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辽东豪侠传-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栾廷冷冷地说:“走得匆忙,未带。”

    文老爷道:“你快带他走,速去医治。养他这些年,米饭钱也不少的!”

    栾廷低头道:“是!”连忙捡了铁折扇抱着琴,背上小书童,三晃两晃就不见了踪影。

    日头渐渐西斜,山风夹着残雪,打在脸上如同刀割。姜杨和文老爷两人对峙了良久。

    “你们都得死。”文全武道。

    “拉你做垫背!”

    姜杨一张飞牌已经出手。此时夕阳已落,姜杨不再怕他的那一招从天而降的剑法了。

第七章 文宗剑法

    见飞牌攻来,文老爷不慌不忙,手中长剑一荡,便弹开了飞牌。

    姜杨道:“文宗剑法,实属天下第一剑法。”

    “哦?”文老爷道:“你说什么?”

    “我说你使的文宗剑法,实属天下第一剑法。”姜杨道。

    “你怎知我使得是文宗剑法?”文全武问。

    “能一剑弹开飞牌,一个偷袭就能刺到‘游侠浮萍’的剑法,问世间,非文宗剑法莫属。阁下又姓文,你一定就是文宗剑的传人!”姜杨道。

    “知道就好。但是你们做了不该做的事在先,又伤了我的贴身仆从在后。今天,你俩必须死。”文全武道。

    “其实,是你做了不该做的事在先,你的书童,是你家师爷打伤的。”姜杨抱着肩膀笑道。

    “我做过什么,你都知道了,你就要死。书童受了伤,是因为他饭桶。但是你动了我的师爷,你就得死。”

    话已至此,只剩动手。

    文老爷凝气提步,身剑合一,身转剑转,眨眼之间一剑挂风刺来。

    只是一眨眼,剑到了。姜杨以“幻浮身法”躲闪已然来不及。忙转手中拐招架剑身,踩身法自己身形顺着文老爷的身形移步走位。

    文老爷此招唤作“一江春水向东流”。文宗剑法集世间剑法所长,此剑一出身转剑转一剑穿杨。姜杨虽然以铜拐招架了剑身,但是剑招还未用老。文老爷身形继续旋转欺身强攻,剑身也如灵蛇般弯曲,剑尖直取姜杨腕部手筋。此击若中,姜杨必败。

    姜杨虽然眼疾手快,但是这一剑还是躲不过。只得继续脚踩身法顺着文老爷的身形周旋,翻腕、抽手、转拐一气呵成,想要尽量弹开对方的剑。奈何文老爷的绝世剑法已然炉火纯青,姜杨手背还是被划了一道寸长的伤口,鲜血溅到了旋转的铜拐上,血珠甩出很远。

    文老爷突然退后,轻松的避开甩来的血珠立定站好。长剑一抖,血不沾锋。

    “呵呵,你还有洁癖。”姜杨不知从何处弄出了一点药膏涂在手背伤处,随口笑道。

    “盗侠,也不过如此!”文老爷道。

    “天下间也只有你的剑法能够一剑刺伤我。姜杨受教了。”说话间,姜杨暗运“三元神功”内外治伤,原来文老爷是以气御剑,外伤虽在手背,剑气却会在三个时辰之后震断手部经脉。姜杨听师父说过此等剑法之厉害,今日头次得见,实在厉害得令人咂舌。

    文老爷虽然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这一招后嘴上不饶人,心里却改变了想法。有了栾师爷后,文老爷从不出手,一出手只用一招,一招必要人命。方才两招剑法一招被他躲过,另一招却只让他受了点皮外伤。和他打过一个回合还活着的人,就只有他的栾师爷。当初栾廷受了自己一招,也只能勉强保命。

    “哼,不过小子,刚才这一剑没有砍下你一条胳膊,在江湖中你也算数一数二了。”文老爷语气略有缓和,道:“世人闯江湖,无非名与利。你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好的身手,杀了太可惜。我们若要联手合作,想要名,我叫海老大把老二的位置给你,想要钱,就给你花不完的金银。怎么样?”

