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识汝不识丁 作者:酥油饼 完结+番外-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爷。”
“嗯?”
“你怪我么?”
陶墨回神,惊讶地看着老陶。
老陶沉默半晌道:“其实若是少爷愿意,我随时可杀黄广德。”
杀了黄广德?!
陶墨心怦然一跳。
若是来谈阳县之前陶墨听到这句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点头,而如今,他心境已变。“你不是说要将他绳之以法吗?”
“虽是如此,但少爷若是点头,我便即刻去办。”老陶顿了顿,沉声道:“当年,我若是当机立断将老爷救出来,老爷便不会死。”
陶墨沉默半晌,轻声道:“事已至此,何必再想?”午夜梦回,他又何尝没想过,若是他当初没有……便会如何。但世间从无后悔药,只修得前路更小心罢了。
老陶道:“是我怕被魔教找上门,不敢出面,才……”
陶墨忽而轻笑,“你有错,我更有错,既然如此,且将这些账都记在黄广德上面吧。”论私仇,他与黄广德早已仇深似海。想必黄广德本人也不会计较这多出来的一笔。
至此,老陶与陶墨的心结尽消。






74、先发制人(二) 。。。 
 
 
覃城不远,与谈阳县来往不过半日的工夫。陶墨起了个大早,换上官服,由郝果子将自己好好地拾掇了一番,才带上金师爷和老陶出门。
金师爷虽然身在谈阳,但是跟着以往的县太爷进出过几次知府衙门,在城中也有些人脉,万一有什么事还能帮上手。老陶更不必说,魔教长老绝非浪得虚名,纵观谈阳县附近,只怕挑不出能与他过上百招之人。再加上跑腿的郝果子,便是那知府来意不善,陶墨也吃不了什么亏。
不过人到了门外,却被顾小甲给拦住了。他瞪大眼睛看着陶墨道:“一大早做什么去?”
从上次安葬旖雨之后,陶墨心里将顾射又拉近了几分,闻言也不隐瞒,老老实实地答道:“去覃城见知府。”
顾小甲狐疑地看着他,“做什么?”
陶墨道:“知府要见我。”
老陶不耐烦顾小甲打破沙锅问到底,打断道:“少爷,时辰不早,该启程了。”
陶墨见顾小甲一大早候在衙门口也十分惊奇,“你是来找我?”
顾小甲心不在焉道:“公子怕你还在伤心,着我来看看你。”
陶墨心下暖流澎湃。
顾小甲也不顾他多么澎湃,说完便一溜烟地跑了。
陶墨等人兀自上车。
金师爷在上车时,自言自语般地嘀咕一句,“也不知顾射会不会来。”这几日顾射对陶墨如何,他都看在眼里。虽不知一向清高的顾射顾公子为何突然青睐于陶墨这样一个当官当得摇摇晃晃又目不识丁的县令,但是顾射对陶墨事事上心,事事参与总是不假的。
顾射是何来历,顾府与一锤先生都讳莫如深,但是依他看来,只怕是卢镇学远远不及。
马车行了大约半个多时辰,便听来路有马蹄声越来越近。
老陶掀帘往外一看,竟是顾射与顾小甲。
只见顾射青衣广袖迎风招展,说不出的肆意张扬。
两匹马很快追上马车。郝果子见是他们立刻勒停了马。
陶墨探出头来,见是顾射,又惊又喜。原先他也听到了金师爷的嘀咕,虽有期盼,但心中却无甚把握,不想顾射居然真的来了。
顾射翻身下马,走到车前。
陶墨想下车,却被他按住,径自上了马车。
老陶看得大为皱眉。
这马车本不宽敞,老陶、金师爷和陶墨三人已经坐得紧巴巴的,再加上一顾射,几乎是比肩接踵了。
金师爷看着老陶。
陶墨看着顾射。
老陶看着顾射。
顾射也看着老陶。
两人眼里隐隐闪烁着其他人看不到的火花。
车厢内的气氛有些微妙。
外头郝果子突然加了一声,“你上来做什么?!这样马车会垮的!载不动这么多人。”
顾小甲道:“那你骑马去。”
郝果子叫道:“这是我家的马车,凭什么我去骑马?要去也是你去!”
顾小甲吃吃笑道:“莫不是不会吧?”
“不管会不会,我都不去!”郝果子赌气道。
“你去把那两匹马拴到马车上,这样拉得快些。不然就凭你家这两匹老马拉到何年何月是个头?”顾小甲难得没和他计较。
