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原特种兵-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非常紧张。但是购买宋国的大宗粮食又必须使用铜钱或者白银,金国就遇到了难题,他们没有铜钱啊。
他们的办法是,发行纸钞,限制民间私藏铜钱。百姓储存铜钱不能超过2万贯,商人携带铜钱不得超过10贯,超过1贯钱的交易,都必须用纸钞。这样,就等于是用纸钞把民间的铜钱搜刮到了官府,官府就是用这些铜钱购买宋国的大宗货物。但是这样一来,金国民间的商人想购买南宋的粮食就难了,因为他们的纸钞宋人不认,铜钱他们又没有。
但是作为穆斯林,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穆斯林长期做的是对外生意,和境外商人贸易,只能使用金银作为货币。所以,穆斯林商人掌握了大量的金椅,他们用金银采购南宋的粮食,就不存在铜钱不足的事情。加上我们蒙古大汗暗中贷款资助,这样江南宋国来的大量粮食,就自然掌握在我们穆斯林商人手里了。”
巴根台说道:“既然我们掌握了金国大量的粮食,你打算囤积居奇,造成金国的粮荒?”
札八儿笑道:“不,没有那么简单。上阵杀敌我不如你,但是买卖上的事情你就不如我了。现在金国的问题是,白银只有富人才有,穷人哪儿有银子?那么只能用铜钱和纸钞。金国的纸钞发行没有任何准备金,任意乱印,信用极差。他们的铜钱又太少,因为钱贱铜贵,铜钱流通又差,人们就把铜钱收集起来铸成器物,这就进一步让铜钱银根紧张。
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彻底摧毁金国整个的铜钱系统,迫使他们的铜钱彻底退出市场。这样金国的钱币就只有纸钞和白银,因为纸钞信用太差,我们发卖粮食只会收白银,这会造成什么?”
巴根台大惊,说道:“这会造成只有富人能买到粮,而穷人买不到粮食!”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四十五章 虎视霸州 '本章字数:2739 最新更新时间:2014…07…18 03:09:36。0'
札八儿笑道:“正是!穷人吃不上饭,自然憎恨官府和富人,自然要作乱。不管是什么朝代,永远是穷人多,富人少,穷人群起而反,他金人的天下还能坐稳么?”
巴根台暗暗叹了口气,这些人都是拿穷人当棋子,谁又懂得百姓的苦难啊,他自己也曾经是苦人啊。他定定神,问道:“那么你打算怎么摧毁金国的铜钱呢?”
札八儿说道:“中都的粮食,城内有8座常平仓,现在正值春荒,他的存粮不多了。靠的就是城外供应,主要是山东路,河北路和河南路的漕粮。漕粮大部都是通过水路运到通州,通州离中都50里,他们再通过陆路运往中都。
通州有3座大粮仓,汇集了水运来的大批粮食。我们蒙古大军南下,进围中都,把通州的粮食劫掠一空,这样其实中都已经没有多少官粮了。
可是中都有百万百姓,他们要吃饭,这可不是小数目。那么百姓就只能从檀州街购买我们穆斯林粮商手里的私粮。正值粮荒时分,自然粮价奇贵。而我们拒收纸钞,只收铜钱和白银。真正缺粮的,是普通百姓,富贵人家怎么会缺粮?百姓只能拿他们私藏的铜钱购粮,这样我们就能用粮食大量套购民间的铜钱。
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把中都民间的铜钱搜刮一空,既然金国官府不允许我们私藏铜钱,那我们就铸成器物好了。
这样,金国将铜钱奇缺。但是金国又必须用铜钱购买大量宋国的粮食和布匹,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杜绝铜钱使用,把民间的铜钱都集中到官府,才能购买宋国的物资救命。这样金国市场上将不会出现铜钱了,只有纸钞和白银。而我们不收纸钞,平民如何买粮呢?”
巴根台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但是金国地广粮多,他们可以从河北,山东和河南调集大批粮食进京,大批的官粮可是收纸钞的,这样你的计策就行不通了。”
札八儿面色一肃,说道:“这,就是需要你们的地方!”