    “你说名?问辽东谁不知道姜杨?你说利?就你那点钱根本不够我花的。”

    文老爷微微一笑:“给你五万两。”

    “五万两,啧啧,好诱人啊。能买下半个海丰镇呢。”姜杨两眼望天,咂着嘴道。

    “怎么样?”文老爷笑道。

    “不够我花的。”姜杨笑道。

    “什么?”文老爷道。

    “你算啊,九大连城十万百姓,一人一两都不够分,这区区五万两怎么能够啊?”姜杨笑道。

    文老爷气的“哼”了一声,转眼又沉住了气,道:“名利你都不要,那这样吧。刚才我刺你的这一招,万金难求。我们若合作了,这招剑法,我送给你。”

    姜杨一收气,伤已医完,他不再笑了。

    “家师亲传神功还未大成,自己又是一身杂学,实在再没脑袋记别的甚么剑招了。”姜杨道。

    “好!好!好!好你个江洋大盗!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文老爷怒道。

    高手相争,必争先机。

    “那你就先满上吧!”姜杨大吼一声,手中一张飞牌朝文老爷飞去。随后踩着身法一跃而上,腿拐联攻。上路单拐一式“虎剪”,下路双腿一式“膝撞连环”。空手又不知从哪里摸出两张飞牌。

    文老爷见姜杨攻来,心中暗叫:“好俊的身手!”只见飞牌在先人在后,若先躲或者以长剑挑开飞牌,他的腿拐联攻就躲不过了。全力闪避的话我多半要轻功用老,他手中还有飞牌,到时我还是占不到便宜。

    顶尖高手过招,再容不得多想。文老爷使出一招绝技“似曾相识燕归来。”只见文老爷忽的一下变成两个虚影,一左一右,两个人!两把剑!乍一看实在让人难分真假。姜杨在一愣的功夫,文老爷的剑已经到了。“叮”的一声,在前的飞牌已经被一把剑挑开,另一把剑已经指向了自己的哽嗓。

    这一轮攻击姜杨意在探敌,没想到文老爷的剑术当真深不可测,幸亏自己早就想好路数,脚下轻功一变先向后闪身一尺有余,双脚点地,后空翻而起,手中飞牌打向自己面前的这个文老爷,一招详攻脱身。

    “唰!”只见两张铁牌穿过了文老爷的身体,再一看,原来攻向自己的是虚影。

    姜杨落地,虚影不见,文老爷也提剑站定。两人又是默不作声,对视良久。

    “这是第三招。”姜杨笑道。

    “你明知挑飞你铁牌的是实体,你为何不向实体飞牌却打向虚体?”

    “那我就是上当了。”姜杨笑道,“因为我感觉到了两股杀气,你的这招可以说两个都是虚体,也可以说两个都是实体。”

    “好小子!你师父是谁?”文老爷问。

    “你这么聪明,想必也不难猜到。”姜杨答。

    文老爷的神情凝重了,说:“看你的武功路数实在杂七杂八,从未见过,但是听前人讲,曾有过和你类似的一个世外高人,一伸手都是些杂七杂八的功夫,使一双锻锤,但是此人因缘际会习得了天下第一内功。”

    “不错,正是家师!”姜杨道。

    文老爷一声长喘,“好!我文某人竟然有幸能够和三元神功的传人打上一场,也不枉此生!”

    说罢长剑缓缓上扬,指向姜杨,道:“接招吧!”文老爷进步出剑一招“道似无晴却有晴”,看似极为平凡的一剑直取对方心脏,却快的异常。

    姜杨踩“幻浮身法”,退身转拐招架,没曾想慢了一步。长剑与拐相接之时,长剑突然顺着铜拐转向飞速旋转,拐剑此时相对静止,随后剑身贴着拐身向前刺去。一剑正中姜杨“心俞”穴约半寸深浅。姜杨心道:“不好!”侧身闪避,全力旋拐,架开长剑跳出圈外。

    常人受此一剑,剑气摧心,心脉尽断,登时毙命。幸亏姜杨有三元神功护体,虽然只练到五重,内力就足以抵消剑气了,可是与这等顶尖高手,受了此等剑伤,提气不足实在不敢再战。再加上妹子重伤需要救治,姜杨心生一计。

