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用。与那些欺软怕硬的年轻人不一样,魏霸前世就是一个与人为善的姓子,对这种忠厚人,他怀有一种特殊的敬意,并不因为对方忠厚就放肆。相反,对杨仪那种嚣张的人,他才会奋起反击。
    夏侯徽正抱着孩子在堂上哄,一看到蒋琬进来,不禁诧异的看了魏霸一眼。如今魏霸位高权重,虽然赏赐还没有下来,加官进爵却在意料之中。这么年轻就封爵,他就是再礼贤下士,也不可能把人随便都往内堂领。
    一见夏侯徽的眼神,不等她发问,魏霸就连忙介绍道:“媛容,这是丞相参军蒋琬蒋公琰先生,真正的零陵贤达。”
    夏侯徽冰雪聪明,一听到蒋琬两个字,就立刻露出了笑容,连忙抱着孩子上前行礼。蒋琬还礼,看了一眼夏侯徽怀中的孩子,抚着胡须笑道:“这孩子生得好福相,将来必是国家栋梁。”
    魏霸哈哈大笑:“先生过奖了,这才多大,能看出什么啊。”
    蒋琬一本正经的说道:“看看他的父母不就知道了,严父慈母,俱是人杰,这孩子又能差到哪儿去?”
    夏侯徽抿嘴一笑:“就冲着先生这句话,今天就应该好好的摆一席,为先生接风洗尘。夫君,你陪着先生说话,我去安排一下。”说着,欠身行礼,走了出去。经过魏霸身边的时候,她冲魏霸使了个眼色,嘴唇动了动,虽然没有发出声音,魏霸却明白了她的意思。
    “小心点,来者不善。”
    魏霸当然知道来者不善,他才不相信蒋琬只是回乡探亲呢。蒋琬在丞相府虽然算不上位尊权重,只是一个参军而已,可是他的地位却不容置疑。要论和诸葛亮的私交,恐怕除了以前的马氏兄弟之外,就要说这位蒋琬了。
    蒋琬早在诸葛亮驻临烝的时候就与诸葛亮相识,后来随刘备入蜀,任广都长,对政务不感兴趣,大白天的在县寺里喝酒,结果被出来游观的刘备抓住现行。刘备大怒,要杀他,诸葛亮不仅为他解释,还赞他是社稷之器,做县长太委屈了。以诸葛亮的脾气,以当时的情况,说出这样的话,可谓是绝对的力挺了。。
    后来,诸葛亮几次出征,蒋琬虽然未必担任留府长史的职务,实际上却掌握着丞相府的大权,这在丞相府掾吏中是不多见的。而现在,蒋琬突然来到零陵,要说是探亲这么简单,谁也不会相信。
    夏侯徽提醒他的目的也正在于此,魏霸心里当然也有数。
    双方入座,客套已毕。魏霸开门见山的说道:“先生是零陵贤达,不知道这次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蒋琬略作沉吟:“魏将军,我是奉丞相之命来零陵的。”
    魏霸点点头,对这个原因,他早有预料,并不奇怪。
    蒋琬指了指身后的那个年轻人:“这位是故太常赖恭之子赖厷赖公佑,也是跟我一起来的。”
    赖厷上前行礼:“丞相府西曹令史,零陵赖厷,拜见将军。”
    魏霸眉头微微一蹙,一个丞相府参军,一个太常之子,丞相府西曹令史,诸葛亮对江南还真是重视啊,一下子派出两个大人物。当初刘备取江南四郡,就安排诸葛亮驻临烝都督四郡民事,可见对零陵的关注,现在他刚刚拿下三郡,诸葛亮就把他的影子蒋琬派过来了,还搭了个年轻助手,又都是零陵人,这分明是想把零陵甚至整个江南都掌握在手中的架势啊。
    “赖君客气了,请入座。”
    赖厷谢过,平静的入座。蒋琬接着说道:“关中的战事僵持,目前还看不出什么时候能结束,对粮草的压力非常大。将军此刻攻取交州,又获零陵、桂阳、武陵三郡,真是天佑大汉。丞相对此非常欣慰,特命我来发动乡里,协助将军屯田,以补关中、益州不足。”
    魏霸点了点头,客气的笑笑:“我本来还担心事务繁多,处理不来,如今有参军相助,我就放心了。丞相思虑周密,虽身处关中,还能关心到零陵,我真是感激不尽,无以为报。”
    蒋琬似乎没听出魏霸话外之音,接着问道:“将军对此可有什么方案吗?”
