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穷碧落 全集by姒姜-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概也见过几次,也不过草草地看了几眼,她所见到的那种和善的笑容里总有着一点儿不真实,让人瞧着无法从心底喜欢。当然她并不会对某个人有特别的关注,除非那人有病。
“咳咳,咳咳咳”舒遐园里的浅浅深深的咳嗽声几乎已是众丫鬟仆人听惯的,要是哪天这咳嗽声忽然消失了,对他们来说不外是两种可能:一,大少爷过去了。二,大少爷病好了。显然在他们心里,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些。
“太夫人,夫人,大少爷,恕典央无能……”老大夫在一旁哀叹不止。他这七年来一直遍查各种医书,甚至还外出与各大名医相讨教,但却始终一无所获。大少爷这病似是寒气郁结于心,然开各种行气化坚的药,甚至是猛药,却都不见有丝毫效果。伤寒之症他是绝对不信的,可每回二少爷请来的名医却都是同一说辞,只留下几副药便走,终是什么起色也没有。“唉,如果当年宣家、曲家后人在近旁的话,只消一个,定能解大少爷之病痛了。”
“湛儿,湛儿……”夫人贺氏晓帘难掩哀凄地哭出声来。
这时屋里最年长的太夫人齐氏流泠清了清嗓子,“也罢,只要湛儿能像现在这样不再厉害起来,那也……晓帘,你也不必太伤心了。”
“娘,可湛儿他,他才二十二哪!难道让他一辈子都躺在床上?”夫人扑在儿子的床边啜泣。
“娘,都七年了,儿子只求能时时看到奶奶和娘康康泰泰的就心满意足了。”床上的人儿开了口,清澈的声音中流有一丝醇厚的醉人味道,极具安抚的味道,如果不是那咳嗽,决不会有人想到这种声音会由一个看去已病入膏肓的人口中发出。
“唉……”太夫人长声一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道,“典央,你瞧瞧这方子。我前儿去庙里求愿,碰上一位高人,跟他说了,他就给了我这个方子,你瞧着试试。”
“是。”典央接过方子,细瞧之下不禁大惊。“啊,太夫人,您,您说的这位高人现在何处?”
贺夫人立时朝典央看去,太夫人当然知道典央话里的惊诧由何而来,当下她只长长一叹,“那位高人性喜云游,只怕此时已是寻之不见了。”
“怎么了典央?”贺夫人锐利地问着。
“回夫人的话,开此方之人医术高明远胜当世名医,此方之效,典央虽不敢称一定能治好大少爷,但应能使大少爷的病略见起色。”典央捧着这张方笺如同珍宝。
“是吗?”贺夫人与太夫人相视一喜,“那真是老天保佑我儿了。”
“对了,娘,何不派人去找找那位高人?”贺夫人满眼是儿子重病得释的期盼。
太夫人笑了笑,应道:“那是自然,我回头就着人去大力寻找。现在就让湛儿好好休息吧。”
“嗯。”贺夫人应了声,回头又朝儿子爱怜地看了眼,“湛儿,你好好休息,娘晚上再来瞧你。”
“好。奶奶,娘,你们不必太过担心。”床上的人儿咳了几声,终于还是忍下了,把话勉力说完。
“那老夫也告辞了。”典央急着想回府将药方核对一番,说着也要起身告退。
“典大夫请稍待,咳咳,我还有话想,想问。”床上的人忽然就唤住了他。
“湛儿?”贺夫人不解。
“娘,我与典大夫聊聊。”声音中透着丝丝安抚与解释的意味,却不容人回驳。
“那好,别太累了。”贺夫人在得到应允后,终于退出屋外。
“大少爷有何吩咐?”
“你坐近些。”
“是。”典央有些犹疑地坐到床边。
床幔里的人一张苍白却仍显出出色五官的年轻人正闭着眼轻轻喘息,良久方吐出一句:“典大夫,这张方子真的比之前吃的有用?”
