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日预言 作者:宁航一-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柯顿神色凝重地接过笔记本,仿佛接到的是某种神圣宣判。肖恩和兰茜赶紧围在他的两侧,三个人捧着笔记本缓缓地坐下来,眼睛盯着本子上那一首四行短诗。 

陆华说:“我认为你百分之六十的意思是分析对了的。但以我对这本诗集的了解来看——写这些诗的作者一定是个十分严谨的人,他非常重视所写诗句的高度精准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你的分析起码有一个地方不对。” 
“哦,是吗?讲来听听。”柯顿没有丝毫的不高兴,反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首先我得肯定你对于第一句诗的精确分析。我认为你推算的关于这起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为‘1月12日’是十分正确的。 不过,在对第三句的理解上,却出现了一些小小的错误——以至于在对第二句诗的理解上也和我大相径庭。” 
柯顿睁大眼睛,听得聚精会神。 
陆华接着说:“主要是我认为你对于‘普罗米修斯’的理解不对。你认为‘普罗米修斯’象征的是‘火’,可我不这么认为。” 
“那你觉得他代表的是什么?” 
“普罗米修斯在神话故事中只是盗取并传播了天火而已,他不能被看做是‘火’的代表,而只能是‘火的携带者’——希腊神话中真正的火神是赫淮斯托斯。我刚才说,这本诗集的诗句全都有着高度的精准性——试想一下,如果作者是想表达‘着火’这个意思,那第三句诗为什么不写成‘上岸的蝎子与赫淮斯托斯相遇’?” 
“嗯,有道理。”柯顿点头道,“那么你认为第三句诗该怎么解释?” 
陆华思忖着说:“我觉得‘普罗米修斯’是指某种带着火焰,并处于高速移动中的东西,它与‘上岸的蝎子’碰撞在一起,产生的爆炸会将南十字星五十五度上空彻底点亮!” 
“嘿,等等,等等。”肖恩惊诧地张着嘴说,“带着火焰、高速移动……并且你认为碰撞并非发生在地上,而是空中——陆华,你的意思已经这么明显了,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你认为这首诗是指火箭失事吗?” 
陆华皱着眉头说:“其实我也跟柯顿一样,都是猜测而已,并不能十分肯定,不管怎么说,‘上岸的蝎子’我们谁都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当然也就不敢肯定猜测是否正确了。” 
在一旁几乎都听呆了的兰茜放开撑着下巴的手,问道:“怎么,陆华,你对于这首诗的意思也并不是十分清楚?那就是说其实你也不知道2010年1月12日这天究竟会发生什么事?” 
陆华点了点头。 
肖恩皱了下眉,不解地问道:“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也不敢肯定这首诗是什么意思——那你干吗从进我家的门开始,就一直都是一副紧张不安、忧心忡忡的样子?” 
陆华见三个人都一齐注视着自己,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一开始是根本不打算解释这首预言2010年的诗的。 只不过听到柯顿的分析有些地方可能不对,才忍不住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事实上——” 
他挨个看了柯顿、肖恩和兰茜一眼,神情凝重地说:“你们要是看了这本诗集的最后一首诗,就会发现前面这些诗其实一点儿意义都没有了。” 
第九章 恐怖的末日预言(三)(1) 
柯顿、肖恩、兰茜对视一眼,似乎都没有听懂陆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们一起望向陆华,等待他做出解释。 
陆华面色沉重地摇着头说:“我昨天下午回家后,连晚饭都没吃就开始翻译这些诗。从‘10’那一首开始,每翻译一首,我便试着去分析和破解这首诗的含义……” 
“不知不觉我工作到半夜。终于,在凌晨两点钟的时候,我翻译完了这本诗集的最后一首诗。本来,我以为这本书是这套诗集的‘第五册’,那最后一页只是表示第五册完结了而已——没想到,等我将最后一首诗通看一遍之后,整个人就像在睡意蒙眬时遭到电殛一般跳了起来。我被这首诗的内容吓得全身发冷、汗毛直立。” 
说到这里,陆华的脸上几乎没了血色,他一连打了好几个冷噤,像被恐惧掐住了喉咙一样说不出话来。 
柯顿焦急地追问道:“最后一首诗到底说什么呀!” 
