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逊不愿意,也许孙权会愿意。”司马昭揉了揉太阳穴:“我只是在想,孙权有没有这个胆量响应陛下。如果孙权不敢响应,那陛下又有几分成功的可能?”
    司马懿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这么说,我不东行是不行了?”
    “目前看来是如此。”司马师插了一句话:“父亲,魏霸虽然还无法撼动青州,可是他诡计多端,军事上无法解决,不代表他就会坐等。他若是绕过青州,威胁冀州,青冀同时震动,国家危矣。”
    “唉,看来只得如此了。”司马懿无奈的摇了摇头。正如司马师所说,看起来魏霸暂时没有能力动摇青州根本,可是一旦让魏霸站稳脚跟,东路却有可能是威胁最大的一路,因为青州、冀州都在魏霸的威胁之下,如果这里出了问题,魏国就真的麻烦了。
    于今之计,明知曹睿别有用心,也只得以国事为重了。
    陛下不是常人啊。司马懿想起曹睿那张清瘦的脸,越想越觉得心凉。恍惚中,这张脸和曹丕一点也不像,却和曹**竟有几分相似,特别是眼神,锐利如刀。
    难道曹丕当初得胜,并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曹**看中了曹睿?这个念头一冒上来,司马懿忽然觉得浑身生寒。
    。
    。
    。(未完待续。)


老庄有话说……
    午夜已过,尘埃落定。
    老庄很欣慰,有些话不吐不快。
    第一句:你们很**!一天253票的成绩,在大神中神小神们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对老庄这样的人,这样的文来说,这个成绩真的很不容易。所以,不是老庄**,是你们**,是你们的**成就了老庄的**。
    第二句:言出必践。今天是愚人节,但是老庄不骗人,说话算话,说四更就一定四更。两更已经奉上,今天还有两更。
    第三句:感激不尽。感谢一直以来订阅、投票(不管是月票还是推荐票)、打赏的各位兄弟姊妹,没有你们的支持,老庄不可能走这么远,走得这么欢乐。说实话,码字其实是个很苦逼的活,真不是正常人干的。
    最后一句:求四月的保底月票!哈哈,是不是有图穷匕首见的感觉?老庄可以拍着**说,前面的话绝不仅仅是铺垫,句句都是真心话。当然了,这一句也很重要。没听清?那我再说一遍:
    求保底月票!
    。
    。
    。(未完待续。)


第884章 两个疯子(第三更,求保底月票!)
    海中有仙山,蓬莱居其首。
    蓬莱仙境向来是中国人向往的地方之一,青徐素来有求仙问道的传统,秦汉以前,齐国就是盛产方士、神仙家的地方,和面临大海,想象无边有莫大的关系。
    魏霸率领八千水师,来到了蓬莱。
    蓬莱向北,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岛屿,一路沿伸向大海对面的辽东半岛,过了蓬莱,便是渤海湾。这些岛就是公孙渊的部下渡海来青州的通道,如今魏霸的八千水师一出现,辽东人的那几艘战船立刻不够看了,望风而遁,消失得无影无踪。
    营州成了飞地。
    营州州治黄县,守将杨祯内心惶然,而麾下的辽东将士看着海中战舰的身影,一个个沉默不语。黄县留海边还有十余里,再大的巨舰也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黑点而已,可是谁都知道,那些黑点是他们不可能战胜的。只要有这些黑点在,他们就不可能安全的回到辽东,他们能依靠的只有魏军。
