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隋皇朝-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二十三章 御驾亲征
“陛下,救救河西,救救将军!”杨暕接见了李轨的使者,使者一见到杨暕连忙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道。
“好了,你先起来,河西的情况朕已经大致了解,李渊居然不把朕的话放在眼里,朕自会收拾他的。”杨暕一脸的愤怒,当然不是装的,李渊自恃城坚地利,不把他放在眼里,虽然双方是敌对关系,但是既然自己都下了最后的通牒,没想到李渊还是敢孤注一掷的去攻打李轨。
“是,这是李将军让臣交给陛下的信。”说着,使者从怀中摸出一封信交给杨暕。信中李轨拥护杨暕为帝,以前阴世师给他去过信,所以两方的关系不算差,而且李轨也没有明确打出过反隋的旗帜,更何况两双的地盘根本不接壤更无摩擦,李轨以一方镇守的身份拥护新皇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只不过现在是在自身不保的情况下才拥护有些想寻求庇护,不是真心的意味。
当然李渊想要拿下河西不是那么容易的,李轨好歹经营河西数年,又拥兵十余万,突厥入侵也没给他造成多大的威胁,而且突厥败退之后他的声望也涨了不少。最主要的是李渊这次攻打河西的主帅不是他自己也不是李世民,而是突屈通,突屈通本来在镇压杨玄感叛乱之后一直驻扎在关中一带,不过杨侑称帝之后被调入京,这才使得李渊不费什么劲就得了关中,而且孔颖达的不抵抗政策使得突屈通手中空有十万大军而没有用武之地,因为他们只是驻扎在军营中,从没接到过抵抗的命令,这才让李渊白白得到了十万精锐。要不是李渊踢出了军中的老弱病残,估计李渊手下估计会有近五十万人马。
当然突屈通一直没忘自己是大隋的臣子,委身仕唐那也是形势所逼,此次李渊派他为主帅攻打李轨,凭他的本事李轨是坚持不了多久的,这都是突屈通没有尽力的缘故,当然副主帅是李孝恭,突屈通也不能太过明显,所以只得暗中压制大军推进的速度,不然武威早已被攻陷了。
“拿着这封信赶紧回去,李轨看后会知道要怎么办的,朕这边也会向李渊施加压力!”杨暕拿出了一封早已写好的信交给那使者。
“这……是,臣这就回去!”使者虽然有些疑惑,但是看到杨暕一副不容置疑的表情便知道此行的收获只能如此了,虽然心有不甘,也只得悻悻离开,他也知道就算杨暕现在发兵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陛下,这……”直到那使者离开之后,房玄龄等人才反应过来,杨暕拿出的那封信他们根本不知道是何时写的,而且这也没有和他们商量。
“李轨我们暂时的救不了,能救他自己的就只有他本人了,既然他口口声声说拥护朕,那么朕也就帮他一把,李渊他是肯定挡不住的,李渊既然敢打李轨那么定有后手准备防范我们的大军,武威李轨是肯定守不住的,河西也会被李渊占领,当然,这不代表李轨就没有活路了。”杨暕自顾自的说了一通,之所以没有跟他们商量就做决定,是因为他知道商量之后也是这么个办法而已,就不必事先浪费时间了。
“莫非是西域?”李靖眼中一亮,下意识的脱口而出,李轨守不住武威那么除了往西域撤退之外别无他路,既然他都遵杨暕为帝了,那么就不可能再投降与李渊,毕竟他也不是傻子,杨暕现在是如日中天,只要不是笨蛋都不会跟他作对,当然李渊和萧铣这两个自大的除外。
“不错,李轨的十万人马经此一战估计能剩个五六万已经不错了,当然这五六万人马却也完全足够在西域立足,说不定还能将西域搅个天翻地覆,到时我们收复西域就要轻松得多了。”杨暕的话虽然平淡,但是听在房玄龄等人耳中却又不一样了,他们都没想到杨暕已经把目光放到了西域,这如何不让他们惊讶,和杨暕比起来他们到显得有些目光短浅了,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激动,自己跟随的这位主子不仅是一位中兴之主,更是一位具有开拓野心的君主,这才是他们心中想要的最完美的君主,当然他们不担心杨暕会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帝王,如果杨暕真的是那样的人,那么说不定现在早已打到长安城下了,而不会等着秋后才用兵。
“陛下决定何时用兵!”裴矩问道,他这一问问出了大家心中想问的,虽然没有明指,但是大家都知道裴矩指的是对李渊用兵,毕竟李渊是拦在通往西域上的一块石头。
“越快越好,不然让李渊消化了西域的话那就更难对付了!”杨暕召集一干首脑人物来此就是为了商量出兵之事,见李轨使者也只不过是顺便而已。
“臣赞成!”
