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守岁白驹-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a晚上来找我的时候我正在看《焦点访谈》,他说:“出去走走?”我说:“好。***”
大街上的霓虹已经升起来,整个城市显出一种与白天截然相反的味道,地面仍然烫,空气却开始降温。
小a说:“你理科那么好为什么要读文科?”
我说:“因为我想念中文系。”
小a说:“你知不知道现在选中文系被认为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我说:“我知道但我就是想念中文系。”
小a说:“我知道你写得一手好文章,但有没有哪所大学会因为你表的十几篇文章而收你呢?天底下写文章的人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广告牌掉下来砸死十个人,九个都会写文章。”
我说:“是啊天底下写好文章的人不要太多哦,我郭敬明算什么东西?”
于是天平严重倾斜,大势已去,我的左手回天乏术。
回到家,我告诉父母我决定了:我读理科。父母立刻露出一副“早该如此”的表。而我自己却没有那种终于作出决定如释重负般的高兴。
没有人是被砍掉了左手还会高兴的。
决定作出之后我开始疯狂地看小说,说是为了补偿也好最后的晚餐也罢总之我看得昏天黑地。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让我一次爱个够”,然后转身“走得头也不回”,相反我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我现我永远无法放弃我心爱的写作,也无法松手放开我心爱的中文系,我的左手握着文学,就像乞丐握着最后的铜板舍不得松手。
于是凌晨五点我悄悄起床,像个贼一样在自己的屋里填好了文科表。我趴在写字台上一笔一画写得很虔诚,当我写完的时候一缕霞光照进来,照着我的左手。很温暖。
我父母肯定无法相信我就这么随随便便地在没有找准目标的况下把我的未来扔了出去,而且是瞒着他们扔出去的。我想他们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我有很重的负罪感。
同时我又安慰自己:“你是独立的你很有主见你真棒。”但我做梦的时候又有人对我说:“你是盲目的你不孝顺你真笨。”心中的天平剧烈地晃动,一会儿这边加上几个砝码,一会儿那边搁上几个重物。我不断地作出决定又不断地把它们否决。我熬夜看一本本的财经杂志,也熬夜算一道道的物理习题,直到最后我把自己搞得很憔悴,直到最后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相信自己,不要动摇,顶住压力,天打雷劈导弹炸,是人是妖都放马过来吧!”
7月9日的晚上我很早就倒在了床上。我在黑暗里睁着眼睛死活睡不着。我安慰自己:“没关系没关系,明天一切就定下来了,今晚好好睡,今晚好好睡。”
7月9日,高三的学生都考完了,他们应该在狂欢了吧?为什么周围这么静呢?他们是在沉默中爆了还是灭亡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明天我必须作个决定。
伟人说:“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掌握。”这话没错。可在我双手掌握命运的同时它们又被别人的双手所掌握着。脑子里的问号像赶集的人流似的挤出来。
砍掉左手还是砍掉右手?
左手还是右手?
左手?右手?
……
7月10日。早上八点,我静静地坐在桌旁喝牛奶。母亲问我:“决定选理科了?”我在喉咙里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我下定决心,如果这次文科考进了全年级前十五名就选文。
我到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基本上都来齐了,我现除了我之外没有人把分科当回事。我问了十个人,十个人理所当然地告诉我“理呀”,没有一个人选文。没有一个人。
成绩单下来了,我看到文科名次下面写着“18”。我的头都大了。按理说我应该放弃,可我不甘心。
老师收文科表的时候只有小a一个人走上去。那张表格被我死死地捏在手里,我想坦然地走上讲台交给老师,但我现自己站不起来。我就那么定定地坐着,直到老师说“放学”,直到同学全部走完。
我看到了我的软弱与无力。
4。七日左右(4)
南半球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在北半球引一场台风。可是任我挥断了胳膊踢断了双腿楼房也不会掉下一块砖来。掉下一块砖多好啊,砸在我头上多好啊,那我就可以顺顺利利地去见马克思了。
我看到了我被禁锢的自由。
