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声:“还等什么,再去两个人,小心一点,背着盾牌跑,越快越好。”
    两个亲卫应了一声,将盾牌背在身后,冲了出去。没走两步,其中一个大腿就冲了一箭,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叫什么叫,像个娘们。”夏侯霸冲过去,用手中的盾牌护住他,大声吼道:“还能走吗?”
    “能走。”那亲卫咬着牙站了起来,用力撅断箭杆,一瘸一拐的向前奔去。
    “继续攻击,继续攻击!”夏侯霸返回到阵前,伏在一辆已经被打破的厢车后面,目不转睛的盯着远处的潼关城墙,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攻打潼关已经两个月,尽管有马钧打造的大量攻城器械助阵,依然有一万多人倒在了这里。潼关城看起来摇摇欲坠,却依然无法攻克。这其中蜀汉军的霹雳车最可怕,从城里飞出的石弹像是长了眼睛,魏军的霹雳车推上来时间不长,就会遭到猛烈轰击,发射不了多少石弹就会被打残。魏军虽然极力反击,可是他们的霹雳车不论是射程还是准头,都略逊一筹,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像城里的霹雳车一样藏起来,只能用厢车、巨盾来掩护,而这些显然没有潼关的城墙结实。
    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对魏军的士卒打击非常大,可是夏侯霸和陈泰都不敢停止攻击,他们非常清楚,虽然他们强攻潼关没什么破城的可能姓,却必须极力全力的攻击,不让蜀汉军有喘气的时间。只有这样,张郃、秦朗率领的主力才有机可乘。
    “继续攻击——”夏侯霸嘶声怒吼。
    “杀!”魏武大喝一声,迈步上前,一刀砍向刚刚爬上城头的魏军。那魏军满脸是血,面对砍来的战刀,夷然不惧,举起手中的盾牌招架。“当”的一声响,魏武手中的战刀砍中盾牌,反弹起来,那魏军趁势一跃,跳上了城墙,同时从嘴里取下战刀,挥刀就劈。
    魏武大怒,挥刀磕开魏军的战刀,一口气连劈三刀。那魏军士卒立足未稳,挡不住魏武的猛攻,向后连退两步,翻身从城墙上摔了下去。魏武唾了一口唾沫,冲向下一个敌人。
    十多名魏家武卒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奋力砍杀着源源不断的魏军。苦战两个多月,虽然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可是城墙上的损失也不小,伤亡近三千,如果不是魏家武卒屡次在关键时刻出击,打退魏军的进攻,潼关城只怕已经陷落了。
    不过这样一来,魏家武卒的伤亡也非常惊人,那些真正经过多年训练的魏家武卒只剩下三百多人,其他的都是刚刚选拔出来的,实力大大削弱,战事也越来越紧张。
    魏武在城墙上杀了一个来回,提着血淋淋的战刀走了回来,有一个魏军刚刚露出头,就被他一刀砍断了手掌,惨叫着摔下城墙。他所到之处,魏军避之不及,甚至有人不等他冲过去,就主动跳下城墙。
    这两个月来,魏家三少主的威名已经深入人心,没有几个人敢和他当面对决。跳下城墙也许会摔死,但总有一线生机,可是和魏家三少主对阵的却几乎没什么活口。
    魏延站在城楼上,看着一片狼藉的城墙,再看看城外同样一片狼藉的魏军阵地,浓眉锁得紧紧的。他不知道这场战事还要打到什么时候,诸葛亮那边一直没有动静,究竟打得怎么样了,他一点也不清楚。
    除了关中战场,他更担心交州,魏霸正在交州作战,他的处境比关中更危险。不管怎么说,关中是守,有城墙,有训练有素的士卒,可是魏霸身边只有一百多武卒是真正训练有素的士卒,其他的都是一些乌合之众,打打顺风仗,在山里打游击,都不会有问题,可是要和吴军主力在开阔地带决战,魏延真的不怎么看好。
    可是,交州、关中相隔数千里,他根本帮不上魏霸,他甚至不知道魏霸现在是生是死。魏霸让关凤回到成都的事,他已经知道了,在他看来,这无疑是魏霸对这一战没有把握的表现。
    一想到此,魏延就有些后悔,当初就不该让魏霸去武陵,或者,上次就应该严令魏霸到关中来,而不应该受人蛊惑,模棱两可,让魏霸独自面对陆逊这样的名将。
    “文长。”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魏延转头一头,脸上挤出了一丝不太自然的笑容。“幼常,你怎么到这儿来了?怕我守不住潼关?”
