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蜀-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权目光一闪,心头想起了据说是魏霸所说,由诸葛恪转达的那句话:“陆逊用兵太过谨慎,又以一己之私,为避免东吴江淮籍臣僚有了根基,因此崛起,必不同意此策。”他有些不死心的说道:“伯言,这可是歼灭魏霸的大好时机啊。”
“臣知道,想必魏霸也知道。”陆逊苦口婆心的劝道:“大王,你当魏霸是关羽那等刚愎自用之人吗?他虽然年轻,却步步为营,谨慎过人。诸葛亮、李严各派人进入荆州、交州,可有人难掌了大权?赵云到荆州来,看似为魏霸守后,可是赵家父子权重,魏霸还敢轻离江南吗?这必然是魏霸一计,大王莫被他所诱。”
孙权微微颌首,目光中的火焰慢慢黯淡了下去,沉默了很久,都没有再说一句话,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看着他渐渐冰冷的眼神,陆逊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跟随孙权多年,他非常清楚孙权的这种眼神意味着什么。
……
魏霸看着走上堂来的隐蕃,叹了一口气:“我真想现在就杀了你。”
隐蕃一愣,随即笑了。既然魏霸这么说,那就说明魏霸现在杀了不了他,他的命总算保住了。这一段时间,他每天睡觉都睡不安稳,生怕魏霸一时火起,不管不顾的把他给杀了。
“将军,你以后会明白你现在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隐蕃半真半假的说道。
魏霸嘿嘿一笑:“你少跟我来这一套,你的真面目,我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他指了指案上的一封书札:“骠骑将军想你了,特地派人来接你回去。”
隐蕃暗自松了一口气,走过去,拿起书札看了一遍。书札里除了让魏霸尽快安排隐蕃回襄阳之外,还有催促他赶紧带兵去襄阳参战的事。李严说,襄阳已经攻克了,接下来,就要挥师北上,直取宛城了,需要魏霸的帮助云云。
李严的口气看似客气,实则很严厉,言下之意是如果魏霸不去,那这场战事半途而废的责任就是魏霸的。看到这样的内容,隐蕃大致明白魏霸今天态度这么好的原因了。
“将军需要我做什么?”隐蕃抬起头,平静的看着魏霸。
“我希望你将看到的情况如实的报告给骠骑将军。”魏霸盯着隐蕃的眼睛,慢吞吞的说道:“你也看到了,能运的粮,我已经在运,能调的兵,也已经调了一多半,我现在最多只能调动一万人。骠骑将军已经有六万人,再多我这一万,作用也不大,我也立不了什么功,反而要骠骑将军分我一些,对骠骑将军来说,这着实不太合算。请他再宽限我一段时间,等我从其他地方再筹一些兵,到时候一定亲自去给骠骑将军助阵。”
魏霸的话说得很慢,自然是要给隐蕃时间来领会其中含义。其实他这么做显然是过虑了,隐蕃的武力虽然差,脑子却非常灵活,魏霸的话一出口,他就明白了魏霸的意思。要粮,还有一点,要兵,没了。你要我去可以,得给我点好处。
这才是魏霸要他转告李严的话。说什么让他如实汇报,不过是骗人的客套话。
隐蕃暗自发笑,心道这人居然在这个时候和李严讨价还价,着实要几分胆色。若不是如此,他大概也不可能在刚刚二十出头的年龄就高居镇南将军这样的高位,封侯拜将。一般人只知道他机械之术名扬天下,却不知道他的心机更是深不可测。
当然了,他的狂妄也无人能及,敢威胁李严,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惹了最不能惹的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利令智昏吧,聪明如魏霸也不能免俗。
“行,我一定如实转告骠骑将军。”
“那就多谢隐君了。”魏霸摆摆手,铃铛捧过来一个锦盘。盘上放着一块苍翠欲滴的玉珰,还有几根漂亮得让人窒息的翠羽,一看就知道是贵重之物。“交州所产明珰翠羽,是最近洛阳销路最好的商品,赠与隐君,将来隐蕃若有机会回到洛阳,就知道我不是吝啬之人。”
隐蕃从魏霸的语气中听出了浓浓的无奈,他看了魏霸一眼,不禁哈哈大笑。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隐蕃将礼物收起,扬长而去。不管他爱不爱财,这份礼他都必须收,他收了,魏霸才会放心。
看着隐蕃走出去,铃铛半天才收回眼神,恋恋不舍的说道:“少主,那么好的玉珰和翠羽,送给这个书生,是不是太亏了?”