有个故事说鸡的寿命本应该是七年,但机械化饲养的“肉鸡”七个星期就被杀了。它们的一生只见到两次太阳:一次是刚出生(还不一定),另一次就是从鸡场到“刑场”,而且吊挂着双脚,鸡头在下,眼睛里充着血,看着这个颠倒的世界。我不知道自己的眼睛有没有充血,但我眼中的世界的确是颠倒的世界。我看到了我的中文系。
它现在在对我挥手说“再见”了。通向中文系的大门缓缓关上,就像紫禁城的城门一样缓缓关闭,带着历史的凝重把美丽的斜阳就那么关在了门外。
突然间雷声轰鸣,大雨降下来。不过既不温柔也不缠绵,雨点是向下砸的。我把文科表丢掉了,我满以为它会借风起飞,结果它一下就掉到了地面,然后迅速地被雨水浸透了。纸上的黑色钢笔字迹渐渐变得模糊,最终消失干净。原来“白纸黑字”也不一定就是不可更改的东西。我确定自己现了什么但我说不清楚,我为我说不清楚的什么感到悲哀。
我确定自己流泪了,但我分不清脸上哪些是雨水哪些是泪水。
不知是那天雨特别大还是我走得特别慢,总之我回家后就烧了。睡了两天后我才醒来,现自己躺在医院的床上打点滴。床边围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家子人。我告诉他们我选的是理科。我希望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他们抹着眼泪说:“孩子,你别读理了,你选文吧!”然而他们却告诉我:“你的选择是对的。”
于是我悲哀地现电视剧真的不能同生活画上等号,尽管我一千一万个希望它能像真的生活一样。
胸腔中那块小东西这次碎得更加彻底。我隐约地看到我心爱的中文系在天边向我微笑,然后就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我很难过,我躲在被单里悄悄地为我的左手默哀。
1。六个梦(1)
我的身体在音乐中兴奋无比,每一粒细胞都在以超常千倍的速度分裂,成长,衰老,死亡。——卫慧
音乐把我卷走了,在它明亮的激流之中。——舒婷
这个世界在音乐里变成了平面,我摸到华丽的色彩。——棉棉
破碎的吉他声让我感觉像是在森林里迷了路。——村上春树
有朋友问我没有了音乐你会怎么样。我说没有了音乐我会丢失百分之五十的快乐,音乐就算不是我生命中的最爱但起码也是次最爱。这个暑假我帮电台写稿,写那种乐评性质的东西。我一天一千字稳扎稳打不急不缓地写,写到后来让我错觉自己是个很专业的乐评人。但“错觉”就是错觉,哪怕这种错觉清晰得让人信以为真。就好像“真实的谎”一样,管它再真实,“的”字前面的永远只能是定语,主干还是“谎”。
所以我写的东西很可能只有我自己鼓掌,而在别人眼中就只是个狗屁。
麦田守望者·绿野仙踪
我很喜欢《麦田守望者》那本书,所以当我在音像架上看到“麦田守望者”这个乐队时我就开始冷笑,我想:一个蹩脚的九流乐队。这年头“借名气”的事件越演越烈。棉棉的《糖》掀起狂澜的时候马上就来了本绵绵的《甜》。卫慧的《上海宝贝》火了之后,马上出来卫己的《广州宝贝》。不过这个“宝贝”是个男人——实在很难想象一个男人竟然称自己为宝贝,想想就起鸡皮疙瘩。
带着坏孩子的反叛心理我把那盘叫《麦田守望者》的专辑买回了家。听了之后我知道我错了,错得离谱。
我一直在想应该如何界定他们和他们的音乐。如果硬要说他们是朋克也应该是属于后朋克的,因为他们有很多背离朋克的法则,那种被我妈称为“杀猪时的嚎叫”在他们的音乐中很少,所以最后我只能称他们为“独生物种”。
他们的风格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了:低调晦暗。晦暗到了什么程度呢?如果你整日嘻嘻哈哈一副弥勒佛的样子,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美好得如同童话世界里的水晶花园,那你就听听他们吧,看看他们怎样升起落幕的悲剧。
较之他们如《ok!》《你》等一上来就十分抢耳的歌,我更喜欢如《时间潜艇》《英雄》等带有缓慢迷幻色彩的音乐。纯真的年代时光的河,迷离的幻境伤感的人,童年的木马夏日的雨,沉睡的英雄走错的棋。主唱萧玮用他冷漠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着这个工业时代悲哀的阴影。吉他也好鼓声也罢,一切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在灵感之神面前我臣服了。
有些偏执的朋克分子对“麦田守望者”不屑甚至不齿,因为他们认为麦田守望者的音乐已经不“地道”了,不“朋克”了。对此麦田守望者说:“只有朋克精神,没有朋克框架。”很对,我举双手双脚同意。
朱哲琴·七只鼓
知道朱哲琴的人不少,喜欢她的人却不多。因为她音乐中的个性太强烈了。有个性的东西会有人喜欢,但不会有太多人喜欢。这是人类社会自古沿袭下来的大悲哀。以至于“个性”被用来用去成为了伪君子口中看似夸你实则贬你的微妙词语。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你“有个性”的时候,你就该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锋芒太露了?
