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外英雄传-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宋的话音刚落,突然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得森,下不能犯上,这是孔子贤徒子贡的美谈呀!”
大家伙一怔,顺着声音望去,仔细一看说这番话的是大地主、乡长吴明示。
吴明示身着崭新的中山装,双手反背在腚后,伸起公鸡脖子,乜斜着母狗眼,脸上流露出不大自在的眼色。
“国难当头,俺们这里也只有国民党的朱爱周县长真心打小鬼子,可是你们这些读过圣贤书的老太爷们,又有几个真心帮他抗日的?别穿大褂日狗——说人话不干人事!”村民李二十愤愤不平地说。
面对这没鼻没眼的攻击,吴明示被骂得狗血喷头,真想大发雷霆,可让愤怒的老百姓给镇住了。只好尴尬地站在那里,象只败阵的公鸡灰溜溜地想溜。突然,一声马叫从背后传来,让理亏想溜的他吓了一大跳。一支马队从街的一边开来。
走在队伍前头的,是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军官,健壮的身材,浓眉大眼,举止庄重。走在此人后面的一人,年纪和他不分上下,面型和体型也相差不大,行动洒脱,带着一定的风度。
宋得森拨开大家,迎上前去,亲切地招呼说:“朱县长,刘主任,你们来啦。小继柳他们呐?”
朱爱周指挥队伍休息。刘寄萍快步迎上来,握着宋得森的手,热情地说:“宋老先生,你老好呀!”他迅速地扫了大家一眼说:“小鬼子离这里不远了,宋队长正带人步步阻击他们,大伙为什么还不快撤?”
“大家伙正为这事抓瞎哩。”宋得森说。他靠近一步,放低嗓子,“刘主任,大伙正一筹莫展。你是不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发动一下子?”
“是宋大哥呀,你也在这里。”高大叔笑呵呵地打着招呼。
“俺这才刚到。”宋得森边挤过来边笑着回答,“刚到就听到了大朋侄子在这里骂人。”他瞅着大朋笑笑,大朋委屈地瞪了对方一看。然后,把本以握得很紧的拳头,又用力地握了握。
“这些狗日的是该狠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嘛。不去用枪口对着小鬼子,只用屁股对着侵略者,这能叫老百姓不骂娘吗?!”
“对,对对……”人们不断地点头
多日来总是这样,每听到炮弹的爆炸声,沿海地区的居民便到处逃难。他们象一群受惊鸟儿,从关外跑到关内,往往是躲过小鬼子的东洋刀,却又碰上了兵匪的大砍刀。百姓也不是不知道破屋遇到大雨天,房里没有干地方。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发大水爬到破泥屋子顶边——等死。
宋得森扫了一眼众人,接着说:“关于官场上的事,本人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点的。就拿咱们原县太爷严惩济宽来说吧,他平时待老百姓可狠毒了,不单单欺压百姓,更是爱财如命。他只知道枕着小老婆和小情人的胳膊睡觉,从不给老百姓干实事,就是干了也只是应付上面的花架子,并只在形象工程上下功夫。”
“谁说不是!”一小伙子道。
宋得森又扫了一眼众人,道:“此人,从没真正地帮老百姓干一件好事,就是干了一点所谓的好事,也是从中大捞一把,大拿回扣。前几年,赣榆的所有工程,哪一样不是他严济宽家人干的,叫他的家人帮他贪污。其实,他严济宽并不是太聪明的人,只不过把一个只值一块钱的活,叫他的家人去干后,叫政府给十块钱罢了……”
“妈妈呀,我说他的几个弟弟和老婆为什么都来赣榆了,原来是为了帮助他搜刮民财的呀!”人群中有人打断了宋得森的话。
“这样一来,就是上峰来办他的事的话,也不算他贪污,同时还能躲过惩罚!“
“啊,手段还真高呀!……”
第 三十 章 战前动员 '本章字数:2398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25 21:36:48。0'
宋得森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插嘴,接着说:“还是听听刘主任的吧!”
