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识汝不识丁 作者:酥油饼 完结+番外-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盆栽是修剪过的,床上铺的盖的全是崭新的。香炉摆在茶几上,冉冉地冒着香气。
顾射在桌旁坐下,悠然地斟了两杯茶。
若非他臂膀上的绷带太过惹人瞩目,陶墨几乎以为他们并未离开谈阳,顾射一如往常地邀他下棋,而他也如平常那样地来赴约。
“你有心事?”顾射将其中一杯推到桌子的另一边。
陶墨犹豫了下,终究在桌子那边坐下。“没有。”
顾射道:“说谎。”
陶墨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在顾射面前,他总是无所遁形。老陶的话成了他的心结。尽管他心中一再说服自己,顾射是顾射,顾射之父是顾射之父,但每每他找借口逃避时,父亲含恨而终的样子便浮现在眼前,叫他。
“老陶对你说了什么?”顾射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下。陶墨这样的反应略出他的意料。
陶墨惶然抬首,“你怎么知道……”
顾射道:“与我有关?”
陶墨慌乱地别开双眼,不敢与他正视。
顾射道:“因为我是顾弦之?”
陶墨一愣,不明他所言何意?
顾射缓了口气道:“你不必口口声声称我为顾公子,叫我弦之。”
陶墨心不由自主地狂跳起来。他讷讷道:“我字舞文。”他从未觉得自己的字起得这般可笑,明明大字不是一个,却偏偏叫了舞文。
顾射不以为意,低声唤道:“舞文。”
陶墨脸上一红,低头望着茶杯,“弦之。”
“朋友之间互称对方的字,实属平常。”顾射漫不经心道,“我们应当是朋友吧?”
“自,自然是的。”陶墨激动不能自已。想茗翠居初见,他如众星捧月,傲立人群,自己没于暗处,暗淡不可见,两人如皓皓明月与幽幽萤光,天差地别,怎料到今日能把茶言欢,互道友朋?
顾射淡淡反问道:“是么?”
一句“是么”呼应之前的“说谎”,如当头一盆凉水,浇得陶墨浑身冰凉。他手紧紧地握茶杯,杯中水轻晃。
顾射垂下眼睑,缓缓起身。
陶墨心头一紧,脱口道:“你父亲……”
顾射动作微顿,不动声色问道:“我父亲如何?”
陶墨喉咙像被卡住似的,半天才道:“若是你父亲知道你受了伤,定会很担心的。”
顾射目光朝他脸上轻轻一扫,“这便是你要对我说的话?”
陶墨只觉头有千斤重,想要点下去,又怕点下去之后便再也太不起来。
“我与我父亲久未联络。”顾射缓缓道,“我受伤与否,他知道与否,都毫无关联。”
陶墨怔怔地听着。
顾射道:“你是我的朋友,只是如此。”他原想说,不必顾忌他人,但想起老陶、旖雨,他心中一动,后半句话终究作罢。
只是如此?
莫不是说,他与他只是普通朋友,既是普通朋友,自然不必牵扯彼此家世,更无须介意双方父母了。
陶墨百般滋味齐上心头,说不出是喜是悲。
他也不知自己是怎么出的房间,又怎么回的房间,只知看到了床,便一头栽倒下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郝果子的声音如蚊子般在脑袋旁晃悠起来。
眼皮千斤重,他好半天才缓缓张开。
“少爷!”郝果子一脸忧色,伸手贴在他的额头上,“你额头好烫。”
陶墨眨了眨眼睛,正在想他是何意,就见郝果子跳起来往外跑。
房中又剩下他一人。
陶墨侧身,手枕在颈下,这才发现自己身上烫得惊人。
莫不是病了?