陆华指着放在茶几上的笔记本说:“你们自己看吧——跳过中间那一页不用管,这些都无关紧要了。直接看最后‘12’那一首诗。” 
柯顿和兰茜、肖恩赶紧坐到沙发上,三个人的头挨在一起。柯顿快速翻过‘10’之后的 ‘11’那一页。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这本诗集上最长的一首诗: 
恐怖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 
阿波罗因跌倒而喜怒无常。 
火山、地震不再可怕, 
毁灭之时无所用场。 
惊恐的人们无处藏身, 
被星星之雨集体埋葬。 
鉴此我的大预言全部结束, 
米希尔的信徒将深知错在何方。 
柯顿将这首诗一字一句地念出来。虽然他们三个人无法将诗的每一句意思完全弄懂,但这首诗整体所包含的恐惧感已将其隐匿和暗喻的巨大灾难表露无疑,使得柯顿三人在读完后震惊得呆若木鸡。 
好半天后,肖恩才从恐怖的遐想中回过神来,他抬起头问道:“陆华,你知道这首诗每一句具体所指的意思吗?” 
陆华阴沉着脸说:“难道你们看不出来吗?这首诗和前面那些完全不同,它预言的是人类的‘最后一天’!而且这也是它之所以在最后一页的原因——这一天过后,所有的一切便全部完结了,不会再有以后了!” 
“啊——”兰茜感觉浑身阵阵发冷,“这首诗预言的是世界末日?” 
柯顿抬起头来望着陆华问道:“你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陆华?” 
陆华哀切地望着柯顿说:“这最后一首诗大概是所有诗中写得最直白的一首了——根本不存在什么理解上的歧义。尤其是当我惊醒这首诗所指的时间是‘12’那一年后,更是对它所表示的意思确信无疑。” 
“‘12’……啊!对了,‘12’是指的2012年啊!”肖恩像获得什么提示般地叫了出来。
“2012年……和古玛雅人的预言一样。”柯顿眉头紧锁。 
“喂,等一下。”兰茜迷茫地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呀?什么古玛雅人?2012年有什么特殊的吗?” 
肖恩诧异地望着兰茜:“你不知道?难道你不看电视、报纸,也不上网的吗?” 
“我倒是想做这些事!但我妈认为学习功课之外的所有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不,浪费生命。所以我们家这些东西几乎都不对我开放!” 
“你有一个虐待狂的妈妈。”柯顿悲哀地望着兰茜说,“不过如果这首诗所言当真,你也就用不着再为这个而苦恼了。” 
兰茜狠狠地瞪了柯顿一眼:“别废话了!快告诉我……什么古玛雅人的预言是怎么回事!”
第九章 恐怖的末日预言(三)(3) 
肖恩缓缓拿起茶几上的笔记本,将诗句仔细对照,脸上也出现绝望无奈的神情:“真的……被你这么一说,我才发现这首诗的每一句都与玛雅预言的内容完全一致,几乎都不需要猜测了——‘最后一天’是双关语,既表示世界末日的到来,又暗示时间是2012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阿波罗’显然代表太阳,用他的‘跌倒’来形容太阳磁极颠倒……这种比喻真是太恰当了;‘星星之雨’一定说的就是数个小行星撞击地球——呃,唯独最后一句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米希尔的信徒’……陆华,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陆华疲惫地倒在沙发靠背上,有气无力地说:“肖恩,我已经不想再去破译这些诗句了。你难道不觉得将自己会如何灭亡弄得过分清楚是件很残忍的事吗?” 