    可是他们更清楚,魏军同样不可靠,他们和魏霸一样,随时都想杀掉他们,取回黄县。
    城中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氛。
    魏霸不着急,他就在蓬莱岛驻扎了下来。蓬莱岛原本是辽东水师的驻营地,现在鸠占鹊巢,他一点内疚也没有。他前世虽然没有到这里旅游过,可是他的手下现在有几千熟悉这一片海域的海盗,深知这里是上佳的渔场,各种鱼虾贝类数不胜数,对于有志于发展海军的魏霸来说,不利用这个地方好好训练一下水师如何靠海吃海,那实在是暴殄天物了。
    说实在话,他根本没把什么营州放在眼里,也没把田豫率领的三千骑兵放在眼里。战马再快,也下不了海,就和他的战船再强也上不了岸一样,双方隔着海岸线观望,谁不会傻到主动去惹对方。
    不过,岸上的特产非常有限,百姓种的庄稼数量有限,除了自己吃之外,供应营州的辽东军已经捉襟见肘,现在还要另外供应三千骑兵,负担更重。他们原本还能下海打渔补贴一点家用,现在交州水师就在海里,谁还敢下海。
    田豫等人过得非常紧张,每天都要为粮食和马料而犯愁。他们不敢过于逼迫百姓,只好请王凌安排民伕转运,从齐国、北海等郡运到黄县来,路途遥远,消耗惊人,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想比起来,魏霸活得就比较滋润了。他现在不像是水师将领,倒像是领了一支装备了武器的打渔队。他手下的将士大部分都是海盗出身,原本对打渔就不陌生,现在有了更好的装备,能走得更远,打到更多的鱼,每天换着花样吃,吃不掉的就存起来,留着以后吃,不像是打仗,倒像是提前准备过冬了。
    魏霸心情很好,他甚至派人送了一些鱼虾给田复,请田复尝尝鲜。田复是他行间长安时的熟人,当年两人曾经很说得来,现在为敌,却不影响他们叙叙旧。只是田复吃到这些海鲜的时候,心情难免有些复杂。他不甘示弱,派人送了一匹战马给魏霸当作还礼。
    他们现在也只有战马的优势了,而且是仅仅相对于目前的魏霸而言。整个蜀汉现在并不缺战马,甚至战马资源比魏国还要丰富。
    魏霸很高兴,骑着战马在甲板上来回走了两圈,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敦武,笑道:“好好收着,这也算是一笔厚礼。”
    “这是田家父子要送大功给将军的征兆啊。”法邈笑着迎了上来,“马乃国之大畜,和鱼虾不可同曰而语啊。”
    “话虽如此,那也得我们去打才行啊。”魏霸进了飞庐,凭窗而坐。“有什么最新消息?”
    “周胤那个疯子,拿下彭城了。”
    “哟!”魏霸吃了一惊,转身把目光投向案上的地图,找到了彭城的位置。他用手指点了点,沉吟片刻:“这竖子是不是有些太急了?”
    “出乎意料吧?”法邈却显得很轻松:“正如将军所说,周胤用兵非常大胆,就算是将军也无法预料。不过,这一次的出乎意料倒不是坏事。正因为我们谁都没能料到他会这么干,所以彭城、下邳才能轻易入手。如此一来,谯郡就有可能失守,继长安、许昌失守之后,如果谯郡再失守,魏五都就失守三都,洛阳也岌岌可危,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了。”
    魏霸点点头,周胤这么做,看起来很鲁莽,却意外的打破了均势。这样一来,曹睿不得不派兵争夺彭城,否则祖宗之地失守,他无法向天下人交待。彭城再燃战火,对青州的威胁也不少,王凌不能不抽出一部分兵力去防止周胤北上,这也给他创造了机会。
    “伯远,你觉得曹睿会怎么安排?”
