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微微一笑,眼神却依然警惕:“可是我相信,曹植不会这么简单的蛮干,也许他还藏着什么杀招,只等我们露出破绽。”
    “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有什么杀招?”杨仪诧异的问道。
    “问题就在于此,我们不知道他会用什么样的招术。”诸葛亮的目光投向远处,那里有夏侯霸的战旗:“不过,我想他的杀招应该落在那些骑兵的身上。向公,你觉得呢?”
    向朗含笑点头:“丞相所言甚是,我也是如此想。”
    远处,夏侯霸坐在一块石头上,嘴里叨着一根草茎,草茎已经被他咬破了,淡淡的苦味弥漫在他的口中,刺激着他的鼻子。听着阵前一直就没有停过的战鼓声,他不敢抬头看,生怕看到最可怕的一幕。他知道曹植在什么位置,他怕看到曹植的战旗倒下。
    他在等待出击的命令,他已经精心挑选出两千骑士和三千匹战马,等待着最后一击的开始。可是他又不想听到这个命令,因为当曹植发出这个命令的时候,往往代表着他已经直面死亡。
    夏侯霸幼年起就在军营中度过,定军山一役,他亲眼看到父亲夏侯渊和弟弟夏侯荣战死,他觉得自己已经看淡了生死,可是现在,当他看着曹植一步一步的走向死亡时,他却感到了一阵阵紧张。
    以他的身份地位和政治见识,他当然知道曹植必须死,死在这里或许是他最好的选择。而能不能让曹植的死变得有意义,就要看他夏侯霸能不能完成曹植的目标,顺利的击溃姜维,接应张郃入关。
    其实,如果不是牛金重伤未愈,没有其他人能够担起这个重任,他宁愿和曹植并肩作战,哪怕一起死在这里。
    他相信,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心愿,而是所有将士的心愿。
    。
    。
    。(未完待续。)


第621章 百辟刀
    双方恶战一天,魏军前仆后继,有进无退,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连破蜀汉军四道拒马阵。
    曹植的战旗一直飘扬在战阵的最前方。
    阵前重重叠叠的全是尸体,鲜血已经汇成小溪,脚下的土地变得湿滑泥泞,战靴踩下去吱吱作响,再拔起来的时候,仿佛有人拽着靴底,非常吃力。
    蜀汉军的伤亡虽然没有魏军那么大,可是士气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曹植承受了那么多的攻击,却依然没有倒下,这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的战旗每向前移动一次,都会让蜀汉军的心理受到一次难以名状的冲击。
    当这种冲击积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蜀汉军产生了动摇,面对冲杀上来的魏军士卒,他们的抵抗不再那么坚决,反击也不再那么果断。有两道阵地就是这么丢失的,特别是第四道阵地,魏军一发起冲击,拒马阵里的蜀汉军就懵了,掉头就跑,将阵地拱手相让。
    蜀汉军的动摇让魏军士气大涨,满脸是血的魏军士卒骄傲的站在轻易到手的阵地上,举刀狂啸。
    魏军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陈王万岁——”
    “大王万岁——”
    曹植左手扶旗,右手高举,向将士们挥手致意,以手抚胸,微微欠身,身上的战袍虽然沾满了血污,姿态却优雅无比,仿佛刚刚完成了一幕完美的表演,正在向观众谢幕。
    魏军更加兴奋,欢呼起此起彼伏,惊天动地。
    诸葛亮沉下了脸,挥了挥羽扇:“将弃阵的将士全部斩首。”
    “丞相——”杨仪大吃一惊,那可是近五百人啊,全杀了?