肖恩不再说话。兰茜也眼神空洞、神情呆滞地出着神,似乎他们的身心都被“末日预言”压得沉甸甸的。柯顿皱起眉头,挨着打量了他们三个人一番,骤然站起来说道:“嘿,你们都怎么了!世界某日还没到来呢,你们就一个个像丢了魂似的——全都打起精神来!” 
“恐怕我做不到,柯顿。”陆华苦恼地摇着头说,“得知自己的人生还剩下不到四年的时间了,我还能打起精神来做什么呢?” 
柯顿走上前去按住陆华的肩膀喝道:“别再说这种丧气话了!你不是天天都教导我们要怎样才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吗?怎么现在就像被这本古代人写的诗集判了死刑似的!” 
肖恩抬起头来说道:“柯顿,那你觉得这本预言诗和玛雅预言的内容完全一致该作何解释呢?” 
“而且它之前所作的预言全都准确无误呀!”兰茜补充道。 
“你怎么知道它之前的预言全都准确,从没发生过错误?”柯顿反问道,“说起来,我们也只不过是印证了三首而已。从这本书的第一页——也就是1913年到1999年这八十多页的内容我们根本就连翻译都没有做,更别说去验证对错了。况且2010、2011这两年的事还根本没发生呢,你们就知道这后面两年发生的事一定会和书上的预言诗相对应?” 
“那我们该怎么办?叫陆华把1913年到1999年这87年对应的诗全都翻译出来,然后我们挨着验证一遍?”肖恩说。 
陆华把头歪过来说:“这种事你们找别人去做吧——想在世界末日到来之前就把我折腾死呀?” 
肖恩冲他摆了摆手:“我也就是这么一说,怎么可能真的去做?”他又将头转向柯顿,“不过,话说回来,柯顿——如果明年1月12日真的发生了和诗句上一样的事,你就相信这本诗集的预言全部当真?” 
柯顿“哼”了一声:“那也未必。2010年的预言应验了,就表示2012年的预言也一定会应验吗? notre dames是多出名的预言家呀,他那本《诸世纪》的预言命中率高达99%,可是他最出名的预言——1999年世界毁灭这件事上——现在证明还不是没预言准。可见,‘世界末日’这种事情是不能被轻易预测出来的!”也许是因为柯顿说的这番话很有道理,肖恩和兰茜的精神状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就连陷在沙发里的陆华也坐直了身子,他们全都望向柯顿。兰茜问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对这个‘末日预言’置之不理吗?” 
柯顿摇着头说:“那当然也不行。我们现在得想尽一切办法来判断这个‘末日预言’应验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我们探索后发现‘末日预言’真的有可能发生的话,就应该想办法通知政府和国家,让大家做好防范的准备呀!” 
肖恩困惑地问道:“可我想不出来,除了等到2012年12月31日那天方知结果如何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方法能判断这个预言是否属实吗?” 
柯顿望着他的三个朋友说:“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件事——难道你们没发现吗,我们的关注点一直都集中在这些诗句和它们所映射的事件上去了,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诗究竟是谁写的?” 

第十章 探索马尔斯?巴特其人(一) 
听到柯顿这样问,陆华茫然地眨了眨眼睛,说道:“这本书的作者?我们不是早就知道了吗——叫马尔斯?巴特呀。” 
柯顿说:“我的意思是,这个马尔斯?巴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想想看,假如他拥有和大预言家notre dames一样的能力——这样一个奇人,历史上不可能没有任何关于他的记载吧?为什么notre dames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和他同一国家、甚至是拥有同样异能的这个马尔斯?巴特却完全默默无闻呢?” 
“对了,说起这个来,确实是很奇怪。”肖恩皱眉道,“这个马尔斯?巴特所写的预言诗,为什么要把年份隐藏在‘页码’之中,却又在诗句中巧妙地暗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有什么特殊意义吗?而且,为什么他每一首诗的内容都要用一些晦涩难懂的方法来表达?有一些分明就可以写清楚点儿的——如果他压根儿就不想让人看懂,又何必把这些诗写出来呢?” 
