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兽式-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兽式》
作者:青桔
第一章 古道,骏马
    坑坑洼洼的古道经过一场chūn雨之后显得更加泥泞,零星的几棵小树让还未大亮的天sè弄的张牙舞爪。天虽然还没有全亮,却有一对父子在古道旁的田地里忙了起来,老黄牛慢慢腾腾地耕着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牵着似乎也没有睡醒的老黄牛。
    “爹,咱家就那几亩地都快耕完了,忙啥啊,起个大早还没睡醒呢”少年用手紧了紧身上单薄的衣服,现在的早晨还是很凉的,昨晚胡思乱想了一宿也没睡好觉。少年叫杨青,今年十四岁,后面扶犁耕地的是他爹杨大志,杨大志今年三十左右岁,脸上却已经刻满了风霜,如果说他四十以上,见过他的人都会点头说同意。
    “你个小娃知道个啥,老实牵你的牛得了”杨大志头也没抬,认真地摆弄手中的木犁,时左时右,时而还用手压一压或是抬一下。他叫杨大志,大志大志,可想他父母希望他能有大的志向,能有出息。可他这三十来年连几十里外的镇里都没去过几次,每年去镇里办点年货都是杨青他娘何秀去。
    “爹,爹,你说咱村里咋连个学堂都没有,我现在连名字都不会写呢”杨青自顾自地说着。
    “恩呢,恩呢”杨大志有些不耐烦,杨青这小子总问一些没用的问题,而杨大志又答不上来“上学堂?咱这十里八村哪个有学堂啊,哪个教书先生能来咱这穷地方,学堂啊我看只有那镇里的孩子能去”
    “哎爹,你说那镇里人……”
    这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打扰了清晨的太阳,伸了个懒腰,天空中就一片大亮,村里的人也都来到田里,相互打着招呼,东家长西家短的,很是关心别人家的状况,自己家都是捡好的说。
    “嗒、嗒、嗒”一匹枣红马奔驰在那条泥泞的古道上,溅起一片片的泥水,这匹枣红马在杨青的眼里是要多骏有多俊,自己的老黄牛是跟它没法比啊。
    “这不老李家宏伟回来了吗”田间正忙着的人都抬起头和那马上二十啷当岁的青年打着招呼。
    “我回家给我爹娘送点银子”李宏伟勒了下手中缰绳,大声地应答着“二叔二婶有空咱在聊啊”
    李宏伟和田间的众人一一打完招呼,挥了挥手中的马鞭,那马卖力地跑了起来,枣红sè的骏马在杨青的眼中越来越小。
    “看人家宏伟多有出息,在镇里给一个叫王什么的老爷家当府兵,这不又给他爹送银子来了吗,老李啊,生这么个儿子享福喽”那个被叫二叔二婶的眉宇间满是羡慕啊。
    杨青看着李宏伟骑着枣红马渐渐远去,脸上有着浓浓的羡慕,以前杨青和一帮小屁孩老是跟着李宏伟玩,掏鸟窝,钻狗洞……
    “我也想去镇里,我也想有出息,我也想让爹娘享福”杨青心里默默的想着,漫不经心地牵着那低着头、对外界无动于衷的老黄牛。
    ……
    黄昏来临,天sè暗了下来,都开始收拾农具回家吃饭,杨大志父子中午吃了些带的干粮,现在早已经是饥肠辘辘,要是往常杨青早就是撒开脚丫子往家跑了,根本就是等不及做那牛车回家吃饭,今rì却是一屁股坐在牛车上,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等到了家门天sè也黑了,三间有些破旧的矮土房中飘出来的饭香让杨青知道已经到家了,看见比自己小八岁的弟弟正在门口等着他们。
    “娘、娘,爹和哥回来了,快开饭吧”六岁的孩童和杨青他们使劲地挥了挥手,便一边大声喊一边跑进了屋里。
