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巫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咧,在我看来,她可是上天入海龙一样的人物!符箓咒语、招魂诅咒、占卜问卦、下阴入魔、念咒舞作、医道……无所不通!她手里的那支黑木蓍杖,神鬼皆惊。那时侯啊,她可是阴阳两道的风云人物,威望很高,所以当年地府才会册封她老人家为‘阴长侍’。当年的聋山,可以说是天下巫师朝圣的地方!别说我们这些玄门修道的人士对她崇敬无比,就是得了正果的土地城隍,这些地方小神,见了祖太也要行拜望之礼。”姚老道感叹的说道。
听他这样的说着,我问道:“巫师、道士同属一家吗?‘阴长侍’是什么样的封号呢?”
“巫和道同属一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想分开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巫的职责是沟通鬼神,协调和人之间的关系。嘿嘿……用你们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媒介’,电视上就经常这样讲。而道士的主要职责是飞升做神仙,自度和度人。方士因为具备一些特殊的功能,当然也要问问鬼神的事情。地府为了让阳世的玄门之士帮他们管理世间的鬼怪,于是任命一些巫师道士为‘阴差’,为他所用。
阴差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阴差、二级阴差、三级阴差。管理阴差的头目册封为‘阴司’。比如我们这群人中,江苏的大师君是大阴司,大祭酒无云子为阴司。我和无尘为一级阴差,你祖父和相木匠、莫正林为二级阴差,常月、常清还有你三叔鲁三和樊厨子、小赖子都是三级阴差。阴长侍不是阴差的级别,而是地府为了表彰那些功劳非常大的阴差,而专门设立的一个封号。阴长侍并不参与对阴差的管理,只是做为一种头衔被尊崇……”姚老道坐在旁边的石头凳子上兴致勃勃的给我说道,这老道一说到这些,如数家珍,话语也抖得非常的利索。
这老道虽是百岁高龄,一口雪白完好的牙齿却是让我非常的羡慕,听罗道士说他这太师傅练了几十年的磕齿术,牙齿非常的好,吃东西也不用费心。我们边闲聊边做事情,一片刺五加林,很快就被我砍了一大半。小猴子把这些药材打扫干净后拖到路边去,用马桑条扎成一小捆捆的。
姚老道见我额头上挂着汗珠,于是招呼我先歇息一会再干。我坐到他旁边的一块小石头上,听他说着玄门中的一些事情。“大祭酒说的乞姑是谁呢,是祖太的后辈吗?”我突然的想到这个人,于是问道。
姚老道笑了笑回答道:“乞姑啊,是现在伺候祖太的人,岁数也有六十好几了哦!祖太没有婚嫁,好象也没有什么亲属。四十多年前,一个疯女人乞讨到聋山脚下,祖太见她可怜于是收留了她,大家不知道她的姓名,因为乞讨而来,于是都喊她乞姑。后来打听到乞姑是山那边的人,一年夏季,儿子和丈夫都被洪水淹死了,她受了刺激疯掉了。祖太治了三年才治疗好她的精神病,好后她不愿意离开,发誓说要照顾祖太一辈子。七几年闹红潮后,她和祖太偷偷的搬到了茶河镇,不问世事,开始隐居起来,我听说她们现在住的房子就是乞姑当年婆家留下的。因为祖太的原因,大家对乞姑也非常的尊敬,除了祖太喊她为乞女,其他的人包括老道我都称呼她为‘乞姑’……”
我们坐在石头上闲聊着,说着祖太和乞姑的事情。这些话,小猴子却不感兴趣,做完他手里的活后便到路边的草丛里逮蛐蛐去了。太阳渐渐升到头顶,我害怕等会天气会更热,于是起身又开始砍着刺五加。没过多久我就把这一片药林全部砍倒,见小猴子在后面忙不过来,于是过去帮他剔叶刮刺。这些刺五加虽然被我砍倒了,一些小根却留在土里,等到明年开春后,小芽子又会长出来,隔个三五年的光阴,又可以再次收割。
