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颠覆大宋-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渐渐的,人越来越少,他们来到了一个院子的跟前。
    院子的门口站立着几个侍卫,之前的侍卫通报了一声,那几个侍卫都有些诧异的看着梁红玉,梁红玉冲着他们点了点头。
    那几个侍卫也不敢就这么将梁红玉放进去,又过了片刻,远处又有一个人来,这个人传达了赵谌的命令,梁红玉这才被放入了院子之中。
    这院子也是极大,进入其中之后,梁红玉感觉这里一片荒凉,她往里面走去。
    在院子的后面是一座巨大的阁楼,来到阁楼的门口,这里站着几个丫鬟。
    “我奉陛下之命而来!”梁红玉道。
    那几个丫鬟倒是没有拦截,梁红玉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之后,只见阁楼的窗户前有一张长桌,一个身穿月白宫衣的女子正在桌前作画。
    梁红玉细细打量这少女,发现这少女长相极美,尤其是肌肤,异常的白皙,少女的神色温柔,眼神中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纯净!
    “这便是折可求之女折月如吗?这便是大宋的皇后吗?”梁红玉暗暗道。
    “你是何人?”就在这个时候,旁边传来一声清叱,原来又有一个丫鬟过来,询问梁红玉的身份。
    折月如也终于被惊醒,抬起头惊讶的看着梁红玉。
    “末将梁红玉参见皇后娘娘!娘娘,我是奉陛下之命而来!陛下让我陪娘娘来说说话!”梁红玉道。
    折月如用温柔眼神打量梁红玉,梁红玉一身戎装,这让她惊讶极了!她早就听说江南有一个梁红玉,本是营妓出身,但是却有用兵之能,当初在黄天荡,韩世忠能够击退金兀术,其中也有梁红玉的功劳!梁红玉也长的极为漂亮,虽然不如她,但是也是世间少有!
    “原来是梁姐姐!既然是陛下让你来的,就过来坐吧!画儿,快些给姐姐搬椅子来。”折月如轻笑道。
    “多谢娘娘。”梁红玉道。
    “不要叫我娘娘,我在这皇宫中,无聊得很,前两天我还恳求陛下,让他找人来陪我聊天,可是陛下忙于国事,他又不认得什么女子,于是他也找不下人,现在好了,姐姐来了。”折月如道。
    她说话声音也十分的轻柔,脸上的落寞表情一闪而逝。
    “娘娘是皇后,末将怎么敢失礼?娘娘这是画什么?”梁红玉笑道。
    她朝着长桌上看去,只见画上画的是风景,大雪飘飞的风景!
    “这是西北风景。”折月如道。
    “西北风景可不是这般模样!末将这半年来一直在西北,倒是可以给娘娘讲讲西北的景象。”梁红玉道。
    “如此最好不过!不过姐姐可不仅仅是要讲西北的风景,你还要给我讲讲你征战的事情!姐姐是我大宋朝的花木兰,我对姐姐佩服得很。”折月如笑道。
    “好!”梁红玉点了点头。
    “画儿,把宫里的好茶取出来,还有,取些点心来!姐姐,我这里长久没有人来,下人们都不知道怎么招待客人了。”折月如道。
    看着眼前容颜绝美的少女,梁红玉心中暗暗叹息!她心想折月如是折可求的女儿,赵谌当初只是为了诛杀折可求所以才迎娶折月如,只怕赵谌对眼前这个美丽少女不是很爱护了!眼前的少女,她虽然第一次看到,即使同为女子,她心中竟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怜惜感觉。
    梁红玉本来去求见赵谌,希望能够救张俊一命,这件事情已经解决,加上知道自己的丈夫成为大同军区兵马副总管,心情大好,此刻也放下心来和折月如悉心交谈。
    折月如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出嫁之前一直在家中,很少外出,之后成为皇后之后,更是天天呆在汉中皇宫之中,梁红玉所讲的一切都让她好奇不已,也向往不已!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一个刚刚成年没有多久的少女罢了!