魏霸白了她一眼:“你想要,又不敢对夫人说?”
“谁说我想要了?”铃铛顾左右而言他:“谁造我的谣?”
“别找了。”魏霸强忍着笑:“那是我送出去的钓饵,不下大本钱,怎么能钓大鱼。你要是想要呢,就让丁奉抓紧时间练武,等上了阵,立了功,我赏他更多更好的明珰翠羽,反正以后还要送到我家来。要是你不想要呢……”
没等魏霸说完,铃铛满脸通红,用托盘捂着脸,扭着小蛮腰一溜烟跑了。正好丁奉走了过来,听到魏霸的话,尴尬的站在阶下,眼睛却不由自主的瞟向铃铛消失的方向。
“看什么看?”魏霸威严的咳嗽了一声,叫醒了丁奉:“不知道非礼勿视吗?”
。
。
。(未完待续。)
第656章 一举两得
隐蕃出了临沅城,如逃出牢笼的飞鸟,一路急行。
他真的很着急,恨不得有传说中的飞天遁地神通,一步就跨到襄阳城下。
他不是要为魏霸解释什么,而是因为他从李严的信里看到了一句话:襄阳城破。
就是这句话让隐蕃痛快的答应了魏霸,为的只是早点回到襄阳。因为这实在是个料想不到的意外。
攻城不易,攻襄阳更不易。自从建安十三年曹艹在赤壁大败,次年曹仁弃守江陵,退守襄阳以来,襄阳城就是吴蜀魏三国交兵的地方,历经二十余年的战事,襄阳城还没有被攻陷的记录。就算是当年声势浩大的关羽北伐,也没能攻克襄阳,甚至没能攻克襄阳的辅城樊城。
根据战前估计,就算蜀汉的水师有绝对优势,能够截断汉水,将樊城和襄阳一分为二,把襄阳城变成一座孤城,围城也需要两到三个月,再加上一两个月的攻城,没有半年时间,李严无法攻克襄阳。
有半年时间,魏国就有充足的时间调集兵力,在李严被拖得心烦意躁的时候发起反击。如果能将李严率领的这五六万人大部歼灭在襄阳城下,那蜀国的有生力量就会消灭大半,魏国就可以从容反击,收复关中,甚至攻入益州,然后居高临下,再伐东吴,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
司马懿当初是这么估计的,隐蕃也是这么想的,同样也是这么给司马懿传递消息的。他只要把李严的兵力构成和数量报给司马懿,大致上就能断定李严攻城的进度,司马懿就能做出相应的安排。可是现在事情大出意料,李严居然只用了一个多月就攻克了襄阳城,这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必将打乱司马懿的计划。
而且,襄阳的迅速失守会对魏国上下造成极大的恐怕。当初关羽仅仅是即将攻克樊城,就已经让曹艹考虑迁都,如果襄阳失守,后果将更加严重。
而这一切都和他的报告有割舍不开的关系。隐蕃震惊不已,他要立刻赶回襄阳看个明白。他希望李严只是想吓唬吓唬魏霸,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让魏霸低头。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一个月的时间,李严怎么可能攻克襄阳城。
从临沅到襄阳六百多里,中间还隔着一条大江,隐蕃只用了两天就赶到了。当他蓬头垢面,疲惫不堪的站在襄阳城下,看着襄阳城头的大旗,再看看城外那些正在拆毁,还剩下一点残基的土墙,他已经大致明白了李严的战法,却已经回天无力。
这是他事前不知道的,当然也无法报告给司马懿。如果他早点知道李严会用这样的战术,他的估计也许不会那么离谱。
“元丰来得好快。”李严心情不错,满面红光,和蔼如春风,即使是提到魏霸的话题,他的态度也非常轻松。“看来他还没有忘了自己是谁。元丰,你辛苦了,魏霸什么时候出发?”
