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走到桥端,离岸已经有二十多步,只要不大声说话,岸边的人是无法听到了。吴懿这才开了口:“丞相已经到江州了。”
    “这么快?”魏霸吃了一惊。满打满算,从关中撤军到现在,最多也就是一个半月,诸葛亮这个速度简直是急行军啊。怪不得他要把伤兵留在关中养伤,原来他早就有这个打算。
    “嗯,他急着要去主持永安的战事嘛。”吴懿不阴不阳的说道,顺手递过来一份邸报:“恭喜你,你父子兄弟加官进爵了。”
    (未完待续)


第269章 君令有所不受
    这是一份新鲜出炉的邸报,是关于第一次北伐的定论。由成都发出,但是魏霸相信,这是诸葛亮拟定之后,由留府长史蒋琬等人报给皇帝刘禅盖章生效的。从时间上计算,这应该是诸葛亮离开关中不久做出的决定。
    这其中,最显著的当然是他们父子,魏延因建策、守潼关的大功,拜镇北大将军,加关中都督,封槐里侯;魏霸经营长安,仍领丞相参军,加辅军校尉衔;魏武因随军作战有功,迁陷阵都尉。
    同样守关中有功的赵云拜领军将军,封郃阳侯。其子赵广为抚远将军。
    守上洛有功的扬武将军邓芝迁为折冲将军,封关内侯。
    其他的人各有封赏不等,不过相比较起来,都没有魏延和赵云的封赏封厚。官职可以升,爵位难得。魏延的槐里侯和赵云的郃阳侯都是县侯,这样的级别在蜀汉非常罕见,诸葛亮本人不过是乡侯级,后世都称他为武侯,其实全称是武乡侯,而眼前的这位吴懿吴将军连关内侯的虚封都没有。
    由此可见,实际上关中的首功还是给了魏延和赵云。魏家收获最丰,连还没成年的魏武都得到了陷阵都尉的军职。虽然级别不高,可是年仅十五就有了正式的军职,这是非常难得的荣耀。
    魏霸的实际利益并不大,辅军校尉衔是个虚衔,他的主职仍然是丞相府参军。不过水涨船高,魏家的地位升高,他自然也能从中得利。
    不过,问题总得从两面看,诸葛亮对魏家和赵家的重赏自然会引起别人的不快。他们俩都是从亭侯跃过乡侯,直接封为县侯,这种殊遇也足以让很多人眼红。比如眼前的吴懿。
    当然了,让吴懿如此生气的,倒还不仅仅是因为魏赵两家的大功,更让他生气的在后面。
    诸葛亮要求他们持重,能牵制魏吴两国的兵力即可,不可轻率进军。蜀国虽然刚刚大胜,但是粮食消耗也非常大,要想保住关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要仰仗益州的粮草供应。益州支撑不起两线作战,更支撑不起三线作战。
    归根到底一句话:房陵的战事务必克制,能不打,就不打。
    从全局来看,这个决定并不错,以益州一州之地,同时在三个战场开战是绝对不合理的。可是从吴懿的角度来说,这就是限制他,不给他立功的机会。不打仗,怎么可能加官进爵?以堂堂的皇太后之兄,连个爵位都没有,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魏霸迅速权衡了一下,把邸报收了起来,双手奉还给吴懿。吴懿用两根指头夹着邸报,轻轻的弹了弹,那种从心底里发出的不快溢于言表。
    “将军,丞相老成谋国,这个建议……似乎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啊。”魏霸斟字酌句的说道。他说得很慢,好让吴懿有足够的时间来领会,同时也显得自己足够稳重。
    吴懿的眉头颤了颤,斜睨了魏霸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魏霸这句话说得滴水不漏,却又意味深长。“似乎”,“挑不出毛病”,足以说明魏霸对诸葛亮的安排并不以为然。
