声。
“适才我以湿衣绞弯铁栅,阁下的惊骇之情激烈之极……”牢中人突然发出古怪的笑声,而陆遥神色不变,徐徐说来:“是以我冒昧猜估,阁下曾有脱身之术,却受制于铁栅拦阻最终未得实现。如今铁栅已开,阁下脱身无碍。若有妙法,还请施展。”
这样的推理怎么想都显得勉强,偏生陆遥就这么说了出口。
******
谢谢各位读者朋友支持!谢谢每天红票的兄弟姐妹!谢谢捧场的不是风动、天眼通、jonah_cheung、纵横天下等几位老爷!
最近的情节没有存稿支持,所以,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更新时间可能会有波动,如果早上没更,那就下午;如果下午没更,那就晚上……但绝对不会断更的。还望各位朋友体谅。谢谢!
第二十九章 牢城(四)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推理,那牢中人偏生还能接受。
听了陆遥的恳请,牢中人沉默了半晌,慢慢地趟着水,从暗影中走了出来。他暴露在外的每一寸皮肤都布满了黑褐的泥垢,却又透出病态的惨白底色;他的衣衫褴褛,须发蓬乱,身体更瘦弱得像是芦柴棒一般,几乎脱了人形;扶在墙壁上的手掌仿佛鸡爪般枯瘦,在青苔上留下一道道抓痕。这样一幅形貌,如果是寻常人见了,只怕要惊问一声:“你是人是鬼?”
但陆遥自不会如此。他长久地注视着蹒跚而出的牢中人,苦涩地轻笑了声:“子道公,久违了!”
牢中人的身躯一震。从披散的乱发之间,可以见到他的眼光遽尔闪动,露出警惕的表情:“既识得我卢子道,阁下当是故人,不知……”
“此地非细谈之所。”陆遥伸手搀扶着他的臂膀,助他从铁栅的豁口中出来:“子道公可知,此际外间战事大起,有敌军杀入邺城?”
牢中人定住脚步,似乎愣了愣神:“如果是在年前,这消息或许会让老夫欣喜若狂,但如今……”陆遥感觉到他的臂膀在微微颤抖,显然情绪极其激动,真有几分担心此人突然晕厥。
于是他打岔道:“子道公适才或许也听到了,我等乃是来邺城公干的并州军将士,无妄而受牢狱之灾。如今邺城大乱,我们委实不愿在此地等死。素闻子道公多谋善断、料事如神,是天下知名的大谋士……纵然陷身囹圄,想必能有妙法教我!”
陆遥始终很客气,将牢中人捧得很高。他先行绞开铁栅,更显诚意:如果您老确有能耐,这会儿就赶紧施展,救人即是救己,别耽搁了!
牢中人苦笑了:“如果有机会脱身,谁愿意不明不白地死在这里?”
陆遥微微躬身:“此言诚然。所以我这个走投无路之人,只能将一线希望寄托在子道公身上。“
那牢中人就着昏暗的灯光上下端详陆遥的面容,叹了口气,转身向甬道更深处走去。他的双腿长期泡在污水中,许多地方的皮肤都已经溃烂了,因而走得一瘸一拐,很是缓慢。陆遥也不心急,慢慢地跟在他身后。
这位牢中人确实是陆遥的老相识,而在来自未来的记忆里,陆遥对他的了解更加清晰。此人姓卢名志,字子道,原是成都王司马颖的部下。成都王乃昔日八王之乱中势力最盛者之一,曾任丞相、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更曾受拥戴为皇太弟,增封地至二十郡。卢志则以中书监之职参署相府事,受封为武强侯,位高权重,是司马颖寄托腹心的亲信谋主。天下反掌而定,庙算运筹无不得手。以地位论,甚至在官拜大都督的士衡公之上。
当是时也,成都王坐镇邺城号令天下,无不从者。可惜时局变化超过所有人的想象,司马颖自从掌控朝局之后,僭侈日甚,任人唯亲,渐渐大失众望。东海王司马越、河间王司马颙等宗王又相继而起,旬月之间,成都王的基业土崩瓦解。去年九月,成都王与卢志等亲信潜逃河北,欲投奔旧将公师籓时,为顿丘太守冯嵩所擒,随后便被关押在这深入地下的邺都牢城。
到了十二月份,由于司马颖势力庞大、潜力更加深厚。为了不留后患,时任范阳王司马虓长史的越石公之兄刘舆,令人假扮台使称诏,夤夜赐死了这位曾经煊赫一时的成都王,其二子二子庐江王司马普、中都王司马廓同时遇害。
而史书上不曾记载的是,原来以卢志为首的成都王幕僚若干人也被看押在此。成都王死后,他的亲信幕僚们仿佛就此被遗忘在了不见天日的牢城中。数月过去了,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高官瘐死了数人,到如今已只剩下了卢志一人。这位昔年的大名士、大谋士,如今落得个牢底游魂的下场,虽说没死也丢了半条命去。适才突然发声,真把陆遥等人吓得不轻。
卢志手扶着石墙,慢慢向前挪动脚步:“这位将军,成都王殿下坐镇邺都多年,乃河北民望所归。虽然为人囚禁,但意图救援他的部众在所多有。去年十二月时,此处的狱小吏和狱门亭长被人以重金买通,前者趁人不备设下了一条脱身密道,而后者则手掌开启铁栅的钥匙。可惜,可惜……”
他仰天叹息,双拳握得格格作响:“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分明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没想到那执掌钥匙的狱门亭长临事畏怯,竟然弃职而逃!眼看生路近在咫尺,却受阻于一座铁栅……你可知道,当那奸贼刘舆赐死成都王殿下一家时,我……我心如刀绞,恨不能以自身相待!”