    马谡哈哈大笑,他瞟了一眼城下,摇摇头。“文长,我对你有信心,你对我也要有信心嘛。”
    魏延咧了咧嘴,欲言又止。
    马谡走到他的身边,和他并肩而立,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到这儿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子玉在临贺大败陆逊,再次生擒潘濬,斩杀过万,陆逊狼狈而逃,现在已经撤到了临湘。”
    魏延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当真?”
    “我还会骗你吗?”马谡笑得肩膀直抖,看起来比魏延还要惊喜,还要控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他用力的拍拍魏延的肩膀:“文长,子玉这一胜,我们的机会就来啦。只要子玉赶到,我们一定能转守为攻,大败曹睿,说不定有机会杀入洛阳。”
    魏延狂喜,连连点头。
    。
    。
    。(未完待续。)


第581章 一语穿心
    魏霸轻轻的将信放在案上,手指摩挲着下巴上的短须,沉吟不语。
    费祎紧张的看着魏霸,手心全是汗。他不知道诸葛亮这封长信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至少在他看来有点悬。诸葛亮不让魏霸转战襄阳,坚持让魏霸做一个粮草督运官,和之前的决定相比,不过是不需要回成都,而是驻在荆州。
    魏霸上次拒绝了,这一次,他会答应吗?费祎没把握。诸葛亮另外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这封信里的大致内容,并要求他尽一切可能的安抚魏霸,让他接受命令。可是费祎一点把握也没有。在他看来,魏霸如今已经有足够的实力不听诸葛亮的命令。
    费祎看着魏霸的嘴,生怕听到一个不字。他非常清楚,他左右不了魏霸,如果魏霸不肯接受,诸葛亮的所有安排就只有落空,最后就是一个笑话。
    李严等人应该很乐于看到这个结果。
    “费君……”魏霸欠了欠身,咳嗽了一声,把费祎从胡思乱想中惊醒过来。费祎打了个激零,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的看着魏霸。
    “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魏霸狐疑的摸了摸脸,不太自信的问道:“我脸上有东西?”
    “没……没什么。”费祎不禁汗颜。有生以来,这么紧张过的时候还真不多。“你说,我听着呢。”
    “这个……这个啊,丞相的意思,我看懂了。”魏霸点点案上那封信,心道这封信如果有机会载入诸葛亮的文集,大概中国散文史上又增一篇奇文,不会比《出师表》逊色,也不知道耗费了丞相多少心血来写出来的。“我觉得丞相说得有道理,从国事来看,我留在江南的确比去襄阳更好一些。”
    “呼——”费祎一颗心落了地,长长的吁出一口气。
    魏霸诧异的看着费祎,关心的问道:“费君,你这是怎么了?身体不舒服?是不是谈判太累了?”
    费祎摇摇头,哈哈一笑:“子玉,你就别跟我装模作样了,你知道我在担心什么。”
    魏霸也哈哈大笑,用手指点着费祎:“你啊,背地里肯定没少告我的黑状,对不对?”
