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夏死书3-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卡罗夫却道:“韩江、唐风,我们刚才把这些陨石坑都转过了吗?”
 “转过啦!”唐风和韩江不明白老马什么意思。
“我担心除了我们出来的那个洞口和面前这个洞口,不要还有别的洞口。要是那样,我们就可能再走错路!”马卡罗夫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是啊!那样就糟了!”唐风也担心刚才是不是有什么疏漏。
站在洞口,唐风和马卡罗夫思忖了半晌。韩江突然说道:“别想了!别想了!你们看,这里又出现三角形标记了。”
 唐风和马卡罗夫看去,在洞口里面的岩壁上,果然又出现了一个三角形标记。三人赶忙查看三角形标记周围,希望再发现那个菱形标记,但是这次他们却再没有发现菱形标记。
“奇怪,那个菱形标记消失了!”韩江困惑不解。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唐风道。
“你们还记得刚才史蒂芬说的吗?他说在前殿发生了意外!”马卡罗夫忽然说道。
“意外?对!史蒂芬是这么说的,可是他没说清楚就已经昏过去了。”唐风不无失望。
“我想菱形标记就和那个意外有关!而那个抢走史蒂芬两张藏宝图的光头,一定是从前殿东门外的甬道向这边走的。他不去后殿找黑喇嘛的宝藏,却往这边走,我想……我想他是不是已经知道存放玉插屏的地方了?”马卡罗夫推断。
马卡罗夫的推断让唐风和韩江陷入了沉思。“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是按照史蒂芬的叙述,黑喇嘛和他爷爷当年为寻找玉插屏来到这里,可并没有在这里发现玉插屏,只是把这儿当做他们一个藏宝避难的场所。”唐风道。
“也就是说那个光头即便拿到两张藏宝图也不知道存放玉插屏的地方,可是他却没进后殿,径直往这儿来了。”韩江困惑地说。
“你们俩怎么变傻了!”马卡罗夫突然正色道,“你们能想到这一层,史蒂芬和那个光头,难道就想不到这一层!”
 “哦!我明白了。史蒂芬看了藏宝图,知道玉插屏肯定不会在后殿里,所以他们就径直从东门往这儿来了。我们确实在里面浪费了太多时间。”
 唐风豁然开朗。他见韩江似乎还没转过弯来,一把拉过韩江道:“别想了,我们快点过去吧。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这个洞不会太深!”
 “你怎么知道?”韩江不解地问。
唐风并不回答,打开手电,一头扎进了这个洞口。
走进洞口,唐风才发现这条甬道和之前的甬道一模一样,也是盘旋向上延伸的。走出三十余步,岩壁上再次出现三角形标记,同样没有菱形标记。
之后的情形大致如此。唐风三人在看到第十个三角形标记后,前方终于闪出了一道亮光。“终于到头了!”韩江感叹道。
“希望不再是该死的陨石坑。”马卡罗夫道。
三人终于走出了甬道,一切都豁然开朗,这里并不是陨石坑,而是群山之巅。唐风吃惊地看着山下壮丽的景色,一时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韩江也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不由自主地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东侧的山崖边,往下望去。看到荒草灌木丛中掩映着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陨石坑,他说:“这就是刚才我们经过的陨石坑!”
 韩江话音刚落,头顶就被两片巨大的阴影覆盖了,三人一起抬头。两只巨大的兀鹫展翅正从众人头顶掠过,往下面的陨石坑俯冲下去,然后准确地落在了坑中。
“那……那果然是兀鹫的巢穴!”唐风一想到也许还要从那儿回去,就感到恐惧。
“不!不仅仅那是它们的巢穴,整个山巅都是它们的巢穴!”韩江回想起了在山下看见兀鹫抓起岩羊的震撼景象。
“整个山巅?那我们在这儿也很不安全喽!”唐风惊慌地说。
“当然,兀鹫随时可能攻击我们。”韩江转身看看四周,“还要小心那个神秘人。”
 唐风也打量起山巅的情形,他们三人走出来的洞口位于整个山巅的东侧。整个山巅东侧和南侧地势平坦,而西侧和北侧则地势高起,那也应该就是北峰的最高峰。
高起的北侧和西侧山峰上稀稀落落长着一些树木。唐风很惊奇这样高的山巅竟然还能有树木生长,而山巅的其他地方则是大片的荒草和灌木丛。
韩江也在观察山巅的地势:“怎么没看见那个家伙?”
