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杀明-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丰臣秀吉闻言有些不满意的说道:“这个你就不懂了,不过不是好东西,人们怎么可能会趋之若鹜,想来必然有所功效,既然连明国皇帝都在服用,这样吧!你带人去买来一些,我也想要尝试一下!”
石田三成听丰臣秀吉说了,也不敢反对,急忙应下,出去准备了,不多时便捧着一个精致的长条木盒回来,呈到了丰臣秀吉的面前。
“殿下!这木盒里面的就是福寿膏,方才臣去问过了,不单单是大阪城内的富裕人家,现在就连一些偏远地区的大名,番主都在服用,或许真的像您说的那样,有些奇妙的功效吧!”
丰臣秀吉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木盒,见里面整齐摆放着十粒药丸,还有一根做工精美的长竹筒,道:“幼吉!这福寿膏该如何服用?”
石田三成连忙将问来的吸食方法讲了,丰臣秀吉赶紧迫不及待的让人装药,点火,然后就在殿上吞云吐雾起来。
和当日那三个日本商人一样,渐渐的丰臣秀吉的眼神变得迷离起来,脸上带着莫名其妙的笑容,一派享受的表情,几乎都要呻吟起来了。
石田三成看着也是不明所以,方才他在津田屋也看到过不少正在吸食这福寿膏的人,那脸上的表情就和现在丰臣秀吉一模一样。
“殿下!殿下!”
石田三成唤了两声,可丰臣秀吉此刻已经完全沉浸在了毒品幻化出来的奇妙世界当中,哪里听得到。
过了好半晌,迷迷糊糊的丰臣秀吉才总算是清醒了过来,原本浑浊的双眼,此刻变得炯炯有神。
丰臣秀吉低头看着自己干枯的双手,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真的好像年轻了一样,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精神更是健旺了许多。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实在是太奇妙了!”
石田三成看着丰臣秀吉,不禁有些担心,问道:“殿下!您现在的感觉如何?”
丰臣秀吉起身大笑道:“好!好!好得不能再好了,幼吉!你立刻去津田屋,再多买一些这种福寿膏,还有通知长束正家,今后贩卖福寿膏的明国船只一律不许为难,还要妥善保护。”
石田三成看着丰臣秀吉的精神大好,心中也是高兴,他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丰臣秀吉给的,这段时间他也在担心,丰臣秀吉承受不住侵朝失败的打击,出了岔子,眼下看来,这福寿膏简直就是神丹妙药,只是吸食了一粒,居然就让丰臣秀吉年轻了不少。
“是!殿下!臣这就去办!”
丰臣秀吉都吸食福寿膏的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各地的大名听到消息,也对这福寿膏产生了好奇心,一番尝试之后,也纷纷迷恋上了。
各地的大名都开始对这福寿膏渐渐狂热起来的时候,只有德川家康冷眼旁观,对明国,他一直都有着深深的戒备,他可不相信明国人真的那么好心,把这等神丹妙药给日本人服用。
不单单德川家康自己不用,而且还下令,在他领地之内的所有人,都不许购买。
可是禁令如何能禁止得了,一旦尝试过了,再想要摆脱,那是千难万难,只要有一日不用,浑身上下就好像有蚂蚁在怕一样,可只要吸食一粒,立刻就会变得精神矍铄。
一些人甚至开始流传,那种难受的感觉,完全是神明的考验,只有坚持服用的人,最终才能羽化登仙。
这个说法一经问世,让原本在日本就十分疯狂的福寿膏热,变得更加疯狂,不单单是那些有钱人,甚至就连一些百姓都忍不住诱惑,散尽家财去购买。
一时之间,日本国内,举国都是大烟枪,之前浩浩荡荡要再度侵朝也被搁置了下来,李如楠这个鸦片贩子,就用这小小的丸药,让日本这个疯狂的国度,到处都变得青烟缭绕。
第五十三章 大发横财
一颗神奇的小药丸,整个日本都飘飘欲仙了,上至猴子太阁,下至黎民百姓,你要是没用过福寿膏,你都不好意思张嘴和人说话。
长生不老,得道飞仙,无论是谁,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无论身份贵贱高低,没有人不想的,不过那只是传闻,谁也没看见过,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谁瞧见了?