    “别胡说。”费祎也不介意,“子玉,你能体谅丞相的一片苦心,我非常高兴。我相信丞相知道这个消息,也会非常满意的。”
    “你们多虑了。”魏霸站了起来,挥了挥胳膊,关节发出咯咯的声音。“我知道,上次我没回成都,丞相一定不满意,说不定还有人在背后说我不逊。其实我只是有我自己的想法,希望做得更好一些而已。好了,现在我能够把交州的米通过湘水一直运到临湘,接下来,能不能顺利的进入汉水,一直运到关中,就看你的本事了。”
    费祎点点头,他对此比较有信心。他很清楚孙权现在是什么状况,只要魏霸愿意双方停战,孙权肯定不会主动挑起干戈,说服孙权同意蜀汉的粮船经过汉水不是什么大问题。
    “那你呢?”
    “我想回成都。”魏霸看着灿烂的阳光,神情忽然有些恍惚。“我离开成都一年多了,想回家看看。”
    费祎吃了一惊:“那怎么行,你离开之后,谁来主持军政?”
    “你啊。”魏霸漫不经心的说道:“或者,请丞相再安排一个人来。我要回家看看。”
    “胡闹。”费祎忍不住斥道:“有廖立在交州,兴许问题不大,可是这里的几万大军,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控制得住?难道让丞相或者你父亲赶来?”
    “那怎么办?”魏霸苦恼的一摊手。“我想回家了。我一年多没回家,我娶夫人,都是我妹妹代我拜的堂。现在战事已了,我想回家看看家人,不算过分吧。”
    费祎苦笑一声,他明白了魏霸的意思。这是魏霸接受诸葛亮命令的代价。
    “按照国家法制,你这样的二千石官员不可能不留人质在成都。不过,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我可以上书丞相,让你的家人来陪你。不过,你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让丞相没法做。”
    魏霸眨了眨眼睛:“费君,你真是善解人意啊。”
    “你啊,和我之间,有什么话不能直说,非得绕个大圈子。”费祎哭笑不得:“这件事我去说,最后结果如何,要由丞相定夺,我尽量帮你争取便是了。子玉,还是先说眼前的事吧。你打算怎么分割荆州?”
    “这件事,当然你去谈,要问我的意见,我恨不得连吴郡都拿下。”魏霸重新坐了下来,收起了不羁的笑容:“当务之急,是保证关中的战事,我要和陆逊打一仗,也是为了这个目的。不打败陆逊,孙权不会老实。”
    费祎点点头。对此,他深有同感。陆逊战败之后,孙权以至整个吴国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汉吴在谈判中处于下风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把握让孙权同意运粮船通过汉水。
    “谈判的事,你比我在行,我就不多插嘴了。”魏霸接着说道:“不过,考虑到孙权这个人吹硬不吃软,所以我希望谈判的时候也能奇正相依。费君,好人你来做,恶人我来做,如何?”
    费祎一惊,连忙摇头道:“子玉,你可不能以身犯险。见了你,孙权说不定会做出什么疯事来。”
    “我当然不会去,我要说的话,由魏兴去说。”
    “魏兴啊,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费祎松了一口气,接受了魏霸的建议。从几次和吴人的接触来看,魏兴有做使者的能力,有他出面,孙权想必也能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对他的工作有帮助。当然了,要让魏兴出席谈判,蜀汉就要给魏兴一个相应的官职,这也是魏霸的真正用意所在。让一个部曲出任至少郎官以上的官职,这个要求不算低,不过,考虑到魏霸现在的功劳和做出的让步,这点要求实在算不上什么,费祎有把握能征得诸葛亮的同意。
    和魏霸商量了一下具体的细节之后,费祎满意的走了。他以最快的速度写了一封信,让快马给诸葛亮送去。魏霸接受了诸葛亮的安排,同意留在荆州不北上,这是一个惊喜,一个仅亚于临贺大捷的惊喜。这足以说明,他们对魏霸的担心有些多余,魏霸虽然不太温顺,顾全大局的度量还是有的。
    费祎和魏兴赶回临湘,和奉命前来谈判的诸葛瑾、张温进行了紧急磋商,很快达成了协议。双方重新分割江南,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归孙吴,湘水以西归蜀汉,基本上恢复了建安二十年双方重分荆州的格局。区别只在于在陆逊的坚持下,东吴保有湘水以西的益阳,作为交换,临湘以南的所有区域也被划入蜀汉的范畴,同时允许蜀汉利用吴国境内的水道进行转运。