郝果子道:“我家马与你家马不熟,贸然放到一起只会添乱。”
“你没放过又怎么知道会添乱?”
“我不放也知道!”
车厢内众人都默默听着,谁都没有开口。最后还是老陶听不下去,从车里钻出去,翻身上马,“莫耽误行程!”
金师爷见顾射看着自己,苦笑道:“顾公子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不会骑马。”
陶墨尴尬道:“我而不会。”
顾射开口道:“去骑马。”
他没说是谁,但顾小甲在他跟前这么多年如何不知他的意思?乖乖地下了车,骑上另一匹马。
调好座位,一行人总算消停,继续朝覃城行去。
从谈阳到覃城,金师爷是老马识途。他最后干脆与郝果子一道挤在车辕上。外头风虽大了些,天虽冷了些,但好歹没有顾射在旁,总算轻松自在。
这样一来,车中便只剩下陶墨与顾射。
陶墨心里紧张羞涩欢喜纠结成一团乱麻,只能尽量不去看顾射,以免暴露自己的心绪。
“睡好了么?”顾射问。
“好。”陶墨将一个字说得一波三折,结结巴巴。
顾射道:“可知知府找你何事?”
说到正事,陶墨定了定神,道:“我也不知。只是收到他的邀请。”
顾射对各城各县的官员并不熟识。谈阳县离覃城虽近,但由于谈阳县讼师众多,是公认的硬骨头,所以覃城知府对这里向来是能不管就不管,能不问就不问,若是非问不可,就将人带去覃城问。陶墨如今的状况看上去倒有几分像是非问不可。
郝果子突然在外面叫道:“会不会是想升少爷的官?”
金师爷嗤笑道:“异想天开。知府哪里有决定升官的权力?顶多是举荐。东家初来乍到,一无资历,二无政绩,三无背景,知府除非是猪油蒙了心,不然怎么会举荐东家?”他说完,猛然察觉自己说的话听起来颇像讥讽,不由暗责自己失态。大概是陶墨平时为人太过随和,让他调侃起来竟无丝毫违和之感。不过陶墨随和归陶墨随和,他身边的人从老陶到顾射,却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若是因一时失言让他们对自己起了芥蒂,那可大大不妙。他忙补充道:“等东家在谈阳呆上一年半载,知府看考核政绩突出,自会举荐。”
郝果子道:“要不是想先考核考核?”
金师爷道:“这倒是有可能。”他想的考核却和郝果子想的考核不同。大凡地方官员都喜欢发展亲信以巩固势力,确立属于自己的地盘。他想的是这位知府是否就是这个意思。
顾射在里面似乎说了什么,由于他说的轻,金师爷和郝果子都没听清。
唯二听清的就是在外骑马的老陶与坐在车里的陶墨。
老陶是内力绝佳,兼之一直关注马车动静。
而陶墨却是因为,顾射说这句话的时候,脸离他极近。他似乎只是为了让自己坐得舒服一些而调换姿势,毕竟这辆马车不似顾府的马车舒适豪华。只是顾射将姿势调整到这个位置之后,偏偏不动了。
“见了他之后,我带你走走。”
陶墨心扑通扑通地乱跳,头不由自主地点了好几下。
顾射道:“我睡一会儿。”
陶墨又点头,然后感到肩膀一沉,顾射的头正看在肩膀上。身体几乎僵硬成石头,陶墨甚至连动下脚趾都不敢。不过一炷香,他就觉得整个人又酸又痛,但心里满是甜蜜,恨不得就用这一刻天荒地老。
坐得久了,他终于撑不住,稍稍动了动腿。
顾射没什么反应。
他又挪动屁股,向后移了几寸。
顾射依旧没反应。
陶墨舒了口气,想动一动,却不料肩上重量突然消失。他转头,便见顾射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好了吗?”顾射问。
陶墨愣了下,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立刻贴着车壁盘膝坐好,然后点头道:“好。”
顾射看了看他,倒在他肩膀上继续睡。
大概被靠得太久,久得已经麻木,陶墨觉得这次肩膀上的重量似乎比上次要轻了些。
又坐了会儿,陶墨恍惚想起自己还未问顾射为何而来。他侧头,看着顾射俊美的睡颜,突然觉得对自己而言,这个答案已不重要。