“嗯,其实我在翻译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陆华说,“我觉得这个作者似乎在写下这些诗句的时候处于一种十分犹豫和矛盾的状况——他既想要把自己预言的内容展现在诗中,却又因为某种原因而不得不选择一种含蓄、隐晦的表达方式。仿佛……他有一种既想让人知道,又怕让人知道的情绪在里头——这是为什么呢?” 
兰茜说:“他怕被别人知道什么呢?世界末日的到来吗?可这有些不合情理呀——2012年距离他所生活的年代应该相隔甚远,他没理由担忧这个的。况且,那首‘末日预言’恐怕是他所写的诗中语言最直白的一首了——怎么看都不像是怕让人知道的样子。” 
柯顿沉思着说:“也许,在这本诗集中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是关于这个作者怎样得知这些‘天机’的秘密。所以,他才在书的一开始做出警告和提示——‘禁止人类阅读’!” 
肖恩的手指在空中比了一下:“我明白了。我们的下一步就是要找出这个作者的相关资料来——也许在解开这个作者的身份之谜和他洞悉天机的秘密之后,我们就能对他所写的‘末日预言’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陆华感觉自己的大脑在此刻就像一个生了锈转动不起来的齿轮,他困扰地问道:“可是,我们该怎样去寻找这个马尔斯?巴特的相关资料呢?难道在图书馆里一本书一本书地挨着找吗?要知道,寻找一个完全不出名的人的资料,可比大海捞针还要难呀!” 
柯顿瞪大眼睛惊异地望着他说:“陆华,为什么我感觉你有时候像是还生活在石器时代?把那个名字输入到电脑的搜索栏里找呀!互联网的免费资源干吗不用?” 
“啊,对呀,可以在网上查找来试试。”陆华得到提示后显得有些兴奋,但他保持着冷静说,“可如果是太冷僻的人的话,网上也不一定能找到相关资料呀。” 
“总之先试试吧!”肖恩走到书桌前,打开他的笔记本电脑。 
陆华再次确认了一遍诗集封面上的名字,在百度搜索中输入“Mars。 Barthes”这个名字。页面上立刻弹出一个提示: 
抱歉,没有找到与“ Mars。 Barthes”相关的网页。 
肖恩想了想,说:“再输入‘马尔斯?巴特’这个音译的名儿试试。” 
陆华快速地在搜索栏中输入这几个字,这一次跳出若干个相关的网页来。四个人脑袋凑在一起仔细查看,发现这些网页上分别介绍的是某个叫“马尔斯”和某个叫“巴特”的人,而且这些人是足球明星、小说人物……甚至还有令人啼笑皆非的“马尔斯健身茶”。几个人耐着性子查看了十多页,终于确认不可能有他们要找的那个“马尔斯?巴特”。 
陆华失望地关闭电脑网页,叹息道:“我就说嘛,这个人太冷僻了,网上是没他的相关介绍的。” 
兰茜难以接受地说:“不可能吧,这么一个奇人,难道历史上没有任何关于他的记载?”
陆华说:“也许是有的。但我们这种光凭一个名字在网上查找的方法显然不行。因为搜索页上只会显示出现在叫这个名字的最出名的人。过于冷僻和不出名的人是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找出来的——唉,图书馆里倒是有些生僻的历史资料类书籍——可问题是我们要一本一本、一页一页地找,怕是找到牛年马月也不会找到!” 
柯顿低着头思量了一阵,说:“要是我们缩小在图书馆查找的范围,也许查找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陆华问:“怎么缩小查找范围?” 
