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善若玉-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一来两道化身都不能很快生出,星鱼为了能够继续隐瞒下去,只好用真身顶上。
她也留了一个心眼,故意走到离荀玉很近,但是荀玉却不能感应到的地方,与她拖延。
等那化身再生出来,她才后退几步,想要继续隐藏在云雾溟雾之中。
其实她这策略几乎已经成功了,荀玉当初只发现星鱼隐瞒了她能分出两个化神的事情,却不知她这化身生出还需要一些时间。
但荀玉当时已经决定用望气之法来找到星鱼的正身所在,机缘巧合才能确定。
星鱼走到荀玉身边来,佩服道:“玉嫦道友果然心细入微,我还以为自己隐瞒得很好,想不到都被道友看在眼中,想不到刚刚将正身显露出来,就被道友抓住了马脚。”
“这两枚便是我从岛上找来的灵源果,乃是清空灵气精粹汇集而成,这便交给道友吧。”她说着拿出两枚圆珠来。
这圆珠看上去仿佛透明宝珠一般,但其中隐隐透出一股清新灵气,只是皮肤接触就感觉舒爽自然。
这圆珠之中还有青绿色的螺旋,不断吸纳天空之中的雾气,同时也排出一些浊气。
那掌门交给荀玉的《灵虚洞天》之中就记载了这灵源果的来历,虽然名为果,但并不是树木之上结出来的,而是天空之中灵气汇聚之地,才有可能出现。
那等地方就相当于地下灵脉,接触灵珠,但天气无常,即便巧合结出灵脉来,只要风起云涌,自然被吹散了。
而青雨宫那处荒岛的正上方,正是有一条灵脉,而且被这大海之上阵法束缚,即便起再大的风雨,也吹不去。
几十年下来,就会结出几枚灵珠,这里便叫做灵源果。
荀玉谢道:“多谢道友,这灵源果对我十分重要,道友肯让出,日后必有回报。”
星鱼淡淡摇头,道:“这是道友凭自家本事赢来的,哪里要什么报酬。”
荀玉这样说,荀玉也不在勉强,只是将此事记在心里。
这时凤歌开口道:“本来这一趟是要与两位道友以前去看那大鱼,现在应该是已经晚了,天色不早,我等还是尽快返回宫中。”
“在这宫外虽然有大阵守护,但还是大浪掀起。我等修士不避讳此浪,却要将灵舟生起,免得狼狈,如此做又难免要迷失方向。”
荀玉与青木听闻,也不坚持。
凤歌是长期生活在这大海之上的修士,看天色就能知晓接下来的天气,荀玉对这海中的大浪也是不敢小瞧的,虽然她在这外海之中从未见过。
四人一同驾驭灵舟,往青雨宫的方向而去。
凤歌的话并没有说错。虽然傍晚时太阳西斜的方向,日光正好万里无云,但等她们刚刚到青雨宫,外界立刻就挂起狂风暴雨,海浪掀起几十丈。
若不是这处有阵法守护,青雨宫也要被卷入大海之中。
夜晚,青雨宫正殿所在,凤笙宫主正在修炼法术,门外进来一人,窗外闪电划过,这照亮这人的面孔,正是星鱼。
她走到凤笙面前站定,过了一会凤笙才收功,对星鱼道:“已经将灵源果送去了吗,那玉嫦道友与你斗法,胜负如何?”