 “也许那家伙正藏在一个角落里!”马卡罗夫道。
“也看不出山巅能有什么地方存放玉插屏,这里也看不到任何西夏时期的遗物啊?”韩江困惑不已。
“是啊!放在山巅还很不安全,电闪雷鸣,风吹雨打,实在想不通!”马卡罗夫也很困惑。
“你们应该逆向思维一下。当年黑喇嘛和马远一伙在这儿盘踞多时,都没有找到玉插屏,我想贺兰山的这块玉插屏一定存放在一个很隐秘、不易察觉的地方。”
 唐风说完,开始沿着崖边按顺时针方向查看。深一脚,浅一脚,脚下根本没有路,唐风看到的全是杂草和灌木。当唐风他们走到南侧的悬崖边时,天空中飘来大片的乌云,瞬间就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山谷里也升腾起了浓浓的雾气。他再往山下望去,已是白茫茫一片,不见任何景物。
雾越来越大,山巅全部笼罩在云雾中。“好诡异的天气!”唐风心里也被浓雾笼罩。
韩江和马卡罗夫没说什么,三人继续低头往前走。不大一会儿,三人已经绕到了西侧的小山峰下。唐风看看这座小山峰,又望望北侧那座凸起的小山峰,两座山峰看上去差不多高,很难判断哪座山峰才算是北峰的最高峰。
“要不要爬上去?”马卡罗夫问唐风和韩江。
“既然走到了这里,当然不要错过!”唐风心里越来越感到奇怪。那个神秘人去了哪里,怎么突然消失了?玉插屏又在哪里?也许站到小山峰上能发现什么端倪。
唐风、韩江和马卡罗夫先登上了西侧的山峰,四下环顾,云雾缭绕,不见景物。三人失望地从西侧的山峰下来,又登上北侧的山峰,依旧是云雾缭绕,不见任何异常。
唐风心头的阴云越积越厚。历经千辛万苦,已经来到了尽头,一切早该结束,可是却什么也没发现。玉插屏、神秘人都没找到,难道这一切都将无果而终?三角形标记明明指向这里,但……但这里除了云雾和荒草,竟空无一物。千百年前,党项人也许根本就没有在这儿留下什么,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凭空臆断!
一阵狂风吹过,山巅的荒草如海浪一样在风中摇曳,唐风感到了深深的寒意。“这上面不会有什么了,下去吧!”韩江道。
就在三人准备下去的时候,又是一阵狂风袭来,荒草被狂风吹得匍匐在地。突然,唐风眼前一亮,他发现在荒草丛中闪出了一些异样的东西。“等等!”唐风大吼道。
韩江和马卡罗夫都是一愣,怔在了原地。唐风还看不清那是什么,他疾走两步,确信自己站在最高处,再往下看去,刚才发现的地方位于整个山巅的中央。唐风越看越觉得那里一定有问题。
韩江和马卡罗夫不知道唐风发现了什么,怔怔地看着他。唐风站在山巅最高处,盯着中央的荒草丛。他在等待,等待上天再赐给他一阵狂风。
几分钟后,一阵更大的狂风向唐风吹来,山巅的荒草被狂风压迫,全都趴了下来。唐风猛地瞪大了眼睛,不错!就是那个位置,他发现在荒草掩映中,山巅中央隐约现出了一个圆形的土丘。
土丘不高,上部很平坦,但是面积却不小。唐风兴奋地喊了一句:“我发现了!”然后就奔跑下山坡。
韩江和马卡罗夫完全被唐风搞晕了,他俩只好跟上唐风的步伐,三人一起来到整个山巅的中央。
“你一惊一乍,狂喊乱叫的,到底发现了什么?”韩江问唐风。
“看!这是什么?”唐风从荒草丛中胡乱地刨了几下,然后拾起一块黑不溜秋的土块。
“这有什么?不就是土块吗?”韩江不解。
“你再仔细瞧瞧!”