    这些地方实际上已经被魏霸控制,吴国根本拿不回去,陆逊用这些地方来换取益阳的控制权,为以后反攻做准备,也算是一个明智之举。双方都清楚,现在分割荆州不过是一时无奈,吴国需要时间调兵遣将,稳定朝局,蜀汉也需要早点结束荆州的战事,支持关中战场,大家都不想再打了。
    协议草案商定之后,魏霸应邀赶到临湘,与诸葛瑾、陆逊见了一面。在宴会上,陆逊一直很沉默,魏霸也没主动去和他喝酒,相反诸葛恪、诸葛融兄弟却非常活跃,频频起身向魏霸敬酒。陆岚看在眼里,非常恼火,他离席而起,走到魏霸面前,双手举着酒杯,一脸的假笑。
    “魏将军,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
    夏侯玄见了,眉头一皱,正在抢在魏霸前面回答,魏霸给他使了个眼色,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紧张。魏霸转过头,向陆岚点头致意,笑道:“请教不敢当,我的学问不好,你可别故意为难我啊。”
    陆岚笑了笑:“闻说将军请大儒刘北海出任交州学堂大祭酒,又推崇孟子,想必对孟子的学说有所研究,那我们就讨论一下孟子的学问,想必将军不会推辞吧。”
    魏霸沉吟片刻,笑道:“其实我对孟子虽然推崇,对他的学问却了解不多,不过是几句名言而已。然而,有时候连篇累牍的大道理,也许不如几句话来得简单,来得鞭辟入理,你说是不是?”
    陆岚微微一笑:“那倒要请教,将军觉得孟子的哪句话最有启发呢。”
    “最有启发嘛,当然是‘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魏霸一本正经的说道:“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直道而行,这才是大丈夫本色。若恩将仇报,或者认贼作父,那就实在太不堪了。陆君,你说是不是?”
    陆岚顿时语塞,脸色涨得通红。一直低着头,却竖起耳朵倾听的陆逊的手一抖,杯中酒全洒在身上,脸色顿时煞白。
    费祎见了,连忙起身,打了个圆场。“子玉,你的酒多了。”
    魏霸微微一笑:“费君所言甚是,今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心里高兴,一时多喝了两杯。失礼之处,还请诸君莫怪。来来来,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一起举杯,为汉吴盟好干杯!”
    陆逊缓缓起身,来到魏霸面前,看了魏霸半晌,举起酒杯,点头致意,惨然一笑:“魏君,多谢教诲,若有来曰,定当相报。”
    说完,他仰起脖子,一饮而尽,掷杯在地,狂笑而去。
    。
    。
    。(未完待续。)


第582章 首战(求月票!)
    六盘山下。
    低沉的战鼓声不紧不慢的响着,诸葛亮坐在中军的指挥车上,寒冷的北风迎面吹来,吹得他遍体生寒,面如刀割。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张郃在草原上躲了一个多月,终于还是没能躲过去,最后还是领着大军来和他对阵了。这里是他挑好的战场,南北方向的山谷狭长,利于步卒防守,而不利于骑兵的驰突,可以最大限度的遏制魏军骑兵威力的发挥。
    他相信,凭借着有利的地形,再加上他准备多时的各种军械,他可以和张郃一决高下,挡住张郃的去路。如果能够因此大量杀伤魏军,那就再好不过了,后面的战局将对他非常有利。
    张郃的主力不出现,他就不能率军出陇右,攻取陇右的战略目标就迟迟不能实现。对他来说,这是一种煎熬。好在现在他终于苦尽甘来,不仅魏霸战胜了陆逊,取得了意外的大捷,保证了粮食的供应,张郃也按捺不住,主动前来邀战,战局终于按照他的预想向前推进了。
    “丞相,魏军好像有些迟疑。”杨仪站在诸葛亮身后,俯下身子,低声提醒道。天气太冷,他一张嘴,就觉得冰冷的风往嘴里灌。
    “再迟疑,又能如何?”诸葛亮淡淡的说道:“除非他能肋插双翅飞过去,否则,他就别想进入关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张郃征战多年,应该不会是迟疑,也许他是在等更好的机会。”
    杨仪不解的问道:“双方对垒,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机会?”
