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父与他祖父早年有约,盖、盒相合,便要分一半家产给你,到时候你便以汉宗亲的身份明媒正娶,将马姑娘迎进家门,想她父母也不会为难于你了。”
刘欣大惊失色道:“义父,我看你无病无灾的,便是再活个二、三十年也没什么不可能的,你怎么说这样丧气话。”
刘健却平静地说道:“欣儿,为父早年在山间打猎受过暗伤,这伤每到夜间便会发作,现在一日重似一日,算来今日寿数将尽,等不及抱孙子了。不过,今天能收你这个好儿子,我心愿已了。”
到了半夜,刘健果然暗伤发作,痛苦不堪,刘欣、马芸守在他的床头,未及天明,便撒手西去了。刘欣哪里想到刚认了个义父,还没过一夜,便阴阳两隔,不禁黯然神伤。马芸坚持和刘欣一起披麻带孝,为刘健守灵三日,将他葬于屋后山坡上。
“刘欣,你今后有什么打算?”马芸看着正对着盒盖出神的刘欣小心问道。
“马芸,你看这个盒盖,应该是一件漆器,是在红漆地上用黑漆描绘的各式图案,色泽光亮,纹饰细致、流畅,做工精湛,大概是有钱人家存放首饰的盒子。有这个盒盖,又有那本族谱,刘重应该会认下我这个侄子,所以我想去趟居巢。”刘欣将盒盖递给马芸,自己拿起族谱翻看起来,看着看着,忍不住“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第4章 侯府认亲
“怎么了?”马芸闻声伸过头去,一看之下,粉红的俏脸上飞起一片红霞。原来族谱的最后用隶书工工整整地写着刘健生子刘欣,妻马氏。这是刘健那天晚上写上去的,他们二人这时才看到。将她的名字写入族谱,那便是确认了她正妻的位置,马芸看到这里,心中又羞又喜。
“胡闹!”刘欣一时气苦,将族谱扔到一边说道,“马芸,这个不算数。你说咱们好不容易穿越一回,我找几个汉代美女,你找几个汉代帅哥,多好的事啊,要是咱们两个在一块,那多没劲!这个族谱就当没这回事好不好?”
马芸抢前一步,将族谱捡在手中,掸了掸上面的灰尘,当宝贝似的抱在怀里,挑衅地看着刘欣说道:“你想找小老婆?绝对没门!这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明白,我是正妻,想纳妾先得我同意才行,就是闹到官府去也是我有理。”
纳妾要不要经正妻同意,貌似在明清年代是有这个规定,但在东汉末年是怎么回事,刘欣还真搞不清楚。不过,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马芸,既然这样,你收拾收拾,我明天一早就启程去居巢,你留下来看家。”刘欣打定主意,这一次去了居巢就不回来了,甩掉这个小尾巴,虽然说起来马芸也是个美女,如果在现代找个这样的老婆也算不错了,但在这时代就不行了,她一定不会允许自己娶三妻四妾的。
马芸那也在警校上了两年学,警局里面也实习了几个假期,哪里会上他的当,心里暗道,想甩开我?没门!嘴上却柔声说道:“欣哥哥,明天我和你一起走,这个家又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看不看得无所谓。”
“不行,你还小,这一路跋山涉水,也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磨难,我哪里舍得让你受苦呢,你还是好好在家呆着,等我回来吧。”刘欣只得继续哄骗道。
马芸站起身冲着刘欣把胸脯一挺,小嘴一嘟道:“人家哪里小了,隔壁王大哥他媳妇比我还小两岁呢,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刘欣看着马芸高高隆起的胸脯快要顶到自己脸上了,那天似乎还用手抓了一把,唉,这妞的身材还是蛮火爆的,想到这里,刘欣不由的咽了一下口水,看样子暂时甩不掉了,还是先带着吧:“行,那你还是要女扮男装,而且路上不许叫苦。”
马芸一听刘欣答应带她一起去居巢,高兴地扑到他怀里,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刘欣不敢相信地问道:“马芸,你就这么想嫁给我?你是警察我是小偷啊!”