卢志的神情显得有些癫狂,或许是在不见天日的囚牢中过了太久,他现在的精神状态很难称之为正常。
陆遥轻轻咳了一声,加重语气:“子道公,有话尽可慢慢说来,我们还是先离开这里。”
他高擎油灯在手,为卢志照亮。约莫走了四五丈,就来到了整个甬道的最底端。
卢志仔细地沿着水平和垂直的两个方向细数,最终敲了敲一块镶嵌在石壁中段、大约半人高的岩石:“就是这里了,这块岩石的背面已被挖松。撬开它!”
半个时辰之后,天色越发昏暗了。在邺都牢城两座死牢之间的夹道上,突然有块青石板被拱了起来。在青石板下面,是一个黑如炭墨的脑袋,双眼机警地四处张望。
待到确定夹道两面都绝无人迹,那黑脸人小心翼翼地将青石板托起放置在一旁,随即耸身跃出。随着他的行动,许多泥土簌簌地掉落下来,才能认出原来这人是朱声。朱声之后,陆遥、薛彤等人一一钻了出来,每人都灰头土脸,看上去像是一群行踪诡秘的土拔鼠。
这夹道两侧的墙体都有数丈高下,一边凹进,一边凸起,使夹道呈弯曲的弧线。陆遥连连挥手,带着众人急奔前行。三十步外,就绕到了邺都牢城的侧门所在,此地便是地牢铁门两侧的气窗所对位置。
那气窗毕竟狭小,此刻众人冲出监牢来看,只见视野所及,横七竖八地遍布着数十具尸体。有些是狱卒的,有些作晋军士兵服色,还有几人并无统一衣着,却俱都是体型精悍的战士。地面上的血迹此刻尚未干透,一股浓烈的血腥气扑鼻而来。
而更令他们惊骇的,是踏出夹道一步之后,仿佛狂潮般灌入众人耳中的厮杀呐喊!
适才关押他们的,乃是邺都牢城中最是严密的一座地牢。狱卒们只道陆遥等人是新蔡王指名擒捉的重犯,才将之押进此处。这地牢与其它几处监舍隔绝,位置极其偏僻。它又深入地下两丈许,通气孔也特意做得极其细小,天然具有极强的隔音效果。是以众人在监牢中除了发觉到地面震动不休以外,并无什么特别的感受。
而从夹道中奔出之时,虽然隐约已有外界声音传入,但众人心情俱都激动,何况声音混杂在数十人急奔的脚步声里,也难以察觉。直到此时,脱离了两厢高强夹壁之后,这巨大的声响才轰然爆发般传来,赫然是他们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沙场金戈之声。
虽然一行人早有心理准备,依然隐有骇然之感。听这声音可知,整座邺城,已经成为了大规模的狂乱战场!
******
脱离存稿苦啊,各种不习惯。螃蟹在努力调整中……那些每天万字随写随发的大牛,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咧??十二万分崇拜啊!!
另外,谢谢zcoolfire、jonah_cheung两位朋友的捧场支持!