隐蕃收起了懊丧的心情,从行囊里拿出魏霸送他的明珰翠羽,摆在李严面前。李严扫了一眼,微微一笑:“魏霸好大方,这些可都是难得的宝货。”
“有求于人,当然舍得。”隐蕃坦然的说道:“他送我这些,是想让我在将军面前为他美言几句。”
“哦?”李严兴趣盎然的说道:“他想让你说什么?”
“他想让我对将军说,江南的粮食还有一些,正如当初向将军保证的,五万大军,半年之粮,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再挤一点,多一两个月的供应。可是兵,他现在只有两万余人,还要防备孙权,所以最多只能抽出一万人支援将军。他说,将军已经有六万之众,多他一万不多,少他一万不少。他不想来与将军分功。”
李严脸上的笑意更盛,不过意味却多了些讥讽,眼神也变得凌厉起来。
“那你自己看到的呢?”
“他这不过是趁机要挟罢了。”隐蕃直截了当的说道:“我在临沅如被软禁,根本看不到太多的东西。不过,就我看到的情景来看,魏霸所谓的两万兵都是指常年更守的常备军,并没有包括那些忙时耕种,闲时习武的预备军,如果他把这些预备役全部征发的话,至少还可以再多两万人,甚至四万。他不到襄阳来,不过是趁势取利罢了。”
李严双手交叉握在腹前,手指捏得啪啪作响,正如他闪烁的眼神,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过了良久,他冷笑一声:“他不想与我分功,那我就让他独领一军便是。年轻人嘛,想自在一些,也是难免的,何况他还是少年成名的名将呢。”
李严特地把“名将”二字说得非常清晰,一种不屑的感觉不言自明。
隐蕃且惊且喜,惊的是李严要让魏霸独领一军,这显然是个意外情况。魏霸用兵出奇制胜,已经是天下皆知。如果李严领主力为正,魏霸率别部为奇,奇正相倚,魏国的压力必然大增,这比魏霸和李严合兵一处还要危险。喜的是他听得出来,李严对魏霸的态度非常不满,两人之间的矛盾正迅速升温。
“将军让他独领一兵,又将旌指何处?”隐蕃小心的掩饰着自己的心情,关切的问道。
李严瞥了他一眼,眼中隐隐的怒气。“元丰,正如你所说,魏霸不是不想来,只是想趁机取利。我现在才想起来,他之前对我提过一个方案,只是太过冒险,被我否决了。他也没有坚持,我只当他也只是随便说说,现在看来,他却是贼姓不改,还是想冒险徼功。既然如此,就让他冒险去吧,不吃点苦头,他是不会长记姓的。”
隐蕃听了这番话,不禁大急。李严的往来文书大部分——包括和魏霸的往来书信在内,都是由他负责的,他怎么对此一点印象也没有?魏霸早有计划要出奇兵,他怎么去哪里?
“你不要想了。”李严闷闷不乐的说道:“这是他让赵统转告我的。”
赵统?隐蕃一下子捕捉到了什么。赵统是杂号将军,按照他这个级别,随行是不能带家属的,更何况这次为了厉行士气,李严自己都没有带家属。可是赵统身边却有一个妾,而且是吴国的公主。大概是为了照顾魏霸的面子,李严没有说什么。现在想来,这个吴国公主却不是随便带的,大概是另有用途。
隐蕃一下子想到了诸葛恪。
“将军,魏霸……想通过吴境?”
“聪明!”李严笑了起来,却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顾左右而言他的说道:“你看到赵云没有?”
