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杀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看到沈惟敬,杨方亭更是火大:“沈大人!这议和册封之事都是你搞出来的,如今日本人这般没有诚意,你非但不想着为君分忧,反倒帮着日本人说话,到底是何居心!”
沈惟敬一听,这顶大帽子扣下来,他的小肩膀可扛不住,但是分辨又显得太没底气,反倒是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道:“杨大人何出此言,下官来回奔波劳碌,只盼着两国能够重现和平,百姓能生活安定,这其中便是办成了事,功劳也是大人这个正使的,下官又能得到什么,若是如此的话,下官告辞回国便是,这议和册封之事,下官不再掺和!”
杨方亭一听沈惟敬要撂挑子,那哪成啊!
杨方亭就是个老学究,读书做学问他在行,可是这议和大事,他哪懂得该怎么做?
况且杨老先生连日本话都不会说,真要是见了丰臣秀吉的面,丰臣秀吉就是指着他的鼻子骂上三年,他都听不明白是哪根肠子里出来的屁。
杨方亭也就是发发牢骚,真要让他回国的话,他也没这个胆子,万历皇帝对此次议和十分重视,但凡是做皇帝的,就没有不想着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
当初明成祖遣郑和下西洋,引得海外诸国纷纷过来朝拜,万历皇帝自然也幻想着能在有生之年,来那么一出。
这次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到时候大明藩属之中可就要多出一个了,这岂能不是大事。
杨方亭要是耍性子,不干了,他不干没问题,那干脆就什么都别干了。
沈惟敬见杨方亭老实了,也是松了一口气,这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耿啾啾,不给老杨点儿颜色看看,他还真以为自己是吃白饭的了。
当然教训了一番,接下来自然就是该哄哄了:“杨大人!其实您是误会日本人了,倒不是他们敢怠慢您,实在是日本国小民弱,物产不丰,便是那丰臣秀吉每日里要是能有一条鱼吃,也称得上是丰盛了!”
一旁的小西行长一听,连忙接口道:“杨大人!日本真的穷啊!别说是肉食,就算是米面都不甚充裕,和天朝上国那是远远没办法相比的,还望大人体恤小国!”
紧接着,小西行长就是一同哭穷,就差说日本国内上上下下,包括那位后阳成天皇都经常要饭,卖屁眼儿了。
杨方亭听着,眼泪都忍不住流下来了,顺便为自己争一口吃的的行为懊悔不已:“如此说来倒是本官的不是了,唉!本官也没想到你日本居然如此困顿,本官居然~~~~~~唉!真是枉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惭愧,惭愧啊!”
沈惟敬看着杨方亭同情心泛滥,顿时松了一口气,日本穷吗?
确实是穷!
可穷的都是一般老百姓,那些达官贵人的生活绝对称得上是穷奢极欲,就说沈惟敬,来日本这些天,这老匹夫都长胖了,整日里山珍海味吃着,琼浆玉液喝着,每天晚上,还有两个日本娘们儿给暖脚,小日子过的比皇帝都快活。
这边安抚了杨方亭,小西行长转头又要去忽悠丰臣秀吉,小西行长也知道丰臣秀吉可是个精明透顶的人,要不然的话,他怎么可能从一介贱民,一下子登上了天下人的宝座。
忽悠丰臣秀吉可不容易,但没关系,谁让丰臣秀吉听不懂汉话,也看不懂汉字。
“太阁大人!”
小西行长跪伏在地上,低着头,恭敬的几乎可以去当教科书了。
坐在珠帘后面的丰臣秀吉更显老态了,朝鲜战事不顺利,如今大军都只能龟缩在釜山一代,每天消耗的粮食,让他也是心力交瘁,再加上各地大名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丰臣秀吉也是焦头烂额。
若是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能够通过谈判得到的话,丰臣秀吉自然也没什么意见。依着日军现在的状况,也确实没有力量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他需要时间,需要足够时间准备,平息国内的反对声音,筹备粮草物资,组织更加庞大的军队。
“明使已经来了有一段时间了,我决定明天接见明国使臣,接受国书,你下去安排一下!”