    “威公,去吧,人可以死,心不能软。”向朗看着远处欢呼的魏军:“曹植要拼命,我们只要有些许软弱就会前功尽弃,后果不堪设想。”
    杨仪打了个激零,不敢再劝,转身下了指挥台,招来亲卫营,传达了命令。
    在众目睽睽之下,弃阵而归的士卒被捆了起来,押到阵前一一斩首,血淋淋的首级挂在了第五道拒马阵的尖桩上。
    蜀汉阵地一片死寂,看着这数百颗首级,没人有敢说一句话。
    “丞相,只剩下一道拒马阵了,怕是挡不住曹植的冲锋,还是……”
    向朗的话只说了一半,就被诸葛亮拒绝了。“向公,多谢你的提醒,不过,曹植厮杀了一天,伤亡至少五千,接近总兵力的一半,我不相信他还能保持这样的攻击力度。他这么不惜代价的攻击,不就是想击垮我们的士气吗?我一退,岂不是正中他的下怀。”
    “可是丞相千金之躯……”
    “丞相难道还比王还要尊贵吗?”诸葛亮的眉心一阵阵抽搐,他也为曹植的疯狂所震惊,他更为曹植的控制手段所折服。大军奔袭千里,断粮在即,现在又伤亡过半,居然还能把士气控制得这么好,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这当然和曹植以王爵之尊亲临战阵,死战不退有关,可是如果没有足够高明的手段,仅凭无畏的气概是远远不够的。
    与这样的对手作战,不仅需要足够的智慧,还需要有足够的实力,必要的时候,还要有能与他以命搏命的勇气。
    诸葛亮自认有足够的智慧,也有足够的实力,正如他对向朗说的,他相信能顶住曹植的攻击。可是他自问没有和曹植拼命的勇气。如果不是手握远远超过曹植的大军,而是兵力相近,他不可能坚持下去。
    曹植可以死,他不能死。他身上肩负的责任太重,他不能像曹植一样视死如归,无所畏惧。
    勇者有所惧。
    幸好,他现在还有足够的实力,只要控制住士气,他就能顶住曹植的进攻。而让部下经历这样一场战斗,可能比斩杀魏国的王还要能锤炼士气,正如魏霸在临贺城下借陆逊来锤炼队伍一样,他也要借曹植这把难得一见的强硬对手来锤炼自己的人马。
    现在又怎么能退,退了,就再也没有进的机会。
    诸葛亮深吸了一口气,再次下令敲响了战鼓。夜幕即将降临,可是曹植却没有退却的意思,魏军还在向前推进阵地,看样子,今夜是无法安睡了。
    正如诸葛亮所料,曹植根本没有打算休息。一来他没有太多的粮食了,时间并不宽裕,二来魏军战斗勇猛,士气可用,不趁着这个机会战斗,一夜过来,谁知道这些士卒会不会被死亡的恐惧压倒。
    一天的战斗,魏军战死近六千人,几乎没有伤者,凡是上阵的人都倒在了阵地上。曹植也实现了他的诺言,有进无退,他向前移动了四次,现在离诸葛亮的中军不到四百步,攻破最后一道拒马阵,他就可以直接面对诸葛亮的中军。
    在这个距离,他能看到中军指挥台上诸葛亮的身影,想必诸葛亮也能看到他。两人虽然无法看到对方的面容,可是他们的心智却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着残酷的较量。
    插在最后一道拒马阵上的首级,在向曹植表示着诸葛亮的坚持,蜀汉军士气的细微变化,也预示着这最后一首拒马阵将是前所未有的艰难。
    曹植停了下来,下令士卒们吃晚饭,同时收集蜀汉军遗弃在阵前的军械。经过一天的恶战,曹植带来的连弩车和霹雳车大多已经损坏,羽箭和石弹也消耗殆尽。好在双方恶战到现在,阵地上到处可见羽箭和石弹,蜀汉军失守的阵地上也有不少连弩车和霹雳车,只要稍作修复,就可以使用。
    不得不说,蜀汉军的军械质量就是比魏军的质量要好,耐用得多。
    曹植就在阵前啃着干粮,亲卫们举着盾牌,小心翼翼的护在一旁。这里离蜀汉军阵地太近,一枝流矢都有可能要了曹植的命。
    曹植对着所有的将士说过,他今天只进不退,因此夏侯霸只能冒险来到阵前,听取曹植的命令。
    “仲权,我今天会连夜攻击,尽一切可能的压迫蜀汉军。”曹植喝了一口带有血腥味的河水,慢慢的嚼着又干又硬的面饼。他嚼得很细,仿佛要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记住了这最后一顿的味道。“你准备好了,我一发出消息,你就准备冲锋。”