“臣附议!”杨暕的话一说完,李靖和裴仁基便出言赞成,他们是军人,只有他们才能真正的理解敌人越强大对他们就越不利,至于其他的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给臣三天的时间,定会为陛下做好战争的一切准备!”房玄龄也支持,国家统一本就是他的愿望,不然他也不会跟随杨暕,而且现如今就差一步便可国家一统,萧铣已经日薄西山,就只有李渊还能蹦跶几天而已。而且他也知道凭杨暕的习性,只要是他决定的很少会改变,更何况现在不打到了入冬之后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
杜如晦和裴矩也点头,裴矩是过来人,看着大隋一步步走向繁荣再一步步衰弱最后四分五裂,他心中对统一的渴望比杨暕等人要更加急切。
“陛下认为此次用兵何人为主!”裴矩提出这个像给杨暕提个醒,李渊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虽然杨暕手中颇有几个能用之人,但是除了李靖之外其他人要么资历不足要么不能独自统领数十万人马和李渊一较高下,而李靖此人被杨暕封到如此高的爵位,要是在让他带兵将李渊灭了那么就只能晋封国公,往后要是再有什么战事的话李靖估计就只能看着,毕竟功高盖主封无可封的先例不是没有,到头来就怕被鸟尽弓藏,而且李靖现在不过四十来岁,正值壮年,功劳过多对他来说未必是好事。
当然,杨暕是不知道裴矩心中所想,不过就算知道也无妨,他本来就打算御驾亲征,就只怕这些大臣拦着罢了。
“朕打算御驾亲征!”杨暕此话一出将几人都震住了,御驾亲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皇帝御驾亲征的事是不少,但是刚一即位便御驾亲征的皇帝还真没有,毕竟新皇登基,根基还不稳,一旦御驾出征有何意外的话那么刚打下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陛下万万不可!”裴矩听得杨暕此言立马反对,“陛下乃万金之躯,怎可以身犯险!”
“裴爱卿多虑了,朕未登基之前戎马征战,自有分寸,从未以身犯险,此次朕不过是亲临前线坐镇罢了,不会和他们抢功劳的。”杨暕说这话脸不红心不跳的,也不知道解历城之围和涿郡之围以及在洛阳城下的时候都是冲锋在前。
“更何况大兴乃我杨暕发迹之地,更是旧都,朕要亲手将她拿回来!”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裴矩也没有什么理由阻止,不过让杨暕写了一份保证书,保证不身先士卒,能够让皇帝卸下保证书的估计也就裴矩一人吧。
接下来众人商议了出兵的事宜,杨暕和李靖率大军攻打李渊,裴仁基率领另一支大军汇合徐世绩等人攻打萧铣。洛阳现在只有大军十五万,想要以这点兵力去攻打李渊是不太现实的,所以需要各地的兵马前来,而且还要给时间给房玄龄准备后勤,这次得准备充分,务必要一举拿下大兴,!