马芸红着脸说道:“五年前,你把我从几个小流氓手上救下来的时候,你就走进了我的心里,这些年,我一直在查找你的下落。你知道吗?当我发现那几件案子都是你做下的时候,我的心都要碎了,幸好一切都没问题了,现在我不是警察,你也不是小偷了!”
刘欣心道,这马芸还真是大胆,这样的心思都敢说出来。不过能听到一个漂亮的姑娘说出对自己的爱慕之情,刘欣的虚荣心还是小小地满足了一把,而且他也真的有点感动了,忍不住顺手抱住马芸,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说道:“芸儿,这次去居巢认亲也不知道顺不顺利,你以后跟着我恐怕要吃苦了。”
马芸低着头,喃喃地说道:“我不怕,爹已经写在族谱上了,我们早就是夫妻了,你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马芸说出自己的心思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她也暗暗打好主意,万一刘欣拒绝她的话,她就逃得远远的,以后再也不见刘欣,反正这世上也没有第二个人认识自己。幸好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刘欣似乎也默认了自己作为他妻子的身份,马芸只觉得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觉从心底升起,整个身子都软绵绵的,趴在刘欣怀里一动都不想动。
轻抚着怀里如小猫一般的女人,一股似兰似麝的香气传入他的鼻孔,刘欣的心神为之一荡,忍不住便要去解马芸的衣带,突然看到她身上还穿着孝服,慌忙将马芸身子扶直,正色道:“芸儿,你我现在重孝在身,古人常常要守孝三年,不过我们来自后世,而且刘健只是我的义父,你我又已经有了夫妻之名,我想也不要等三年之期。从居巢回来,我就正式娶你过门可好。”
“恩,以后我一切都听你的。”马芸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几乎没有思考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就收拾行装,前往居巢认亲去了。两人并不认识去居巢的道路,一路打听,一路行走,过了半个月方来到居巢。自从那天马芸将心思说出来,两个人的关系就亲密了许多,刘欣也没有再坚持让马芸换上男装。虽然刘欣决意为义父守孝一个月,但这并不影响二人一路上卿卿我我,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在客栈里,两个人也是同住一间房,同睡一张床,晚上免不了亲亲热热,几次差点擦枪走火,都希望这一个月快点过去。
这一天,两人终于来到了居巢城,找了间客栈安顿下来,刘欣便向小二打听起居巢侯府来。
“客官,您也是为宝钿盒的事情来的吧?”
“正是。小二,你怎么知道的?”
“最近这城里传的最多的就是这事了,您一打听,小的就明白了。现在去的人少了,不过前些天拿个盖子去配的多了去了,却没一个能配上的。要说这宝钿盒可是宫里面出来的,可不是一般的物件,哪那么容易就能配得上?听说皇上为此还特地派了内官过来。不是小的泼您冷水,我看您还是别去碰这个钉子了。”
“去不去是我的事,就不劳你操心了。小二,关于这个事你还知道些什么,不如讲给我听听。这些,你拿去喝茶。”小二本来不太愿意,一看刘欣递过来的一串铜钱,立刻眉开眼笑,关上房门,给刘欣讲开了……
原来,这些年天下旱灾、水灾、蝗灾等灾祸泛滥,四处怨声载道,百姓民不聊生。皇帝刘宏,也就后世所称的汉灵帝昏庸荒淫,沉湎酒色,规定宫女中年纪在十四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都要浓妆艳抹,穿着开裆裤,而且里面什么都不穿,为的就是临幸起来方便。除了沉湎酒色以外,他还一味宠幸宦官,尊张让等人为“十常侍”,并常说“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宦官杖着皇帝的宠幸,胡作非为,对百姓勒索钱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这个刘宏还是有史以来最财迷的一个皇帝,为了敛财,汉灵帝刘宏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多元化、极端无耻化的历史新道路。