    “威公,你没有站在阵中,如果你手执武器,站在阵中,大概就能明白张郃在等什么了。”
    杨仪转了转眼珠,没有再说。他可不想在这个天气握着冰冷刺骨的兵器,和一群庶民兵子站在一起。不知不觉的,风似乎更大了,吹得杨仪几乎睁不开眼睛。
    就在这时,前面的魏军忽然有了动静,一队弓弩手从大阵里走了出来,迅速向蜀汉军阵地接近。杨仪顿时闭紧了嘴巴,全神贯注的看着前线,同时裹紧了身上的大氅。诸葛亮站了起来,身子动了动,随即又停住了,一手负在身后,轻轻的看着远处。
    “丞相,下令连弩车射击吧?”杨仪看看诸葛亮:“你改进的连弩车射程远,能射到他们。”
    “不急。”诸葛亮摆摆手,示意杨仪不要说话。他注意着前阵的战旗,姜维率领的虎步中营正对着魏军,将第一个接战,检验姜维的时候到了。
    用姜维首战,诸葛亮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姜维虽然是凉州人,也通晓兵法,可是到目前为止,他没有打过仗,更谈不上担任首战的任务。当诸葛亮决定用虎步营摆在最前面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了反对,包括杨仪在内。
    虎步营是禁军,士卒之精锐,当然不用说。姜维率领中营,训练的成果也不错,这一点有目共睹,闻鼓而进,闻金而退,都有模有样。可那些毕竟是演练,上了战场,很可能是另外一回事。营里有许多有战场经验的将领,比如关兴,比如张威,为什么不用他们首战,非要用姜维这样一个没有战场经验的?万一他临阵失措,折了锐气,那可怎么办。
    不少人私下里质疑诸葛亮和上次用马谡一样,又是师心自用,要让自己的亲信立功。谁都看得出来,马谡现在和丞相若即若离,远不如以前亲近,现在最得丞相欢心的就是这个凉州降将。这样的话传到诸葛亮的耳中不少,有些甚至是故意说给诸葛亮听的。
    今天,面对强悍的魏军主力,蜀军主力将迎来自己的第一次恶战,而姜维也将迎来人生的一次考验。能不能通过考验,不仅关系到他自己的前途,也关系到诸葛亮的名誉。
    诸葛亮无法不紧张。
    姜维也很紧张。此刻,他站在前阵的正中,背着手,看着越来越近的魏军。当魏军的脚步踏过他事先标定的位置时,他的心弦仿佛被人拨动,“咚”的一声轻响。
    “将军,开始发射吗?”强弩都尉向姜维请示。
    “不急,再等等。”
    强弩都尉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姜维举起手,轻轻一挥:“举盾!强弓手准备!”
    传令兵立即运足了气,大吼一声:“举盾——强弓手,准备——”
    “哗啦”一声响,站在最前面的盾牌手举起了巨盾。强弓手纷纷上弦,举起弓,斜斜的指向前方。
    魏军见没有遇到蜀军的阻击,都有些意外。不过意外也仅仅是刹那间,他们随即继续向前,再次前进二十步。前排的士卒举着盾牌,小心翼翼的看着蜀军阵地,随时准备用盾牌掩护自己。
    二十步,并不遥远,魏军停了下来,立下阵地。
    “射!”一声厉啸,弓弩手们松开了手中的弓弦,数十只长箭呼啸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弧,接着飞扑而下,直射蜀军的前阵。
    几乎在同时,姜维也下达了射击的命令。强弓手松开弓弦,射出了第一批长箭。
    两批长箭在空中交汇,擦肩而过,射向对方的阵地。
    双方士卒都举起了盾牌,却还是有人被箭射中,倒在地上,发出凄厉的惨叫声。魏军在上风,箭借风势,射得更远,有几枝箭甚至射到了虎步营的后阵。那些士卒没有料到,被射个士卒,一股慌乱像是涟漪一般,在虎步营的阵地里荡漾开来。
    姜维一见,眉头一紧,厉声大喝:“虎步!”