“要是我们能知道这个马尔斯?巴特大概是哪个年代的人,不就可以只查看那个年代的书籍或资料吗?这样的话应该就容易多了。” 
“可问题是这本诗集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出版信息、发行时间,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个马尔斯?巴特是生活在哪个年代的人呀。” 陆华说。 
柯顿沉吟片刻,咧着嘴角笑道:“我想,他应该是欧洲中世纪的人——而且最起码都生活在公元1500年左右。” 
三个人一齐诧异地望着柯顿。肖恩问道:“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柯顿指着陆华手中的那本古旧诗集说:“根据它推算出来的呀。” 
“什么?不会吧?”陆华惊讶地脸都变了形,“你光看这本书纸张的泛黄程度就能猜出它产生于公元哪一年?你不会还研究过考古学吧?” 
柯顿轻轻摆着一根手指头笑道:“谁说我是通过纸张来推测的?”他伸出手去把陆华手中的诗集拿过来,翻开第一页,指着下方那个“Cinq”说,“我是根据这个推算出来的——陆华,那天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告诉我们,这个‘Cinq’是法语中‘五’的意思,对吧?” 
陆华扶了一下眼镜框,点头道:“是啊。”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柯顿说,“试想我们发现的这本书是这套诗集中的第五本,而这本书写了从1913年到2012年整整一个世纪的事。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出前面四本也应该差不多是这样——每本书就预言的是一个世纪,这显然是作者精心编排的。如此反推的话,就可以知道这个作者最起码也不会是1512年之后的人了。否则的话,这套书还能被称为是‘预言诗集’吗?” 
“啊!柯顿,你真是太聪明了!”肖恩赞叹道,“如此一来,我们就只需要在介绍十五世纪的书籍中找寻马尔斯?巴特这个人就行了!” 
“我就说还是要去图书馆才能解决问题嘛!”陆华倏地从皮椅上站起来,“还等什么,我们快走吧!” 

第十一章 探索马尔斯?巴特其人(二) 
在去新图书馆还是旧图书馆这个问题上,几个人产生了一点儿小小的分歧。肖恩觉得新图书馆的书会更齐全,而陆华则坚持认为自己对旧书馆更加熟悉,查找起来会快捷许多——况且新图书馆可能还恰恰找不到这类古老的资料书。最后柯顿站到了陆华这边——原因是这本诗集就是从旧图书馆找到的,那么也许就能在那里找到同样类型的书。 
陆华走在最前面,再一次推开那扇玻璃大门。图书馆里一如既往的冷清扑面而来。只不过,这次除了坐在大门正对面的管理员老罗外,他的旁边还站着一个身材发福的中年人——是这座图书馆的馆长辛雅先生——此刻,他正指手划脚地在老罗跟前小声交待着什么。 
很显然,陆华对馆长的熟悉程度是不亚于老罗的,他走上前去打着招呼:“馆长先生、老罗,你们好呀。” 
辛馆长转过身来,看见陆华他们四个人后,和蔼地微笑道:“你好,陆华。这是你的朋友吧——你们真是些热爱学习的年轻人啊。” 
“谢谢。”陆华勉强地笑了一下,问道,“馆长,你能告诉我欧洲中世纪的一些著作或者是介绍欧洲中世纪的资料书主要放在哪里吗?” 