他不安地支着手肘坐起身。
“起来做什么?”老陶推开门,大步跨进来,径自到床前,摸了摸他的额头,“果然烧了。”
陶墨低声道:“我没事。”
“先躺下再说。”老陶推着他的肩膀让他躺下。
陶墨原本力气就比不过他,何况病中?只能就势躺下。
老陶帮他掖好被子。
陶墨偷偷地瞄了他一眼,“今天,顾射问我……”
“好了。”老陶淡淡地打断他道,“此时你什么也不必想,只要好好休养。”
陶墨本不知如何开口,听他这样讲,正好就驴下坡,闭上嘴巴。
老陶坐在他的床边,担忧地看着他。
恍惚间,老陶的面容与陶老爷的重叠起来。记得年幼时,他生病,父亲也是这样坐在床边照看他。他自幼失恃,父亲也未再娶,至六岁之前,他的衣食住行一应有父亲亲自把持。只是后来父亲生意越做越大,才不得不交给旁人。饶是如此,父亲也是经常垂问,不曾冷落过他。
想到过去种种,陶墨眼角清泪滑落。
老陶皱眉道:“很难受吗?再忍忍,郝果子很快便回来了。”
“嗯。”陶墨答应的时候带着浓浓的鼻音。
门被轻敲两下。
老陶问道:“谁?”
“顾射。”
老陶迟疑地看了陶墨一眼,松口道:“请进。”
门推开,顾射清雅的身影出现在陶墨模模糊糊的视线里。
“我病了。”陶墨低声道,“你莫要靠近,免得染上。”
顾射目光朝老陶一扫。
老陶道:“我是习武之人,身体自然比一般人要好得多。”
顾射慢慢走近,淡淡道:“我还年轻。”
老陶:“……”
顾射走到床前,低头看了陶墨一眼,伸出手,按在陶墨额头上。
陶墨红通通的脸更是红得要烧起来。明明郝果子和老陶都摸过他的额头,却偏偏没有顾射这般让他脸红心跳。
顾射转而去握他的手腕。
陶墨缩了缩,却依旧被按住了。
原来是把脉。陶墨不知自己心中的那股失望从何而来。
老陶看顾射沉吟着放开手腕,道:“如何?”
“体虚,多思。”顾射皱眉,“需调养。”
老陶道:“怎么调养?”
顾射道:“我头一回看病,要斟酌。”
“头一回?”老陶转念一想。也是,以顾射的身份为人,只怕是不会主动却为他人把脉诊治的。
过了会儿,郝果子和顾小甲一道将大夫请了进来。
那大夫一见他们,愕然道:“怎的又是你们?”
老陶疑惑道:“又是?”
顾射道:“我的伤口要换药了。”
大夫道:“一会儿帮你换就是。”他走到陶墨床前,低头把脉,须臾放开手,对郝果子道:“你替我磨墨,我开方子。”
郝果子低应一声,将大夫的文房四宝拿出来,一声不吭地磨起墨来。
大夫是急性子,不等他将墨磨匀,便夺过笔在纸上飞舞起来。
他开完方子,郝果子正要接,半路却被顾小甲抢了去。
郝果子惊愕道:“你做什么?”
顾小甲将方子递给顾射,“公子。请过目。”从刚刚就他看出顾射对那张方子感兴趣,此时正是戴罪立功的好时候,怎能错过?
顾射扫了两眼,点点头。
顾小甲这才将方子给郝果子。
郝果子冷哼一声,“莫名其妙。”抽回方子转身去抓药了。
大夫便帮顾射换药。
陶墨突然对顾小甲道:“讼师请到了吗?”
顾小甲嘴巴一撇,小心翼翼地看了顾射一眼,摇了摇头。
“为何?”陶墨一急,便想坐起身。老陶连忙按住他。
顾小甲道:“我也不知。据说这是一锤先生的意思。”
“一锤先生?”陶墨心凉了半截。若是一锤先生不愿意出手相助,那等于谈阳县一半的讼师都袖手旁观。
“还有林正庸,不是吗?”顾射语出惊人。
68、新仇旧恨(五) 。。。
顾射是一锤先生的弟子,与林正庸门下又曾经发生过嫌隙,既然连他都愿意举荐林正庸,那么老陶等人自然没有反对之理。
陶墨见自己的病耽搁了行程,立刻坐了起来,喘着气道:“我们回谈阳。”
老陶皱眉道:“要回也要等你退了烧。”
陶墨强打起精神道:“我没什么大碍。”
顾射道:“先喝药。”
陶墨还想说什么,但见房中诸人都是一脸不苟同之色,只好按捺下来。
煎药需费工夫。
陶墨便重新淌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
他迷迷瞪瞪被推醒,老陶坐在他床侧,半搂着他。郝果子拿着勺子轻轻吹了几下,才慢慢地递过来。
陶墨边喝药边用眼睛四下搜寻着,却不见顾射,不由一阵失望。
老陶道:“顾射已经先行回去了。”
“……是么?”陶墨垂下眼睑,小口小口地喝着药。
一碗药见底,老陶让他重新躺下。
陶墨不解道:“不是说喝完药回去?”
