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识汝不识丁 作者:酥油饼 完结+番外-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脚夫说完,眼巴巴地看着陶墨。
陶墨被看得不好意思,连忙嘉奖道:“多谢你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
脚夫冻得发青的脸更加青了,愣了愣才干笑道:“大人你说笑了。”
“不,我没说笑。”陶墨认真道,“如此冷得天气,不是人人肯下水的。”
围观众人都面露羞愧。
脚夫心中暗暗叫苦:他之所以救人,乃是抱着知恩图报的心思,不想人是千辛万苦地拉上来了,却是个死的。本来还指望陶墨看在他英勇救人的份上能稍给赏赐,现在看来,只是痴心妄想了。
陶墨蹲在蔡丰源的尸体前,又是摸脉,又是探鼻息,但人死焉能复生,纵然千般手段也是无法。
正在围观众人犹豫这是否离开之际,就听一阵吆喝声,随即便见崔炯带着衙役匆匆赶来。
“大人?”崔炯一惊。
陶墨站起来,轻声道:“死了。”
崔炯目光瞄向地上那具身体,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皱。又是一桩命案!佟英红案子的余波还没有过去,就又闹出一条人命。眼见新春临近,命案的频频发生让他头疼欲裂。而更头疼的是,他发现最近发生的这两起命案似乎都能见到陶墨的身影。无论直接,亦或是间接。
“大人,请恕我越俎代庖。”崔炯说着,朝后面的衙役使了个眼色。
此时留在现场之人所剩无几,但描述的事实却是大同小异。
崔炯犹不满意,问其中一人道:“你口中所言的脚夫现在何处?”
那人道:“多半是回家了。那人下水弄湿了衣裳,冷得直打哆嗦。”
“正是正是。我可作证。”陶墨的脑袋从那人的身后探出来。
崔炯被吓了一跳,道:“大人,此事……交给下官即可。”
“我身为一方父母官,自然要……”陶墨话音未落,就听顾小甲在街那头喊他。
崔炯看到心目中温吞如乌龟的陶墨一下子变身小白兔,一蹦一跳地冲到街对面。
“你,你们?来了?”陶墨有些语无伦次。一天之内两番遭遇顾射,又岂是幸运两次可以形容。
顾小甲朝差役簇拥的方向努了努嘴巴,“死人了?”
“是蔡丰源。”陶墨神情黯然。
顾小甲好奇道:“蔡丰源是谁?”
陶墨道:“是佟姑娘的心上人。”
顾小甲想了想,道:“啊!是不是从佟府跑出来的那个?”
陶墨点头。
“他怎么死的?”顾小甲问道。
陶墨道:“投塘自尽。”
顾小甲吃惊道:“殉情?”他没想到竟然真有如此生死相随的事。
“上车。”顾射的声音从车厢内传出来。
“稍等。”陶墨跑回尸体边,向崔炯告罪一声,便立刻跑了回来。
顾小甲在他爬上马车的刹那,猛然想起一事,拽着他的裤脚道:“等等,你可曾碰触过尸体?”
陶墨回头看着他,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当然。”
“不许上车碰我家公子!”顾小甲想将他拉下来。
陶墨刚想配合,就感到肩头被一柄扇子轻轻按住。顾射淡淡道:“无妨。”
“但是……”顾小甲还待说什么,但顾射冷冷道:“驾车。”
顾小甲无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陶墨爬上了车。
陶墨上车之后,也不安稳。不但拼命将身体缩成一团,而且还要小心,尽量不让自己的手碰触到车厢内壁。
“喝茶。”顾射倒茶。
陶墨受宠若惊地接过来。
“死的可是蔡丰源?”顾射问。
陶墨眼中因顾射贴心大的举动而明亮起来的眼眸又黯淡下来,“正是。”明明之前还生龙活虎的一个人,不想短短时间内,就变成一具不识人间爱恨的尸体。
顾射突然冒出一句,“他也是得偿所愿。”
陶墨道:“但佟姑娘若是地下有知,一定希望他能好好活下去,而非追随她而去。”
顾射道:“他纵然活着,也将活在自己的懊悔之中。与其如此,倒不如一死百了,以求解脱。”
“话不可如此说。”陶墨难得反驳他道,“只要活着,总会有希望的。”
顾射见他说得满面感慨,撇了撇嘴巴,却是不再争辩。
马车掉了头。
陶墨看顾射不再言语,只是慢慢地喝着茶,心中懊恼,悔不该与他争执,几度想开口,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掀帘看床窗外。不看不知晓,一看去让他一惊道:“我们去何处?”