第三十章 牢城(完)
卢志的眼神却突然亮了。
他在牢里得太久,身体虚弱,待到脱身出来见了天光,顿时头晕目眩,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因而陆遥令楚琨背着他,随在大队中一起行动。可是此刻卢志却在楚鲲背上手舞足蹈,仿佛要跳跃起来。楚鲲猝不及防,被他带得失去了平衡,几乎趔趄摔倒。
“你们听!听啊!”他一手环抱着楚鲲的脖颈,一手挥舞着大叫:“你们听!”
众人自然也听见了。混杂在震耳杀声里的,还有此起彼伏的阵阵狂吼:“杀死司马腾,为成都王报仇!”
“哈哈哈哈,好啊!好啊!杀进邺城,为成都王报仇!杀个痛快!哈哈哈!”卢志大声吼着,口沫横飞,状似疯狂地扳着楚鲲的脑袋前后摇晃:“殿下!殿下!有人不忘昔日恩情,为您报仇来啦!”
“对了,对了!”他突然又朝向陆遥:“那些人都是成都王殿下的旧部!这位将军,你速速带我与他们会合!我曾经是邺县令,没有比我更熟悉邺城的了,让我去带领他们!共图大业,为成都王报仇!”
或许是因为环境变化引起了他的情绪剧烈波动,卢志现在这样子真有些可怖。陆遥微微皱眉,闪身贴近,一掌劈在他的颈侧,顿时让他晕了过去。
陆遥心情复杂地看看卢志,拍了拍楚鲲的肩膀:“江汉,麻烦你照顾好子道公。”
“是!”
他环视身边诸人,沉声道:“无论杀进邺城的敌人、还是新蔡王的部下,对我们来说都太危险了。我们立即走,想办法出城。邺城的局势如何,无须去管!”
众人一齐点头。
这满城的烈火和厮杀之响,毫无疑问证明此时有敌人攻入邺城,而且数量不在少数。在这种两军对垒、兵凶战危的场合,陆遥等区区数十人的小部队,简直就像是游走在巨兽铁蹄下的蚍蜉,随时会被践踏成泥。
这可不是逞英雄的时候,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已经要谢天谢地了。自陆遥以下,绝不会有人乐意参与到什么为成都王司马颖复仇的大业中去。
这一行人中绝大多数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深知这时候千万容不得半点犹豫,立刻就从死尸身上剥取可用的甲胄、武器,将自己武装起来。
刚下手没多久,忽听密集的脚步声响起,一拨晋军从敞开的院门直冲进来。这些人几乎个个带伤,衣甲皆赤,其中还有数人背负着难以行动重伤者。似乎是急于摆脱身后的追兵,这些人来得颇显慌乱。待到退入院中之后,有人返身将院门堵死,其余人顿时松了口气,有几名将士显然已经精疲力竭,摇摇晃晃地倒地。
或许是因为天色昏暗,又因为他们惊慌失措,直到这时,他们才突然发觉在身后戒备的陆遥等人,立时被骇了一跳。须知陆遥等人被擒的时候很吃了点苦头,此刻个个衣衫七长八短,形象狼狈,又忙着翻检尸身,着实不堪;那批晋军中,为首一名顶盔贯甲的军官眼看如此景象,顿时面色丕变,大吼一声,领人作冲突之状。
陆遥连忙大喊:“我等乃并州刘刺史使者,非是敌人!”
那军官稍作犹豫才停手,麾下将士们仍然剑拔弩张,十分警惕。他挥了挥手,分出数名士卒将院门掩上,其余部下刀矛齐举,迫住陆遥等人。
陆遥苦笑道:“这位将军,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何城中杀声四起?”
那军官并不回答,他横刀于胸前睨视陆遥,神色颇为不善:“你说是并州使者,有何凭据?印信文牒何在?”