    姜杨突然一抬手,手中黄铜单拐不见,双手夹满了铁牌,双手一洒,一式飞牌绝技“万箭齐发”,打向文老爷。

    文老爷大叫一声:“来得好!”一招“无边落木萧萧下”已发出。只见文老爷长剑挥舞全身被球形的剑气包围。练此招时,多在雨天。待练到一个时辰内剑气护体,身上滴雨不沾方得练成。

    姜杨的“万箭齐发”是最强的矛,无孔不入的矛。文老爷的这招“无边落木萧萧下”是最强的盾,滴水不漏的盾。

    “叮!叮!”“当叮!”飞牌与长剑相交,有的被斩落,有的被挑飞,顷刻间,飞牌全部被击落。

    文老爷再看姜杨,他已经护到了游侠浮萍身前。仍旧是两手抓满飞牌,第二次“万箭齐发”打了过来!

    文老爷也仍旧是一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过他这次是以攻为守,踩着步法围着剑气向两人冲去。

    飞牌仍旧被挑落击飞,姜杨趁此机会忙背起萍儿,回手又一式飞牌绝技“双飞燕”打向文老爷后全力撤退。两张铁牌一前一后,相距七寸,直线打向文老爷的面门。

    此时,第二招“万箭齐发”的飞牌也被全部击落。文老爷刚收招想要全力追赶二人,姜杨的“双飞燕”就打来了。

    文老爷对姜杨的飞牌绝技并不十分了解,就只道他是像以前一样详攻脱身。面对两张飞来的铁牌,他轻而易举地挑飞了前面的第一张牌。后面的那张牌还有七寸的距离,他就以最有效率的斩击,把第二张牌从中间斩断,随后剑尖冲前,想要使下一招剑法追杀二人。

    按照常理。铁牌从中间一切而开,两半断牌会左右弹开。但是这张牌却没有!两张断牌刚开始是左右弹开,乐马上又朝自己面门飞来!

    原来第二张飞牌是特质飞牌,中间极薄,牌的四角加了分量,不管从那个角度从切开飞牌,两截断面不但不会左右弹开,反到击向对手。

    高手终究是高手。他虽然没想到这一变化,不过姜还是老的辣。只见文老爷身形一变,低身侧脸,要害躲过了。可铁牌的的走向实在难测,文老爷的脸上被划了一道寸余长的伤口。伤口虽然不深只伤及肉皮,可随后而来**的疼痛感让他不由得呲了一下牙。

    这是文老爷出道以来第一次受伤。

    文老爷在这一招过后,就这么一愣的功夫,再一看姜杨背着萍儿已经跑远。气得他一跺脚急忙追了过去。

    论剑法,文老爷的剑法自是天下第一。但是论轻功和耐力,这天下第一却绝不是他。

    几个来回,文老爷竟然跟丢了。

    自己受了伤,还背了一个受了伤的人,文老爷还追他不上的人,他今天第一次遇见了。

    冬天的夜总是来的那么快,天都黑透了。栾师爷把小书童王之鹏扶到县衙前厅的椅子上,对他说道:“废物,等我去给你拿药救你狗命。”

    小书童腿上的毒针早被栾廷收走了,他中毒已快有两个时辰了,虽然还有直觉,人已经开始有些神志不清。

    “……额……”他想说话但是说不出来,摊在椅子上再也不动。

    栾师爷慢慢走回自己的屋内,关上门,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黄纸包,稍微站了一小会,叹了口气,转身推门出去。四目相对,文老爷居然已经回来了。

    “快给他解药,他要不行了!“文老爷道。

    两人忙赶回前厅,栾师爷打开纸包,捏出一小搓药粉,冲了点水,撬开牙关,给小书童灌了下去。

    过了半个时辰,小书童渐渐转好。但是这伤需要内服外敷,才能痊愈。栾廷的解药金贵的很,他舍不得多用上一点。结果小书童虽然命保住了,只因救治不及时,再加上药量也不足,导致他毒气扩散,腿部经脉受损真气外泄,连脚都跛了。现在他已经变成一个废人了。

    文老爷长叹一声,道:“失臂之痛,有谁懂我?!”

