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11新中华-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援鄂!”
    这下雨辰可真的是大吃了一惊,天下还有这么胆大包天的人物!看着湖北兵力不强,湖北都督现在又成了千夫所指,居然就打着出兵湖北抢地盘的心思!要不是欧阳武是李烈钧心腹,他真的会以为来的不过是个妄人而已。在这种局面下,李烈钧有什么借口能够出兵湖北?
    看着雨辰在那里呆着脸不说话,欧阳武一笑,指着同来的两位人物道:“这两位就是湖北将校团的王公直先生和杭迹涛先生。两位原来都是武昌起事的功臣,王兄在军衡司,杭兄是当时新编四协部队中的标统。光复以后,两位都是授的少将衔,和北京遇难的张振武兄渊源很深。”
    雨辰慢慢点头,就等着他们的下文。
    “黎元洪无道,居然擅杀我们同盟会的元勋!李都督是同盟会的忠实同志,这事情如何能忍?眼见着黎元洪很快就会倒向北洋,本来咱们同盟会的势力据长江而守,确保东南五省及广东,湖北是咱们和北洋的缓冲。要是湖北落入北洋手中,他们在长江就有了高屋建瓴之势,对咱们东南的局面大大不利啊!”
    雨辰板着脸,淡淡道:“现在孙黄二位先生都已经束装北上,正是要和袁总统开诚布公商谈国事的时候,大家都是民国军人,这样强分北洋势力和咱们同盟会势力,是不是太有些私心自用了?黎宋卿杀张振武是让人痛恨,但是参议院正在弹劾他的进程当中。如果为了这些理由就出兵湖北,天下如何看协和兄?天下又如何看我雨某人?”
    当年刺张案发生,黎元洪焦头烂额的时候,李烈钧的确打了利用湖北将校团为内应,兴兵援鄂的主意。不过当年他找的是陈其美和陈炯明商量,因为陈炯明的坚决反对才罢手的。现在这个时候,李烈钧却找上了雨辰。
    李烈钧这个人,年轻的时候的确性烈如火,又加上少年得意,行事向来都是百无禁忌,但是的确是同盟会的忠实同志,什么事情都为同盟会的利益考虑。
    听到雨辰的拒绝,欧阳武也并不失望,微笑道:“巡阅使担心的可是名义?湖北的消息,黎现在已经打算以退为进,主动请辞,但是推克强先生来当这个湖北都督。他打的好算盘,知道克强先生和湖北军人关系极差,绝不会来就职的。北京袁世凯需要留着他来牵制咱们,也定然会让他留任,自己这个湖北都督的宝座就保下来啦……咱们这次就给他来个弄假成真。请辞电报一发,咱们就以克强先生的名义,从江西出兵援鄂,接收湖北的政权。里面还有将校团的同志配合,此事定然能成。到时李都督护理鄂、赣两省,雨巡阅使节制皖、苏两省,加上福建、广东、湖南咱们的力量,和袁世凯摊牌,二次革命告成也未可知啊。”
    原来同盟会最大的急进派在这里啊。李烈钧前些日子因为江西民政长事件和袁世凯闹得很僵,袁世凯早有心思撤换他了,他对袁世凯上台之后的所作所为也极看不顺眼。眼看着同盟会的势力在衰颓,南京留守府撤销,陈其美辞上海都督一职。济军进入广东,湖南谭畏三现在也在被拉拢……再不奋力一搏,可能就没有他们同盟会同志容身的余地了。
    谁都知道在大选完成、备补军编师完毕、大借款办理完毕之日,就是袁世凯彻底清除同盟会势力之时。只不过有些人还是幻想能以民国这个大牌子,还有约法这个东西,从制度上能约束他不要出轨罢了。
    现在有胆子喊出来和袁世凯必有一战的地方实力人物,除了雨辰,大概就是这个李烈钧了。
    想到这里,雨辰忍不住也有些佩服起这个人来了。
    但是在面子上他还是一副不想听的样子,霍地一下站了起来:“欧阳老哥!这些话是我们这些国家官员能说出口的吗?现在大选正在筹备当中,国家又在北方有事,大家正需要精诚团结的时候,怎能闹这些意气?”