    杨大志看到自己的小儿子杨松,一身的疲劳似乎都消失了,杨青和杨大志把牛车卸掉,把牛牵进牛棚,给牛饮了半桶水,再拌些草料,又随便地洗洗手就进屋里吃饭了。
    杨青的母亲何秀衣着简朴,有些干燥的皮肤掩盖住了年轻时的姿sè,腰上扎着围裙正麻利地准备着碗筷
    晚饭是新出锅的饼子,炖的是去年囤的土豆,还有一盘咸菜。
    四人坐定,杨松首先拿个饼子就开始了他们的晚饭,粗糙的饭菜几人吃的很香,杨青不像往常一样狼吞虎咽,总是yù言又止的样子。
    “爹、娘,我也想去镇里去找点营生或是学点手艺什么的”杨青似乎下来很大的决心,说完便是满脸希冀地看这他爹娘。
    “啥?咋了这是,眼红人家李宏伟啊”杨青娘何秀把嘴里的吃食咽了下去,脸上满是惊诧,不明白杨青的这孩子闹的是哪一出。
    杨大志还是低着头吃着饭,似乎一点也不意外杨青这种想法,杨大志虽然是老实巴交的一个庄稼汉,但他却是不傻。
    “哥你是不是也想像宏伟哥那样骑着大马啊”六岁的杨松张个大嘴,嘴里还没嚼碎的饼子差点掉出来。
    早晨李宏伟回来,在杨松这么大的小屁孩中引起不小的轰动的,这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一年中也来不了几个人,小孩子们嘴这么一说,整个村子就都知道了。
    “啥眼红啊,我就是不想一辈子在这地里刨食吃,一辈子也没见过啥世面”杨青赶忙说出自己的想法,十四岁的少年还是很幼稚的,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你出去能干啥,小屁孩,啥都不会,现在地都种不明白呢”何秀显然对杨青的想法很是不赞同。
    在她眼里现在的杨青还太小,况且村里也有年轻人去镇里闯一闯。这些人中也就是李宏伟混的像个人样,其他大多数都是回头土脸地回来,让大伙笑话半年。
    “我不会我学啊,哪个是生出来就会的啊,别人学会的我也能学会,我没觉得我比别人笨”
    “就你?出外面连话都不会说,就在家里话多”杨青被他娘何秀说的连有些红了,确实在同村人的眼里杨青不是多么地伶俐。
    “我要是去镇里我肯定努力学,我肯定都能学会”杨青梗直了脖子,有些倔强。
    “你这孩子,你以为外面真像你想的那么好啊,我看啊,得比种地苦多喽,这苦你能吃了啊”何秀仍然在劝说着“再说了,你能去干啥啊,咱镇里也没个亲戚,去了两眼一抹黑还不得要饭啊”
    “啥苦我都能吃,那活不都是人干的吗”杨青十岁就跟着他爹去地里干活了,让他娘在家喂猪打狗,洗衣做饭。这四年来地里的活大部分他都会干了,跟个小大人似的。
    “行了,今晚我和你娘再商量商量,这事啊,还真不能让你这小孩胡闹”杨大志一直吃着饭,心里一直合计着呢。
    “嗯呢”杨青手里拿着还没吃完的饼子站了起来“你们吃吧,我出去看看牛”
    粗声粗气地说完,便转身出去了,边走还使劲地咬那饼子一口。
    “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呢”何秀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吃吧吃吧,饿不死他啊”杨大志没有去管杨青,而是对和这何秀说道。
    “小崽子,你吃你的,不用管你哥”
    ……
    从屋里走出来的杨青也知道他娘说的在理,可在他眼中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确实深深地吸引这他,年少无知的他这时感觉也些烦躁,给老黄牛又添了几把草料,院子里转了一会,找个地方坐下就一个人坐在那发呆,手中的饼子也忘了吃。