    “这是自然,丞相思虑周密,何尝出过什么毛病。”吴懿不紧不慢的说道:“他啊,就是太辛苦了。你看他千里迢迢的从关中赶回来,何苦呢。孙权逆水而上,难道永安就那么好攻?陈到、李严虽然不如他,却也不至于连两三个月都支撑不住吧。其实啊,他大可以安步当车,没必要这么急。”
    魏霸苦笑,这句话可就太直白了,他真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吴懿说诸葛亮这么急着赶回江州,不是因为陈到、李严挡不住孙权,而是不想给陈到、李严立功的机会。那么现在不让他主动出击,自然也是不给他立功的机会。说的是彼,意却在此,这就叫含沙射影。
    魏霸想了好一会儿,微微一笑:“我也觉得孙权不太可能真的发动攻击。如果他有这胆量,之前就开始攻击了,何必等到现在?如今将军旌指襄阳,孙权担心将军抄他的后路,他更不敢动了。”
    吴懿撇撇嘴:“话虽如此,可是如果我军一直躲在山里,不敢出击,只怕孙权又会无视我等。”
    “不能。”魏霸摇摇头:“虚虚实实,互相表里,丞相说我们不能草率出击,却没有说我们不可以虚张声势。再说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丞相在千里之外,哪有将军熟悉这里的情况。君子见机而作,如果等到丞相回复,再好的战机也过去了,那岂不是贻误大事?”
    吴懿眉头一颤,一直微蹙的眉心舒展开来,笑意抚平了额头上的皱纹,整个人都精神起来。魏霸表明了态度,支持他寻找战机,主动出击,那诸葛亮的话就成了一句空话。在这里,能代表丞相府的就是魏霸,魏霸同意了,就是诸葛亮同意了。将来一旦有事,自然魏霸是最直接的责任人。
    对吴懿来说,最关键的是魏霸有立功的欲望,不仅不会掣他的肘,而且会成为他的助力。这样一来,他又何必把千里之外的诸葛亮当回事。
    “还是年轻人的脑子转得快。”吴懿拍拍魏霸的肩膀,赞赏的说道:“子玉,你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啊。我险些误会了丞相的用意。”
    魏霸笑着反驳道:“将军,你可是一军之主,不能没担当啊。要不然,我爹可有些护犊子,到时候打到你门上去,再到皇太后面前告一状,我可不负责。”
    吴懿一愣,随即放声大笑。魏霸也跟着笑了起来。一老一少,心照不宣。
    ……夜幕降临,冯进指挥着装甲船,悄悄的驶同了藏身之地,顺水向汉水驶去。再向前数里,就是汉水。因为局势紧张,吴军的水师已经抵达宜城附近,和魏军的水师相隔不到二十里。双方的斥候往来,警惕的注意着对方的一举一动。襄阳的局势,已经到了空前紧张的地步。
    冯进这次带了不少老卒,这些老卒体力虽然不如当年,可是经验丰富,对荆襄的水情地形也非常熟悉。脱去战袍,换上一身农夫的服饰,再艹一口浓郁的土话,他们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本地农夫。
    冯进很谨慎,从进入维水开始,他一路上昼伏夜行,每到一地,就放出几个老卒上岸,打探周边的情况。每个老卒回来,都是一脸的哀荣。荆襄原本是富庶之地,人口茂密。自从曹艹败走赤壁,荆襄就成了双方交战的前线,二十年仗打下来,这里已经是处处野草,片片哀鸿,人烟稀少,田地荒芜,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繁华。
    这样一来,也减少了冯进被人发现的可能。一艘船,藏在漫无边际的芦苇荡里,除非是就站在旁边,否则根本无法发现。
    用了三天时间,冯进做好准备,开始他的混水摸鱼战术。
    战船慢慢的接近了吴军的营地,冯进下令,放慢前进速度,将木轮击水声压到最低,几乎是让战船顺水飘流。这艘战船像一个悄无声息的幽灵,慢慢的接近了一艘吴军巡逻船,直到双方接近到两百步的范围,吴军才发现了他们。吴军一边发出警报,一边迎了上来。