隐蕃虽然一心想问个究竟,却不敢太露痕迹,以免引起李严怀疑。他非常清楚,李严虽然很重视他,但心里还是有点保留的,毕竟他是一个降人。以李严的姓格,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他如此的信任,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赵将军现在在湘关,我没有机会看到他。”
“赵云是丞相影子里的人,别看他现在父子三人都和魏霸很亲近,可是只要丞相一声令下,赵云立刻会抛弃魏霸。他到荆州来,看似丞相对魏霸的帮助,其实不过是丞相伸出来的一只手罢了。”李严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也送魏霸一只手,再助丞相一臂之力。”
隐蕃眉头轻皱,似有不解。
李严得意的哈哈一笑:“你不知道,我大汉还有一个名将,是与赵云齐名的,如今他镇守永安。魏霸不是要兵吗,那好,丞相给他一个赵云,我就给他一个陈到。”
隐蕃恍然大悟,随即笑着拱拱手:“将军果然高明,顺水推舟,不露痕迹,实在是……实在是让人叹服。”
李严哈哈大笑。
陈到官居护军,曾经统领刘备的亲卫军白眊军,是刘备的忠臣。在李严和诸葛亮之间,他也是站在握有大义名分的诸葛亮一边的。他被派到永安来,与其说是增强了李严的力量,不如说是诸葛亮安排过来分李严兵权的一个楔子。
现在李严转手把他拨到魏霸身边,和诸葛亮把赵云从关中调到荆州来一样,都是温柔一刀。看起来是增强魏霸的力量,其实是牵制魏霸。除此之外,李严还顺势推走了一个诸葛亮安排在他身边的牵制,收回了对永安的控制,可谓是一举两得。隐蕃这么恭维李严,倒也不完全是表面文章,李严这一手玩得的确是漂亮。
要知道,和赵云的领军将军一样,陈到是护军,他们都是禁军体系的人,比起魏霸这个镇南将军还要尊贵一些。他到了魏霸身边,魏霸如果把他当下属看待,那就是失礼。可是如果不当下属对待,他就无法完全控制战局的走向。
李严等于是送了魏霸一个重礼,重得他不得不接,却又咽不下去的礼。
“元丰,还要辛苦你一趟,再回临沅,告诉魏霸我的决定,看看他这次还能说些什么。”李严冷笑一笑:“另外,你告诉他,我的耐心有限,北伐是国家大事,容不得谁为了一点点私情小利推三阻四。丞相在关中看着我们呢,他最好不要犯糊涂。”
对李严话语中隐含的威胁之意,隐蕃心领神会,躬身领命。
。
。
。(未完待续。)
第657章 以管窥豹
再次看到隐蕃,魏霸非常诧异。听了隐蕃转达的话,魏霸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他冷眼看着隐蕃,冷冰冰的说道:“看来我对隐君的一番美意,全被隐君扔在江水里了。”
隐蕃微微一笑:“将军,你的确是向骠骑将军如实汇报了我的所见所得,你看,骠骑将军不是给你安排了一个得力的助手吗?”
“助手?陈到来了,是我助他,还是他助我?”魏霸勃然大怒,拂袖而去,声音远远的传来:“辛苦隐君与我同赴襄阳,当面向骠骑将军解释。”
隐蕃一听,脸色顿时有些发白。五天之内,他来回奔波上千里,已经累得浑身的骨头都要散架了,魏霸还要拉着他去襄阳?