陆遥一摊手:“实不相瞒,我等之中一人恶了新蔡王,因而被投入大牢,方才趁乱脱身。随身什物、钱财、兵器、马匹,早都被没收一空……将军问起印信文牒,委实没有。”
这番话语大部分属实,却隐瞒了丁渺因殴打新蔡王而入狱的背景。陆遥实在是不想在这时候凭空生出其它事端来。
“既无凭据,我却信不得你!”那军官不禁皱眉,他的眉毛极其粗重,皱眉时眉峰纠结,颇是威严。
正待说话,忽听身后狼嚎也似一阵呼喝,几名凶悍敌人破开院门,直冲进来。那军官部下的士卒只顾着与陆遥等人对峙,一时无暇守把院门,结果被流窜的凶徒钻了空子。这几名敌人显然身手不俗,手中持的分明是大斧、狼牙棒之类重兵器,却挥舞得便如一团旋风也似,守在门口的几名士卒一来猝不及防,二来被飞溅的碎木遮掩了视线,哪里反应得过来?顿时被创,惨呼倒地。
那军官怒吼一声,转身将去援救。却听破风之声急起,空中数道银线掠过。几名凶暴敌人瞬间额头中箭,直贯入脑。他们双眼爆突起来,手脚抽搐了两下,便即毙命。
沈劲放下手中弓矢,冷笑道:“这位将军,我们若是敌人,你们这些残兵再多十倍,也已死了。”适才他从死者身上取了一套弓矢,虽不如惯用的强弓趁手,射杀数名贼寇尽够了。
他这话说的极其傲气,却是事实。陆遥等虽然不过三十余人,但陆遥、丁渺等皆为以一当百的骁将,其余诸人也都是晋阳军中精选出的悍勇之士,就连胡六娘、冉瞻这样的妇孺,手上都有若干人命……当真动起手来,那军官手下若干残兵实不在他们眼里。
那军官神色阴晴不定,半晌之后突然苦笑着拱了拱手:“那位壮士说的有理。吾乃车骑长史羊恒是也。不知诸位如何称呼?”此人甲胄齐全、手持钢刀,满脸杀气腾腾,没想到居然是个文官。
“原来是羊长史……”陆遥肃然拱手:“吾乃并州平北司马、牙门将军陆遥,这位是我的同僚武卫将军丁渺。我曾听闻扬武将军说起长史,久仰长史声名。”
原来这位羊恒长史出自青州泰山羊氏宗族,字德容,原为南阳王司马模的部下。司马模移镇关中之后,留他襄助新蔡王司马腾,故而被征为车骑将军长史。此人于魏郡一地甚有声名,前番与从事中郎蔡克一同劝谏新蔡王留意武备,颇见其明。
羊恒今日本在他处巡视,日暮时便打算回府歇息。岂料突然之间全城暴*动,不知多少贼徒四处烧杀,顷刻之间就将整座邺城搅得天翻地覆。再听城北新蔡王所居的宫城方向杀声震天,显然大事不好。他忧心局势,便带了自家护兵若干人前往城北救援。半路上撞见一股贼人。那些贼人极其凶悍,羊恒的部下抵敌不住,只得领人且战且退。他身为车骑将军长史,深悉邺城地理,知道附近便是牢城所在;于是往牢城而来,打算借坚固堡垒与守把牢城的戎卒之力,重整旗鼓。进入牢城之后才发现原来牢城已被贼人攻破,卫军大部战死,只剩下陆遥这几个越狱的可疑分子,不禁十分沮丧。
待到陆遥自报姓名,又说与新蔡王麾下的乞活军大将李恽乃是旧识。羊恒的神色才稍许放松了一些,还了一礼:“原来是并州陆将军、丁将军。两位在晋阳大战中摧锋挫敌的事迹,我在河北亦有耳闻。佩服,佩服。”
他回身指了指手下狼狈不堪的士卒,叹气道:“如今局面,恐怕多有仰仗两位之处。”
“羊长史,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陆遥问道。
“汲桑贼寇!”羊恒恨声道:“汲桑贼寇破了邺城!”
“汲桑?”
“没错!今日杀进城来的正是这些年来为祸河北的剧盗汲桑。”羊恒道。
“这汲桑原是清河贝丘牧奴。因他天生神力、能扛百钧大鼎,而被众贼推为首领。据说他生性古怪,惯于盛夏着厚重皮裘,又令十余人为之鼓扇,若觉不够清凉,则立斩扇者。河北有谣曰;奴为将军何可羞,六月重茵披豹裘,不识寒暑断人头。说的便是这残忍好杀的大盗。”丁渺插言道:“去年,此人曾与成都王司马颖的旧将公师籓携手作乱。屠伯苟晞击杀公师籓之后,这汲桑也就销声匿迹。”
羊恒连连顿足,震得身上甲叶锵锵乱响:“唉,我们全都大意了!大意了!谁曾想这厮心机如此深沉?年余时间里蛰伏不动,竟然暗自谋划了如此大事!”
******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螃蟹虽然才力低劣,但一定会尽己所能,也希望各位朋友能够一直指点我、帮助我。
另外,谢谢jonah_cheung、小robert等朋友的捧场。
第三十一章 魔域(一)
“恐怕不只是汲桑贼寇作乱那么简单……”丁渺双手抱肩,皱眉道:“适才为成都王复仇雪恨的口号震天价响,羊长史可知道是什么情况?难道说,那位成都王殿下在邺城的根基竟然如此深厚,至今还有人愿意为他效死?”