老陶道:“有顾射前去当说客,你还担心什么?”
陶墨讶异道:“你是说顾射先回去请讼师了?”
老陶道:“他没说,不过应当是的。”他心里再不看好陶墨与顾射在一起,也不愿意在这种小事上说谎拖顾射的后退。
陶墨觉得口中的药也没那么苦了,嘴角微微扬起笑容。
老陶道:“你好好歇息,若明日烧退了,就回去。”
陶墨闭上眼睛正要睡,猛然想起某事,睁开眼睛道:“万一那刺客路上袭击顾射,那可如何是好?”
老陶道:“放心。我已派人沿途保护他。”
纵然不派人沿途保护,黄广德也不敢伤顾射分毫的吧?想归想,老陶还是没说出口。顾射身上带着谜团,想他堂堂一个相府公子,天下闻名的才子何以沦落到谈阳县这样的小地方安居?
若说避难,天下间只怕只有皇帝才能给他这个难了,若是如此,顾相府绝不会毫无动静,而向来与顾相不和的史太师也不会装聋作哑。他既然未听说这方面的风声,便说明是另有原因。至于是何原因……若不是顾射与陶墨走得这样近,他是没兴趣追究的。只是现在看来,却是不得不追究了。
他可不想让陶墨落入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
床上的陶墨微微动了动,嘴角往上扬了扬,不知想到什么好事,一翻身又陷入更深的梦乡里去。
那大夫开的方子果然有效。
至翌日,陶墨的脸上身上已不似昨日那般发烫。
老陶原本还想让他多住两日,观察观察,但陶墨坚持要当日赶回谈阳,老陶拗不过他,只得从命。
由于顾小甲回谈阳来邻县都是租用的马车,所以顾射回去时依旧租了那辆马车。顾府原来的马车倒留了下来。
郝果子以前虽然与顾小甲互看不顺眼,对顾射的冷漠又颇有微词,但此时此刻也不得不承认道:“顾射人真是不错,知道少爷生病,还特地将马车留了下来。”
老陶微微皱眉。
陶墨正一心向着顾射,郝果子此言无异是推波助澜。
怎料金师爷也附和道:“观顾射平日为人,的确想不到他也有这样古道热肠细心的一面。”
陶墨虽没说话,但老陶看他脸色就知道这些话正中他的下怀,听得他开怀不已。
郝果子被老陶打发去赶车。
顾小甲和桑小土不在,他便是唯一赶车之人。
老陶和金师爷一同进了车厢。
金师爷见陶墨宁可坐在硬板上,也不愿坐顾射原先坐得软垫,讶异道:“东家大病初愈,熬不住辛苦。反正顾公子不在,你便是坐坐他的宝座也无妨。”
陶墨白着一张脸,摇了摇头道:“我熬得住。”
金师爷也不知他在坚持什么,见他这样说,只好由他去。
去路漫长。
金师爷与老陶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陶墨听着听着,便又犯困起来。
金师爷和老陶见他入睡,都收了口,各自休息。
眼见谈阳县越来越近,老陶见陶墨的双颊却又红起来,不由一惊,起身去摸他的额头,竟比昨日还烫。
金师爷见状也是大急,“定是熬不住舟车劳顿。”
老陶干脆抱起他,放到顾射的位置上,又将顾射平日用的狐皮盖在他身上。
陶墨睡得迷迷糊糊,任由他摆弄。
金师爷掀帘往外看了一眼,道:“不远了。”
虽说不远,到底又走了将近半个时辰。
马车进了谈阳直奔县衙。
等老陶派人将陶墨从车上搬下来时,陶墨已经有些糊涂了。
老陶不敢怠慢,一边着人去请大夫,一边让人将昨日的药拿去煎。
郝果子原想跟去帮忙,却被金师爷打发去还车,并让他顺便问问顾射的进展。他虽然一万个不情愿,却也知道这件事陶墨一直惦记着,若是醒来定然要问,只好想将心头忧虑搁下,驾车去了顾府。
到了顾府,顾射与顾小甲却都不在,说是去了一锤先生府还没有回来,只留着桑小土看家。
一听顾射去的是一锤先生府而不是林正庸府,郝果子就觉得这件事要黄。
果然,桑小土叹气道:“听说林正庸不愿意出手相助。”
郝果子皱眉。
如此一来,堂堂讼师之乡谈阳县竟是无一人敢接此案。
“并非不敢接。”一锤先生捋着胡须,施施然道,“而是受人之托,不能接。”
亭中凉风东西穿堂。
顾射不动声色地问道:“谁之托?”