“是。大少爷,虽然前方也是太夫人由高人处得来,但此方比之前方有许多更进,更适于大少爷的病体。”
“咳咳咳咳”年轻人闭紧眼忍了下,才将这阵咳意强力压下,“那就请典大夫配两副的药过来吧。咳咳,一副制丸,一副就交给下人去煎。”
“大少爷……”典央有些莫名其妙。
“制丸药的事你就不必和任何人提起了,咳咳,过些天就直接送到我手中吧,最好莫要让人瞧见了。”
“是。”典央听着心中有些惊悸,却不明白这惊悸由何而来,只能愣愣地瞧着床上的人。
那年轻人睁开凤眼,明锐的眸光清清幽幽地投到典央的脸上,让人一怔。只见他略展一丝淡笑,温温醇醇的,像在安抚典央不安的心,“有劳典大夫了。”
“呃,应该的应该的。”典央应下来,心中暗道,定是大少爷有什么安排吧。这个大少爷自小便聪明非凡,若不是这病,只怕比现在的二少爷会做得好上一倍呢!唉!这病哪!回去定要好好再研究研究了。他暗自打下主意,便告辞出了许府,仍回铺子。
如今已是初夏,暑气渐浓,即便入了夜,还是难见凉意。苏绵翼几次想推开窗透透气,但在看到枕边的那支荆钗时,又打消了念头。她将钗攥紧在手中,翻了个身,默背着以前不知背过凡几的口诀以便入睡。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候。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要识迎随,须明逆顺;况乎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
才渐趋迷糊,门外忽然响起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小翼,小翼?”
苏绵翼一个翻身猛然清醒,“谁?”听声音似是典央师傅。
“是我。”典央在门外沉了沉气,声音虽仍是轻轻的,但已能听得分明。
“来了。”苏绵翼披上外衣,直觉地就伸手去拿梳子,但一个转念间,她便拿起床头的荆钗,将长发一挽,点燃了烛台,将门打开。“典师傅。”
典央朝她看了眼,“嗯”了声,也不走进屋,只是在门口欲言又止。
“典师傅请进来再说吧。”苏绵翼让在一侧。
“呃……”典央犹豫了会,终于还是摇了摇头,“你随我来。”
苏绵翼轻应一声,将烛台放好,把门带上,便随典央到了药房。典央将门户都关好,才神色郑重地走到苏绵翼跟前,“小翼呀,你别多心,我是让你帮我一起配副药……这事,任何人这里都不能说。”
“好。典师傅。”苏绵翼认真无比地答应道。
“好,好。”典央清爽的老脸上显出一抹宽慰,目光也因这份心安而漾出慈和的柔光,看得苏绵翼有些恍惚,似有一种久远的温暖在记忆中荡漾,让她对眼前这个老人的目光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先去拿药。”典央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药笺,慢慢走到药库里去了。
苏绵翼有些奇怪地看他一眼,但也没什么好奇地便开始生炉灶。应该是制丸吧。她这样轻想。
果然,不出半个时辰,典央拿了一大包配好的药出来了,看见她正在生炉灶,微怔了怔,却也并不很意外,“炉灶先慢慢来,你过来帮我一起把这些药给研碎了再说。”
“是,典师傅。”她拍了拍身上的灰,走到一边的水盆前,净了净手,又仔细擦干,才走到典央身边。这一串动作流畅又自然,看得典央觉得怪异,但又觉得再平常不过,仿佛她本就是干惯了这些活的,什么细节都严谨得很,比他那三个徒儿要稳当多了。一时间他不禁兴起收她为徒的念头。
“小翼啊……”
“典师傅?”