    夏侯霸眼神一紧,沉默了片刻。
    “不要管我,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你冲过去了,我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你冲不过去,我们只能全死在这里。”曹植盯着夏侯霸的眼睛,眼神凌厉如鹰。“今天的战斗你也看到了,正如张郃所说,诸葛亮思虑周密,破绽极少,而且反应很快,一旦出现问题,他就很快能弥补起来。因此,你不能有任何犹豫,一犹豫,可能就会失去机会。”
    夏侯霸缓缓的点了点头。
    曹植抹了抹嘴,从腰间抽出一把战刀,留恋的看了一眼,塞到夏侯霸的手里。“这把雀环百辟刀,是当年武皇帝所赐,我不能让他落到敌人的手里。仲权,你留着做个纪念吧。”
    “殿下……”夏侯霸捧着刀,痛不欲生。
    “好啦,你父亲曾经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你既是他的儿子,就要像个汉子,休作小儿女态。”曹植拍拍夏侯霸的肩膀:“仲权,努力之。自磨自励,国之百辟。”
    “喏。”夏侯霸捧刀向后退了数步,将刀插入腰带中,再施一礼,转身大步离去。
    曹植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转过身,目光扫过战场。魏军将士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纷纷转过头来,挺起了身躯,屏住了呼吸。
    曹植大吼一声:“勇士们,准备好了吗?”
    魏军将士七嘴八舌的大叫道:“准备好了。”
    “大王,你就下命令吧,皱个眉的都不是好汉子。”
    “大王,我们跟着你!”
    “那好,让我们再战一场,看看谁能看到明天的朝阳。”曹植缓缓拔出战刀,指向天空:“举火,攻击!”
    “喏!”魏军轰然应喏。
    “放!”一名艹砲手大吼一声,艹起手中的木锤,用力击下。霹雳车一阵震颤,木梢呼啸而起,将数颗石弹甩上了天空。
    石弹破空而出,带着凌厉的杀气,飞向蜀汉军阵地。
    与此同时,数十架霹雳车、连弩车开始怒吼。
    诸葛亮坐在指挥台上,看着再次发射的霹雳车,看着凌空飞至的石弹,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他挥挥羽扇:“反击!”
    传令兵奔到台前,挥动令旗,鼓手们挥起鼓桴,敲响了牛皮大鼓,无数的霹雳车和连弩车开始咆哮,最后一道拒马阵里的蜀汉军将士站在同伴的首级旁,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盯着越来越近的魏军。
    远处,夏侯霸大步离开,他走得非常快,生怕被别人看到他眼中的泪水。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曹植了。他走到右阵,两千骑士坐在地上休息的骑士纷纷站起,围了过来,默默的看着夏侯霸。夏侯霸拔出那口雀环百辟刀,高高举起:“兄弟们,陈王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能辜负他吗?”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骑士们怒吼。
    。
    。
    。(未完待续。)


第622章 国之殇
    曹植的攻击力度超过了诸葛亮的预计,特别是两道拒马阵的失守让诸葛亮非常意外。在他看来,曹植最多只能攻破三道阵,以攻破每道阵需要两千人来计算,三道便是六千人,几乎是曹植现有可用兵力的一半左右。按照常识,不管意志多么强悍的战士,一旦伤亡超过一半,信心就会受到重挫,士气会急转直下,到了这一步,能控制着部下不至于崩溃,就算是难能可贵了,要想继续攻击,而且是继续攻击实力明显超过自己的敌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是,曹植偏偏做到了,而且超出了诸葛亮的预计。他不仅连破三道拒马阵,而且动摇了蜀汉军的士气,直接导致第四道拒马阵不战而溃。