小西行长闻言,身子微微一抖,他坐下的事情不可谓不胆大包天,越到最后关头,他就越是害怕,之前在朝鲜,丢了平壤,已经让丰臣秀吉十分恼火了,要不是因为他精通明国的事,只怕早就要了他的脑袋,这次的差事一旦出了差错,被人看穿了的话,丰臣秀吉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太阁大人放心,臣会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丰臣秀吉点了点头,道:“如此就好,行长!你说明国皇帝真的接受了我的七项条件吗?他们就没有任何条件,只想着要休战,要和平?”
小西行长闻言,身子抖得更厉害了,他知道丰臣秀吉的心里一定有所怀疑,只能笃定的说道:“是的!太阁大人!这场战争让明国也是精力焦脆,他们耗费了大量的钱粮,除了一个名声之外,却得不到任何东西,明国的皇帝也不想将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了,这才会想着要和谈,况且太阁大人的条件,也只是让朝鲜付出代价,明国只需要嫁过来一个公主,就能平息两国的战争,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小西行长确实胆大,嘴上也确实是能说会道,居然将一番谎话编的这般圆滑,只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大明朝自建国以来,就从来没有过和亲的事情发生。
不单单没有过和亲纳贡这等事,就连对异族说句软话都没有过,当初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人俘虏,瓦剌人借机大肆侵略,大明朝是怎么应对的,马上立了新君,接着拼命,就是不投降。
小西行长不知道大明君臣的脾性,丰臣秀吉更是不知道,他现在只是满心的志得意满,能让那个庞大帝国屈服,这让是得意不已。
“如此就好!你回去告诉明国使臣,就说明天我会在天守阁内设宴,款待他们一行人,顺便接受明国的国书,对了!明国使臣不是还带来了明国皇帝送给我的礼物吗?明天我就要穿上那件新衣服,接受他们的国书,也算是给明国人一个面子!”
丰臣秀吉说着,还得意的笑了起来。
小西行长闻言,脸色却是一阵古怪,什么礼物,那分明是万历皇帝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过往之后,给他定制的官服。
丰臣秀吉只要一接受大明朝的国书,到时候,日本可就是大明朝的属国了,小西行长当真不怕此事被人戳创吗?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可是事已至此,又能怎么办?他半推半就的被沈惟敬忽悠上了贼船,现在就算是后悔也晚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走一步算一步了,他也只能盼着丰臣秀吉等人都是糊涂蛋,让他平安过关就好了,否则的话,那可就是要命的买卖了。




第二十八章 愤怒的猴子
次日,大阪城的天守阁内,丰臣秀吉幕府的所有重要人员,除了在朝鲜的,其余全部到场,他们都听说了,大明屈服了,派了人来大阪城求和,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日本和华夏交往多年,一直都是孙子辈儿的,低眉顺眼的,只盼着能从华夏天朝那边讨来些残羹剩饭,现在他们伟大的太阁居然打得大明朝都屈服了,这是何等大事,岂能不好好庆贺一番。
丰臣秀吉穿着一身明朝的超品官服,头上戴着乌纱帽,宽袍大袖的显得不伦不类,他原本就是生着一副猴子样,就是穿上龙袍都不像太子,大明朝也不知道是成心,还是怎的,这套官服明显不和丰臣秀吉的尺寸,那顶官帽套在他的头上,几乎将半个脑袋都罩住了。
“都来看看,这是明国皇帝送来的礼物,据说这重服饰在大明朝除了皇帝之外,是最为尊贵的了!”