75、先发制人(三) 。。。 
 
 
覃城素有桃花城的美誉,眼下正是桃花开的时节。
陶墨将车帘掀起一个小角,静静地望着道旁隔三差五冒出来的一株株桃树,春意仿佛就在桃树上那一颗颗桃蕊中无声蔓延。
郝果子得金师爷指点,将马车停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栈前头。
马车因为前头郝果子和金师爷下车而晃动了两下,陶墨正犹豫着是否叫醒顾射,顾射已经自己坐了起来。
“到了。”陶墨没话找话说地说了一句。
顾射微微点头,起身下车。
陶墨正要跟着下去,却被金师爷挡住。金师爷边往里走边对郝果子道:“你将车停在此处,我去去便来。”
郝果子一头雾水。
客栈门前道不宽,他们两马一车一堵,挡着路人难行。顾小甲和老陶只得先将马牵去客栈马棚。等他们回来,正好金师爷端着一盘馒头出来,递给陶墨,跳上车。
老陶一把拉住他,“这就去了?”
金师爷道:“知府衙门规矩多。我们如今已经是来晚了,按理说,说是下午会面,上午就该到的。”
顾小甲冷哼道:“好大的架子。”
金师爷道:“不然怎么叫知府衙门呢。”他见其他人没有离开的意思,又道,“见知府不宜人多,传出去会落下话柄。就由我陪着东家去吧。”其实,拜访上司应当陶墨一个人去的,人多倒有种装腔作势拿乔的意思。只是陶墨既不识字,又不太懂官场上的交往,由着他一人去只怕要捅出漏子来。
老陶也知道这个道理,不着痕迹地握着金师爷的手道:“既然如此,一切就拜托师爷了。”
金师爷感到一包沉甸甸的东西被塞进袖口,心照不宣地笑道:“放心就是。”
马车要走,陶墨依依不舍地看着顾射。
顾射微微扬唇。
陶墨心头立刻踏实了。

这一去,就是三个时辰。
看着日头慢慢偏西,天色渐渐黯淡,老陶面色越来越阴沉。
“去知府衙门门口看看。”顾射突然开口道。
顾小甲早就坐不住了,得了吩咐一溜烟地就往马棚的方向跑。
老陶看了他一眼。
顾射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面前一口未动的茶。
“你本不必来的。”老陶道。
顾射道:“不必来与不想来与不来是三回事。”
老陶道:“我家少爷既无钱财的财,也无文才的才,却不知何以引得的顾公子折节下交?”
顾射道:“你又为何留在他的身边?”
“陶老爷曾有恩于我。”
“只是如此?”顾射淡淡地问。报恩的方式千千万万种,老陶选的却是最难最费力的一种。
老陶道:“至少陶府对我有恩,我留在少爷身边合情合理。顾公子的意图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是吗?”他似乎没有解释的意思。
老陶手指轻轻按在膝盖上,脑海中转过千百个年头,最后一咬牙,轻声道:“顾公子可知,我家少爷其实……只好男风?”
顾射侧头,微微抬眸,目光清澈如泉水,却映不出半点情绪,“哦?”
……
老陶气结。
他原本打算顾射知道陶墨有断袖之癖之后还不嫌弃陶墨,他就不阻止两人的往来。若真有一日,两人情投意合,也算是一段佳话……吧?若顾射知道之后对陶墨避而远之,那自然最好。也省的两人以后牵扯不清。
但这样一个平平淡淡毫无情绪起伏的“哦”字又是何意?是心中波澜万丈,却忍住不发?还是心如止水,与他不相干?
老陶纠结着顾射的态度,倒暂时将陶墨迟迟未归之事放到一边。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顾小甲回来了,双颊冻得发红,边走边搓着手。
“少爷呢?”老陶往他身后看。
顾小甲一屁股坐下,倒了杯热茶一口气喝下暖了暖身子后,才道:“还没出来,郝果子还在那里守着。”
老陶心里咯噔了一下。
顾射道:“打听了么?”
顾小甲道:“哪能不打听啊。我和郝果子都给那门房塞了钱,那门房说人还在里头。”
老陶突然站起身,沉声道:“我去看看。”
顾射和顾小甲都知他武功不俗,便没有阻止。
老陶出客栈没多久,外面便传来急促的车轮声。
顾射和顾小甲同时往外看,只见车未停稳,郝果子便跌跌撞撞地冲进来,身后跟着同样匆忙的金师爷。
“糟了,糟了……”郝果子扑倒桌前,对顾射道,“少爷被扣押了!”
顾射眉头一皱,朝金师爷看去。
只是一眼,金师爷就感到一阵透骨的凉意从背脊窜起。