第二百二十四章 酒楼相聚
战争的动员一经发出,全国响应,要不是杨暕不发征兵令,不然很多人都想着报名参军,从待遇上来说,杨暕的士兵领的都是足额的粮饷,而且福利待遇优厚。更重要的是杨暕的军队不是以前的那种无组织无纪律的军队,这是真正的王师,对百姓求毫无所犯的王师。
当然了,百姓响应的原因还有此次征战是为了国家统一,虽然国家统不统一跟拼命老百姓没啥关系,但是至少是正义的战争,而且没有向百姓要粮,这点才是百姓支持的原因。
杨暕一声令下,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开始运作起来,各地的兵马也开始云集洛阳,通往洛阳的官道上再次熙熙攘攘,一方面是来洛阳聚集的军队,一方面是从洛阳观礼之后奔赴各地上任的官吏以及回家的百姓。
此次抽调的兵力主要有河北杨义臣大军和河南道张须陀的大军,历城的大军也全部抽调一空,估计到时洛阳的兵力会达到三十五至四十万。
数天之后,各地的军队终于在洛阳城外汇集,为了不给洛阳城中的百姓造成困扰,禁止军队入城,毕竟洛阳几经战乱,百姓们的神经已经经不起这样的刺激。就在这几天当中突屈通终于拿下了武威,同时将整个河西都控制住了,李渊可以无后顾之忧一心应付杨暕的进攻。李轨在看到杨暕的信之后便领悟了其中的含义,很干脆的带人远逃西域。
“想不到洛阳还能有如此的繁荣,还以为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了!”杨义臣走在洛阳的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叫卖的,有杂耍的,最主要的是人们的脸上并没有担忧之色,比之大业九年犹有过之而无不及,与这一路上看到的民生凋敝相比,洛阳简直就是人间乐土,称之为天堂也不为过。战争是会死人的,基本上每次大动乱之后都是十室九空,不过还好这次的动乱没那么严重,不过也快达到了十室五空的地步,就算杨暕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政策,但也不是那么快就见效的。
杨义臣这么一感叹,身边的护卫们也感同身受,他们随杨义臣跟着杨暕征高丽,下江南再抗突厥,也有一定的所见所闻,听说这天下除了历城还算得上是一方乐土之外没有那个地方能够让百姓如此安稳的过活,河北虽然没有经过军阀混战,但是在王薄叛乱之时也有过叛军作乱,虽然最后被镇压了,但也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动乱。尤其河北又是苦役之地,苛捐杂税沉重,让百姓苦不堪言,很多百姓早就成了难民。
“张将军!”就在杨义臣四处张望之时,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原来张须陀也在洛阳。
“原来是清河郡公!”张须陀听到有人叫他便回头一看,原来是有过数面之缘的杨义臣,便走过去。
“将军见外了,要是将军看得起我称呼一声老杨也无不可,哈哈!”杨义臣虽然在勋爵上是二品郡公,但是实职却是从三品的右卫大将军,而观杨义臣为兖州刺史,乃上州刺史,官居正三品,而且兼任右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这样一来二人的官职几乎相当,而且同属右卫阵营,所以杨义臣才会如此热情。
虽然杨义臣和张须陀交情并不算深,但是现在同为新皇臣子,更何况张须陀的本事杨义臣是知晓的,武将并不像文人那般勾心斗角,武将基本上都是抱成团的,爱憎分明的,更何况他们俩并非是杨暕起步的原班人马,都算得上是半路投效的,所以杨义臣才会更加惺惺相惜。
“既然如此,那须陀就却之不恭,称呼一声杨将军了。”张须陀比杨义臣小了不少,称杨义臣为老杨的话有些奇怪,他可不是程咬金那货,直接一口一个老窦老罗,那也只是限于他们年纪相仿之间的称谓罢了。