星鱼低头,回应道:“宫主,玉嫦道友道法精深,即便设下重重阻碍,又借助阵法施展了化身之法,星鱼还是被她窥出破绽来。”
凤笙不可置否,在木生道人带来的玉简之中,除了提及魔教推延魔劫与联合应对大劫之事,就提了荀玉的斗战之法。
若是玉简之中一切属实的话,星鱼本就没有什么胜算,她对星鱼道:“你将玉嫦斗法时施展的法诀与过程,详细说来。”
星鱼点头,一边将龟岛之上发生的事情说来,包括她用计谋施展两道化身都被荀玉窥破,用真身顶替也被剑气斩断了一角的事情。
星鱼说罢,凤笙点点头,道:“如此说来,玉嫦道友剑气犀利,即便是元婴化神修士也难以抵抗,只能逃遁。她法力深厚,施展漫天剑气与玄光线对耗也毫不吃力。同时心思敏锐,即便不借用神识,你施展化身与真身都能窥破。”
她想了一会,笑道:“本来我还有些迟疑,但玉嫦道友既然有这样的功行道行,也罢,留下来只是一条死路,这万载累积,舍弃便舍弃罢。”
一夜都是这大雨磅礴。
第二日天明,那大雨似乎昨夜已经经过青雨宫的地界,同时扫荡了这海中雾气。
一望过去,万里无云,还有许多修士都在忙绿着。
同时荀玉与木生道人也接到了凤笙宫主的接见。
“这一枚玉简,劳烦道友带回去给贵派掌门。”凤笙将一枚玉简交给了木生道人。
第一百六十二章缘由(上)
本来前日来时,凤笙宫主要荀玉与木生道人逗留三日,是想要细细思量一番,不过今日提前给出结果,两人也不在久留了。
而前面说三日之后变更青雨宫的阵法,会排开大海之上的雾气,不过现在雾气已经被昨夜的暴雨刮去了。况且这景致虽然对山海界的修士来说是难得一见的,但荀玉在灵界却是天天见,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所以两人过后便辞别了凤笙公主,驾驭灵舟离去。
这一趟来青雨宫,荀玉自觉圆满,得到了两枚灵源果,开辟灵虚洞天已经十拿九稳,十分满意。
来时耗费多少时日,去时也是一般,荀玉与木生道人回到星聚殿,已经过去一月有余。
此时星聚殿中仍旧是那边清冷,正殿之上只有掌门一人在。
“见过掌门,这是青雨宫宫主送来的玉简,请掌门查验。”荀玉与木生道人行礼之后,便将这玉简递上去。
掌门拿到这玉简,放在额头之上,发现里面有一道法印。这东西与他给荀玉的《星聚元神》玉简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他亲自查验这玉简才能看清。别人若是拿了,不知道其中法印用法,强行破开这玉简只会自毁。
过了一会,掌门才将玉简收好,对木生道人与荀玉道:“这一趟辛苦了,木生先去宫中自行修炼吧。”
木生道人见此,行了一礼便到下殿去修炼去了。
掌门这才对荀玉道:“玉嫦道友这一趟得了灵源果,渡真殿殿主之位只是早晚罢了,所以现在可以说一些门中之事。”
他顿了一会,像是在思考,过了一会才道:“想必道友知道,山海界中有三大门派,魔教、青雨宫还有我沧溟派。其中魔教每隔二十年就要掀起一次魔劫,虽然对外是说魔教想要一统山海界,其实其中还有别的目的,不过道友不觉得疑惑吗?”
荀玉听到这里,点点头,回应道:“却是如此,而且还有一个疑问,我师父青峰作为大青峰峰主,一生经历多次魔劫,转生之前曾经对我道:‘沧溟青雨也好,地底魔教也罢,似乎总是故意派门人弟子去送死一般。’”
这话是当初青峰离开大青峰之前,对荀玉说的,此事若是解释不清楚,荀玉心中总是会留下一块石头。
掌门闻言,眉头一挑,复又归附平静,道:“想不到青峰也是敏锐之人,能够察觉此事。”
见掌门不否认,荀玉面色不改,等他继续说。
掌门见荀玉不接口,只好道:“其实此事,本来也是要告诉你,只是说来话长,你先坐下罢。”
他说话间一指地上,那里有一个蒲团,荀玉便坐下了。
掌门道:“此事要说,便要从五万年之前,沧溟派刚刚建立的时候说起,而且不会留在玉简之上。每一任沧溟掌门,璇玑渡真两殿殿主都是听人口述得知。”
他说道这里,面色严肃,荀玉便开口道:“今日之事,我也不会对外说起。”
见此,掌门神色稍缓,才道:“这山海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即便是化神期的修士也不会随意飞升了,因为那是九死一生之事。但凡修士飞升之前,在山海界留下命灯,飞升之后便会熄灭,代表那修士已经亡了。”
荀玉听此言,心中估计,应该是八万年前的事情,因为那时正是神道大陆商朝毁灭之时。
即便是商朝时期,也是有修士作为天师执掌都功印,赦封地上之神。修士面对长生不灭的神应该是处于下风,更加渴望修真天才的加入,而下界飞升上来修士自然符合,他们是绝不会将那飞升通道封禁的。
等商灭亡了,神道大陆上的修士逐渐离开,神道主宰东天世界,而那飞升通道也应该是神道之神设法封禁了。
掌门不知荀玉心中所想,接着道:“那个时候,有三位化神修士,也就是后来创立沧溟,魔教与青雨宫的三人。”
“沧溟祖师名为太溟,青雨宫祖师名为雨青,至于魔教……”掌门说道这里,顿了一下道:“魔教之神,名为源乌。”
“魔教之神!”荀玉有些惊讶道,这魔教之神原来是五万年前的化神修士,不过这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掌门点点头,道:“当时三位化神修士,是这山海界修为最高的三人,后来的其他修士,皆是元婴。”
“一日,这山海界碑豁然出现极大动静,这三人发现动静都赶往那处,原来是这界碑的传承出现了。”
山海界碑,荀玉还没有仔细看过。但听人言,这界碑之上是记载了一封书信,留下书信之人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修为如何,总之是死了。
“三人赶往那处,界碑之中出现一处洞天,于是三人联手驱逐了余下的修士。”掌门说道这里,叹了一口气:“说来这魔劫的根源,也在这洞天之中。”
“进入洞天之后,发现那处已经十分残破,恐怕放下不管,十年二十年之后便会破碎。而这洞天之中,有三道传承。”
荀玉这才恍然,当初说这洞天,她还奇怪为何现在没人听闻,原来当初就已经解决破碎了。又听到三处传承,她问道:“莫非正是现在的三派的由来?”