    他还重重地一拍桌子:“黎元洪杀张,我自然是要通电斥责他的!而且还会通电敦请参议会,将这个调查进行到底!黎元洪该负的责任,自然是跑不了的。但是就为这个出兵湖北,我是不会干的,也劝协和兄不要干!话已至此,不必多说了!”
    他转身把帘子掀起,大声朝外面喊道:“送客!”
    然后也不管欧阳武他们,自顾自地就走了出去。
    雨辰一个人在自己小书房里默默想着心事,他紧紧皱着眉头,各种各样的利用这个张振武被杀事件与自己的应对方案在心里面比较。湖北落入北洋手中,这个局面的确不好,而黎元洪倒向袁世凯,他在国内毕竟也有一定的号召力。袁黎合流,对地方势力的挤压那就更厉害了。他这些日子来一直没有行动,就是想再等等看看。
    现在李烈钧有心出兵湖北,其实给他也是多了一个选择,但是怎么样把这个事情做得漂亮一些呢?
    他突然按响了唤人铃,一直在外面守候的陶定难马上就推门走了进来。
    雨辰的副官处从张志鹤那时开始就定下了规矩,也算是副官处的工作习惯,二十四小时都要有副官随时守候待命。因为雨辰本身工作时间就很长,经常想到一些事情马上就要布置下去,所以给雨辰当副官,实在是件苦差事。
    陶定难低声道:“司令,有什么事情?”
    雨辰提笔写了个条子:“去李财政厅长那里,提张一百万元的支票给我,我马上有用,顺便去把欧阳武请来,不要惊动别的人。只请他一个,可明白了?”
    陶定难什么都没有问,只是默默行礼,转身就走了出去。
    在1912年8月下旬的时候,雨辰终于在江北发出了几份通电,开始指责黎元洪在张振武事件当中的作为,用词相当之激烈。在张被杀都过了十天左右的时候,各地电报战中加入了他这个通电王,那就更是热闹了。他坚决主张,既然黎元洪在这件事情上无法自明,最好是赴京就副总统职位,接受参议院质询,免得湖北地方浮动,动摇大局。既然黎督已经荐黄兴代督,黄公为天下伟人,收拾湖北局势,洵属得人。湖北关联南北,实在是第一冲要的省份,等黄公维持到全国大选之后,再由中央拣贤员取代不迟。
    另外又发电报给黄兴,请他早早出任艰巨。南京留守事宜既然早已结束,黄公为国不能惜身,早日出任湖北地方艰巨。并暗示因为黎擅杀同盟会功臣,长江中游以下,已经渐行不稳,需要黄兴坐镇。
    最后的电报是给袁世凯的,先诚惶诚恐告罪一番,说自己以地方身份置唇于领省人事安排,实属逾分。但是中央现在大选未开,一切制度未定,自己江北巡阅使负有安靖长江流域责任。为国事计,不得不披沥肝胆自陈。若湖北仍然扰攘不休,则就是自己未尽到民国设江北巡阅使任官的责任。
    与此同时,他秘密补充了江西李烈钧部一百万元的经费,而且援助了部分械弹。虽然什么表示都没有,不过在李烈钧看来,这位雨司令希望他在长江中游有所动作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在安蒙军悄然沿京绥线北上的时候,大家的目光又随着雨辰这几份可能称得上唐突的通电,全部集中在长江中游的局面上了。





    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005章 塞北江南
     更新时间:2008…10…21 14:15:08 本章字数:6119