不过延年益寿,返老还童也不错,这就是福寿膏的广告语,现在都不用甘宁吹嘘了,日本人自己都在帮着宣传,这玩意儿就跟邪教一样,说的人多了,原本不相信的人,也都相信了,日本人又没学过什么叫科学发展观,不过倒是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了一个通透,这不人人都在实践,人人都在学习。
后世满清被鸦片荼毒,举国上下香烟缭绕,得了个东亚病夫的屈辱名号,现在日本人民极其仗义,提前就把这个冠名权给拿走了,扣在了自己的脑袋上。
特别是丰臣秀吉,老猴子头现在简直快活的似神仙一般,吸足了一口烟,他真的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那样精力充沛,不过精力充沛了,他却也不想着处理政事,而是接着钻研福寿膏成仙大法。
有道是上行下效,连伟大的太阁大人都投身到了这项事业当中,下面的臣民自然也不能闲着,于是乎卖房子卖地的,卖妻卖女的,只要能换来钱去买福寿膏,他们就没有不做的。
津田屋自然是赚了一个钵满盆盈,田中小一郎也如愿以偿的摘掉了那个见习的名号,简直把甘宁当成了活祖宗一样供着。
每次甘宁前来贸易,必定是好吃好喝供养着,红包美女一个劲儿的塞,就求着甘宁下次来的时候能多带些神奇小药丸。
没办法啊!
福寿膏贵确实是贵,可现在供不应求,原本还只是在近畿一代发展的津田屋,现在将分店都开到奥陆去了,也就是北海道那边阿努依人凶蛮,要不然的话,旗号都要立到那上面去了。
丰臣秀吉现在是一天都离不开福寿膏,所有的政务全都推给了五大老和五奉行,整天幻想着能够有朝一日,修炼成功,成仙了道。
五大老当中,现在除了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之外,也都在为了共同的事业努力,德川家康不服用,是因为感觉明国商人将这玩意儿送来,没憋着好屁,前田利家不用是因为他是个律己的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修炼武艺,对成仙什么的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五奉行则是除了石田三成之外,人人都是大烟鬼,指望着他们来处理政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石田三成到底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在其中发现了问题,他担任着界町奉行,说白了就是丰臣幕府的钱袋子,他发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黄金越来越少了,黄金全都哪去了?
当然全都进了李如楠的腰包!
这个时候日本虽然没有什么大藏省主抓全国经济发展,可石田三成到底业务水平也不差,黄金流通不足,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可想而之。
而且不单单是民间的黄金大量流逝,就连丰臣家的资金现在眼看也要见底了,没了钱怎么养兵,怎么给部下发工资,怎么压制各地野心勃勃的大名,还玩儿个屁啊!
发现了问题的石田三成大惊失色,虽然不敢确定,但是他也隐约猜到了,这是明国人的机谋,急匆匆的来见了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这会儿刚吸食了一颗福寿膏,突然发觉自己亢奋的不得了,也顾不得正室宁宁年老色衰,先解决了一把生理问题,这会儿刚刚完事儿,正美着呢,听贴身的小姓说石田三成来了。
“让他在正殿等候!”
丰臣秀吉的言语之中透着不耐烦,由下人服侍着穿好了衣服,一步三摇的到了正殿,见石田三成正恭敬的跪坐着。
“幼吉!你来见我,有何要事!?”
丰臣秀吉说着话,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鼻涕眼泪都流了下来,再配合上他那干瘪的猴子头,简直就像是个病入膏肓的糟老头子。
石田三成见状,心中不禁有些担忧,道:“殿下!您的精神好像不太好!还请多注意身体!”
丰臣秀吉闻言,顿时有些不高兴,但凡是上了年纪的谁愿意听这话,这不是分明再说,你老了,不中用了,对自己好点儿,别哪天就伸腿闭眼死球了。
“说正事,我的身体很好,服用了明国贩卖过来的福寿膏,连之前的一些小病都痊愈了,对了!幼吉!福寿膏也不多了,你再去津田屋买上一些!”
