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风歌-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候,费岑和他部下老卒仍旧维持着作战的阵列。
但这局面根本维持不了多久。数倍的敌人包围着他们,狂呼乱喊着狠杀。刀斧劈在盾牌上的声音密如雨点,不时还有长槊之类从盾牌的间隙戳刺进来,将晋军士卒一一刺死。
费岑呼喝指挥着,当哪里出现危险,他就冲上去抵挡一阵,再退回来。这种作战方式其实最是危险,皆因他每次都会面临最猛烈的攻击。不过片刻功夫,他的身上就增添了好几处伤口,甚至半边面颊被敌人的长槊槊头击打,皮肉几乎都被撕裂了,可以直接看到颌骨和牙齿。鲜血涌出来染红了半边身体,看起来非常恐怖。
赵鹿所在的十人队只剩下了他和穆岚两人。其余人都已经战死了。他俩人的长矛都在剧烈战斗中折断了,于是各自捡了一把寰首刀,背靠背站在一起,和四五个包围着他们的胡人拼杀着。
这几个胡人都是使用狼牙棒、大斧等重兵器的壮汉,十分厉害。穆岚的右腿和右臂都受了重伤,因此成了胡人猛烈进攻的一面。不过几个回合,他的左肩膀上就被一把狼牙棒砸中,伴随着肩胛骨碎裂的声音,寰首刀当啷落地。
赵鹿更加狂乱地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与此同时他居然还能分心去痛骂穆岚:“你个傻娃娃,叫你跑你不跑,现在把老子也给坑害了!”
只凭他一人,再怎么也遮挡不住四面八方的胡人了。
围在他们身周的胡人一齐狞笑起来,露出了野兽噬食猎物时那种表情。赵鹿也笑了笑,知道自己的性命就要了结在此。好在已经活了四十多岁,不亏了。想到这里,他又忍不住看了看军阵右侧那条的逃跑路线。
枉费了自己这么多心思选定,最终却没能用上,这是命里注定啊!赵鹿嘟囔了一声。
******
紧赶慢赶,终于赶出来了,hoho。求点击、红票、收藏。谢谢各位读者支持!




第八十六章 晋阳大战(二十二)
赵鹿瞑目待死。可正在胡人手中刀斧将要落下的时候,忽然劲风大作。
一柄长枪势若千钧地横扫过来,一枪便将两名胡人战士砸得吐血而飞!
赵鹿难以置信地抬头看去,只见那长枪通由精铁所制,寒光闪烁。持枪之人身姿雄壮若神,高踞青骢战马之上,不是陆遥是谁?
此刻晋军的防御阵线已经彻底崩溃,胡人的大队人马势若怒涛,从几个方向同时突入晋军的阵营。他们将一部分兵力用以集中围歼晋军余部,两翼的兵力则迅速向山口突进。而陆遥偏偏就在这时候带着他的亲卫骑兵,反向冲击过来!
另两名胡人战士这时反应了过来。他们狂吼一声,向陆遥扑去。
陆遥双腿猛夹马腹,战马吃痛,嘶鸣一声向前冲刺;他右手长枪乘势探前,正中一人前胸。随着怪异的噗哧声响,尖锐的枪尖从那胡人后背刺出。陆遥手腕轻抖,长枪如灵蛇般缩回,那胡人硕壮的身躯就如一个迸碎的血袋般颓然倒地。
这时剩余的那个胡人战士从左侧扑到了陆遥身边,舞动掌中巨斧砍下。
陆遥稍一侧身让过巨斧,随即左手拔刀反撩。刀光似雪,顿时将那胡人生生斩为两截,滚烫的鲜血如匹练般飞溅,洒落在陆遥的身上。
陆遥往山口的方向一指,向赵鹿和穆岚厉声道:“还能动的,就快走!”