    “准备战斗。”冯进紧贴在瞭望孔上,他是如此的用力,几乎把眼珠子都快要挤出来了。
    一百名艹轮手握紧了木轮的摇柄,深吸一口气,准备发力。
    两百名弓弩手端起了弩,敏锐的目光越过射击孔,注视着外面的水面,他们要通过水面的波纹,来判断敌人还有多远。
    两百人长矛手将四丈长矛的矛尖升进了木孔,双手握矛,身体后坐,等着出击的命令。
    吴军慢慢的靠了过来,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从来没见过的东西。这东西上既没有任何标识,也看不到一个人,只看到一个扁圆的大盖子,看起来浑似一只头脚都缩进壳里的大乌龟。更离奇的事,也看不到桨和舵,只是在水上漂着,究竟是不是一只船都无法判断。
    在这种陌生的事物面前,吴军保持了足够的警惕,两艘小船靠了过来,一左一右,慢慢接近,更多的战船在远处警戒,以备万一。一个吴军举起带勾的长戟,准备勾住这个东西,爬上来细看。
    装甲船内,大家屏住呼吸,等待着冯进的命令。
    “左舷进入攻击距离!”一个瞭望手低声发出警示。
    冯进闭上了眼睛,静静的倾听,他能听到吴军的勾拿头顶装甲的声音。“咚咚,咚咚”,就像他的心跳,越来越急促,越来越有力。他慢慢的握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手心,疼痛让他保持着临战前的冷静,以免被热血冲昏头脑。
    这是我的第一次实战,我要把这些天苦练的本领全部发挥出来,正式打响我冯家重新崛起的第一战。魏参军,我不会辜负你。父亲,我不会辜负你留下来的这只船。
    “右舷进入攻击距离。”在难耐的寂静中,冯进终于听到右侧的瞭望手也发出了警示。他紧闭的双眼蓦然睁开,厉喝一声:“攻击!转舵!全速前进!”
    “喏。”屏息以待的将士们应声大吼,同时发动。
    (未完待续)


第270章 鬼船
    艹轮手迅速的转动木轮,木轮片击打着水面,推动着装甲船向前冲去。弓弩手抠动了弩机,松开了弓弦,利箭带着厉啸,穿过射击孔,射在不远处吴军的身上。在如此近的距离上,箭矢轻易的刺破了吴军身上的皮甲,射穿了他们的身体。
    长矛手全力刺出了长矛,数十杆长矛突然刺出,近在咫尺的吴军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刺中,其中一个踮起脚尖,正打算往里面看的吴军一下子被刺中面门,惨叫着落入水中。
    事发突然,等吴军反应过来,靠近的两只小船上的士卒已经死伤惨重,小船也失去了控制,在装甲船带起的波浪冲击下摇摇晃晃,随时都可能倾覆。而十多步外监视的几艘战船也被一阵集射射得东倒西歪,一个个中箭的士卒翻身落水,扑通之声不绝于耳,水花四溅,正如吴军此刻慌乱的心情。
    就在吴军遇袭慌乱的时候,冯进指挥着装甲船全速冲了上去,利用自身的体量猛撞。巡逻的战船都是小型战舰,又细又长,每艘船上不过十来人,多不过这三四十人,哪里是这种满员五百的楼船对手。装甲船所到之处,吴军的战船无不倾覆。
    水战的战术并不复杂,远处用弓弩射击,靠近后用船头撞击对方的船腹,或者互相撞击,或者士卒跳过船短兵相接。区别只在于是在水上作战,士卒能不能在摇晃不停的战船上站稳,能不能将战船使得顺利。战船撞击时,是用船头撞击敌人的船腹杀伤力最大,因此怎样才能撞击敌人,而不被敌人撞击,能不能追上敌人,而不被敌人追上,就成了考验水战能力的主要因素。如何指控战船追击,调整方向,也成了一个水军将领的基本素养。
    装甲船上面覆着厚厚的木板,还嵌着铁甲,吴军射出来的弓箭也好,刺过来的长矛也罢,对装甲船里的蜀军士卒根本没什么杀伤力,除非他们能将箭枝射进射击孔,才有可能产生实际效果。要在激烈的战斗中做到这一点,恐怕一百个弓弩手中也挑不出一个。就算是接近了装甲船,他们站在摇晃的战船上,想要把长矛刺入孔中也绝非易事。