我们把一捆捆的根须全都抱回到小院子里,然后提了一桶水出来清洗上面的沙泥。如今这山上观里用水还是比较方便的,用的是机器从井里抽上来的自来水。以前却不是这样的,听罗道士说,在厨房外面有一个老井,好多年里,道士们每天都要用竹竿拉很多桶的水上来饮用。后来他们嫌这样取水麻烦,于是买了一台抽水机,学着山下的村民把水直接抽上来,又在观里各处按上了水管,这样一来用水就非常的方便了。
第150章 下山寻医 '本章字数:2064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1 14:35:05。0'
姚老道尽管百岁高龄,手脚却还利索,和我们一同剔着刺五加的皮。正在忙碌的时候,哑巴道士送来饭菜,咿咿呀呀的招呼我们吃。忙了一大早上,的确感觉有些饿了,我和小猴子都一连吃了三碗白米饭。姚老道只吃了大半碗饭,上了年龄的人,或许都吃的很少。等哑巴道士收拾走碗筷后,我们又开始动起工来,这老道士不停的夸我做事情仔细,又说往常的常宝和常同,总是毛手毛脚让人不省心。
等我们把这些五加的皮和木质全部分开后,我便用一把切刀把这些树皮全部切成一寸长短,然后铺到院子的青石板上晾晒。忙到响午的时候,我们终于把老道士交代的事情忙完,我们洗了洗乌黑的双手,然后和小猴子一同来到前面。罗道士和常同、常宝在几个殿里转悠,这几天时不时的会有些香客上来烧香,他们要负责接待。
好久没有这样舒展过身子,我觉得很累,全身发软。回到房间后便洗了一把脸,倒在床上开始睡起午觉来。一直睡到下午小猴子过来喊我吃晚饭,晚上的饭菜很合口味,哑巴道长早上在后面山里拣了些新鲜的菌子,加了一些青椒炒了,非常鲜美。饭桌上,并不见无尘道长的身影,我问旁边的罗道士,他说主持刚才到后山去了,大祭酒有事情找他商量。吃了饭我便过去帮姚老道收药材,今天的日照很强烈,半天的时间,这些五加皮就被晒去了五成的水分,等明天再晒上一个日头,就可以存放起来了。
收拾完药材,我和姚老道正在院子里闲聊,无尘道长和罗常月走了进来。“你看看石九这孩子,怪不得大师傅对他疼爱有加,人懂事又勤快,做些事来一点都不马虎。”无尘道长笑着说道。他这么一表扬,弄得我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进屋里端来两把椅子给他们。
“大祭酒安排好啦,好久下山去呢?”姚老道问道。
“都安排好了,大祭酒昨天也把我们这边的想法禀报了大师君,大师君说大师傅这个建议很好,希望我们好好的安排一下,务必要做好此事。这边时间紧迫,刚才大祭酒和我商量后决定明天一早我们就下山去,赶水路去茶河镇。”无尘道长回答道。
姚老道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又问:“你们哪些人去呢?人可不能去的太多,免得打扰到她老人家了。”
“这个请大师傅放心,我和大祭酒已经商量好了,一共就三人去,我和大祭酒着便衣出门,想到这事情与石九这孩子有关联,所以决定也带上他去。原本常月也想去的,但大祭酒说人去多了一来怕影响到祖太的清修,二来这前山也需要人打点,所以他就不去了。”无尘道长微笑着说道。我听了这话,有些惊喜。惊的是听说要去见这样的人物,难免有些紧张,喜的是这个机会很难得,能一睹她老人家的尊容是再好也不过的了。
“这样最好,人不要去的太多,呵呵……免得乞姑又要发脾气了。你们要记住,过去后不管乞姑说什么,都要听着。她这人只是嫌麻烦,不喜欢别人打搅,心肠倒不坏。快去快回,山上你们放心,有常月呢,还有我!”老道士告戒我们说道。
“好,一切都听大师傅的吩咐。”无尘道长回答道。