“呃,先干活,干活。”以后慢慢再说也不迟,学医之道光是细心还是不够的,还得看看她有没有这个天赋。典央将此心放在一边,嘱咐道,“你没干过这些活计吧?不要紧,一步步来就好。喏,你先把黄……把这药用药研子研碎了,要研得细,匀。”
“嗯。”苏绵翼在一旁的小椅子上坐下,将一块块的黄精放入研体,细细地开始研磨。而那一厢,典央也忙着将药分类,称重。苏绵翼闻着药香,也将堆在长桌上待研的药一个个细瞧。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这几味不是四君子汤么?该方以汤剂方显全效,怎么反制丸药呢?苏绵翼心下疑惑,又见典央拿出了另几味药黄耆、山药、桂枝……那个是附子。看来这个病人阴虚气弱,久病气虚,还伴有低热之症,并不好医哪!但如果是对症之方,那此方只需服他个半年,此虚症当愈。
典央也在研究着这个方子,但因苏绵翼才来药铺半年,并未涉入过这些活,终是有些不放心。当时是看她于药行几无所知易于守秘,但这无知在制药上总是让典央放不开手。所以他没看几行便抬头看一眼苏绵翼,看了几次后,见她从容不迫,有条有理,便安下心,也没在意她何以这般熟悉,只是认定她是个可造之材,便一心潜入药方当中。
直到四更天时,苏绵翼已将所有一应药物俱研碎了,各分各类地在长桌上摆好,又把旱连草捣好,取汁与面粉浆、米汤和匀,倒入早已熬化的蜂蜜中,调了半晌,便将药份以性味先后倒入,慢慢搅匀。
在快好时,苏绵翼问了声已沉浸在药书中早忘了今夕何夕的典央,“典师傅,是用竹制药篇还是用凝精壶?”
“用竹制药篇。”典央头也没抬头地顺口答了句,又俯下头翻查药典。
苏绵翼将药渣滤了三遍,以纯厚浓稠的浆汁倒入一排竹制药篇。然后将之放于沥水竹篾上冷却。直至一切完成,十五颗丸药制好,天已微明。她揉了揉略有些发涩的眼,将药分盒盛好,走到典央身边,“典师傅,丸药都好了,辰时我还要与豫婶子去买菜,请容我先回去睡了。”
“哎,好,好。”典央分神朝她看了眼,欠疚地一笑,“小翼,辛苦你了。”
“典师傅不用客气,小翼应该的。”当初要不是典央收留她,她只怕已经饿死了。
“哎,快回去休息吧。要不,今天我叫豫婶一个人去买菜好了。”
“不用麻烦了。我睡一会儿就没事的。”苏绵翼点了个头,将药盒交给典央,便退出了药房,并将门仔细地关好。
“呵啊……”她盖住一个呵欠,再度揉了揉眼睛,心中却浮起一个念头,刚才那副药里如果能改加山茱萸、地黄补养肝肾或许会更好些。嗯……都是些补养的药,无一关乎发表、攻里、和解、温经,看来那大少爷果然不是得了什么伤寒之症呢!倒是像气血两虚,怎么什么人都说是伤寒呢?
苏绵翼揉着眼睛走回房时,那边的典央却在看了那盒子丸药发了好长时候的怔后,才猛然惊觉到这丸药制时,他几乎就没指点过,这下可怎么办才好?小翼根本就与医药沾不上什么边,这药的时序要是放得不对,可什么药性都改了呀!
典央急得团团转,一会儿怪自己只顾着查对方子,一会儿又暗恼小翼什么都不问就自说自话地瞎搞。就在他想将药毁了重制时,他看到了一叠压在炉灶前的包药的纸。一张张,似乎极为平整,像是刻意整过的。他拿起细看,由上到下,每张上都残留着些细屑,他看了又闻,终于心下一宽,顺序全然没错。也许是他关照过小翼的吧,这孩子办事牢靠。他舒心地绽开一抹笑,只是隐隐觉得事情仿佛有些不对,但到底是什么不对,他又觉不出来。甩了甩头,他将药盒揣入怀中,吹熄灯烛,趁着众人还未起身,小心地关好门户,回房。
待天放亮了,他还得再去一趟许府呢!