石田三成闻言,苦着一张脸道:“殿下!那福寿膏实在是不能再用了!”
丰臣秀吉一听就急了,他现在是一天都离不开那神奇小药丸,要是断了顿,那还不要了他的老命啊。
“这是为何?”
石田三成忙道:“殿下!那福寿膏售价昂贵,要十两黄金才能得一粒,现在举国上下,只要是稍稍有些家财的,都去购买那福寿膏,就连一些小民百姓都争相效仿,以至于家破人亡,卖儿卖女之事层出不穷,市面上流通的黄金大量减少,就是丰臣家的资金也有些不足了,再这样下去,只怕会影响到您征伐明国的大计!”
丰臣秀吉到底是一代人杰,当初也是个苦哈哈,自然知道没钱的害处,这会儿虽然因为福寿膏被折腾的脑袋昏沉沉,但是那颗征服大陆的野心,却没有熄灭多少。
“真的有这么严重!?”
石田三成忙道:“殿下!还不仅如此,臣多方查访,得知了许多人因无钱购买福寿膏,突然换上了一种怪病,一旦发作起来,六亲不认,是非不分,甚至有些人疯狂的自杀,殿下!臣以为向日本兜售这福寿膏,绝对是明国人的计谋,他们这是想要掏光我国的钱财啊!”
丰臣秀吉闻言皱眉道:“你说的这些,我也听说过了,应该不是福寿膏的错,那些人不能坚持服用,肯定是神明对他们的考验,才会用神力折磨他们,让他们不要放弃修炼。”
石田三成见丰臣秀吉居然还帮着那福寿膏开脱,心中一阵大寒,道:“殿下!您~~~~~~”
丰臣秀吉摆了摆手,道:“幼吉!你不要说了,你是个对神明不虔诚的,不肯服用福寿膏,才会对神药产生误解,你的担心虽然不无道理,可那福寿膏,我现在是一天都离不开了!”
丰臣秀吉最终还是没办法用毅力战胜鸦片对他的巨大诱惑,吸毒的人都是如此,为了能得到毒品,别说是自己骗自己了,就是自己杀自己,他们都能做得出来。
“不过你也不要担心,只要能够坚持服用福寿膏,我的身体状况就会越来越好,到时候我会亲自指挥兵伐朝鲜,继而攻入大明指日可待!”
丰臣秀吉也是昏了头,他居然还指望着能通过吸食鸦片得个好身体,历史上的丁酉之乱发生在万历二十四年,就丰臣秀吉现在这么个大烟鬼,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都不好说。
丰臣秀吉还在疯狂的幻想着,鸦片的毒素现在已经完全破坏了他的神经中枢,有时候坐着坐着他都能陷入幻觉当中。
他甚至还幻想到自己驾临北京,高坐在明国皇帝的龙椅之上,下面跪拜着的是明国皇帝和朝鲜国王,一起称呼他为皇帝陛下。
人一旦陷入到疯狂当中,那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丰臣秀吉甚至幻想着可以用福寿膏来打造一支天兵天将出来。
他命人在军队之中挑选了两千身体见状,对丰臣家极其忠诚的武士,每天供给他们福寿膏,希望能借此,让这些武士跟着他一起成仙,然后麾军攻入大明,成为全天下的主人。
日本人越是疯狂,李如楠自然也就越是高兴,通过大量的鸦片输入日本,他的口袋也是越来越充盈,金钱滚滚来,之前停顿下来的建设工作,自然也要开始了。
流民现在对他来说根本就不叫事儿,日本人对福寿膏的疯狂需求,带来的可不仅仅是黄金,还有粮食,没有黄金没关系,还可以作价成粮食嘛。
日本人现在是发了疯,只要能换来福寿膏,去他妈的战略物资,先过了烟瘾再说吧,福寿膏在手,天下我有,还打什么仗啊,现在多好,吸足一口烟儿,快活似神仙儿。
李如楠现在都想给自己两个大嘴巴,要是早有这个好办法,还用得着出海去江淮购粮,拿着几粒福寿膏在日本人眼前晃悠一下,什么没有啊!