    安蒙军的大队兵士纷纷从火车上拥了下来,来到绥远这个塞外名城,从南方过来的军官士兵们都好奇得很。干冷的北方空气打在脸上,就让这些坐了很久火车的兵士们精神一振。
    从北京过来,经过南口的山地,装备士兵和辎重的火车就行进得极其慢,前面是特制的重力机车在拉,后面火车头在顶,才越过了南口天险。经过外长城一线,(;手机站w ap。1 6k。c n)六七天才到了绥远。口外雄奇的风光,让这些南方的士兵们更加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何燧等军官利用火车停下来加水加煤换车头的时间,也好好地考察了一下南口过来的兵要地理。
    谁也不知道,安蒙军将来是不是要一路打回来。
    绥远位于河套平原的中部,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这里气候在口外算是温和,出产也不少,而且位于内蒙六盟旗最中间的地方。在前清的时候这里就设将军,设都统,保卫东蒙古的六盟旗。在西蒙古归附之后,这里又是羁縻震慑喀尔喀蒙古的重镇。
    民国伊始,原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就护理绥远都统,以寡弱之兵在这么广大的地区里面苦苦维系着蒙古局面。现在安蒙军终于增援上来了。
    小小的火车站上一下多了那么多军人和辎重,顿时就显得热闹非凡。何燧他们也走下了火车,看着各级军官在那里约束队伍。十几个穿着灰色军服的军人似乎在车站已经等了很久了。最中间的一个军官快四十岁的年纪,要不是穿了一身有中将布肩章的军服,那个老实憨厚、被风霜侵染的样子,就像是个伙夫了。
    他看到穿着马靴的何燧他们从车上下来,眼睛一亮,大步就迎了上来。何燧他们看见这些军人迎了上来,还没来得及问好寒暄,身边北洋军参谋本部派来的联络官就笑着向他介绍:“这位就是绥远都统张敬舆将军了。看来他是早在车站亲迎何将军了啊。”
    这个张敬舆和在北京的那些北洋高级军官们不一样,这是何燧第一印象。北京的那些高级军官勋章闪亮,大腹便便的,看样子就没了军人的模样,很多都已经消沉了锐气,看起来像官僚多过像个当兵的人。
    这个张绍曾握手很用力,眼光也单纯了很多。那一身的气质,就是老在士兵堆里打滚才有的。看着他身上寒素的服装,何燧忍不住都要为自己身上黄呢军装和闪亮马靴惭愧了。
    看着这个苦撑口外局面的北洋将军,何燧不禁收束了神色,很严肃地朝他敬了个礼。他身后的军官,甚至包括桀骜的李睿,都立正肃立敬礼。
    军人之间是不需要太多话的,张绍曾自然也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他立正还礼如仪:“你们来了就好,来了就好。看你们兵强马壮的,我可真是放心很多了……何将军,咱们到兄弟的都统府内再详谈吧。到这里到的弟兄,我的军需会把他们安排好的。”
    何燧诚恳地道:“敬舆大哥,你要不嫌弃的话,就叫我一声灼然吧!咱们之间不用客套了。在路上我就巴不得早点到绥远来,马上就想在这里征募九千人的夫子,好让安蒙军马上就能使用上去。您是这里的老军务了,看我们安蒙军最先使用在哪个方向比较好?是用在锡林郭勒盟方向,还是在巴彦卓尔盟方向?”