刘寄萍赶紧点点头说:“宋老先生,我们正想找你商量这个哩。这次进攻的主要是小鬼子,只有不多的汉奸在前头充当炮灰。我们决定在赣榆城和青口镇打他一个伏击。我们打算动员老百姓马上撤到西边山区,让他们看到咱们是怎么打鬼子的,让胜利来直接教育百姓,这比任何大道理都有说服力。”
宋得森的双眼立即发出了光来,赶紧接上来说:“那我把乡亲们召集起来,你跟他们讲讲。”他转过身去,放开嗓子大喊:“乡亲们快到我这里来,俺们有话要同大家说。”
当宋得森和刘萍说话的时候,村民远远地站着打量这支刚刚成立不久的国民党赣榆县常备旅的骑兵营,当兵的都着清一色的粗布衣服,武器装备较落后,但精神面貌特好,同以前的国民党地方军队有着天壤之别,给人一种难得的安全感。
当老百姓又听宋得森说这是一支真正打鬼子的国民党军队,见那个带队的同宋得森谈得特近乎,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好感。既而听到宋得森招呼,就流水般向这里涌来。
乡长吴明示犹豫一下,不大情愿地跟着人们后面动着。
刘寄萍面前的宽地上挤满了黑压压的老百姓,他们有当地的,也有外村的,还有外省逃难来的。他们潮水般向前涌,极为好奇地盯着刘主任看。
宋得森让朱爱周和刘寄萍登上一个大土堆上,向老百姓介绍说:“乡亲们都来见见面。这位就是国民党赣榆县长兼赣榆县常备旅少将旅长朱爱周先生,这位是中国共产党员、旅政训处刘寄萍主任。他们这帮人马,是真心打小鬼子的,同混蛋县长严济宽不一样,决不是那种欺内怕外的贪污犯。现在,就请二位父母官帮咱们出个主意吧。”
朱爱周被推到前面,满面堆笑,亲切地说:“家乡的父老乡亲,好久没有专门过来看望大家了,大伙受苦了!大家不要说我当了官就六亲不认呀,实在是挤不出时间来。”
“请县长注意身体呀!”众道。
他拍拍腰上的手枪,接着说,“好!可是,这个家伙不是吓唬老百姓的,是真正为咱们老百姓撑腰的。咱丑话先说到这里,我要是不把枪口对准小鬼子,大伙就有权下我的枪,本人愿意接受百姓的处罚。”
朱爱周一开口,百姓就感到亲切,舒服,这使人们想起了那些跟朱爱周相处的往事,情真意切地说喊着:“朱县长,你好吗?”
“只要真心带人打鬼子,谁要是胆敢缴你的枪,咱就砸碎他的狗头!”
朱爱周抓住大好时机,紧接着问道:“这么说,大家伙是拥护我这个真心抗日的县长的了?”
“谁要是反对,就打死他!”听到这响雷似的声音,就知道是高大朋。
“打鬼子不能只靠我们这几个人呀,大家伙一起干才有胜算!”朱爱周看到老百姓期待的目光,立即开门见山。
“对!”众道。
朱爱周接着道:“一只小树叶难渡东大海,众人划船能过大西洋。抗日救国大事应全民同上,才能迎来最后的胜利。咱们主张和平,反对侵略行为。谁要是胆敢来欺负我们,咱们决不当孬种,非帮他们打败了不可!”
人群再一次沸腾起来,一位掉了上门牙的老太太,颤悠地举起无力的右手,深陷的眼睛里闪着泪花,激怒地说:“朱县长,你下命令吧,你要我们怎么办,乡亲们都会服从指挥的。我老太婆没有牙咬他们的肉,就用手指盖掐死他们。”
“谢谢你老人家对我朱爱周的信任,我决不辜负家伙父老的厚望!”