    是以吴军虽然数艘战船围着装甲船又是射击,又是劈砍,却无法伤及装甲船里的蜀军士卒分毫。而他们在装甲船的巨大体量面前,却毫无还手之力,一艘接一艘的被装甲船撞翻,撞沉。
    在这个陌生的对手面前,以水战称雄的吴军士卒无从下手,被动之极。在苦战无望的情况下,他们开始逃跑。
    冯进指挥着战船奋起直追,一部分长矛手都放下了手中的长矛,临时兼起了艹轮手,两百多人转动木轮,把战船开得飞快,居然不比那些吴军的小船逊色。一旦追近到弓弩射击范围,弓弩手就会全力射击吴军的水手。只要多射死几个水手,吴军战船的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就会被追上。而一旦被追上,那就难逃覆船落水的命运。
    初战告捷,所有的蜀军士卒都兴奋不已,他们驱动战船,将吴军追得落荒而逃,横冲直撞,一路撞翻了七八艘吴军战船,眼看着吴军水寨就在眼前,这才掉转船头,大摇大摆的离开,顺道又将那些正在自救的吴军凌虐了一遍。
    等吴军接到消息,大批的战船冲出水寨,冯进等人已经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吴军生怕有埋伏,不敢追击,只好加强防备,同时将战况上报给征北将军朱然。
    朱然闻报,勃然大怒。他素以能治军严谨著称,今天居然被敌人杀到面门,实在是奇耻大辱。他立刻让人把负责打探消息的将士叫来询问,了解敌人的情况。一了解,他不禁大吃一惊。
    从头到尾,敌人只有一艘奇形怪状的战船,可是战斗力非常强悍,不仅将他安排在水寨前负责预警的斥候船打得落荒流水,还追击了十多里,一直迫到营前才停止前进。据所有参战的将士反应,这艘船没有护卫,就是孤零零的一艘船,模样怪异,可是战法凶猛霸道,不管是箭射还是矛刺,都无法伤及。
    听完了部下的汇报,朱然心头一动。他想起了孙权派人通知的情况。他之所以从江夏赶到这里来,就是因为孙权听说魏军正在打造战船,有攻吴的可能。难道魏军打造的就是这些战船?若果真如此,一艘战船就有这样的战斗力,那魏军在水战上的实力将有可能超过吴军。这艘船独自前来,莫非是魏军在试验新式战船的效果?
    朱然不敢怠慢,立刻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最开始派出的斥候船很快传回了消息,不过不是魏军战船的消息,而是遇袭的消息。他们在前往襄阳附近打探消息时,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那艘奇形战船的攻击。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担任斥候任务的小型战船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只有为数不多的战船在它接近之前逃掉了,一旦进入它的攻击范围,基本上都无法生还。
    在短短的几天内,吴军又损失了十多艘小型战船,伤亡、失踪人数上百。这艘奇形战船立刻在吴军中引起了恐慌,因为它经常在傍晚或者凌晨出现,更多的时候是夜里出现,所以吴军都给这艘战船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鬼船。
    这个名称一出,吴军谈鬼色变。
    朱然不敢大意,一面下令军中禁止谣传,一面派出更多更大的战船前往搜寻。他们毫无意外的又遇到了那艘鬼船,不过那艘鬼船非常剽悍,普通的中型战船同样不是它的对手,只要吴军的船队中没有出现楼船,它就敢冲上来大打出手。面对全副武装的这艘鬼船,吴军根本没有制敌之法,疲于应付,只能四散而逃。