    他真的是马上就想上战场。北京一路过来,那沉闷而无变化、还钩心斗角的气氛实在让他郁闷。张振武才见面就被捕杀,也让他大为震惊。现在除了北方即将到来的战事,他还是怀念在江北单纯的军人生活。
    雨辰将地方政治的事情和他们严格区别开,只是带兵、练兵,和北方那种军人政客的生涯比起来,这样似乎才是他要的生活。
    张绍曾拉着何燧的手,慢慢地朝车站外走去,两人的部下随员在后面跟了一群。大家都互相寒暄着打招呼,气氛一时就热络了起来。只有李睿冷着一张脸,谁也不爱答理。这个人只有在面对他的雨司令的时候,态度似乎才会好一些。
    就听着张绍曾在向何燧介绍情况:“从锡林郭勒盟和巴彦卓尔盟都可以直抵库伦……不过在锡林郭勒方向呢,可以和热河都统取得联络,那边补给也方便一点。不过库伦那个蒙古国的兵力放在那个方向也多一些……巴彦卓尔盟背靠着沙漠,大军补给很困难,但是那里的蒙古王公是最忠心的,向导好找。那里对手摆的兵也不多……”
    何燧专心地听着,他身后的孙裳参谋长早就翻出本子在那里记录。张绍曾微笑地看着,这南边来的安蒙军看来真的不是雨辰派来做样子捞个好名声的。自己在口外支撑,多少北洋同仁打电报来说愿意支援?等自己去求饷求械的时候,又一个个都没了声音。
    但是这支部队上来,一色的德国新枪,士兵一看就精壮得很,配备的机枪大炮也很多。一个远在江北的地方实力派,居然把这么大的本钱拿到几千里外的口外来,只是这份胸襟气度,就让他这个老军人佩服得很。
    看几个人还专心地听他介绍的样子,张绍曾在心里一笑,大声道:“灼然,这就记上了?我现在和你们说的,不过是个大略!现在我的参谋长可是老漠北了,咱们还是到都统府里慢慢说吧,急也不必急在这一时!”
    张绍曾的随员将马都牵了过来,替何燧他们也准备了几匹,都是口外的好马,膘肥体壮,与安蒙军从南方带来的马骡截然不同。看大家都上了马,张绍曾加了一鞭,当先驰了出去,在前面大笑道:“灼然,口外苦寒,却是我辈军人为国建功立业的大好地方,你来对了地方啊!”
    此时的塞北,的确是民国军人最好的战场啊。
    而这时在长江中游,却没有这种男儿意气。在湿热多雨的这个季节,更多的还是钩心斗角和暗地里的交易。等待全国大选之前国家沉闷的政治空气之下,一直在有着这样的暗流流动。也许这次的暗流,是更加汹涌一些罢了。
    在武昌的湖北都督府、民国副总统兼湖北都督,武昌光复伟人黎元洪公就烦闷地走来走去。他今年四十九岁,身高体胖,在这个闷热的黄昏里,虽然就穿了一件短衫,但还是满身的大汗。
    他拿起一把蒲扇摇一摇,又扔在了地上,颓然坐倒在椅子上,叹道:“他们还要怎么样?张振武的灵柩回来,我跟诸葛亮哭周瑜一样去迎接,他的家人子女我全养起来了,参议院那帮家伙怎么还揪着我不放?”
    偌大一个客厅里面,只有黎元洪最心腹的谋士饶汉祥坐在那里。这个以广川才子闻名天下的人物是个干瘦的中年人,一身灰布长衫在这个天气里似乎还觉得有些冷的样子。他用留着长指甲的手摸摸自己稀疏的胡子,叹道:“宋卿公,这次算是上了袁蔚亭的当了!咱们以前帮了他这么多忙,谁知道他一点担当也没有,我们之间的密电也都拿出来了……现在的局面,暗流涌动,大意不得啊。”
    黎元洪叹道:“汉祥先生,我能不知道吗?我这次是一步错,步步错。本来想荐黄自代来推脱一下,哪知道黄兴还没表态,长江下游那些都督就纷纷通电拥护赞同了。那个雨辰还在通电上说,克强不出,如苍生何?黄克强有那么了不起吗?”
    他一拍大腿就站了起来:“那个江西李协和,现在把原来放在皖赣边界的自己两师人马又朝赣西北运动。这还不是明摆着想用赣军入湖,逼我下台的主意吗?他就不怕天下人的唾骂!”