    夜里的村庄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几声狗叫。晚风习习,凉凉的。不知过了多久,各家各户也熄了煤油灯,朝耕夕作,乡下的生活几乎每天都一样。
    杨青看了看手中冰凉的饼子,没有了啥胃口,掰碎了扔进牛槽里后就进屋睡觉了,明早还要去耕地,睡晚了没jīng神。
    回到屋里时弟弟已经睡着了,隐约地能听道隔壁屋里谈话的声音,杨青知道那时爹娘在商量他想去镇里的事,竖起了耳朵想听听结果怎么样,却怎么也听不清楚。
    躺在炕上一点睡意也没有,翻来覆去眼睛瞪着跟灯笼似得,杨青不是今天才有的这样的想法,看到有些比他大的去镇里时他心里有开始琢磨着,至从那开始,有时晚上就不着,等刚睡着的时候天就亮了就得和他爹去耕地了。
    隔壁屋里的谈话声还没有消失,不过始终都是女的话多,男的话少,有时还吵上几句。
    杨青心里有着忐忑,有着不安,有着向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躺了半天只感觉今天的被子怎么短了,脚下凉飕飕的。
    “被子盖横了,哎”看到弟弟睡的那么香,自己却是一点都不困。
    心里不安稳,躺着也就翻来覆去的,不知道爹娘商量的怎么样,要是爹娘不答应怎样,要是答应了怎么,去镇里能干什么呢,到底自己是该去还是不该去呢,自己去了娘就得跟着爹下地干活了。杨青自己变的也有些犹豫,越想远远,想着想着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杨大志何秀只是普通的农家夫妇,没见过什么世面,懂的也不多。作为父母总是希望子女能过好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有出息,能光耀门楣。他们更害怕子女受到伤害,希望将子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他们认为没有人会比他们对自己的子女更好。杨大志何秀夫妇也是一样,他们在两者之间徘徊纠结,也没有了分寸。

第二章 叛逆
    红彤彤的太阳升起,驱散了黑暗,给凉丝丝的清晨带来了暖意,公鸡喔喔叫了起来,各家各户也都从暖暖的被窝总爬起,打水洗脸,开灶做饭,男人或是在院里劈材,或是起来喂养牲口。
    杨青一家和平常一样,开始忙碌的一天,只有杨松还是赖在炕上打算睡一个回笼觉。
    杨青起来都没去洗脸,直接跑去问他爹杨大志,在这家还是他爹杨大志能做得了主。
    “爹,你昨晚和我娘商量的咋样啊,到底让不让我去啊”杨青看他爹杨大志和往常一样,生怕杨大志忘这这档子事。
    “你娘怕你去镇里有什么闪失,我觉得你还是老实在家种田吧,咱家地是少,怎么的也饿不死你”杨大志叹了一口气,昨天商量半宿,也没下了决心,本来就不是什么果断的人,这件事对这个家来说是个大事,处理起来就更显得优柔。
    “啥?爹,昨天你俩商量了半宿,结果还是不让我去啊”杨青听到杨大志的话,忐忑的心情一下变成浓浓的失落。
    “爹,我求你了,你就再和娘好好商量吧,就让我去吧,求求你了爹”不知怎么了,原本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走出村子,去镇里闯闯的杨青,此刻突然坚定自己要去,一定要去。
    十四岁的杨青,有着冲动,有着叛逆。就像那满是棱角的石子,只有在颠簸中才能慢慢磨掉。