“好!……”众道。
朱爱周向老太太鞠躬致敬,紧盯大家,坚定不移地说:“一句话,请乡亲们帮着打小鬼子。我们得到消息,这次侵犯赣榆地区的,大多是在日照驻守的小鬼子,只有不多的二鬼子(伪军)在前面当探路的炮灰。他们大多徒步进攻,人马十分困乏,到了咱赣榆城后,已累的半死。
“行……”众道。
爱周笑容可掬地:“老乡们,我们决定等没有战斗力的老百姓撤出后,就先放他们进城,然后打他个出其不意。抗日的方法很多,帮烧水送饭,给带路,抓散兵,都是抗日的一种好表现。大家伙只要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对!……”地动山摇。
这时,旅参谋长乔金亭飞身来到东边空地,向群情鼎沸的人们看了看,举起左手大喊:“不当孬种的到这边来,同我们一起杀小鬼子的好汉们,勇敢地到我这里来!”
众乡亲呐喊一声如潮水般地涌了过去,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也跌跌撞撞地跟着大小伙子后面跑着。高大朋第一个奔了过去,紧靠到乔金亭左边昂首挺胸地站着,好似一个威武的勇士。
偌大的广场上只剩下一个人,好象一棵霜打的枯草,孤零零地竖在那里,显得那么猥琐和渺小。他就是——大乡长吴明示也。
炮声越来越大,越来越近了。
天快晌午了。平时这正是大家忙着吃饭的时候,家家的烟囱冒出微微的炊烟,劳累半天的人们正准备享受口福。急于吃饭的顽童用筷子把饭碗敲得叮当直响……
今天破例了。赣榆城和附近地区,陷入前所未有的沉寂,几乎看不见一个人影,偶尔有几个人,贴着墙脚急速地跑过,给这个不安静的气氛显得更加紧张。在这战斗之前,人们更加体会到宝贵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美好,因而也就更加渴望战斗,渴望尽快地从战斗中重获美好的和平生活。
不一会子,突然起风了,滚滚而来的尘土象一张大黑锅,紧紧罩在了这辽阔的滨海大地,几十米之外的景物都分不清青红皂白,只显现出一副黑糊糊的大影子。
多亏这里树林茂盛的庶挡,赣榆城四周风沙稍小,土匪出身的二团长黄泥头(张星三)揉了揉理沙的左眼骂道:“妈妈的,这鬼天气真讨厌,要坏我们的大事。”
刘寄萍笑了笑说:“团座大人,骂什么街呀?这个天气对我们也有好的一面,它给我们提供的天然的屏障,蒙上了小鬼的眼睛,使敌人看不清我们的虚实,便于出拳揍他。”
这时,他们听到一串脚步声。“旅长、主任在哪里?”侦察排长相小墩焦急地询问着,快速闯进二团阵地。他弓着腰向前猛跑,树枝把他的衣服划得哗哗直响。
“快停下来,看你把地上树叶都带起来了。”刘寄萍大声呼喊。
相小墩赶紧来了个“急刹车”,急忙上前报告说:“一部分小鬼子已去了海州,向城里进攻的敌人不是太多,劲头也不怎么太大。现小鬼子已在玉兰庙大场上睡午觉了,正进入梦乡,只留几个汉奸放哨,也许是进攻的最佳时机。”
“好!杀这些坏东西!”朱爱周立即下达了战斗命令,“准备战斗,马上进攻。”
第 三十一 章 奋起杀敌 '本章字数:2592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25 21:36:12。0'
此时,一个汉奸队长,这个长成傻大个了家伙,毕竟还有点头脑,总比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小鬼子清醒的多。这个狗日的了解当占领这样一片古老而又美丽富饶的保地时,必须特别小心,小日本军队趾高气扬的样子使他气恼。他命令副官赶紧加强警戒,防止国民党朱爱周的军队攻打。