“我是老了,不中用了!要不然我都想下去走动走动,二十年啦,二十年没有见祖太了!我这里有些茯苓和菖蒲,明个下山的时候,一同给祖太捎去……”姚老道又开始自顾着罗嗦起来。
从云集山房回来,无尘道长又吩咐了我一些事情,不过是说了些下山要注意的事项。又让我不要把这次下山的事情告诉别人,甚至包括三叔和我的家人也不能透露。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是担心那隐居老人的身世被暴露出来后,生活受到打扰。最后他又特别的吩咐我见到祖太以后,千万不要在她面前说什么“狐狸”、“狐假虎威”、“老奸巨滑”之类的话,见我面带疑惑,无尘道长微笑着说:“祖太有一个绰号,叫着‘聋山老狐’。玄门中人都清楚,也不知道是谁取的,反正你不要说这几个词就可以了。”
因为明天要出远门,晚上我睡得很早,躺在床上后却无法进入梦乡,不断的想着很多的事情。客堂的电视声音开得很大,不时的传来常宝他们的笑声。在这个隔绝人烟的山林里,我们不要忘记,这些苦修的方士也是凡人。至少在没有成仙之前,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而这个山野里,唯一能传递外界信息的,就只有这台电视了。
或许因为有事情记挂的缘故,早上还不到五点我就醒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没有睡意。山林的野鸟咕咕的叫着,远处的山头,偶尔还会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唤。我突然觉得很孤独,有些伤感,想到自己现在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什么也没有!“孤独地生活在世间,我发现自己如此渺小,能得到真正幸福的,到底有几人?尚未得到就已死去的,又到底有几人?”这是古希腊著名的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句子,黑暗中的**,近乎绝望的呼唤!它如同一把冰刀,猛的扎进了我们的胸腔。
一起床,才发现全身有些酸痛,特别是两个胳膊,我知道这是昨天劳动后的结果。无尘道长今天的装束,让我吃惊后有些发笑。上身是藏青色中山服,下面是一条相应颜色的裤子,一双灰色的硬底布鞋。出门的时候,还不忘了到里屋去找一顶毡帽出来戴在头上,刚好把盘在头顶的头发给遮挡住了。他这个打扮,连一旁的罗道士都有些忍俊不已,我见他这模样,如同眼下的退休老同志一般。
他这样做的意思我明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化装成普通人去见祖太,免得她的身份被别人察觉。我们都挎了个包,我背了我的小旅行包,里面放了点随身带的东西。
第151章 鲁班桥 '本章字数:2180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2 11:00:06。0'
无尘道长斜挎了一个黄色帆布包,这种款式的挎包,六七十年代最是流行。出门的时候,我们各自啃了一个苹果全当吃早饭。这些苹果,还是昨天山下的香客拿上来的。路过云集山房的时候,我们进去提出来了姚老道送给祖太的礼物,一些茯苓和菖蒲。
顺着那条小路,我们又走了二十来分钟便到了后山上清宫。刚进后院,就碰到了一个提水的中年道姑,这个人我是见过的,就是负责后山伙食的那个道姑。她对我们说刚才常宁还在后院看我们来没有,说让我们来后就直接到中殿去。于是我们直接往前面走去,一到中殿,果然见到大祭酒在给常宁说着事情。她见我们来了,便点了点头,让我们先等一会,说她进去换件衣服就出来。