掌门点头道:“正是如此,那三道传承别属三方石台,这石台也有高下。中间一处最高,左方微矮,右方最低。”
“说来三人虽然都是化神修士,但修为法力各有高低。当初修为最高,法力最强之人,应该是源乌真人,其次是祖师太溟真人,余下是青雨宫祖师雨青真人。”
“那源乌真人虽然是化神修士,但其实是魔修,见了这三处传承,心中就有邪念。不过有太溟祖师与雨青真人联手,这才打消了他的心思。”
“但他法力最高,修为最强,所以要了中间的一处传承,太溟祖师要了左边的,雨青真人要求右边的。”
荀玉听到这里,问道:“莫非《星聚元神》《灵虚洞天》与《天演孔雀》三道法诀,都是那右边的传承中得来的吗?”
第一百六十三章缘由(下)
这三道法诀,即便是以荀玉的目光来看,也是十分厉害的法诀,在灵界也能作为宗门里的镇派传承。
向来当初还是化神修士的三教祖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轻易得来,那从这山海界碑之中获得,也是理所当然的。
听到荀玉的话,掌门点点头,回应道:“正是如此,而且祖师得来的不止三道法门传承,而是四道,包括那转生殿的转生之法,亦是自那左方石阶传承中得来的。”
“后来祖师经历万载才有了现在的沧溟四殿。”
荀玉闻言,心下暗自思量,想到:“太溟祖师得到的传承,在那山海界碑洞天之中还不是最好,那魔教之神源乌向来应该是那神道功法喽?就是不知这神道之法与东天世界上的神道又是否有其他关系?”
想到这里,她对掌门道:“我倒是见过那魔教之神的化身,也不知他创立魔教到底有什么好处,难道是与他从那洞天之中得到的传承有关吗?”
掌门道:“太溟祖师也是这样以为,不过当初三人各自得了传承,后来各自离去。但是不到半载,祖师便受到了雨青真人的求救传讯。”
“这传讯是从外海之中来的,祖师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源乌真人想要抢夺雨青真人手中的传承之物,两人一路从陆地上追到了外海。源乌真人见祖师来到,只好退去,而雨青真人也留在外海之中,传下了青雨宫的传承。”
“至于源乌真人,回到陆地之后又耗费了一些时间,拉拢了一些魔道修士,传下魔教来,还自称‘救赎上帝’。当时祖师就知道,源乌真人得到的传承,应该是改走神道的路子。而他一开始应该是并没有这想法,才生起抢夺雨青真人传承之事,后来不成才走上这一条路。”
掌门说道这里忽然咳嗽了一下,过了一会,荀玉问道:“我曾听闻,青雨宫中有一件至宝,可以在寻到外海之中深藏海下的宝物。后来在那宫,见其用度皆是难得一件的宝材,修士也用大量灵药宝物,不知是不是如此?”
虽然这传闻,大半修士都是不信,还言之凿凿道:“若是青雨宫有这样的宝物,那岂不是早被沧溟与魔教的修士连上夺了,哪里还会留到现在。”
如此说法还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毕竟修士,哪里会嫌弃外用灵药不够多的?
但荀玉还是以为无风不起浪,若是真没有这样的宝物,哪里会留下这留言了,还传扬得如此之广,而青雨宫中怎么会这样富有?