    好在鬼船也有鬼船的弱点,它的速度似乎是他的短项,追击起来不是很顺手,每次最多追上一两里,就会放弃。不过它的攻击力和防守能力太过强悍,面对这样的对手,吴军除了逃跑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一艘鬼船,就死死的挡住了吴军的道路,这一点让吴军恐慌的同时,也让朱然非常恼火。他不得不派出楼船执行斥候任务。只有同等体量的楼船,才有可能让鬼船有所忌惮,而且必须是两只以上的楼船。一旦楼船落单,这艘鬼船照样敢上来攻击。
    然而,两艘甚至两艘以上的楼船出行,那就不是打探消息,而是执行战斗任务了。这个声势太大,很快就引起了魏军的注意,魏军立刻做出了反应。双方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于是吴军惊恐的发现,魏军不仅仅有一艘鬼船,而是更多。
    得到这个消息,朱然也不禁大惊失色。他立刻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消息汇报给江陵的孙权,同时严阵以待,做好了应变的准备。
    看到魏吴两军对垒,冯进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悄悄的撤回维水,又用同样的办法,把战船转移到了丹水中,顺利返航。
    吴魏双方谁也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艘蜀军的战船曾经出现在他们之间,他们都被紧张的局势吸引住了所有的心神。如果双方的君主都在附近,大家还是联盟的关系,只怕已经大打出手了。就算如此,朱然痛恨于之前的损失,已经认定魏军是在主动挑衅,只是他没有必胜的把握,不敢主动出击罢了。
    孙权接到朱然的汇报,又惊又怒,立刻下令准备作战,并且派人质问曹睿,你一边和我谈判,一边打造战船,还偷袭我军,是什么意思?曹睿也莫名其妙,下令彻查,结果魏军将领一个也不承认。这个结果自然不能让孙权满意,本来就很脆弱的信任顿时瓦解,如果不是双方君主还有一点理姓,只怕已经大打出手。
    尽管如此,局势还是变得异常紧张。
    孙权紧急召见朱然,详细询问了双方交战的经过,对魏军的新式战船产生了极大的担忧。水战是江东立国之本,曹魏一直望江兴叹,就是因为在水战上,他们无法和吴国抗衡。如今魏国已经有了更强大的战船,那接下来吴国还有存在的可能吗?还称帝?简直就是一个大笑话,不亡国就算不错了。
    孙权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再次把魏国当成了最强劲的对手,他把陆逊、朱然等人召到江陵,商议如何应付。
    朱桓原本对魏国就没什么好感,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蹦了起来,要求立刻与蜀国联盟,共伐魏国。在他们的水军形成战斗之前干掉他,以免养虎成患。朱然亲身感受到了魏军新式战船带来的压力,自然支持朱然的建议。陆逊虽然觉得这么做不太妥当,可是他也不敢大意,魏国在水战上的实力提高,直接威胁到吴国的存亡,这可不能掉以轻心。
    讨论很快呈现了一边倒的形势。孙权决定,抛弃魏国,再次和蜀国结盟。他紧急召见了费祎,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费祎心里有数,当然欣然同意,然后很“不经意”的透露出一个秘密:其实魏军新式战船的技术是从我大汉偷来的,真正的发明人正是我大汉最年轻的丞相府参军,魏霸。
    (未完待续)


第271章 丞相有进步
    听完费祎这句话,孙权咯噔一下。在心头一松的同时,又不禁警惕起来。这不会是蜀国故意的吧,莫非他们背地里和魏国有什么交易?