说完,他便纵马向另一处被包围的晋军奔去。亲卫骑兵十余人紧随在他的身后咆哮着冲锋。
当匈奴人攻破防线的时候,陆遥不禁惊怒交集。他委实没有预料到匈奴人这一拨攻势的猛烈程度。他原本的打算是依托地形且战且退,,可这次胡人他们在五六个方向同时发起强攻,冲在最前的都是挑选出的胡人勇士,兵锋锐不可当。晋军勉强维持的战线顿时大溃。
放眼望去,木栅沿线横七竖八地都是晋军的尸体,残余的将士被分割成了许多小块,还在拼死抵抗。这些将士都是并州军的余部,他们投奔到陆遥的麾下,有的是因为从军才能混上一顿饱饭,有的是因为陆遥从不苛待士卒,有的是期待在陆遥的带领下能多一分生存的机会,也有的是希望能剿灭胡虏,以报血海深仇……可是现在,他们中的半数已经战死了,还有半数身陷绝境之中!
陆遥再没法想下去了,他大喝一声,立即提兵去救。
当他斩杀了几名胡人战士,救下赵鹿和穆岚两人之后,附近的数十名敌军就已经注意到了他。只听一声唿哨,除了留下少许人手继续围攻几名落单的晋军以外,其余众人向陆遥包抄过来。
陆遥哪里会惧怕这等杂兵?他闪电般冲上前去,手中长枪舞了个旋,随即向着敌人疯狂戳刺。冲在最前的十余名胡人惨呼连连,转眼间横七竖八的尸体就绕着他围了个半圆。
陆遥催动战马向前冲击。两名胡人勇悍之极,从斜刺里奔过来阻挡,陆遥一牵缰绳,胯下战马海碗大的马蹄连连蹬踏,将他们踩得筋断骨折。
围攻那拨晋军的的胡人见陆遥如此神勇,顿时没了斗志,被他一冲即垮。陆遥又救下几名晋军将士。
陆遥更不迟疑,继续向另一处被包围的晋军士卒冲去。他以双足控马,双手分持枪、刀,左冲右突,战马之前绝无一合之将,强行在胡人松散的队形中趟出了一条血路。
当陆遥凿穿整条阵列之后,向后稍一张望,被他救出的晋军战士都紧随在陆遥的身后浴血冲杀,从一开始的一人、二人,到随后的十余人,眨眼的功夫,已形成了五十余人的小小队伍。这些士卒之中,有在箕城率先投奔的少年军士楚鲲、有陆遥的老部下费岑和他的副手陶磊……陆遥竟然凭借一人之力,将那些陷入胡人包围的战士全都搭救出来了!
可是,他个人固然勇猛善战,毕竟没法挽回整个战局。这时晋军设立的木栅已经被完全推倒,胡人蜂拥杀来,数量越来越多,要是被大股敌人围住,就算他有三头六臂也是死路一条。
因此这时陆遥不再恋战。待到将士们大致取齐,他带领众人且战且走,向坡地尽头的隘口处退去。隘口处原本有数十名晋军士卒在把守,但此刻已经全都跑了。在这种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下,没有人会坚守在这里。
而大队匈奴战士也紧追着陆遥等人向着隘口冲去。陆遥堕在队伍最后,舞动长枪连杀了几个衔尾追击的胡人战士,将敌人追赶的速度稍稍压制些许。
忽听得铁蹄踏地之声如雷声轰鸣,陆遥不禁面色微变:是乌桓骑兵!这些精锐骑兵没有投入刚才的战斗。他们一直在阵后养精蓄锐,直到三道木栅皆被突破才呼啸而来,追杀晋军败兵。
陆遥急忙催马狂奔,几个箭步就追上了往隘口疾奔的众士卒。
“快!快!快!”他连声呼喝,但是士卒们双足奔走的速度怎么能比的上奔马?他喊了没几句,乌桓骑兵已然逼近了。几柄长槊探出,只在陆遥的背心处弄影。
陆遥马快,若是放开了奔走,未必不能甩开胡人的追兵。可这样一来,那数十名撤退中的晋军士卒绝对是死路一条。想到这里,陆遥大吼道:“尔等速退!我来断后!”吼声未落,他猛力勒马!