隐蕃想解释一下,可是魏霸的影子都看不到了,丁奉寒着脸,挡在他的面前,显然已经把他当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再想进前一步都不可能。
隐蕃无奈,只得先回驿馆呆着,抓紧时间休息,准备迎接更艰苦的挑战。他虽然年轻,平时也注意锻炼身体,可是这么长距离的奔驰也是可一不可再,再跟着魏霸跑一趟襄阳,能不能坚持住,他都不敢保证。
好在魏霸虽然说得凶,却没有即刻起程。隐蕃在驿馆里呆了几天,又收到潜伏在临沅的细作传来的消息,这两天魏霸和吴人联系得很紧密,信使在路上穿梭不行,好像在研究什么重要的大事。
听到这些消息,隐蕃又想起了李严无意中提起的那句话。把这些零碎的信息综合起来,再加上陈到这个人透露出一点信息,他已经大致猜到了魏霸的计划是什么。
隐蕃又惊又喜。惊的是魏霸果然胆大包天,居然会想出这样的主意,冒险行事。可也正因为冒险,这才是真正的奇兵,正如当初曹植突入关中,险些逆转关中战局一样,魏霸如果真的借道吴境,突入魏国腹地,也可能对南阳的战局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喜的是这个计划实在太冒险了,一旦有什么差池,魏霸就有去无回。
李严同意这个计划,恐怕不仅仅是给他一点教训这么简单,他有借刀杀人的嫌疑。
隐蕃不反对这个计划,相反,他非常希望这个计划能够实现。他既然知道了这个计划,那魏霸就无奇可言,而魏国如果因此布下陷阱,就有很大的机会抓住魏霸这条让魏国失去关中的大鱼。
如果想杀死魏霸,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隐蕃左思右想,写成密信,把这个重要的消息传递了出去。为了表示重要,他用了最紧急的通道。
三天后,魏霸带着三千亲卫营起程,他们坐着船,由沅水转入洞庭湖。在洞庭湖的时候,船队停了两天,魏霸没有告知隐蕃任何理由,甚至都没有见隐蕃一面。两天后,当魏霸再次出现在隐蕃面前时,他的脸色非常难看,眼神像饿狼似的,让隐蕃提高了警惕。
根据地理位置,隐蕃估计这两天魏霸是在和吴人接触,做了什么重要大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可能对他很不利,让他非常不爽。
离开洞庭之后,魏霸转入长江,溯江而上,在江陵上岸,见到了奉命前来支援的陈到。陈到只带了三千人马,其中有一部分是当年的白眊军。人数虽然不多,军容却非常整齐,特别是耳边垂下那条白牦牛皮制成的饰物,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白眊军以西羌人为主,与野史记载的不同,这是刘备进入益州之后才建立的一支精锐近卫营,来自益州西部的西羌,耐苦寒,身体壮实,再加上以战死为荣,以病死为耻的风俗习惯,作战时非常骁勇。汉中之战是白眊军最闪光的时刻,夷陵之战也亏得白眊军奋勇厮杀,刘备才能死里逃生。不过那一战之后,白眊军损失惨重,再加上刘备不久病死,这支精锐人马就迅速的失去了应有的地步,现在只剩下千余人,跟着陈到驻守永安,根本机会护卫新的皇帝陛下。
在此之前,陈到曾经让白俭率领两百白眊军支援魏霸,白眊军的骁勇给魏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一次看到魏霸,陈到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之情。“两年不见,子玉如潜龙腾渊,雏凤试声,文长老弟有子若此,羡煞旁人。”
魏霸不敢怠慢,连忙上前给陈到施礼。他是镇南将军,外放的一方重将,可是陈到却是护军,是禁军系统的人,论权利可能不如他大,论贵重却丝毫不亚于他。何况陈到和赵云、魏延都曾经担任刘备的亲卫将,陈到的资历不如赵云,却比魏延要老得多。
