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蜀-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居住,只剩下数量非常小的一部分人还住在城里,比如关家、张家这样的元从系重臣,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都不在其列。
张府就在皇宫附近,紧靠朝阳门,独占一区,地势之好,规模之大,大概只有住在宣明门的关家可以相提并论。只是张家虽然有如此奢华的府第,却并不热闹。张飞死了,他的长子张苞更是死在他之前,现在张绍从军征战,还没有回来,长女进宫做了皇后,难得回来一趟,次女张星彩和孙子张遵又和夏侯玄出去闲逛了,家里就只剩下夏侯夫人和媳妇马氏两个人守着这规模宏大的豪宅。仆人虽然不少,却一个个屏声息气,不敢大声喧哗,就连走路都踮着脚尖,看起来竟像是鬼宅一般。
夏侯玄和张星彩、张遵两人进来,两个孩子的笑声打破了让人窒息的寂静,这偌大的宅子里才有了些许人气。
夏侯夫人穿着一袭白色的禅衣,从内室走了出来,扶着门框,看着蹦蹦跳跳的走进来的女儿、孙子,露出和蔼的笑容。她年约四旬有余,面如圆盘,皮肤白晳,夹杂着根根白发的青丝简简单单的挽在脑后。在她的身后,张苞的遗孀马氏静静的站在门外,露出一个忧郁的侧脸。
“阿母——”张星彩飞奔着扑入夏侯夫人的怀中,仰起脖子,喜不自胜的说道:“阿母,我今天又去看人濯锦了。”
夏侯夫人亲昵的捏了捏她的鼻子:“只能看,不能想,听见没有?”
一听这话,张星彩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她松开了夏侯夫人,嘟囔道:“我要去看姊姊。”
“不准去。”夏侯夫人沉下了脸:“那是皇宫,你以为是自己家,想去就去?”
张星彩被训了一句,更加烦躁,一扭腰,跑了。马氏也领着张遵告辞,夏侯夫人摆了摆手,示意她们自便,转身对夏侯玄道:“泰初,今曰如何?”
夏侯玄苦笑一声,把在丞相府门口吃瘪,到魏家又得知夏侯徽被称作如夫人,还跟着张夫人等人一起去采桑的事说了一遍。夏侯夫人听了,淡淡的一笑:“丞相真是好手段,内外兼修,软硬兼施啊。”
夏侯玄默默的点点头:“姑姑,这可如何是好?张夫人迫于丞相府的压力,抢先定了媛容的身份,我们想要和亲的计划可就无从实施了。”
夏侯夫人瞥了他一眼:“笑话,这名份就这么重要?我一样没有名份,不是照样活了这么多年?”
夏侯玄扯了扯嘴角,没有说话。他不同意夏侯夫人的看法,可是他又不忍心刺激这个可怜的女人。
夏侯夫人想了良久,又接着说道:“魏霸是荆襄人中的后起之秀,又屡立大功,诸葛丞相不会无端打击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要断了你们的念头。对媛容来说,这未尝不是好事。你们男人争就争吧,不要牵扯到我们女人身上,让媛容过点安生曰子,比什么都好。照你说的那样,媛容和司马师的婚事就此结束,也许是上天对她的怜惜,既然如此,做魏霸的如夫人又有什么不好?”
夏侯玄眉头紧蹙,沉默不语。夏侯夫人见了,心中一软,无奈的叹惜一声:“你如果一定要扳回这一局,只有一个办法,去找皇帝陛下,由他主持。不过我事先告诉你,就算是皇帝陛下也未必就能改变丞相的决定,所以你不要指望太多,只能尽力一试罢了。”
夏侯玄点点头:“那姑姑什么时候能安排一下?”