随着陆遥的吼声,胯下青骢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
紧追在他身后的乌桓骑兵猝不及防。有三名骑兵止不住马,直接从他身侧冲了过去。另有七八名骑兵挨挨擦擦地撞在一起,甚至还有两匹战马因冲撞而滚倒在地,反倒把跟随在更后方的大队骑兵阻了一阻。
这些人马拥挤作一团,同样也将陆遥紧紧地封锁起来了。好几名乌桓战士同时发现这情况,他们高声怒吼,高举各种各样的兵器向陆遥砍来。
陆遥挺枪横扫,立刻就将那些兵器格开。他随即发动全力反击,由于长枪挥动的速度太快,精钢打造的枪杆竟然产生了极剧烈的振动,发出“嗡嗡”的声响。在几天前的夜袭中陆遥受伤不轻,此刻并未痊愈。可他的勇武丝毫不因此而稍见减退。匈奴战士虽众,陆遥却如同被群狼包围着的一头狮子般左冲右突,连连撼动他们的阵脚。
陆遥的枪法与当时任何枪法名家不同,特别注重以小臂和手腕发力,刺击的距离较近而发招速度极快,手臂稍动,便是一片银光洒落。在那些乌桓战士的眼里,只见陆遥掌中的长枪盘旋挥舞,仿佛一个银光燿燿的光球突然间自重重包围之中炸开。银光所到之处,敌人无不惨嚎倒地。
趁着这点时间,那数十名晋军士卒撒开脚丫狂奔,撤退到隘口之后去了。
而陆遥却缓急脱身不得。
他虽然勇武过人,敌人之中又怎会没有熊罴之将?转眼间便有一将跃马而出,当道横截陆遥。此人面如重枣,相貌十分雄壮威武;虽然是汉人,却头戴一顶浑脱帽,做胡人打扮。再看他双肩极其宽阔,手臂颀长如巨猿,双手各执一柄奇形铁矛,招法诡奇无比。
这人正是石勒麾下的勇士王阳。王阳虽在并州声名不显,却是闻名冀州的巨寇之一,身手之强悍绝不在乔晞之下。陆遥急于脱身,口中叱喝连连,舞动长枪暴风骤雨般杀将过去。王阳盘马而战,丝毫不落下风,看他的神态,分明还有余力。
当此众寡悬殊之际,陆遥全靠着个人的武勇连连冲阵才勉强占据主动权。此刻一旦势头受阻,乌桓骑兵随即刀枪剑戟并举,从两翼包抄而来。为首数人乃是桃豹、冀保等石勒部下力敌百人的勇士,十分难缠。
这几人加入战团之后,陆遥立刻就左支右绌,连连遇险。
******
各位读者老爷,求点击、求红票、求收藏。螃蟹再拜顿首。




第八十七章 晋阳大战(二十三)
骑士对战的形式,通常是双方跑马对冲。双方各持枪、矛、槊等长兵器,策马迎面冲刺。待到进入武器的攻击范围,就借着战马的冲力,猛刺对方。如果被刺中了,自然是肚腹洞穿,死得不能再死。如果没被刺中,则继续向前,待战马停步之后,再回头进行第二次冲刺。每一次对冲,就称为一个“回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双马交会的瞬间以外,其它时候都可以用来稍作喘息,恢复体力。
而陆遥此刻却毫无喘息之机。他被胡人骑士包围在垓心,每时每刻都有几根长槊刺击过来。他左遮右挡,叱喝着努力催马冲刺,却一时冲不出重围。胡人见他武艺精熟,抵挡得甚是严密,于是有人探出长枪大戟去戳刺陆遥胯下的战马。
陆遥手忙脚乱,十分狼狈。
前几天因为承担着斥候任务,他着的是一幅皮制轻甲,经夜袭乔晞大营时的恶战之后,已经损毁不堪用了。此刻身上穿着的是临时取用的一具筩袖铠。敌人的槊尖、刀刃好几次敲打在鱼鳞纹的甲片或者两肩的筩袖上,发出“铛铛”的声响。
转眼之后,这幅精制的甲胄就以多处被划开,陆遥的后背上、大腿上又多了两道血淋淋的伤口。虽说在刀锋划过时,陆遥本能地收紧肌肉,使得伤势并不如表现出来那么严重,但控马和挥舞长枪的动作都受到了影响,一时间更是险象环生。