这个时节的山顶,总是飘荡着一些云雾在观内,整个上清宫烟雾缭绕,烟云缥缈,有如仙界一般。我们正在欣赏这美景的时候,后面响起了脚步声,回头一看,我和无尘道长都有些吃惊。大祭酒换去了道袍,一身世俗人家的装扮。长长的头发挽在后面做成了一个螺髻,一套乳白色的休闲衣裤看上去非常的淡雅。尽管脸色有些清癯苍白未施粉黛,无形中却透露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倘若不知道这人的身份,外面的人一定会以为她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或者是上层人士的家眷。她挎了一个白色的皮包,和她的这身打扮很搭配。
后山下去的这条山路果真是崎岖难行,我以前还从来没有走过,弯弯拐拐的如同羊肠一样细窄。路面不但狭小,而且路边还长满了荆棘,捎不注意便挂到了脚背。怪不得后山的香客少,就凭这路,不是虔诚的人士,是决计不会上来走动的。我内心真是有些同情后山的这些道姑,这样的路,不知道她们一辈子要走好多次!大祭酒走在前面,无尘道长走在中间,我在最后面跟着,真是惭愧,他二人走这样的山路,竟然轻松自如,如履平地一样。我一个大小伙子,却在后面狼狈的跟着他们的步伐跌撞。一只斑鸠在前面的草丛里扑腾出来,飞到旁边的老松树上不停咕咕的叫,给它的伴侣们报着危险的信号。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山民行路的经验,上山考的是耐力,下山考的却是平衡力。不常走山路的人,下山坡的时候,腿杆老是在晃动,脚下总不平稳,一不留神就要摔倒。大祭酒和无尘道长都难得言语几句,所以都是在忙着赶路,并没有交谈什么。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走到了山腰的水渠边上。走到这里,我就知道离山脚已经不远了。
这条渠道,是政府专门修来灌溉山下庄稼的,过了水渠,路面果然好走多了。两边全是庄稼,包谷高粱这些农作物正在茁壮成长,地边的桑叶比手掌还要大,绿油油的分布在地坎上。再往下面走一段路便能见到一些农田,秧苗的叶子也开始由嫩黄变成深绿,一些青蛙聚集在秧田里呱呱的叫着,见到我们走近,扑通的钻到浮萍底下去了。
又走了二十来分钟,终于到了山脚,一个农民带着白口罩,背着喷雾器在田间杀着农药。蚂蚱漫天的飞,疯了似的逃着命,一只大的虫子荒不择路,猛的一抬腿,竟然蹦到了无尘道长的脖子上!这个出家人先是一惊,然后的一把抓住它,毫不手软摔打在地上。
那伏龙山下的老渡口,卵石云集,巴河水碧波荡漾,白花花的浪花东逝而去。渡口上游两百米处是有名的“鲁班桥”,所谓的“鲁班桥”,也不知道是何时留下来的古桥遗址。桥为残桥,全部淹在水下,这个季节是看不到的。每年冬季枯水季节的时候,站在渡口上面的老黄角树下,便能隐约的看到桥面,它如同一条石板路通往对面,通到一大半的时候就没有了,所以这桥又被称之为“影桥”。整条桥长约一百来米,桥面宽五米左右,没有栏杆。我知道关于鲁班桥,是有一个传说的,这个故事在本地,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传说远古的时候两个法术高超的匠人鲁班和他的徒弟赵巧,他们奉了诸侯王之命,要以一晚上的时间,分别到这里和上游十来里处的滴河乡修建“鲁班桥”和“万年仓”。由鲁班负责修桥,赵巧负责修仓库。这师徒二人面和心不和,赵巧为了在诸侯王面前邀功,于是和鲁班打赌,看谁先完成工程,他二人约定以五更鸡叫为定,到时候完不成工的就自动投降认输。