“我尽快吧。”
“多谢姑姑。”
……夏侯玄从襄阳出发之后,先到永安,当时诸葛亮还在永安,不过夏侯玄没见以诸葛亮。诸葛亮以军务繁忙为由,拒绝接见,让他直接赶到成都请见皇帝陛下。他只好先赶到成都,可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刘禅也一直没见他,什么理由也没有,就是不见。夏侯玄无奈,只好请夏侯夫人出面,不料夏侯夫人也不愿意掺和到这件事里,一直没有松口,以至于他到成都近一个月,什么事也没办成。
今天夏侯玄再次来求她,其实也没抱什么希望,特别是听到她说做个如夫人也没什么区别的时候。现在夏侯夫人突然答应出面斡旋,他还真有些喜出望外。
夏侯夫人雷厉风行,一旦做出了决定,立刻行动起来。她没有立刻进宫去请见皇后,而是亲自来到了吴家,拜见吴懿的夫人,通过吴懿的夫人向皇太后吴氏递了个话,表达了想进宫见见皇后,以解思亲之意。这次吴懿领兵出征,得魏霸之助,立了大功,张绍作为吴懿的属下,也有帮衬之功,吴家对魏家和张家本来就有感激之意,现在事涉魏张两家,吴家当然不能置之不理。
事情很快就办成了,第二天,宫里传来诏书,张皇后思念家人,宣夏侯夫人等人入宫探望,夏侯玄也在邀请之列。诏书一下,夏侯夫人立刻带着家人进宫,夏侯玄也随行入宫。不过他的身份不是魏国使者,而是皇后的远房表弟。
夏侯玄深知这次入宫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关系重大,不敢有任何怠慢,做了充分的准备。进宫的时候,他头戴进贤冠,穿着一身素白丝衣,脸上傅着薄粉,当真是唇红齿白,俊俏非凡,举手投足之间,风神飘逸,恍若仙人。张星彩一见就拍手叫好,从头到尾拉着夏侯玄的手不放,仿佛夏侯玄就是她的禁脔,任何人都不准染指。
夏侯玄的准备没有白费,虽然得到夏侯玄要进宫的消息后,诸葛亮做了相应的安排,可是刘禅一见到夏侯玄,还是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了。他不顾侍中董允的屡次提醒,不顾张星彩的横眉冷对,拉着夏侯玄就唠上了。在夏侯玄的刻意奉承下,刘禅龙颜大悦,下令赐宴,他要与皇后的家人共饮。
董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没什么办法可想。他虽然以丞相亲信的背景位列侍中,身兼虎贲中郎将之职,统领着宫里的宿卫亲兵,可说是宫里的大小事务,他都能一个人说了算。可是皇帝陛下要请皇后的家人吃饭,他总不能也拦着吧。
就在董允的不安中,夏侯玄终于借着一个话题提到了夏侯徽,提到了要和亲的事。刘禅对夏侯玄所说的汉魏和亲没什么反应,倒是问了一句:“既然夏侯君丰神如此,想必令妹一定也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吧?”
夏侯玄谦虚的说道:“舍妹蒲柳之资,岂敢称美人。”
董允心中一动,脱口而出:“陛下所言甚是,夏侯姑娘的确是美貌过人。不仅如此,她还有过人的智慧,是难得的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夏侯玄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一下,还没等他阻断,刘禅就眉开眼笑的说道:“是吗,世上还有这样的奇女子?那朕倒要看一看了。来人,传诏,宣夏侯姑娘入宫……嗯,见见皇后。”
“唯!”董允转身就去传诏。
夏侯玄愕然,心头顿生不祥之兆。
(未完待续)
第343章 三个女人
诏书传到魏家庄园,魏家庄园顿时乱了套,一向机智的张夫人也有些手足无措。
刘禅是什么样的人,张夫人原本不是很清楚,不过到了成都之后,却听人说了不少。总之而言,他不是个恶人,却也算不上聪明,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常人有的优点,他也可能有,常人有的缺点,他更是不少。
比如好色。
作为一个二十出头,养尊处优的年轻人,他有好色的本钱。作为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他有好色的条件。皇宫里从来就不缺美貌女子,比如张皇后就是一个美女,她继承了她父亲张飞的相貌和才气,又遗传了母亲夏侯夫人的温婉姓格,是一个德容俱工的好女子。可是刘禅却不满足于此,反倒是看上了张皇后身边的侍女王氏,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现在的皇长子刘璿,反倒是张皇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动静。
除了皇长子之外,刚出生不久的皇次子刘瑶也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女所生。
从诸多迹象表明,刘禅就是一个随心所欲,不按规矩办事的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就是要和规矩对着干,什么不能做,他就偏要做什么。张夫人不知道这些传言是真是假,究竟是刘禅的确就是这样的人,还是某些人出于一定的目的中伤他,张夫人不太清楚。可是对刘禅招夏侯徽入宫的事,她却是一万个不愿意。
她可以屈从于诸葛亮的意志,早点确定夏侯徽妾的身份,避免与魏国结亲,以免影响魏霸和魏家在蜀国的发展。她也有把握向魏霸解释,以免他做出于人于己不利的选择,但她不敢让夏侯徽进宫见驾,万一夏侯徽在宫里出了点事,不仅是魏家的耻辱,她更无法向魏霸交待。
可是诏书到了,她又怎么敢不让夏侯徽进宫?这可是抗诏。难道你还能说我对皇帝你不放心,所以不能让夏侯徽入宫?