第二章
这一天,苏绵翼还是没和豫婶去买菜。卯时三刻,她已坐在与典央一同前往许府的马车上了。
典央看着一直没有作声的小丫头,轻言安抚:“不用怕,大少爷是个很和善的人……再说到时你只需帮我拿好药箱就行,也不用说上什么话。”
“是,典师傅。”苏绵翼静静地应了声,一向白得近于透明的面庞瞧不出一丝儿激动的心神,只是安静。
典央看着看着,只觉自己心中的那一簇浮躁之气也随之安抚,渐渐地四气归心,神怡自然。恍然不过片刻的工夫,许府已经到了。
马车停下,典央回神,心道今日的车夫赶得倒快。“小翼,拿好了。”
“是。”苏绵翼背好药箱,随着典央跨入许府的偏门。
一阵亭台穿绕,平岗远山,竹坞曲水,很为小巧典丽。苏绵翼注意到许府的大部分穿廊几是借水而设,因水而环,初入园时,只见清晨朝曦,烟水迷蒙。走在路上,时而石桥一弯,时而池鱼锦丽,绝不让人心生厌乏。最难得还是那一池荷花,开得并不多,却打点得极清雅,望去使人心旷神怡。苏绵翼穿行其间,暗暗点了点头,倒的确是个养病的好地方。山水自然,自有其灵秀之处,得之佳便怡养身心,这大少爷住在这么一个所在,病已稳住三分。
走到一处布置简洁古朴摒弃工巧的院落,典央停了下来,回身嘱咐道:“小翼,进去后不可造次,没让你说话,你什么都别说,记得了?”
“是,典师傅。”苏绵翼不厌其烦地又应一声,倒是典央自知过于谨慎,不觉自失一笑。但转念想,总是警省着点好。
“咳咳,咳咳咳”才方踏入内院,苏绵翼便听见浅浅深深的咳嗽声不时地传来。她皱眉,这咳声劲气微弱,略带嘶哑,已是垂死之症。但再听,她又发觉并不其然,这咳声中还是有一股说不清的欲扬之力,只是被什么压制着,缠绕得极为虚渺。苏绵翼细细回忆昨夜研制的药丸,找不出这缠绕之疴何来,再多补益也是枉然,而且一个不当反有扬恶之果。
“典大夫来啦?请快进来吧。大少爷已经起身了,夫人也正等着您呢。”门口一个明艳的少女笑盈盈地朝典央招呼,顺带也向苏绵翼打量了番。
“哦,有劳扶疏姑娘。”典央显见没有少女的轻巧,仍是略为拘束地还了一礼。
“哪里。”少女并不在意,倒是对苏绵翼来了些兴趣,她侧身领着二人边往前堂走边问,“这位是?”
“哦,这是铺子里新来的,小翼,还不见过扶疏姑娘。”典央小心地朝少女看了眼,对身旁默不作声的苏绵翼轻道一句。
“小翼见过扶疏姑娘。”苏绵翼低低地喊了声,仿似怯懦,却又不像。那少女回头朝她仔细审视了一番,但因并未找出什么不妥,只得作罢。
“小翼只管叫我一声姐姐便罢。”应该只十六吧?那么苍白的脸色,比之屋里躺着的大少爷也不惶多让了。
“嗯,扶疏姐姐。”苏绵翼并未在意少女只是一声客气,便真的那么老实地又唤了句,倒是叫得少女微怔,随即轻轻一笑,将本来暗生的疑忌之心尽皆撤了去了。这小姑娘倒也真愚得紧!
又走了几步,已转入内堂。扶疏停下脚步,对二人道:“二位稍待,我去通报夫人和大少爷。”
“有劳。”
不过是眨眼工夫,扶疏便来请:“二位请进。”
二人便跟在后头入了内堂。还未来得及打量周遭的一些事物,苏绵翼便被一股淡到几闻不出的暗香勾去了心神。这……这是“冥思”?!她一双满是惊讶的杏眼直瞅向躺在床上轻声咳嗽的男子,他的面容隐在帷帐里,看不见什么。这个大少爷居然中了这种毒,难怪长年卧病不起了,也真是难为他拖了七年之久。
“夫人,大少爷。”典央行礼。
“典大夫,怎么样?”贺晓帘赶紧问着。
“回夫人,这药方老夫已经细看过了,很可一行。”典央从袖口掏出那张方单,交给扶疏。扶疏拈过再递到贺晓帘手中。
贺晓帘看着她并不见得懂的方子,面露欣色,“好,好,这就好。扶疏,这就叫下人去煎药,仔细看着点。”
“是,夫人。”扶疏应了一声,拿起方子便退下了。
“典大夫,如若这次湛儿大见起色,我,我定当重重谢你!”