可是,众汉奸受小鬼子的影响很大,命令一时很难落实到实处,这边的伪军停止了打呼噜,那边的汉奸又开到厕所里拉滑屡,根本没有人真正地去执行这道命令。
“叭,叭!”响了两声清脆的枪声,这是国民党赣榆常备旅二团的出击讯号。随着枪声,官兵们从各个攻击点冲杀进村,将这队在村里的小鬼子团团围住。
突如其来的进攻,使小村里的敌人慌作一团。加上漫无边际的风沙,看不清中国军队的实力。只听村内外杀声齐喊,枪声大作,弄不清有多少人马冲进村里。小鬼子纷纷卧在地上乱开枪,还没放两枪,另一路中国官兵从后面包抄上来,一阵手榴弹,把小鬼子给炸跳了起来,活象一群的小鸡乱撞乱窜。
一部分鬼子企图凭借一幢高房组织抵抗,刚架起机枪,被守在窗户和门外的几个锄奸队员抢先开了火,一阵猛烈的打击,打得鬼子喊爹叫娘,后面的见前面死了,各自赶紧找地方躲藏,互相挤撞,乱成一团。县常备旅的两个团在这里前堵后追,打得鬼子和伪军无处藏身。
二团一营进攻的范围,包涵着小鬼子指挥部。小鬼子大队长举着指挥刀连连摆动,威胁手下抵抗,顶了一阵,率队冲开了一条通路,撤到了村外,边退边还击。另外几股狼狈不堪的鬼子,也纷纷向这个方向夺路而逃。国军旅长朱爱周、二团长黄泥头和刘寄萍等人指挥队伍,跟踪追击上来。
小鬼子合到一块,以树木和沟渠为挡箭牌,凭借先进的枪炮,封锁我军进攻的道路。赣榆常备旅火力装备极差,大多老掉牙的土家伙,弹药也跟不上,很难压倒鬼子的火力。惊魂未定的小鬼子大队长腾本发现这个情况,胆子就大了起来,指挥手下小鬼子边打边向海州方向逃窜。
朱爱周、宋继柳、黄泥头和刘寄萍正在商议追击敌人的办法。侦察一班长相小三跑步前来报告说:“发现有鬼子的人马从海州方向往这里开来,估计是来增援这股小鬼子的,俺们正在设法摸清鬼子的兵力。”
赣榆县常备旅二团长黄泥头一愣,便问朱爱周说:“旅座,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朱爱周向天上看了一下,说道:“我们已经给小鬼一个大的“教训”了,也消灭了一些鬼子,并且鼓舞了士气。鬼子增援部队情况不清楚,不能乱打一通。还是暂时停止追击,打有把握之仗为好。”
黄泥头同意了朱爱周的看法,便命令军队停止追击,原地坚守。
我军停止了追击,鬼子大队长腾本松了一口气。又听海州方向传来炮声,有被增援的可能,狼胆更大。他想利用这个机会,反退为进,牵制常备旅二团,配合援军吃掉这个团,乘机占领赣榆县城,好在上奉面前邀功。
鬼子的援军逼近了,正面的小鬼子一再发起反扑,死咬着二团不放,形势逼人。
宋继柳向四周看了一下,来到朱爱周面前说:“朱县长,小鬼子的援军快到了,这边又咬着咱不放,撤退已来不及了。这段平原地带没有好地形可利用,搞不好要吃亏。我看先退到城里守几天,等到一、三团来支援吧。”
朱爱周思索了一下,就说:“也好,就让两个营进附近守住重点的三个城门吧。另外让腿脚好的原锄奸队的人,快去把三团调来。”
队伍撤回了赣榆城里。
赣榆县城卷入了一阵天翻地覆的风暴里,全城男女老少齐上阵,同国民党赣榆常备旅一、二团一起,为保卫家园而动。高大朋巍然站在城中心,身上背着大砍刀,昂首挺胸,左手叉腰,右手擎着一个小铜号,鼓起腮帮吹了起来。他的好伙伴,小名叫相大主的小青年,提起一破铁盆,咣咣地敲着满城叫人。
老衙门边的文峰塔下站满了人,宋得森忙着给大家布置任务。几个营和团部直属单位按照计划,控制了几个城门和主要街道。旅骑兵连作为机动部队,那里有危险就支援那里。老百姓把家中的牛马车、门板、桌椅板凳和寿棺(预先存放在家的棺材)都拖来,无私地帮助官兵垒搭防御工事。
宋继柳和黄泥头、刘寄萍带人到处检查布防的落实情况,鼓励军民奋力拼搏,保卫县城。黄泥头双手用力推了推工事,工事丝毫不动。黄泥头满意地笑笑说:“这么短的时间就垒起这么好的工事,离铜墙铁壁相差不远了吧!”