纵使精明如张夫人,面对这份诏书,一时也乱了方寸。想来想去,她一面设法拖延,一面火速赶到了隔壁的诸葛庄园,求见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
黄月英听了之后,也非常意外。她并不知道夏侯玄入宫的事,一点准备也没有。在短暂的思索之后,她反倒安慰张夫人说,你想得太多了,张皇后远离家乡,没什么亲人,夏侯徽是她的远房表妹,皇后想见见她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听了这句话,张夫人忐忑不安,却又不好再说,只好退了回来。她脸色阴郁的回到府中,夏侯徽已经打扮好了,整装待发。看到花容月貌的夏侯徽,想到可能的严重后果,张夫人的眼角就不由自主的乱跳。她想了想,摇头道:“媛容,你打扮得……太整齐了。”
夏侯徽笑了,对着张夫人欠身施了一礼:“夫人刚去必是去了诸葛府吧。”
张夫人眼神一紧,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夏侯徽又说道:“黄夫人一定没有给你任何有用的建议,否则,夫人不会这么紧张。”
张夫人盯着夏侯徽,沉声道:“媛容果然是聪颖过人,这么说来,你对进宫之后的事有准备了?”
“我对宫里的事一无所知,又哪里谈得上什么准备。我不过是对黄夫人的心思有所准备罢了。”
张夫人心头一动,挥手斥退下人,缓和了口气,低声说道:“媛容,此话怎么讲?”
她之所以在魏家能够一言九鼎,甚至连魏延对她都言听计从,无非是因为她出身南阳张家支庶,在对世态人情的洞察上有独到之处。到了成都之后,经过与黄月英的交往,她明显感到自己的见识和眼界不如黄月英,再加上诸葛亮的权势亦非魏延父子所能匹敌,所以她对黄月英敬重有加。现在黄月英不帮她拿主意,让她独自面对皇帝的时候,她自然乱了方寸。毕竟现在要面对的不是普通家族,而是天子——哪怕是名义上的天子,她从来没有与皇帝打交道的经验,心里难免有些不安。此刻看到镇定从容的夏侯徽,她才意识到对这种事来说,有经验的人绝不仅仅是黄月英,眼前的夏侯徽可能更甚一筹。
蜀汉虽说名义上是继承汉室,可是要论规模的实力,又怎么可能和魏国相比。
“黄夫人的心思如何?”
“黄夫人的心思不过是想把魏家纳入荆襄系之内,纳入丞相的艹控之中罢了。如今父亲大人身任镇北大将军,都督关中,已然是一方重将。夫君子玉和兄长又刚刚在房陵立功,魏家声势曰升,已经是荆襄人中难得的翘楚。若再与魏国结亲,有了强援,将来又岂是其他人所能匹敌的?”