    “姐姐讲得真好,我真想跟姐姐去西北看看!”折月如道。
    “娘娘若是恳求陛下,陛下或许会答应。”梁红玉道。
    “他应该会答应的!其实,陛下对我很好,他从来没有拒绝过我的要求!只是,我乃是女子,又是皇后,不可擅自前往西北的。”折月如道。
    “娘娘,陛下说可以让我陪你去逛逛燕京城,你看如何?”梁红玉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来到燕京之后,除了刚来的时候陛下陪我出去游玩之外,再也没有出去过了!燕京城中有许多寺庙,我想要去拜一拜里面的佛祖、菩萨,为大宋、为陛下祈福。”折月如道。
    “那末将就陪娘娘去逛逛!”梁红玉笑道。
    当下两人朝着外面而去,外面的那些侍卫显然也已经得到了命令,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轿子,谁知梁红玉却不要轿子,而是叫了一辆马车,梁红玉、折月如都坐在马车之中,这马车从皇宫的后门驶出!
    她们两人是微服出行,周围有侍卫乔装改扮跟在他们的身旁。
    天气仍旧寒冷,马车中放着暖炉,折月如不时的拉开车窗帘子看向外面,脸上带着惊喜的笑容。
    “娘娘,你真应该多出来转转。”梁红玉道。
    “陛下说过,等到天下平定,国家安宁,国事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事情,他就陪我去各处转转,到各处游玩。”折月如道。
    “陛下雄图大志,还要胜过秦皇汉武。要想等到那一天,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梁红玉咬了咬牙,道。
    这话有些“大不敬”,但是她实在是怜惜眼前的少女,这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若是那样的话,我就一直等着!任何一个女子,都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有所作为,我也是如此!陛下光复中原,中兴大宋,将来万古留名,这是好事!我不能耽误陛下的好事!”折月如道。
    梁红玉轻轻摇了摇头,只感觉眼前的女子太好,一切都为赵谌着想。
    “姐姐,我心中也有烦恼之事。”过了片刻,折月如突然道。
    “不知是什么烦恼之事?”梁红玉道。
    “陛下在江南认识一个女子,那女子为陛下生下龙子,我这些天想起来,心中不知为何有些惶恐。”折月如道。
    “这……”梁红玉一怔,她也想起之前在燕京城听到的那些话来。
    “姐姐,我该怎么办?”折月如有些惆怅道。
    “你和她都是陛下喜爱之人,现下她在江南,远离陛下,陛下心中想必也担心!我看不如这样,你主动去见陛下,让陛下将她接来,看看陛下的态度,然后再说。”梁红玉道。
    折月如思考了片刻,点了点头。
    她曾经是西北第一才女,看过无数的书籍,只是讲究三从四德,因此心中没有任何阴谋诡计,没有任何算计,此刻听梁红玉说起,她才决定试一试赵谌的态度。
    两人在街上乘车而行,路过一条坊市的时候,看到外面一片繁华,做生意的叫卖声不断,都看向了外面。
    “过不了多久,我大宋只怕是要超越盛唐之时了!”折月如道。
    “用不了太长时间的!”梁红玉点头道。
    梁红玉一路而来,虽然许多地方还贫瘠,但是梁红玉却能够感觉到国家的经济在快速恢复,国力真正的蒸蒸日上!百姓拥护朝廷,拥护军队,朝廷的官员则是勤勉有加,在皇宫中的时候,所有的官员都是神色匆匆,忙于国事,朝中上下遵守法纪,即使是皇帝都遵守法纪!这个国家拥有盛唐时代的武力,拥有远超盛唐的人口、经济、文化、制度,这是经历磨难之后浴火重生的强国!
    “数百年了,我中原第一次如此强盛!”梁红玉喃喃道。
    从唐末开始,先是百年的乱世,一直到赵匡胤结束乱世,天下太平,但是大宋国力却一直羸弱,被外族不断的欺凌!可是到了现在,这一切都发生了该变,燕云已经被收复,女真已经不放在朝廷的眼中,朝廷的目光甚至已经看向了周边的高丽、东瀛、安南等地,而且朝廷也不是穷兵黩武,而是首先考虑燕云、中原的经济恢复,不会因为动武而过多的消耗国力!军机处、参谋本部的设置都和以前大不相同,这些都让梁红玉感慨!
    她们两人在外面游玩了一阵,来到了北边的一座寺庙之中上香拜佛,这且不提。
    ******
    等到了二月初五的时候,军部的命令已经下发到了北方各个军中!本来因为中原大战,军队散乱各处,军中有些指挥不明,现在再次清晰明了。
    岳飞所在的大同军区重新划分为十五个军,每个军管辖一万军队!
    韩世忠、王彦手下的军队以及张家军也归入序列之中,今后实行统一管理!