“县衙。”顾射道,“我送你回去。”
陶墨脸颊一红,表情却是欢喜万分。
县衙不远,不多久便至。
陶墨从未如此恨过县衙坐落得如此之近。
他恋恋不舍地跳下马车,转头去看顾射。
顾射道:“明日傍晚,我来接你。”
陶墨一愣,正想问为何,那马车已经顺着街道,朝另一边飞驰而去。
他回到房间,正欲换人准备浴桶沐浴,就见郝果子神秘兮兮地摸进来,小声道:“公子,你可知旖雨公子已经离开平城?”
陶墨怔住。
旖雨公子这个名字对他来说,遥远又熟悉,亲近又陌生。他好半晌才定神道:“你如何知道?”
郝果子道:“是寄给老陶的书信中说的。”他看陶墨瞪着他,缩了缩脖子,低声道,“我是无意中看到的,没想到老陶至今仍会在关注平城的消息。”
陶墨轻叹道:“他是为了我。”
“你说那旖雨公子会去哪里呢?”郝果子道,“会不会从良了?还是说跟了那个……”
“果子!”陶墨截断他。
郝果子自知失言,脸色满是尴尬,“兴许他是来找少爷了。”
“不会的,他不会来的。”陶墨低楠。
郝果子见他闷闷不乐,似乎又陷入到曾经的记忆中去,连忙道:“这可难说,毕竟他当初对少爷,也曾很不错。”
陶墨沉默半晌道:“过去的,便是过去了。”
郝果子忙不迭点头道:“是是是。比起顾射,旖雨公子实在差多了。”
“顾射。”陶墨轻声念着他的名字,思绪却早早地飘到明日傍晚之约上去了。
20、祸不单行(二) 。。。
老陶得知陶墨从顾射处回来,当即前来询问。
陶墨遂将今日发生之事一一道来。
老陶听完,长舒一口气道:“如此结局倒也不坏。”
陶墨瞪大眼,道:“两条人命还不坏?佟老爷佟夫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再悲惨不过了。”
老陶干笑道:“少爷说的是。”
陶墨想了想道:“不过顾射的看法大倒与你相仿。”
老陶道:“少爷是在夸我?”
陶墨茫然道:“哪里?”
“顾射乃是一锤大师的高徒,在谈阳县声名卓著,我能与他看法相仿,岂非借光?”
“在我心中,老陶也很了不起。”陶墨说得真心实意。老陶悄悄地做了很多事,即使从来不说,但并不表示他不知道,他更知道这些事情背后所付出的心血。
老陶面露欣慰,“这两起案子说轻不轻,说重不重,纵然真相大白,但少爷判案时还需谨慎。切记要顾及佟府的颜面。”
“颜面?”陶墨一愣,随即醒悟道,“你放心,我定然不会让佟姑娘和蔡丰源之事流传出去。”这原本便不关他人之事,又何必让他人多嚼舌根。他光是去了一趟一锤先生府,就流言四起,若这事真的传了出去,岂非扰得佟姑娘在地下也不得安宁?
他沉吟半晌。不如将这两件案分来办?反正外头人也不知那蔡丰源与佟姑娘的关系,而佟府自然也会将此事捂得严严实实,绝不会传出去。
他看着老陶,正要说出想法,转念想起明日与顾射的约会,立刻又吞了回去,含糊道:“此事,我还要斟酌斟酌。”
老陶笑道:“这事自然。少爷慢慢想,我先去厨房看看。”
“好。”等他走后,陶墨暗暗松了口气。他与顾射能说的话本就不多,兴许这个能多说几句。
一夜半日便在等待中度过。
正午过后,郝果子便在大门和书房之间来来回回。
至申时,陶墨的屁股挨不住了,亲自站在院子里头望着大门的方向。
郝果子见他光站着,怕他累,道:“也不知道那顾公子何时来。少爷,你不如在院子里头坐着,泡一壶茶慢慢等?”