一锤先生模棱两可道:“故人。”
顾射道:“理由?”
一锤先生想了想,左右不是什么丢人之事,便说了,“当年我打输了官司,他放我一马。我欠他的情。”
“你输过官司?”顾射微讶。还以为一锤先生与林正庸在堂上都未逢一败。
一锤先生苦笑道:“你以为每个人都同你一样,诸事顺风顺水?”
顾射不语。
一锤先生道:“你在林正庸那里也碰了钉子吧?”
顾射沉默。
一锤先生嘴角微露得意。虽然熟知顾射性格,但看他毫不犹豫地抛下自己去找自己的对头,心中仍有几分不爽快。他似笑非笑道:“我早料到了。那人既然来找我,当然也有本事能让林正庸闭嘴。不然他找我也无用。其实,你有没有想过,还有一个讼师可以出手?”
顾射道:“我不上公堂。”
一锤先生道:“你不想上,我又怎么会强人所难?谈阳既称为讼师之乡,人才济济,又怎么会真的找不出一个人来?”他见顾射隐隐不耐,识趣地揭晓谜底,“我指的是……卢镇学。”
顾射疑惑地看着他。
“卢镇学虽说是林正庸的得意门生,但这几年已经渐渐脱离林正庸,准备自成一派了。他的背景深厚,又急于成名,眼前这个大好时机对他来说最合适不过。”一锤先生笑眯眯道。
顾射道:“你不怕你的恩人遭殃?”
一锤先生笑得别有深意道:“欠他的情与承他的情是两回事。”
“多谢。”顾射淡淡地站起身,准备往外走。
一锤先生突然道,“我曾以为你不食人间烟火,不想,竟也会因人而入世。”
顾射道:“你呢?”
“我?”一锤先生笑笑,“我从来便在这红尘俗世中,从未离开。”
顾射道:“我也是。”
“哦?”一锤先生一脸不以为然。
“只是之前无人看到我罢了。”顾射迈步离开。
69、新仇旧恨(六) 。。。
陶墨的病情有些反复,烧烧退退,来来回回,大约折腾了三次才稳定下来。
县衙里的人个个忙得人仰马翻,甚至下人之间已经有风言风语说这一任的县官又熬不过今年了。
那时老陶和郝果子围着陶墨团团转,这些个传言当时听过也就听过,没工夫计较。等陶墨病情稳定,郝果子立刻拿着名册开始秋后算账。
县衙又是一阵兵荒马乱。不过这样的慌乱倒是冲淡了几分病气,平添几分热闹。
虽说陶墨退了烧,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底子垮了不是一时半会儿能修补回来的,只能暂时歪在床上任由老陶和郝果子轮流将补药和滋补汤端上来。
陶墨吃得恶心,又不忍辜负两人好意,只能捏着鼻子往下灌。
如此过了五六日,终有一天,他熬不住问道:“顾射,一直没来吗?”
正对着勺子帮他将补药吹凉的郝果子没好气地抬头道:“谁知道。都几天了,成与不成一句话都没有。”
陶墨面色一黯,随即又抱着一线希望道:“那他,知道我回来了吗?”
“那自然是知道的。”郝果子道,“我一回来就将马车送回去了。”
陶墨静默半晌,才小声道:“哦”。
“不过,”郝果子顿了顿,眼睛下意识地朝窗户的方向看去。
陶墨见他一脸紧张,也跟着紧张起来,“发生何事?”