此时听见掌门述说五万年之前三派祖师的事情,荀玉才有这一问。
掌门听到荀玉的话,笑了一会才道:“此事倒是不假,雨青真人当初留在外海,他得到的传承还没有暴露出来。击退了源乌真人之后,祖师因为自家那传承还没有研究透彻,加上要与雨青真人联合应对源乌真人,所以也没有设法得知此事便退去了。”
“雨青真人得到的传承,后来门中也知晓了,其中有三卷一宝,一卷记载了阵法禁制之道,另一卷则是丹书宝经,还有一卷记载神通法术。至于一宝便是那传言中的宝物,乃是一面宝镜,可以查看方圆之类所有灵穴宝材所在。”
“而雨青真人发现这外海之中不似陆地上那般,灵物宝药皆被修士大肆取用了,走多久都不见得能寻到一样,反而遍地都是。他留下青雨宫的传承,同时也用寻到的宝材建立阵法禁制,等后来人得知此事,那地方已经不是寻常修士能够闯过去的了。”
话到这里,却还没有结束,掌门向荀玉问道:“五万年前也有不少元婴化神修士的传承流落下来,但到如今见者稀少,你可知其中缘由?”
荀玉听到掌门的问话,想到那传闻,问道:“传闻中说,当初得知青雨宫有这宝物,于是有修士生起抢夺之心,但后来发现这阵法禁制已经成了,于是也不了了之。想来当初前去抢夺的修士应该也都是元婴修士为主,甚至还有化神修士的传承,莫非是在那一次尽数覆灭了?”
荀玉这想法,倒是切合实际。雨青真人的人品是好坏暂且不谈,即便是荀玉这样的性格,若是有修士想来抢夺她的宝物,也不会轻易放过的。
掌门道:“也有这原因,在这之前,还要从那传承洞天中说起。方才说过,这洞天之中有魔劫的根源,乃是因为其中并不只有机缘,也有劫难。”
“这也是后来祖师才得知的,当初三位真人各自得了传承,建立了三派,已经过了百余年。一日,太溟祖师与雨青真人忽然得了源乌真人的传讯,约两人在当初传承洞天的遗址之处见面。”
“两位真人联手之下可以胜过源乌真人,是以都不惧怕,当日相约而去。到了那里,才得知源乌真人当初隐瞒的一个秘密。”
荀玉见此,知道这秘密应该就是那魔劫的根源所在了,继续听掌门讲述道:“当初源乌真人所得的传承之中,除了传承之物外还有一封信件,乃是当时留下那传承的修士留下来的。”
掌门说道这里,又向荀玉问道:“道友见过那魔教的魔头,可知魔头此物若是凑足了魔念,会化成何等摸样?”
荀玉面色一紧,道:“自然是化成玄阴天魔,有虚实变化,潜伏人心,演化心魔。”
在灵界修真大陆,那有魔界裂缝之处,常常有合道之上的修士驻留,就是为了驱散或磨灭寻到那处的玄阴天魔,不让其侵入修真大陆上来。
荀玉在典籍中也清楚看见过玄阴天魔的记载,知道它们的危害,若是这山海界中有这样一只魔头,一般化神修士恐怕也难以抵挡。
然而掌门点头道:“那玄阴天魔虽然厉害,但祖师也不畏惧,门中四法皆是可以对付它的,《天演孔雀》寻出它的方位,《星聚元神》抵挡它的入侵,《灵虚洞天》将它收服,《转生秘法》打散神魂。”
第一百六十四章闭关
沧溟祖师当初得到的传承便是这般摸样,四门都是针对天魔所用的。
荀玉问道:“莫非当初那信中便记载了那玄阴天魔之事,后来怕这魔头作乱,源乌真人才将两位真人请去对付那天魔?”
掌门听到荀玉的话,摇头道:“若是这般轻易就好了,其实信中记载这洞天最开始是看押一只魔头的,后来分出一节作为传承之所。”
“信中人言,若是这洞天崩塌,最后毁灭的才会是那传承之所。那魔头若是不死在洞天之中,必定会逃出去。那时必然有大祸,得到这传承之人应该尽力阻止其发生。”
荀玉问道:“不知那是什么魔头,要留下这传承的修士都要这样严肃对待,可曾除去吗?”
掌门苦笑,回答道:“你若是知道那魔头的存在,也不会这样问了。魔头凑足了魔念,自然化为玄阴天魔。这样的天魔潜入人心,生出心魔来与修士争斗,若是争斗得胜了便会将那修士的一身法力精血,肉身魂魄都吞噬干净。如此一来它的法力便会增长一分,若是它法力达到顶峰,甚至可以在一夕之间侵入一界修士的心中。”
“当然,即便这样它仍然只是玄阴天魔罢了,天魔到了这等的程度,就要渡劫。”
掌门说道这里,荀玉打断道:“渡劫?”