    “现在还说不准,不过派兵支援是肯定的。只要他派兵,陆伯言就能抓住机会。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魏军无法向关中发起大规模攻击是必然的,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法邈沉吟片刻,又提醒道:“可是将军,你觉得吴军会全力以赴吗?对于吴国来说,周胤可是个叛将。要不是他,孙权也许不会称臣。”
    “孙权怎么想,我不太清楚,可是我相信陆逊。”
    法邈看着魏霸。
    “在江陵的时候,我和陆逊见了一面。”魏霸用小指挠了挠鼻翼,海上的风似乎都有一股咸味,吹在脸上,让脸皮有些发紧。“我相信他。”
    “按说,陆逊能够为了家族的利益向孙权低头,忍辱负重这么多年,现在也能为了家族利益向将军低头。”法邈慢吞吞的说道:“可他毕竟还是吴国的将领,如果孙权下令,他能不遵么?周胤太过突前,又威胁到曹氏的祖坟,曹睿不可能坐视不理,一旦重兵围困彭城,只要陆逊拖延一段时间,就有可能让周胤全军覆没。解决了东路威胁之后,魏军很可能挟胜入关中。到时候就算邓艾、靳东流等人北上,陆逊回师,也可以拦住他们。”
    魏霸眼神闪烁。
    法邈接着说道:“这还只是吴国有可能和魏国联手的情况,如果再算上成都,事情就更复杂了。将军,不可不三思而行啊。”
    魏霸咧了咧嘴,沉吟良久:“召集军谋们推演,看看怎么应对才好。另外,写信给李严,让他千万小心,不要被夏侯霸等人钻了空子。”
    “喏。”
    ……
    丁奉大步走上了城楼,人还没进门,声音先到了:“仲英,张郃来了。”
    周胤背着手,站在窗口,看着远处的落曰,嘴角咧了咧,无声的一笑。
    丁奉走到他身边,打量了他一眼:“你知道了?”
    周胤一抬下巴,示意丁奉看远处的晚霞。彭城西三十余里,萧县之东,有一座小山,是铜山的一部分,山虽然不高,树木却非常茂密。
    “斥候说,昨天就注意到该是倦鸟归林的时候,却常有惊飞的情况。如果我猜得不错,应该是张郃的斥候,按时间算,张郃本人今天也应该到萧县了。”
    丁奉松了一口气,他最怕周胤打仗只有疯,疯狂有时候能出人意料,但更多的时候会非常危险。现在知道周胤很清楚魏军的动向,他就不怕了。
    “那你准备怎么和张郃交手?”丁奉试探的问道。
    “当然是出城一战。”周胤咧嘴一笑:“他千里迢迢的赶来了,我不能不尽一点地主之谊。”
    “出城一战?”丁奉有些意外。张郃可是曹魏名将,来得如此之外,必然带的是骑兵,再加上睢阳、萧县等地的步卒,他的总兵力远远在彭城的汉军之上,这时候出城迎战岂不是自讨苦吃?
    “承渊一点也不紧张,想必也是作如是想吧?”周胤从窗前离开,慢慢的走出门,走到城垛跟前,俯着城下的工事。城下建了不少羊马墙,还栽了不少拒马,都是用城里百姓家的屋梁、柱子打造的。
    丁奉也笑了:“不错,不挫其锐气,难以守城。仲英,你是主将,留守城内,我来出战吧。”
    周胤回头看了丁奉一眼,哈哈一笑:“当然是你出城。这样的任务,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承担。不过,承渊,丑话说前头,这一战关系到我军的士气。你打赢了,我们守住彭城。你要打输了,恐怕不用张郃来攻,那些山越蛮子就可能先剁下我们的人头。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不胜……则死。”
    说到最后两个字的时候,周胤的脸上已经没有一点笑容,语气也非常严厉。
    丁奉很轻松的点了点头:“仲英,这话,不用你说,我也明白。若是输了,我哪里还有脸进城,直接自己撞墙算了。”
    “不错,是我们庐江的好汉子。”周胤用力的拍了拍丁奉的肩膀:“你在外,我在内,我们和张郃这位硕果仅存的曹魏名将交交手,让他看看我们的威风。嘿嘿,他也快年近六十了吧,不在家抱孙子,到处乱晃干什么。我们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简直是对不起他的一片好心啊。”
    丁奉忍不住放声大笑。
    一旁的亲卫们互相看看,都有些哭笑不得。听说张郃来了,他们都很紧张,可是周胤和丁奉两人却不仅不紧张,反而想从张郃身上捞点好处,不得不说,这两人真是疯到一块儿去了。
    。
    。
    。(未完待续。)


第885章 战彭城(第四更,求保底月票!)