“张将军何时到的洛阳?怎么未见大军?”杨义臣问道。
“今日刚到,这不正要去面见陛下,陛下吩咐过了大军不得扰民,所以在东门外驻扎。杨将军是何时到的,见过陛下了吗?”两人一南一北率大军前来,一个驻扎在洛阳北门外,一个驻扎在东门外,所以并未知晓。
“未曾,我也是今日到的,正要去见陛下,只不过看见洛阳如此繁华忍不住多逗留了一会,不如一同前去面见陛下,如何?”杨义臣提议道。
“正有此意!”张须陀性格刚烈耿直,不善言谈,所以朋友不多,现在有个人愿意交流当然求之不得。两人携手去见杨暕,不过杨暕正忙着出征的事宜和批阅各种文件,只是勉励了他们几句,让他们管好帐下士兵便打发他们走了,毕竟到时还要有一番安排。
“看见陛下如此操劳,真乃百姓之福也!”杨义臣感叹道,他伴在杨广身边不短,知道杨广从来不曾有过为天下如此操劳。这也难怪杨暕能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基本重新一统大隋。
“是啊,说起来当时也是看到陛下治理下的历城才决心跟随的,想不到如今也快过去两年了。”张须陀也庆幸是当时选择了跟随杨暕,不然现在不是被消灭就是闲复在家了。“不知将军可知洛阳哪个地方的酒楼比较好,我们一道前去坐坐。”张须陀问道,他对洛阳不熟。
“以前嘛倒还有几个地方,现在的话估计还真找不到哪里有好一些的酒楼!”杨义臣这话说的不错,洛阳几经战乱,如今的洛阳可不是以前的洛阳,他也不敢保证以前的酒楼还能否保存下去。
“既然如此,那么就得找个熟人了。去,拿着这个到兵部走一趟,看看程咬金在不在,就说我张须陀在洛阳人生地不熟让他给带个路!”张须陀拿出自己的令牌,让护卫去兵部找程咬金,李靖现在是兵马大元帅,虽然曾经有过一些交流,但却不敢请来带路的,程咬金就不一样了,怎么说也曾经配合过攻打徐圆朗,算是老熟人了。
“看来须陀还有几分门路,连陛下身边的爱将都有些交情。”杨义臣说道,不向他除了能够和裴矩这个同为旧臣能说上几句话以外,杨暕这一班新的文臣武将他都没有什么交情。
“有过几次合作而已,其实陛下身边这些年轻的将领都是很好相与之人,也都是很爱学习之人,将军身经百战的经验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保障,我敢说只要将军愿意与他们交流,那么定会让他们所尊敬。”张须陀说的不假,杨暕这些爱将其都不是名门出身,而杨暕却不遗余力的去培养他们,他们也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所以平时都很努力去学,尤其是上一辈的老将更是他们取经的捷径。
“哈哈,我说是哪位张将军赶到兵部来找俺老程带路呢,原来是老张啊,走走走,仙福楼,俺老程请客。”程咬金远远看见张须陀便笑了起来,虽然也算是一大员了,但是性格仍旧没有变,直呼自己老程,就连称呼张须陀也直呼老张,不过张须陀是知道程咬金此人的,并不在意,反而感觉颇有些亲切。
“不知这位是?!”看到张须陀身边有一位年纪五六旬的老将,一看便是那种久经沙场之人,而且还与张须陀并排而站,程咬金刚要搭上张须陀肩膀的手便停了下来。
“这位是清河郡公,右卫大将军。”张须陀介绍到。
“可是杨义臣杨老将军?失敬,失敬!”程咬金一改刚才的痞性,抱拳朝着杨义臣一拱,杨义臣可是老一辈的将领,成金不得不尊敬。
“既然二位将军一来洛阳就找到俺老程,那是我的福气,今日就由俺老程做东请两位将军品尝一下洛阳的美味。不过把裴行俨那几个也一起叫上,人多热闹一些,两位将军没有意见吧!”程咬金问道,虽然他看似很豪爽,但是这两位都是可以当他父亲或者爷爷辈的人了,估计到时肯定放不开不,不如多叫几个人,一起。
“无妨,就由咬金你做主吧,客随主便!”既然能够多认识一些人何乐而不为呢。