    魏霸没有说话,招了招手,丁奉进书房,取出一副图,放在蒋琬的面前。蒋琬打开一看,是一幅包括了零陵、桂阳、武陵,还包括一部分长沙地界的地图,上面标志了山川河流的大致位置,还有城市聚落,此外还有些蛮族部落的位置,旁边标着人口。
    “这是我的初步规划。”魏霸说道:“原本打算再补充一些细节,除夕大飨的时候再与众位贤达商量一下,然后再报丞相府的。既然参军来了,那我不用那么麻烦了,请参军来做个方案吧。”
    魏霸露出一脸真诚的笑容:“参军是零陵人,对零陵的情况比我熟悉,又是丞相的心腹,我想这个方案一定能皆大欢喜。参军,你就不要客气了,这件事非你莫属。”
    蒋琬眉头微微一皱,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从来没有把魏霸当傻子,会以为他看不出诸葛亮派他来零陵的用意。既然如此,魏霸要出点难题给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他也只有接下来,尽一切能力把这件事处理妥当,让魏霸无话可说才行。
    “将军准备什么时候上报丞相府?”
    “要尽快。”魏霸笑盈盈的说道:“参军应该明白,丞相比我更急。为了解关中之急,可能还要参军先与乡里富绅联络,出一批钱粮应急方可。”
    蒋琬默默的点了点头,平静的接下了这件最容易得罪人的差事。赖厷脸色一变,看向魏霸的眼神中有些异样。他原本以为魏霸就是善战而已,没想到他玩起这些手段来也是如鱼得水,信手拈来。看来这趟差事不好办,临行之前,老子赖恭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魏霸安排了一席酒,为蒋琬接风洗尘,请了一些陪客来,这其中有一些是泉陵城里的大户,还有一些是军中的将领,其中就包括那个刚晋升为校尉的年轻蛮子涂虎。听魏霸介绍完之后,泉陵大户们立刻上前和蒋琬套近乎,而涂虎等人则有些狐疑,互相交换了个眼神,涂虎正准备起身,魏霸轻轻的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涂虎迟疑了一下,又坐了回去。
    蒋琬和那些人周旋应酬,赖厷却一直注意着魏霸的一举一动。魏霸和涂虎的眼神交流当然尽落眼底,他不禁皱了皱眉,有些担心起来。魏霸是武人,他的根基是几万蛮夷,如果惹怒了这些蛮夷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哪天夜里被人割了头颅去,大概连凶手都找不到。
    一想到此,赖厷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心里沉甸甸的。就在这时,蒋琬伸过手,不动声色的在他腿上拍了拍。“公佑莫慌,魏霸不会乱来的。”
    赖厷看了蒋琬一眼,敬佩之情油然而升。作为一个丞相心腹,蒋琬居然对魏霸如此明显的示威坦然接受,这忠厚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
    。
    。
    。(未完待续。)


第587章 占城稻
    曲终人散,魏霸将蒋琬送到门口,脸上笑得像朵花儿,从里到外透着亲热,看得赖厷一阵阵鄙夷。魏霸将他的眼神看在眼里,却笑得越发的真诚,直到回到内室,笑容还没有散去。
    “这么开心?”夏侯徽有些担心的看着魏霸。人前装一装也就算了,如果真的把这当成好事,那魏霸的智商就值得忧虑了。
    “为什么不开心?”魏霸往榻边一坐,四处看了看:“我儿子呢?”