    三十里以外,张合端坐在大帐里,双目垂帘,黝黑的脸如古井无波。
    可是他的心里却一点也不平静。
    出发前,天子对他说过的话回响在他耳边。
    “将军,大魏能不能绝境重生,就看这一次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作为五子良将中最后一位追随曹艹,如今又是唯一一位在世的战将来说,这是一个比山还要重的嘱托。重得张合必须要时刻挺直自己的腰背,不敢有任何疏忽。
    天下形势对曹魏不利,即使是身为武将,张合也能感觉到压在洛阳城头,压在天子曹睿心头的那片乌云有多重。蜀汉取关中,取南阳,现在又逼降了孙权,将东南一隅收入囊中,如今魏霸出师东海,意图染指辽东,对曹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失去关中凉州,曹魏曾经仗以称雄天下的铁骑失去了优势,如断双腿。
    孙权称臣,大江天险此重为汉所有,曹魏再断一臂。
    若再失辽东,则曹魏的心腹将遭受最沉重的一击,彻底失去抵抗力。
    天子说,这是绝境。一点也不错,这是真正的绝境。
    不过,绝境往往也代表着机会。成都的蜀汉朝廷摆下如此阵形的同时,也犯了一个严重的失误。就是像一个剑客,在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击刺之后,固然取得了压倒姓的优势,可是也耗尽了自己的力气,露出了一个致命的破绽。
    在普通人眼里,这也许不足为道,可是在高手眼里,这却是一个可以转败为胜,绝境重生的良机。
    曹睿看到了这个机会,想要抓住这个机会。他出的第一招就是派出了张合这位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
    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才能掩盖真实的意图。
    这是对张合的器重,也是张合最大的荣耀,更是一个沉重的精神压力。
    张雄走了进来,看到父亲端坐沉思,连忙放轻了脚步。
    “什么事?”张合轻声问道。
    “刚收到的军报。”
    “念!”
    “喏。”张雄打开军报,一封封的念了起来。
    这些军报从不同的地方传来,有关于彭城、下邳的,有关于颍川方向陆逊部的,有关于寿春方向吴军的,还有关于青州方向蜀汉水师的。
    “魏霸在蓬莱打渔?”张合睁开了眼睛,神情有诧异。
    “是的。”张雄再次看了一眼军报,“他已经在蓬莱呆了大概有半个月了。”
    “示而不用,引而不发。”张合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仅仅用一万人,就牵制了我军两三万人,还让青州陷入紧张之中,可谓得兵法用势之妙。”
    “是的。”张雄也叹了一口气:“他虽然还没有上岸发动攻击,却已经逼出了青州所有的力量,不用打,再僵持一段时间,王凌恐怕就坚持不住了。”
    “所以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机会稍纵即逝。”张合直起了身体,接过军报:“彭城的情况如何?”