    虎步营的将士一惊,下意识的跟着姜维大吼:“虎步!虎步!”这两声一吼,顿时将那股慌乱压制了下去。
    “所有人,举盾!”姜维一边大声怒吼,一边举起了一面步盾,护住自己的面门,大步向阵前走去,一直走到阵前,转身面向虎步营的士卒,举刀大吼:“虎步!”
    看到自己的上官这么英勇,在敌人的箭雨中依然无所畏惧,那些慌乱的虎步营士卒不由得羞愧万分。盾牌手将盾牌举得更高,强弓手射得更急,嗖嗖声不绝于耳。
    姜维转过身,三个亲卫挡在他的面前,用盾牌给他建起了一道掩护。姜维迎着箭雨,看着不远处的魏军弓弩手,慢慢的举起了手:“蹶张弩,准备!”
    一个亲卫将命令传了出去,强弩校尉诧异了一下,还是下达了命令。正常情况下,这种距离都是用臂张弩和强弓进行射击,既可以保证射击力量,又可以保证射速。蹶张弩虽然力量更强,但是射击速度会差一些。可是姜维既然下了命令,弓弩手们还是忠实的执行了。
    姜维死死的盯着魏军阵地,当魏军再次向前二十步的时候,他狠狠的一挥手:“射击!”
    上百张蹶张弩一起发射,强劲的箭矢撕破寒风,直扑魏军阵地。
    “扑扑扑!”锋利的箭矢射在盾牌上,深深的扎入盾牌中,射在魏军的札甲上,刺入魏军的身体。
    这一阵箭数量虽然不多,力道却非常强劲,虽然逆风而飞,却依然杀伤力十足。魏军一下子被打懵了,倒下一片,阵势一乱。
    “再射!”姜维厉声大喝。
    蹶张弩再射,一口气射出三连发。
    魏军弓弩手猝不及防,倒下一片,箭阵的威力顿时大减。他们虽然没有撤退,士气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虎步营士卒大喜,士气大振。
    姜维冷笑一声,转身回阵,迎接他的是虎步营士卒炙热的目光。
    听着前阵的战鼓声,诸葛亮微微一笑,坐了下去。杨仪不解的看看前阵,又看看诸葛亮:“丞相,姜维为什么不按战法迎战,刚才的箭阵数量不足啊。”
    “威风,因时制宜。”诸葛亮竖起了一根手指,指了指乌云笼罩的天空:“风太大了。”
    杨仪恍然大悟,脸上闪过一抹羞愧。
    张郃端坐在战马上,看着前阵已经溃败的魏军,不动声色的摆了摆手:“传令,撤退,准备大盾再战。”
    传令兵飞快的跑开了,秦朗微微皱眉:“将军,蜀军的箭阵出乎我们的想象啊,而且这个姓姜维的将领对时机掌握得也不错。”
    “将军所言甚是。”张郃微微颌首,保持着对秦朗的尊敬。“他们全是步卒,能够携带大型弓弩,弓弩比我们强一些也是正常。姜维原本就是西凉人,熟悉战阵,对战机的把握也要比一般初上战阵的人强一些,这不足为虑。不过,他终究还是沉不住气啊,再等等,岂不更好?”
    秦朗也笑了:“将军,你的要求太高了吧?”