丰臣秀吉满心的得以,他现在还被蒙在鼓里,以为日方所提七项条款被明方完全接受,这才在大阪城内盛摆宴席,款待明廷和朝鲜的来人。
到场的大名和家臣们顿时一阵恭维,唯独前田利家忧心忡忡,大明在朝鲜的战局完全占据了优势,这会儿怎么可能会完全答应丰臣秀吉提出来的无礼条件,这其中肯定有些缘故。
德川家康则是一脸冷笑的看着丰臣秀吉耍猴戏,他也很清楚,大明朝是不会接受丰臣秀吉七项条件了,如今派了使臣过来,说不定就是那个小西行长的鬼把戏。
他虽然心里和明镜一样,却也不愿多说,看着丰臣秀吉被人耍弄,对他来说,本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丰臣秀吉当然不会想到这些,即使有所怀疑,也都被兴奋给冲淡了,统一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人,是他的巨大成功,如今居然能让大明帝国都选择屈服,这才是他人生的顶峰。
很快就到了大明使臣上殿的时候了,杨方亭一身官服,双手捧着万历皇帝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的敕书,迈着四方步,上了大殿,倒也显得威风凛凛。
在他身侧的沈惟敬更是一步三摇,得意的不得了,这也是他人生的顶峰了,当流氓当了一辈子,谁能想到他沈惟敬居然也有这么风光的一天。
杨方亭往大殿正中央一站,原本看着丰臣秀吉一身大明官服,心里还有些高兴,可等了半晌却也不见丰臣秀吉下来参拜,就有些不满意了。
丰臣秀吉也同样不满意,他是日本老大猴子头,明使又怎么样,怎么能不过来参拜他,再加上当他看见朝鲜派来的“谢罪使”不是什么嫡亲王子或领议政之类的大官,仅仅是个小人物时,不禁勃然大怒,差点儿就离席而去。
小西行长见了,也只能凑上前去,苦苦哀求,他现在满心希望册封过场结束,双方罢兵了事。
“太阁大人!朝鲜君臣畏惧您的虎威,再没有得到您的谅解之前,这才不敢来谢罪,还请暂时宽恕他们,大事为重啊!”
丰臣秀吉想想,也就忍下了这口气,道:“好吧!就听你的!”
沈惟敬也在催促着杨方亭:“杨大人!还是不要管那些虚礼了,大事要紧啊!”
杨方亭虽然不满丰臣秀吉等人无礼,却也不得不承认沈惟敬的话,说得有道理,点点头,展开了敕书,摇后晃脑的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仁广运,凡天复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当兹盛际,宜祝麖ふ隆W啥岢计叫慵绕鸷0睿鹬泄N鞒垡唤橹梗滥嚼赐1边低蚶镏兀锨竽诟健G榧燃嵊诠常骺山谌峄场W忍胤舛毡竟酰椭久S谙罚×谥ズ谏延诤1恚缧谢芊谭烙谔斐淠畛贾爸毙蓿⊙桓谢识髦唁祝尢婵畛稀l蠓谘裕雷鹕獭G赵眨 
念完,杨方亭大人还砸吧砸吧嘴,感叹不愧是翰林院大儒写的文章,果然文采飞扬,这篇敕书做的花团锦簇,了得!了得!
杨方亭这边感叹的不得了,可丰臣秀吉却是一句都没听明白,只看着杨方亭脑袋都快要晃掉了,也不知道云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其实何止是丰臣秀吉,就连殿上那些精通汉话的,对这锦绣文章也是不明所以。
丰臣秀吉听不懂就只能去问小西行长:“明国皇帝的国书里面,可是当真答应了我的七项条件?”
小西行长此刻满脑袋的汗,连连点头,道:“答应了!全都答应了!”
丰臣秀吉一皱眉又看向了前田利家:“又左!你通晓汉话,可曾听明白了!”
前田利家此刻也是一头雾水,道:“只是听了个大概,具体意思也没听明白,不过好像明国皇帝提到了日本国王什么的!”
丰臣秀吉闻言,脸色就变得阴沉起来,道:“小西行长!这日本国王是怎么回事儿?”
小西行长这会儿吓得都要运到了,浑身上下抖得如同筛糠一样,哪里还说的出话来,丰臣秀吉起身道:“来人!去请承兑、灵三、永哲三位大师过来!”