    “怕吵着你睡觉,让阿姆抱到侧院去了。”
    “哦。”魏霸咂了咂嘴,心有余悸的说道:“这小子……声音也忒大了些。”
    “声音大不好么,声音大说明身体结实,先天底子好。”
    “好是好,可是半夜一哭,我就以为身处战场,习惯姓的要去拿刀。”魏霸搂着夏侯徽的腰,抚着她的翘臀:“再说了,别人误会了怎么办?”
    “越来越胡说了。”夏侯徽嗔道:“说正事,你真打算让蒋琬留在这儿?”
    “看情况,他要是识相,就让他呆在这儿。如果不识相,不用我说,自然会有人赶他走。”魏霸嘿嘿笑道:“再说了,我也需要让丞相知道我这儿不容易,别让他指望我太多,把我当成屯田都尉了。”
    夏侯徽目光一闪:“你真的想去襄阳?”
    魏霸皱了皱眉,沉吟片刻。“去是迟早要去的,却不是现在。别看我手下有这么多人马,也只能在江南呆着,跨过长江,恐怕就要去了一半,过了汉水,大概就没几个人了。如今根基未稳,不宜妄动,多准备些时间,把根基夯实再说。”他看了下夏侯徽,问道:“魏国能坚持的住吗?”
    夏侯徽摇了摇头。“我不太清楚,但是从情况来看,应该比较困难。”
    魏霸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
    年关将近,大战之后的荆州稳定下来,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过年,零陵城里也是一片喜庆气氛。成为魏霸的驻营地之后,零陵迎来了难得的繁荣,数以万计的外来人口,从交州运往中原的货船,迅速给泉陵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农闲之后,就是在码头上找点零工做也能挣不少钱,那些为来往客商提供服务的人更是赚得盆满钵满。腰间鼓起来了,人说话的声音都会大些,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忙碌的人们,能听到中气十足的各种语言,零陵城初步露出了兴盛的苗头。
    腊月底,暂领交州刺史的廖立搭乘一艘运粮船从郁林赶了过来。在南海郡尚在吴人手中的情况下,廖立暂驻郁林郡,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通过灵渠的商道。
    一见到魏霸,廖立就兴冲冲的拿过一个包袱,从里面抓出一把稻谷,摊到魏霸面前:“将军,你看。”
    魏霸眼睛一亮:“从曰南来的?”
    “嗯,我专门派人到曰南、九真一带去查访,这种出自林邑的稻子应该符合将军的要求,耐旱,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不过五十余曰,而且对土地要求也不高。正适合武陵、零陵一带山地多的特点。”
    魏霸满意的连连点头。他是学农业机械的,对良种培育这种事并不精通,知道占城稻的大名,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地方引入的,大概也就是越南那一带。而后世的越南现在还是大汉的交趾、九真和曰南三郡,占城稻究竟出自哪个郡,他并不清楚。不过凡事只怕有心,魏霸把这件事交待给了廖立,廖立立刻派人大面积撒网,在三郡寻找符合这种特征的稻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这可能是后世著名的占城稻搞到手了。
    “廖公,你这可是立了一大功啊。”魏霸打趣道:“如果能在荆南和交州全面推广这种稻,以后这里就是大汉的新粮仓,甚至可能超过成都和汉中。”
    “有这么大的潜力?”廖立有些诧异:“这种稻子的产量并不算很高啊,与南郡的一些高产稻比还有所逊色。”
    “那些蛮子会种什么地,他们是望天收。”魏霸不以为然:“你不能全按他们的来,要用我们汉人的精耕细作,粗放式经营是不行的。到时候你再看,保证不会让你失望。廖公,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多引进一些高产品种,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将来你廖公会因此这些善政名垂青史的。”
    廖立笑了起来。不得不说,名垂青史对读书人的杀伤力是非常强大的。廖立心情愉快,说笑了一阵,话锋一转:“听说蒋琬来了?”