“将军依然强壮如昔,可喜可贺。这一次劳动将军,真是惭愧。”
“哈哈哈……”陈到爽朗的大笑:“老夫在永安呆得快生白毛了,能出来活动活动,也是好的。”他转身看着那些白眊兵,叹了一口气:“这样的壮士,不死在战场上,却死在床箦之上,是最大的悲哀。将军给这样的机会,他们都非常感激将军。”
“咳咳!”魏霸尴尬的咳了一声,转身从人群中拉过隐蕃,向陈到介绍道:“这位便是青州俊杰,骠骑将军的口舌,隐蕃隐元丰。”
陈到目光一寒,微微颌首,却什么也没说。隐蕃知道自己是个降人,又是李严一系,不受这些人待见也是正常的,行了礼,默默的退到一旁。看着魏霸拉着陈到上了车,两人交头接耳的说个不停,却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
第二天,魏霸再次起程,陈到却没有随行,他暂时留在江陵。原因是什么,魏霸没说,隐蕃也不好问,只能跟着魏霸向襄阳赶。
一路无话,过了宜城,便进入原本由魏军控制的地界。虽然襄阳已经被李严攻克,但这里依然有大量的魏军细作出没。魏霸带了三千亲卫营,却依然不敢大意,他提前通知了李严,要求派赵统率军前来接应。当他到达宜城的时候,赵统已经扎好了大营在等他了。
一见面,魏霸就进了赵统的中军大营。隐蕃没资格进去,只能不动声色的远远的看着。过了一会儿,他又看到一个衣着华贵,神色骄矜的年轻女子在数名甲士的护卫下,径直走进了中军帐。
隐蕃心中一动,突然笑道:“这女子好漂亮,不知是谁家的女眷。”
旁边的一个卫士听了,厉声喝止:“这是赵将军的妾室,真正的吴国公主,小心自己的舌头和眼睛。”
隐蕃微微一笑,脸上却一脸的凛然,连忙躬身谢道:“多谢提醒,险些闯了祸。”
那卫士也缓和了脸色,看了隐蕃一眼,没有再说什么。隐蕃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旁边的亲随,转身进了帐。时间不长,亲随走了进来,低声说道:“有使者出营,向东去了。”
隐蕃点了点头。向东而不是向南,自然是由水路向武昌,再联系到吴国公主孙鲁班的出现时间,这显然是魏霸和孙权之间的联络。
隐蕃笑了起来,魏霸、李严虽然极力隐瞒,可是他终究还是看出了蛛丝马迹。他立刻又写了一封密信,找机会送了出去。
……
樊城。
司马懿将先后到达的两封密信摊在案上,看看左边的,又看看右边的。
司马师兄弟坐在他的面前,一声不吭的看着他。
“子元,子上,你们觉得这件事有几分真,几分假?”
司马昭沉吟不语,似乎不太有把握。司马师却笑道:“这种冒险的战术,的确有几分像是魏霸的主意。而借这种机会向诸葛亮、李严讨赏,趁机取利,也像他的姓格。不过,诸葛亮、李严都不是善与之辈,一个派来了赵云,一个派来了陈到,都是当年追随刘备的老将,我看魏霸这次是作茧自缚,反受其咎了。”
司马懿目光闪了闪,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司马师。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司马师继续说道:“陈到是汝南人,对汝南的地形熟悉,李严把陈到拨给魏霸,除了牵制魏霸之外,恐怕也有利用陈到成事的可能。如果陈到借道江夏,进入豫州,对我屯田之所大加掳掠,为祸不浅。从这个角度来看,陈到的出现,恐怕也不是随意为之,的确有为这个计划做准备的可能。”
司马懿点了点头,却还是不说话,司马昭却突然涨红了脸说道:“可是豫州平坦,无藏身之所,一旦被我军发现,那就是有来无回。”
“有来无回有什么不好?”司马师浅笑道:“魏霸死了,你以为李严会落一滴泪?你以为诸葛亮不会松一口气?他也许会因此责难李严,却不是为魏霸着想。魏霸自不量力,想以小搏大,却不知道无论诸葛亮还是李严,都不是他能撼动的。不知道隐忍以待时机,一意横行,只会遭来不测之祸。”
“这么说,你觉得这件事可能是真的?”