丰臣秀吉所说的三位大师,乃是留学明国多年的学问僧,对汉话那是精通的不能在精通了。
不多时,三个和尚上了大殿,对着丰臣秀吉行了一个佛礼。
丰臣秀吉道:“三位大师!明国的国书在这里,你们当场用日语宣读一遍!”
三个和尚不明所以,便到杨方亭这里来索要国书,杨方亭哪里肯给,这可是万历皇帝的圣旨,神圣不可侵犯,只有丰臣秀吉才能跪接,三个和尚来要,算是怎么回事儿!
“沈大人!这是何道理?”
沈惟敬这会儿也说不出话来了,他知道西洋镜就要被揭穿了,到时候万历皇帝会怎么惩罚他?
坐在下手的前田利家看着不耐烦,上前一把将圣旨抢了过去,交给了永哲和尚。
三个和尚商量了半天,总算是弄明白了意思,当场便用日语宣读起来,一开始丰臣秀吉的脸色还算正常,可是当他听到“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一句时,立刻就爆发了。
“噌”的一声跳了起来,一把将脑袋上的乌纱帽摘下来扔在地上,撤掉了身上的官服,将面前的小桌踢翻,声嘶力竭的大喊了起来:“日本国,我欲王则王,何待明虏册封!”
那些家臣也跟着叫嚷了起来,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模样,甚至手都按在了刀柄之上,只等丰臣秀吉一声令下,就把杨方亭等人砍成肉泥。
杨方亭被吓了一跳,看向了沈惟敬道:“沈大人!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了要来册封的吗?难道倭寇不守信用!?”
沈惟敬这会儿被吓得都要艮屁朝凉了,哪里还顾得上回答杨方亭,跪倒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祈求饶命。
杨方亭见状,不禁大怒,他为人虽然迂腐,但是气节还是杠杠的,大明朝的臣子,居然向一个小国之主跪拜这成何体统。
“沈惟敬!你这厮还不知羞耻,堂堂天朝官员,如何能在小邦蛮夷面前失了体统,速速起来,今日倭寇不守信用,死则死而,又有何惧!”
杨方亭无所畏惧,可沈惟敬不一样啊!他虽然年纪老迈,可还没活够呢,更何况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他如何舍得丢了性命。
“太阁大人饶命,太阁大人饶命!”沈惟敬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体统,脸面的,保住性命才是要紧的。
丰臣秀吉发泄了一同,恶狠狠的看向了明使,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今日饶你们一条狗命,速速回去,告诉你明国皇帝,想要罢兵休战,除非答应我几个条件,其一两国通婚,明国嫁公主为我天皇陛下皇后。其二勘合贸易,明国应允许官船、商船相互往来,发展贸易。其三永誓盟好,明国与日本互派武官,结盟发誓永世和好。其四割让四道,日本可以归还王京和北方四道,但要将南方四道,庆尚、江原、全罗、忠清全数割让给日本。其五朝鲜王子为质,朝鲜要送一个王子到大阪城做人质。其六朝鲜要发誓终其所世,永不背叛日本。这几个条件,你明国皇帝要是敢有一个不答应的,我就派遣大兵,攻进你们的北京城。”
杨方亭听着,鼻子差点儿被气歪了,这日本老猴是想瞎了心是怎么的,要不然怎么会提出这等不着边际的条件。
杨方亭也是个倔脾气,当堂便道:“无需回禀我天朝大皇帝,你这六个条件,我大明一个都不答应,你要发大兵征战,我大明也不是没有敢死之士,到时候再杀你一次也就是了,要打便只管来!”
丰臣秀吉也被气晕了头,摆手让人将杨方亭等人全都轰出去,他生怕一怒之下,杀了杨方亭等人,落一个斩杀使臣的名号。
双方闹翻了,这宴席自然也就没办法举办下去了,丰臣秀吉喊上了前田利家,石田三成等亲近之人,到了后殿。
冷静下来之后,丰臣秀吉也开始分析这件事,首先小西行长欺上瞒下是肯定的了,可是大明朝册封他做日本国王的用心,也值得考究。
丰臣秀吉突然意识到,大明朝玩这招,就好比曹操听从程昱之计对周瑜和程普册封南郡太守和江夏太守的感觉,强烈的离间效果。
丰臣秀吉与后阳成天皇的关系如何暂且不说,至少外人看起来,丰臣秀吉在后阳成天皇面前最多一关白,对了,现在是太阁了。
但是在明朝皇帝面前,直接就是日本国主,治权方面,丰臣秀吉可以执掌,但教权方面呢?