我用“西藏女人”来定义朱哲琴。本来我想用“央金玛”(西藏音乐诗歌艺术女神)的,但她毕竟是人不是神。朱哲琴音乐中的西藏结让我十分着迷。有人说青藏高原是人类童年的摇篮,因为冰期的降临,人类向低处迁移,而西藏人不肯离开高原一步,他们代表着人类最后的坚守。我对这种坚守顶礼膜拜。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我常常感动于这种宣般的**裸的真诚,同时为现在的年轻人感到悲哀。他们在互联网上把名字换来换去地谈恋爱,真诚早已无处可寻了。作家说:没有了真诚的爱仅仅是色。
接触朱哲琴的时候我念初二,身旁的人被商业流行牵着鼻子走,剩我一个人在西藏氛围中摸爬滚打垂死坚持。我对所有不喜欢朱哲琴的人嗤之以鼻正如他们对我嗤之以鼻。他们告诉我朱哲琴不漂亮不出名不会搭配衣服。我觉得他们太浅薄。我说,我就是喜欢。他们没词了,那些微妙的眼神告诉我他们认为我是不可理喻的怪物。怪物就怪物吧,美女也会爱上野兽的。我自己安慰自己:其实你是个被施了魔法的王子。
2。六个梦(2)
初二的暑假我到处游说人去西藏,当然结果以失败告终,并且也令别人更加坚信我的神经搭错了。
那一个暑假我闷在家里翻来覆去地想西藏。醉人的青稞酒温暖的氆氇,闪亮的酥油灯光滑的转经筒,圣洁的菩萨虔诚的佛,怒放的格桑花飞扬的哈达,难道我们的结局只能是:
我一生向你问过一次路/你一生向我挥过一次手吗?
暑假结束,我背着空书包去报名。我随心所欲地走在冒着热气的水泥马路上,听着《拉萨谣》。四十八层的广电大厦刚刚落成,公车票价涨到三块钱,对面走过来的女生长得不错,围着西瓜飞的苍蝇很浅薄。整个社会如流沙般变化不止,唯独我依旧固执而近乎病态地爱着西藏和那个西藏女人。
窦唯·幻听
我问别人知不知道窦唯,别人都会说:“知道,王菲的老公嘛!”这种回答实在让我哭笑不得。这是一种世俗的悲哀。同样的事还有很多,比如“著名艺术家之子xxx”“著名烈士之女xxx”,等等等等。人格高尚者以此为耻,人格低下者以此为荣。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相信明眼人早已读出了其中的无奈和悲哀。现在暂且不谈窦唯的人格高尚与否,总之窦唯对这种现象是不满意的,这也很可能是他与王菲最后决裂的原因之一。好了,就此打住,再说下去就太八卦,与那些花边新闻记者无异了。其实我都耻于称他们为记者,人家有没有女朋友,离不离婚,买什么牌子的衣服,用什么样的马桶关他们屁事呀。如果就写出来的文字的存在价值而,也许我比他们更像记者。
窦唯专辑的封面与歌名都很具有诱惑力。封面大多是氤氲模糊的水墨画,色彩一定要暗,感觉一定要幻。很多时候画面的内涵都是由买者的主观意愿决定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歌名曾让我痴迷得近乎中毒,一些很朴素很民族的东西被单独提出来之后,其内在的张力排山倒海。如:《荡空山》《山河水》《三月春天》《出游》《幻听》《竹叶青》《序·玉楼春·临江仙》……
窦唯的音乐应该是属于夜晚的。我喜欢关掉所有的灯,拉上窗帘,然后抱着腿静静地听,然后我会想起“天籁低回”这个词语。窦唯的音乐给人一种春末夏初的味道,湿漉漉的,光滑而精致,清淡之中春草芽,伤花怒放。
窦唯对音乐很执着甚至固执。他认为歌词无足轻重,所以从《山河水》开始他一点一点蜕变,到《幻听》时,歌词已经退化为音乐的一部分了,同鼓声、琴声、吉他声一样。他甚至使用自己造的字以便营造更多的意象。这正应了崔健的话:“语到头来都是障碍。”这种勇气令我折服。
我的同学有种奇怪的理论:喜欢王菲的人就不会喜欢窦唯,反之亦然。这叫什么理论呀?也许你称它为理论它自己都不好意思。
我喜欢窦唯,也喜欢王菲。矛盾在哪里?我看不出。
王菲·当时的月亮
太过商业化的东西我不喜欢,人也好歌也好电影也好,因为喜欢的人多,人一多身价就掉了。“物以稀为贵”嘛。幽兰绽空谷,雪莲傲山巅;狗尾巴草到处都是,却没有人把它插在花瓶里。