程咬金带着张须陀和杨义臣来到洛阳最大的酒楼仙福楼,要了一间包厢,看到老板那小心的模样就知道程咬金这货经常来,而且估计闹过,不然老板不会这么怕他,当然了也还有张须陀和杨义臣的原因,他二人都是戎甲在身去面见杨暕,现在还没来得及换一身便装便跟着程咬金过来,,酒楼老板那是何人,见过的达官贵人不少,眼光还是不错的,一看两人戎甲的将军就知道是高级将领,更何况还有一个惹不起的人,不由他不小心斥候。
不一会裴行俨就过来了,同行的还有薛万彻和薛万均兄弟二人及王君可。
“见过杨将军、张将军!”四人见到张、杨二位将军急忙行礼,这两人在军人的心中算是明星级别的人物,还是他们需要膜拜之人。
“不必客气,都坐,今日咬金请客,咱们得让他好好出一番血!”张须陀随口招呼着,让这几人不必拘束。
“那敢情好,老程这厮每回都装醉赖账,今日非得好好宰他一顿不可!”裴行俨这么一说其余三人都纷纷点头,看来程咬金还真有赖账的癖好。
“对了,我父和李将军说晚点会过来!”裴行俨的话让众人为之震惊,平时难得和这两位军中大佬一起喝喝茶吃吃酒请教一番军事上的,没想到今日居然有如此福气能够聆听到四位军中大佬的言传身教,让薛家兄弟和王君可大呼意外,而张杨二人也有同感。
果然,晚点的时候李靖和裴仁基都来了,他们的到来是的气氛达到了最高,程咬金却在李靖面前收起了那副痞性,不过却不影响气氛,几位年轻辈不断的询问着四位前辈,偶尔聆听前辈在军事上的见解教诲。
“不知陛下此次如何用兵?”看着天色有些暗了,杨义臣觉得是时候该回军中了,不然那帮子兵痞们没人镇住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不过走之前先要问清楚此次出兵的情况。
“此次乃陛下御驾亲征,我和裴将军为副,要对李渊和萧铣进行最后一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二位将军是跟随陛下征伐李渊,毕竟二位将军的兵马全部是北方之人,对于南方的地形不熟悉。”李靖说的其实基本上就是杨暕的打算,萧铣撑不了多久,虽然萧铣号称还有二十万大军,但是能战的不过十数万,能够与徐世绩和周法兴帐下的士卒相抗的就更少,所以杨义臣和张须陀这两支人马是用来对付李渊的。
“此次陛下是下了极大地决心,将全国十之**的兵力全部抽调过来对付李渊和萧铣,是要毕其功于一役,统一的步伐势不可挡。”听得李靖此话,所有人都知道杨暕此次的决心,裴行俨几人心中更是活络开来了,既然是最后一战,也就是说如果此次不得参战的话以后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有机会。
“父亲,孩儿想请战!”裴行俨终于站起来说道。其余几人也看着裴仁基和李靖,等着他们的回答。
“放心,你们都会有机会的,此次这么大规模的出征,除了先帝的灭南陈和征高丽以外从未有过,此次你们都会有上战场的机会,所以你们要抓住,这以后将会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我们都老了!”裴仁基感叹道,从杨暕的话语中,他分明能够听得出杨暕根本不满足大隋原有的疆域,以后征战的机会很多,但那也许与他们无缘了,老了就该让他们年轻人去驰骋。
裴仁基的话,杨义臣更是感同身受,他已近花甲,身体每况愈下,此次要不是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估计他不会亲率大军前来洛阳,他已经是郡公,也算是封侯之人,已经没必要再盯着那么一点战功。相比之下,罗艺和苏定方更适合征战,也更需要这一份功劳。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部的作战计划