“看起来你又要完成一篇历史论文了。”馆长扬了扬眉毛,“不过陆华,我还以为你对我们这座图书馆已经熟悉地如同在自家房间了呢。” 
“您这个比喻真是太贴切了。”陆华说,“恰好我每次在自家房间里找东西时也很费劲——尤其是那些不常用的小东西。” 
馆长对他眨了眨眼睛:“那就让我们把这些小东西找出来抖抖灰——阅览室二楼右边靠窗的那几个书架上应该有你想找的东西。” 
“太感谢您了,馆长。”陆华冲他点点头,和三个伙伴一起朝二楼走去。 
“这个馆长真是个亲切和善的人——我都快要喜欢上这里了。”兰茜小声地对陆华说。陆华轻轻点了下头。 
他们来到馆长所说的位置——也许是为了节约开支,二楼阅览室里连个看管的人都没有,只有悬挂在墙壁上方的两台监控器在工作着。现在这里就只有他们四个人,柯顿翻看着书架上的书。“《欧洲的历史》、《中世纪文化研究》……嘿,陆华,这些书里也许真能找到关于马尔斯?巴特的资料。” 
“我们主要找十五世纪左右的内容——哪怕是跟这个马尔斯?巴特有一点相关的也不要错过。” 
四个人分别在两排书架上翻看起来,周围静得只有翻书的声音。 
陆华一边翻着书,一边估算着要把这两排堆满书架的、并且都很厚的书翻完需要多少时间。此刻的他虽感困倦,但也做好了将整个下午浸泡在这里的准备。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仅仅翻阅了不到二十分钟,他便在手中这一本《人名辞典》中发现了令他无比惊喜的内容。几乎在他的眼睛接触到那一排文字的同时,他的身体便像被针扎似的弹了起来,他忘记场合地大叫道:“喂,你们快来看!” 
柯顿三人都被陆华的叫声吓了一大跳,他们赶紧聚集过来。肖恩小声提醒道:“陆华,这里是图书馆的阅览室。” 
“对不起,对不起!我太激动了!”陆华压抑不住兴奋,他指着手中那本厚书中间的一小段说:“我在这本1991年中文版的韦伯斯特编写的《人名辞典》里,找到了关于马尔斯?巴特这个人的介绍!” 
“什么,我看看!”柯顿赶快将书捧过来和兰茜、肖恩一起观看。书的中间一段是以法语音译的马尔斯?巴特之名收录进去的,原文如下: 
“马尔斯?巴特,十五世纪法国宫廷皇家占星师,生于1501年,1572年殁。马尔斯?巴特本来是位极受人尊敬的预言师,但因在1551年与大预言师notre dames共同预言国王亨利二世的未来命运一事中,其做出了错误的预言而导致声名狼藉,被法国民众嘲笑为‘皇宫中最大的骗子’。亨利二世死后,马尔斯?巴特 被驱逐出宫廷,此后余生在贫穷和羞辱中度过、郁郁而终。 
看完这一段文字后,柯顿忍不住惊呼道:“啊!这个马尔斯?巴特不但是和notre dames同一时期的人,而且还和他一起为国王作出过预言——看来他们两人应该有些渊源才对!” 
兰茜轻快地吐出一口气:“看了这段介绍之后,我突然觉得放松多了。” 
“为什么?”肖恩问道。 
“你看,这段介绍中清楚地指明了这个马尔斯?巴特因为错误的预言而导致声名狼藉,他还被法国人称为‘皇宫中最大的骗子’呢——可见他所作的所谓‘末日预言’我们也根本就用不着担心——啊,我压抑的心情终于可以放松了。” 
“可你别忘了,他那本世纪中所预言的‘9?11事件’、‘印度洋海啸’和‘汶川大地震’,可是一个字都没说错呀。”肖恩提醒道。 
“而且奇怪的是,为什么这段介绍中完全没有提到他曾出版过一套预言诗集的事呢?”陆华疑惑地问。 
“看来这里面还另有隐情——而且我现在感兴趣的是,他到底对国王亨利二世作了什么错误预言,从而导致声名狼藉?”柯顿说,“看来这些答案只有在注释所提到的两本书中去找了。” 
“说起《法国史》这本书,我刚才好像翻到过……”肖恩挨着书架最上面一排找过去,“啊……找到了,在这里!” 
肖恩将一本厚厚的精装图书从书架中抽了出来,把封面展现在大家眼前。陆华说:“太好了,我们再找找看能不能发现《乞求的后面》这本书。” 
四个人立刻分开来,从不同的位置寻找这这本书。因为有具体的书名和作者名字,寻找起来就要简单多了。几分钟后,兰茜低呼一声,“我找到了!”将拉波特夫人所著的这本《乞求的后面》抽出来,极富成就感地感叹道:“我真是爱死这家图书馆了!” 