但王菲是个例外。例外的意思通常就是独特。王菲的唱功不容置疑,一普通的《红豆》也可以唱成传世经典。她的音色本来很清丽,但却常常唱出慵懒的感觉,迷迷糊糊地拉着你走遍尘世。说她小女人也好新人类也罢,她既然能在商业化音乐中异军突起,成为我的“例外”,那她就自然有成为例外的条件。至于那条件是什么就不是我所能讲得清楚的。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朴树·那些花儿
一个可怜的孩子,我只能这样定义朴树。说这话让人觉得好像我是个饱经风雨洞穿世事的得道高僧。天知道我比朴树小多少。
朴树不太懂得人世故,有点像桃花源里的人。对着照相机不懂得摆pose,唱歌不带动作,上台领奖不懂得要感谢公司,说声“谢谢大家”就下去了。孩子啊孩子!
3。六个梦(3)
朴树的歌很内敛,同时又有向外突围的趋势。***他的声音纯粹就是一个大男孩嗓音,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训练,我甚至可以听出他有些地方气息错了。但这种原始朴实的声音常常给我质朴而厚重的感动。
朴树说他有点自闭,他更喜欢唱而不喜欢说。他觉得音乐亲热而人群冷漠动物善良人类危险。他用长遮住眼睛是为了“不把这世界看得太清楚”。他是为一些人一些事而不是为自己生活,“艰难而感动,幸福并且疼痛”。
我听朴树的时候会想起村上春树。也许是因为他们都一直在讲述“伤感而优美的青春,多而孤独的年代”吧,只不过一个以音乐为载体,一个以文字为路径。
朴树的音乐底蕴就是孤独,彻头彻尾的孤独。这种孤独不是末日后一个人站在荒凉的大地上仰望大得吓人的月亮时的孤独,而是站在像鱼一样穿梭不息的人群中间茫然四顾的孤独。前者是绝望,后者是残忍的绝望。
我想起一篇超短篇小说:世界末日后唯一活下来的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我常常在想,当敲门声响起的时候那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心呢?是恐惧?是困惑?是欣喜?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我觉得那个人就是朴树,孤独地守护着地球,所以他对外界才会有那么强烈的抗拒。
朴树歌声中与生俱来的无助感是学也学不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郭富城翻唱他的《旅途》。尽管郭富城也许唱得比朴树纯熟,mv拍得更精致,但始终没有朴树的厚重撞击力。再加上那些我不喜欢的商业运作,一句话: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朴树的歌里面《那些花儿》是我最喜欢的。我的一个笔友说歌里明媚的笑声和水流声让他觉得自己老了,那是挡也挡不住的怀旧感觉,是对纯真年代的一次回望。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如今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花儿·幸福的旁边
花儿的崛起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为他们是中国第一支未成年乐队。“未成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们是和我们一样大的愣头青,他们也要面对父母的唠叨作业的压力高考的威胁,他们是《美国丽人》里莱斯特说的“typicalteenager”(典型少年):“angry,insecure,confused(愤怒、缺乏安全感、迷惘)。”
中国是不乏摇滚乐的,不论“质”如何,反正“量”是达到了。特别是近几年,乐队和乐手就像少女脸上的青春痘一般层出不穷。老的少的有希望的没出路的伤感的兴奋的低调的愤怒的,如新裤子、陈底里、玩笑、苍蝇、暗室,等等。以至于中国商业流行歌手在专辑成功之后会自豪地说:“我让香港和台湾的人们知道了大陆并不是只有摇滚乐。”