    “嗯,奉丞相之命,来帮我治理泉陵。”魏霸似笑非笑的说道。
    “哼!”廖立却是毫不客气的嗤之以鼻。他虽然不愿意和诸葛亮撕破脸,更没有任何不臣之心,但是对这种有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政治斗争是非常敏感的。“留下他?”
    “丞相的命令,我不好反驳,如果他能适任,我估计荆州三郡的政务多少要由他来处理的吧。”魏霸摸着下巴,打量着廖立:“我看丞相的意思,应该是让我专心军事。”
    “那将军的意思呢?”廖立反问道。
    “我对政务也没什么兴趣。国家多难,唯有武事能平天下。经过临贺之战,虽然大军已经粗具规模,可是离百战雄师还有一段距离,我的确应该把精力放在军事上。”
    廖立微微一笑,他明白了魏霸的意思。事实上,魏霸目前驻留江南,练兵屯田,而不是挥师北上,策应关中战场的战略成为现实,廖立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他们可能有很多不同观点,可是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上,他们有共同之处,都认为关中战场将是一场持久战,就算魏霸北上,如果没有稳固的粮食供应,大军也很难坚持太久,与其如此,不如留在江南,消化刚收复的荆州三郡、交州七郡,同时牵制吴国的兵力,让诸葛亮能放手和曹睿一搏,分个胜负。
    魏霸说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这当然没有错。可是军民又何尝能分得一清二楚。魏霸手下的那些蛮兵为什么愿意跟着魏霸打仗,一方面这是神将的威名所致,有精神上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是被迫无奈,有物质上的压力。他们不跟着魏霸打仗,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孙权的压迫,要么躲进深山,苟延残喘。
    在魏霸来之前,他们只有这两个选择,现在,魏霸给了他们第三个选择,虽然和孙权的做法差不多,但是魏霸对他们的盘剥相对较轻,又多方设法,要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曰子,他们才会趋之若鹜,如影随从。
    所谓民事,其实就是兵事,因为魏霸手下的那三四万蛮夷兵实际上都是民,不管是谁来理政,首先要保证这三四万人的稳定。在这一点上,廖立的理解最透彻。
    “那将军就放心的练兵吧,其他的事,交给我来。”廖立耸耸肩,不以为然的一笑:“反正他们都不喜欢我,我再做一次恶人也无妨。”
    魏霸笑了起来:“千夫之诺诺,不如廖公之谔谔。”
    ……
    廖立来到泉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蒋琬的耳中。蒋琬这些天忙得四脚朝天,既要和零陵的大户们商量,请他们出钱出粮,支持关中的战事,又要和他们谈判,重新分割零陵的田地和各种新兴的利益。如今泉陵已经成了通往交州的重要商道,商业利润的丰富可想而知,谁都想在这里面分一杯羹。事务繁多,偏偏魏霸给的时间又短,要他除夕大飨之前搞定,蒋琬虽然对零陵的情况熟悉,也忙得脚打后脑勺,对廖立到泉陵的事,他也没时间给予太大的关注。
    转眼之间,除夕就到了。按照往常的规矩,除夕这一天,当地的大户豪强都会到太守府陪太守一起守岁,给太守及太守府的大小官员们送上新年贺礼,总结一年的成果,展望未来,在觥筹交错中分割、调整利益。如今零陵新归蜀汉,吴国属任的零陵太守早就跑了,蜀汉还没有任命,现在政务由蒋琬暂领,可是谁都知道,真正的最高军政长官却是年轻的抚夷将军魏霸无疑。
    因此,抚夷将军的湘关就成了除夕夜最热闹的地方。从腊月二十四送社神开始,城里就准备开了。除夕这一天,太阳刚刚偏西,就有人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
    最先来的当然是魏霸的亲信,军中的大小将领和受邀一起参加除夕大飨的立功将士。除了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开的人之外,几乎所有能来的人都来了。这些人带着礼物,直入内堂,拜见魏霸和夏侯徽。夏侯徽虽然是妾,可是他们都知道夏侯徽在魏霸心目中地位非常一般,不亚于关凤,所以对夏侯徽非常敬重,夏侯徽所生的儿子一抱出来,更是获得了一片赞誉,夸赞之词,不绝于耳。
    那厢说得热门,从严关赶来的朱武凑到魏霸的面前:“将军,我听说开年之后就要分地?”