“太好了!”陆华兴奋地说,“从这两本书中也许能找出我们想要知道的秘密!” 
“先看哪本?”肖恩问。 
“就你手中这本吧,快些,我都等不及了。”柯顿走到肖恩身边,帮他翻开书。陆华和兰茜也走过来。 
“这里。”陆华指着目录说,“‘亨利二世之死’,第379页——应该就是这一篇吧。” 
现在已经是中午一点钟了。四个少年忘记了时间和腹中的饥饿,由肖恩捧着书,站在原地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第十二章 两个大预言家(一)(1) 
《法国史》第379页——“亨利二世之死”。 
公历1551年,国王亨利二世46岁,是一位集中世纪欧洲王室的荣华与颓废于一身,并有些怠倦感的君王。最近,他得知了流传于巴黎城中的一些传闻——传闻是关于一个地方医生,由于采用奇妙的方法,拯救了瘟疫流行的市镇,并准确地预言出许多人的未来和天灾——此人名叫米希尔?notre dames。 
国王对这个被民众称为“大预言家”的人十分感兴趣,命人以“皇家顾问”的身份将其召进宫廷。 
“听说你能预知人的命运?那么,你能准确地说出我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个死法吗?”notre dames初次被召进宫去的时候,亨利二世如此问道。 
notre dames直视着国王那双沉溺于酒色的眼睛,过了一会儿,冷静地说:“国王陛下,看来,事关陛下的健康。陛下在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之余,也许总担心会染上什么病吧?然而,请陛下放心,陛下决无因病而缩短寿命之虞。这一点,我很清楚,可是……” 
国王听后本来已很放心,但接着又追问这“可是”是什么意思。当时他面带愁容地反问道:“可是!可是会怎么样呢?” 
“啊!这是我出言不慎,并无它意。请陛下当它作耳边风吧。” 
notre dames没有说下去。国王反而不安了:“不,一定要把刚才的话说清楚,不必隐讳。这是我的命令。” 
notre dames迟疑不决,可国王一再追问,无法拒绝。他像不便说出口似的,张开了沉重的嘴: 
“那就容我禀告吧。实话说,我从刚才起,就一直忐忑不安,心想陛下莫非要因疾病之外的什么伤心事而丧失生命,最后落得如此下场?这也许是陛下头脑深处之伤引起的——有那么一天,在城外会发生这么一件事,陛下的脑部被锐利的武器刺进去,也许此伤要夺走陛下的生命。” 
谈吐彬彬有礼,却是冷酷无情的宣判。列席的家臣都屏住呼吸。国王脸色苍白,身子发抖,一时没有说话。接着,他像呻吟似的低语道: 
“是脑部吗……那太可怕了。像那样可怕的伤,如果不是在战场上,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么说来,莫非要对萨瓦家族 开战?敌人攻到城外,我可能在那战场上丧命。notre dames,我问你,那将是什么时候?再说,这难道是命里注定,怎么也无法逃脱的吗?” 
“是的,很遗憾,是无法逃脱的。这就是陛下的命运……这一天,以我看来,今后十年之内,将要到来。” 
notre dames不再说话了。国王绷着脸,瞪起双眼直盯着他。突然捂着脸哭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为何死得如此凄惨?我作为*国皇帝,由神的代表 授予王冠……我是向教会捐赠了三万欧洲货币的最大信徒。当此危难之际,上帝为何不救救我呢?” 
国王抽抽嗒嗒地哭个不停。notre dames一言不发,带着同情的神色,直望着国王。过了一会儿,他靠近国王,以安慰的口吻声说: 
“陛下,请勿过分忧伤……此事并非陛下一人。就说我吧,死时全身将会浮肿,在极其痛苦之中死去。人不是因伤,就是因病,迟早都会死的。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做是一种福份。因为我们未来的子孙,人类未来的一切,也许会在这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