这时他的身上、衣甲上都已经沾满了鲜血,既有敌人的,也有自己的;就连长枪的抢柄都被鲜血浸润,握在手中的感觉有些打滑。他心知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再不脱身就大事不妙,牙关一咬,连连使出与敌偕亡的狠招。
王阳固然勇悍,却不是傻子,哪里肯与这种穷途末路的败将拼命?遮拦了几下便闪开道路。陆遥更不迟疑,打马往隘口急退。几名胡人张弓搭箭就射,被他舞枪一一拍飞。虽说遮护不住战马,可那青骢马的后臀中了两箭,跑得却越发快了。
到了这时候,任谁都看出这股晋军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覆灭只在反掌之间。他们原本就兵力不足,今日一战,死伤更是惨重;再失去了太原国中部丘陵地带的最后一道要隘,再也无法抵挡匈奴大军的攻势。
见了血的狼群怎么能让猎物逃走?眼看陆遥逃走,不待石勒发令,数百名乌桓骑兵拍马就追,而步卒们也嗷嗷叫着跟了过去。
大批战士们很快就经过了隘口,仿佛肆虐的洪水从堤坝上崩裂的缺口喷涌而下,其势不可阻挡。奔驰的队伍践踏着地面,激起漫天尘土。数十面军旗在尘土之中若隐若现,络绎穿过了团柏谷。

一旦越过隘口,地势就逐渐降低,平坦的官道呈一道弧线从林地间穿过。陆遥伏低身躯,沿着官道尽力纵马狂奔。适才他以一人之力纵横千军,看似豪猛无敌,其实体力、精力全都严重透支。此刻他的视线已然有些模糊,手脚也渐渐无力,这是失血过多的结果。身后传来嗖嗖的尖啸声,是有些乌桓骑兵取了弓箭来射。好在准头不怎么样,大部分都从陆遥身边掠过了。还有几支扎在他的盔甲上或者射中了战马的臀部。
靠先前陆遥拖住敌人的片刻工夫,从隘口败退的晋军都已经跑远。陆遥纵马狂奔,尽力大喝道:“放箭!放箭!”
官道上空无一人,等待他号令的,唯有一名张弓搭箭的战士。
弓是好弓。弓身乃上好柘木所制,强固无比,扣之有金铜之声。弓梢是精选出的牛角,触手润滑,细密如玉。弓弦是用柔韧的鹿筋绞制而成。其余胶、丝、漆等,无不是选用极上等的材料。整把弓历时数年而成。这样的三石强弓绝非寻常工匠所能制作,自从元康年间洛阳武库大火之后,军中已绝少能见到这样的好弓了。
箭也是好箭。箭长二尺二寸,箭簇、箭身、尾羽皆精工制作,各方面都无懈可击。一共十二支,横列在沈劲身前。与通常不同的是,箭身上扎着浸润了火油的麻布。
手持弓箭的沈劲,更是罕有的一流弓箭手。沈劲原是并州军重将、越骑校尉陈永的得力臂膀,统领精锐的轻骑兵。他有双带两键、左右驰射之术;又能开三石强弓百步穿杨。其人善射之名,并州军的将士无人不晓。
沈劲在团柏谷隘口北麓不远处的林地潜伏已久。适才关隘前两军杀得你死我活,他却并不曾参与,而是候在此处养精蓄锐。此刻随着陆遥的号令,沈劲纵声大吼,奋力开弓,一道道箭矢带着剧烈的尖啸声飞出。
三石强弓发箭,如果不考虑杀伤力的话,射程最远几可达五百步之遥。这十二支箭就像十二只轻盈的火鸟,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向着隘口飞掠。是的,像是火鸟。因为每一支箭射出之前,都在火盆上引燃!
火鸟落地的那一刹那,巨大的火焰冲宵而起。
隘口内外看似横七竖八随意堆积的那些木料之下,竟然隐藏着许多硫磺、火油等引火之物,甚至还有大量的枯枝柴禾。每一支火箭射落之处,立时便是一团烈焰腾起。十二支火箭,便是十二处火源,眨眼之间,便使整座隘口陷入火海。远远看去,仿佛一头吞吐烈焰的庞然巨兽,正盘踞在隘口处摇头摆尾!