丰臣秀吉曾自诩过自己为天皇私生子,这样的话,丰臣秀吉在血统问题上不管如此,都具备相当实力去竞争天皇的位子。
他现在是太阁,虽然是日本实际上的掌控着,但是名义上,日本的统治者还是后阳成天皇,一旦丰臣秀吉成了日本国王。
深受威胁的不仅仅是后阳成天皇,还有那些野心勃勃的大名,丰臣秀吉要是做了国王,那可就是那些大名真正的主子了。
到时候那些现在还屈服于他的大名会怎么做?
或许万历皇帝还真没想的这么多,但是丰臣秀吉却不能没有这些顾虑。
“又左!明国不肯屈服,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要说在众多家臣,外样大名之中,丰臣秀吉最为信任的人是谁?毫无疑问就是前田利家了,两人从年轻时代就是好友,在丰臣秀吉最为艰难的时候,又是前田利家无私的帮助了他,所以对待前田利家的感情,还是十分深厚的。
前田利家还没说话,丰臣秀吉就笑道:“又左!你该不会又要劝我放弃进攻明国的打算吧!?”
从一开始前田利家就是极力反对进攻大明朝的,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日本都不具备胜利的条件。
“藤吉郎!”前田利家叹了口气道,“你真的以为我们能打赢吗?”
丰臣秀吉闻言,突然变得激动起来:“为什么不能?又左!你知道的,这是我的梦想,在日本已经没有人是我的对手了,为什么我们就要一辈子被束缚在海岛上,为什么就不能把目光放远一些,又左!你一直都是最支持我的,这次,我需要你的支持!”
前田利家看着一脸疯狂模样的丰臣秀吉,到了嘴边的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了,只得点头道:“好吧!既然你非要这样,我就只能陪着你再疯一次了,不过有件事你必须要提前准备,对待德川殿下,不能太放松警惕了,如果你要再举兵的话,必须让他也跟着一起前往朝鲜!”
丰臣秀吉听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第二十九章 战云密布
丰臣秀吉感觉自己被大明朝戏弄了,想要的东西,在战场上没得到,在嘴皮子上也没讨来,这让自从自立以来,一直都顺风顺水的丰臣秀吉大为恼火。
疯狂的人做疯狂的事,丰臣秀吉现在就是这样,征服世界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在他的头脑当中已经根深蒂固,让他自此偃旗息鼓,承认失败,他根本就做不到。
在说服了前田利家和他一起冒险之后,丰臣秀吉又把目光对准了德川家康,眼下外样大名当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就要数德川家康了。
虽然贵为丰臣五大老之一,但是德川家康对丰臣氏就从来没有真正归心过,丰臣秀吉很清楚德川家康保存实力的想法,第一次侵朝作战,德川家康便担任着预备队,整个德川家从头到尾都没向朝鲜派出一兵一卒,送出一粒粮食,一贯金钱。
德川家康虽然表面上对丰臣秀吉毕恭毕敬,但是丰臣秀吉从来都没有真正信任过这个曾经东海道的强力大名。
但是这一次,为了实现他心中那个大。东。亚帝国的幻想,丰臣秀吉不得不向德川家康求助了,说是求助,倒不如直接说是威逼。
德川家康的实力是强大,但是和丰臣秀吉相比,还是不如,丰臣秀吉这个猴子头有信心让德川家康低头。
德川家康被叫入内殿的时候,心里也是阵阵忐忑,从一开始他就不看好丰臣秀吉的想法,在他看来,那不过就是小人乍富之后的疯狂举动,以日本的国力去挑战强大的明帝国,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见着丰臣秀吉的时候,德川家刚还是一如既往的恭顺,就像当初他对待今川义元和织田信长一样,他这个人习惯了隐忍,有的时候,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那恭顺是装出来的,还是发自内心的。
“太阁殿下!”