他从一个樟木箱子里取出一副地图,正是金国全图。在巴根台具有现代测绘知识的人看来,这样的地图和后现代的抽象画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大致山川地理还是看的清的。札八儿指着地图,说道:
“你看,金国的漕粮主要是这么几条路。山东的漕粮,主要是通过北清河入渤海,从海路经直沽而入潞水,沿着潞水到通州。河北的漕粮,是通过拒马河,南易水和滹沱河入御河,再进入直沽寨,从潞水进通州。河南的漕粮,主要是从黄河、漳河,卫河经御河而入直沽寨。再从潞水而入通州。
在这些漕运河段,有三处码头是漕粮汇集之地。第一当然是通州,第二是直沽寨,第三就是霸州。通州现在无粮,我们动这个地方毫无意义。直沽寨有重兵把守,是宋粮进京的要害,我们破坏这个地方困难太多,而且会毁掉我们穆斯林商人获得粮食的渠道,这个地方也不能动。”
札八儿指着霸州说道:“这个地方,同样是漕粮入京的要害。从霸州以南,金人在恩州的临清 、历亭,景州的将陵、会川、献州 、深州的武强等濒河城镇建立了一系列中转粮库。从中原征得粮食,都运到这些仓库,然后再转口往中都通州港船运。
你们只要摧毁这些粮库和码头,那么今春中都将只能依赖我们的私粮渡过难关。如果你们控制住霸州这个漕粮的必经之地,那么即使金国征集到了大批夏粮,也无法进京。”
札八儿结束了他的战略计划,激动的看着巴根台,说道:“如果我的计划成功,中都将被扼杀。整个黄河以北,他们将永无宁日,千万百姓将因为饥饿而揭竿而起,从此天下大乱,我们蒙古只需在这个腐烂的房子上踢一脚,金国立即倒塌。这,就是大汗的大计,你明白了么?”
巴根台终于明白了成吉思汗的全盘计划,也明白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但是他的心中,没有札八儿的激动,只有深深的悲哀。他明白成吉思汗和札八儿是对的,从内部瓦解敌人,蒙古攻略金国将少死多少男儿,蒙古草原将得到多少财富,蒙古百姓将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可他还是悲哀,他知道悲惨的时代就要来了,而他,正在创造这个悲惨时代。
这,不是他想要的。在孟和的坟前,在抚州城下的尸体中,他发誓要改变这个世界。要公平公正,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尊严,现在他却不得不让无数人陷入饥荒,家破人亡。可是他有别的选择么?他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保卫亲人,摧毁敌人,保卫领袖是他的使命,他的职责。
他从内心的悲凉中挣扎出来,缓缓说道:“你这样毒辣的计策,并不是没有风险的。中都会有百万饥民,他们不仅仅会毁灭官府,也会毁灭你们。饥饿痛苦的人民会发疯的,会看着你们的粮食全家饿死?他们会把你们抢光,杀光。”
札八儿坚定的说道:“我们穆斯林义商已经组织了数百信仰真主的青壮,为保卫我们的财产而战斗。如果到了最后的时刻,我们和我们的粮食宁可化为灰烬,也不会落到残暴的人手里。我们会成为圣人,成为真主在人间的使者,照亮黑暗愚昧的心灵。”
陷入信仰狂热的札八儿,大胡子的脸上露出神圣的光彩。巴根台搞不懂,把千千万万人搞的家破人亡,为什么心中却有这么强大的神圣感。如果这些人把自己已经当作殉道者,那么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巴根台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信仰的力量,他也懒得跟札八儿废话。既然长生天这么安排了,那么他也只好服从。
巴根台说道:“既然是大汗的安排,那么我也只好服从。我明天就率领部下离开中都,前往霸州执行任务。但是我需要你的情报支持,尤其是当地的主要人物。我的两个分队虽然强悍,但是毕竟人数太少,我必须依靠当地的力量。我们的休整,粮秣,伤员安置,都需要稳妥的基地,这方面你给我的情报越多,我的麻烦就越少。”