就在火箭命中目标的时候,隘口北侧的林地间数十处火头同时燃起。这时虽已是暮春,气候却还不算湿润。而最近连续的大晴天,将林木晒得甚是干燥。在猎猎北风的吹拂下,风助火势,火助风威,一眨眼的工夫,火势便扩散开去,熊熊的红光染红了半片天空。
匈奴大军绝大多数已经通过了隘口。这一把火起,顿时便将他们的后路截断。瞬间人马大乱,惊呼者有之,奔逃者有之,手足无措者有之。纵使带队的军官连连喝斥,也不能阻止原本整齐的军容化作了一盘散沙。
其实通过了隘口之后,地形陡然开阔,林地间有大片的空地,还有几条小小溪流潺潺淌过。纵然林地过了火,可匈奴人只需及时将队伍分散到几处空地或有水源的地方,许多人都能逃生。问题是在这样的灾害面前,绝大多数将士都慌了神。
那些面对强敌从不畏惧的勇猛将士们四散奔走着,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想要找到一条生路。可越是慌张,越容易让自己身陷险境。有些已经被火焰烧着的人很快就化作了一团团火球,哀鸣着滚来滚去,最终被火神所吞噬。人的嘶吼声、马的哀鸣声、火焰熊熊燃烧时那特有的风声交织在一起,共同演奏出哀亡的乐曲。

******

在百度纵横吧,看见某位大神说,风云推涨900收藏及格,涨2000收藏是常事……螃蟹数了数昨天的数据,收藏增长69个……嗯,好极了,吾知其必扑也。
已经收藏本书的各位读者老爷,你们的支持就更让我感动了!
最后,感谢turboram朋友的捧场。



第八十八章 晋阳大战(二十四)
先时晋军的防御被摧毁以后,石勒并不急于追击逃窜的晋军。他更希望尽快地将团柏谷牢牢掌握住。因此他按辔缓缓而行,口中不停地吩咐诸将各种事宜,诸如遣人占据隘口左近的要地之类。
火焰腾起的刹那,他刚刚过了隘口,战马被巨大的热浪所惊,几乎将他摔下马来。好不容易制服了狂乱的马儿,石勒抬头一看,只见身周都是熊熊烈火,顿时目愣口呆。
几名亲信部下冒着烈焰冲过来,将他扶了马来,簇拥着他隘口外冲去。他大声喊道:“怎么回事?怎么会起了火?”可是火焰灼烧空气所产生的的热风猛烈呼啸着,他的叫喊声别人完全听不见。
在火舌的追逐之下,这几人连滚带爬地猛冲出小半里地。沿途的惊险自不必多说,只那些烟熏火燎,就把发辫、胡须还有衣物之类烧了大半,人都熏黑了。走运的是,居然撞见一条从林间空地流过的溪流。水量虽然甚小,此时却真有救命的大用。他们喜出望外地噗通跳进去,通身上下都浸了水,才惊魂稍定。
石勒向后看,只见团柏谷的关隘上火光冲天,一团团巨大的火焰伴随着木料噼啪爆裂的声音腾起;向前看,极目所至的林地浓烟滚滚,影影绰绰地不知燃起了多少处火头。
这般情形之下,石勒如何还不知道中了晋军之计?片刻之前还志得意满,料定战局尽在掌握,转眼就遭此重创,他顿时心中邪火上涌,喉头一咸,几乎吐血。好在他意志确实坚定过人,这才没有晕厥过去。
坐在溪中喘了几口气,被冷水一激,石勒感觉自己清醒了许多。他随即站起身来挥舞双手,高喊道:“到水里来!到水里来!都不要乱跑!”
正在叫嚷着,就看到前方一名半身着火的士卒惨叫着从火圈里突出来,没跑几步,突然踉跄跌倒地。石勒一个箭步便冲上岸去拖那士卒,火苗烧灼着他的手掌,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却完全不为所动,咬着牙将那士卒拉扯到溪水里。
眼见溪水周边的林地里,熊熊火焰愈发炽烈,石勒咆哮一声,返身又往岸上冲去。
亲将刘征扑过来将石勒抱住,在他耳边吼道:“大哥,大哥,太危险了!你莫要再去!”