“慢慢等?我心急得要命,如何慢得?”陶墨搔头。
郝果子见状直摇头,“少爷,你这样可不成。以后要被顾公子吃得死死的,翻不了身了。”
陶墨嘀咕道:“他原本就比我聪明。”
“话虽这样说,但你也不可表现得如此明显。”郝果子看他听不进去,又换了个说法劝道,“你若事事都依着顾公子,顾公子会觉得少爷无趣。”
“无趣?会么?”陶墨果真担忧起来。
郝果子见他被说动,连连点头道:“顾公子那人难说得很。”
“可是上次我反驳他,他看着也不像是高兴。”
郝果子瞪大眼睛,“少爷反驳他?”
陶墨大为懊恼,“我不是故意的。”
“哈哈……”郝果子捋掌道,“少爷干得好。你放心,顾公子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他即便是高兴,也很难看得出来。”
陶墨迟疑道:“那是高兴?”
“是高兴是高兴。”郝果子道,“所以少爷千万不必与他客气。”
陶墨虽觉有些不对,却又说不出有何不对。
郝果子转身又朝大门蹦去,“我去看看他来了没。”
陶墨兀自思索片刻,突地自言自语道:“他又没看到顾射当时的表情,如何知道他是高兴?”
少顷。
郝果子慢悠悠地走进来。
陶墨失望道:“还未到吗?”
“不,已经到了。”郝果子仍是表现得十分悠闲。
陶墨愣了下,拔腿就往外冲,却被郝果子一把拦住。
“你做什么?”他惊愕道。
郝果子道:“上次我代少爷去见他,他就摆了半天的架子,这次他送上门来,少爷也不可表现得太急切。”
“可是,我真的很急切啊。”陶墨掰开他的手指,一溜烟跑得没影。
郝果子叹了口气,转身慢步追上去。到了门口,只见那顾射的马车拖着影子,骨碌碌地就转着轮子便走了。
“少爷!”他喊了一声。
车辕上突然伸出个脑袋来。顾小甲冲他做了个猪鼻子。
郝果子气得跺脚。
陶墨坐在车上,心不在焉地想着郝果子之前的话。他与顾射相识以来,甚少听顾射说话,莫不是真因为他觉得他太无趣,才会如此寡言?
“你在想什么?”顾射漫不经心地问道。
“你。”陶墨老老实实地回答。
顾射挑眉道:“想什么?”
陶墨道:“想,想我该说什么,方才不显无趣。”
顾射嘴角微扬,“我几时说过你无趣?”
陶墨眼睛一亮。
顾射又淡淡地接下去,“不过,我也不曾说过你有趣。”
陶墨茫然道:“那究竟是有趣还是无趣?”
“或许,”顾射似笑非笑,“介乎于两者之间。”
陶墨似乎更为茫然。
顾射扯开话题,道:“蔡丰源的案子你准备如何结?”
陶墨道:“不管是不是殉情,他都是投河自尽,怨不得旁人。”
顾射道:“他算是死得其所。”
陶墨心中顿时摇摆不定,不知自己究竟应该“有趣”地反驳,还是“无趣”地沉默。他掀起窗帘,看窗外景色,见街道越来越眼熟,忍不住问道:“我们去佟府?”
顾射道:“不错。”
陶墨试探道:“为了蔡丰源的案子?”
“不是。”
“那是……佟姑娘的案子?”
顾射道:“如此说也可。”
陶墨还待在问,却被顾射截断道:“是否口渴?”
“有点儿。”陶墨眼巴巴地看着他。
顾射却并未如他预想那般泡茶水,“既然如此,便省点水。”
省点水?
陶墨为这句话费心了一路,车至佟府门口,才灵机一动,反应过来顾射的这句“省点水”等同于“闭嘴”,不由羞红了脸。
顾小甲看陶墨红着脸下车,目光疑惑地看向顾射,“公子,你是不是……”
顾射淡然地回望着他。
“……没事。”顾小甲扭头去敲门。
佟府的门房对他们隔三差五的光临已是见怪不怪,匆匆进去禀告完,便领他们进门。
近厅堂,便可见与佟氏夫妇一同在座的还有一名少妇。
尽管三人对坐,却是一派静默。
顾射率先迈入门槛。
那少妇见到他,凝重的脸色微缓,颔首道:“顾师兄。”
佟老爷如梦初醒,站起来道:“顾公子,陶大人。”
少妇目光看向陶墨,惊讶道:“莫非这位便是新上任的县太爷?”