至于毒害一个民族的负罪感?
那玩意儿是什么东西!?
再说了日本也算是个民族?
一帮子狼心狗肺的东西,死了全都活该!
手里有粮又有钱,李如楠现在就是个暴发户,土财主,辽东别的地方畏之如虎的流民问题,在他这里根本就不叫事儿,甚至还派人通知了李如松,有流民就只管往他这里送,他这里粮食随便吃,金票大大的,就没有他李老九解决不了的问题。
李如松也是莫名其妙,之前还带让人到他跟前哭穷,现在怎么华丽转身,成了土豪,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反正也出不了大格,由得他去。
你不是要流民吗?
李如松大笔一挥,知会了辽东都司各地的卫指挥使,只要有流民就往李如楠那里送,看他能折腾出什么牡丹花来。
到了秋收的时候,金州卫的总人口已经突破了十万人,李如楠乐开了花,闷在城主府里,金钱大把花。
先扔出去四万金币,把城堡升级到了堡垒,然后就是大肆购买建筑图纸。
骁骑营寨(健骑营寨升级):建造费用12000,可招募挑荡骑兵。
终于可以爆挑荡骑兵了,李如楠先小小的激动了一把,虽然将军卫队和神机龙骑兵还很遥远,但是要是能将不满编的挑荡骑兵补充到一千人的规模,也足够李如楠招摇一阵子的了。
武卫军营(边军军营升级):建造费用12000,可招募御阵重步兵,破阵重步兵。
这两大神兵绝对是攻城破阵的不二利器,本身防御能力极其强悍,再加上不俗的攻击力,就算是马其顿方阵,在他们的面前也和纸糊的没什么两样。
箭术靶场(训练靶场升级):建造费用12000,可招募边军弓箭手。
前世李如楠玩《全面战争之大明远征军》的时候最喜欢的爆的兵种,虽然攻击力比不上大明神射手,但是性价比绝对超高,前期经济拮据的时候,实在是杀人越货,打劫耍流氓的不二选择。
石道(道路升级):建造费用3000,可提高商业贸易。
灌溉体系(作物轮种升级):建造费用14400,可提高农业生产。
船坞(港口升级):建造费用3600,可招募福船。
五军营:建造费用3600,可招募效义营、殚忠营、十二营、围子手营、幼官舍人营。
这就是大明时期的特种部队了,步骑综合,虽然招募费用高,但是到了后期,一窝蜂的向前冲,就算是欧洲联军,想要将其打败也不在话下。
紧接着又豪掷金币六万,将堡垒直接升级到了终极版本的要塞,李如楠前世玩《全面战争之大明远征军》的时候,初期就喜欢使用要塞群,根本就不升级城市,每次敌军攻城,别管带着多少攻城武器,在要塞的高大城墙面前,也只能望城兴叹。
往往只需要在要塞里驻扎三五队弩手防御,敌军想要破城,除非带着攻城炮,要不然也只能在外面打转转,最后无奈撤军。
投石塔:建造费用15000,可增强防御。
这绝对是《全面战争之大明远征军》里面的一个超级大BUG,城墙上头放着重型投石机,就算是敌军围而不攻,也照样能造成极大的杀伤力。
神射靶场(箭术靶场升级):建造费用15000,可招募大明神射手。
大明朝的狙击手有木有?