杨暕很忙,他手中的人本来就不够用,三省六部也只是只组了尚书省,中书门下两省都还是一个空壳,六部也只是礼部、吏部、兵部、户部有尚书坐镇,工部和刑部也只有侍郎顶着而已,所以架子虽然搭建好了,但是人员并不充实。平时也都是和房玄龄杜如晦及裴矩三人一起商量事情,就算这样也还有许多奏折需要他批阅,更别说现在房玄龄和杜如晦都在为出兵的后勤事宜忙碌,抽不出时间来帮忙处理政务,而且新朝刚建,事务特别多,弄的杨暕这几天头都大了,而且阴明月这几天还在给他准备纳妃的事宜。
杨暕还以为阴明月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阴明月还真的行动了,每天跑出皇宫去找长孙无垢和清蕙,要不就是将她们叫来宫中,反正按阴明月的说法是熟悉一下感情,尤其是对清蕙,看着阴明月这举动,杨暕也随她,反正这几天忙得焦头烂额有两晚批奏折晚了干脆就御书房睡了。
虽说要将各路大军召集来洛阳,但最主要的也不过是河北、青州和兖州三部的兵马,当然胶州湾的水师也调动了三万人马,这部水师是要配合攻打萧铣,之后汇合原有的水师攻略巴蜀,巴蜀虽然没有任何异动,没有明确反隋,但杨暕登基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表示,看似一片风平浪静,但是暗地里却处于朱粲控制之下。要是朱粲有些本事的话,凭借巴蜀的地利,没有个百万大军基本上难以攻入。
杨暕忙里抽了个空到军中慰问了一番,看到皇帝都来了,所有士卒激动的不得了,要不是军中的纪律严明,估计都会发生骚乱。虽然他们都对各自的主帅十分尊敬,但是杨暕才是他们最崇拜的对象,不单是因为杨暕乃一代帝王,更重要的是杨暕是以武力夺取天下的,是他们所有将士心中的骄傲,更别说杨暕带兵三万就敢突破十数万叛军的封锁驰援历城,涿郡城下河退刘武周十万大军吓跑突厥骑兵,这一系列的事件都在军中广为传颂,杨暕在所有将士的心中俨然一个不败战神的形象。
虽然这一切都是出于政治目的的宣传,但却刚好符合了士兵的要求,天下大乱需要一个救世主一般的人来领导他们,而杨暕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单说杨暕给予他们的那一些福利待遇以及英雄碑的建造就足以让所有的将士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了。
杨暕在慰问的时候只对他们讲过一句话,那就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朕希望你们全都能当上将军!”就这一句话让短短的半个时辰的慰问划上圆满的句号。杨暕这是在告诉他们,朕没有看不起你们,你们所有人都有当将军的机会,当然这个将军并非是高级将领,在普通的士兵当中,校尉便是他们眼中的将军,也是他们最直接的目标。
“陛下,皇后吩咐奴才提醒您,无论如何都要在晚膳之前过去!”小顺子看着专注于批阅奏折的杨暕说道。
“朕知道了,你都罗嗦了多少遍了!”杨暕有些不耐烦了,小顺子在半个时辰之内都已经啰嗦了三遍了。
小顺子感觉有些委屈,这不是皇后交代的吗,而且这天也快黑了,眼看完善的时间已经快到了,可杨暕丝毫没有停下来歇息的迹象。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几天了,小顺子看的都有些不忍,就算身体再好也吃不消啊。
“哎~总算处理完了!”杨暕很没形象的伸了个懒腰,看得小顺子都愣住了。
“看什么,敢说出去的话小心朕走的你老妈都不认识你!”好久没有这么不注意形象过了,身为大隋五好皇帝,杨暕一直很注意形象,不过这几天太累了些,偶尔放肆一番也无不可,顺便还小小的威胁了小顺子一番,吓得小顺子全身冷颤。
“还愣着干嘛?走啊!难道还要朕请你不曾!”杨暕瞪了小顺子一眼,肚子早就饿了,而且阴明月吩咐他一定要到坤宁宫用完膳,杨暕已经猜出了个大概,自然不会忘了时间。