陶墨道:“正是。”
少妇道:“我是杨垂柳。家父杨垂一。”
顾射见陶墨毫无反应,解释道:“家师之女。”
陶墨惊讶道:“你除了一锤先生之外,另有名师?”
少妇一愣,眼中顿时有笑意凝聚,“家父姓杨名垂一,号一锤先生。”
陶墨尴尬得无地自容。
顾射问少妇道:“你因何来此?”
少妇看向佟夫人,“我正要向舅母讨教两件事。”
佟夫人脸色发白。
佟老爷挥手道:“此事以后再说。”
少妇道:“难得师兄与陶大人在场,有些事情更好说得清楚明白。您说呢?舅母?”
佟夫人不语。
佟老爷沉下脸道:“这事我之后自有交代。”
少妇眯起眼睛,“我谈阳县素有规矩,若遇无法明辨之纠纷,皆可交由讼师判断。再不然,便按我朝律例,送交官府。”
听到官府二字,陶墨精神微微一振。
21、祸不单行(三) 。。。
佟夫人突然拍案站起,疾言厉色道:“莫以为你依仗乃父之名便可在我佟府狐假虎威!我们纵然是一场亲戚,却还不至于让你一个区区晚辈在此大放厥词的地步!”
少妇不紧不慢道:“舅母何以气急败坏?我不过是对英红之事有几处不明,想向舅妈问个清楚,免得英红死后再地下也不安宁。万一她在地下想不开,常回佟府看望舅母便不好了。”
佟夫人冷笑道:“你休以鬼神之说吓唬我。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不是那些浅识妇人。英红是我一手养大,她若是愿意回府来看我,我求之不得。”
“舅母是真心才好。”少妇皮笑肉不笑,“既然舅母信誓旦旦,何不正面回答我适才的疑问?为何英红与那姓蔡的私会这么多年,舅母竟然半点不知?”
“英红自幼懂事,我自然对她信任有加。若非那蔡丰源诱惑于她,她本该安分守己地呆在家中等待出阁,随后相夫教子,安度一生。”说到动情处,佟夫人忍不住以袖拭泪。
佟老爷不禁搂住她。
少妇道:“不想舅母竟如此疼爱英红。看来她生前对舅母的种种抱怨全是误解。舅母应当从未对她横眉竖目,冷嘲热讽吧?”
佟夫人怒道:“她干出此种下流之事,难道还不许我说她不成?”
佟老爷身体一僵。
少妇笑容中透露出几分奸猾来,“原来舅母早已知晓她与蔡丰源之事。那么每逢初一十五,你从不间断地去观音庙上香,也是有意成全了?”
佟夫人发现自己失言,脸色愈加苍白,半天说不出话来。
少妇笑容突然一收,疾厉道:“舅母!你嫁入佟家近三十载,不曾诞下一儿半女早已犯了七出之条。若非舅舅对你心存怜意,又可怜你家中无人,早该将你休离!可恨你不但不知感激,先是逼死舅舅纳的三位小妾,随后竟连他的亲生骨肉也容不下!如若不是你蓄意放纵,那蔡丰源又怎么能轻易接近英红,甚至私会数年?!”
佟夫人身体一软,踉跄退了一步,跌坐在椅子上。
佟老爷看着她,眼中充满失望和愤怒。
少妇望着默默无言的两人,语气微软,道:“舅舅,你还要容忍这个女人到何时?你真的想要佟家绝后不成?”