神射手一出,再配上几队重步兵,纵然你有千军万马,也别想破了咱的防。
三千营:建造费用7200,可招募三千营、边军掷弹骑兵、边军掷弹兵。
投弹兵无论是骑马的,还是不骑马的都有些鸡肋,攻击力虽然不错,但总归是一次性消耗品,把炸弹扔出去之后的投弹兵,攻击力,防御力甚至都比不上《罗马全面战争》里的小城管,可那三千营可了不得。
明成祖设三千营,招募三千身强力壮,弓马娴熟的蒙古大汉,这支部队也成了大明朝禁军之中的主要突击力量,每次明朝和墙外的蛮族作战,这三千营都是主力中的主力,用蒙古人去打蒙古人,也就只有明成祖那个缺德玩意儿才能想出这主意了。
孙承宗被喊来的时候,看着李如楠笑嘻嘻的手里拿着一沓图纸,差点儿调头就跑,上次李如楠去江淮购粮,扔给他一大堆图纸,结果差点儿把他给活活累死,看着这次的厚度,比之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家伙,这是打算要累死人啊!
这会儿孙承宗都想去找李凌儿寻找安慰去了,可逃是逃不掉了,也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强忍住在李如楠的脸上挥拳的冲动,拱手道:“小叔!这个~~~~~~最近各地政务繁多,承宗还要料理对倭国贸易的帐幕,还有~~~~~~~~”
“拿去!招募流民,依图建造!”
李如楠才懒得听孙承宗诉苦,既然是大能,那就该能者多劳,要不然让你和国家文史档案馆的管理员坐上指挥同知的高位,岂不是白瞎了。
孙承宗苦着一张脸,也是无可奈何,他是真不知道李如楠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些图纸,看上去还真似模似样的,建造好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只有上次招募了士兵千人,全都被李如楠扔到了那个健骑营寨,前几天出来的时候,差点把孙承宗吓得下巴脱臼。
也没见怎么训练,就是整日里在健骑营寨里骑马射箭,结果出来的时候,一个个全都变了,流民逆袭了正规军,进去的时候还是愣头愣脑的,队列都站不起,结果一出来,好家伙,一千人分成十队列阵,往哪里一战,就透着一股精悍,实力什么的暂时还不知道,不过这队列站的绝对够皇帝仪仗队的水准了。
孙承宗见李如楠把图纸都快塞进他的嘴里了,也不敢不接,只得苦着脸接了过去,道:“小叔!可还是要以工代赈!?”
李如楠点点头道:“稚绳!眼下我麾下乏人,也就只有你能替我分忧了,如今涌入金州卫的流民日益增多,今天再让他们去开垦荒地只怕是不成了,又不能白养着,让他们出劳力,换口粮,也总归能让他们养活一家的老小!这是大事,万万轻忽不得!”
一说到正事,孙承宗也收起了苦相,他是个有分寸的人,知道眼下就是金州卫发展的关键时期,自然不敢怠慢:“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尽心竭力!”
第五十四章 皇帝也来打秋风
金州卫这边又掀起了第二轮的建设高潮,李如楠手里有钱,自然也就不在乎怎么花,反正最终的目的都是帮着他保命,这世道势力雄厚,说起话来才能硬气,要不然的话,随随便便一个海盗都能要了他的命。
就目前来说,李如楠也算是小有势力了,金州卫建设热火朝天,又吸引了大量的流民,人口也达到了十万众,就是兵力还稍显不足。
现在李如楠手里除了之前做任务,全战系统给的三队骑兵之外,那边军骑射手,现在也就是仪仗队的货,系统升级之后,将坑爹外放到了无限大,给出来的士兵更是如此,足足训练了两个月的时间,系统附送的健骑营寨教官除了交给了队列之外,基本上没教给什么,想要行成一支精兵部队,还要经过一番训练,实战才行。
将一千边军骑射手全都交给了博阿斯,毕竟当初可是答应了这个弗朗机人的,虽然稍稍缩了点儿水分,可好歹也是个千夫长了。
博阿斯贡献出来的五百支后装式燧发枪,也全都调给了这支千人队,至于怎么训练,那就是博阿斯自己的事情了,李如楠要的只是最后的结果。