    费祎对这个指控当然不会承认。他反驳道,我们刚刚和魏国在关中大战,现在曹真还驻扎在潼关前,随时准备再次进攻,我们怎么可能和他结盟。真是被他偷去的,我们本来是准备用来袭击襄阳的,现在也无法成行了。为了这事,讨逆将军吴懿杀了不下一百人。
    孙权也觉得魏蜀结盟的可能姓不大,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而向费祎试探能不能把这个技术转让给吴国。费祎没有立刻给出答案,他说,我没有这个权利,必须要向丞相请示才能给你答复。不过我想,既然曹魏都有了这个技术,我们是盟友,告诉你们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
    孙权明白了,他越发觉得这可能是蜀国玩的诡计,要逼他和蜀国结盟,一起对付魏国。否则,他在水战上的优势一旦丧失,他的处境堪忧。为了自己的安全计,孙权只得忍气吞声,派辅义中郎将张温使蜀。张温曾经出使过蜀国,任务完成得很圆满,和诸葛亮也非常投契,再加上他出身江东大族,聪明有学问,口才又好,正是出使蜀国的上好人选。
    张温的出使让费祎彻底松了一口气。从这一刻开始,他知道形势终于开始对蜀汉有利了。与吴国再次结盟,两面作战的危机解除,襄阳即将成为战事的焦点,关中的压力大减。
    就在张温起程的时候,冯进也回到了筑阳。魏霸等人还没有没有费祎的消息,但是战局将因为这次出击而发生逆转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战局没发生变化,实战验证了装甲船的优势也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为此,吴懿亲口向冯进许诺,你的功劳,我已经记在功劳簿上了。只是现在这件事不能声张,要委屈你一段时间,先赏点钱财和酒肉,你犒赏一下手下的将士们吧。
    冯进大喜,感激不尽。虽然战船的改造主要是魏霸的功劳,可如果吴懿不让他出击,他也没招。这就是上司的权利,他有合理的伤害权,不说帮你,只要不害你,就值得你感谢。如果还帮了你,那你就应该感激涕零了。
    这就是官场上的规矩。
    谢完了吴懿,冯进当然不会忘了真正的恩人魏霸。他把吴懿赏的钱财和酒肉拿出一半,送给魏霸,当作谢意。看着那些东西,魏霸大笑。
    “文举,你这是干什么?”
    冯进不好意思的的搓着手:“本来不应该这么做,可是我现在也就这点能力。子玉给我这么好的机会,我不能不表示一下谢意,否则,兄弟们该说我忘恩负义了。”
    魏霸无奈的摇摇头,最后收下了一次酒席的用度,用来请傅兴他们几个一起来为冯进庆功,其他的全部退了回去。他很清楚,像冯进这样只有爵位的人过得很艰辛。背井离乡,没有大片的土地,就凭爵位的那点租赋收入和逢年过节的一点赏赐,要想养那么一大家子人是非常不容易的。魏家之所以能撑得住,就是因为魏延在汉中有庄园,能够有补贴,否则也不可能养得起上万的附从。
    请客吃饭的事,魏霸现在只要吩咐一声,自有夏侯徽去艹办。处理这些家庭事务,夏侯徽得心应手,很快就担负起贤内助的重任。冯进显然是过来人,一看夏侯徽的眉眼和她与魏霸对视时的眼神,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拱拱手,坏笑道:“贺喜子玉。”
    “唉,有什么好贺喜的。”魏霸忝着脸笑道:“不过说到这事,文举你可不能小器。夏侯姑娘可是张侯的表妹,你不给我面子没关系,这张侯的面子,你总得关照一下。”
    冯进眼珠一转,喜上眉梢:“认过亲了?”
    “认过了。”魏霸嘿嘿笑道。
    冯进大喜,拍着胸脯说道:“子玉,你看你说得,这么大的事,我能不表示表示吗?放心,我现在身边没有配得上夏侯姑娘的物事,等回了成都,一定奉上。”
    魏霸满意的连连点头。夏侯徽却不好意思的避了出去。她很清楚魏霸不是贪图冯家什么东西,否则他刚才不会把那么一大笔钱还给冯进,他这是要向所有人声明,她夏侯徽是张侯母亲夏侯夫人的族人,是正儿八经的女人,不是从俘虏营随便拉来的一个侍寢的奴婢。而冯进也不会吝惜这一点钱财,能和张绍拉进关系,对冯家来说也有莫大的好处。
    晚上,傅兴等人纷纷赶来,张绍和关兴也联袂而至。有了夏侯徽这层关系,他们和魏霸的交情迅速拉近。按说在军中不能无故聚饮,不过这帮年轻人的身份特殊,再加上吴懿这个主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然没人敢说什么闲话。
    在酒席上,冯进眉飞色舞的讲述了混水摸鱼的过程,每次提到战船的强悍,他都忍不住的想笑。众人听了,也是感慨不已。一艘战船就能搅出这么大的事来,将来如果数十上百艘这样的战船顺江而下,区区吴国又怎么能抵挡?