“至少有七成把握。”司马师皱起了眉头,沉吟半晌:“照这么说,江淮很可能有战事起。长达数千里的战线,对我军非常不利。这一战若不能大胜,我们……”
“我们不仅可能失去关中,还有可能失去南阳。”司马懿抹着胡须,淡淡的说道:“魏霸是弃子,你我父子也可能是弃子。如今的形势与当年关羽侵我襄阳相仿,可是我大魏的国力却大不如前,陈王刚刚战死在关中,曹真病重不起,于禁被先帝气死了,徐晃、张辽、乐进都病死了,陛下手中只剩下张郃这口利剑,只可惜,这口剑杀伐太久,不复往曰锋利了。”
司马懿的目光从两个儿子的脸上扫过:“守住樊城,我们就是这场战事的最大功臣。至于追杀魏霸的功劳,就让给张郃吧,算是我们送他的礼物,能不能成功,就看他有没有这样的运气了。”
。
。
。(未完待续。)
第658章 暗流涌动
曹睿接到了司马懿转来的消息,得知魏霸与陈到可能借道吴国控制的江夏郡杀入豫州,顿时觉得头皮一阵阵的发麻。正如他担心的那样,魏霸的参战使情况更加复杂了,豫州不仅是魏国的膏腴之地,当地的屯田同时供应着荆州军团和扬州军团的军粮供应,还掩护着洛阳的安全。可是这里偏偏没有多少险要可守,可谓是一马平川,一旦被敌人占据,那洛阳就危险了。
当年武皇帝曹**因为关羽北伐准备迁都邺城,被司马懿阻止,最终徐晃力挽狂澜,击败了关羽,现在徐晃已经死了,能够担起这个重任的只剩下张郃和他率领的一万骑兵。
在平原地带,这一万骑兵足以完成阻击的任务,而且可以把这个危机变成一个机会。如果有可能的话,也许能将魏霸和他率领的人马击杀在豫州。魏霸一败,李严的攻势就无法持久,魏国就可以掌握战局的主动,进入**。
曹睿再次下令张郃戒备,由新野向东侧的比阳一带移动。比阳在桐柏山之北,向东可以驰援义阳,向西可以策应宛城,一旦襄樊有急,也来得及支援。有桐柏山做掩护,隐藏行踪也相对容易一些。
与此同时,曹睿提醒满宠做好开战的准备。从目前得到的情报来看,江淮的扬州军团已经无法独善其身,只能希望尽快解决战事,不要拖延得太久。这一年多的战事把魏国拖得筋疲力尽,如果从江淮到关中的数千里战线全面开战,曹睿支撑不了太久。
接到曹睿的命令之后,张郃一边向比阳移防,一边给曹睿写了一份奏疏。他说,魏霸虽然善奇,可是他并不鲁莽,相反,他非常谨慎,纵观他的历次用兵,都是选取有利自己的地形,武陵一战,把吴军诱入山区作战便是明证。豫州地势平坦,虽然有山,却不足以展开大范围的回旋,魏霸以步卒入豫州显然不太合理,更适合他攻击的方向应该是南阳郡西部的山区,蜀汉军有强悍的水师,如果他们进入南乡郡,重夺武关,这才是最有威胁的战略,希望皇帝陛下予以重视。
在最后,张郃很坦诚的表示了对司马懿的不满。他仅凭一些细作的猜测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是不是有些草率?他一直强调魏霸突入豫州的可能,却只字不提魏霸声东击西的可能,是不是因为荆州军区一直是他的防区,武关道也控制在他的手中,所以他不希望有其他人介入?
曹睿接到张郃的奏疏,直皱眉头。张郃说得是有道理,但是他犯了官场上的忌讳。谁都知道他和司马懿有矛盾,他如此大张旗鼓的指责司马懿,有以私碍公之嫌。那些世家最擅长的就是上纲上线,这样的奏疏落到他们的手中,很可能掀起大风浪,给他重用宿将子弟造成不必要的阻力。
曹睿将张郃的奏疏压下了,却招来了荆州刺史毋丘俭,让他和燕王曹宇一起领兵五千,赶往南乡郡。
曹睿虽然没有对司马懿提起这件事,司马懿还是知道了,但他什么也没说。既然天子要把这件事掩盖下去,他也不能撕破脸皮,只好装不知道。
当然,他的心里是不会忘记的。
……
孙权看着刚刚收到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