刘宏喜欢搞产业化运作,一次捞个够不是目的,目的是一生捞不完。就拿贡品来说,东汉是当时世界上超级大国,每年都有一些国家派使者前来扩睦邻友好,手里总少不了带国宝奇珍,讨好讨好大汉天子。但进贡通常的流程是先递交一份清单,清点后送入国库,成为国有资产。皇帝想要什么呢要派人前去提取,个别的还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核,然后才能到达皇帝手里。刘宏嫌麻烦就赶在贡品入库前抽取提成,直接送到皇宫,美其名曰“慎行费”。贡品年年不断,导行费。就年年不缺,刘宏凭此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最为荒唐的是皇帝竟然在西园开办了一个官吏交易所,明码标价,公开卖官。年薪六百石的官职卖六百万钱,两千石的官职两千万钱。更狠是一点是,刘宏同志除了皇帝了位子不卖之外,上至司徒、司空、司马、下到县太爷,全部可以花钱买,而且钱到即付“货”,决不拖欠。
居巢侯刘重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在当时也算是高龄了,却没有儿子,汉灵帝就想在刘重死后把他的封国收回来,这样居巢县的税收就直归皇宫所有。刘重没有办法,就想到了刘恺,刘恺这件事朝廷是知道的,于是刘重便到处寻找刘恺的后人,这才有宝钿盒配盖子的故事。汉灵帝不放心,还专门派了宦官前来,把那个缺个盖子的宝钿盒收起来,防止居巢侯做假。
刘欣没想到还有这个变故,看样子就算自己不来找刘重,刘重也会满世界找自己了。谢过小二,刘欣与马芸关起门,商量起来……
第二天一早,刘欣一个人来到居巢侯府。朱漆大门,门外两个石狮子,门内四个家丁左右分立。刘欣拾阶而上。
“干什么的?侯府重地,闲人免进!”一个家丁手一伸,拦住去路。
“在下刘欣,有事求见侯爷,烦请这位大哥通禀一声。”
“侯爷是想见就能见的吗?有没有名帖?”
“有有有。在下是为宝钿盒一事而来。”刘欣一边说,一边递上一串铜钱。
“噢,为了宝钿盒啊。那你跟我进来,先见见总管。”
刘欣跟着这个家丁进了侯府前院的一个偏厅。偏厅里,一个身材瘦小,贼眉鼠眼的老头正跪坐在榻上。
“刘总管,这人求见侯爷,说是宝钿盒的事……”
“恩,你先下去吧。”老头挥挥手。
“你有宝钿盒盖,拿出来我看看。”老头有些不耐烦。
老头看到刘欣从怀里取出的那个宝钿盒盖子,眼前一亮。
“把它交给我,你在这等着。”
“不行,我要亲自看着盒、盖是否相配。”刘欣留了个心眼,斩钉截铁地说。
“哼,这可由不得你。来人,给我拿下。”
老头一声令下,五、六个家丁不知道从哪里一下冒了出来,围着刘欣。
第5章 侯爷的交易
“光天化日之下,你们还敢强抢不成!我可是未来的侯爷,你们怎敢如此无礼!”刘欣怒叱一声。
几个家丁面面相觑,不敢上前。
“还不快动手。”老头大喝道。
众家丁听了老头的命令,一拥而上。刘欣见了,心头火起,把宝钿盒盖揣入怀内,摆开架势,便和家丁们打在一起。
刘欣学得是青城派的劈空拳,据说他祖师的祖师,能够隔空一拳打断二十米外拇指粗细的一根树枝,而更早的先辈一拳能打断四十米外的一棵小树,但这些都只是传说,谁也没见过。刘欣的师父可以打灭二米外的九支蜡烛,而刘欣练了十年,只能打灭一支蜡烛。刘欣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天了,他明白在这个年代有一身好功夫比什么都重要,每天早晚勤练不缀,功夫始终没有落下,这几个家丁哪里是他的对手,早被他三下五除二打翻在地。
“快带我去见侯爷!”那老头见势不妙,回头想跑,却被刘欣一把抓住。
“不得无礼!”偏厅后面转过一人,年约五十开外,头戴冕旒冠,黑色上衣,红色帏裳,腰悬佩剑,面沉似水。
刘欣被此人的气势一震,手不由自主一松。老头赶紧退过一旁,低头不语。
“来人,把他们都带下去。” 那人又朝老头一摆手。“你也下去吧。”
来人双眼紧盯着刘欣,刘欣丝毫不惧,和他怒目对视,两个人都不说话,一时间气氛甚是尴尬。
“这位小哥怎么称呼?”片刻之后,那人忍不住,面色缓和下来,先问道。
“在下刘欣,特来求见侯爷。”
“噢,你找本侯有什么事吗?”