等老陶在知府衙门转了一圈,一无所获地回来,就看到金师爷、郝果子与顾射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神情灰败。
“出什么事了?”老陶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看到他们这副表情,焦躁的心反倒定了下来。
金师爷眼神微微闪烁道:“东家被知府扣押了。”
老陶面色一冷,“为何?”
金师爷道:“贪赃枉法,玩忽职守。”
“荒谬!”老陶一掌拍在桌子上。
金师爷垂下头,道:“这,这其实怨我。”
老陶狐疑地看着他,“与你何干?”
金师爷道:“前阵子县衙屋顶不是破了几个窟窿吗?我拨了一笔修缮费给木春,作为修补之用。”
老陶皱眉道:“这又如何?”
金师爷苦笑道:“修缮县衙是要知府首肯的。我拨给木春的那笔钱其实是崔炯拿来孝敬东家的。”
老陶面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这等同受贿。
金师爷道:“其实这种事实在不算什么。几乎历任县官都碰过,只是名目不同。东家碰的这笔钱是历任县官中最少的,也是名目上最说得过去的。可惜被知府逮个正着。”
顾射道:“这是贪赃枉法?那玩忽职守呢?”
金师爷道:“之前,东家不是碰了两桩命案吗?”
老陶道:“你是说佟姑娘和蔡丰源?”
金师爷道:“正是他们。按我朝律法,仵作验尸,需县令在场,碰巧这两桩命案验尸之时,东家都不在。其实,哪里有陪着仵作验尸的县官?我之前遇到过两任陪着仵作验了一次的,第二次却是死活不愿去了。”
老陶沉声道:“这两件事知道的人都不多,怎么传到了知府的耳朵里?”
金师爷道:“只怕是有人告了状。”
“谁?”老陶眼神一厉。
金师爷是老油条,就算名字到了嘴边,他也不会吐出来的,于是打了个哈哈道:“这就要好好探查一番了。”
顾小甲道:“这两条罪状都是可有可无的,至多拿来训诫一番。哪就能把人给扣押了?”
顾射道:“有人要做文章。”
金师爷道:“我也如此认为。东家好歹是个县令,即便是知府也无权将他擅自扣押!即便东家有错,他也该先呈报朝廷,由吏部处置才是。”
郝果子道:“该不会真的是……黄广德吧?”几乎每次出事,他都会将矛头指向黄广德,而对方也鲜少让他失望。
老陶看着金师爷道:“依师爷看,如今我们该怎么做?”
金师爷道:“敌暗我明,不宜打草惊蛇。今日晚了。等明日一早,我先去知府身边的几位幕僚打听打听消息,再做打算。”
老陶目光闪了闪。他叹气道:“只好如此了。”
顾射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两更时分。
老陶穿着夜行衣从客栈窜了出去。
夜色茫茫,犹如披在他身上的隐身衣。
他大步跨过屋檐,朝知府衙门关押犯人的牢房跑去。
此时,牢房中油灯微亮。
老陶运指如飞,极快地点住守卫的衙役,走进牢房,如入无人之境。
时辰不早,被关押的犯人大多已经睡了。老陶隔着栅栏一一寻找,直到最后一间牢房。大约是考虑到陶墨朝廷命官的身份,他独住。
陶墨被关在此处原本就睡得不沉,老陶刚站在门口,他就醒了。