丰臣秀吉看着德川家康,一双眼睛好像利剑一样,即使没有对视着,也让德川家康不禁遍体生寒。
过了好半晌,丰臣秀吉才终于开口了:“竹千代!今天所遭受的耻辱,相信你和我是感同深受的!”
德川家康忙道:“是的!太阁殿下!明国皇帝欺人太甚,竟然敢戏耍太阁殿下,实在是大不应该!”
德川家康没有跟着痛骂,反倒是说得轻描淡写,这让丰臣秀吉一阵皱眉:“难道你觉得这件事可以到此为止,一切就当全都没发生过吗?”
德川家康的汗已经流下来了,只是低着头,跪伏在地上,一言不发。
“竹千代!明国皇帝欺人太甚,居然大言不惭的要册封我为日本国王,难道你也觉得我应该接受吗?要是我接受了的话,天皇陛下该置于何地!”
德川家康当然不希望丰臣秀吉接受,要是丰臣秀吉这只猴子真的沐猴而冠,成了日本国王的话,那可就真的成了他的主子,原本屈服于丰臣秀吉,就已经让他够憋屈了,要是再让丰臣秀吉更进一步,他岂不是永远都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可是这个时候,他又能说什么?
丰臣秀吉已经不需要德川家康表态了,接着道:“所以我决定,再次派遣大军,征讨朝鲜,而后直驱入大明,我要到北京城去告诉那个自高自大的明国皇帝,这个天下的主宰,究竟是谁!”
德川家康听着,不禁一阵腹诽,到底自高自大的是谁啊!?
丰臣秀吉说着,语气也变得狂热起来,站起身来,看着那副天下寰宇图,在上面,他甚至都已经分划好了势力范围,他设想当中的庞大帝国,不单单包括日本本土,还包括了朝鲜,明帝国,甚至是天竺。
“竹千代!把你的力量全都贡献给我吧!我将带领你们征服这个世界,到时候,你能得到的也将会更多,看看,我已经计划好了,等到征服了明国,长江以南这么一大片的土地都将成为你的领地,怎么样是不是很心动!”
德川家康听着当然心动,可那也要有命拿才行啊,光凭一张嘴说,谁不会吹泡泡,可问题是他真能得到吗?
德川家康知道,是到了他表态的时候了,答应?绝对不行,他可不想拿着家底去陪着这只猴子发疯,不答应?丰臣秀吉的势力又太过庞大,一旦丰臣秀吉震怒的话,他可承受不起。
丰臣秀吉等了半晌,也不见德川家康说话,心情开始变坏:“怎么?你不肯答应?”
德川家康打了个激灵,道:“不!太阁殿下!我只是~~~~~~只是在担心!”
担心!?
丰臣秀吉皱着眉头,不单单是眉头,他那张丑脸整个都纠结在了一起,就像一枚晒干了的核桃:“你担心我没办法战胜明国,带领你们赢得胜利!?”
德川家康忙道:“不!当然不是这样的!太阁殿下武功鼎盛,这天下没有人是您的对手!臣只是担心,上一次在没有做好完全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出兵,结果导致了连番惨败,如果要再出兵的话,是不是应该在准备妥当的情况下再进行。”
丰臣秀吉显然对德川家康的解释并不满意,道:“竹千代!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德川家康的脑筋急转,道:“臣真正担心的是明国的态度和朝鲜的水师,之前的战争,我国水师被朝鲜人李舜臣打得惨败,所有船只折损大半,让入朝军队失去了海上的补给和保护,再加上加藤殿下贪功冒进,这才又被明军击败,太阁殿下如何再想要出兵的话,还请您慎重考虑,做好完全准备。”
丰臣秀吉想了想,也觉得德川家康说的有道理,道:“那么你觉得我们需要准备多长时间!?”