“原来您就是侯爷,小民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冒犯,请侯爷海涵。”刘欣深施一礼,其实刘欣刚才已经看出这人一定就是居巢侯刘重了。
“不必多礼,有什么事你说吧。”
“小民此来是为了这个。小民想要亲眼看着盒、盖相配。”刘欣从怀里掏出那个宝钿盒盖。其实刘欣不肯放手这个钿盒盖,摆明了就是不信任刘重。
“你姓刘,你父亲叫什么?这东西是哪来的?”刘重看到盒盖,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家父刘健,这东西便是父亲给我。”刘欣从刘重和那老头的眼神中看出了些端倪,对配对成功的信心大增。
“你父亲在哪里?你爷爷叫什么名字?”
“我爷爷叫刘恺,家父前不久刚刚过世。”刘欣想起义父刚刚认识一天就不幸去世,自己连尽点孝道都来不及,不由伤感起来。
“你一定要亲自去配,可知道配不成功的后果是什么?”刘重见刘欣提到父亲,神情哀伤,不似作伪,心中暗道,莫非他真我的侄儿?
“不管如何,我都要在一旁看着。”经过刚才一幕,刘欣除了对刘重仍然不信任外,对自己的身手却是信心大增,哼,东汉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嘛,大不了我杀出去就是了。
“那好吧,在盒、盖相配之前,我有个条件。”显然刘重对盒、盖能够相配非常有信心。
“什么条件?”原来这个刘重果然没按好心,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真是千年不变的真理,刘欣心底又把刘重鄙视了一番。
“条件就是,如果盒、盖相配,我就当场把侯位传给你!”
刘欣心中暗道,这也算是条件,这条件太好了啊,对刘重不由得刮目相看起来。
“不过……”啊,原来还有下文,这个刘重果然不简单。
“你要立个世子!”刘重这才说出条件的核心。
“不行,开什么玩笑,我还没生出儿子来。”刘欣当场拒绝。自己和马芸还没有夫妻之实,就是首发命中也得等十个月以后,而且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刘欣怎么也想不到竟然会是这样一个条件。
“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世子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如果盒、盖相配,你就挂个侯爷的名,其他的事不用你管,我再给你一大笔钱。你看怎么样?”刘重终于说出了最终目的。
奶奶的,折腾半天,原来我就是个挂名侯爷啊!成交还是不成交,这个问题有点难!
“你可要考虑清楚,如果不答应这个条件,你什么也不会得到,我给你一柱香的时间。”刘重一付稳操胜券的样子。
“你能给我多少钱?”
“一千万钱!”
“好,成交!不过我也要加个条件!”刘欣不现犹豫。
“你也有条件,好,你说。”刘重有些奇怪地看着刘欣,你小子会有什么条件呢?
“我的条件就是——宝、钿、盒、全、归、我!”刘欣一字一顿地说。
“哈哈哈,这算什么条件,一个宝钿盒值个什么。没有问题,盒、盖配对成功,宝钿盒归你。”刘重忍不住大笑起来,这太简单了,他哪里想到这个宝钿盒上寄托着刘欣对义父的感激之情。
“现在你先和我去驿馆,看看到底盒、盖能不能配成功,其他的事回来再详谈。”刘重见条件谈妥,掩不住心中的兴奋,也不顾身份了,拉着刘欣的手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大喊:“备车,快!”