“夫人哪儿的话,这是老夫应该做的。治病救人,本就为医者之道,更何况大少爷是老夫一家的恩人……”典央本还要往下说,却被床上的一阵咳嗽声给止住。而且那咳声似是愈咳愈烈,到后来竟是止都止不住。
贺晓帘立时扑在床前,心疼地轻唤着已咳得缩成了一团的儿子。
“夫人请让开些,老夫替大少爷瞧瞧。”典央马上走至床边,看了看,回身就要拿药。“小……”颈后立时伸来一只白得微带透明的手,手上还递过一瓶药。
典央微怔,也不作细想,拔开塞子嗅了下,便凑到大少爷鼻下。床上的人连吸好几口气,方将这股咳意压下,不知有意无意,那双明锐的眸光还清清澈澈地往苏绵翼脸上一划,随即转开。
典央舒了口气,正待说话,手腕处忽觉被人搭住,他低头一看,正对上大少爷一派清和的目光。顿时,他迟疑着对夫人道:“夫人,请先回避,老夫要给大少爷好好看看。”
“我是他娘……”贺晓帘担心,并不想离开。
“娘,咳咳,您就相信典大夫吧。”淡淡的嗓音,仿似细雨般渗入在场所有的耳里,润物细无声。
贺晓帘犹豫再三,终究还是退出内堂。屋里只剩下三人。
“典大夫,这位姑娘是铺子里新来的?”很轻的问语,听来什么都是温和的。苏绵翼微拧细眉,这人说话间气弱声微,虽是好听,但恐怕命已悬丝。
“是。她叫苏绵翼,半年前老夫在平岩脚下见到收回来当个帮工的。”典央微笑着看了看一直不吭声的苏绵翼,又补充一句,“她极安顺的。”
“苏绵翼,绵翼,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床上的人浅淡地吟了一句,忽然侧问道,“令尊何人?”
这看似书生随意诵来的几句诗,却听得苏绵翼浑身一怔,目光迷离中带上了几分朦胧。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翼儿,你可背熟了?这便是为父的期望,寄予在你的名字里呢!便要你福泽如川之流,绵翼不绝。
“小翼,小翼?”直到典央纳闷的叫声才把她从这回忆里带回来。
“典师傅。”她闷闷地应了声。
“你这孩子!”典央斥了声,回头对床上的人回道,“大少爷,这孩子头一次来,还小,不懂事,准是吓着了。”
“哦……”那人不置可否地应了声,便不再继续追问,转开话题道,“药制好了么?”
“好了。小翼,拿出来。”
“是。”苏绵翼打开刚刚放在桌上的药箱,从中取出一只木盒,送到床前,递给典央。这一送,便不可避免地清清楚楚地与床上的那位大少爷照了面。
这丫头白得不寻常,似是久未见日光般带着透明之色,看去是极为温顺,但似乎又有些不一样。许乐湛凝眉朝苏绵翼一睐,便已将面貌全数瞧在眼内。她极为安静,但并非毫无想法,她只是不说而已。无形中,许乐湛对她有些防备,随即又轻笑在心,三年了,这次他会派什么样的人来?他期待着。这病体反正也就这么着了,无所谓他想怎么暗算,只要他不会伤到自己所重视的人就行。
苏绵翼本来不抱希望的心,在看到许乐湛的面容时,又升起一丝转机。瞧他神情似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无华,但眼神仍是犀利隐有神韵,显是精气未散,可治可治。她目光微漾,看来这几年也有高人调养,虽不知如何解毒,但也好歹将其本元固培得不错。
回程也是静极,典央固是想着那药,就是苏绵翼也在仔细回想着“冥思”的毒性。记得有一本《麟州药志》上写到过一笔:
“冥思”其毒,源自戈壁一活物,名曰:玲珑。其物小如地龙,细长三分,身有百脚,体有一丹,极毒。采其丹,配以草石蚕、犀角、蜚蠊、黄颔蛇胆、天名精、萎蕤等物,毒性愈烈。其毒直入任脉,中者,通体乏力,如倦倦沉思,终日神魂不守,三日其胸现赤斑一点,粉色晶莹,中似有活物,隐有血丝浮转。五日,周身暗萦淡香,毒入愈深,香气愈烈。七日,必死。世未闻解毒之法。
世未闻,并不代表没有。苏绵翼沉吟着,七年都拖下来了,说不定其毒已淡,只是郁结于其肺腑,难以摆脱吧?不过,她不能肯定,七年的毒到底与其人构成了一种怎样的平衡,万一毒解神散,该如何办呢?或者,索性将其毒反引出来,再解之?但是,这么一来,于其本元恐怕多有亏损,要将养的时日就会比较长,且还出不得一点差错。
“小翼,你的名字起得真不错,你爹爹一定是个读书人吧?”典央回过神,笑呵呵地问着低头不语的苏绵翼。
“嗯?”苏绵翼抬起头,怔了几分,才幽幽道,“应该是吧。”关于爹爹的记忆,其实只有三年。
“怎么?”典央因其语中的不确定而不解。
“爹爹在我七岁半时就过逝啦。”她闷闷地回了一句,眼神中闪过一些莫名的意绪,让典央有一种秋叶飘零的错觉。
“哦……”典央拍拍她的肩,没再说什么。
回过“济人堂”,众人都朝他俩看了过来。典央的大徒儿戚键马上上前,“师傅,您回来啦?”他看也不看苏绵翼一眼,就一把拿过她肩上的药箱。“师傅,大少爷好些了么?”
典央叹气着摇摇头,“唉,师傅无能啊。”
“师傅这是说什么话!大少爷的病本来就难治,这些年有些好转,都是师傅您的功劳啊。”戚键将药箱放好,又倒了杯水给典央。
这话一说,典央的气叹得更重了,“这哪里是为师的功劳啊。唉……”
苏绵翼静静地站了会儿,便转到后院去了,那儿应该还有菜要洗吧。豫婶今天没听成评书,一定心情不大好。于是,她悄悄地退出正堂,只有一双轻蔑中又带得意的眼睛瞟了她一眼。
“咦?回来啦?”豫婶嗑着一把瓜子踱至井边,见苏绵翼闷声不响地在洗菜,心下倒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本来她的确是被典师傅叫去的。
“嗯。豫婶。”苏绵翼抬头温温地应了声,让豫婶更觉有几分愧疚。
她想也蹲下洗菜,但无奈手中还抓着一把瓜子,她尴尬地笑了笑,“哎,小翼啊,这菜搁搁再洗好了,来,先吃把瓜子。”她不由分说地一把拉起她,便塞了一把瓜子到她湿漉漉的手上。
苏绵翼有些傻眼地看着手中的瓜子,好半晌才应道:“谢谢豫婶。”
“哎,客气啥?”豫婶看着她把手中的瓜子捏紧,心中顿时畅快了许多,呵呵笑着又说,“我今早儿裁了块布,本来是给我家茵子的,但现在瞧着一定是你合适。待会儿给你量量,也做件新衣裳。”
“新衣裳?”苏绵翼喃喃地重复了一声,眼中不禁也迸出一晕漾着潋滟之色的笑意,不大有喜怒的脸上顿时耀出一痕如月破云的清辉,照得豫婶怔愣着难以回神。
“呵呵呵,小翼姑娘啊,你的药可真灵!吃了几餐,就真的好啦!”肉摊上的李麻子讨好地笑着,顺道将一颗猪心包了,也与骨头一并放入苏绵翼的菜篮子里。
苏绵翼细细瞧了瞧李麻子的脸色,油头大汗的脸上,红堂堂的,更显得那大半脸的麻子清晰可爱。她不禁“扑嗤”一笑,嘴角上绽出两个隐约的梨窝。“李大哥不用客气。”
李麻子瞧着她怔了好一会儿,才讪讪地搔搔头,“呵呵,呵呵,小翼姑娘笑起来可真好看哪!”啧!怎么平日里瞧着没这种感觉呢?刚刚她一笑,好像是冬日里刚摆出摊子时,日头才探出云堆那般,艳艳的,红红的,让人好喜欢一直看下去。
苏绵翼一听这话,顿时脸儿微红,抿唇侧了侧头,小声道:“李大哥这猪心怎么个价钱?”