    李显忠的兵马基本没有变动,而刘锜手下兵马则是剧增,刘锜在山海关以南练兵、囤粮,准备随时北上进入辽东。
    二月初十,赵谌、虞允文、王庶等人离开燕京,朝着燕京以东的蓟州而去,他们在蓟州停留了一晚,继续往东,来到了后世天津所在的位置。


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津卫2
    海风极大,大海波涛汹涌!
    赵谌、虞允文从马上下来,观看眼前的大海风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汉末,曹操征乌桓,来到沧海边,写下了这首以观沧海!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帝王将相来到这里,秦始皇嬴政也曾经来到这里!”海浪溅在赵谌的身上,他的衣服有些微湿,赵谌大笑道。
    “秦始皇来到这里是为了长生不老,要将那些方士送出海去!今日我与陛下来到这里,却是为了我大宋的未来!”虞允文笑道。
    “不错,你我是为我大宋未来而来!我大宋要立足燕云,海运必不可少!将来国家发展,海洋贸易也极为重要,成立天津卫乃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赵谌道。
    他们两人正在这里说着,后面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赵谌、虞允文回过头去,只见远处有数百人纵马朝着这里而来。
    那些人都穿着宋军的军服,来到这里之后,他们被御营的士兵拦了下来,之后几个将领从御营士兵中过来,来到了赵谌、虞允文跟前。
    “陛下!”领头的年龄有三十余岁,长相儒雅,此刻行了一个军礼,脸上露出了笑容来。
    “吴玠,你来得好快!”赵谌笑道。
    他们来之前并没有通知吴玠,没有想到刚刚来到这里,吴玠已经得到消息,然后赶来。
    “陛下刚刚进入我们海军的防区,已经有人通报末将,末将便匆匆赶来了。”吴玠道。
    “现在军港建设的如何了?”赵谌道。
    “已经建成两个军港,可以停泊四百多艘船只,不过,还是需要再建其他的一些港口!现在海上的浮冰已经消除,江南的客商可能会通过海运来到北方,他们也要在这里停泊。”吴玠道。
    赵谌、虞允文点了点头。
    以前这里属于辽国和大宋的交界地带,辽国和大宋之间乃是敌国,虽然有商业往来,但是也很少通过海运!当时这里一片荒凉,什么东西都没有!而且,这里作为两国边境,还有不少的兵寨,普通的百姓根本不敢来到这里!现在这里则是完全的大宋地界,一直到了现在,这里才有一座卫城立起来!之所以叫做卫城,因为这里主要是为了防御燕京,至少目前来说,这里是因为吴玠军队而设立!
    众人纵马朝着南边而去,今天的天气十分的暖和,走了有十余里路,他们终于见到了正在建设中的军港。
    这些军港都是石头砌成,一块块巨大的石头朝着这里运来。在这里干活的多是一些女真俘虏,也有一些汉人的工匠在这里。
    码头上则是一排排营房,有许多士兵在里面进进出出!
    港口中也已经不少的战舰停泊。
    冬天过去,渤海冰封早已经解除,现在已经有战船出海。
    “等到将来,这里定然能够繁华起来!”看着眼前的一切,赵谌道。
    “是啊!这里四通八达,从江南来到燕京,将来要经过这里!而且,黄河就在南边,从开封府到大名府,从大名府则可以直接来到天津卫,这里可以将曾经的东京、北京都联结起来!还有,从这里前往高丽、东瀛也十分的便捷!现在这里仅仅是一个卫城,将来只怕是京师周围最繁华的地方了。”虞允文点头道。
    历史上黄河改道是因为女真入侵,南宋将领掘开黄河,但是那是发生在宗泽死后!可惜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人掘开黄河,因此一直到现在,黄河仍旧是沿着北宋时候的通道行进,因此天津的地理位置比起后世更加的重要!天津现在可以通过黄河直接和大名府、开封府联通起来!大名府乃是河北、山东的中心所在,开封则是中原中心所在!只要国家注重商业,那这里繁华乃是必然的事情。
    海运、河运畅通,这里将会成为北方沿海最重要的城池。
    “吴璘到了没有?”赵谌一边观看这里的建设情况,一边道。
    “陛下,他已经到了登州!他会在那里建立海军港口!”吴玠道。
    吴璘本来在江南清剿两淮匪徒,不过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所有匪徒已经被清理干净!之后赵哲率领十五万泾原军南下,进入河南、两淮地带,而吴璘则是北上,在登州一带建立海军基地!宋代的登州大概是后世的青岛位置,那里在宋代的地位本来就十分重要,高丽、东瀛的商贸往来常常经过登州!登州、泉州,这是大宋最重要的两个海洋商贸城市!