刘重拉着刘欣上了马车,在一大群家丁的护卫下出发了。一路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刘欣有些忐忑,刘重则有些兴奋。
驿馆门口。一个年轻的太监迎了出来,尖声细语:“奴婢见过侯爷。”
“恩,里面说话。”虽然阉竖当道,不过刘重怎么着也是汉室宗亲,倒不把这个小太监放在眼里。
刘欣抬眼看去,这可是真的太监啊!终于见到太监了,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啊,那可都是些演员扮的,这可是真的太监啊。只见那太监二十来岁,模样倒也行得俊俏,只是皮肤微黑,下巴上确实没有一根胡须,连胡茬都看不到一根,翘着个兰花指!
那太监看刘欣盯着自己看个不停,有些不悦,细声细气地问道:“侯爷,这人谁呀?”
“此人自称叫刘欣,带了个宝钿盒的盖子来。刘欣,还不快见过大人。”这太监也是个内官,刘重便称他为大人。
“小民刘欣见过公公。”刘欣上前施了一礼。
“你叫我什么?”那小太监有些惊奇。
“小民刘欣见过公公。”刘欣只好再施一礼,心中嘀咕,电视上不都是这样叫太监的吗,有什么不对吗。
“公公,公公,有意思。哈哈,侯爷里面请。”那太监一头说,一头在前面带路。
来到驿馆里面,小太监一摆手,一个军士模样的人捧过个红绸覆着盘子来。小太监一掀红绸,盘子上放着一个漆器盒子,没有盖,红底上用黑漆描绘着云龙纹、点纹、菱形纹、石纹,做工十分精湛。
“这些天来,不知道多少人拿个盒盖来,可没有一个能配上的,把你的也拿出来吧。”小太监朝刘欣看了一眼。
“公公,您看。”刘欣从怀里掏出那个钿盒盖子,双手呈上。
“恩,这个物件倒也有些模样。侯爷,那奴婢就试一试了。”小太监一听刘欣叫他“公公”,脸上就堆满了笑。
“恩,本侯也觉得有些象,才亲自带他过来。”刘重再次看到钿盒,又凭添了几分信心。
小太监,拿起那盖子往钿盒上一扣。
刹那间,空气好象凝固了,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紧盯着小太监的手,心都吊到了半空中。
只听“啪”的一声,盖、盒相配,纹饰相连,丝毫不差。更让人称奇的是,盖、盒相合,竟然打不开了。仔细一看,那钿盒盖子中间一个黑漆点纹竟然鼓了起来,小太监用手对着鼓起的那个黑点轻轻一按,又听“啪”的一声,盒盖自动弹起。众人一时看得呆了,果然是前所未见、巧夺天工,
“恭喜侯爷,贺喜侯爷。侯爷今天终于得偿所愿。这两件确是一对原配,任是什么能工巧匠也做不得假来的。”小太监连忙向刘重道贺,却又对刘欣说道:“这盒、盖虽然相配,却也不能证明你就是刘恺的后人!”
刘重听了这话,心中一惊,难道皇上摆明了想要收回封国不成。
刘欣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道:“回公公,在下还有族谱一份,足可证明在下的身份。那族谱现在贱内处,未曾带来,公公要看,在下这就去取来便是。”
刘重心中窃喜,既然有族谱,就是皇帝也不好说什么了。
那个小太监听了,神情却是一呆,沉默半晌说道:“既然有族谱,那倒问题不大。不过,现在我也不急着看,宫里面传出话来,张侯爷要亲自来居巢,明天便到,你明儿个将族谱带过来便是,至于这宝钿盒子,先留地驿馆,等明天侯爷亲自验过了,再还给你们。”
刘欣和刘重听了小太监的话,自然都知道这张侯爷指的必定是那个身居“十常侍”之首的张让。
刘重心中反而不安起来,问道:“敢问这位大人,不知道张侯爷亲自前来居巢,可有什么要事?”