郝果子道:“顾射虽然没来,顾小甲却来过两三趟,还带了些药材来,说是顾公子给的。不过老陶都打发回去了。”
“啊?打发回去了?怎么打发的?”陶墨紧张地抓住他的手。
郝果子手一抖,勺子里的汤药洒了出来,正好落回碗里。他吓了一跳,忙道:“少爷别担心。老陶虽然给他吃了闭门羹,但是分寸还是有的。说是无功不受禄云云,总之没伤了对方的体面。”
陶墨默默地缩回手,叹气道:“他这样心高气傲,心里一定不舒服得很。”顾小甲来过两三趟,就说明是碰了钉子之后又来碰的。这对顾射来说,已是极难得了吧?
他手指轻轻抓着被单,挠出三条浅浅的抓痕。
“少爷?”郝果子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
陶墨抓住他的手道:“帮我去准备马车!”
“现在?”郝果子一皱眉。
陶墨道:“他送了这么多药材来,于情于理,我都应该登门道谢的。”
郝果子道:“但是少爷大病未愈,不宜下床。”
陶墨道:“小病而已,只是被你们养成了大病。”他说着,就准备掀被下床。
“那先药喝了。”郝果子将补药往前一送,心里却思量着阻止他的法子。
陶墨将药接过来,看也不看地囫囵几口吞了下去。
“啊,我一会儿还有其他事要做,不如让老陶送少爷去。”郝果子灵机一动,立刻将烫手芋头抛了出去。
但陶墨打的如意算盘正是莫让老陶知晓,怎容他破坏,当下反手抓住他道:“有什么事回来再做,就说我准的。你先去备马车。”他顿了顿,特别叮咛道,“莫让老陶知道。”
郝果子听得头皮发麻,只好出门去准备马车,心里却暗暗后悔自己多嘴。
陶墨起身穿外衣。
他在床上躺了几日,突然下床,便觉得一阵头重脚轻,两只脚像踩在云端里,半天使不上力气。好容易靠着床柱站稳了脚跟,就见郝果子又回来了。
“马车这么快准备好了?”陶墨一愣。
郝果子摇头道:“有人来拜访少爷。”
陶墨眼睛一亮,“顾射来了?”
“不是。”郝果子轻叹了口气道,“是旖雨公子。之前蓬香来过好几次,我都说少爷病着,把他打发走了,不想这次他竟然亲自过来了。”
“啊。”陶墨犹豫了下,摸索着回到床上,轻声道,“请他进来吧。”
“少爷不去顾府了?”逃过一劫又是一劫,郝果子说不出心里头是什么滋味。
陶墨道:“一会儿再去也是一样的。你先请旖雨进来吧。”
郝果子出去了。
陶墨在床上靠了会儿,眼皮有些发沉,便听细碎的脚步声从远处慢慢地靠近。他恍恍惚惚地睁开眼睛,一个身穿白锦里衣,套着青翠纱衣的身影迈步进来。
陶墨睁大眼睛。
旖雨发髻上的珍珠碧玉簪子一闪,熠熠生辉。他今日上了妆容,有些浓艳,却衬得他不俗的五官越发出众起来。“你病了,我来看看你。”
蓬香站在他的身后,如以往那般,轻轻托着他的腰,扶着他在床前的椅子上坐下。
“抱歉,有失远迎。”陶墨努力往上坐了坐。
旖雨嘴角微微扬起,道:“你看,你我多么不幸,不是我躺在床上见你,就是你躺在床上见我。”
陶墨苦笑。
旖雨轻叹道:“可惜啊,我们始终没有机会躺在同一张床上。”
他说得这样赤|裸裸,表达得这样不留余地,让陶墨无处可藏,只能低头不语。
即便当年他迷恋旖雨入骨,他们的接触也仅止于举盏碰杯时那不经意的碰触。不是不知道旖雨早非清白之身,也不是不知道旖雨对他若即若离只是一种诱惑的手段,只是那时的他有心与他共度余生,因此不愿在烟花之地与有肌肤之亲,在他心中沦落成一名逢场作戏的欢客。
只是那时的他万万没想到,后来的情势会急转直下。
黄广德竟会突然因旖雨而向他发难,他父亲更为了救他而命丧知府衙门!