    现在海军十万人,吴玠带领五万人在天津建立天津卫,而吴璘则是带领其余五万人坐镇登州。
    “你们本来在川蜀,那里富饶、温暖,现在来到北方,环境严苛,将士们都受苦了。”赵谌往前走着,一边道。
    “其实将士们不怕受苦,将士们心中都非常激动!我们以前只是长江水师,只是在长江上作战,可是现在我们可以出海作战!想想都让人兴奋!”吴玠笑道。
    “现在仅仅是近海作战,将来有可能去远海!咱们汉人在陆地纵横了几千年,现在也该彻底进入大海之中了!可以说,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个时代叫做大航海时代!”赵谌看向远处的大海,有些感慨道。
    本来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比现在还要迟二百年,是由欧洲人发起!而现在,将会由中国人发起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又称作地理大发现时代,当时的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国家和地区,殖民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也是伴随着大航海时代一起出现,许多新的发明、新的思想也是在大航海时代之后出现!现在赵谌决定开启这一切,由汉人开启这一切!
    “大航海时代?陛下,海洋中能有什么?除了一些小岛之外,还有什么?”吴玠道。
    “难道你不想知道海洋的尽头在哪里吗?一直往东走,会走到什么地方?会不会永远没有尽头?”赵谌笑道。
    “这……”吴玠愣在了那里。
    “海洋中有无尽的财富,前方也有无尽的领土!我希望太阳能够照耀到的地方都有我大宋的旗帜飘扬!等到将来,战事平定,你们可以去四处看看!”赵谌道。
    赵谌想起了后世那个著名的“日不落帝国”,赵谌希望在自己的手里能够实现这一切。
    “好!”吴玠显然对这些也感兴趣,当下点了点头。
    “咱们汉人要有冒险的精神,敢于探索未知,不要一直呆在家乡!远处有很多美好的地方,美好的事情,谁能够发现,朝廷都会有所嘉奖!等到以后,朝廷会推出法例!另外,若是有人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了新事物,朝廷都会将他的名字、功绩刊载下来,发布各方!”赵谌道。
    吴玠、虞允文都有些惊讶,二人心想若是这样一来的话,只怕许多人都要冒险出海,或者是往北、往西探索未知地界了。
    视察了几个港口之后,他们朝着西边而去,这里已经修成了一条五里长的街道,街道两旁有许多的房舍。
    “陛下,这些都是仓库!江南的商人要来到北方,若是要储备货物的话,可以放在这里!前些天的时候,已经有江南的商人找到我们,商讨租赁价格!”吴玠道。
    “天津卫的民事需要另外找一个人来处理。”赵谌想了想,道。
    “是这个道理!我在这里,主要是练兵,若是操心这些事情的话,实在是烦不胜烦。”吴玠笑道。
    “对了,造船厂搬移过来没有?”赵谌道。
    “造船厂现在只有一部分工匠来到了这里,还有一部分人在渝州,尚未过来!朝廷仍旧在做动员的工作!我们已经给造船厂准备了地盘、工具,只等人来了!”吴玠道。
    “天津卫的条件艰苦,自然不如渝州,对于那些到来的工匠,每年的饷银自然要提高了!另外,我们也可以花大价钱从泉州一带招募工匠!当初在渝州的时候,咱们做的都是长江里的水船,现在则是做一些真正的海船了。”赵谌道。
    “好,末将记住了!”吴玠道。
    “允文,你写信给李纲、李光,他们两人都在南方,这件事情交给他们去做。”赵谌道。
    虞允文点了点头。
    “要想称霸海洋,海船乃是根本!咱们不仅要招募那些优秀的造船工匠,还要鼓励他们提高造船技术!若是有人能够改进造船工艺,都要大力奖赏!造船厂中必须有这样的奖赏制度!”赵谌道。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这句话,赵谌心中十分认可!对于技术人员,他一向非常重视。
    “陛下,当初在海上的时候,咱们曾经说过,可以从海上对女真人发起进攻,现在不知道时机来临没有?”吴玠道。


第四百四十五章 消息传来
    “现在无需着急!参谋本部还需要仔细调查辽东情报,我们需要将女真人的兵马布置情况、粮草储备地点、人口集中地点全部调查出来之后,才能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之后才能对他们发起进攻!你们在天津卫认真训练就好!若是需要什么东西,可以告诉参谋本部,参谋本部会给你们准备好的。”赵谌道。