“够了。”佟老爷声音嘶哑。
少妇一怔。
佟老爷朝门口一指,“你走吧。”
“舅舅?”少妇皱眉。
“这到底是我佟家之事,与你杨家无关。”佟老爷口气生硬。
少妇俏脸一红,随即干巴巴道:“是我多管闲事了。告辞。”
陶墨看看气冲冲出门的少妇,又看看一坐一站默默无言的佟老爷佟夫人,最后看向站在一旁的顾射,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如你所闻。”顾射目光似笑非笑地扫过佟老爷。
佟老爷顿时觉得脸上热辣辣的,竟比那少妇的话更加刻薄百倍,好似自己只是个无能的笨蛋,不值一顾。
“顾公子。”他到底不敢翻脸,只能加重语气道,“我府正值多事之秋,不敢留客,还请两位自便。”
“佟夫人……”陶墨开了个头,又不知该如何接下去。佟英红和蔡丰源之死,,佟夫人只是个旁观者,虽然不能说毫无干系,却也不能赖到她的头上。他想得一个头两个大。常言清官难断家务事,他如今终于有了体悟。
他还在犹豫,就听顾射道:“告辞。”
陶墨愣了愣,也匆匆向佟老爷辞别,追了上去。
出了佟府,却见那少妇还未离开,只是站在顾射的马车前。
“师兄。”少妇微笑,全然不见在佟府的咄咄逼人,“这次若非你提醒佟夫人行为古怪,心中有鬼,我也不能诈她说出真相,出这一口多年的恶气!”
顾射道:“我只是不喜欢演技拙劣的笨蛋。”
陶墨听两人对话,仍是一知半解,“你们是说,佟夫人有意要害佟姑娘?”
少妇笑道:“你大概是头一个受我师兄青睐的县太爷。”
陶墨喜形于色道:“当真?”
“我骗你做甚?”少妇瞟向顾射,“只是不知从不对任何人假以辞色的师兄何以例外?”
陶墨双眼发光,紧紧地盯着顾射。
顾射泰然道:“只是想让他知道,他以为的真相未必是真相,他所知道的事,其实不过是冰山一角。”
陶墨茫然。
少妇大笑道:“师兄仍是如此的……孤芳自赏啊。”
顾射淡淡道:“并非我孤芳自赏,而是天下无与我共赏之人。”
陶墨呆呆地看着他。明明刚刚还站得那么近,近得好像一伸手,就可触摸到他的衣袖,可一句话的工夫,他与他之间,就生生地劈出一道鸿沟来。
陶墨回到县衙,闷闷不乐。
老陶见而问之。
陶墨不敢提对顾射的种种念想,只说了少妇激佟夫人之事。
老陶听完也是一番感慨,“一切不过妒心使然。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人有七情六欲,就难免爱恨羡妒。只是一念为善,一念为恶,是善是恶,皆由心起。”他说完,又是一声长叹,竟是若有所感。
陶墨道:“老陶,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老陶道:“想到我的过往。”
陶墨好奇道:“怎么样的过往?”他见老陶沉默,急忙道,“你若是不想说,便不要勉强。”
“倒也没什么可隐瞒的。”老陶慢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暗沉的天色,缓缓道,“我曾经背叛了我的……东家。”
“上一任东家?”
“嗯。”
陶墨道:“你……那上一任东家怎么样了?”
“很好。”老陶露出欣慰的笑,“他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家产。”
“夺回?”陶墨紧张道,“有坏人霸占他的家产吗?”
老陶道:“也可以这么说。他这一路走来经历风风雨雨,千辛万苦,可惜我当时心眼皆盲,看不出他的苦心,还落井下石,雪上加霜。幸好,幸好他没有辜负老……老东家的期望。”
陶墨见他满脸懊恼之色,开解道:“他若是知道你这么想,心里一定会很高兴的。”
“或许……吧。”老陶答得勉强。
陶墨道:“不如你回去看看,兴许他真的原谅了你。”
“回去?”老陶一怔,回过头,幽幽地看着他,半晌才道,“是,是该回去,不过不是现在。”
“为何?”
老陶嘴角微弯,“我还未看你娶妻生子,又怎能安心离开?”
“这个不急。”陶墨支支吾吾了一会儿,猛然抬头道,“老陶,你回去之后便不打算回来了吗?”
“这恐怕由不得我了。”老陶苦笑。
陶墨还待再问,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郝果子跑进来道:“崔典史来了。”
陶墨想起自己之前曾派崔炯前往蔡丰源所在的邻县探访,连忙出迎。
崔炯正在花厅等候,看他出来,正要行礼,就被陶墨一把托住胳膊问道:“可曾找到蔡丰源的家人?”