“铜墙铁壁,铜墙铁壁。嘿嘿嘿。”团参谋长干笑着附合着,笑声比猫头鹰大哭还要难听。
刘寄萍澄澈的目光扫视众人,语气坚定地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老百姓,是全国老百姓的团结抗日精神。这个临时垒起来的工事也许被打垮;老百姓,老百姓保家为国的拼搏精神,那是什么炮火也打不垮的!”
人们敬佩地望着中国共产党党员、国民党上校主任刘寄萍,他的话给大伙增添了战胜敌人的信心。
“可是还有钻进床底下的孬种。”相大主铁青着脸,愤愤不平地说。
“他妈个X,是谁?”高大朋发火了。他觉得这是给赣榆的老百姓脸上扣屎盆子。
“大乡长吴明示。”相大主咂咂嘴说,“刚才我路过他的家门口,他家的大门关得可严实了。要不是他家的一只大花猫从墙头上跳出,我还疑为他家全死光了哩。”
“你不用给他家操心了。”一个小青年接着说,“队伍刚回城,他一家就跑走了,家里只留下外出捉老鼠的老猫!”
宋得森摇摇头说:“指望严济宽一类的贪官打鬼子,那是痴人说梦。”
这时,枪声大作,两颗炮弹落在工事前,炸得泥石乱飞,海州鬼子增援人马跟赣榆鬼子人马会合后,发动了进攻。
这只小鬼子炮兵部队有一百多人马,配有三四十只大小火炮,由一个中队长带领,另有一个大队的汉奸协助,和那个汉奸大队一并从山东境内出发,让当当挡箭牌的伪军在前,直扑海州府。然后取道新浦,由猴嘴转赴墟沟。当接到腾本的求救电报后,便火迅赶来增援。
这帮家伙出发七八天了,沿途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国民党海州守军三十三师长贾韫山弃城逃跑,其他地方武装纷纷望风而逃,即使遇到抵抗,也是一触即溃。这么一来,海州等于白白地送给了小鬼子。日本炮兵中队长得意忘形,深信大日本帝国的武夫锐不可当。他高兴地对部下说:这不是打仗,而是在驱赶俩条腿的动物。
然而,这个坏东西感到没过足打仗的瘾,他渴望看到流成河的鲜血,熊熊燃烧着房屋的大火,中国军队高喊缴枪的求饶声。他要满足变态的心理,渴望有中国人头垒成晋升的台阶。国民党赣榆常备旅的进攻,给他本就发热的大脑又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他仿佛看到了,并且马上得到了所想要的一切。
因此,这个驴协的对上级命令他解赣榆之围,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夸奖他们拖住了敢于进攻皇军的中国军队,使他有了施展本领的机会。他把鬼子分作几路人马,让汉奸在前开路,同时向几个城门发起了攻击。
第 三十二 章 勇守赣城 '本章字数:2208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25 21:36:05。0'
赣榆县常备旅二营防守的那个城门,是敌人主攻方向。一个鬼子小队赶着伪军猛攻上来,中国军队镇定自若地隐蔽在城楼上,敌人接近,一阵暴风骤雨的射击,加上下冰雹似的手雷和手榴弹,打得鬼子和伪军哇哇大叫,不敢再攻,一个小鬼子用枪托乱砸不动的汉奸,强逼他进攻。
督战的宋继柳看得清楚,甩手一枪,正打中了这个鬼子的脑袋瓜子。怕死的汉奸们大吃一惊,从这个死鬼子身上踩了过去,拼命地退了下去。