    “哎,哎!”杨大志看着已经到自己嘴巴那么高儿子,略有发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眼神中却有着坚定,又深深地叹了两口气,似乎身上有块千斤巨石压的他喘不过来气。
    杨大志知道自己的儿子,从小有些倔强,却乖巧懂事,在村子里从来没有惹过麻烦,今天却是一反常态。
    “爹,就算你和我娘不让我去,我自己也会偷着去,不就是几十里地吗,我爬着也爬去了”杨青看到他爹叹了两口气,比往常好像更加苍老了,心中酸酸的。他知道自己的爹是朴实的乡下人没什么能耐,自己不应该这样逼他。但他不想一辈子都这样,牵着老黄牛耕那几亩薄田。
    “爹,我不孝,等儿子有出息了一定加倍孝敬你”杨青在心里默默的想着,眼睛却是一直看着他爹。
    “小兔崽子,还反了你呢,你要是敢偷着跑,看我不打折你的狗腿”杨大志听到杨青的话心中一惊,随后是气愤,照着杨青的屁股卷了一脚。
    杨青被踢了一脚,用手捂着屁股,低着头不说话,眼泪是啪啪地往下掉,倒不是屁股疼,而是觉得心里憋得慌。
    “行了,挺大小伙子还掉眼泪,丢不丢人,我再想想,小兔崽子”杨大志不再搭理杨青,在院子里忙了起来,原本就不是挺直的腰杆,这时却是有些佝偻了。
    原本应该是充满朝气的清晨现在显得很是沉闷,炊烟升起,很快早饭便做好了,粥加上昨天剩的饼子还有一盘咸菜便是早餐。杨松早就睁着惺忪的眼睛坐在桌旁。
    杨家一家人还没等开吃呢,杨大志就开口说道。
    “我决定让杨青去镇里干点活,还是学点手艺咋的都行”杨大志往那一坐,摆出了一言堂的架势。
    杨青听到他爹说出这话不禁喜出望外,眼睛还有些红,却被这意外的惊喜弄得满脸兴奋。六岁的杨松却是疑惑和不解。何秀刚拿起碗筷,听杨大志说,啪的一声就把碗筷放在了桌上。
    “哎我说大志啊,咱俩不是还没商量好呢,怎么你就自作主张了”何秀看着杨大志,不明白他怎么突然自己做主了,又有些不安地地说“孩子还太小了,等大点再出去也不迟啊再说……”
    “都十四了不小了,我十六那会和你都定亲,这事还是趁早解决了,我看这孩子现在心都不在肝儿上了”没等何秀把话说完,杨大志就打断她的话。
    “那孩子能去干什么呢,这么大点啊”何秀仍然劝说着,儿行千里母担忧。
    “一会吃完饭,去老李家看看,宏伟在镇上应该能认识点人,咱…咱一会去求人家帮帮忙”杨大志以前没求过人,为了儿子没有办法。
    “虽说是一个村子的,但求人也不能空手去啊”何秀嘴上说着,心里却想“出去就出去吧,又不是当兵打仗啥要命的事,就出去几十里,实在不行就回来呗,出去碰一鼻子灰,回来就踏实了”
    何秀在自家男人下完决定后,也就把事想通了,觉得事情也没自己想的那么严重,也就不再劝说了。
    “一会抓只老母鸡,咱家不是还有一小篓鸡蛋嘛,都带上吧”杨大志想了想,把家里能送人的差不多都说了出来。
    “咱家就这两只鸡,还留着下蛋呢,哎行,带着吧,希望这样能帮儿子弄个好点的活计”何秀也知道这时不是仔细的时候,本来这些鸡蛋是给她俩儿子补补的呢。
    杨青看父母都答应了,知道只差李宏伟能不能帮上忙呢,很是欢喜,脸上都笑开花了。他也知道家里实在是没什么能当礼送的了,只能送母鸡和鸡蛋。鸡蛋一直都没舍得吃,现在却要为了他而送掉,心中那份喜悦淡了不少。
    “我一定要努力,等有出息了天天炖鸡肉给爹娘和弟弟吃,一定!”杨青什么都没说,只在心中默默地想着。
    杨青在一旁听的似懂非懂,想插话也插不上,在一旁干着急。
    “事就这么定了吧,吃饭吃饭,凉了都!”