打完赌后,师徒二人便做起法来,开始修建石桥和仓库,由于鲁班手艺更为高超,法术也是高于赵巧一筹。到了三更的时候,赵巧见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完成,于是偷偷的跑去见鲁班那边的情况,发现鲁班已经修了大半。这赵巧眼见自己赢不了鲁班,于是脑瓜子一转,在巴河对面的跑马山梁上学起了鸡叫,经他这一叫,周边山下的鸡以为天亮了,也跟着齐声打鸣。
鲁班一听,不知道是徒弟搞的鬼,非常的懊恼,便扔下半截桥认输走了。这赵巧见自己骗走了鲁班,转身回去接着开始修建仓库。等到真正五更的时候,鲁班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但此时赵巧已经修完“万年仓”,到上头领赏去了。故事的真实虽然没法考证,但这座半截的石桥却是真实的留下来了,它到底修建于何年何代,现在谁也说不清楚。甚至上游滴河乡附近的“万年仓”,河边的渔民都有说看到过的。说是以前有水性非常好的渔民,猛的扎水到一处洄水深处的下面后,发现了一座石条石板砌成的仓库,宽广深不见底,于是大家都说是传水中的“万年仓”。
每年的初夏是繁殖的季节,也正是巴河禁渔的时候,所以这条大河里,除了一条摆渡游艇,并没有其他的船只。河对面正是乔宛镇,我们上了船,我递给了船夫三元运输费,这个中年汉子便开动了汽艇,驾驶着送我们过去。今天不当集,所以过河的人很少,整个船上,连同我们不过就七八个人。来到对面的镇子边上,我们在一家面馆里吃早饭,见他二人都要的素面,我也不不好意思要吃荤,于是跟着要了一碗榨菜面。
第152章 茶河古镇 '本章字数:2132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2 16:03:53。0'
这些时间在山上吃够了素,一下山看到肉食,我都不自觉的悄悄吞咽口水。吃完面后,我们又来到河这边的渡口,这里停泊了不少的船只,大多数是开往周边一些乡镇的。我们上了一艘到茶河的游艇,这艘船可以装十来个人,现在船上已经有了七八个行客。
一个看似老板娘的女人非常热情的招呼我们,说到茶河每人五元的路费,无尘道长要掏钱口袋,被我挡着了,我掏了十五元递给了老板娘。开船的船主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黑黝黝的肩背非常的健壮,他正在和游客闲谈着。等到又上来了几个人后,船主便抽杆开船。
这巴河流淌的地方,自古便被称着蛮夷之所,乡民非常的淳朴,说话也是毫无拘束。他们之间的交谈,不上几句就是开口老子,闭口龟儿,日娘骂母的。但对于听者,却是没有辱骂的意思,说书面点,这些夹杂的脏话,不过是些语气助词罢了!我们都土生土长在这些地方,从小就耳嚅目染,并不觉得有什么惊讶。
我这些年流年他乡,现在回来听到,反而有些亲切感。无尘道长时不时的掺合两句,我也不发言,听着他们说些杂七杂八的话儿。大祭酒这样身份的人,自然不会插话,她坐在一处窗户旁边,头一直往着外面,目光远眺,若有所思。
向王天子一支角,
吹出一条清江河,
声音高,洪水涨,
声音低,洪水落,
牛角弯,弯牛角,
吹出一条拐拐弯弯的清江河。
……
一个河对岸沙滩上的放牛老汉,扯着嗓子,在尽情的唱着巴河沿岸流传的古老歌谣。这歌词中的向天子是古巴国部落的一个首领,他英勇善战,天生神力,更是目光远大,智慧超群。他带领自己的属下征服了周边其他的氏族,统一了古巴域,然后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巴氏部落。这个人是秦巴地区的英雄,自然也是这个地域尊崇的祖先。