    他居然也能说出这么义正词严的话出来,让饶汉祥都忍不住有些哑然失笑,忙咳嗽了一声。这个自己的主公,好谋而寡断,心大而胆小,说白了就是一个伪君子。不过他将自己从汉阳的小旅舍的逆旅当中提拔起来,也不能不尽心竭力地报答啊。
    他站起来按黎元洪坐下,看他满头大汗,强作怒色,心里面只有暗叹一口气。现在李烈钧的部队的确在朝湖北边境集结,他的军队完整两师之众,兵强马壮,李烈钧又是胆大包天的人物,赣军打过来是一点都不奇怪。
    而湖北军队由于武昌起义打得太惨烈,已经是伤了元气。黎元洪手下兵队不过号称一师又一混成旅,实际能有八千人黎元洪就该满意手下的人吃空额比较客气了。现在他唯一指望的就是袁世凯。
    可是这个事情也怪他自己,自己通电推荐黄兴自代。只要黄兴一天没表示拒绝的意思,以黄的身份名望,袁世凯还能强压着易人不成?但是当时如果推荐北洋的人,黎元洪也不甘心,这摆明以后湖北都督自己是别想回任了。结果现在就闹得两头不讨好。同盟会是认清了他的面目,袁世凯对他也有怨气。不过袁还是有件事情做得比较地道,就是严厉电令李烈钧不得擅自举并入鄂。
    电令几句话说得很是怒气冲冲:
    “该督当此时为唐季藩镇割据焉?正当民国一统,举国修明政治之日,该督移兵赣北。据传对鄂省有吞并雄竞之意,中央料该督当不出此下策,自绝于民国国民公意。如有一二宵小候黎副总统息肩之时,有割据鄂省之意。中央大军将沿京汉线南下,朝发夕至,立成齑粉。无谓言之不预!”
    袁世凯的这个背书让黎元洪稍稍安心了一点,但是李烈钧却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打着迎黄督入鄂的旗号还在鄂赣边境整军经武。而黄兴似乎也在和黎元洪赌气,怪黎元洪既然杀了张振武,怎么还弄出一份假电文来栽赃他,现在仍在上海不做声,似乎就要看黎元洪如何收场。
    这次的事件都是杀张事件的余波,谁也没想到会闹得这么大,几乎整个民初政局都被牵动,怪不得黎元洪一直在这里惴惴不安。
    饶汉祥拉长了腔调:“宋卿公担心李协和乎?或担心黄克强乎?”他在这里乎啊乎的,可真把黎元洪搞得有些气呼呼。但是知道和这个酸秀才在这事情上也没气好生,只有自己硬邦邦地道:“我都担心!”
    饶汉祥冷笑一声:“我看都督这两人大可不必担心!都督要担心的,唯一人而已!”
    黎元洪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而饶汉祥却不顾这个都督的焦急,好整以暇地用长指甲蘸了一点茶水,在桌上慢慢地画了一个雨字。
    黎元洪耐着性子看他画完,最后才讶异地道:“江北雨辰?我和他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他要算计我做什么?而且我和他之间还隔着个李协和。他的手能伸到湖北来?”
    饶汉祥不停地冷笑,在黎元洪身边坐了下来,当真是叠起两根手指娓娓道来:“都督,放眼整个大江以南,现在还有王霸之心的,无非就是雨辰了!你以为他是同盟会人物?大错特错!他和同盟会不过是利用而已。看他在江北作为,无一不是为了争天下在准备。
    “如果雨辰在前清时就有袁蔚亭的名望,或者在民党当中哪怕是有黄克强的声誉,以他的手段和扩充实力的手腕,现在民国最高元首是谁,当真还未可知!他吃亏就吃亏在以前根基太浅。为了对抗中央的名分大义,只能屈居江北,组织地方自治为挡箭牌。但我敢断言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整合江南实力,最后和袁蔚亭角逐天下!”
    他说得激动,不顾黎元洪有些目瞪口呆的神色,怎么谈着湖北现在面临的局面,说到雨辰要和袁世凯争天下去了。
    饶汉祥却是满心的感慨,他自许也是怀才不遇的人物?虽然碰到了黎元洪提拔,也不过是当做幕僚记事般的人物使用。他常在想,要是得逢雨辰当时的局面地位,自己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最后还是收敛了心神,继续给黎元洪分析下去:“雨辰着眼于江南,没有雨辰的暗中支持,李协和敢于以一省之力对抗中央?没有雨辰和黄兴许诺了什么,黄兴在南京留守任上当官当怕了的老名士,怎么到现在也不推脱湖北都督的位置?只要能让雨辰对鄂省收手,我敢担保,都督的位置就稳如泰山!而北方袁世凯,也是很乐意看到都督将湖北交给他们北洋的人物!”