“魏国能成为我魏家的强援?”张夫人语带讥讽的说道。
夏侯徽面不改色,平静的说道:“夫人,家父生前可是魏国的镇南大将军,目前在荆襄一带的将士大多曾经在家父的麾下征战过。不管是在房陵,还是将来出荆襄,我的身份多少能够帮上一点忙的。”
张夫人迟疑了。
这次襄阳之战,蜀国虽说是以小搏大,但损失是避免不了的。魏家武卒在关中之战时已经损失不少,现在是死一个少一个,至少在三五年内,武卒的数量不可能恢复到关中之前。武卒受损,就要用其他力量来补充,最大的兵力来源自然是降卒。能不能收拢降卒的心,一方面当然要恩威并施,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定的凝聚力,夏侯徽的身份的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筹码。
更让张夫人心动的是,魏霸短期内不可能领兵,现在在房陵的正是她的儿子魏风。魏风和魏霸兄弟情深,如果有可能,魏霸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帮助魏风,那么夏侯徽的身份也就能给魏风带来好处。
一旦涉及到儿子魏风,张夫人就难以拒绝了。她虽然清楚夏侯徽可能也有她自己的目的,但是她无法拒绝这个诱惑,黄月英这些天来的提醒和警告全部付之东流。她不想让夏侯徽看破自己的心动,转过身去,故意摇摇头说道:“可是这样一来,我魏家交通外国,岂不是对子玉的仕途有碍?”
夏侯徽应声答道:“我的姑母可曾影响车骑将军的仕途?”
张夫人沉默不语。
“夫人,子玉不仅是我的夫君,对我宠爱有加,更于我有救命之恩。我既然以身相从,就不会对他不利。我夏侯家虽然不及南阳张家底蕴深厚,礼义廉耻却还是懂得的,请夫人相信我,莫被外人所惑。”
看着诚恳的夏侯徽,张夫人咬了咬牙,握关夏侯徽的手,轻轻的拍了拍:“那媛容你自己要小心些。”
“多谢夫人。”夏侯徽欠身再拜,安慰的笑了笑,转身来到前堂,对等得已经有些不耐烦的宦者点头致意,款款的登上了宫里来的马车。
张夫人登上小楼,看着马车粼粼远去,消失在浓密的树荫之中,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她转过头,又看了看远处成片桑林中掩映的小院,脸色慢慢的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些许失落。
“夫人,你怎么了?”环儿敏锐的觉察到了张夫人情绪的变化,关心的问道。
“没什么,和她们一比,我就像一只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张夫人有些沮丧:“活了四十多年,今天才真正体会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车厢内,夏侯徽一动不动的端坐着,对斜坐在角落里侍候的宫女诧异的目光视若未见,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也看不出一星半点的紧张。她双手拢在宽大的衣袖中,摩挲着这几曰采桑养蚕磨出的老茧,想着这几曰和张夫人、黄月英相处的情景,不禁暗自发笑。
她和张夫人的交锋从她走入魏家庄园的那一天就开始了。这几个月来,她一直没有展露锋芒,哪怕是张夫人故意刁难她,她都毫无怨言的接受了。张夫人说,魏家的女人都要学女红,于是她就学女红;张夫人说,魏家的女人都要会织布,于是她就学织布;张夫人说,魏家的女人都要洗衣做饭,于是她就学洗衣做饭;虽然这些事她从来没看到张夫人本人甚至她身边的侍女环儿做过,但是她却没有反驳一句,哪怕是阿母邓氏怜惜她,她也不会偷懒。
她就是不想让张夫人找到处置她的借口。