他摇头道:“蔡家早已无人了。”
陶墨黯然叹息。
崔炯道:“我记得蔡丰源来谈阳县并非一人。”
陶墨拍额道:“不错,那客栈老板曾说他与友人同来。那位友人至今不曾露面么?”
崔炯摇头道:“尸体仍放在停尸房,只是若再无人认领,就只能葬去云林山了。”
“云林山?”
“专门安葬那些无亲无友之人之处。”
陶墨想到蔡丰源与自己到底是相识一场,顿时起了几分代为安葬之心。只是他的银钱都交由老陶保管,此事还需他首肯才行,便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崔炯对这位县老爷没什么亲近之心,说完公事,也不再逗留。
陶墨暗暗思量如何向老陶开口。
22、祸不单行(四) 。。。
不过不等陶墨想出对策,郝果子带来的消息已经解决了此道难题。
“冥婚?”陶墨一愣。
郝果子点头道:“佟老爷派来的人的确如此说。佟老爷说佟姑娘终身未嫁,怕在阴曹地府孤独寂寞,难得那位蔡公子也是孑然一身,所以愿意出钱给两位办冥婚,葬于左右。”
陶墨听得出那位佟老爷说什么终身未嫁,孑然一身都是虚话,他真正想的是成全自己女儿生前所愿。这样也好,生不能同衾,若死能同穴,也算得偿所愿。“如此结局,也算不圆满中的圆满。只是不知佟姑娘和蔡丰源是否真的地下有知。”
郝果子道:“你们今生坎坷,说不定能修得来生。”
陶墨讶异道:“你信来生?”
“嘿嘿,所有的和尚,哦不,是得道高僧不都是这么说的?”郝果子道,“想必是有道理的,不然为何那么多人都相信?”
陶墨低头道:“若有就好了。”
“嗯?”
“我爹一生修善,若真有来世,定然能托生个好人家,享一世的荣华富贵。断断不会再遇上我这样的不孝子。”
郝果子见他说着说着,眉宇便带着股愁苦之气,急忙岔开话题道:“少爷,再过几日就是新春,你准备如何过?”
陶墨想了想道:“由老陶做主便是。”
郝果子扯着他的袖子便跑,“我们这就去问。”
“问谁?”
“老陶啊。”
“你知道老陶在哪里?”
“不知,少爷知道?”
“知道。”
“在哪里?”
“……转身,然后向前。”
冥婚本不是什么光彩事,兼之新春将至,佟府这桩喜事办得极为隐秘。陶墨和顾射也是事后收到佟府送来的红蛋方才知晓此事。
此时的谈阳县完全沉浸于贺新春的洋洋喜气之中,佟姑娘也好,蔡丰源也罢,俱被抛诸脑后,再无人提及。
县衙却渐渐冷清下来。
仆役陆续回家,除了两个无家可归的,至大年夜,县衙中竟只剩下五个人。
老陶将留下的两名仆役叫到厅中,为他们另开一席。虽是两桌,却比三个人要热闹些。
陶墨吃得沉默。
老陶和郝果子知他想起陶老爷,都是使劲解数逗乐。仆役原先还有些拘束,后来黄酒上头,也顾不得东家不东家,都放肆起来。
陶墨被他们笑闹了几次,总算展颜,跟着喝起酒来。
一杯两杯下肚,他便不分东西南北起来。
郝果子与那仆役也不胜酒力,一个个坐得东倒西歪。
老陶见五人已去其四,一人守夜无趣,只好打发他们踉跄着脚步回房。
一宿无话。
房门再开时,已是新年。
陶墨起时,已是正午。
他捂着宿醉未醒的脑袋走到老陶门前,刚要敲门,就听郝果子扯着嗓门叫道:“少爷,金师爷来拜年了!”
陶墨被吼得脑袋嗡嗡作响,半晌才道:“谁是金师爷?”
郝果子转头看了眼面无表情的金师爷,笑道:“就是少爷三顾茅庐请来的那位。”
“三顾茅庐?”陶墨蓦然回头。他虽然目不识丁,但刘备三顾茅庐请得一代军师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他还是听过的。“金师爷?”