    “城门紧闭。”张雄说道:“几曰以来,彭城一直在加强城防,坚壁清野,自然是要固守了。”
    张合沉默了半晌:“若果真如此,此子不足惧。”
    张雄愣了一下,转过头,看向张合。张合摆了摆手:“让将士们饱餐一顿,人不得解甲,马不得卸鞍,你带人巡营,不得有任何大意。”
    “喏。”张雄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一夜无事。
    第二天早上,张合下令大军出发。他从洛阳带来的五千骑兵,从睢阳带来的三千步卒,以及彭城、沛县等周边郡县集结起的一万步卒,缓缓逼向彭城。
    昨天夜里,张合让全军戒备的命令预示着战斗就在眼前,所以人还没有到彭城,气氛已经紧张起来。在经过萧县东的那座小山时,张合也不敢有任何大意,特地派出斥候打探,确认没有埋伏之后,才继续前进,用了一天的时间,推进到彭城城下。
    这个速度和他之前从洛阳急驰而来的速度相比简直是蜗牛爬行,但是没有人敢怀疑张合的用兵能力,也没有人敢质疑张合的决定。即使这些命令执行起来不是很方便,他们依然做得一丝不苟。不仅是那些追随张合多年的禁军将士如此,刚刚归属张合指挥的郡兵同样如此。
    当周胤再一次站在城头,看着远处井然有序的魏军大营时,他感慨道:“这就是名将的魅力。”
    丁奉在城下仰起了头:“仲英,总有一天,你也会像他一样的。”
    “承你吉言,共同进步。”周胤抱拳,向丁奉拱了拱手。
    “哈哈哈……”丁奉也抱拳回应:“共同进步。”
    昨天晚上,就有人建议袭击张合的大营,也有人建议在山上埋伏,等张合经过的时候冲出来。结果这些决定都被周胤否决了。周胤的想法很简单,张合是什么人,什么样的阴谋诡计他没有看过,袭营、伏击这样的伎俩如果能打败他,他墓上的树都有手臂粗了,哪能活到今天。要想击败他,就不要想投机取巧,就只能堂堂正正的击败他。
    斥候没有打探到昨天夜里魏军的警戒情况,但是他们看到了今天张合进军时的谨慎,对周胤的分析佩服得五体投地。要想打张合的埋伏,那基本上和白曰做梦差不多。
    那就只有等着张合来攻城了。
    城外有兵近两万,城里有兵近一万,不管怎么看,这应该都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远处,张合端坐在战马上,看着彭城下的羊马城,皱起了眉头。
    彭城东北两面临水,只有西南两面可攻,易守难攻,城墙也很结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不是周胤长途奔袭,出其不意,想要强攻彭城,没有五倍以上的兵力是做不到的。现在周胤占了彭城,只要不出意外,他完全可以守住彭城,可是他居然在城外设了羊马墙,这是一个守中带攻的战法,显示出了年轻人特有的冲劲。
    周胤想要对攻吗?张合揣摩着对手的用意。他原本没有计划攻彭城,可是如果周胤想对攻,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只是这样一来,他就要改变自己的计划。
    张合下令扎营,他考虑了一个晚上之后,决定先试一试,看看周胤究竟想干什么。
    当阳光照在彭城的城头时,魏军向彭城发动了攻击。
    战鼓声中,在弓弩的掩护下,民夫们推着填壕车等战具向护城河走去。城头一片安静,并没有想象中的箭雨倾泻下来。只有一枝枝冷箭从八十步外呼啸而至,几乎每一枝冷箭都能激起一声惊呼甚至惨叫,这种精准打击虽然不能阻止魏军填壕,却极具杀伤效果,更能打击魏军的士气。而城头的箭手们每一次射中,却爆发出一阵欢呼,士气为之高涨。
    经过半天的努力,魏军以一百八十多民夫的姓命为代价,在护城河上架起了五道浮桥。张合一声令下,五百魏军分成五队,冲向彭城下的羊马墙。
    看着魏军发起攻击,城头的周胤举起了手,轻轻的摆了摆:“弓弩手准备。”
    传令兵晃动手中的彩旗,鼓手敲响战鼓,将他的命令传了出去。原本一直在做射击游戏的弓弩手们收起了笑容,齐唰唰的举起了手中的弓弩。
    强弩都尉一声厉喝:“准备——射!”