 韩江还是没看出什么来。马卡罗夫剥去土块外面的泥,看出了端倪:“这像是一块砖,而且应该是古代的砖。”
 “对!老马,你说对了,这是一块西夏时期的砖。”唐风言语中带着兴奋。
“我靠!你成神人了,你站在上面就能看出这是一块西夏时期的砖!”韩江嚷道。
“你怎么还不明白!不是我在上面看出这块砖是西夏的砖,而是……而是我在上面看出这里有一处建筑遗址。”
 “建筑遗址?”韩江和马卡罗夫惊愕万分。
“所以我跑下来,果然在这里挖出了西夏时期的砖!”唐风兴奋地看着韩江和马卡罗夫,“想想看,想想我们在券门上看到的那句西夏文……”
 “上寺藏经楼?!”韩江和马卡罗夫同时惊道。
“从我看到那道券门和门楣上的文字,就一直在想这个藏经楼。一般西夏时期的寺庙,除了排列在中轴线上的几重大殿外,还会建有佛塔和藏经楼。我们在下寺发现了大殿遗址和佛塔,在山中又发现了上寺的前殿、中殿、后殿,那么,这里还缺一座藏经楼,加上藏经楼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宏大的寺庙。”唐风越说越兴奋。
“你的意思这里就是藏经楼的遗址?”韩江反问道。
“还能是其他吗?我在上面目测过,刚才又在这儿大致丈量了一下,我们脚下是一个直径达十七八米的一个巨大圜丘遗址。”唐风推断道。
“这么大?”马卡罗夫惊道。
“这么看来藏经楼是个圆形的建筑?”韩江问。
“嗯,藏经楼应该是个圆形的建筑,但是没有经过考古发掘,上面具体的建筑样式还不得而知。”
 “在山顶建这样一座宏大的藏经楼?太不可思议了!”马卡罗夫不住地摇头。
“老马,你去过武当山吗?武当山山顶有一座金殿,里面供奉着真武大帝,明朝永乐皇帝认为他是明朝的保护神。”唐风反问马卡罗夫。
“武当山?”马卡罗夫摇摇头。
“我认为这里的情形与武当山相似,甚至这上面的建筑比武当山的金殿还要宏伟。我不知道这是元昊所建,还是没藏家族执政时所建。但是请想想看吧,在这高山之巅,有这样一座宏伟的大殿,那它一定是西夏最重要的建筑。”唐风停了一下,又道,“再请想想,贺兰山那块玉插屏最有可能被放在什么位置?”
 “你是说这里?!”韩江和马卡罗夫吃惊地看着唐风。
“还能有比这儿更合适的地方吗?这里位于最高峰,外人最难到达,还有……还有那兀鹫!我忽然想到也许在西夏,这里就是党项人有意豢养兀鹫的地方!”唐风大胆地推测。
“唐风,你这么一说,我也想到了。这里虽然在西夏时的正式名称是戒台寺,但因为很早党项人就在这儿有意豢养兀鹫,周围的百姓见了兀鹫,就管这座寺庙叫‘黑鹫寺’了。”韩江道。
“不错!肯定是这样,我们见到的这两只兀鹫也许就是那些兀鹫的后代。”唐风说着,警觉地看看空中,生怕那两只兀鹫突然出现,将自己抓走。可此时空中只有云雾。
马卡罗夫听了唐风和韩江的话,忽然想到:“如果党项人豢养兀鹫,那么他们一定也会养鹰。”
 “嗯,很有可能。老马,你又想到了那个图腾?”唐风问。
“不能不想啊!那个可怕的图腾……”马卡罗夫喃喃道。
韩江又在土中刨出了几块西夏时期的砖,甚至还有一块花纹砖。但是很快,韩江就从发现的喜悦中跌落下来,说:“唐风,你小子就是能说会道。就算你全都说对,这里就是上寺藏经楼的遗址,这也确实很重要,可是玉插屏呢?我不管那么多,我只要看到玉插屏。”
 韩江这一嚷,把唐风也喊清醒了。是啊!藏经楼发现了,整个黑鹫寺,该发现的都发现了,他们已经来到山巅,可是还没发现玉插屏的踪影。唐风不禁心里一坠:“按照我原先的想法,玉插屏应该就藏在藏经楼里。”
 “但是藏经楼已经被毁了,只剩下遗址。从遗址也能看出来,这里处于高山之巅,很容易遭到雷击;再看这些砖,上面都有被火烧过的痕迹,显然这里曾经被大火焚烧过,我想这就是藏经楼被毁的原因。”韩江顿了一下,又道;“如果玉插屏在藏经楼里面,也很可能和藏经楼一起毁于大火了!”