石勒一把将他推开,大骂道:“放屁!我石勒岂是丢下弟兄们不管的人?”刘征一个没拉紧,他又冲上了岸去。如此这般,连续救了几人回来。
汇聚的人数既多,又有石勒这个主将在内,众人的情绪稍许稳定了一点。这时火势愈发猛烈,甚至连溪水都明显地升温了。每个人都大口大口地吸气,却仍然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石勒自然不敢在火场久留,于是带着部下往溪流的下游急走。
这片着火的林地并不十分茂密,各处林间空地都有避火的将士们聚集着。石勒沿途呼喝不停地前后巡视,收拢人马。有时烧塌的树木拦路,他便与众人协力搬开;甚至几次带人突入火场,抢出若干将士。在他的带领下,这支队伍沿着溪畔狂奔,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到后来居然有七八百人。
他们顺着溪流一路向西,大约奔走了十里,只觉地势越来越低,土壤渐显潮湿,林木渐渐稀疏。这里已经到了林地的边缘,向外张望,可以看到起伏的缓坡。
远处的火势虽大,却终究被抛在了身后。眼看性命无忧,众人这才松了口气。此刻这拨人的模样实在狼狈至极,兵器甲胄之类丢了十之六七,战马早就跑光了,半数以上的人都带着或轻或重的烧伤。精神上更是疲累到极限,稍一放松,便有人瘫倒在地。
石勒能以区区逃奴起事,一举成为纵横河北的群盗魁首,自有他非凡之处。虽然身处逆境,可他很快调整了情绪,不仅丝毫不见颓丧之态,反而更显得精神抖擞。他一一慰问跟随着他的士卒们,用满不在乎的语气描述当前的局势,仿佛一切变数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这数百名将士中有匈奴、有乌桓、有羯人、甚至还有些鲜卑人,他们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此刻又是惊惶大乱的时候,本应当分崩离析才是正常。可是石勒竟然凭着超乎常人的亲和力和行动力,硬生生地把队伍重又捏合起来了!
尤其令他高兴的是,在队列最后,竟然正撞见被烧的满脸燎泡的王阳和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等人。原来他们带领乌桓骑兵在前追杀陆遥,却见后方火起。大部分的乌桓骑兵一哄而散,这几人担心石勒和一众结义兄弟的安危,竟然返身冲入大火熊熊的林地寻人。方才那段时间里的惊魂动魄也不必多说了,这时侥幸能重逢到一起,各人都觉大悲大喜,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此时可不是联络感情的好时候,王阳心急,立刻就问道:“大哥,晋人奸诈,竟然设下这等毒计。我们该如何应对才好?”
石勒哈哈大笑,故意大声回答道:“你担心什么,这一仗,我们已经赢了啊!晋军不过是狗急跳墙罢了!”
待到周边将士们的注意力集中过来,他继续说道:“大家方才都见到了,晋军在团柏谷的兵力才三四百人。被我们的胡族勇士们一冲即垮,杀死了大半。有些逃跑的晋人害怕受到追击,才放火烧林,带来了一点麻烦。”
“不是我石勒笑话大伙儿,你们都是被吓慌了。其实这里的林木稀疏,山火根本就烧不大。老子敢和你们打赌,这把火,至多造成三五百人的损失……”石勒环视将士们,故作不屑地嘲笑着,随即将嗓音再度提高了三分:“诸位弟兄!此刻朝廷的并州刺史刘琨正带着军队在西边和大单于恶战,晋阳城空虚无备!现在弟兄们先歇息一阵,然后就打起精神来。咱们不用在荒郊野地打转了,咱们去晋阳城,抢钱!抢粮!抢女人!”
石勒自己心里明白,这番话绝大部分都是鬼扯。一来这场大火分明乃晋军蓄谋;二来己方的损失绝不可能只有三五百人;三来,哪怕晋阳城再空虚,也不是现在的他们能攻下的。可眼前这局面,不如此不足以鼓舞将士的士气。好在胡人战士们粗鄙无识,脑子普遍简单,还真吃这一套,听了石勒的呼喊,顿时振作了几分。
石勒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拉着王阳走到人少的地方:“王阳吾弟,这把火委实把我们坑惨了。看诸军的状态,重整旗鼓不是一两天的事,但是碛山、竭方山的晋军又必然十万火急来救。我们状态如此,哪里经得起战斗?此刻隘口的方向火势渐熄,你去挑选一些能战的将士,想办法穿过隘口去与燮安会合。燮安手里还有完好无损的五百精兵,你们二人协作,定要截住晋军,不能让他们趁火打劫……”
他正在絮絮叨叨地吩咐,忽听远处鼓声雷动。
石勒和王阳一起回头。
疏林以外,一彪军队随着鼓点大步逼来。这支部队显然一直隐藏在缓坡的另一侧,直到此时才突然现身。他们约莫五六百人,排列着密集的军阵。军中以长枪手为主,辅以刀盾手为掩护。又有弓箭手横列阵前,若干游骑散步左右。
这样训练有素的军队,石勒并不是第一次见到。数天前,正是这支军队夜袭大营,阵斩了威名远扬的冠军大将军乔晞;也正是这支军队次日凌晨再度发动猛烈进攻,令得匈奴军队遭受惨重的损失。
更令石勒惊讶的是,适才那名令他生出招揽之念的晋军将领、那名在团柏谷隘口孤身杀入匈奴大军的勇将此刻正立马横枪于军阵之中。只见他挥了挥手,一名身高体壮的士卒先将扛着的军旗高高举起,然后用力把尾端戳进地面。纯白的旗面被风呼地吹开,显出了一个大大的陆字。
石勒突然有眩晕之感,退了半步,扶住亲卫的肩膀才站定。他目眦尽裂,牙齿咬得格格作响:“此人……原来此人就是吴郡陆遥!”