76、先发制人(四) 。。。 
 
 
“少爷。”老陶压低声音道。
陶墨飞快地从席子上做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铁栅前,将声音压得比他更低,“你怎么来了?”
“我来是看少爷的。”老陶打量了眼牢房里头的环境,眉头深深皱起。阴暗潮湿不必提,连床都没有,只有一张不知道被多少人踩过的席子,上面只铺了一张又脏又薄又小的被子。“我救少爷出去!”当初就因为他前怕狼,后怕虎,优柔寡断以至于陶老爷冤死。如今,他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
陶墨摇摇头道:“我不走。”
“少爷!”老陶微微提高音量。
陶墨忙做了个嘘的手势,“知府大人所列罪状,我难辞其咎,本该受罚。”
老陶道:“知府是有意针对于你。”
陶墨道:“若非我千疮百孔,他又怎么针对我?”
“千疮百孔?”老陶也懒得研究此时是否该用千疮百孔,道,“少爷难道忘了老爷是怎么过世的吗?”
陶墨面色一白,咬着唇,用力地摇头道:“就是因为没有忘,所以更不能走。”
“知府无权关押少爷。”
“我更无权越狱。”陶墨道,“明知别人犯错,自己还错上加错,岂非大错特错?”
老陶头一次发现陶墨竟然如此能言善辩,“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少爷不如先随我回客栈,我们再从长计议。有金师爷……和顾射在,你不必担忧律法上过不去。”
陶墨道:“纵然律法上过得去,我自己也过不去。这次本就是我有错在先。若非知府说仵作验尸,县令必须在场,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条例。我身为堂堂父母官,本该尽一县教化之责,但到头来,我还不如师爷、讼师更熟悉律法,这样的我又有何面目堂堂正正地开口要走出这牢房?”
老陶沉默半晌,道:“少爷。这事恐怕与黄广德有关。”
“就事论事。我错了便是错了,与谁有关与谁无关又如何?即便真是黄广德,至少在这桩事上,他告的对,是我错了。”陶墨道,“既然错了,便该受到责罚,我罪有应得。”
老陶见他心意已决,叹了口气道:“我会派人暗中保护你,若真有什么事,记得大声叫。我是说,万一他们滥用私刑的话。”
陶墨点点头道:“你也保重。”若幕后之人真的是黄广德,那么他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只怕老陶、金师爷、顾射都有危险。
老陶将身上的袄子脱下来,从铁栅塞进去,“夜间冷,你病才刚好,受不得凉。”
陶墨本欲推拒,但老陶似早知他要说什么,塞完衣服转身就走,快得让他喊的工夫都没有,只好抱着袄子默默躺会席子上。