    ……
    吃过完了早饭,一家四口带着一只老母鸡和一小篓鸡蛋去李宏伟家,现在地都耕的差不多了,也不差这一时三刻,现在去能赶上李宏伟家人都在。一开始不打算带杨松去的,可是杨松满地打滚又哭又闹,三人都没办法,只能带着了。
    村子不大,家家挨的也近,没用多少时间就到了李宏伟家,同样的三间小土房,低矮的篱笆、低矮的木头门。
    “老李大哥在家吗”何秀站在木门旁喊道,李宏伟的父亲比杨大志大十岁左右,是一个辈分的。
    “在家呢,是秀儿啊,这是咋了,来的这么齐啊”李宏伟的母亲正在收拾碗筷,也是刚吃完饭。
    “还不是因为杨青这孩子嘛”一家四口跟着李宏伟的母亲进了屋。
    “叔,婶来了”那李宏伟穿着灰sè的长袍这和他爹聊着呢,看到杨大志等人进屋起来打着招呼。
    互相之间都打了招呼,无外乎“吃了没?”“吃啥了?”杨青杨松也都和李宏伟的爹娘问了好。
    杨大志和何秀找了个凳子坐下,屋子不大,也没多余的凳子,杨青和杨松就在他俩身边站着。
    杨青以前经常和李宏伟一起玩,关系很好,这几年李宏伟在镇里给人当了府兵,早和以前不同,几年下来也就没以前那么熟络,这次还是有求与人,杨青这时显得有点拘束。
    “宏伟最近在镇里挺好的吧”杨大志第一次求人办事,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就那么回事吧,叔地都耕完了就等着种了吧,要说咱村谁最勤快,还得是大叔你啊,每年全村你家收成最好了”李宏伟二十多岁,身高相貌都不错,穿着干净的长袍,言谈举止一点不像在这穷乡僻壤长大的。
    何秀和李宏伟他娘东家西家的扯着,不时地夸夸李宏伟这样那样,李宏伟他娘笑的嘴都合不拢。杨松蹲在地方逗哪只被绑了翅膀的老母鸡,杨青在一旁傻呵呵地笑。
    “快了,快了”杨大志一时也不知怎么开口,戳了戳那粗糙的双手。
    “哎,杨青这孩子啊,也想去镇里见见世面,大侄子你在镇上认识的人多,看看能不能帮着找点活干,最好啊能学点手艺,叔我这是没啥办法,只好豁出这张老脸了”杨大志看着儿子催促的眼神,硬着头皮直接把话说完。
    “哦,这事啊,宏伟你看看要能帮就帮你大叔一把”李宏伟的爹看了地上的老母鸡和鸡蛋才恍然大悟,便对李宏伟说道。
    “叔,镇里其实也没什么好的,还没咱乡下好活呢,干点什么不容易啊”李宏伟有些感慨。
    “宏伟哥你就帮帮我吧”杨青沉不住气开口跟李宏伟说道。
    这时何秀和杨大志也跟着说着话,语气中有些低气。
    “叔婶你们别急,让我想想”李宏伟低头想了想“镇上有家打铁铺,我们府兵的兵器都是那个打铁铺打的,那铁匠手艺很好,在镇上是很有名气的”
    “他这个打铁铺啊应该需要小学徒,就是平常帮忙打打杂什么的,杨青自己努点力干个几年没准能学点手艺,到时能打个农具啥的,我跟那铁匠说说应该没有问题”李宏伟顿了顿接着说“他那啊能供你吃住,就是没工钱”
    “学打铁啊,挺好挺好,能学到手艺不花钱就不错了,还要什么工钱啊”杨大志看到李宏伟肯帮忙,心中落下一块石头。
    杨大志心里其实没指盼着杨青真能学到什么手艺,能学到最好,就算是学不到回来杨青也该死心了,踏实在家干活了。
    杨青听到能去学打铁,又是激动又是兴奋。
    李宏伟随后又很有见识地帮杨青谋划以后的路,让杨家夫妇放心了许多。
    杨家是千恩万谢,好话说了一箩筐。
    李宏伟明天便要回到镇里去,一商量之后也就不等忙完农活了,明天杨青就和李宏伟去镇里。
    在两家推搡几次之后,李家留下了母鸡和鸡蛋,杨大志带着全家离开了。
    这件事情就这样解决了,杨大志和何秀都满意,学成了成为铁匠,就算学不成,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杨青今年才十四岁,浪费几年光yīn,就全当去见世面了,也满足了儿子的一个心愿。

第三章 离别,双兴镇
    从李家出来之后已经是rì上三杆了,回到家后杨青随着杨大志套好牛车去耕那些剩下的地,杨青娘何秀在家整理下杨青的衣物让杨青明天带走。