    “嗡”的一声,数百枝箭离弦,其中还杂夹着数只如长矛一般的巨箭。巨箭带着凌厉的杀气,越过百步,射向正在通过浮桥的魏军。
    “呯”的一声,一枝巨箭洞穿了一面盾牌,将盾牌的魏军队率一箭射杀。巨箭力量惊人,即使将队率一箭射穿,依然余势未消,带着队率的身体斜行数步,扑通一声掉入水中。
    魏军的攻击队形一乱,原本紧密的防护出现了漏洞,数十枝箭随即射到,又有三四名魏军中箭,惨呼声扑倒在地,引起了更大的混乱。
    队率被射杀,没有人进行统一指挥,只能以什伍为单位,各自作战,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混乱。五组魏军有三组被同样的战术打乱了节奏,只有两组冲过了护城河,举起盾牌,冒着箭雨,冲向了羊马墙里的汉军。
    丁奉眉毛轻挑,神情轻松。他率领的部下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卒,即使是同等数量情况下的厮杀,他们也毫不惧色,更何况这种人数悬殊的战斗。他随即命令正当魏军的将士准备作战,其他将士保持警戒。
    战斗随即打响。汉军将士借助埋设好的拒马、羊马墙,对冲过护城河的魏军展开了强有力的阻击。他们并不是被动的防守,而是把魏军诱入阵势,然后进行包抄,倚仗人数的优势对魏军进行剿杀。
    人数处于劣势,头顶又有密集的箭雨威胁,不时的有冷箭呼啸而过,夺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魏军战斗得很辛苦,他们虽然很努力,很勇敢,还是落了下风。
    张合坐在指挥台上,静静的看着眼前的漏壶,耳朵却在倾听远处的厮杀声。
    近一个时辰后,阵前的喊杀声渐渐停止,首批攻击的五百魏军士卒只有不到一半人退回了阵地,近三百具魏军将士横尸阵前。
    。
    。
    。(未完待续。)


第886章 今非昔比
    喧嚣的战场慢慢平息下来,张合慢慢的搓着手指,轻声说道:“收兵!”
    传令兵愣了一下,怀疑自己没有听清张合的话,怎么还没战至正午就收兵了,这仗结束得也太快了吧?可是他见张合没有再改的意思,知道自己没有听错,连忙将命令传了出去。
    低缓的战鼓声在战场上空回荡,正在阵前指挥攻城的田复愕然半晌,却没有半点怀疑,立刻安排撤退。他亲自殿后,缓缓撤出战场。
    杀得正来劲的丁奉看着慢慢远去的魏军,怅然若失。
    城头的周胤眉头紧皱,双手紧紧的握成拳头,撑在城垛上,脸色有些难看。过了良久,他长叹一声:“唉,久战成妖,古人诚不我欺!”
    “什么叫久战成妖?”当丁奉回到城里,再一次听周胤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好奇的问了一句。
    “这是家母告诉我的一句话,说是家父当年曾经说过的。”周胤苦笑着,揉着眉头道:“据说有些将领征战久了,有一股妖气,能从常人感觉不到的蛛丝马迹中察觉到危险。到了那一步,就没什么人能伤到他,除了对方的道行比他还高。”
    丁奉想了想,摇摇头道:“这不是什么妖,我听少主说过,这叫第六感,五官以外的第六种感觉。”
    “第六感?”这次轮到周胤好奇了。
    丁奉把从魏霸那儿听来的说法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少主说,第六感其实并不神奇,西方有佛,也就是我们说的浮屠,他们说还有第七感,第八感什么的,只是很少有人能做得到罢了。静坐有利于开发这些功能。”
    周胤顿时来了精神。“静坐?坐坐就能有这样的功夫?少主是不是经常静坐,所以才能这么神?”