    “都怪姜杨这小子!”栾廷道。

    “你别说了,我不怪你了。”文老爷又是一声叹,道:“老栾,明早给他安排个轻快的差事,我养他老。”说罢,他回书房去了。

    次日,栾廷一天都没让小书童多休息,直接让他上厨房烧火去了不提。

    姜杨带着重伤的萍儿逃下了山。

    当姜杨看见萍儿被文老爷一剑重伤后,他的脑子就在飞快的转,他想第一时间带走萍儿疗伤。可是世间有此高超剑术的人寥寥无几,自己恐怕也不是敌手。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是想要带人逃走,不敢恋战。幸亏他运气好,不然再不逃恐怕他俩都逃不掉了。

    萍儿伤重,内伤外伤各个要命,他身上虽然有师父给的上好金创膏,给萍儿都涂光了也没用。可惜自己的三元神功功力不够,只够勉强给姑娘续上片刻性命。他只有找到自己的师父,姑娘才有救。

    姜杨强压心脉之处的伤,气运双腿,上身轻盈飞速跑向西土城方向。

    西土城外向东二十里,再无人迹可寻了。但见几座小山之间有一个无名湖,此时的湖面早已被冰雪覆盖,湖的东畔,有三间大屋。姜杨远远望见灯火摇曳,知道家里一定有人。

    姜杨来不及绕远挑好路走,直接踏冰雪过湖。湖面有冰,冰上覆雪,奇滑无比,姜杨跑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这,是回家的路。

    跑着跑着,恍惚间,姜杨好似突然回到了少年时的夏天。他想起那时自己正在这湖上练习踏水渡湖。天天都是喝饱了湖水。这水,好甜,好甜。

    一股冷风迎面割来,姜杨回过了神:“马上快到了,妹子你再撑一下!”姜杨道。萍儿没有做声。

    姜杨还没等跑到湖畔,家门开了,恩师黄酥迎了出来。

第八章 因缘际会

    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游侠遇到了盗侠。缘分也就是这么奇妙,受了本是无救的伤,却遇到了世间唯一能救她的人。

    这一夜过去了,姑娘的命保住了。

    姜杨的师父奇侠黄酥,以三元神功的功力救活了萍儿。虽然萍儿功力大损,但是苦修三年后她还可以恢复功力。姜杨自己运功疗伤,一夜过后剑伤已无大碍。转眼间已到次日辰时。

    “小子,前两天回家来了吧?”黄酥笑着对姜杨说道:“扔条金子进来就走,人也不进来和我说说话。”

    姜杨苦笑道:“那晚奈何还有上百家的人没分到金子,师傅莫怪。”

    “我这辈子就你一个好徒弟!来,喊上你的朋友来前厅吃饭!”黄酥道。

    萍儿此时一觉睡醒,但觉身上伤痛全无。摸了摸伤口,竟然已经痊愈。伸了个懒腰,下了地和姜杨一起去了前厅。

    姜杨道:“你命真大。受了这么重的伤都活下来了。”

    萍儿苦笑道:“辛亏你救了我。”

    “是师父救的你。”姜杨道:“我哪有这等本事。”

    “黄老前辈?”萍儿瞪大了眼道。

    姜杨微笑点头。

    言罢三人坐上了桌,见桌子正中摆了四碟菜,有一碟清蒸咸鱼干,一碟酸菜冻豆腐,一碟糖醋干豆角,一碟薄切腊肠片。三个人三大碗白菜面。桌旁有一盆温水,里面温着一只两斤装的酒呈。

    姜杨提鼻子一闻,道:“这是师父最爱的竹叶青露酒吧!”

    黄酥哈哈大笑,道:“好酒岂能独饮,你俩坐下,陪我喝!”

    师父说罢,姜杨在三人面前一人摆上一只小号酒碗。小碗玲珑剔透,翠玉雕成。手提酒呈一挥一洒,三人酒碗就盛满了酒。碧玉碗盛碧玉酒,不多不少二两整。顿时屋里酒香四溢,菜味正浓,黄酥前辈先端起酒碗,道:“来,先干一碗!”