按照李如楠的计划,整个金州卫的兵力至少也应该在万人的规模,不然的话想要应付随后的倭寇二次侵朝,以及最大的威胁努尔哈赤,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李如楠现在仗着福寿膏的生意,一边造福日本人民,一边大肆敛财,钱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他这边大肆敛财,耳目遍布天下的万历皇帝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他倒是不眼红李如楠赚钱,这个天下都是皇帝的,没有人能和他斗富,他真正眼红的是李如楠手上的福寿膏。
这生意,李如楠做得十分隐蔽,再加上此刻他也开始发展了情报网,辽东的锦衣卫想要探知他的动向,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万历皇帝本身就是个大烟鬼,只可惜那些海外藩国每年进贡的福寿膏,在赏赐后妃,皇亲之后,根本就不够他用的,这毒瘾一发作,那可不是好受的,万历皇帝自然也不能坐等,只能派出太监可着全天下四处搜刮。
如今听说李如楠的手上居然有福寿膏,非但不想着献上来,居然还出售,大肆敛财,这还了得。
万历皇帝自觉对待李家称得上是恩宠备至了,李如楠这么没眼色,实在是伤透了他的一颗龙心。
“张伴伴!那李家小子是从哪弄来的福寿膏,还没查清楚?”万历皇帝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比张诚更像个太监。
张诚也知道万历皇帝这些天福寿膏又要断顿了,心里也是着急,之前也听人说了李如楠大肆向日本兜售,敛财无数。
见万历皇帝问起,张诚忙道:“只是听下面的人说是从红毛番人那边购得,至于这出处,还真不好说。”
万历皇帝也没心思管这些屁事,李如楠再能折腾,也不过就是个卫指挥使,李家在怎么牛,顶天了也就盘踞在辽东那蛮荒之地,能有多大的出息,自古以来胳膊顶不过大腿,更何况李家在万历皇帝眼里,也就是根中指。
“朕不管他是从哪弄来的,张伴伴!按说朕对李家也算是不错了,李家小子既然有这等好物什,却不想着进献给朕,是何道理!?”
张诚一听,就知道万历皇帝没了药,这是打算要打秋风了,又不好意思开口索要,这才对他提起,让他变着法的从李如楠那边搞上一些。
“万岁爷!那李如楠到底年轻视浅,做事不周全,倒不如老奴派人过去提点他一番。”
万历皇帝闻言,点头道:“也好!他是个能打仗的,日后朕要用他的地方多,可别养的骄纵了,这会儿就该让他知道,这做臣子的,心里头要装着君父,不然的话,那还得了!”
张诚听着不禁一阵牙酸,打秋风就说打秋风,还偏偏说得冠冕堂皇,这当皇帝的也不容易,脸皮再厚也要想着装典门面。
其实张诚倒也该知足了,现在的万历皇帝虽然吃相难看,但好歹还顾及着脸面,等到日后万历二十四年,随着倭寇二次侵朝战争结束,大明财政日益拮据,万历皇帝再吃起来的时候,那才是连脸面都不要了。
矿监制度就是万历皇帝敛财的一大创举,比如说要在某个地方发现了金银矿和原砂矿,万历皇帝只要知道了,就会立刻派个宦官去管理,宦官的官衔为“某地某矿提督太监”。
可是朝廷本来都已经有户部管理税收了,可万历皇帝又设了个税收部门,老百姓也不敢反抗,只好在言语上调戏一番,就戏称他们为“矿监”和“税监”。
矿监和税监,这官名一听就不象是什么好鸟,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他们一向是以“为搜刮天下之民脂民膏服务为己任”的,收钱的来头还不小。
口衔天宪,手握皇纲,这名义是替皇帝收钱了,敛起财来可是大大的不客气了,他们也实在必须不客气,因为这二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堆子人。
这咋个说法?
拿矿监为例,本来派个矿监就是一个宦官,可这个宦官起码有上百个随从,而其中挑选出来负责干实事的就那么十来个,其他都是吃闲饭的。
这还不算,这十来个官吏也不是单架子,每个人起码又要带上一百多个手下,跟滚雪球使得。粗略一算,就算每个随从就五个家人吧,那一个矿监可少说管着五千多个人的吃饭问题,听了可别吓趴下了,这在历史上可就是事实,类似于后世那些不断臃肿的县政府乡政府之类,就这么上千张嘴,给多大个的金矿来养都不过来。
不够咋办?