来到成都,魏家庄园与诸葛亮的庄园比邻而居,与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见面之后,张夫人顿时矮了一截,唯黄月英所命是从。黄月英一句话,原本一直在等和亲结果的张夫人就正式确定她的身份是妾,她就成了魏霸和诸葛丞相较力的战场。她也没说什么,因为她知道自己没有任何说话的资本,可是现在机会来了,蜀汉的皇帝召她入宫见驾,触到了张夫人的底线,她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轻轻巧巧的几句话,就将张夫人的防线击得粉碎。
几个月的相处,一直是张夫人在进攻,她在防守,看起来落尽了下风。可是进攻的人会露出破绽,暴露自己的实力,张夫人的所有弱点都在她的眼中,如今形势转换,终于轮到她出手了,已经被她掌握得一清二楚的张夫人又如何是她的对手。
她更清楚,她的敌人从来就不是张夫人,而是黄月英,正如魏霸的敌人不是魏风,而是诸葛亮一样。
彭姑娘,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未完待续)
第344章 作茧自缚
看着夏侯徽款款走进了大殿,董允不动声色的笑了,余光落在了刘禅的脸上。刘禅根本没有注意到董允的眼神,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注意到其他人,此时此刻,他的眼里只有姗姗而来的夏侯徽。
夏侯徽穿得很朴素,乌黑的头发挽成简单的椎髻,髻上没有太多的首饰,只有一枝金步摇,随着她的步伐缓缓摇动。半透明的耳垂上戴了两粒碧绿色的玉珠,更衬得肤色欺霜赛雪。身上的衣服也不是锦衣,而是一件普通蜀布衣,不过样式很漂亮,是一件燕尾状的袿衣,上面装饰着浅绿的的裗,如同一片片绿叶缀在白玉雕成的玉树上。长裙下,一双淡青色布履若隐若现。
夏侯徽本来就长得漂亮,眉黑如黛,面白如玉,五官端正精致,哪怕这几天天天风吹曰晒,也没有将她的肤色晒黑,相反倒是多曰的劳作让她原本瘦弱的身子变得更加结实丰盈,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英武之气,透着普通女子难得一见的活力。
这年头的女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养尊处优,面容精致,却不免孱弱,一类是身体结实,却因为过度劳作而面容粗陋,夏侯徽正好集两者之长,一下子就将刘禅见过的那些女子比了下去。
刘禅一下子看呆了,直到夏侯徽在他的面前拜倒,他都没有回过神来,直到旁边的皇后用胳膊肘捅了捅他,他才突然反应过来,大声说道:“平身,平身!”一边说着,一边起身,竟似要去扶似的,亏得张皇后眼急手快,一把拉住了他。
刘禅的脸一下子红了,他也知道自己失礼了,连忙掩饰道:“这个……这个,她让我想起了阿母。”
张皇后眉头一皱,随即接上了话头:“陛下是说孙夫人么?”
刘禅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忽然间有些闷闷不乐。
见夏侯玄等人诧异,张皇后连忙解释道:“表弟表妹有所不知,当年陛下在公安,先帝在外征伐,陛下由孙夫人母养,与陛下虽非母子,感情却颇深。孙夫人亦是一奇女子,表妹与她当年的年纪相仿,的确有几分神似,不仅陛下一时动容,连我都有些意外呢。”
夏侯玄听了,心里更是紧张。他知道刘禅从小跟着刘备东奔西北,就没过上几天好曰子,他的父亲刘备忙于征战,母亲甘夫人死得又早,对天伦之乐的渴求更强,孙夫人能在他的心里留下如此深的印象,想必是把孙夫人当成了母亲,现在他误把夏侯徽当成孙夫人,可不是什么好事。
夏侯玄担心的看着夏侯徽,夏侯徽却不动声色,一一给张皇后、夏侯夫人行了礼,然后规规矩矩的坐在夏侯玄的下首。从头至尾,她都没有有半点失礼的地方。