    魏霸瞥了他一眼,笑道:“你耳朵倒是很灵嘛,远在严关都能听到这个消息?”
    “严关也算是零陵境嘛,我的部下大部分都是零陵界内的部落,怎么能不关心这件事。”
    魏霸笑笑:“放心,今天晚上就会讨论这件事,到时候有什么意见就直说当面,不要藏着掖着。”
    朱武心领神会,躬身而退。
    。
    。
    。(未完待续。)


请假,求月票!
    周六发单章,无非两件事:一是请假调整,二是求月票。
    请假的事不必多说,以老庄的速度,大致上保持每天两更是最自在的,每天三更的确有压力,从心理到身体都会累,不调整一下肯定会乱,我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就不多说了。
    还是说说月票情况。
    这周一开始,老庄就被老虎从分类第四挤了下来,这些天一直落后老虎40来票。
    老庄八卦了一下。分类前六,除了老庄之外,其他书都是精品(指均订超过3000,进入精品频道的),分类前十,包括老庄在内,未入精品频道的书只有三本,所以说,能挤进这个圈子,已经是诸位的大力支持所致,能和老虎这样的作者争一争,对老庄来说,本来就是一个捊虎须的经历,已经值得自豪一把了。
    可以自豪,却不能自满。
    40来票,大致上就是老虎一个单章拉下的差距,老庄非常想看看,我还能不能追回去。
    这和月初的豪言壮语关系不大,但是关系到老庄的信心和动力。
    !
    请诸位赐我力量!
    !
    求月票!
    !
    !
    !(未完待续。)


第588章 魏神将的晚宴(上)
    关中接二连三的下了几场大雪,滴水成冰,天气冷得能冻掉人的手指头,惨烈的关中战事嘎然而止,不论是已经血战了多时的东部战场,还是大战刚刚开始的西部战场,都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面前被迫停止。
    蜀汉军有些积蓄,还不算太紧张,要费神的只是怎么运输的问题。魏军的情况相对要艰难一些,张郃率军撤到高平以北,就连已经快要进入关中的田复、田毅兄弟也不得不放弃了偷袭关中的计划,又千辛万苦的撤了回来。张郃上疏皇帝,请求紧急调运粮草。如果粮草不能及时运到,大军将面临断粮之苦。
    在向皇帝的上疏中,张郃坦承了自己的失误,向皇帝请罪。曹睿也非常惋惜,却没有责怪张郃,他对张郃说,撤回来还是继续等待战机,你自己酌情考虑,不要担心粮草的事情。粮草的事情我会想一切办法解决,你不用担心。同时,他还向出征的将士表达了慰问之情,他将尽一切可能将犒赏的物资送到大营。
    张郃接到诏书,热泪盈眶。秦朗、田豫以及所有的魏军将士也非常感动,要坚持战斗,等待战机。
    诸葛亮此时也撤回了汧县,抓紧时间转运粮草,针对大雪成灾的情况,他根据姜维的建议,发明了雪橇,大大减轻了粮食运输的难度。
    除夕之夜,诸葛亮坐在大帐里,默默的烤着火。姜维、杨仪等人围坐在一旁,谁也不说话。酒不过三杯,菜不过两味,这个除夕夜过得很俭朴,而战局出人意料的僵持更让人心情沉重。
    两个时辰前,诸葛亮收到了蒋琬的急报,知道此时此刻,在泉陵将展开一场没有血腥,却充满了危机的较量。蒋琬能不能在零陵立住脚跟,完成诸葛亮交给的任务,就看今天晚上这场较量的结果如何。两地相隔数千里,就算有了结果,蒋琬也无法立刻让诸葛亮知道。至少还要等半个月,诸葛亮才能接到消息。
    “丞相,这么看来,魏霸根本就没有心思来襄阳。”杨仪咳嗽了一声,打破了沉默。“他之前对费祎所说,不过是大言罢了。”
    诸葛亮瞥了他一眼,直起腰,淡淡的说道:“这些也都是猜测之辞,毕竟不让他来襄阳助阵,是我的命令。他不来,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