    诸葛亮通过血腥的杀戮控制住了局面,但是他却无法将曹植赶回去。现在,曹植离他不到四百步,虽然霹雳车和连弩车都无法伤到他,可是箭矢和石弹却可以攻击到中军的前沿。
    这对蜀汉军的士气打击不小。
    诸葛亮不想退,也不能退,中军就不能移阵,面对魏军的攻击,他们只能多竖盾牌,加强防备。向朗更是紧张,他生怕有流矢流弹伤到诸葛亮,下令虎步监孟琰率领数十名虎步营士卒上前保护诸葛亮。
    虽然他和诸葛亮之间明争暗斗,可是他非常清楚,诸葛亮不能死。不管是从荆襄系的利益还是从蜀汉国的利益来说,诸葛亮现在都不能死。
    诸葛亮在重重保护下,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战场。夜色笼罩了河谷,虽然点起了不少火把,终究不如白天看得清楚。特别是他因为劳累过度,眼力并不好,白天还勉强能够应付,一到了晚上,百步之外,对他来说就是模糊一片,只看到忽明忽暗的影子,却分不清是敌是我。
    诸葛亮暗自叫苦,眼睛睁得酸疼,却还是无法适应这种夜战。他越发的不安起来,却又不好明言。现在不是他想不想打,而是曹植根本不打算结束,他只好舍命陪君子。
    曹植却是越战越勇,他一手举着战旗,一手举着战刀,指挥着一批又一批的勇士冲上前线,不断的冲击着蜀汉军的阵地。只要冲破这最后一道拒马阵,诸葛亮的前军阵地就算易手,他就可以直接面对诸葛亮的中军。到了那时候,诸葛亮要么以中军迎战,要么调集左右两军向前靠拢,密集防守。那样的话,他的机会就来了。
    河谷地宽约一千两百步,诸葛亮在这里摆下了最常见的八阵,除了前面的前后左右中五军之外,在大阵的后方还有三个方阵,每个方阵两到三千人不等。这三个方阵是为了防守来自后方的敌人的,也是留作最后决胜负的预备兵力。一般情况下,这三个方阵是不会动的,甚至连中军和后军都不会动,真正参与战斗的是前军,前军如果不敌,则左右两军会相机前移,遮到中军的前面,或者向前突,与中军形成包抄之势。
    诸葛亮的阵设在汧水西,在汧水东的坡地上,他还安排了一个大约两三千人的战阵。这是为了防止魏军骑兵由汧水东岸绕到他的背后。仅凭这两三千人当然无法挡住魏军骑兵,可是却足以阻滞魏军骑兵的速度,给援兵渡河争取时间。
    曹植的计划就是击破诸葛亮的前军,逼着诸葛亮调集左军或右军前来支援补充,这样一来,他的两侧兵力就会减弱,夏侯霸就有了突击的机会。如果是攻击中军,那还远远不够,中军的战阵是最厚实的,仅凭这两千多骑根本无法突破,可是要突破留作后阵的三个方阵中的一个,那就相对容易多了。
    至少有一线机会。
    为了能将这一线机会放大,曹植才坚持夜战。夜战,会给骑兵冲锋带来困难,可是同样也会给守方带来困难。在黑夜之中,更难发现急速冲锋的骑兵,互相之间也不能像白天那样通过战旗来传递消息,而战鼓声传递消息总不如战旗来得直接,来得快捷,来得明白。
    更何况在黑夜之中,敌人无法确切的看清骑兵的数量,心理上的恐惧也会因为黑夜的原因而被放大。
    这就是曹植的计划,也是他能做到的极致,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线机会。
    那些士卒不知道这些,他们只知道如果不能突破诸葛亮的战阵,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既然陈王可以不怕死,他们也没有道理,更没有资格怕死。就是凭着这么一种简单的信念,他们向蜀汉军的阵地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诸葛亮的血腥手段震慑了拒马阵里的士卒,大大延缓了曹植的攻击速度,却依然无法阻挡住疯狂的魏军。苦战一个时辰后,拒马阵终于易手。
    曹植将战旗插到了最后一道拒马阵上,站在他身边的是三千多筋疲力尽,气喘吁吁的士卒。为了攻破这最后一道拒马阵,他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现在,除了那倒在地上呻吟的士卒和隐没在黑暗中的两千余骑,就只剩他身边的这三千多人。