船顺水而下,自然的快当,每到一个场镇,便有船客上上下下。一直过了好几个乡场,我们身边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两个小时后,游艇终于拐进了一条分支的小河。逆水而上,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这条河面只有五十来米宽的小河便是茶河。河水清澈,时有鱼虾跳跃而出水面,一群白鹭和家养的鸭子混在一起,争相的寻着食。河的两岸种满了茶树,满山头都是绿意盎然的。这条河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这河畔的茶树多,大风一起,茶树叶便落到了河中,于是整个一条河都有了茶水的味道,因为这个原因,于是河便称之为茶河了。早上喝多了水,我在船上尿急的厉害,幸亏无尘道长说离茶河镇已经不远了,我难受的憋着,希望快点到达目的地。
转过一个河弯,前面果然有一个小镇子,几层高的新房和矮的旧瓦房混杂在一起。河边风光秀丽,高大的垂柳和槐树立在岸边,时不时的见一些女人在河边洗衣服,不知道在讲什么有趣的话,一阵畅快的笑声传了过来。船一到岸,我便冲下了船,真是人有三急,天王老子都害怕!要是在过一会,我想我恐怕是憋不住了。我难为情的告诉无尘道长先到岸边等我一下,等我找个树林小解了再说。他二人笑了起来,让我先去解决了问题再说。
渡口设在一处沙滩上,我跑了一百来米才找到一个隐蔽的丛林,磨蹭了半天才舒坦的钻了出来。刚走了几步,我见到树林下边的河岸上,一个中年妇女右手提着一大桶衣服,左手还端一盆洗净的鞋子,盆里面放着一个溜光的棒槌。我见她非常吃力的行走着,动了怜悯之心,于是赶忙上去说道:“大姨,我顺路过去,帮你提吧!”
这妇人猛的抬起头来,一张扁平的马脸,鼻子眼睛都很小,嘴角一颗硕大的黑痣。她疑惑的看着我,面对我的好意,想来是一时没有回过神来。她足足的瞪了我好几秒钟,等我感到有些尴尬的时候,她一句话不说,把手上盆递给了我。“我还是提这个吧!”我一把接过了她手里沉重的桶,笑着说道。“难道是个哑巴?”走在她身后,我心里嘀咕着。
无尘道长和大祭酒果然在渡口不远处等我,他二人见我而来,面带惊讶的站在前面,目不转睛的瞪着我和这个哑巴妇女。“不就是帮人提了点东西,他们怎么这样的表情呢?”见他们这样的看着我,我也感到有些奇怪起来。
“好了,走吧!祖太的家还远么?”我笑着说道。
这二人好象没有听到我的话,却是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乞姑,洗衣服么?”大祭酒挤出一点笑容来说道。听了她这话,我大吃一惊起来,手里的桶差点掉到地上。这个洗衣服的妇人是……
“谁让你们来的?真是的……”这妇人抱怨起来,语气有些生硬。
“这孩子,他身体不好,生了病,我们治不了,才来打扰乞姑和祖太她老人家的。”无尘道长小心翼翼的说道,他这样的表情,如同在给别人赔着小心。
这扁平脸面的妇人回过头来在我的脸上扫视了一番,嘴角动了几下,嘀咕了几声后便朝前面走去。大祭酒见了这情况,仿佛松了一口气,连忙跟了上去。“好,好,天赐良机,这也是你的运气。”无尘道长在后面低声的对我说道。这里双数为赶集天,今天恰逢单数,街上的行人很少。
茶河镇规模虽然不大,却是一个千年的古镇,现在镇子上还有几座残缺的石头牌坊。整个镇子三条主街,中间和左边的两条是这几年才新建造出来的,多是些三四层楼高的水泥砖瓦建筑。右边沿河的一条老街多为木结构建造的老房子,青石板铺的拱形路面,清幽雅静,平时行人很少,只有一些老太太在自家的屋檐下卖些小零碎什么的。乞姑端着盆在前面带路,大祭酒和无尘道长居中,我提着桶在最后面跟着,大家穿梭在老街的巷子里。一个乡下人在街上吆喝着桃子卖,大祭酒停了下来,买了一大包桃子提在手上。我才晃悟过来,是呀,我们总不能就这样空着手上门吧!