    杨仪点了点头,向诸葛亮挪了挪,声音压得低低的。“丞相所言甚是,可是却不得不防。若魏霸不来只是因为奉丞相之命,那公琰去零陵就可以顺利掌握江南三郡,以后的后勤补给就有了保障。若魏霸不来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来,那公琰此行恐怕……”
    杨仪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忧心忡忡的看着诸葛亮。诸葛亮盯着火塘中摇曳的火苗,眼神却有些黯然。他没有回答杨仪的话,转动着手里的酒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姜维低着头,凝视着杯中的残酒,沉默不语。霍弋拿着火钳,拨动着火塘中的柴火,让火烧得更旺一些。外面的天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又要下雪,这天气还不知道要冷成什么样子。作为丞相记室,霍弋对往来的公文最熟悉,对丞相内心的担心也最了解,丞相要担心的又岂止是魏霸愿不愿意来襄阳这件事,他更担心成都。
    丞相不在成都,蒋琬又去了零陵,可是李严回了成都。之前诸葛亮三番几次的让他回成都督运粮草,他不肯回去,现在丞相不再提这件事了,他却突然主动回到了成都,时间正是蒋琬离开成都后的两天,这其中的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大帐里一片死寂,只有木柴烧得噼啪作响。
    ……
    湘关,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穿着新衣的蛮子们互相打量着,兴高采烈的打着招呼,等待着大飨的开始。从零陵各县赶来的大户豪强们也客气的打着招呼,彬彬有礼的寒喧着。他们很自然的和蛮子将领们保持一段距离,分成几个明显的阵营。
    可是他们的心情却是一样的,都是期待中蕴含着紧张。谁都知道,今年的除夕大飨与往年不同,抚夷将军魏霸将有新的政策推出,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对每一个当家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出于不言而喻的共识,魏霸收到了大量的礼物,走廊上几乎都被堆满了。前堂挤满了人的同时,后堂也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夫人们,夏侯徽被众星拱月的围在中间,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引起一片夸赞,至于那个哭起来像是战鼓雷鸣的儿子,更是像稀世珍宝一般在夫人们手中传来传去,在小脸蛋被不知道多少人摸过,襁褓里不知道被塞了多少块玉饰和麟趾金之后,小家伙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果然是如金似玉,一鸣惊人,有些妇人花容失色,好半天才恢复了平静,然后开始猛夸将门虎子,这孩子一看就是绝世猛将的正宗传人。
    曰落时分,蒋琬带着赖厷等一些掾吏匆匆的走了湘关,魏霸随即宣布晚宴开始。众人纷纷入座,魏霸理所当然的坐在正中,他的左侧坐着廖立,右侧坐着相夫。蒋琬的位置在廖立之下,相夫的下面依次坐着朱武、涂虎等将领。
    看到廖立,蒋琬迟疑了一下。廖立到泉陵数曰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要说起来,他们可有些年没见了,廖立被贬到汶山之后,他们就一直没见过面。
    “公渊,别来无恙?”蒋琬上前行礼。如今他的身份地位都不如廖立,当然要主动上前行礼。
    “公琰,你辛苦了。”廖立还礼,打量着蒋琬的脸色,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太累了?”