那小太监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张侯爷来此自然是有事要办,至于要办什么事,可不是小的可以过问的,您二位先前回去,等明天早上自然就清楚了。”
第6章 皇帝的交易
离开驿馆,刘重问道:“刘欣,怎么刚刚在府里没有说到族谱的事?”
刘欣答道:“家父吩咐过,族谱轻易不可示人。”
刘重又道:“如果你所说属实,那么你便是我的侄儿了。你就带着你媳妇搬到府里来住吧,顺便把族谱拿来我看看。”
刚才在侯府盒盖都差点让人夺走,怎么可能答应住到侯府里,那不是自投罗网吗?刘欣心中虽然瞧不起刘重,但他也明白左右不过是一笔交易而已,刘重也不可能真的把侯位传给自己,于是一脸平静地说道:“多谢侯爷好意,我还是住在客栈好了,侯爷若想看族谱,可以跟我到客栈去。”
刘重见他不为所动,只得跟着刘欣来到客栈。刘欣叫马芸取来那本族谱。看到族谱,刘重的脸色郑重起来,这本族谱和自己侯府那本一模一样,无论书写族谱的黄绢还是族谱的内容,都丝毫不差,只是从刘恺开始才有了变化,这本族谱是真的可以确定无疑。
刘重将族谱还给刘欣,脸上有了笑容:“如此看来,你果然是我的侄儿,明天将族谱带去见张侯爷就没有问题了。”
“侄儿刘欣拜见叔父大人。”刘欣心想,虽然你另有所图,不过这假戏还得真做。
“好、好、好,我们叔侄得以重见,全赖苍天所赐、全靠祖宗庇佑、全托皇上洪福啊!不过,还需要在族谱上加个名字。”刘重扶起刘欣,封国终于得以保全,他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加个名字?”马芸并不知道他二人达成的交易,听得莫名其妙。
刘欣对马芸说道:“芸儿,这事听叔父的,等过一会我再跟你解释。”
刘重说道:“不错,加个名字。就在后面加上刘欣生子刘滨。”
“那好吧,就请侯爷亲自加上去吧。”刘欣虽然练过几年书法,但只会写楷体字,这隶书还真不会写,繁体字就更不要说了。
在族谱上加好名字,刘重再次邀请他们搬到侯府去,刘欣坚持不肯,刘重只得告辞离去。等刘重走后,刘欣才将今天遇到的事情讲给马芸听。
马芸恨恨地道:“这个刘重看样子也不是个好人,为了家产,凭空给咱们捏造个儿子出来,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找来的。”
“不要生气了,女人生气多了容易变老的。管他呢,我又不想真个认他这门亲,等拿了钱咱们就回义父家,有了一千万想必日子应该过得下去吧。”刘欣将马芸揽在怀里,轻声安慰道。
次日清晨,刘重便安排的马车来接刘欣。刘欣带上族谱,再次来到驿馆。把门的军士显然早就得了吩咐,见到是昨天来过的那个年轻人,直接将他带了进去。
来到前厅,只见刘重正陪着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人在那里说话,听那人说话尖尖的语调,肯定是个太监,估计就是张让。
“侄儿见过叔父大人。”刘欣上前施了一礼。
看到刘欣进来,刘重招招手道:“贤侄快来见过张侯爷。”
“小民见过张侯爷。” 刘欣赶紧大礼参拜,果然就是声名狼藉的“十常侍”之首张让!