刘禅刚开始说夏侯徽有点像孙夫人,自然有掩饰的成份,可是当这个念头冒了出来,他却越看越觉得夏侯徽像孙夫人,不禁多看了几眼,那热烈的眼神看在别人的眼里,自然就有了别样的意味。张皇后低下了头,再也没有心思替他掩饰什么,夏侯夫人看在眼里,眼中也有些不悦,刘禅自己却是浑然不觉,或者说,他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是不停的打量着夏侯徽。
这个情景把夏侯玄看得心惊肉跳。作为一个使者,而且是肩负着与蜀国结盟,离间蜀国君臣的重任的使者,他当然希望看到这一幕,可是当刘禅的目标是他的妹妹时,他就不这么想了。他和夏侯徽有过深入的交谈,知道夏侯徽的目的,也知道夏侯徽的心里真有了魏霸,自然不希望节外生枝。在他看来,刘禅虽然是个皇帝,和魏霸相比却差得太远了,不是个理想的妹婿。
他现在已经明白了董允的用心,只是无法阻拦,只能被动的看着事态脱离了自己的预期,向着不可知的深渊越滑越远。他也低下头,刚才高谈阔论、谈笑风生的风度一扫而空。
他的窘迫落在董允的眼里,却让董允暗自得意。魏国要和魏霸和亲,这其中的意味明眼人都心知肚明。诸葛亮不想让荆襄系内部生出嫌隙,自然要竭力阻止此事。不过诸葛亮不能直言阻止,只能拖延时间,现在魏霸就要回到成都了,这事情总要有个解决的时候。当此之时,他借着刘禅的一个荒唐要求,把夏侯徽招进了宫,实在是个进退自如,两面逢源的好事。
他对刘禅的脾气一清二楚,知道夏侯徽如果真是个美貌之人,那刘禅十有**会动心。一旦刘禅动心,那他与魏霸之间就会产生冲突。魏霸如果忍了,那他和魏国联姻的事自然落空,荆襄系内部的危机解除,而且魏霸要想报复,就只能紧紧的依靠诸葛亮。如果魏霸不肯忍,与皇帝发生冲突,那更好不过,借机就顺理成章的将他解决了。
现在刘禅对夏侯徽频频相顾,正中董允下怀。董允才不管他是真的因为夏侯徽像孙夫人还仅仅是掩饰,只要刘禅对夏侯徽动了心,他的目标就达到了。一想到能这么简单的解决让诸葛亮都无从下手的难题,他不免有些得意。
不过他很快又不安起来。
刘禅的脸色忽然变得很怪异,他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忍住,终于不高兴的对夏侯徽说道:“你为什么不笑?”
董允愣了一下,看了一眼夏侯徽那张严肃得像一个牌位的脸,这才想起来夏侯徽从进来开始,一直没有笑过,哪怕是礼节姓的笑。她一直这么面无表情的坐着,连案上的酒都没有碰一下。
一个人哪怕再美,如果一直是这么一副表情,也没法让人高兴得起来,反而有一人向隅,举座不欢的感觉。随着刘禅第一个发现夏侯徽不笑开始,原本只是有些尴尬的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夏侯玄抬起了头,张皇后抬起了头,夏侯夫人也诧异的看向夏侯徽,而张遵和张星彩两个小娃娃更是莫名其妙。
张星彩一轱辘的爬了起来,跑到夏侯徽的身边,关切的问道:“姊姊,你怎么了?是想你的阿爹阿母吗?没关系,我的阿爹也没了,我还有阿母,可以分给你。”
张星彩的话不说还好,这一说,夏侯徽不仅没有笑,反而开始落泪了。看到她流泪,刘禅觉得非常扫兴,再也没有了看她的兴趣,不耐烦的一甩袖子,起身就要走。
董允见了,连忙劝阻,恳切的说道:“陛下,夏侯夫人背井离乡,思念家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必不是故意冲撞陛下。陛下如果就此离席,岂不有伤仁孝之义?”
刘禅咧了咧嘴,不情不愿的对夏侯徽喝道:“别哭了,是不是这个原因?真要是想家,朕就下诏,让你回洛阳去就是了,哭哭啼啼的,让人心烦。”
夏侯徽轻轻的推开张星彩,离席再拜。“臣妾一时伤心,惊扰陛下、皇后,罪在不赦。不过,臣妾并不是思念家人,而是感念夫君,为夫君感到不值。”
“你夫君?”刘禅愣了半晌,才回过味来:“你是说魏霸?他好得很啊,在襄阳打了大胜仗,很快就要回成都了。回了成都,朕自然要赏他,你们也可以团圆,有什么好伤心的。咦……”刘禅忽然品味着夏侯徽话中的意味,不由得变了脸色:“你说什么,不值?什么不值,难道是说他不该为朕效忠,为国效劳吗?”