    话音一落,声如金石。黎元洪再也坐不住了,又一下站了起来,拉住饶汉祥的手:“既然如此,愿先生有以教我,如何才能让雨辰收手?”
    这下换饶汉祥露出了尴尬的笑容。他们在湖北风光的时候,雨辰是才到这个世界,带着两百败兵准备去打上海呢。那时他们的眼中,哪有这么一个人物存在?后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雨辰又是南京的战将,而他们当时在湖北设立参议院,准备在武汉也成立一个临时中央军政府和南京对抗呢,和那些同盟会的人物都生分得很。这时想和雨辰拉关系,当真是不知道如何措手呢。
    他只是摇头道:“都督,这个容我再想一想,再想一想。总会是有办法的。”
    可惜留给他们想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江西九江的金鸡山炮台,天色已经黑得透了。炮台下临大江,两山南北对峙,是江西控制长江的要隘。炮台上有前清添置的克虏伯后膛要塞炮六门,还有一个陆军的野炮连,也是江西对北方防御的重要据点。
    在这个晚上,金鸡山炮台却燃起了火堆,江上的航标灯也经过了整理,指出了一条通往山脚水面锚泊处的航道出来。
    几十个赣军军官在山脚下焦急地等待着。大家都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就想看到江面上有些动静,能听到江面上有些响动。可是等了这么长时间,入耳的唯有江涛声。
    慢慢地终于有几点灯火在江面上闪动,然后越来越大。到了最后,那些赣军军官终于确认了那是一队军舰舰艇。互相神色都激动得很,有些还你拍我打了起来。更有人低声地传令:“马上把队伍都带上来!今天晚上就在船上过夜,谁也不许走漏风声!”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这些亮着船头船桅灯的舰船才慢慢锚泊过来。借着船上的灯光,看清楚了原来是一些前清时招商局跑运河的小火轮船。大概有十几条,有的船后面还拖着几条木船,真是一些杂色的船队。
    有些军官的笑容马上就冷了下来:“他妈的,不是说好给咱们派舰队了吗?十几二十条炮舰不要你全派,至少给咱们个五六条吧,怎么就拿些破船来糊弄我们?这些船江西搞不到吗?”
    那些过来的船队自然不知道这些赣军军官的叫骂,他们慢慢地放下了两条小船,朝岸边划了过来。大家都屏住了气息,就听到小船划桨的声音。
    两条小船终于抵达岸边,一个军官就要燃起马灯,船上跳下来一个个子高大的人影,开口也是北方口音:“不要亮灯!炮台上的火堆也要熄了!”
    一个赣军军官笑道:“老哥,没事。这一带是山弯,除了江面,火光传不到外面。而且长江夜渡很少。李都督选这里集合大家,也是考虑保密的问题很万全了。”
    来人这才默不作声。几个小军官提起马灯掀开罩子,就看见来人高大的个子,方面大耳,长得很气派。三十多岁的年纪,却穿了一身赣军的蓝色军服。他低声道:“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装运一个团兵士的船只,我们自己也有八十个弟兄跟你们一起行动。大家准备什么时候上船?”
    几个赣军军官互相看看,没人搭话。那高个子正是雨辰的卫队长冯玉祥,不过现在雨辰的卫队越来越像他的特别行动部队了。编制也扩充到了六个步兵中队,一个重火器中队,这次又被他拿了出来。
    他看没人答话,有些恼怒:“欧阳师长呢?怎么你们赣军连点组织都没有?”旁边远远传来了个声音:“我是欧阳武,我在这里,你们终于到了!可等得不容易!”