    言罢三人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好酒!”萍儿笑道:“这般柔美香醇,入口甘冽,我第一次喝到呢!”

    姜杨夹了一片腊肠片放进萍儿的面碗,道:“尝尝这个。”姑娘夹起一尝,但觉满口鲜香,不油不腻,十分下酒。

    姑娘又赞了一声:“好刀功!切的不薄不厚,能吃出这腊肠最好的滋味!”

    黄酥呵呵一笑:“你还蛮懂的嘛。来,尝尝我煮的面。”

    姑娘低头看这面,普通的面碗,普通的白菜面。不过她知道,把山珍海味做的好吃并不难,反道把豆腐白菜这类平常之物做的好吃,才是烧菜高手。

    下箸挑面,每一根面都一尺长短和筷子一样粗细,每根面的断面都是正正方方的,吃上一口,嚼劲十足面香四溢。再仔细一品,鲜美的白菜味,每一丝白菜都下足了功夫。就是她最爱吃的小二面馆的面,与这白菜面一比也要逊色三分。

    姑娘放下筷子,起身感激地看着黄酥,道:“黄老前辈,姑娘我心急嘴馋您不要见笑,我是真饿了。感谢您的救命之恩,大恩大德实在无以为报……”

    黄酥一抬手,道:“不要紧,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姑娘,坐下吧。你大伤初愈,吃点白菜面,白菜除毒清火。这竹叶青酒也是温补活血之物,对你的伤最好了。来,吃饭!姜杨我儿也好久没吃到家里的饭了吧!”

    “嗯。“姜杨大口喝酒吃面抽空答道。

    三人边吃边谈,席间姜杨把最近发生的事告诉了师父。

    “哦?”听罢黄酥问道:“千年内丹在你们手里?”

    “是的。”姜杨从怀里取出了千年内丹,放在了桌上。

    黄酥用两指撮起这颗肉色东珠,抬起来看了一看,又嗅上一嗅,道:“肉色纯正,灵气逼人,胎质脆软,再看这般大小,果然是要千年才能凝聚成的砗磲内丹。”

    “还有这个呢!”姜杨又掏出一颗一般大的明珠。

    “啊!夜明珠!”黄酥喜道。

    “黄老前辈看出什么了么?”萍儿料想黄大侠定不是贪财之辈,他如此高兴定有玄机。

    “哈哈哈哈……”黄酥笑声爽朗,道:“姑娘,真是造化了!世人只知这千年内丹有药用,却不得用药之法,若按平常将内丹磨粉冲水服食也能得到十年的精纯内功,可那样千年内丹的药效只得十之一二,太过暴殄天物。其实这最重要的药引便是与这内丹双生之珠,两珠年份越接近越好。这一对珠子可是千年来仅有最好的一对了。”

    姜杨明白师父的意思了,看着萍儿道:“哈哈,海老大的宝贝最后竟是给你吃了补身子了!”

    姑娘娓娓道:“这么贵重的药,萍儿实在消受不起。”

    “能得到这些宝贝遇到我们,这些都是你的福缘造化。药物再贵重,不用来医病也物不尽其用。一会我就给你配药,姑娘你别想太多。”黄酥笑到。

    “那我再敬黄老前辈一碗。”萍儿话还没说完,姜杨已经把三个人的小酒碗都满上了。

    “哈哈,干!”黄酥道。

    “我也来凑个数。”姜杨笑道。

    三人举碗一饮而尽……

    饭罢,黄老前辈喊了姜杨来帮忙。吩咐道:“去后面拿血参一根,血竭三钱,当归,葛根,冰片各一钱。再加上内丹和夜明珠统统磨成药粉,我去去就回。”

    “好的老爹!”姜杨笑道。

    姜黄二人师徒情深,黄酥无子姜杨无父,多年来两人相处如同父子一般。萍儿也被这种温馨感动,她也有点想自己的爹爹了。

    一炷香的功夫,姜杨的药粉就磨好了。黄酥捧着一个大陶罐回来,道:“冲服这个药粉一定要用无根阴阳水。看,就是这个。”