一般来说,走到了巅峰之后就难有什么突破了,随便你朝哪个方向走都是“下坡路”,无一例外地走向死亡,明智之举是激流勇退,但结果一样,只不过是形式华美一点的死。比如唐朝吧,六年前《梦回唐朝》把中国的摇滚乐推向了极致,极致意味着无法超越,无法超越就意味着死亡。六年后《演义》的推出正式宣告了他们的死亡,人们整整六年的期盼其实只是一种“死缓”。
有了上面的一大堆废话之后也许你就会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答案是因为他们年轻。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冲动,神采飞扬的少年激。
大张伟是个大天才,是块大金子。很多时候都是我要用一张稿纸才能写出来的内心感受他三两句就唱出来了。
花儿专辑里的“开场白”写得很好,允许我“借用”一下:他们是“花儿”,因此急着长大急着开放,他们所关注的是“放学”之后怎么快乐地打时光,一起唱歌还是上街转转,零花钱买冰激凌还是留着买打口带。他们偶尔也会伤感,因为青春期综合症正在学校里蔓延;他们偶尔也会幻想,因为书上说明天是美好的;他们偶尔也会问一些愚蠢的问题,因为生活和老师教的并不太一样。他们不知道在接受访问时感谢公司,不知道在直播时不能随便批评自己不喜欢的音乐,甚至不知道在大明星面前要假装恭敬。他们在时代的浪尖上无忧无虑地看着卡通片吃着零食,时刻准备着扮演新时代的主人。
4。六个梦(4)
杂志上说那些成名已久的乐评家在听过这张专辑后难以组织原本得心应手的词汇,而词穷地说出一句“太好了”。我对花儿的评价也是“太好了”。(这里隐藏着一种“我也是成名已久的乐评家”的阿q精神,我现我不但善于自我批评还善于自我标榜。)
完结篇
六个梦做完了,黄粱六梦之后我仍然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为生活为考试忙得头皮麻。我为我自己鼓掌因为我年轻因为我幸福(尽管很多时候我在抱怨生活的无奈与无聊)。
很喜欢《幸福的旁边》:
现实有现实的空间/梦想并不容易实现/醒来时才突然现/自己一直都在幸福的旁边
要理想不要幻想,要激不要矫。凡事知足常乐。
1。明媚冬日(1)
小a说这个世界总的来说是明媚的,如同童话世界里的水晶花园。***明媚的春天明媚的阳光明媚的山明媚的水。还有周嘉宁的《明媚角落》。她用简单的四个字就制造了一场感觉上的风暴,我佩服得很。“明媚”和“角落”格格不入,因为后者不会具有前者的性质而前者不会出现在后者身上。因此它独特。因此我喜欢。
小a说很多时候两样不相容的东西混在一起之后就会变得诱人,比如油和水,混在一起就变成了油水,变成了你想捞我也想捞的东西。我觉得小a真是个人才。
后来我想到了“明媚冬日”这个词,我想它也可以带来相同的效果。我是在一个月前告诉小a这个词的,而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十一月,我的话果真应验了,日子明媚得不可理喻。小a说他在思考应该叫我“预师”还是“乌鸦嘴”。因为11月的水银柱居然可以比8月的水银柱还要高,小a说温度计肯定烧了。小a是在街上说这句话的,说完之后迎面走来一个短衣短裤的老头子,头上大颗大颗地冒汗。然后我们就很放肆地笑,笑得那个老头走过去之后还不住地回头,这让我笑得更加厉害。
小a说乐极生悲,很对很对。可能是笑得太过张扬,所以整个下午我都在胃痛。我对小a说可能是笑得过猛引起腹部肌肉拉伤。小a听后白了我一眼:“没听过有这种病的。”
胃痛带来的连锁反应铺天盖地且让我始料未及。因为胃痛所以我难以正常地听课正常地做笔记,所以我理所当然地伏到桌上理所当然地睡着了,所以老师理所当然地叫醒了我理所当然地训了我五分钟理所当然我的心不好。
九百九十九张多米诺骨牌全部阵亡。理所当然。