却说老陶将衣服给了陶墨,冻得浑身发冷,好不容易回到客栈,正要进被窝,就看到顾射站在门口。看他模样,应是等了好一会儿。
“顾公子。”老陶边推开门,边想着如何下逐客令,但顾射已经在他推开门的刹那抢先一步进了房。老陶不悦道:“三更半夜,不知顾公子有何事指教?”
顾射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他如何?”
老陶听他关心陶墨,心中郁闷褪去二三,叹气道:“那种地方,能如何?”
顾射抿唇。
老陶想起顾射家世,眼睛一亮,“我想救少爷出来,但少爷不愿。除非知府能够网开一面,亲口允准将他释放。”
顾射不语。
老陶心里有几分不耐烦,干脆直接了当道:“顾公子可愿出力?”
“依你之见……”
“顾相桃李天下,区区小事应该不在话下?”老陶暗骂他装腔作势,明知故问。
顾射淡淡道:“顾相桃李天下,与我何干?”
老陶皱眉。如此听来,他是不愿意插手了。
顾射道:“你可知他为何不愿意让你救他出来?”
老陶道:“他说他罪有应得。可知府列的那两条算什么罪?若真要说罪,他擅自扣押朝廷命官才是大罪!”
顾射道:“他不愿让你救他,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若我抬出父亲的名声,难道就名正言顺了么?”
老陶一窒。顾射是顾相之子没错,但顾射本身并无官职。按朝廷律法,莫说是顾相之子,哪怕是当今皇子,若非皇帝谕旨或印信,也不得擅自调度地方事务。让顾射以顾相之名要求知府释放陶墨何止是名不正言不顺,简直是徇私枉法。
顾射道:“我若如此做,岂非更显得陶墨有罪而知府大公无私?”
老陶出身魔教,混迹江湖,习惯于直来直往地解决问题方式,被他这么一说,不免有几分醍醐灌顶之感。但他自然不会说出来,“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顾射道:“便按规矩办事。”
“按规矩办事?什么规矩?”
顾射道:“击鼓鸣冤。”
“……”老陶嗤笑道,“知府虽然是针对少爷,但如少爷所言,他毕竟有小错在先,知府若要借题发挥,也是无可奈何。如何鸣冤?”
顾射道:“若是没错,便设法让他出错。若是有小错,便让他成大错。”
老陶道:“你的意思是……”
“无端扣押朝廷命官本就是错。”顾射道,“只是如今还是小错……”
“不行。”老陶不等他说完,就断然拒绝道,“少爷体弱,在那等地方呆上一天已是煎熬,如何还能呆上十天半个月?”
顾射道:“我又怎会想出这等简单之法?”
老陶狐疑地看着他。
顾射面无表情道:“既然要错,便让他错得不得不放人不计较,甚至……反水。”

大清早,街上行人寥寥。
顾射披着大氅走到衙门口的大鼓前,拿起鼓槌。
顾小甲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焦躁道:“公子,你,你真的要上公堂?”
顾射道:“嗯。”
顾小甲道:“公子从未上过公堂,不如回谈阳县请一锤先生出马吧?”
顾射道:“你不信我?”
“并非不信,只是……”顾小甲低声道,“以公子的身份,实不该沾染衙门公堂这等污秽之地。公子若真想救陶墨,不如由我出马,去劝说劝说知府。”
顾射默然地看着他,面沉如水。
顾小甲被他看得心惊肉跳,抓住胳膊的手慢慢松开。
咚!
咚咚咚!
咚咚咚!
……
鼓声如雷,声声震天。

知府急匆匆地上堂,瞪着站在堂下的顾射,手娴熟地拿起惊堂木一拍,道:“堂下何人?”
“草民顾射。”
“见到本官为何不跪?”知府问道。
顾射道:“我来伸冤。”
知府道:“既来伸冤,为何不跪?”
“因为我要状告的正是大人。”
“放肆!”知府惊堂木重重一拍,“你可知民告官,是要挨板子的。”
“那官告官呢?”
知府冷笑道:“你是什么官?”
顾射道:“我不是官,不过我的东家是。”
知府心里隐隐有了底,“你的东家是谁?”
“陶墨。”
知府道:“陶县令玩忽职守,贪赃枉法,已经被我拿下。你莫不是替他来伸冤?”
顾射道:“正是为他伸冤。”
知府挥手道:“他罪证确凿,无冤可伸!”
顾射道:“既是如此,还请大人将他的罪证一一罗列,以便让我们心服口服。”
知府心头火起,指着他的鼻子道:“放肆!本官既然敢抓陶墨,自然是有证据的。只是你是何人?本官为何要给你过目?”
顾射道:“我不过一介草民。不过既然大人说抓了陶墨,那么草民敢问,大人究竟是依照我朝哪一条律法敢不经吏部批核,不受刑部允准,便私自扣押朝廷命官?”
一直站在外堂听顾射与知府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金师爷、老陶和郝果子都看得叹为观止。他们头一次知道顾射竟然能一口气说这么长的话。