这是许多人都想问的问题。毕竟那位卢志卢子道,昔日的成都王麾下谋主还在楚鲲的身上背着呢。而薛彤更忍不住看了看陆遥。
在场之人中,薛彤最是了解陆遥的出身。如果成都王司马颖的旧部当真还有如此巨大的、足以攻入邺城的力量,那么,身为江东陆氏嫡脉子弟、长辈曾担任司马颖兵马大都督的陆遥,又该如何是好?不要忘了,虽然士衡公曾在司马颖的麾下统领数十万雄兵,但他也正是死于司马颖之手!
对于陆遥而言,那些至今汲汲于为旧主复仇的人,究竟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呢?
“为成都王复仇?”羊恒对此却连连摇头,斩钉截铁地道:“成都王昔年确实权倾朝野,但他已经死了。就像是这些年来轮番登场的那些宗室亲王,谁不曾权倾朝野?谁不曾执掌大政、天下云集景从?但一旦他们身死族灭,再怎么庞大的势力随即烟消云散。自从公师籓为屠伯苟晞所杀,属于成都王的最后一支武力也已消亡。如今,那汲桑不过是借助成都王昔年的威势惑乱人心而已……贼寇就是贼寇!”
“羊长史、文浩兄,眼下实在不是讨论敌人来历的时机……”陆遥顺手捡起一杆被丢弃的铁枪,试了试轻重,舞了个枪花:“却不知武库、军营、三台、宫城这几处要地情况,若是这几处能够守把得住,局势倒还不至于败坏。”
羊恒长叹一声:“贼寇正是经三台突入城内,武库、军营等地紧邻三台,素日里武备废弛,绝然保不住!陆将军,我也无须瞒你,来时已见到有贼寇身穿武库所藏的精良甲胄……真是可恨!”
他镇定了一会儿情绪,继续道:“既取三台,贼寇必然攻打宫城!我们须得尽快往宫城去,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卫护新蔡王殿下!万一殿下有所伤损,我……我……”他紧握双拳,浑身发抖,似乎已经说不下去。
陆遥和丁渺对视一眼,两人的眼神颇有些古怪。纵使是在兵凶战危之所,陆遥也不禁冒出个滑稽的念头:若这位羊长史知道他所效忠的新蔡王刚刚被丁渺殴得半死,会不会当场暴跳起来?虽作如此想,陆遥可不会傻到说出来。
若是羊恒所言属实,军营、武库既陷,贼势必然大炽,下一个目标定是邺城资财所聚的宫城。而邺城守军也必将集中全力固守宫城,双方将有大战。羊恒为人下属,心急助战在情理之中。然而陆遥等人却不必如此,倒不如依照适才的想法,先出城去再说打算。
这般盘算着,陆遥邀请道:“羊长史,如今形势未定,我们人手又太少。以吾愚见,不如……”
话音未落,忽听东边宫城方向无数人山崩地裂也似地狂吼:“杀死司马腾了!杀死司马腾了!”
羊恒脸色惨变,双膝一软便坐倒在地。
陆遥急步奔上牢城围墙之顶,向宫城张望。牢城距离宫城并不很远,天气晴朗的时候,透过铜爵苑的茂林修竹,将将可以望见宫城的重楼飞檐。
此刻天色已黯,原应看不出什么,但却见宫城之内冲天大火猛地飞腾而起,将整座新蔡王府照得亮如白昼,无数美仑美奂的宫殿陷入火海。狂舞的火光之下,隐约可见无数大小如蚁的人影往来奔走,有人狼奔豕突,见人就杀;有人狂呼乱喊,耀武扬威。陆遥视野所及,司马门、端门、延秋门、长春门等要隘全都敞开,毫无疑问,宫城已然失陷!
至于新蔡王司马腾……看这架势,恐怕果然是被杀了。
这时羊恒手脚并用地攀上城墙,口中喃喃说着些什么,竭力眺望。待到将眼前场景看得分明,他惨呼一声:“怎么会?天啊!”
惨呼声中,他脚下拌蒜,骨碌碌地沿着登城踏步摔跌了下去。羊恒毕竟是车骑将军长史,是新蔡王极信重的可靠幕僚。虽然此前因谏言整顿武备之事遭了新蔡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