德川家康心里盘算了一番,道:“至少要三年的时间!”
丰臣秀吉一听就不满意了,道:“怎么要这么长的时间?”
德川家康道:“太阁殿下!三年的时间还是保守估计,我们需要打造战船,训练海军,还需要整合各个地方的大名势力,调配军队,储藏粮草,三年的时间其实并不算长!”
按照丰臣秀吉的意思,恨不得马上就大局进兵,吞并朝鲜和大明,但是听了德川家康的解释,他也觉得自己是有些心急了,日本的军力是强,但是经过交手,他也看出来了,大明的实力一点儿也不弱。
“好吧!就依你!竹千代,这件事你和又左操办,务必要尽快准备好。”
紧接着丰臣秀吉又下令,让石田三成赶赴釜山,命令宇喜多秀家严守釜山,务必要保住釜山这个立足点。
日本这边战云密布,丰臣秀吉在为第二次侵朝战争紧锣密鼓的准备着,被驱逐了的杨方亭一行人紧赶慢赶的回了北京,将事情对万历皇帝一说。
万历皇帝当时就怒火中烧:“岂有此理,沈惟敬欺君罔上,罪大恶极。”
沈惟敬还想再卖弄一下唇舌,保住一条老命,但这个时候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适时的将之前搜集到的罪证全都摆到了万历皇帝的面前。
万历皇帝一看,原来被他器重的博学大儒居然是这么个货色,一想到此前自己这个皇帝被一个老流氓戏耍的团团转,更是怒不可遏,当庭降旨,将沈惟敬凌迟处死。
沈惟敬的老命交代了,推荐他的兵部侍郎石星,兵部尚书肖太亨自然也好不了。
“尔等身为国之重宰,居然被一市井无赖蒙蔽,致使天朝颜面受损,还有何话讲!”
历来都是伴君如伴虎,天子一意孤行,臣子百依百顺,万历皇帝动了肝火,这个时候,谁还敢过来求情。
一个个全都缩了脑袋装乌龟,只等着万历皇帝发泄过后,雨过天晴的那一刻。
新任的内阁首辅王锡爵想要保住肖太亨和石星,毕竟他们这些人是攻守同盟,都是福王一党的中坚力量,可是眼看着这会儿万历皇帝气大了,他要是说话的话,说不定也要沾包,还是别找不痛快的好。
万历皇帝骂了一通,降旨肖太亨,石星举荐奸邪,祸乱朝纲,同样罪不可赦,交由刑部审理。
有道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大明朝的精英士大夫们可不是什么君子,相反有吵架骂娘的机会,他们比谁都要兴奋的多。
当即就有人跳出来落井下石,正是被罢免了辽东经略使,重新回朝担任兵部尚书的宋应昌,此前李如楠的那份奏折送到了他的跟前,这个时候正好拿出来打击一下肖太亨,坐实了他的死罪。
万历皇帝原本就在气头上,再看了李如楠的奏折,更是气的眉毛都要竖起来了,将奏折往肖太亨的脸上一摔,怒道:“朕信任你这厮,将一国的兵事托付给你,难道你就是这么办事的,看看地方上的军户为祸,朕的江山都被你们祸害成了什么模样。”
肖太亨这会儿已经瘫倒在了地上,哪里还说得出话来,王锡爵上前,将奏折捡起,看了一遍,顿时也变了脸色。
万历皇帝还在叫骂不已,完全不顾及皇帝的体面,他是皇帝,他自己搜刮钱财,那自然没什么关系,可要是有人敢祸害他的江山,那是绝对不允许的,背地里被百姓们骂作昏君,那可不好受。
王锡爵心中暗恨李如楠,他经营的地方势力容易吗,如今李如楠刚一上任,就把金州卫的福王势力连根拔除,虽然一个小小的金州卫不值当的,可总归是福王的脸面。
李如楠如此肆无忌惮,肯定是有所依仗,若是李家完全倒向了皇长子朱常洛的话,那可是个大麻烦,李家如今复起,辽东都成了他们的地盘,这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圣上!却也不能听信李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