    “无根阴阳水?”萍儿从没听过这般神奇之物,想必十分珍贵。

    姜杨听了笑道:“这是师父攒下的雨水,雨水又叫无根水。这阴阳无根水就是一半雨水烧开,再兑上一半生雨水就成了。”

    “哦!”萍儿睁大了眼睛,他从没听说过这样的水。

    不一会的功夫,黄酥把药调好了,满满地装了一大碗。

    “我儿,你先来尝尝这药烫不烫!”黄酥道。姜杨小心的接过来尝了一口,一咧嘴,道:“不烫!苦!”然后他把药递给了萍儿。

    萍儿小心翼翼地接过了碗,喝了个底掉。

    “哈~~果然好苦!”萍儿喘了一口长气道。

    黄酥道:“这般药物,稀有之极。用法十分讲究。冲服药物之水,用有根之水水质太硬不利于药物吸收。开水又过热,调药时药力随热气散出,便失效大半。用了这无根阴阳之水,再配上这几味辅助药物才会将这千年内丹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萍儿听罢笑道:“黄前辈果然不愧为当今奇侠,什么都知道。”

    说罢完萍儿就觉得腹中发热,此热不猛不燥,感觉温暖舒适。就好像在旷野过夜时生了一堆惬意的小火一般。

    黄酥道:“药物开始生效,一刻都不能耽搁!我儿,速去铺炕。”

    姜杨马上把褥子平整地铺在火炕之上,对萍儿说:“上来吧!”

    萍儿立马脱鞋上炕,凝神静气闭目打坐。一运落梅功,顿感全身气脉通畅,内力从气海中如同温泉满溢般连绵不绝。萍儿大喜,她从未有过这种内力充盈之感。

    练功之时不知不觉间已日落西山。萍儿身上的内伤也已经痊愈,功力也全部恢复,还增加了相当于七八十年的精纯内力。

    姑娘一睁眼,就看到姜杨微笑的脸。

    “吃晚饭啦。今晚有师傅的拿手好羹。”姜杨道。

    三人围桌而坐。桌上正中摆着一盆咸蛋金银粥,一人还有一碗羹。

    黄酥道:“你俩白天都受过骏补。晚上来点简单的粥饭,再喝点这白玉燕窝羹调理一下,最好不过了。”

    姑娘捧碗一瞧,果真是一碗精致的燕窝羹,这白玉般的是奶,这水晶珊瑚般的便是燕窝。提鼻子一闻奶香扑鼻,清爽宜人。喝上一口,滑爽无比还带着淡淡的甜,全身都舒服的紧。

    “黄老前辈好手艺!”萍儿赞道。

    姜杨道:“萍儿你真好命,我打小在师父家长大,这是第二次吃到这等美味。”

    “怎么做的,能教我么?”萍儿眨着眼睛问。

    黄酥哈哈一笑,道:“这个不难,全看火候。炖燕窝要用小灶。干燕窝先用纯净的雪水泡上,一分燕窝七分水,不多不少泡上两个时辰,泡发后再连汤带燕窝入小砂锅炖煮。大火烧开,抽出柴火后加几粒冰糖小火慢炖,待水分将要干时出锅,将鲜奶冲入砂锅,刚刚没过燕窝即可。”

    说话间,萍儿手中的羹已被喝了个干净。姑娘家都是喜爱甜酸的,更何况又碰见了如此珍馐。

    “这羹,你可学会了?”姜杨逗萍儿道。

    “嗯嗯!”萍儿嘴上答应,心里念叨:“一定要学了这个,改日炖了孝敬给家父。”

    吃完了饭前羹,大家开始喝粥饭。这只是道简单的粥饭。白米小米混在一起熬的粥,揉碎了两个煮熟的咸鸭蛋拌在了一起,这个就叫咸蛋金银粥。

    黄酥刚要开口,萍儿插嘴道:“我知道了,这道粥最好了,尤其是我刚刚重伤初愈,很温补身子的。”

    “哈哈哈。。。。。。”黄酥大笑道:“这小女娃子真调皮,你没说错。全对!”