“哦,你就是刘欣!倒也生得一表人材。族谱带来了吗?”张让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冷冷地说道。
“侯爷请看,这便是家父传下的族谱。”刘欣一边说,一边将族谱递了上去。
“不错,这正是皇家的族谱,看样子你还真是汉室宗亲。回去以后,我会禀明皇上,将你的名字加到宗谱里去。”张让随手翻了翻,便将族谱还给了刘欣。
刘重在旁边接过话茬说道:“张侯爷,我这侄儿刘欣已经将他的儿子刘滨过继与我,现在刘滨就是我的嫡孙了,也请侯爷回去后禀明皇上。另外我想现在就将侯位让与刘欣,而刘欣则立刘滨为世子,也请您一并禀明皇上,在下定有重谢!”
张让能在刘宏面前得宠,也是个成了精的人物,听了刘重的话,哪里会不明白他打得什么算盘,摆摆手说道:“侯爷说哪里话,这等小事以后有机会我自会帮忙。不过,本侯这次亲自前来居巢,却是带来了皇上的一份密旨。”
刘欣一听有皇上的密旨,慌忙说道:“那小民先行告退。”
张让止住他道:“哎,你不用出去,这道密旨就是给你们叔侄二人的。皇上说了,如果再过一个月,不能找到刘恺的后人就不用再找了,只当刘恺没有后人便是。”
张让说完睁开双眼看了看刘重、刘欣二人,见他二人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由冷笑一声继续说道:“皇上还说,如果找到刘恺的后人,刘重仍旧做他的居巢侯,至于刘恺的后人嘛,让他买个官来当当,这官太小了没意思,就让他买个太守当当吧。”
刘重听到这话大吃一惊。刘欣虽然也知道刘宏卖官的事,但他不知道一个太守要花多少钱,所谓无知者无畏,但轻声道:“不知道要交多少钱,钱多了小民可买不起啊。”
“即使你没钱,老侯爷还能没钱吗?”张让冷哼一声道,“哼,太守俸禄是两千石,按照规定就是两千万钱,而且地方官要加倍,那就是四千万钱了。老侯爷不会说拿不出这点钱吧。皇上还说了,如果不想买这个太守的话就把封国交回来了好了。”
听说要四千万钱,刘欣差点没瘫倒在地上,我的个乖乖,要这么多钱,把我卖了都不够啊,也不知道刘重这个小气鬼肯不肯出。
刘欣正在担心,却听刘重颤抖的着说道:“买,我,我们买。”刘欣放下心来,扭头看向刘重,只见他脸色刷白,汗如雨下。
“这就好。看在汉室宗亲的份上,皇上说了,这次就不用加倍了,打个折,交个三千万钱就好了。不过这件事只许你们两个知道就行了,不许外传,毕竟事涉宗亲,皇上也要考虑影响。要是泄露出去,哼哼,后果你们是清楚的。”
“是是是,请侯爷放心。”刘重一边答应,一边擦擦额头上的冷汗,我的三千万钱啊。
刘欣心中暗暗好笑,这买官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难道谁还会到处宣扬不成,只是三千万钱啊,我的老天啊,幸好不用我交。
“你们叔侄俩现在就回去商量下,明天一早把钱交了,咱家还赶着回京过节呢。这个宝钿盒你们也拿回去吧。”张让端起茶杯,下了逐客令。
辞别张让,刘重黑着脸带着刘欣回到侯府,三千万钱啊!刘重心都要碎了。
“贤侄啊,今天这个事情我们要好好再商量一下。原来可没想到要交这么多钱啊。”刘重不甘心。
“叔父大人,小侄确实没有钱。”刘欣一路上也想明白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管你说什么,我只有两个字——“穷狠”!
“钱肯定是要交的。不过这钱一交,上次我和你说的一千万钱就实在是拿不出来了。”刘重想耍赖。
“这个……叔父大人,侄儿总不能身无分文去做个穷太守吧,那我还不如留在这里做侯爷得了。”刘欣摆出一副你不给钱我就不走了模样。
“那叔父先给你二百万钱,怎么样?”刘重试探道。
“不行,至少九百万。”我靠,一下去掉八成,还让不让人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