    “现在我们仍旧需要大量弓弩。”吴玠想了想,道。
    “这个简单,关陕的军器监有数万工匠,光是制造弓弩的工匠数量就接近万人,足以满足军队需要。”虞允文道。
    “现在军机处和参谋本部都已经转移到了燕京城,军器监也应该转移到燕京城,只在关陕、汉中、川蜀留下分支机构即可。”赵谌道。
    虞允文点了点头。
    “其实我一直在想,可以把军器监从后勤处分出来,今后军器监和后勤处、作战处、情报处并列,同为参谋本部下属的重要机构。”赵谌道。
    “啊!陛下,没有这个必要吧?”虞允文惊讶的道。
    “兵器的作用十分重要!这些年来,我们屡次战胜西夏、女真,除了我们的战士英勇作战之外,我们的兵器胜过敌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希望咱们的兵器还能够继续改进,今后仅仅靠着兵器,咱们便可以战胜一切异族!比如火药,能不能成为兵器?还有,这造船厂也应该归军器监管理!今后凡是和战事有关的一切器械都要归军器监管理,后勤处仅仅是管理粮草、衣物等等事务!”赵谌道。
    “这件事情需要参谋本部来讨论。”虞允文道。
    “好,等到回去之后,就让参谋本部来讨论!另外,军器监虽然数量已经不少,但是国家百万大军,需要兵器无数,这些工匠数量我感觉还是不足!可以让一部分聪颖青年进入军器监,成为工匠。”赵谌道。
    “这……陛下,军器监的工匠都是匠户,身份低贱,青年们未必愿意进入其中。”虞允文道。
    “从今以后,取消所谓的匠户、兵户等等户籍划分,只有普通的民户!这个回去之后,咱们也讨论一下。”赵谌道。
    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对百姓都做了多种划分,有普通的民户,也有工匠们才有的匠户,也有世代当兵的兵户。匠户的子孙后代永远只能当工匠,不能从事其他的行业。至于兵户,子子孙孙都是士兵,不能科举,不能去做其他的营生。宋代还好,专门的匠户、兵户数量不是很多,到了明代,天下的匠人,不管是不是朝廷下属,都是匠户,天下的士兵都是兵户!明代末期,许多兵户都变成了将领的佃农,天天吃不饱饭,又不能离开驻地,不能去做其他的营生,许多兵户起来造反。古代帝王本来想用这样的办法来管理百姓,谁知却适得其反。
    “取消匠户、兵户,让他们变成普通的民户,这个应该可以。”虞允文道。
    他们从这条长街上走过,眼前一片空旷,再也没有其他的建筑。
    现在的天津卫只有几个港口,一条长街!至少目前看来,这里还是相当的荒凉。
    “对了,完颜宗望在哪里?”走到街尽头,赵谌道。
    “陛下,完颜宗望在那边修建码头。”吴玠道。
    赵谌笑了笑,带着虞允文、吴玠等人朝着那边而去。
    到了那边的码头,赵谌果然看到了完颜宗望,现在完颜宗望眼神空洞,在那里麻木的干活!对于赵谌等人到来,完颜宗望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其实赵谌一开始活捉完颜宗望,主要是为了招降完颜娄室,但是也没有用上!当时赵谌曾经说过,要带着完颜宗望在各处游街,当时也不过是为了打击完颜宗望罢了,并没有真正这么做!
    现在看到完颜宗望如此模样,赵谌也觉得无趣。
    “这些女真俘虏的待遇如何?”赵谌道。
    “陛下,他们每天休息四个时辰!他们的伙食和我们士兵们的伙食一样,我们能够吃饱饭的时候,他们也能够吃饱饭,不过现在限制粮食,他们的饭菜自然也减少了!我们士兵也不会轻易打骂他们,除非是他们故意偷懒不干活!另外,我们士兵也常常参加建设,基本上一个月里我们总要干十天的活。”吴玠道。
    赵谌轻轻点头,他一路走过,只见所有的女真人都是眼神麻木,似乎已经认命了一般!女真俘虏不敢偷懒,但是也没有几个人真正用心去做工作。
    “告诉这些女真战俘,若是他们做得好,朝廷会有所嘉奖!这样子,每年我们会释放一千人!让他们都积极、用心的干活!”赵谌想了想,道。
    吴玠的脸上露出了犹豫的表情来。
    “咱们不缺战俘,北方还有战事,还会有战俘到来!这些战俘没有希望,心中麻木,自然不会好好地干活。给他们希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他们才会用心的干活。”赵谌道。
    吴玠点了点头。
    当下吴玠就令人去传达赵谌的命令,过了一阵,整个港口上都传来了女真战俘的欢呼声!