    欧阳武因为炮台顶上风凉,早上去纳凉看书了。等到底下人通报有灯火,才赶紧坐着滑竿下来。冯玉祥冷眼看着这个高级军官就穿一身的便服,只是在袖子上面套了一个识别章。如此秘密要紧的行动他居然能不在现场指挥,对赣军又低看了一眼,心下道:“要是在江北军,司令早调你们军校看大门给学员管宿舍去了。要是碰到我老冯在北方带兵的时候,也早军棍在屁股上面开花了!”
    不过这个时候他却只是向欧阳武敬了个礼:“欧阳师长,属下已经按照我们司令的命令,将船人全部带到,请问赣军弟兄什么时候上船?”
    欧阳武仔细打量了一下江面上的船只,皱眉道:“怎么没有炮船啊!这下过去怎么打仗?不是和你们司令商量好的吗?”
    冯玉祥差点就想冷笑出来了,最后还是斩钉截铁地道:“船就是这样,如果师长不要,我们带回去就是了。而且这次行动,我们司令也指示了,在于秘密果断,火力强弱都是小节……欧阳师长,您的部队到底什么时候上船?”





    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006章 决定摊牌
     更新时间:2008…10…21 14:15:18 本章字数:6127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李协和会不会对湖北动手!”几个北洋军的灰色制服军官,在八大胡同里面一个安静的小院子里,正坐在席上争得不可开交。
    这些军官都是北洋的旅团长,有二师的团长李星阁、张锡元,六师的团长张玖卿,新从备补军编出来的第八师团长王汝勤,加上从第五师回到北京来接新兵的张树元旅长,再加上一个当过团长、现在是第三师师部副官的吴佩孚。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岁数,除了张树元岁数大点,但都算是北洋中肩碰肩的老伙计。说起话来,大家都没什么顾忌。
    眼见得大家酒已经喝得不少了,兴致都上来了,话题自然就从风花雪月转到现在最热的湖北局势。个个攘臂而谈,声音也是越来越大。
    李星阁大声道:“民党那些都督,就李协和是个疯子!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物。眼看着孙大炮和黄兴都要来京找咱们大总统输诚了,他朝不保夕,自然就想闹出些事情来!黄兴那家伙也真是,湖北就在咱们北洋军驻扎在京汉线上大军的马足之下。他不是没在湖北吃过亏,还干吗非要再去找什么没趣呢?”
    他才从营长升到团长,当初也在冯国璋手下在汉阳血战过,正是气雄万夫的时候,提到民党,他的反应也最激烈,口中喷着酒气就在那里下结论:“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字,打!打出个中央威信来,把江西打回来!”
    吴佩孚本来在席间就有些郁郁寡欢的样子,听到李星阁的豪言壮语,忍不住冷笑了一声。李星阁一愣,斜着眼睛看他:“子玉,你还有什么高见不成?”
    吴佩孚摇摇头,淡淡道:“我只是感慨,眼见着咱们这个民国,又要到以力为胜的时候了!江西和湖北真要闹出事情来,除了两个地方的军队,还要把民党和咱们北洋牵扯进去。就怕到时候,中央威信就荡然无存了!”
    张树元在他们当中算是老大哥的人物,听到吴佩孚说话,也只是摇头:“仗,还是不要打的好!去年第五师在江苏和安徽打了一气,结果就丢了一半的人马。都是北洋练了多少年的兵了,打没了不还是没了?王聘卿进山东,看着我们老师长实力不足,就打着捧他的心腹陆锦接替咱们老师长的主意,还好大总统有主意,没有同意。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情?”
    听到张树元把话题居然扯到王聘卿和张怀芝的矛盾上面去了,大家都没有答话。至少北洋从现在看来,还是一个整体,底下却真还有些暗流涌动,已经因为同乡、姻亲的关系各自成了一些小圈子。袁世凯也乐于看到手下人有些矛盾,这样他才好控制。对这些话题,这些还是团长阶级的人物却不敢深谈。
    王汝勤摇头道:“咱们还是来说说湖北吧,我认为要是两省开仗,正是咱们北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