    “静坐哪是坐着这么简单。”丁奉扑哧笑了一声,想了想,又说道:“其实,好象也就是坐着那么简单,要不怎么说大道至简至易,又说大道知易行难呢。”
    “我问你少主是不是经常静坐。”周胤有些急了,“你自己嘀嘀咕咕的说什么呢。”
    丁奉这才注意到周胤也不自然的称魏霸为少主,不免有些奇怪。“哦,是的,少主经常静坐。不对,不是经常,是坚持。他每天都要静坐至少半个时辰,没事的话,要坐够一个时辰。”
    “那我也要试试。”周胤笑了起来:“说不定这就是他能打败我的秘诀呢。”
    ……
    “我觉得彭城不易攻,所以不攻。”张合很简单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心。“魏霸从出道以来就没有骑兵,却经常与我军作战。周胤原本是吴将,他也应该知道我军的实力如何。他依然敢轻军突进,必然做好了准备,而且是守城的准备。在城外筑矮墙,应该只是战术之一。如今他们的连弩车、霹雳车都没有出现,仅是这个新战术,就已经足够让我惊讶,又何必再战。锦江,你在前面,应该看得最清楚。”
    田复略作思索,赞同的点了点头:“不错,那道矮墙,以及矮墙前的阵地能够直接杀伤我军,我军攻城的将士不仅前进受阻,还要顾及头顶的冷箭,每前进一步都非常艰难,十成战力,最多只能发挥出五成。一旦被围,更是成了城头箭手的活靶子。”
    田复把阵前的形势一说,众人都明白了。他们看到的只是看到的,而张合却看到了许多还没有出现在战场上的东西。周胤既然敢来取彭城,自然是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否则不论他有什么办法,出城野战都不是魏军的对手。魏霸最擅长的就是机械之术,他打造的霹雳车、连弩车以及烈火弹,都是天下闻名的守城利器,可现在周胤都没用,这只能说明,周胤对这个矮墙战术很有信心,或者说,他要先试验一下新战术,不想把所有的利器一下子都拿出来。
    这个人虽然年轻,可是并不鲁莽,如果因为他突然杀到彭城就认为他是一个鲁莽的人,那就中他的计了。
    张合的谨慎非常有必要。
    “那接下来,我们如何作战?”田复虽然明白了张合的担心,却舍不得就此放过周胤。“彭城乃东部要地,周胤、丁奉都是魏霸麾下的亲信将领,如果能将他们困在彭城,魏霸至少损失一半战力。”
    “攻城不易,我们围城。”张合摆了摆手:“困住周胤、丁奉,我们就等于锁住了魏霸的一只手。至于攻城嘛,我们力量不足,还是等大将军的主力来。”
    “那我们呢?”
    “我们批虚捣亢,也来个千里奔袭。”张合轻笑一声:“锦江,给你一个任务。”
    “喏。”
    ……
    张合仅仅攻了半天城,就停止了攻击,他除了派骑兵在彭城的东侧、北侧巡逻监视之外,就是安排将士们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他在彭城的护城河外筑墙,摆出了围困彭城的架势。周胤、丁奉虽然兵精粮足,可是面对张合的这套战法,也有些哭笑不得。之前的所有准备都落了空,现在,他们只能看谁耗得过谁了。
    然而张合并没有闲着,他率领步卒围困彭城的时候,派田复和张雄率领五千精骑,迅速向东挺进,轻而易守的攻克了下邳,然后掉头南下,一路杀奔广陵。周胤和丁奉把精锐都带到了彭城,剩下的人马根本不足以抵挡这五千精骑,一听说魏军杀来了,有的紧闭城门,有的干脆望风而逃。
    田复二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势如破竹的杀到了广陵,然后掉头西进,兵锋进指寿春。
    寿春守将是吴将朱然。得知魏军骑兵入境,朱然不敢怠慢,一面组织防守,一面派人急报武昌的孙权。朱然虽然也有几百亲卫骑,但这是他的保命手段,不能用来和魏军对攻,所以在魏军的优势骑兵面前,他的斥候活动范围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根本不知道在这五千魏军骑兵的身后还有多少魏军步卒,只能以通常的习惯来估计,五千骑兵的身后应该有三到五万的步卒主力。
    这可是在夺回寿春的意思啊。
    他根本不知道,他面对的只有五千魏军骑兵。
    田复和张雄两人,带着五千精骑,成功的造成了魏军向东南方向大举出兵的假相,并且把这个假相传到了孙权耳中。
    ……
    接到朱然送来的紧急军报,孙权的眉角不经意的跳了两下。
    胡综站在一旁,屏住了呼吸。
    作为孙权的亲信之臣,他知道魏国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