札八儿说道:“野狐岭之战,金国几乎把黄河以北各路都兵马司的兵力抽调一空,被我们歼灭之后,各路各府十分空虚。在霸州唯一值得一提的兵力,就是都水监驻扎在霸州信安的800埽兵,他们是专门的河防部队,就是为了保卫漕船,码头和粮仓,桥梁的。但是他们不是战斗部队,没有什么战斗力。
但是信安的都巡河官却是一个要紧人物,他叫萧勃迭,为人慷慨有勇略。他本是契丹后族,现在虽然出仕金朝,但是未必真心服从。如果你能收为己用,必然得一臂助。
在信安以北,就是永清史家,这史家可是河朔闻名的世家大户。他们家起家是在他们曾祖那一辈人,他的曾祖叫史伦,本是游侠儿。偏偏好运临头,盖房子挖出了金子,从此豪富。
现在是什么年头?蒙金征战,盗贼横行,水患频仍,河朔涂炭。这家人散尽家财,建家塾,赈饥荒,很得人心。去年野狐岭之战,乡邻亲族多有被我们蒙古大军虏获的,他们家出重金赎回了不少。”
巴根台说道:“这家人还真是有侠义心肠。”札八儿说道:“是啊。他们现在当家的家主,叫做史秉直,读过书,很讲义气。唐宋以来,河朔民间真正的掌控者不是官府,而是像史家这样的豪门大族。
现在河朔已经纷乱了,各地豪族结寨自保,坞堡林立,即防盗贼又防官府。这史家,就是河朔最大的豪族,你若结好他们,自然就有了立足之地,粮秣器械都有了着落。永清离霸州近在咫尺,你们行动起来就方便了很多。”
巴根台点点头,心思已经飞到就200里外的霸州。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就看我特种兵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吧。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四十六章 摧毁河防 '本章字数:3382 最新更新时间:2014…07…19 01:09:08。0'
成吉思汗7年(1212年)蒙历猴儿年春 霸州信安
连绵的春雨已经下了半个月,奔腾的拒马河水势上涨,春汛已经不可避免。
拒马河就是古涞水,从太行山奔流东下,水面宽阔,水流湍急,成为天然的军事屏障。当辽宋南北对抗时,这里就是宋辽之间的界河,拒马河以北属辽,以南属宋。宋辽之间曾经在拒马河两岸长期拉锯,征战不休。
杨六郎镇守的古三关,即淤口关,瓦桥关和益津关,就在雄州和霸州之间的拒马河河段上,实际上是拒马河上的水关。随着宋金联盟,灭亡了辽国,宋军进驻燕京,也就是后来的金中都。宋军把燕京周边900里河流湖泊构成的水流防线全部拆毁,阻碍河北水系通航的人为障碍就此不复存在,这三个水关也就没有了。
但是宋高兴了没多久,宋金交恶破盟,女真人大举南下。不仅攻克了燕京,还南下黄河,打进了宋都汴梁城,北宋就此灭亡。宗室残部退到淮河、长江以南,与金国继续对抗。拒马河的军事屏障意义不复存在,金国开始重视这条河道的水运价值。
他们首先恢复了河北南部,山东,北黄海和北渤海之间的航道,并且由直沽(今海河)直接与通州沟通。这样,就可以通过拒马河,南易水,滹沱河等河道调动军资,运输漕粮了。
信安,就是过去宋人修建的三关之一淤口关。金国在淤口关的基础上修建了信安漕运码头,并以信安为中心建立了霸州。以上游的益津关为中心建立了雄州。从信安沿着拒马河东下30里就是柳口码头,过了柳口就属于清州地界。
拒马河在清州地界进入直沽寨码头,而直沽寨正是沟通御河,渤海和拒马河,滹沱河,潞水的节点。从海路来的山东诸路漕粮,从御河来的河南诸路漕粮,从河北拒马河,滹沱河,衡水来的河北诸路漕粮,就是在这里囤积,再从潞水转运到通州。
从信安一直到海滨的沿河码头上,朝廷修建了大量的粮食中转仓,由河北东路转运使衙门直接掌控,负责调剂调配,转运中都。
这里是天下粮食汇集之地,是国之命脉,金国非常重视这一段的河防。他们在这一段的河段上设立了4埽所,招募了大量埽工负责河道安全。每个埽所驻扎埽兵,由散巡河官负责指挥,4个埽所设立一个都巡河官。正七品武职,月俸禄8贯,由都水监直接指挥。
宋金时期的河防材料,主要是用秫秸杆将大石包裹起来,被称为埽。汛期用埽加固河防,也用来修筑堤坝,这些用埽整修堤坝的河工被称为埽工,河道管理部门被称为埽所,驻扎在埽所的水利部队被称为埽兵,这是一支专业的河防武装力量。