    姜杨在一旁边吃边想,萍儿也真是调皮,自己从小到大从来不敢打断师父的话,看来师父很喜欢她。

    “我看过了你的宝刀,也看见你练习的功法。你可是姓杨?”黄酥笑问。

    姜杨竖起耳朵听着,不忘喝粥。

    “您怎知道?”萍儿诧异道:“我姓杨。”

    “哦?令尊杨寓杨大人向来可好?”

    “托您老的福,好得很。”萍儿心想,怪不得价值连城的两件宝贝黄老前辈想都没想就给我拿来调养身子。家父虽然未曾提及以前的江湖事,想来两位老人多半是旧交。

    “杨老哥是我今生最佩服之人。一身好本领只为精忠报国。比起他来,我黄某人却不喜欢问世事。”黄酥想了想,又道:“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传你几句练功口诀,你俩一起练。”

    “你要收我为徒吗?”萍儿喜道。

    “和杨家刀法比,我这几句功诀不值一提。你父年长我十几岁,你可以叫我叔叔。”黄酥道。

    萍儿起身一拜:“多谢叔叔!”

    “好好!哈哈哈哈!”黄酥笑道:“快点吃吧,吃完早休息!明早练功!”

    三人吃罢饭就早早休息了。姜杨当夜出了一身热汗,寒冷的冬天也盖不得被子,热的**了上身过了一夜。因为那宝药师父也让他喝过一口,他药喝得少,直到晚上才发作。再加上他身怀三元神功使得药力倍增,这一夜姜杨也是内力猛增,相当于多了二十年的内力。

    一夜无话,转眼天明。

    早上用罢早饭,三人便到院中站好,冬日的清晨寒冷异常。这三人都是当下的顶尖内功高手自当寒暑不侵。

    “盘腿而坐,五心向天。”黄酥缓缓地念道:“世间天地人,人分精气神。精为天,地为气,人守神。。。”

    三人盘腿而坐,依口诀练功。这些口诀姜杨早已倒背如流,这正是三元神功的内功心法口诀。十余年的练习,姜杨早已轻车熟路。可是昨夜增加了他二十年的功力,今日一运功,水到渠成,没通的穴位已然全通,练了三个时辰,又连破两层大关,神功已经大成。

    萍儿第一次练习此功,因为他有上乘功法落梅功的根底,又平添了七八十年的功力,学习三元神功也进步神速,仅三个时辰,她已练到第五层。

    三人运功打坐,内力从体内激发,三人每人身上都有一个无形气罩将自己的身体包围。远远望去,三人如同三颗璀璨的明珠般耀眼异常。

    又过了良久,天已过了晌午,三人收功站好。萍儿一运气,兴奋极了。有了这七八十年的功力再一运落梅功,发现本门的内功现在已达顶层。

    她一时兴起,一翻手腕将刀把上的鹿筋套在手上,一拽皎月宝刀利刃出鞘,飞身出了院子直奔屋前湖面,一式“霸刀式”击向冰面。

    姜杨赞道:“好俊的身手!”

    “轰!”一声巨响,这一式刀法在湖面上了开了一个约三丈宽窄的大洞。这冰厚一尺有余坚韧的紧,但刀气所到之处,破冰如铁棒敲击豆腐般破碎四散,碎冰湖水飞溅满天。空气寒冷,天上的水花瞬间凝结如霜雪般落下。

    姑娘一踪七八丈,来到湖心。抱刀衣提真气,又一式心刀绝技“开心眼”已施展开来。只见萍儿身形旋转快似闪电,手中的宝刀上下翻飞,时而脱手而出,整个湖心冰上十丈范围内的积雪冲天而起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刀阵。玲珑女孩儿一身雪衣红披,宝刀刀光粼粼,阵内落雪纷纷,看的姜杨有点呆了。恍惚间听师傅说道:“这一招乃是当年刀神杨寓赖以成名之绝技。用此招,杨老哥曾一人斩杀了五千敌寇!”

    “刚才她的身法几乎和我的幻浮身法相仿了。”姜杨叹道。

    “未必。我已看出你神功已经大成。你也试试身手看看?”黄酥道。

    姜杨脚踩幻浮身法绕着家转了一圈回来。发现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