77、先发制人(五) 。。。 
 
 
知府被问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红。抓陶墨之前,他派人打听过陶墨的背景,说是出身商贾之家,现已没落,父母俱亡,无亲故在朝。这样一个人摆哪儿看都是一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怎么突然跳出一个咄咄逼人的讼师?
他瞪着顾射,眼睛往师爷那里一瞟。
师爷干咳一声,起身走到知府身边,“大人,这个顾射在谈阳县有点名气,但听说从未上过公堂。”顾射在谈阳县的名气是靠着一锤先生以及他的门下耳口相传传出来,本身倒无惊天动地的事迹。出了谈阳县,顾射之名便淹没在茫茫人海,即便被别人提到,也不过一句从未上过公堂的一锤先生弟子。这位师爷知道的也仅仅如此。
“没上过公堂?”知府精神一振,被顾射刚刚一连串质问问得发懵的脑袋总算找出一丝清明来。“看来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
师爷道:“此事宜快不宜慢。”快刀斩乱麻,趁清晨还没什么人旁观的时候一棒子打死,以免拖得久了,生出事端,引起轩然大波。
知府也是此意,闻言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桌案,道:“好你个牙尖嘴利的泼皮!竟在公堂之上公然污蔑抹黑本官!你可知这里是何地方?也能让你这等无知草民大放阙词?本官念你初犯,不予计较。你还不快速速离去?不然休怪我手下不留情!”
顾射淡然道:“何必顾左右而言他?说正题。”
知府气得胸口发闷,惊堂木重重地拍了两下出气,“你真当本官不敢对你动手?”
顾射道:“公堂之上不说敢不敢,只说应当不应当。大人不知是照着我朝律法哪一条要对我动手?”
知府猛然站起来,怒道:“便冲着你以一介布衣之身,状告我堂堂四品大员!”
顾射冷冷地盯着他。
知府感到一阵寒意从心底透出来,竟是不敢再对视下去。
“既然如此,你动手便是。”顾射道。
顾小甲吃惊地大叫道:“公子?”
顾射抬手,轻轻一摆。
顾小甲瞪大眼睛,冲知府射出杀人般的凶狠目光。
知府哪知眼前这个人看似冲动莽撞,实则……这般冲动莽撞!此刻他已是作茧自缚,骑虎难下。若是打,事情怕是要闹大,若是不打,他堂堂知府的颜面又该往哪里搁?
师爷溜着小步靠过来,低声道:“大人,不如打个两三下装装样子。文人从来都是骨气高,皮肉薄,只怕两三下下去,这薄薄的皮肉该将那骨气给挤兑下来了。到时候大人再免了他后面的板子,岂非更显宽宏大量?”
知府觉得大为有理。他初见顾射还被其风采所慑而心生好感,但如今被顾射连番抢白下来,他心里头只剩下想将对方痛打一顿的怨气。
“来人!”知府拿起红头签,“重打二十大板!”
顾小甲等人俱懵了。
顾射倒是老神在在,不等衙役们上前,便坦坦荡荡地匍匐在地。
直到衙役举杖落下,顾小甲才如梦方醒,大叫道:“谁敢动我家公子?!我家老爷是顾环坤顾相,谁敢动他!”
知府原本看着顾射的脸,琢磨着几下喊停,但顾小甲撕心裂肺的一顿吼顿时把他吼懵了,等衙役打到第三下才回过神来,忙叫道:“停停停!”
他白着一张脸,看看顾小甲,又看看顾射,半天才道:“你刚刚说,你家老爷是谁?”
顾小甲被衙役们拦在外头,只能张牙舞爪道:“瞎了你的狗眼!我家公子是顾弦之!”
明明挨打的是顾射,但知府的脸色看上去比他还要苍白,“你,不对,你不是说你叫顾射吗?”
顾射缓缓张开嘴,刚才为着忍痛,他将下唇都咬破了,血水沾着下唇,艳色逼人,却看得知府又一阵心惊肉跳,但更心惊肉跳的是顾射接下来的话。“姓顾,名射……字,弦之。”
知府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师爷见知府神魂俱失,连忙指挥衙役放人,让顾小甲等人将顾射抬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