    且不说杨大志一家现在都是什么样的心情,且说时间飞逝,朝升朝落,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转眼各家就都掌起灯来。
    杨青和杨大志今天回来的比较晚,一天的时间把剩下的地都耕完了,接下就要播种了。
    干了一天的活,杨青看起来依然很jīng神,手脚麻利地卸牛车、办草料。
    何秀把饭菜准备好了,比往常要丰盛许多,六岁的杨松注意力被饭菜吸引住,已经暂时忘了明天他哥杨青去镇里的事情。
    这一顿饭吃的很温馨,平常不喝酒的杨大志今晚也喝了两盅白酒,略微有些醉意。
    吃过饭之后杨松就去睡觉了,和一般大的孩子疯玩了一天早就累了。
    杨青帮着他娘收拾完碗筷,杨大志就招唤着杨青坐在桌旁。
    “杨青啊,明天你就要和李宏伟去镇里了,在镇里你得好好的跟着学,得多看多学”杨大志嘱咐着“到那没有师傅特意教你,全靠你自己留心学呢,咱不如别人花钱学打铁,可自己得好强。”
    “我知道你不是惹事的孩子,可爹还是得告诉你在外面别惹是生非”
    “我知道爹,你就放心吧,我到那肯定不会偷懒的,也不会给你惹麻烦的”杨青认真地做着保证。
    “儿子,到那要是有人欺负你,不行就回来,大不了就不学了”何秀一边洗着碗筷,一边说道,何秀心一直担心着杨青在外被人欺负。
    “出去了碰到点困难就跑回来,那还能学到什么啊”杨大志不太赞同何秀的话“遇到事情能不计较就不计较,吃点苦对你有好处,真有人欺负你让你受不了了就回来跟爹种地”
    “我老老实实地,谁能欺负我啊,就算有人欺负我我也不和他们计较的,能学到本事才是能耐呢”杨青笑嘻嘻地说着,把爹娘的话记在心里。
    “能学到本事最好,学不到也没事,你自己在外得注意安全,等有空了我就去镇里看你”何秀擦了擦手,也坐在了桌旁。
    “你自己得勤快点,能干的活就帮着干,干不了的就帮着打打下手,勤快的孩子到哪都不招人烦,少说话多办事”杨大志和何秀一人一句,无非就是告诉杨青该怎么做。
    “我明天就走了,咱家那些地也快种了吧”这几年都是杨青帮着他爹弄着地里的活,这一走就得他娘何秀跟着下地干活了。
    “地里的事你就不用瞎cāo心了,以前不都是我和你爹种地吗,我一个大人还赶不上你个小屁孩啊?”何秀不以为意地说道。
    煤油灯时不时‘噼啪’地响起,三人就这样做在桌旁聊着,杨青的爹娘说了很多,都是些叮嘱杨青的话,让他在外学会照顾自己。杨青认真地答应着来表示自己都已经记住了。
    渐渐的夜已经深了,杨大志把需要说的话都说了好几遍,这才安心地去睡觉。
    杨青在被窝中辗转反侧,各种情绪徘徊在心头,就和昨夜一样难以入睡。不管杨青现在怎么样,、夜依然是夜,不会因他而改变或是停止。
    ……
    天还没亮,杨青就早早起来洗簌,一晚没睡上几个时辰,此刻还是jīng神十足,洗脸洗头发……之后换上他娘何秀给他准备的干净衣服。
    杨青身高约为六尺(一尺=25cm),穿上了合身干净的衣服后比平时英俊许多,常在地里干农活,皮肤有些发黑,让杨青原本消瘦的身体显得结实许多。
    这时杨大志夫妇也起来了,杨青今天去镇里,提前准备妥当,免得让李宏伟等着。没过多长时间,屋顶的烟囱就冒起了炊烟。
    ……
    “哥你别走…呜呜…哥我不让你走”杨松拽着杨青的衣服,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闹着。
    吃过早饭之后,一切都收拾妥当,杨大志夫妇又嘱咐了一番,太阳就升的老高,想那李家也该吃完饭了,杨青刚背上那装了几件衣服的包袱往外走,那杨松才真正意识到杨青要出门,这就开始作闹起来。
    “撒手,看把你哥衣服都扯坏了,你哥出门过两天就回来了”何秀上前抱起杨松,连哄带骗地说着,可那杨松就是不撒手。
    “老弟,哥出趟门,等回来给你买好吃的,把手松开奥,听话”杨青可知道杨松有多么黏人。