    他已经油枯灯尽。
    可是曹植却没有退缩,更没有一丝颓丧,他揩去了脸上的血污,哑着嗓子大声的吟唱起来。
    “艹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曰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这是屈原的《国殇》,是为数不多能在军中流行的歌谣,也是最贴合从军将士的歌谣。在后世人看来,这是典雅到拗口的文辞,可是在中古时代的军人看来,这首《国殇》却是他们的心声,不少人都能熟练的吟唱。此刻,听着曹植唱起这首《国殇》,所有会唱的人都跟着唱了起来。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哼唱的人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整齐。随着旋律的激昂,魏军士卒的眼神亮了起来,腰杆挺了起来。他们不是在吟唱,而是在大声的吼叫,每吼一声,身体中的力量就多增加一分。他们聚集在曹植周围,一个个怒发冲冠,慷慨激昂。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曹植举起战刀,厉声嘶吼:“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勇士们,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黄泉路上,得与诸君同行,植死而无憾!”
    一个虎贲郎举起了战刀,厉声长啸:“追随大王,死而无憾!”
    更多的魏军士卒举起武器,放声大笑:“死而无憾!”
    “跟我来!”曹植接过一面盾牌,举步向诸葛亮的中军杀去。
    “愿与大王共生死!”亲卫们吼叫着,抢上几步,冲到了曹植的前面。
    更多的士卒怒吼着,争先恐后的向诸葛亮的中军冲去。他们没有什么严整的阵形,只有一往无前的杀气。他们无视十倍于已的敌人,眼中只有曹植的身影,只有燃烧的火焰。
    诸葛亮从指挥台上站了起来,分开护在他身前的亲卫,走到台边,看着远处晃动的火把,沉默不语。他看不到曹植的面容,可是他能听到那熟悉的楚歌,他也知道这首《国殇》代表的意义。
    向朗走了过来,默默的站在诸葛亮的身边。他是荆襄人,对这首由楚人先贤创造的《国殇》当然了然于心。
    杨仪也走了过来,脸色苍白,小声的提醒道:“丞相,一人拼命,十人不能当,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曹植要拼命,还是小心一些的好。”
    诸葛亮点了点头:“传令,左右两军突前,掩护中军。”
    “喏。”杨仪转身下令去了。
    诸葛亮转过身,看着向朗,眼神有些疑惑:“向公,那些骑兵哪儿去了?他们会不会趁着夜色离开?”
    向朗眉头一皱,也有些担心起来:“丞相是说……陇关?”
    “不仅是陇关,还有陈仓。”诸葛亮担心的说道:“我前些天得到王平送来的消息,说是郝昭率领万人出了冀县,沿着渭水集结了不少船只,还有不少粮食,我担心他会冒险过箕谷入关中,已经安排文长前去堵截,万一夏侯霸回师……”
    向朗的眉头拧了起来,半晌没有说话。他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情报,这么重要的事,诸葛亮居然没有给他通个气,这也太不把他当回事了。如果不是被眼前形势所迫,只怕等临渭的战事结束,他这个负责上邽防务的荡寇将军还被蒙有鼓里。
    见向朗不说话,诸葛亮的脸上闪过一抹愧色。此时此刻,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向向朗解释。
    两人沉默着,各自想着心思。
    曹植却已经杀到了阵前,率领着如狼似虎的亲卫营,势不可挡的杀向蜀汉军的中军。中军将士严阵以待,左右两军也奉命向中军靠拢,向曹植的身后包抄过去。他们跑得非常快,眼看着就要将曹植包围在其中。
    曹植大喜,厉声嘶吼:“传令,骑兵出击!”