第153章 聋山老狐 '本章字数:2331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4 00:30:35。0'
前面有一间香烛铺子,门口一群老太太正围着一张小木桌打长牌。无尘道长低声说道:“到了,前面中间打牌的就是祖太。”我听了这话,竟然有些紧张,抬头打量着前面的那群人,除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外,靠着木门的椅子上坐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前额有些秃头,斜戴着一顶针织的毛线帽子,她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手里的牌。这老妪比桌子边上所有人都要老,满脸的皱纹,眼袋耷拉得厉害,老年常见的黄褐斑布满了面颊。乞姑没有和她们打招呼,端着盆就直接进去了。
我们走了过去,大祭酒笑着说道:“老祖宗,我们来看你来了。”
这群老太虽然老,大多耳朵却没聋,听到身后有人说话,一齐回过头来打量。这老妪抬起头来对着我们每个人看了看,然后用苍老得有些嘶哑的音调说道:“云儿来啦!快进去坐,坐……”
“伍老太,你福气好哦,亲戚些来看你了……”这群老太太开始搭起话来。
“是呀,是呀!远方的侄女她们来了。”祖太笑着说道。
大祭酒笑着把一个个桃子递给在场的每一个老太。这群老太太先是推却,后来还是都接下了。接过桃子,这些老太太又开始唠叨起来,无非是说我们的好话。
“伍老太又是赢咯,你这牌打的好。不来了,不来了,你家的亲戚来了,要陪客去……”罗嗦半天,这群老太太收起桌子上的角票,终于慢吞吞的各自离去。
“祖太,我们来打扰你清修了。”无尘道长笑着说道,他见这老太太要起来的意思,连忙过去搀扶。
“什么话,你们来走动我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乞女会不高兴的。呵呵……”等老太太站起来后,我才发现她非常的矮小,加之瘦,整个身子如同蜷缩成了一张弓。
“乞姑也是为你老人家好,害怕我们打扰到你了。”大祭酒笑着接过话来。见祖太起来,她连忙把椅子傍边的一跟乌黑的拐杖递给了她。这根拐杖,有鸡蛋般粗细,模样有些怪异,如同一根朽了的树根疙瘩。
“是呀,这些年要不是乞女,我恐怕也是见阎王去了。人老了没意思,动一下都不方便呢!那山上的姚老道还好吧?都二十多年没有见到他了……”这老太说到这里,突然的问道。
“我大师傅还好呢,今天下山还再三交代让我们问祖太的好,这里有些菖蒲茯苓,就是我大师傅让带来给祖太的呢!”无尘道长连忙接过话来说道。
“祖太耳聪目明,身体康健,再活一百岁是没有问题的。”大祭酒笑着手道。
“哈哈,我也不稀罕再活多久,人老了是累赘。我的那些老伙伴,还以为我只有**十来岁呢,要是我说出来,怕把她们吓倒起了,呵呵!你看我的那些老伙伴些,才七老八十的,个个子孙都嫌弃啦!这天下做子女的,要是有父母一成的心也就好了。”
这老太一抱怨完,无尘道长笑着说道:“呵呵,是的,是的!所以啊,还是我们这些人烦恼少,清闲多。”
她们住的这座房子,临街的屋子做成了一个铺面,经营着一个小店子,卖一些纸钱香烛之类的冥用物品。乞姑在后面晾晒完了鞋子后,前来接过我手里的桶,提到后面去了。我们穿过一个长的弄堂,后面竟然赫然开朗,一个小四合院呈现在眼前。这个建筑,如同一个葫芦,前面狭窄后面宽大。院子里种了一些花草,两只肥肥的灰兔在墙角下吃着白菜梆子,乞姑在院子中间晒着衣服。我们扶着那老妪来到屋子里,一些简单的家具布置在里面,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下面的茶河和河岸对面的人家。
“石九,快过来给老祖祖磕个头吧!”无尘道长说道。
我连忙过去,给这个苍老的老妪行了个大礼。“老祖祖好,晚辈石九给您请安了。”我对着她说道。
“哎呀,好啦,好啦!真是个懂事的孩子,石柏年的孙子吧?你看看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