    “我不要好吃的,我就要哥和我玩…呜呜”杨松把扯住衣服的手松开又抱住了大腿,眼泪鼻涕抹了杨青一身。
    “行了,不差这一会了,都去送你去”何秀抱起仍在哭闹的杨松,对着杨青说道。
    “松啊,别闹了,跟你哥一起去你李叔家,行了吧”何秀和杨松打着商量。
    ……
    一匹枣红sè的骏马在小路上奔腾而过,留下深深的马蹄印子,马上坐着两人,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这二人正是离开家前去双兴镇的李宏伟和杨青。
    杨青还是第一次骑马,马背上比较颠簸,杨青紧紧地抓住李宏伟的衣服不敢松手,随着周围树木飞快地倒退,他也离那个养他十四年的家越来越远。
    弟弟的哭闹、母亲的不舍和担心、父亲的眼神让杨青不敢再回头。
    此刻杨青心中有着刚刚分别时的伤感和对以后rì子的向往,也有着对未知的兴奋激动以及那一丝丝的恐惧。
    枣红马能rì行百里,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已经到了那双兴镇外,李宏伟和杨青翻身下马,牵着缰绳徒步向镇中走去。
    双兴镇不大,一天来往的人可不少,挑柴的,打猎的,推着独轮车的…守卫们无jīng打采地打量着行人,寻找着有没有可疑人士或是寻衅滋事的。
    杨青和李宏伟并没有引起守卫的兴趣,随便扫了一眼,接过两枚铜板的费用就放进了城。
    “进一次城就要一枚铜钱啊”杨青这次从家里出来,他爹一共就给了他十枚铜板,家里实在也没有余钱“怪不得每年过年都是娘一个人来呢”
    “哈哈,杨青你就别心疼了,一个铜钱也就能买一个烧饼,好好学本事以后多多地赚钱”李宏伟哈哈一笑,拍拍杨青的肩膀。
    “走,领你好好逛逛,熟悉熟悉这个双兴镇”
    街上过往的人很多,街道两旁要么是各种店铺,要么是各式各样的小摊。卖饼卖馒头的、卖布匹的、饰品玩物的,还有一份打耍卖艺的,围了好几层人,这些杨青的小村庄中根本就没有,他是东瞅瞅西看看,目不暇接。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李宏伟给杨青介绍了双兴镇,也详细地介绍了那个铁匠铺。
    双兴镇隶属于风居城,两者相距一百八十余里,规模也是相差百倍,李宏伟也只陪那王老爷去过一次风居城,听说那风居城很是神秘,有很多的地方普通人根本不让进,并且凡是进入风居城上空的飞鸟都会无缘无故地摔落在地。
    双兴镇没有出奇的地方,和周围的镇一样,都是商贾往来,店铺林立,没有出sè的景致,也没有出过传奇人物,就是镇里当官的都不是本地人。
    二人是边走边看,念在同一村庄的,也念在儿时一起玩闹的时光,李宏伟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双兴镇一共有三家打铁铺,李宏伟说的那家就是这三家中最大的,在镇中是很有名气的,那铁匠师傅在镇中混的很不错,以铁匠这个低微的职业能混成这样,可见是铁匠的手艺如何。
    这打铁铺名叫八锻铁铺,铁铺的老板又是这打铁铺的大师傅,王二力,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王师傅。
    王二力有个大哥王大力,说是比王二力厉害许多,只不过王大力不屑于在这小镇中当个铁匠,王大力到底是干什么的,李宏伟也是不知道。
    王二力有三个徒弟,平时都是当他的副手,边看边学。但是,杨青进入打铁铺后和那三个徒弟的身份是不同的,那三人都给王二力交了学费是徒弟,王二力亲自教授的。杨青去了是帮着干着杂活是小学徒,能不能学到本事完完全全看他自己了。
    八锻铁铺的主要收入是打造兵器,打造出的兵器锋利无比,样式jīng美,兵器上布满花纹,或如高山,或如深渊,正是映衬他的打铁铺的名字---八锻
    其他的打铁铺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