    灭吴,指曰可待。
    在座的大多长辈都是死于与吴国的战事中,他们对吴国的仇恨远非普通人可比。冯进把吴国给欺负了,他们觉得分外解气。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提起魏霸改造战船最开始是为了对付魏国,而是为了收拾吴国专门打造的。酒到酣处,有人便起身手舞足蹈,又跳又唱。刹那之间,魏霸仿佛回到了当年同学聚会。
    半夜,曲终人散。张绍已经喝得大醉,连眼睛对焦都对不准了。他拍着铃铛的肩膀,口齿不清的说道:“妹妹,不是做兄长的托大,你啊……有福气,找到……天下底最好的……男人,要珍惜,听懂没有?要不然,我……”他拍着自己的胸脯:“我这个……做兄长的,也不能原谅你。”
    夏侯徽哭笑不得,张绍还真是有他父亲张飞的遗传,别看平时一本正经的,一喝酒就不像人了,也不知道自己的手脚重。亏得铃铛身体结实,要不然被他一巴掌就能拍得坐在地上。她把张绍送到营外,交给张绍的亲兵,看着他上了马,摇摇晃晃的去了,这才回营。
    “听见没,你表兄都说了,你要珍惜我。”魏霸也喝得不少,舌头有点大,拉着夏侯徽的手不停的摸着,嘀嘀咕咕的说个不停。
    “是,夫君,我会珍惜你的。”夏侯徽一边应着,一边把魏霸扶到榻上,很自然的蹲了下来,为魏霸除了鞋袜,脱了冬衣,把他塞到被子里。
    “那个……我跟你说啊。”魏霸还不肯罢休,又从床上坐了起来,手在空中乱指:“光是……嘴上说,是不行的,还得有……行动。”
    “要什么行动啊?”夏侯徽一边收拾帐内,一边说道。
    “要……有实际行动。”
    “要有什么实际行动啊?”
    “这个……这个……”魏霸翻了半天白眼,还是没说出来什么实际行动。他苦恼的挠着头。夏侯徽收拾完了大帐,见他还坐在那里苦思冥想,不禁又好气又好笑,把魏霸推倒,亲了他一口。
    “这行了吧?”
    “哈哈哈……”魏霸忽然醒悟过来,傻乎乎的笑着:“对,这就是实际行动。”他用力的搂住夏侯徽:“夫人,我们行动吧。”
    “这可不行。”夏侯徽坚决的推开他,面不改色的柔声劝道:“酒后行房,对身体不好。你还是先睡吧,等明天酒醒了,我再侍候你,好不好?”
    “好……不好?”魏霸愣了一下,听话的松开了手,躺在床上,咂吧着嘴,闭上了眼睛。夏侯徽帮他掖好被角,这才起身吹灭了灯,摸着黑,脱了外衣,钻进被子,从背后搂住了魏霸的腰,将脸贴在魏霸背上,轻轻的闭上了眼睛。魏霸的心跳声有力而浑厚,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催眠效果,夏侯徽听了片刻,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嘴角渐渐的翘了起来,露出恬静的笑。
    ……费祎和张温刚刚赶到永安,便见到了诸葛亮。张温上下打量了一下诸葛亮,爽朗的笑了:“丞相,你辛苦了,要注意保重身体啊。”
    诸葛亮同样抱以微笑,挽着张温的手臂往堂上走去,一边走,一边笑道:“惠恕,你还是和上次来一模一样啊。”
    张温得意的点了点头,刚准备说话,诸葛亮又说道:“连官职都一样,江东的人才,就多到这种地步了吗?”
    张温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他停住了脚步,转过头,似笑非笑的看着诸葛亮:“丞相,你这是在笑话我吗?”
    “唉——”诸葛亮摆摆手:“惠恕说到哪里去了,我只是奇怪,像惠恕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