放学后我不紧不慢地去收室拿信,结果信箱空空如也。这是第一千张骨牌。我想这下好了,该倒的都倒了我该转运了。于是我就想上街转转。我告诉自己得先弄到一辆车,而这个时候小灿长飘扬兼风万种地蹬着一辆漂亮的山地车向我驶来。
我拦下小灿说:“把你的车借给我。”接着补了一句:“注意我这是在威胁你。”小灿说:“好吧我接受你的威胁,但你要先送我回家。”她说话的时候用手把额前掉下来的头别到耳朵后面去,我觉得她做这个动作的时候真是好看。我说:“你敢搭我的车?容易被卡车撞死的哦!”小灿说:“你放心我随时作好跳下来的准备以便为你收尸。”
载上小灿之后我才现其实做一个脚力车夫是挺不容易的。于是我对小灿说:“原来你这么重哦。”小灿听了相当地激动,以至于忘记了这是车上而当作在自家沙上一样猛晃不止,一边晃还一边说:“人家哪里胖嘛人家哪里胖嘛!”可惜的是我将这句否定句听成了一句疑问句,所以我就告诉她:“你自己应该最清楚啊,可能是腿可能是腰。”说完这句话后我的头就每隔三秒钟被敲击一次。如果不是考虑到车毁人亡后别人可能误会我们殉的话我一定转过身去敲回来。
小灿下车的时候又问了我一次:“人家哪里重嘛?”我笑笑:“不重不重。”小灿大舒一口气,开心地走了。
我骑上车继续前进。
这时我现马路边的杨柳居然还是绿色的,这到底是春天还是冬天啊?我昏头了。
不过我得承认有了那些晃动的柳枝,街道变得好看多了。我想到王菲在《寓》专辑里骑着车穿过杨柳街的模样,真是漂亮。我想如果现在有个美女骑车从我身边经过那该有多好。
正当我这么想的时候后面传来清脆的车铃声。凭直觉我认为是个清纯可爱的女孩子,于是我摆好最酷的姿势回过头去,结果看到笑得张牙舞爪的小a向我直冲过来。这一大煞风景的状况让我重心不稳几欲翻车。我对小a说:“你真是大煞风景。”小a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说:“当帅哥出现在美丽的风景当中时人们一般都去看帅哥而不在乎风景不风景之类的了,所以吾本不欲杀它,然它自愧不如羞愤而死,汝能怪吾乎?”
2。明媚冬日(2)
这样的疯话谁会理他,我说:“我要去买磁带你跟着来。***”然后加快速度。
当我从第八家音像店空手而出的时候我就知道今天是与王菲无缘了。
难道还有第一千零一张骨牌?我开始重新沮丧。
小a安慰我说:“一个人的运气是守恒的,你现在倒霉但接着就会走运,你现在越倒霉接着就越走运。你要相信天上也是会掉馅饼的。”
小a刚说完,楼上就掉下来一只烂苹果,“啪”的一声在我面前摔成一摊果泥,老实说那果泥比我家搅拌机弄出来的还要好。这显然是小a始料未及的,于是他身子向后仰,像要翻倒的样子,说:“真是……真是……”我两手一摊,说:“看见了吧,就算天上掉馅饼,那也是上帝用来砸我而不是用来喂我的。”说完就听见前面的音像店里飘出了王菲的声音。从音像店出来我骄傲地宣布我这个星期只剩下十块钱了——今天才星期四。小a看着我说:“噢可怜的孩子,瞧这小胳膊小腿瘦得!”我告诉他这是非常时期钱要花在刀刃上。
我和小a都设想过以后有了钱要怎么怎么样。我对小a的豪是我要用一吨钞票来压死他,而小a的壮语是要用好多好多的钻石来砸死我。
快回学校的时候我看到小杰子衣服光鲜地从学校出来,看样子又要去见女友了。我气壮山河地打招呼:“小杰子!”他听到后对我怒目而视:“什么小杰子?我怎么听着像太监的名字啊?”我说:“什么叫像太监的名字啊?”“那本来就是太监的名字!”小a接得天衣无缝。看着小杰子大有扑过来拼命之势我和小a识相地溜了。回到寝室才现没吃晚饭,于是小a弄了两碗他口中所谓的“五星级饭店才泡得出来的面”。我问他:“五星级饭店卖泡面?”
吃面的时候我现窗外月光明媚得史无前例。我想明天又是一个明媚的日子。
一定。
1。剧本(1)
我喜欢王家卫的电影开始于17+n年前,其中n大于等于0。
我现在十七岁,数学老师说那个n的取值范围实在是不可理喻。
其实没什么不可理喻的,用一句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