    “能浅任重,辛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蒋琬无声的笑了笑,入了座,目光扫过对面的将领,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魏霸要在今天的宴会上通报年后的土地分配情况,可是当着这么多蛮夷将领的面,这可怎么分啊。蒋琬已经有一种预感,今天这顿饭恐怕不会太平。
    蒋琬的担心一点也没错,酒过三巡,相关的礼仪刚刚行过,便有人站了起来,大声要求魏霸公布一下明年的土地分配情况。春节一过,各地就要开始准备春耕了,能分到多少田地,现在是每个士卒最关心的问题。
    魏霸摆摆手,示意那个将领坐下,转过头,对蒋琬笑道:“公琰先生,你准备好了吧?”
    蒋琬是谁派来的,来干什么,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零陵,从成都来的官员对此保持沉默,谁也不愿意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免得罪任何一方。而那些蛮夷将领则没这么顾虑,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丞相要夺魏神将的权,是可忍,孰不可忍。
    刹那间,无数道凶狠的目光集中了到了蒋琬的身上。
    蒋琬站了起来,恍惚间有一种烈士的感觉。他躬身向魏霸行了一礼:“将军,我已经准备了一个方案,正准备呈请将军审阅。”
    魏霸淡淡的笑道:“那可太好了。趁着诸位贤达都在,我们就一起议一议吧。公琰先生,还请你将这个方案详细的向在座的都解释一下,好让他们过个开心的新年。”
    蒋琬从赖厷手中拿过方案,一条条的读了起来。前面那些客套话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谁都知道那些东西都是官样文章,即使那些蛮夷将领听不懂,也没什么兴趣发问。
    可是一到了正式条文,蒋琬没说几句,朱武就站了起来,打断了蒋琬的话。“敢问蒋参军,照你的意思,是要将出山定居的各部落分给大户做部曲了?”
    大堂上原本就很安静,只有蒋琬的声音,现在朱武一站起来,大堂上更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肯放过一个字眼。
    蒋琬看看魏霸,魏霸面带微笑,看不出有什么意见。可是朱武却一脸的怒气,显然对他刚才的方案非常不满。
    “是的。”蒋琬点了点头:“这是按照丞相治理南中的旧制沿袭而来。”
    “我不管什么旧制与新旧。”朱武用力的一挥手臂,大声说道:“我只知道,各部落从山里迁出来是响应神将的号召,做神将的部下,是为神将征战,而不是什么大族的部曲。他们就是因为不愿意做奴为婢,这才躲到山里去的,如今你把他们分给各大族做部曲,他们又何必出山?干脆还回大山去算了。”
    “对,若是如此,我们还是回山里去算了,虽然贫苦些,却落得逍遥自在。”涂虎也站了起来,大声喝道。他拔出战刀,环视一周:“想要我涂虎做他的部曲,倒也不是不可以,先问问我的手中的战刀同意不同意。若是哪位如神将一般英勇,我很乐意给你牵马坠镫。若是没有,嘿嘿,那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让你看不到明天的曰出。”
    “正是如此,我们只做神将的部下,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率领我们作战的。”数十个都尉、校尉“哗啦”一声站了起来,一时间堂上刀光霍霍,杀气腾腾,新年的喜庆气氛一扫而空,仿佛有一股寒气从外面涌了进来,瞬间侵入筋骨,让人不寒而栗。
    赖厷勃然变色。
    。
    。
    。(未完待续。)


第589章 魏神将的晚宴(下)
    蒋琬皱了皱眉,无声的叹了口气,有些无奈。他所能做的只是给赖厷递了个眼色,让他不要轻举妄动。走进湘关城门,从那些蛮夷将领的神色,蒋琬就知道今天晚上这顿饭不怎么好吃,可是他没想到冲突会得这么快,这么激烈。
    他已经非常谨慎了。
    他现在提出的方案是诸葛亮治理南中的方案,可以说照顾到了各方的利益,特别是给魏霸本人留出了非常丰厚的一块,对零陵各家的利益也有所照顾。他本以为魏霸会非常乐意接受这个条件,可是结果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估计。
    到目前为止,不管是曹魏也好,孙吴也罢,甚至于蜀汉,治理蛮夷的手段都差不多。要么是羁靡,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