    张郃摇摇头:“不高,如果魏霸在这里,我派出的这些弓弩手大概没几个能回来的。要做,就要做得绝一点,要不然怎么立威。”
    听到魏霸的名字,秦朗脸上的笑容一僵。他想起了襄阳的那场战事,当年他还觉得魏霸只是运气好,可是现在,他有些庆幸自己第一次读力领兵没有和魏霸对阵了。正如张郃所说,如果魏霸在这里,派出去试探的这些弓弩手大概一个也回不来。
    要做,就做绝。姜维做得不错,却不够完美。
    。
    。
    。(未完待续。)


第583章 雪上加霜
    秦朗说得也没错,张合的要求确实有点高。对于初次指挥作战的姜维来说,能做到这一点,而不是死搬硬套平时的训练,他已经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仅诸葛亮满意,那些对他抱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说他的指挥没有什么问题。
    试探过后,双方再战,张合并不求于成,他按部就班的下令攻击。在经历了最初的紧张之后,姜维越来越自信,指挥虎步营奋起反击,打得有声有色。
    大战两天,魏军损失近千人,未能前进寸步。这时,天降大雪,北风呼啸,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短短的一个时辰,就将群山装点得雪白一片。
    这样的天气当然无法作战,双方默契的休战,张合后退三里扎营,山谷里终于恢复了平静,只剩下雪花落地的声音。
    战事暂时告一段落,诸葛亮却没有一点放松。他率领的部下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雪,而这次的雪又特别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冻死人。他立刻召集众将,让他们对士卒多关心一些,不可疏忽。他本人更是一有时间就到各营巡视,检查士卒们的防寒情况。
    好在大战之前,诸葛亮足足准备了近一年,相关的物资还是充足的,倒没有发生严重的冻伤甚至冻死的情况。只是南方来的羌兵、蛮兵不太适应这种天气,不少人受了凉,发起热来。诸葛亮把这些人集中安置,以免他们互相传染,以至于发生疫情。
    几天时间,诸葛亮就瘦了一圈。当他再一次来到虎步营的时候,正在帮士卒换药的姜维看到诸葛亮,不禁担心的说道:“丞相,你要保重身体。要是你累倒了,大汉的栋梁可就倾了。”
    诸葛亮笑笑:“伯约,你说得太严重了。我没那么文弱,也没那么大的作用。营里的情况如何?”
    “还好。”姜维站了起来,跟着诸葛亮走出了帐篷。雪还在下,地上积起了厚厚的积雪,姜维陪着诸葛亮往前走,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丞相,士气虽然还好,可是我们的士卒大部分不适应这种天气,而魏军的主力却是习惯北方严寒的羌胡,如果在这种天气接战,我们会吃亏的。”
    诸葛亮抬起头,看着远处峦隐在雪幕之中的群山,眉心微微的蹙了起来,正如远处的山川一般。他轻叹一声:“伯约,你不觉得有些不对劲吗?”
    “丞相?”姜维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曹睿倾国来侵,潼关一带已经血战两个月,魏军伤亡近半,难以为继,张合率领的主力在外游荡了一个多月,如今不得不主动邀战。按理说,他应该全力以赴才对。可是,你看他前两天的攻击,像是全力以赴的样子吗?””
    姜维吃了一惊。“丞相的意思是说,张合等了这么久,就是想利用这种天气?”
    诸葛亮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这只是一方面,我担心的还有其他的问题。你想想看,陈式的一万大军还在高平,张合没有先攻高平,而是直接与我主力决战,这么做不是很反常吗?不符合兵家常理啊。”
    姜维转了转眼珠,沉吟半晌,有些不太肯定的说道:“魏军有骑兵,速度比我快,可是这种天气并不适合骑兵运动。我倒是觉得张合可能就是在等这样的天气。天气越冷,对我们越不利,可是他自己应该也没有想到雪会下这么大,估计半个月之内大军都没办法行动。丞相,现在要担心的倒是粮草问题。大雪封山,大战旷曰持久,粮草需求更大。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