 “什么?毁了!”马卡罗夫和唐风同时惊道。
“所以黑喇嘛和马远一伙在此地盘踞多日,却没有找到玉插屏。”韩江道。
“还有一种可能,已经被那个神秘人给拿去了!”马卡罗夫说出了大家都不愿说出的结局。
“不!这不可能!只有一条道可以到达这里,神秘人就算拿到了玉插屏,也只有顺原路返回,可我们并没有撞见,难道那家伙是隐形的?”唐风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
“那就是玉插屏早就被毁了!”韩江又刨出了几块烧黑的砖瓦。
玉插屏被毁了?难道自己所做的努力,都会功亏一篑?唐风焦急地在圜丘遗址上来回查看,还希望在这里发现蛛丝马迹。他估算了一下,如果要对这里做全面的考古挖掘,那时间、经费都是耗不起的,而且很可能挖掘之后,仍然不会有什么收获。
又是一阵狂风,唐风的心凉到了底。他缓步走下圜丘,向南退了几步,望着北面的圜丘再往后的山峰。这是一条中轴线,如果还能有什么发现,一定会是在这儿……在这条中轴线上。
唐风不相信自己会前功尽弃,他怀疑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藏经楼被大火付之一炬,古人难道会把珍贵的玉插屏放在容易被雷击中的藏经楼里吗?不!不会!古人并不比现代人笨,这已经在唐风的探险考古生涯中无数次被验证。
唐风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向南又退了几步。突然,他脚下一崴,一个趔趄,摔倒在草丛中。韩江和马卡罗夫见唐风瞬间没了影,忙奔了过来。只见唐风仰面朝天,躺在草丛中。
韩江和马卡罗夫扶起唐风,关切地问:“你怎么了,路都不会走了?”
 “屁!”说着,唐风坐了起来,“刚才地上有个坑,我的脚陷进去了。”
 “坑?”韩江和马卡罗夫忙在草丛中寻找,拔掉一些杂草,果然,在唐风脚边,杂草覆盖着一个小坑。唐风用手抓了点坑里的土,观察了一会儿,又挖了旁边的泥土查看。这么查看了一番后,唐风一指脚下的坑,用命令的口气道:“挖!”
 “挖?”韩江和马卡罗夫一愣。“你小子什么时候指挥起我来了?”韩江一拍唐风的头说道。
“谁有道理听谁的。再说我的脚崴了,这可算工伤!”唐风嚷道。
“你有道理?挖这个坑又什么道理?”韩江问。
“是啊!你看出什么了?”马卡罗夫也问。
“你们先别问这么多,只管挖,等会儿你们就明白了!”唐风看上去颇有几分自信。
韩江无奈,只好从包里拿出携带的工兵铲,按照唐风的指点,开始挖地上那个小坑。韩江只挖了两铲,就觉得有些异样,他看看唐风。“只管挖!”唐风命令道。
韩江生气,使劲一铲下去,他一下失去重心,往前倾倒,跌了个“狗吃屎”!