在痛极恨极之时,他也痛恨过旖雨。痛恨他冷眼旁观,痛恨他宁可言不由衷地委身黄广德,也不愿意与他一同破釜沉舟!但痛恨只是一时。待诸般情绪慢慢沉淀,他才恍然领悟,那些痛与恨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从头至尾,他真正痛恨的人是自己!
若非自己沉迷酒色,若非自己一事无成,若非自己无所事事……
他的父亲不会走得这样凄凉这样不甘这样遗憾!
“舞文。”旖雨轻唤。
陶墨抬头,才发现泪水不知何时糊了他的眼,只看得见一片扭曲的朦胧。
唇上一凉。
他一惊退后,手忙脚乱地擦拭着眼睛,正好看到旖雨缓缓退回去。
“你……”陶墨瞪大眼睛望着他。
旖雨转头对蓬香道:“把东西留下,你先出去。”
蓬香皱了皱眉,脸上隐有几分不甘,最终却还是将手中拎着的黄布包袱放到旖雨膝盖上,退出门去。
旖雨的手留恋般地摸着包袱,低声道:“你没猜错。当年黄广德要害你,我是知情的。”
陶墨心头一紧。
旖雨道:“不过他不是为了我,更不是为了你。他为的是你爹的米行。还记得那年饥荒,大多数米行纷纷抬价,唯独你爹一意孤行,不但不抬价,反而压价卖米吗?”
陶墨道:“记得。我还记得,黄广德当时还特地送了一块‘积善之商’的匾给我爹,大肆赞扬。”
“赞扬?嘿。”旖雨冷笑道,“他赞扬不过是因为你爹做了善事,得了民心,不得不为之。你可知道,那些抬价的米商之中,有不少是黄广德的人。”
陶墨震惊地看着他。
旖雨道:“从那之后,你爹就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一直处心积虑想要打击你爹,你的事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而已。”
陶墨心跳骤疾,半晌才问道:“你几时知道的?”
“一开始便知道了。”旖雨道,“他一直是我的常客。只是他是官,不能明目张胆地来,所以经常是到了半夜,偷偷差一个轿子来接我。那时候他还要名声,还想着升大官,所以处事极为谨慎。不过后来几年,不知怎的,他慢慢肆无忌惮起来了。”他顿了顿,看着被一连串事实打击得说不出话的陶墨,轻声道,“所以,你要怪我,要恨我,都是应该的。”
“不。我不怪你。”陶墨手掌按着被角,任由眼泪一颗颗地打在被面上,心房传来的揪痛让他说出来的话都带着颤音,“这一切都是我,是我咎由自取,怨不得人。”纵然黄广德只是用他来打击他爹,但毕竟是他给了黄广德一个借口。不然,也许以父亲的谨慎未必会给他趁虚而入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一万次地悔恨当初他为何不自裁了事!若是如此,至少他父亲还能活下来……
活下来的本该是他父亲!
旖雨望着他,眼中无限悲悯,却不知对谁。
70、新仇旧恨(七) 。。。
“你想报仇吗?”他突然冒出一句。
报仇?
陶墨身体一震。
记忆仿佛回到父亲出事那一会儿,他满心满脑都是恨。从杀人放火,到赴京告御状。各种方法各种手段盘踞着他整个生活。似乎不想这些就活不下去。
若非老陶用一个巴掌扇醒了他,让他想起父亲临终的遗言与遗憾,也许他真的会付诸于行动。
报仇!
陶墨的手紧紧地攥着被面,手背青筋暴起。纵然不想承认,他心里依旧遗留着一块报仇雪恨的角落,那里有个陶墨正日日夜夜地啃噬着黄广德的血肉,日日夜夜盼望着将他挫骨扬灰。这是一个他至今不愿意去碰触,甚至连想一想的念头都不敢有的角落。
如今旖雨的问题重新将这个他埋藏得很深的角落翻了出来,让他自以为忘记的激愤与仇恨一起涌上了心头。
“我能帮你。”旖雨将膝盖上的包袱递到他面前。
陶墨抬起头,赤红的眼睛闪烁着与平日截然不同的阴冷之色。
旖雨道:“其实,我之所以从群香楼赎身,是为了逃难。晚风是为我而死。黄广德真正要杀的人,是我!”