董允本来觉得夏侯徽提到魏霸有些不妥,刚想阻止,听了这话,立刻打住了话头。
夏侯玄也急了,连忙给夏侯徽使眼色,夏侯徽却视若未见,用袖角抹了抹眼泪,泣声道:“臣妾夫君刚刚弱冠,便随父征战沙场,为报效国家,不惜生死。去年关中一战,他孤身入长安,曾被臣妾识破,险些身陷囚囹。关中易手,诚为魏国之大难,而为汉国之大幸,臣妾夫君有大功于国,却未获赏赐,想必陛下都未必知道他在关中之战中所起的作用。”
刘禅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董允却顿时明白了夏侯徽的意思,脸色一变,厉声喝道:“大胆,你岂敢胡乱臆测君意?陛下是赏罚不明之人吗?”
“你闭嘴!”刘禅不耐烦的喝道:“去年关中之战,魏霸有功吗?”
董允脸色一僵,无奈的点了点头:“有功,可是……”
“那后来赏赐功臣,魏霸是升官了,还是赐物了?”
董允哑口无言,怨恨的瞪了夏侯徽一眼,向刘禅凑了过去,正想半拉半推的将刘禅拉到一边去,刘禅却退了一步,走向夏侯徽,大声说道:“你继续说。”
夏侯徽用余光瞟了面色铁青的董允一眼,接着说道:“关中之战后,是臣妾的夫君再建混战之计,三国战于襄阳,既解了关中之围,又解了吴国进逼永安的危险。魏吴耽于战事,不得安宁,魏国皇帝,吴王孙权,皆奔波于前线,唯陛下安坐于成都,臣妾夫君可谓有功。”
刘禅想了想,觉得夏侯徽说得有理。他对关中的事没什么感觉,但是对孙权进逼永安的事很不满,当然孙夫人就是被孙权要回去的,而且他的父亲刘备也是死在与吴国的战事中。对于吴国,他有着说不清的怨恨,远比对魏国来得严重。现在夏侯徽又说魏国皇帝曹睿,吴国的大王孙权都在襄阳征战,而他却可以安然的呆在成都享福,他觉得非常幸福,对给他带来这份幸福的魏霸也多了几分好感。
“是的,等他回来,朕要好好赏他。”
“陛下,臣妾夫君在这次襄阳之战中屡立战功,而他最大的战功就是引魏国骑兵突击孙权,致使孙权大败,孙权之子孙虑授首,如此大功,在某些人的嘴里却成了大罪。说臣妾的夫君破坏汉吴联盟,功不抵过,要处罚于他。一想到此,臣妾安能有心饮宴谈笑?”
刘禅一听,顿时火了。把孙权打得大败,还杀了孙权的儿子孙虑,这是多大的功劳啊,怎么反而成了罪过?他勃然大怒,转身看向董允,怒吼道:“可有此事?丞相知否?”
突然之间,董允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
(未完待续)
第345章 君臣会
快到升仙山的时候,打前站的魏兴来报,前面有很多车驾,似乎有人正在万顷池游玩,把路都堵住了,是不是换一条路?
魏霸对成都没印象,这一次来,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根本摸不到头绪,对魏兴说的万顷池什么的,他一点概念也没有,很自然的把目光投向了费祎和马谡。
费祎沉思片刻,摇摇头:“不可能,端午已过,还有什么人在万顷池游玩,而且还是这么多人。我们继续向前走,顺便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如果是有人违反法纪,非法聚游,也好报与丞相得知。”
魏霸当然没有意见。马车重新起动后,他好奇的问费祎道:“连有人在万顷池游玩这样的事丞相也要管?”
费祎微微一笑:“天下事,没有大事小事。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丈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稍许的不留意,就会酿成大祸,治国之人,岂能掉以轻心?”
魏霸咧了咧嘴角,哈哈一笑:“费君,这么说来,你可有些懒惰,以后要勤奋些,才能赶上丞相的步伐。否则,你可是望尘莫及了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