当杨暕和小顺子来到坤宁宫的时候,阴明月已经带着长孙无垢和清蕙在门外等候了,长孙无垢到处张望着,一脸的期待之色,她已经有好些天没有见杨暕了。
“臣妾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阴明月带着长孙无垢两人向杨暕行礼。
“好了,快平身,都是一家人的不必如此!”杨建随意说道,当然他不知道他口中的“一家人”会给长孙无垢和清蕙带来误会,两人当场小脸微红,毕竟阴明月这几天尽跟她们说要嫁给杨暕的事呢。
席间清蕙一直很安静,不像长孙无垢那样有说有笑的,这也难怪,杨暕将她从终南山上带下来之后一直没空与她说话,这也造成了她沉闷的性格,而且他的年龄和阴明月相仿,比长孙无垢大上几岁,自然不可能像长孙无垢那样直接缠着杨暕,所以她在齐王府一直都是一个边缘人,前两天阴明月跟她说要她嫁给杨暕她还有些惊奇。
“好了,吃完这顿饭咱们就是一家人了,陛下过些天要出征,我想就这两天将你们的婚事办了,咱们也好做真正的姐妹。”阴明月拉着长孙无垢和清蕙的手说道,帝王纳妃的程序并不复杂,但是却又不是选嫔妃,并不是由太监来把关,该有的程序还是要有的,阴明月打算将她们二人按照六礼来办,只是不办酒宴,杨暕也不亲自迎亲,这一来算是给她们应有的地位,二来又可以不伤彼此之间的和气。总的来说皇妃也和普通人家中的小妾差不多,只不过在身份和地位上有千差万别而已。
“好啊,好啊,早就等不及了!”长孙无垢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之情,就连清蕙也面露喜色,这样一来以后她就不会是单独一人了。
不得不说阴明月的动作很快,只两天的功夫就走完了六礼的程序,反正清蕙没有亲人,长孙无垢的亲人都在大兴,所以这几样程序就两天全部办完,不然的话再快也要几天才能办完。
杨暕这次的纳妃几乎是悄悄进行的,没有惊动太多的人,不过也还是请了裴矩和房玄龄等人到宫中举行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酒宴,同时向天下公布册封长孙无垢为贤妃,清蕙为淑妃,对于杨暕的这次纳妃,许多人都感到突然,不过许多大臣却是颇为赞赏,一方面赞赏皇后的开明,一方面赞赏杨暕能为国家着想,毕竟皇室人丁兴旺则意味着帝国的兴旺。
纳完妃算是了了一桩事,战争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全部准备好了,第二天杨暕便不再沉迷于温柔乡,等到这个国家统一了,走上正轨了,多的是机会在温柔乡中缠绵。杨暕立刻召集了高层商量具体的出兵事宜,相信过了这么久,出兵计划应该已经制定出来了。
“药师说一下兵部给出的作战计划吧!”杨暕说道,有战事当然是兵部先作计划在讨论。
“是!兵部此次按照我方兵力情况以及地方兵力的对比而做出了以下的计划:此次作战由陛下亲作主帅,裴仁基和我为副帅。第一,由仁基从洛阳率领五万人马前去荆楚战场,统帅徐世绩和周法兴部十万步卒,五万水师,杜伏威部五万江淮军、冯盎部五万人马共计三十万人马向萧铣发动最一战;第二,由臣率十万大军出洛阳攻略弘农宫及上洛,牵制李渊兵力,陛下亲率十五万大军出河东,汇合罗士信共计二十万大军直取大兴;第三,由秦叔宝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出晋阳,攻取关陇北部,对李渊形成大面夹击之势!”李靖罗列了兵部的作战计划。
“诸位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杨暕询问了一遍在场的众位将领,这种战前会议张须陀和杨义臣自然也得参加。
“既然没有,那么朕就安排军事调度了,裴仁基,你从洛阳本部抽五万人!”杨暕看到众人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