鬼子猪头大队长在后面高堆上看见了,大发雷霆,命令榴弹炮、迫击炮、掷弹筒和机关枪一齐开火,掩护伪军和小鬼子转身往回攻。猛攻的炮火打到了城门上,燃起了熊熊大火。老百姓和官兵们忙用沙土灭火,火光冲天,一时扑灭不了,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敌人利用这个机会,猛攻过来。
厚木的大门熊熊燃烧着,随时都有被烧毁的可能。背后传来脚步声,大家回头一看,不由地发出了一阵欢呼声,宋得森老汉正带着一帮老头子,披着正滴水的棉衣和被子,喘着粗气向这边跑来。
一件件水泡的棉衣和一条条水泡的棉被,被大家心疼地盖地城门上,立即发出了吱吱响声,随之变成了缕缕白烟,大火给灭熄了。
宋继柳提来一大口袋撒上硫磺的土豆大小的石头,用绳子把这个八十八斤重口袋扣好,抓起绳子的一头,把袋子三百六十度凌空转起,一片死亡的“石弹”泼向敌群,猝不及防的敌人被撂倒一大片,剩下的被硫磺烧得连滚带爬地退了下去。
几次进攻受挫,猪头大队长腾本气得火冒三丈。他命令暂停攻城,召集几个中、小队长和伪军头目,把他们哭得狗血喷头。为了杀鸡给猴看,当场枪毙了一个指挥不力的伪军官,下令在天黑之前必须攻下赣榆城,消灭中国守军。他指着躺在血泊中的伪中队长的尸体,咆哮如雷地说:“凡后退不前的,他就是你们这些怕死鬼的下场!”
漫无边际的风沙平息了,黄海岸上升起了淡淡的暮霭。各种顽强的春苗,迎着夕阳,茁壮成长。
古老而又伟大的赣榆城,这个威武不屈的抗敌堡垒,淋浴在夕阳的光辉里,绽放出奇光异彩。折干断枝的银杏古槐,仍然挺起它那苍劲有力的臂膊,象是要扼住坏蛋的喉咙,把侵略者统统消灭。
城里城外余烟弥漫,不时爆裂出红色的火星……这里的万物,都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和蔑视。敌我双方都在调整部署,一种战前的紧张气氛,紧紧地笼罩着这个古老的县城。
朱爱周叫刘寄萍和黄泥头把营连长找来,仔细布置了突围任务。指派了团副参谋长带一个连,协助宋得森等人指挥老百姓转移。官兵们在紧张地加固工事。老百姓在匆忙地埋藏粮食等财物。人们不心疼对自己的军队的帮助,却不舍得给豺狼半点有用的物品。彻底打破小鬼子以战养战的痴心妄想。
不一会,炮声又大吼起来,榴弹炮、迫击炮、掷弹筒等炮弹接连不断在城内外爆炸,敌人发起了总攻。鬼子腾本大队长下了鱼死网破的大决心,命令炮兵中队一起开火,把所有的炮弹都打在赣榆城里,为步兵中队和伪军大队攻城开道。
另外,命令几百个小鬼子组成十几个敢死队,赶着汉奸队,攻打城门和被炮弹炸坏的城墙。其余的嫡系鬼子端着机枪,硬逼着鬼子和汉奸往前冲。小鬼子和伪军在嗷嗷地鬼叫,拼命地猛扑上来。
怕死的汉奸惧怕督战的鬼子机枪子弹,不敢后退半步,硬着头皮冲进了主城门,向我主街阵地包抄过来,企图就地消灭我主力,拿下进城的金钥匙。朱爱周站在高处指挥全城的总战场高度,宋继柳带人协助黄泥头指挥一营阻击正面敌人的进攻,刘寄萍亲自率领二营反击另外一个被炮弹炸毁的城门和城墙。
主攻的敌人刚一露头,趴在战壕里的宋继柳就甩开了双枪啪啪地开了十几枪,弹无虚发地一枪一个,前面的十几个小鬼子,立刻见了阎王。剩下的敌人吓得就地趴下,不停地向天空开着枪。敌人的进攻再一次受阻。
趴在文峰塔上正在指挥战斗的少将旅长朱爱周先是一椤,随即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立刻明白,有神枪手宋老大在这里,就不会吃大亏。于是,他信心百倍地大声疾呼:“好汉们,给我狠狠地打呀!宋老大和锄奸队早就来到啦!”