“妈的!你涮我啊!”韩江怒道。
“你骂什么骂!我的道理你还没领悟吗?”唐风的话语中带着惊喜。
韩江一骨碌爬起来,一看,那个小坑彻底陷了下去,工兵铲也掉进去了一大截。“这里有个洞?”韩江惊呼。
这次没等唐风命令,韩江自己就抽出工兵铲,开始去除洞口的浮土。很快,原本碗口大的洞口,便成了一个半米多见方的井口。
韩江探脑袋往下望了望,只看到一些浮土。但是当把手电照向旁边时,他惊奇地发现洞壁周围全是用青砖规整堆砌的。
“这……这是什么?一个藏宝洞?”韩江疑惑地看着唐风。
“这是一口井!只是荒废多年,上面被浮土遮盖住了。刚才我一脚陷进去时,就想到了这下面一定有名堂。”唐风判断道。
“井?”韩江和马卡罗夫惊诧道。韩江又探头朝下看了看,确实像是一口井。青砖堆砌的井壁呈圆形,和他以前见过的古井一模一样。可这口井却让韩江大惑不解:“这山顶没有水,打井有何用?”
 “这正是问题所在。”唐风故意卖关子。
“快说,这里为什么有口井?”韩江催促道。
唐风站起来,又目测了一下山顶的地形,然后才说道:“我又仔细查看了山顶的地形,刚才我在山上目测有误,其实圜丘并不在山顶的中央。”
 “哦!不在山顶中央?”韩江和马卡罗夫一惊。
“是的!圜丘位于中央略微靠北的位置,而真正位于山顶中央位置的恰恰是这口井!”
 唐风的结论让韩江和马卡罗夫又惊又疑。“这口井在整个山顶正中央?”韩江和马卡罗夫也重新目测了一下,“差不多,可是这又说明什么呢?”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正好在南北中轴线上。中国的建筑自古就讲究对称,越是重要的建筑,越是在中轴线上。现在我们向北望去,这口井、圜丘和北侧的山峰,三者正好都在南北中轴线上。这是很有意义的分布,是当初建设藏经楼时,就规划好的。”唐风解释道。
韩江和马卡罗夫朝北看看,三者确实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唐风又接着说道:“如果我没看错,北侧的山峰应该比西侧的要高,是整个山脉的最高峰,所以当年党项人在此建造藏经楼,就将藏经楼建在南北中轴线上。那么,这口井在南北中轴线上的出现,不正说明这口井意义重大吗?更何况这口井还是在正中间的位置,地位甚至高于北侧的山峰和藏经楼本身。”
 “一口破井地位比藏经楼和山峰还高?”韩江不敢相信。
“中国的建筑自古就是有等级的,西夏的也不例外。每一个建筑,包括建筑之内或附近的山川河流,都是有等级之分的,有的建筑在尊位,有的建筑在次要的位置,有的建筑则在卑位,等级森严,不能越雷池一步。所以有时我们可以根据一处古建筑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它的重要性,进而推断出这处建筑的大小样式等等。”唐风解释了一大通。
“这么复杂,你就不要啰唆了,把我头都搞大了。你的意思我也听懂了,就是说这口井很重要,但和玉插屏有什么关系呢?”韩江问唐风。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口井里有东西。你不信下去掏掏。”
 “你不会是说玉插屏就在井里面吧!”韩江往井下看了看说道。
“你先挖挖看!这井现在被土淤住了,要挖开才能看到下面。”唐风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样子。
“这井下面不会有水吧?”韩江面露忧色。
“你刚才不是大胆判断说这么高的山顶不会有水吗?怎么这会儿让你下去,你就担心下面有水了?”唐风讥讽韩江。
“妈的,现在怎么什么苦活脏活累活都我干了,我大小也是个领导干部!”韩江怒道。
“就因为您是领导干部,所以要吃苦在前,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你就要往哪里冲,这样才像个领导干部的样!您放心,这井里没水,没蝎子蜈蚣,也没毒蛇猛兽,奥特曼、小怪兽,统统的没有!”
 “是啊!这么高的山上不会有那些东西的。”马卡罗夫也附和道。
“好吧!我下,我再信你一次!”韩江说着,整理好装备就装备下井。
说是下井,其实井一点也不深,韩江的身材钻进井里,就基本上把井口堵住了,他在井里根本转不过身。
韩江艰难地向下挖了几铲,只挖出一些泥土和沙石,什么也没有。唐风一点点将韩江挖出来的泥土沙石过了一遍。当韩江把井挖到两米多深的时候,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倒不是因为挖这点土累的,主要是被这狭窄的井憋屈的。
“让韩江上来透透气吧,我来挖!”马卡罗夫向唐风请示道。
唐风摆摆手:“不用,应该快了!”