“啊?猪心?不,不用钱,算是我的诊费啦!”李麻子摆摆一双粗大的手,“这猪心可好吃哪!用盐水煮,也香得让人流口水!你可别塞钱给我,这是咱的交情!”
苏绵翼看着李麻子一脸坚持,只得把手中捏好的钱放回了衣兜里,“那就谢谢李大哥了。”
“呵呵,走好!”
苏绵翼又走过几摊,在金婆的山芋摊子上停下。“金婆婆,我买几个山芋。”
“哦,闺女,你过来点。”金婆瞅瞅四下里,向苏绵翼勾勾手。
苏绵翼凑上前。
“闺女,听说你把李麻子那水泄给治好了?”
“嗯。”苏绵翼看向金婆的脸色,老而红润,说话音虽不高,却底气十足,不似有什么病痛啊。除非是什么风湿关节。
“不是我,是……”金婆把她的头勾下来,附在耳边道:“是我家那媳妇,刚生了个大胖小子,但没奶水啊……你说说,这能治不?”
苏绵翼面绽微笑,也同样附在金婆耳边小声道:“能治。您去弄两个木莲,和一个猪前蹄,煮烂了吃了,并把汤也喝了,一日便通。”
金婆听完点点头,一会儿又问:“什么是木莲哪?”
苏绵翼一愣,随即道:“就是木馒头。金婆婆,你记清楚了么?”
“嗯,嗯。闺女,如果真的下乳了,我一定每天给你几斤山芋。”
苏绵翼轻笑着摇摇头,山下的人,每一个都那么可爱。其实只要看到他们的病痛都能被她医好,她已经很满足了。
所谓医者之道,仁心第一,仁术第二。急病者之所急,体病者之情伤,务求心德一致,悯恤之心不可因人而异。唯要处,当予病者以必治之望,使之心中存机,疾已三分可望愈矣。
这是她从未在书中看到过的,但就是这句话,让她对典央师傅顿生敬意。虽其医术并未臻至高超,但光凭这句话,他已堪当“仁医”。
想到典央,不由又想到昨日见到的那个大少爷。他的毒,不,应该说已成沉疴了,该从哪里下手呢?老实说,她想了半夜,仍是毫无头绪。下意识地,她摸上发间的那支荆钗,如果,如果可以用针……但她从未用过,没有把握呀。
午饭后,她或许应该到山上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草药炼石了。
“大少爷,二少爷回来了。”扶疏脸蛋红红地跑进来禀报。
床上的人儿轻抬凤目,唇边绽出一抹微笑,似有还无,看得人心神一动。“好啊,他回来了。”
“大哥。”才说话间,许府二少爷许简章一身淡青夏衫,轻快地踏了进来。
许乐湛放下手中的书,支着手坐起来,扶疏连忙为他垫好后垫。
“你这次又跑了哪里?”话音间浅淡的意绪牵绕着一屡别样的深意,与许简章对视一眼,又转开,“扶疏,怎么还不沏茶?这人最爱的封州云罗,屋里应该还收着吧?”
扶疏应声将茶奉上,“二少爷,您的茶。”
“呵呵,就大哥记得小弟的喜好。”许简章撩袍坐在床前,俊逸中微沾风尘的脸上有着久经历练的世故,但看着许乐湛的眼神却是喟叹而真诚的。他从怀中抽出一只锦盒,递到床前,“大哥瞧瞧,这是我去纪州德安时得来的,明暖温中,据说可以圈住一个人的神魂,使之永久平安。”
许乐湛轻轻打开盒盖,一佩明黄亮目的形如宴欢者鼓乐而歌的玉件。当即,他轻笑出声,“倒叫你费心了。”他将玉捏在手心,时时触抚,目光变得深沉又寄一遥思。
许简章也同样深沉地注视着这块玉佩,不知是否一时情动,他吟了出来,“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大哥,我……呵呵,我一眼就觉得适合你,就带回来了,也没什么费不费心的。”
许乐湛在心底暗叹一声,只是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