但凡修士,修炼到大乘之后都要渡劫,这里的渡劫绝不是什么用雷来劈你,而是谓之清算因果。
要知道自然的雷电威力虽然大,但还不见得能劈死一个凡人,更不用说修士了。若是一个修士清算因果时要天地改换天象,降下天雷,那想必是作恶多端了,而这雷也绝不是普通的天雷。
天地的意志便是昊天元气海,贯通归墟仙界,只有修士开始修炼,其信息自然纪录在昊天元气海中。
那么一个修炼雷法的修士,若是成仙之后,其修炼的仙雷也会被纪录其中。
天地既然降雷来劈你了,也应该是将仙雷,渡劫的修士怎么比得过,必死无疑了。
所以修士渡劫只不过是清算因果而已。
这里说的是修士渡劫期,而天魔呢?
掌门点头回应道:“那天魔渡劫,也等同于修士渡劫,度过便可以称得上无上真魔,那洞天之中关押的,正是此魔。”
星聚殿中骤然一静,过了一一会,荀玉才用冷清的声音道:“想来那真魔已经从那洞天之中逃了出去,不然源乌真人是不会约祖师与雨青真人见面的。而且那洞天主人既然留下这传承,想必也是留下了什么宝物或者应对之法,现在那真魔或许是被镇压在什么地方,但离脱困应该已经不远了。”
荀玉的一席话说得掌门脸上一愣,但随即便反应过来,拍拍手道:“正是如此,当初在大青峰便知道玉嫦道友擅长推理之法,没想想到仅凭这些表象便推断得**不离十了。”
他道:“不错,那真魔当初洞天打开之时就已经脱困了,但不知为何当时并没有乘机作乱,所以源乌真人当初得了那一封信也只是以为那真魔已经亡了。”
“直到百余年后,源乌真人无意见才从一具干尸上发现大量的魔力,经过追查才发现那真魔确实是逃脱出来了,而且现在已经恢复了一些法力,这才向两位真人救助。”
事情到这里已经十分明了了,那真魔后来应该被三位真人用那留下传承的修士留下的后手镇压了,而现在却几乎要脱困出来。
所以荀玉当初才会有大难临头的预感,而三教所言那大劫,也是这真魔之劫。
掌门继续道:“真魔之事,三教都不敢小觑,于是联盟在一起。源乌真人也拿出那传承的后手来,是一张封魔阵图,可惜残破了。”
“按那书信中所言,这真魔刚刚脱困,起码千年之内实力还无法复原,只有玄阴天魔的法力,但若是有足数的修士供他吞噬,却可以快速增长。”
“那时起,魔教便开始布置这阵法,青雨宫找寻足数的宝材,如此耗费了十年,这阵法也完成,但那真魔发现这阵法便开始不顾隐藏,吞吃修士。山海界许多以前元婴化神修士留下的传承也在那时消亡了。”
荀玉这才释然,原来那传承是这样消亡的,她还以为他们是一起去抢夺青雨宫的宝物,被雨青道人给杀了,这才断绝。
她向掌门道:“如此说来那真魔便是被祖师擒拿之后镇压在这阵法之中了,但或许是这阵法本身有问题,又或者是那阵图残缺了,因此每二十年就有一次魔劫。”
“说是与魔教决战,其实是以修士的性命血祭那阵图,防止那阵法的威力消减?”
荀玉目光灼灼地盯着掌门,掌门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修士入魔劫,输赢生死全凭自家本事,门中更不会可以安排弟子去送死。”
荀玉定了一会,才将目光收回来,淡然道:“可惜死得有些不值。”
掌门沉默了一会才道:“或许是吧,不过三教那一派,魔劫之中没有死过修士。但要修行之道传承下去,非得如此做。而值与不值,并不在于人言,而在于他们一念。”
荀玉没有继续追问这个话题,而是转入劫难,道:“那阵图已经用掉,真魔出世想必再也不可能有下一个五万年了,魔教想要分割魔教,门中又有如何呢?”