这喊声胜过晴天霹雳,盖过了枪炮的怒吼,响彻云霄。几乎在这同时,随着几声枪响,朱近周从文峰塔上跌落下来。
高大朋抢步上前,接住了朱爱周,几滴殷红的鲜血从朱爱周的肩膀上流了下来。朱爱周挣脱而出,瞪大眼睛,厉声吼声:“我不要你管,拖住敌人,叫老百姓快转移!”
宋继柳见手下把朱县长被救下后,这才放心地带人又冲入了敌群,只见他双手弹无虚发地向敌人开着火。前面的十九个小鬼子被他放倒了,又有二十六个伪军在五个日本鬼子的刺刀下,冲了上来。继柳举起双枪又把前面的九个敌人放倒,其他的怕死鬼只了趴在地上装死。
这时,有一个小鬼在伪军后面举着指挥刀,向后退的伪军砍下,当这个家伙完成了杀鸡给猴看的任务后,也被继柳一枪送回了老家。当继柳再向另一个小鬼子扣动扳机时,枪没有响。这是什么原因?没子弹了呗!于是,继柳赶紧把身上的十把飞刀取刀,心痛地给六个小鬼子和四个伪军送上,让这些坏东西早早地回了老家。
好汉宋继柳把双枪插入怀中,提起身边一袋石子上洒上硫磺的袋子,又利用师父田大力传授的绝招,向敌人群甩去。当场就有三十六个敌人被砸死,另有九十四个坏东西正在硫磺燃烧下,现正在地面上打着滚,作垂死挣扎……
当赣榆城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国民党派来的副旅游长和旅参谋长正带着三团驻守在西北境的县政府周围,并在那里驱赶刘黑七的残余,耽误了救援赣榆城的时间。
从而,使弹药不足的常备旅一、二团及旅直属骑兵连同三倍以上的敌人苦战一整天,当好汉宋继柳的手下锄奸队员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后,只好心不干地同刘寄萍一起扶着朱爱周转移了。随后,赣榆城就被小鬼子占领了。
第 三十三 章 巧回赣城 '本章字数:2530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25 21:35:51。0'
阴沉而又严寒的初春之夜,细雪霏霏地洒落着,东北风从冰冷的海面上卷过,吹得电线呜呜咽咽鬼叫。小沙河(青口河)的两岸,野地里象和尚的脑袋似的,只有让风雪无情地扫荡着。
远处一片片黑沉沉的影子,那是大山、城镇和树林。就在那黑糊糊的城镇上空矗立着高高的炮楼,那围绕着文峰塔的炮楼顶上,时隐时现地闪烁着灯光,象一条巨蟒的眼睛,一眨一眨地盯梢着人们。吓得胆小的老百姓天还没黑,就赶紧上床躺下,不敢出大门。
这里是河堤纵横的海边平原,大小堤上布满了层层叠叠的银杏、甜槐和围墙一般的白杨树林。在黑压压的树林中藏匿着一座废弃的破庙宇,四周一片几里没有人烟。
在破庙宇的边房里,宋得森正坐在一盏豆油灯边,和附近地区的十几村保长小声地计划着动员老百姓的数目,以及拆城墙用的家伙的数目。各村一报人数,大大超过五千人的数目,已经达到九千多。
村官还要再动员一些,宋得森说:“好家伙,这接近八个团的人马,不用再增加了。”
村官们答应着笑笑走了出来,都围在刘寄萍的四周听他那富有鼓劲性的谈话。宋得森到大殿找朱爱周,只见朱爱周披着军大衣,正在一张地图上比划着,宋继柳端着灯站在旁边。只见朱爱周拿着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哧哧地连着划了几个箭头,几个大小圈圈,宋继柳的一只手,在朱爱周划过的地方指点着。
宋得森报告道:“朱县长,请来了九千多老百姓。”
朱爱周抬头来高兴地说声:“好!谢谢!”便又看着地图沉思起来。
宋得森来到西屋一看,几个区队长和十几个旅直属小头头正小声地说着话,整理着上级调来的枪支弹药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