陶墨气息一窒。
“在梁府遇到你是意外。”旖雨目光紧紧地盯着自己的手指,声音低得仿佛是自言自语,“梁府的总管与我有些交情。我原本只打算喝一杯喜酒,然后找个偏远的地方住下,度此残生的。谁想,竟然遇到了你。”
他的背靠在椅子上,整个人看上去软趴趴的,完全没有当年旖雨公子在群香楼如亭亭青竹般优雅气度。但是在场的两个人都未发觉。
“当年我害得你那样惨,原本没什么面目见你的。但说来可笑,原来人被逼到了尽头,竟是不顾脸面的。”旖雨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掐着自己的大腿,“我没想到黄广德竟然连晚风都不放过。不过这样也好,他越是疯狂,就说明这样东西越重要。”他抬起手腕,抖了抖,随即放下去,低声道,“你,咳,你打开它。”
陶墨头有些发晕,哆嗦着手将包袱解开,露出一只檀木匣子来。他见旖雨没有阻止,轻轻拨开匣子上的栓,将匣子盖翻开。
匣子里放着一块暗红的锦布,锦布中裹着一匹色泽红艳光滑的玉马。
“这是……”
“我在黄广德书房里拿到的。”旖雨稍稍抬了抬头。从陶墨的角度看,只能看到光洁的额头。“他喝多了,拿它出来炫耀。说是宫廷中也难得一见的宝物。后来他睡着,我扶他回房之际,鬼使神差地将它收进了怀里。等回过神来,东西已经被我带回了群香楼。”他说到这里,剧烈地咳嗽起来。
陶墨道:“你别说了,先歇歇吧。”
旖雨边咳边摆手,像是怕错过这次就没有机会再开口似的拼命往下说,“我看得出,咳,黄广德很在意这匹马,他绝对会、追究。果然,翌日傍晚,他就,他就旁敲侧击地提起这匹马。当时我心里又是慌张又是懊悔,哪里敢承认?只能一口咬定不曾碰过。他对我到底有些情分,咳,虽然将信将疑,却也没有迫我。后来,我,我有意无意地打听马的来历,才知道这种红玉只用来当贡品……我不知道黄广德是如何拿到的,咳咳,想来不是什么光彩手段。我越想越害怕,黄广德也越来越不耐烦,最后,我只好咳,偷偷买通姓章,给自己和蓬香赎身逃了出来。再后来……你知道了。”
他前后道来不过百字,陶墨却听得惊心动魄。
黄广德的手段他是见识过的。想想他父亲和晚风的下场便可知道黄广德有多么心狠手辣。他居然在怀疑旖雨的情况下还放他一马,让他找到机会溜了出来,不知是黄广德真的动了真情还是旖雨的运气。
“这匹马……也许是扳倒黄广德的,最好,咳吗,最好机……咳咳咳……”旖雨猛烈咳嗽起来。
陶墨想朝外叫人,却被他猛地抓住手。“先将东西收起来!”
陶墨一惊,见他双瞳涣散,似乎全凭意志支撑,这才想起他刚才似乎一直低着头。
“收起来。”旖雨的五指一紧。
陶墨吃痛,一言不发地收起东西,“收起来了。”
旖雨点点头,“帮我叫,蓬香进来。”
陶墨大声叫蓬香的名字。
蓬香很快就走进来,显然一直守在门外。
不知是否是错觉。陶墨觉得蓬香看他的目光好像带着深深的敌意。
“扶我回去。”旖雨抬起手。
蓬香没有立即动,而是先朝陶墨床上张望了一圈。
“蓬香。”旖雨的气息很急。
蓬香一声不吭地扶着他站起来。
即使是浓妆也盖不住旖雨灰败的脸色,陶墨忍不住想掀被站起,却被旖雨制止道:“不用送我。你,你只要记得有空,来看看我就好了。”
“好。”看着他这样的脸色,陶墨再也说不出拒绝之词。他抬手轻轻地握了握旖雨的手,“等我病好了,就来看你。”
“嗯。”旖雨笑了笑,“我喜欢吃枣子。”
陶墨虽觉得这句话出现得有些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