 “你使唤傻小子了吧!我都挖了这么深了,屁都没有!”韩江在井下抱怨道。
“少安毋躁,你是领导干部,要任劳任怨,不要干点活就叫累!”唐风戏谑道。
“这叫干点活?!”
 “小心!小心点!”
 “你总算还有点良心,还知道关心我一下。”
 “我不是说你小心,我是让你挖的时候小心。万一真有什么宝贝,被你给搞坏了,你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韩江狠狠地瞪了唐风一眼,猛地一铲下去。“嘭……”清脆的一声,让三人的神经猛地跳动了一下,还真的有东西?!韩江忙俯下身,轻轻拂去脚下的浮土,一件玉器露了出来。“是玉!是件玉器!”他兴奋地叫出了声。
“什么玉器?”唐风在上面关切地问。



第21章:金井
“我不知道,反正不是玉插屏。一个长长的,头尖尖的玉板。”韩江在井下瓮声瓮气地说道。
“把它拿上来!”唐风心里虽然早就数,但还是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这件玉器。韩江拿着玉器,爬了上来。
唐风接过那件玉器,斥道:“谁让你上来的?”
 “你不是要我上来吗?”
 “我叫你把玉器拿上来,没叫你上来!”
 “靠!你还真以为你成队长了,你马上接着下去挖!”韩江怒道。
唐风见韩江真的动怒了,忙换了张笑脸:“领导干部不能有点成绩,就骄傲嘛!”
 “少废话,这是件什么玉器?也不是玉插屏啊!”
 唐风仔细摸索着手里这件玉器,冰凉温润,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只是这气息对唐风的吸引力远没有玉插屏的大。这是唐风多年研究文物培养出的感觉。他端详良久,这才解释道:“这也是用和田羊脂白玉制成的,不过玉质没有我们已经见到的玉插屏好,在和田玉当中只能算中等,不过这在西夏那个时代已经是很好的玉料了;这件东西应该叫玉圭,是古代帝王祭祀时的礼器。古代帝王在祭祀时,把要对上天神灵、列祖列宗说的话刻在玉圭上,然后埋在土中,或是投入水中,以此达到和上天神灵、列祖列宗沟通的目的。”
 “你是不是早料到这井里面会有玉圭?”韩江问。
“我刚才对你们已经解释过这口井的重要性。这口井的地位比藏经楼,比最高的北峰还要重要,那么会是什么呢?我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的祭祀礼仪,便想到了这口井的用途。这其实是口金井,这里名为藏经楼,其实是西夏帝王的祭祀场所。西夏帝王在此祭祀,把要对上天神灵、列祖列宗要说的话,写在玉圭上然后投入这口金井中。”唐风解释道。
“唐风,这上面好像有文字。”马卡罗夫在玉圭上发现了端倪。
“我也看到了,全是西夏文。一共三十七个字……白高大夏国皇帝嵬名谅祚伏乞长生天、山川河岳、列祖列宗,保佑我国家千秋万代,国祚永昌。”唐风读出了玉圭上的文字。
“什么意思?”韩江问。
“都是些吉祥话,是西夏第二代皇帝谅祚向长生天和列祖列宗祷告保佑西夏王朝千秋万代,国祚永昌!你再下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玉器?”唐风催促韩江下去。
韩江这会儿被新的发现吸引,也不跟唐风计较了,跳下井去。不一会儿,他在井里又挖出了一件一模一样的玉圭,紧接着是第三块玉圭。
唐风仔细查看了几块玉圭,后面出土的两块玉圭与第一块玉质相同,甚至有些纹理还是相通的,由此可以推断几块玉圭是一大块玉料上分割开来的。再看上面的文字,第二块玉圭上写的是:白高大夏国皇太后伏乞长生天、山川河岳、列祖列宗,保佑我国家千秋万代,国祚永昌,没藏氏人丁兴旺,六畜繁盛。
“这块玉圭上虽没写明是西夏哪位皇太后所作,但从后面保佑没藏氏可以看出来,制作这块玉圭的皇太后应该就是没藏皇后。”唐风推断道。