身边传来纷乱的声音,有人惊呼:“陆遥不是驻军在碛山么?”有人不解:“怎么这里又会有一支晋军?”石勒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脸色阴晴不定,忽而狰狞,忽而沮丧。精明强断如他,当然清楚自己所施展的计谋已被陆遥看破。原以为兵力虚弱的团柏谷,成了晋人盛兵以待的陷阱。
到此时,再多想什么也没有益处了。石勒拔刀在手,正要向前死战,却被王阳抱住。
只听王阳大声道:“此刻是白刃决死的关头了,大哥是命世之雄,岂能与小卒较量匹夫之勇?你们几个带着大哥,沿着溪流往上游的火场里去,倘若天神果然庇佑,说不定能闯出一条活路来!我去抵挡晋军一阵,拖住他们!”
说着,他提起长矛,大步迈向前方。石勒泪如泉涌,探手去抓他的衣角却没能抓住。刘征等亲将不敢耽搁,簇拥着石勒,返身向林间狂奔。
王阳将两柄长矛挥舞得如同风车也似,当先向着晋军整肃如山的军阵冲去。许多胡人士卒受到他的激励,随之发动了猛烈的突击。

******

感谢工地、混沌wjy、花开了呀等朋友的指点和帮助,感谢鬼邪灭杀、奶瓶战斗机两位老爷的捧场。奶瓶战斗机老爷的大作《新二战之鹰击长空》甚是牛叉,螃蟹给跪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嗯嗯,我的意思是,求点击、求红票、求收藏。螃蟹顿首。



第八十九章 晋阳大战(二十五)
这时候还能鼓起勇气与王阳一起冲锋的,都是最为凶悍的战士。他们跟从在王阳身后向晋军所在进发,起初是小步的慢跑,后来速度渐渐加快。在跑动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以王阳为尖端的锥形,最终,随着王阳的纵声狂吼,整队人仿佛一柄巨大无比的铁椎,向着晋人的军阵轰然撞去。
首先迎接他们的是晋军的箭矢。晋人的弓箭手并不很多,只来得及零零散散射出几十支箭,但王阳等人几乎都没有披挂甲胄,对箭矢的防御能力接近于零。故而箭矢落下,顿时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其次依然是密集的长枪。对于晋人的这种战法,王阳真是厌恶至极。他狂吼着挥动铁矛横扫,打断了身前的几根长枪,随即飞身扑前,一矛将一名晋军士卒搠了个透穿。然而他用力过猛,长矛卡在尸身里,拔不出来了。这时候第二排、甚至第三排的晋军士卒立刻用更多的长枪向他刺来。王阳奋力挥动长矛,将那名晋军士卒的尸体甩飞出去,同时连连躲闪,狼狈地退后。有一根长枪从他的额角掠过,将兜鍪整个掀了下来,枪尖划破了额畔皮肤。大量鲜血将他的视野染成了赤红色。
王阳大叫一声,向后跳跃,他的动作太过突然,以至于将身后的己方战士撞倒了好几个。位于王阳身侧的一名胡族勇士立刻填补了这个空缺,继续向前厮杀。但他手里没有长兵器,只有一把短斧,挥舞格挡尚可,完全威胁不到丈许以外的晋军。一眨眼的工夫,他就被三四杆长枪同时刺中,挣扎了几下就死了。
更多的胡人战士涌上前去,而他们战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