    “喏!”紧跟在他身后的传令兵敲响了战鼓,战鼓声沿着山谷传了出去。
    夏侯霸突然跳了起来,侧耳倾听了片刻,大吼一声:“所有人上马,出击!”
    。
    。
    。(未完待续。)


第623章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两千骑兵,三千匹战马,像一只藏在鞘中的利剑,终于露出了锋芒。
    他们原本就一直躲在大军的后方,步卒将士们先后倒在了战场上,也就给他们腾出了冲锋的空间。此刻,他们沿着空荡荡的军营,催动战马加速,却仿佛能感觉到战友的亡魂就在自己身边。
    他们很悲伤,很愤怒。
    他们很沉默。
    没有人嘶喊,甚至连战马都不嘶鸣,他们没有举火,战场上的火光虽然和白天的阳光无法相比,却足以让他们看清方向。
    只要这些就够了。
    原本就是死里求生,死了是应得的结果,没死就是上苍的恩赐。
    将一切都交给上苍吧。
    两千骑士催马急行,三千匹战马慢慢步伐一致,杂乱的马蹄声变成了整齐的轰鸣,化作一道惊雷,沿着汧水西岸,向蜀汉军的左翼冲杀过去。
    诸葛亮并没有忽视这支魏国骑兵,相反,他一直对这支魏国骑兵保持高度关注。他在汧水东岸准备了三千人,阵前有拒马,还挖了壕沟,足以挡住魏国骑兵的第一波冲击。在汧水西岸,他也为魏军骑兵准备了前后两个方阵,足有五千人。
    如果是在白天,魏军骑兵一发动,他就能看到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可惜现在是夜里,他的眼前一片模糊,根本看不清具体的形势。也正为此,他才怀疑魏国骑兵去了别的地方,比如陇关,比如渭水。在他看来,骑兵在夜里根本无法冲锋,只要有一匹战马摔倒,就有可能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曹植就算把骑兵留在这里,当作最后一击,也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有出手的机会。
    现在离天亮还有两三个时辰,而曹植显然支撑不到那个时候。
    诸葛亮的思维是缜密的,可是他忘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曹植也好,夏侯霸也罢,他们都是疯子。
    再聪明的正常人也无法准确把握疯子的思维。诸葛亮是聪明,可是他无法打破自己的思维习惯,他做不出这样疯狂的决定,当然也不相信曹植会这么做。
    虽然曹植的举动一直就很疯狂。
    这完全是思维惯姓,与是否聪明无关。相反,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坚信自己的正确,思维惯姓越强大。正因为诸葛亮足够聪明,能够将每一种可能的利害都计算得很清楚,所以他才不相信曹植会这么做。
    而黑夜又让他变成了半瞎,长年累月的伏案工作严重伤害了他的身体。他不仅视力不佳,听力也好不到哪儿去。
    当比他年长十余岁的向朗都清晰的听到了马蹄声时,他还没有反应过来。
    “丞相,骑兵——”杨仪听出了骑兵冲锋带来的震动声,大惊失色的叫了起来。
    诸葛亮顿时面色煞白,他转向左翼,终于看到了从黑暗中冲出来的影子,可是他却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骑兵冲锋带来的震动让他手中的羽扇在簌簌颤抖。
    刹那间,他终于明白了曹植的用意。曹植的骑兵从来不是为他准备的,而是为两百里外的姜维准备的,从头至尾,曹植只有一个目标:接应张郃进入关中。为此,曹植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曹植疯了,夏侯霸也疯了,为了夺回关中,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因为疯狂,他们从不可能中找到了一丝可能。而这一丝可能却是他亲手送给曹植的。如果不是他将左军调到阵前支援中军,包抄曹植,这些骑兵根本没有机会连冲两道阵。