金师爷皮笑肉不笑道:“东家想起我了?适才我还以为我要另谋高就了。”
陶墨尴尬地捂着额头跑下来,“我昨晚喝了点酒。”
金师爷不理他,径自将手中的篮子交给郝果子,道:“这是内子亲手做的点心,若东家不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陶墨连忙截断他的话。
金师爷道:“那么,多谢东家。”
陶墨见他要走,忙道:“你难得来,不如留下来一道用膳?”
“我难得来?”金师爷笑容几乎撑不住,“若我没有记错,除了昨日,我天天都来。”
陶墨自知失言,“是是是,我,我我只是想留师爷吃一顿饭。”
金师爷狐疑地看着他。难道他有什么话想要在饭桌上交代?如此一想,金师爷便被留住了脚步。
原本三人一桌成了四人一桌,倒也热闹稍许。
只是老陶和郝果子都注意到,金师爷吃的时候目光不放在饭碗里,而是黏在陶墨身上,一脸探究的样子。
老陶和郝果子暗暗交换了个眼神。
郝果子夹菜给金师爷,“师爷,多吃点,您太瘦。”
金师爷咀嚼的动作一顿,将他夹过来的黄豆芽又丢了回去,淡淡道:“豆芽吃太多,自然会瘦。”
郝果子朝老陶丢眼色。
老陶冲金师爷微微一笑,道:“这鸡汤中还放了几味草药,极为滋补,师爷不妨尝尝。”
金师爷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我已经喝下三碗了。”
陶墨见郝果子和老陶都主动招呼,也不好干坐不说,便道:“这肉好吃,师爷尝尝。”
莫非他要暗示之事便藏在这红烧肉中?金师爷看着那盘离自己最远的红烧肉,狐疑地夹了一筷,放在嘴里,慢慢品味。
郝果子和老陶都一脸郁闷。
陶墨问道:“味道如何?”
金师爷摇摇头道:“还未品味出来。”
郝果子连忙将红烧肉换到他面前,“师爷慢慢尝。”
金师爷连吃一块,只觉这肉肥而不腻,味道适中,却再也想不出其他,正思量着,突然看到一人从外头进来,却是崔炯。
“崔典史。”
诸人起来见礼。
崔炯连忙还礼。他也是来拜年的,原想着用过午膳再来,略坐片刻便能走,谁知竟撞上他们用膳这个尴尬时刻。因此不等郝果子上茶,便随口找了个由头告辞。
他虽然来去匆匆,倒是让金师爷灵光一闪。莫非陶墨是在暗示衙门的油水?!
要知县官所管辖的并不只是刑狱案件,还包括征税、纳粮、赈灾、教化、兴学等等职责。其中谈阳县民富物丰,无须赈灾,兼之讼师横行,教化与兴学也无需担忧。唯独这征税纳粮中,却有大大的油水。但捞这油水的人并不是历任县官,那些县官或有沾边,但主谋者却是那在谈阳县风吹不倒雨浇不灭地呆了十几年的崔炯。他这油水捞得极有手段,从不走账面,有些讼师虽然知道,但水至清则无鱼,那崔炯平时为人也算识相,他们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去。但近些日子,也就是陶墨上任没多久,崔炯便从商贾处得了一大票的孝敬银,金师爷虽不知崔炯应承了什么,但以他的眼光看,却是过了。且不说他心中的陶墨如何的深不可测,单是新官刚刚上任,还不知他脾胃如何,崔炯便贸贸然地将自己泼了一身腥,未免有失急躁。
他暗自思量。这崔炯来得巧合,莫不是陶墨故意给自己的暗示?若真如他所想,那么陶墨此刻定然还不想动那崔炯,应当只是想借自己之口,让那崔炯稍作收敛,正如那红烧肉一般,虽然油,却不至于腻。
想到此处,金师爷以为自己已明陶墨胸中真意,便停下筷子,笑道:“这红烧肉果然烧得好,油而不腻,入口即化,不着痕迹。”
老陶听出他意有所指,却不知是何意思,只好以目光问陶墨。
陶墨哪里知道一道红烧肉让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