“仅从这块玉圭上看,这位没藏皇太后并不像我们之前推断的那么专权啊!她只是在玉圭上祈祷保佑没藏氏人丁兴旺,六畜繁盛,这个祈祷并没有什么不当之处。”马卡罗夫不解地问。
“是啊!按理这个玉圭是投入金井之中的,外人是根本看不到的。如果没藏皇太后专权,可以在玉圭上写得更直白些,但她并没有。”唐风也很费解。
“看看第三块玉圭上写的什么。”韩江道。
“第三块玉圭上写的是:白高大夏国皇帝嵬名谅祚伏乞长生天、山川河岳、列祖列宗,保佑我国家千秋万代,国祚永昌,诛杀没藏氏。”当唐风读完最后几个字时,浑身不寒而栗,“诛杀没藏氏。看来在谅祚下决心诛杀没藏氏前,曾来过这里,在这里向长生天、山川河岳、列祖列宗祷告,并将事先写好的玉圭投入了金井。”
 “后来,谅祚果然成功地诛杀了没藏家族,夺回了权力。”韩江道。
“几乎每一位西夏皇帝的登基都伴随着血雨腥风,无情的杀戮!没藏皇后,这个谜一样的女人,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是恃宠骄纵、淫乱后宫、擅权乱政的一代妖后,还是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唐风又想起了那个丢失的头骨。
“唐风,先别管什么没藏皇后了,挖了三块玉圭上来,玉插屏还是没见着啊!”韩江有些不耐烦了。
“好吧!我告诉你我的想法。当我发现这口井的时候,我就想到这不仅是山顶最尊贵的地方,也是整个黑鹫寺最重要、最尊贵的地方,所以这口井很可能是西夏帝王投放玉圭的金井。你们还记得在七色锦海时,大喇嘛对我们提到四块玉插屏后来的下落吗?”唐风没等韩江开口,便接着说道,“大喇嘛说四块玉插屏是在西夏亡国时,命党项勇士分送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那么,你们试想一下,送到贺兰山的那块玉插屏会放在哪儿呢?一定会选一个最危险、最不易被人找到的地方。如果那个党项勇士知道金井的存在,无疑放到这里面是最合适的。”
 “为什么不是藏经楼里呢?”韩江问。
“因为藏经楼建于山巅,容易被雷火击中,说不定在西夏亡国时,藏经楼已经被雷火烧毁了。”韩江还想说什么,唐风没等他开口,便一口气继续说道,“我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不放在后殿里。因为那里虽然隐秘,但并非不可逾越,而且如果有人进入前殿,首先就会选择进入后殿,而想不到玉插屏会存放在金井之中。为什么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埋掉?因为藏宝,是为了让人日后找到,所以一定要藏在特定的地方,不能随便将玉插屏埋在什么地方。而将玉插屏藏于金井之中,既让人意想不到,又不易获得。除此之外,还有兀鹫保护。同时,这样做又给有心之人留下了蛛丝马迹。”
 “对!你说的有道理。可是玉插屏呢?按理,那三块玉圭是西夏早期投入金井的,而玉插屏是在西夏亡国的时候送来的,玉插屏应该在这几块玉圭之上才对!”韩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按常理推断是这样,不过也许当年藏宝之人故意和我们开了个玩笑呢!”唐风依旧胸有成竹的样子。
“你的意思是玉插屏还在下面?”
 “这个党项勇士一定是个有勇有谋之人。想想看,在没藏氏失势后,谅祚下令封闭了上寺,拆毁栈道,以绝外人窥伺。这位党项勇士肯定吃了很大的苦头,才将玉插屏放于金井之中,所以他一定会尽一切可能让后人不那么容易找到玉插屏。”
 “我明白了,那个党项勇士一定是将几块玉圭拿了出来,然后将玉插屏深埋,再把几块玉圭放在上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