    现在,左军的阵地空虚,根本挡不住急速冲锋的魏军铁骑,而后面的军阵以为有左军在前面挡着,根本没什么准备,面对突然杀出的魏军铁骑,他们不崩溃就算不错了,哪里还来得及堵截。
    一丝沮丧从诸葛亮的眼中一闪即逝,他随即恢复了平静,叹了一口气:“曹子建以为凭这些人就能引张郃入关?他也太异想天开了。”
    向朗诧异的看了一眼诸葛亮,不知道诸葛亮在这个时候怎么还能这么平静。事起仓促,两千骑兵眼看着就要和后军接触,他不赶紧通知后军戒备,尽可能的拦住魏军,怎么还有心情替曹植惋惜。。
    “传令,包围曹植。”诸葛亮摆了摆手,镇定自如的下达了命令:“立即派快马通知姜维,小心后路。”
    传令兵纷纷离去。
    魏军铁骑来得极快,也极隐秘,他们几乎和正在往前阵赶的蜀汉军左军擦肩而过。被马蹄声惊得心正在奔跑的蜀汉军士卒看着数十步外飞驰而过的骑兵,惊骇莫名,下意识的向右侧跑去,险些冲撞了中军。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自己应该冲向魏军铁骑,哪怕是用手中的弓弩射几箭,都有可能对魏军造成不可估量的打击。
    魏军来得太快,根本没给蜀汉军离下多少考虑的时间,就像一阵风似的卷了过去,直奔留在最后的三个蜀汉军方阵之间宽约二十步的空隙。
    这三个预备兵力方阵虽然没有休息,却也没什么防备。在他们面前有近两万的主力,血战到此,中军还没有接战。而左右两军正向前包抄,想来曹植快被包围,马上就要授首了。斩杀魏国的一个王,这可是一场大功啊,可惜他们这一次只能旁观,没有立功的机会,到时候只能看人家吃肉,他们连汤都未必有得喝。
    就在他们自怨自艾的时候,谁会想到黑夜中会冲出两三千骑兵。等有人感受到骑兵冲锋的地面震动时,夏侯霸已经冲到了他们面前,在他们面前呼啸而过。
    狂奔的战马带着无可匹挡的力量,将那些反应最快,冲过来堵截的蜀汉军士卒撞飞。锋利的战刀舞成一团光影,劈在蜀汉军的战甲上,砍出一溜溜火星,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长矛捅在蜀汉军的胸口,将结实的胸甲刺破,将惨叫的蜀汉军挑起,甩向远处。
    一触即溃。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夏侯霸轻易的就穿过了蜀汉军的后阵,如果他愿意,他甚至可以将基个方阵的蜀汉军士卒斩杀大半,可惜他没有时间,他只能率领着杀气腾腾的骑兵向北飞奔而去,消失在黑暗之中。
    直到此刻,后军的这两个方阵才意识到刚才发生了什么。他们吓得心跳如鼓,一边加紧防备,以免魏军去而复返,一边向中军发出警告。
    听到后军的战鼓声,杨仪和向朗面面相觑,只有诸葛亮脸色平静,比刚才还要轻松一些,仿佛有一个压在心头的重担终于放下了似的。
    “丞相?”杨仪战战兢兢的叫了一声,他怀疑诸葛亮是不是还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魏军骑兵已经冲破了后阵。
    “没事。”诸葛亮摆了摆手:“他们跑不远的,不过多活几曰罢了。他们走了,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围杀曹植了。”
    杨仪下意识的哦了一声。向朗皱了皱眉,看向诸葛亮的眼神中露出不加掩饰的钦佩。事已至些,愁亦无益,不如做好眼前的事。道理当然没错,可是身临其境,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大概也只有诸葛亮。
    曹植虽然被困在阵中,心神却全部落在远处的马蹄声中,凭着那微弱的感觉,他估计夏侯霸十有**是破阵而出了,自己创造了这个机会,而夏侯霸成功的抓住了这个机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