    ******
    赵谌、虞允文、吴玠等人再次来到了海边,海风吹来,无比的清凉。
    赵谌心中十分的舒服,远离燕京,那些繁琐的政事也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他可以好好地歇一歇。
    “赵开现在到什么地方了?”赵谌道。
    “他已经到河东,半个月之内应该能够赶到燕京。”虞允文道。
    “他来了之后,我们又能轻松许多。”赵谌笑道。
    “让他直接进入军机处吗?”虞允文道。
    赵谌点了点头。
    现在军机处中大臣的数量已经渐渐的多起来,各大臣负责专门的事务,王庶负责宣传,虞允文负责司法,曲端负责参谋本部,胡铨负责农业,王十朋负责修建公路,而赵开到来之后将会负责税收!这赵开本来是四川宣抚使,善于理财,赵谌是专门把他调到燕京城来!
    现在的军机处正在渐渐朝着后世的内阁转变,赵谌每过半个月就要召开一次军机会议,和众人一起商讨国事!军机会议上,军机大臣可以畅言国事,不会有任何顾忌!
    除了没有首相,没有固定的选拔机制之外,这里几乎便是后世的内阁了。
    李纲本来是最好的首相人选,不过江南恢复还离不开李纲。赵谌需要李纲这个天下名臣来坐镇江南。
    “陛下,江南宋姑娘生下皇子,总要有封号才成吧?”虞允文猛地道。
    “封号也不过是虚名罢了,就封她为皇贵妃吧。”赵谌想了想,道。
    “好!等回到燕京之后,微臣就下发旨意!还有,陛下,皇子诞生,此乃是国之大事,只是皇子还没有名字。”虞允文道。
    “征服北方之后,再往北是一片荒凉的冰原,往西则是荒漠,虽然更远处还有国家存在,我们也可以征服,不过耗时耗力,我们不可能将主要力量放在这上面,顶多派几员大将去征讨一些不服从我们的蛮夷!从今以后,我们的目光要放在海洋之上,朕猜测,海洋上还有无尽的领土、国家,可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去征服!这孩子,就叫他沧海吧。”赵谌道。
    这一天赵谌、虞允文就在天津卫的码头住了下来。
    第二日清晨,他们随着士兵们一起出海,观看海军训练,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才重新回到了岸上。
    他们准备在军中和士兵一起用餐,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有一队骑兵朝着这里狂奔而来。
    这一队骑兵大概有十余人,他们被海军士兵拦了下来,之后稍作通报,这十几个骑兵被放了过来。
    他们匆匆来到赵谌身旁,立刻跪了下来。
    “你们是辽东军区的士兵?发生了什么事情?”赵谌将前面的一个士兵拉了起来,道。
    “陛下,太上皇出现了!”那士兵道。
    “什么?太上皇?”赵谌一愣,旁边的虞允文、吴玠等人也愣在了那里。
    “到底是怎么回事?”虞允文道。
    “前天中午,有千余人来到了山海关下,他们在那里大喊大叫,许多似乎都是咱们汉人,其中有人说自己是太上皇!刘锜将军辨认之后,也没有说那人到底是真是假,只是让我们立刻来禀报陛下您,让陛下您最好去山海关一趟。”那士兵道。
    赵谌、虞允文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是哪一位太上皇?”赵谌道。
    “那人说他是道君皇帝!”士兵道。
    道君皇帝便是宋徽宗赵佶了,他在位的时候崇信道教,一直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陛下,这件事情关系重大,我们须得立刻前往山海关!”虞允文道。
    赵谌点了点头。
    说:
    本书快完结了,我要好好地想想后面的大纲,把后面的大纲再完善一下,免得虎头蛇尾。
    今天两章。


第四百四十六章 山海关
    二月的山海关,天气仍旧寒冷。
    北风呼啸不停,此刻在山海关的下面,千余人正挤在一起,这样稍稍能够温暖一些。
    一个身穿黄衣的老者站在最前方,他的头发花白,脸上的皮肤也干裂无比,充满了皱纹,他此刻冻得颤抖,不住的看向上方。
    “再去派人喊一喊!”这老者道。
    “我们一直都在喊,这都两天了,他们还是没有打开城门。”旁边也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道。
    “他们难道要让我们冻死在这里吗?”身穿黄衣的老者道。
    “太上皇,他们万万没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