掌门也恢复了原来的神情,道:“山海界已经不能再呆下去了,只好同门下弟子一起破界飞升。”
“这门中四殿就是为此而准备的,只为破界而出,玉嫦道友还是先回殿中修炼,将那灵虚洞天化出来,到时候便多了几分胜算。”
荀玉随后飞出了星聚殿,化作一道五色遁光往渡真殿的方向而去。
耗费半日便到,她立刻回到静室去闭关,得知这山海界中存在堪比真仙又毫无人性的无上真魔,荀玉自然不会再浪费时间了。
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开辟出灵虚洞天,将自己的修为提升到化神,最差也要元婴圆满才行。
第一百六十五章修炼
荀玉随手在这静室之中又布下一道禁制,这是做一个提醒。每隔半年这禁止就会发动一次,倒是她就能知晓时间了,这是害怕自己修法错过时间所设置的。
荀玉虽然不精通阵法禁制之道,但一些简单的,以她现在的修为也可以随手而为了。
“开辟灵虚洞天,只要将法纹打入其中,就能够自然演变,但即便每时每刻都不停息,也不如两枚灵源果的效用。”荀玉自然的知晓,打入法纹对混沌虚空的演变相当于一个推力,而灵源果便是拉力了。
而且这洞天的演变刚开始较为缓慢,但越是接近功成,其速度也越快。
她先将那混沌虚空牵引到现世来,就见这静室之中豁然多了一块仿佛黑洞一样的,大约巴掌大小的空间。这正是那混沌虚空,此刻它仿佛自行能够吞吐灵蕴,不用荀玉去费心控制。
这山海界的灵气灵蕴对这混沌虚空的演化也有好处。若是将其拖拽出来,灵虚洞天的开辟进度就会大大增加,但这却是不可能的,一般修士也无有这样的法力,而即便是荀玉也支撑长久。
她将这混沌虚空拉入山海界,一个就是为其打入法纹,这就已经在做了。
只见荀玉手掌不断凌空画符,这是用灵气显现的法纹,一枚法纹只给存在世上盏茶的功夫,她要不断画出一百零八枚才算一个起始。
这些法纹看上去十分相识,但仔细辨别就会发现其实各不相同,每一枚都散发着莹莹白光,仿佛精致的白玉一般。
一百零八枚法纹的排列在一起,组成奇异的阵法,沟通虚空冥冥之中的存在。
荀玉施展的法纹是那《灵虚洞天》之中记载下来,按掌门的话,是传承于那山海界碑洞天之中,她感叹道:“也不知那人是什么修为,恐怕也是真仙,才能镇压那无上真魔。灵界之中也有仙界流传下来的十二章符术符文,与其是同等的存在。”
那符咒为何有那等奇异之力,正是因为其乃是真仙流传下来的,本身便有沟通昊天元气海的能力,这法纹也是一般。但若是要弄清楚其中的作用,还需要长久的研究才可以。荀玉却没有这样的时间,只是依葫芦画瓢,才显得轻易。
她将这一百零八枚法纹打入这混沌虚空之中,仿佛一点波澜也没给兴起,这混沌也仿佛永久不变。
她也不气馁,重复上述的步骤,一直持续到那禁制发作,半年已去。
“就到这里。”荀玉将不知画了多少次的法纹停下,观察了一下眼前这混沌虚空。
与最开始的平静不同,那时只是恒古不变的黑暗。而现在这虚空之中不断有什么东西翻涌,但看不清面貌,还有不断有暗红的闪电在其中一闪即逝。
其实这闪电一开始也不是暗红的,而是深紫色,后来逐渐变成这摸样。越是如此,说明这混沌虚空之中的演变越是剧烈。
荀玉深吸一口气,随着这混沌虚空逐渐演变为洞天,她的法力已经渐渐难以支撑了,到现在更是时刻感受到一种力量将其推送出去。
就像时时刻刻将一只充满气的皮球压入水中,而这皮球在水中,反而越长越大。
接下来就做第二件事,荀玉拿出点两枚透明的宝珠,随着这宝珠的出现,这静室之中也多了一股清新之气,让人一闻便觉得清爽。
这正是那灵源果,现在就是将其放入混沌虚空的时候了,让它们代替荀玉,将这灵虚洞天开辟出来。
荀玉将这其一送,就见两枚宝珠互相缠绕在一起,落入那混沌虚空之中,仿佛油锅里滴入了一滴水,砰然爆发。
那暗红色的雷霆豁然变成青绿色。
荀玉也同时放开了牵引混沌虚空的法力,它立刻便被弹出这山海界,逐渐向归墟飘荡而去。
接下来开辟混沌虚空的事情便不需要荀玉什么事了。若是一切顺利,大约只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灵虚洞天必然被开辟出来,比荀玉的料想的还要提前许多。
接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