总不能画饼充饥吧,这还难的到抓钱能手的太监们?
羊毛嘛,自然是出在羊身上。
咋个拔法?那可就多了去了。
比方说你家有钱是吧,OK!那吃定你了,谁让你好好的有钱,大明朝的天下穷的都要卖屁股了,你居然敢有钱,敢众人都醉你独醒,这还了得!
我就说你家里下面有矿来着,要在这里开矿,限你三天之内搬家,少和我分辨,老子说你这里有矿就是有矿,再争给你定个妨碍公务罪。
啥?舍不得搬,行啊!
MONEY拿来,有钱大爷求情,啥事都好说!
于是乎,一大笔钱就到手了。
要有宁可搬家也不出血的咋办?
老百姓好比孙猴子,本事再大,还能飞的出如来佛的五指山了去?
这矿开了,挖多挖少是看老天爷脸色,要是挖得少了,肯定是被人偷挖了去,好个刁民,好大胆子,国家的钱都敢抓两把?
全部带走!财产充公!什么,冤枉?谁管你那么多那!谁叫你住这里,就算把你搞得就剩四两骨头,也要榨几斤油出来用用。
要是矿挖完了,那也不能声张,矿没了,就要撤退,让当地的人知道了,这几千张嘴喝西北风去啊?矿不关,继续挖,日常维护费用依旧要穷泥腿子掏!
矿监这样弄钱可够厉害了吧!可比起税监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瞧瞧人家税监是怎么捞钱的,在江面上三步一卡,五步一站,不交钱甭想过去!一条船要是没交个几回税,就别想在江上开出二里地,水路上咬着呢。
这陆地上自然也不能闲着,这店生意不错嘛,于是乎税监大大们眼红了。
偷税漏税了吧!?
你说你刚交过,谁能作证,有收据吗?咱家说你漏税了就是漏税,再争给你定个抗税,一路下来,咱家那纤纤小手一指,指哪家哪家就是漏税,不搞的你倾家荡产,咱家绝不罢休。
这矿监为了敛财,不惜拆民房,废良田,挖坟墓,税监在江面地面两头紧吃。可谓是纵横绛骚,吸髓饮血。
这样久了哪成啊,这工商业还能搞下去吗?
搞不下去怎么办?
人的忍耐可都是有限度的,官逼民反,那小民就反了吧,于是,当时一次次手工业工人和商人的反矿监反税监斗争就此起彼伏了。
做啥事都要有个开头的,湖北的反矿监陈奉的暴动算是个先声,这姓陈的可不是太监,而是太监的干儿子,可做起事来比太监还他妈阴损,自打来湖广做税监来,就和一只撑圆了肚子的大虱子一样横征暴敛,收来的钱数以万计。
中间光民反就有十多次。就拿万历二十五年来说吧,他老人家去荆州征税,结果市民用满天的砖头和瓦片热烈迎接了这位陈大人,吓得他狼狈跑回武昌去了。
除了爱财如命外,这小子还是个管不住自己裤腰带的主,被武昌的百姓欢迎过一次,他还不长记性,转年他就因为强奸妇女在武昌再度激起众怒,武昌数万市民包围了税署。
陈奉好不容易被救出后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大肆反攻倒算,干起了还乡团的营生,派兵烧毁民宅,结果再次被愤怒的市民围在了税署里,朝廷见这家伙实在民愤太大,只好把他调了回去。
同样是在万历二十五年,山东临清又爆发了驱逐税监马堂的的暴动,这马堂论刮钱可更在陈奉之上,每年他起码从山东收税二十万两,而上缴朝廷的却只不到万两,除了佛面上刮金外,他还雇佣大量流氓地痞公开抢劫,一有反抗立马以造反问斩,不知多少人家被他闹地家破人亡,临清市民王佐朝率领上万名群众放火烧了他的税署,还杀死马的随从三十多人。
这民反一发可就不可收拾了,两年后在苏州又爆发了针对税监孙隆的起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