从信安到直沽的都巡官衙门,就设在信安,长官就是萧勃迭。去年蒙金大战,粮食资财消耗甚多,信安都水监加大了漕运力度,向中都运粮。今春蒙军北撤,中都乏粮,米价腾贵。工户部官员,会同河北东路转运使衙门度支判官亲自来到霸州,督促转运漕粮入都。严令都水监衙门保证河道安全,误了中都大事,军法从事。
偏偏今年赶上春汛,河道水涨,冲击堤防,哪里能够行舟运粮。不要说漕粮,就是河道安全也很难保证。信安分都水监张浩心急如焚,一方面正是汛期,另一方面中都严令运粮,这可如何是好。
现在只能先把河道保住,再谈运粮的事情。他现在手里能掌握的最可靠的力量,就是都巡官萧勃迭部下4个埽所的800埽兵和2000埽工。
但是像春汛这样的大事,沿河州县都有巩固河防之责,都水监衙门会同霸州和信安县,发动了2万民夫上堤,保护堤坝,日夜不休。连绵的春雨中,数万百姓奋战在河堤上,一旦有警,立即鸣锣。
“你们是商人,况且又是胡人,不在征发之列,何苦在这河堤泥水中受这份罪?你们还是回去吧。”萧勃迭打量着这些自称贩卖皮货的胡商,心中不以为然。
萧勃迭是契丹人,父亲萧桃叶这一代人徙居霸州。因为小有军功,萧勃迭就成为了任子,荫补了这么个都巡河官的小武职。官职虽小,责任却重大,事情也棘手。都水监,漕运官,转运使衙门,各州县府衙,工户部派下来的官员,都是上官,谁都要小心伺候。
部下的埽兵埽工近3千,人吃马嚼,加上材料征集,埽料场管理,民夫的调配,事物繁杂。和他打交道的监当官,院务官们都是猴精的人物,各地的漕粮押运官,仓库大使们都或多或少的和他这个都巡官有官面上的联系。
萧勃迭自认为算是尽职尽责,对得起朝廷给的8贯俸禄。和那些征收盐,茶和酒税的监当官不能比,他们虽然只是正8品,但是责权重,油水足啊。更不要说转运使衙门里的那些胥吏官员了。他说白了就是一个守河的小军官,除了能向埽料上伸手,还真没有什么外财。
可是国朝昏乱,百姓民不聊生,不少人流离失所。尤其是霸州一带,自打金朝南侵以来,民乱就从没有消停过。征收埽料困难重重,河防都不够,哪里有他伸手的地方。
所幸他为人宽厚慷慨,公平公正,官声不错,部下中也威望很高,虽然没什么升官的希望,这些年倒是也太平的维持下来了。谁成想又赶上了这么个麻烦差事,他和那些州县官员,都水监衙门里的人不同,河防出了事情,他是首要责任,真出了大事,责任往他头上一推,法不责众,朝廷也就只好拿他萧某人开刀。
别人这时候能在霸州城里享清闲,他只能在泥水里指挥河防。
前两天州里粮仓失火,烧毁了州里常平仓3万石积栗,仓大使是他的好友蒋济,吞铁砂而死,惨不堪言,这才保住了家里妻小。这要是河防出了事情,耽误了中都的大事,那他自己又是什么后果,他想想就不寒而栗。
按例,黄河上的埽兵年俸30贯,其他河道年奉只有20贯,根本不够养家糊口。正值乱世,朝廷粮饷困难,经常拖欠,自从蒙金开战以来,一切紧着前线部队。他的埽兵已经半年没有拿到微薄的俸禄了,何以养家?不哗变就不错了。好在他平时威望素著,危急时刻大家还是卖命。但是这岂是长久之计,只能挨的一日算一日。
州县官员大多推诿,征集的民夫青壮太少,老弱很多,这怎么能行?他心里又恨又无奈,关键时候,还是自己忠心的部下靠的住啊。他在河堤上临时搭建的草棚子里愁眉不展,他算是好的,除了伙房,堤上的其他人只能在寒雨里露宿吃饭。
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20几个中都来的胡商要上堤帮忙,都是青壮汉子。为首的是一个面目冷漠的少年,和一个魁梧的大汉,他验过文牒,没有问题。虽说他人手奇缺,可是好好的,谁都避之不及的事情,这些人凑什么热闹啊。
为首的那个少年商人走进草棚子里,诚恳的说道:“都巡大人,我们拉着这么多的货物去南京汴梁买卖,这河道不通就耽误了时令。春天正是皮货能出价钱的时候,这要是耽误了,不仅赔累无穷,还会失了信誉,以后我们何以为生?反正我们在县里闲着也是闲着,急死也是无用。不如到堤上出力,能出的一分是一分,早日开闸放船,我们才有日后的生计啊。”
萧勃迭点点头,同病相怜,这些人和自己处境一样,都在危险边缘上挣扎,可以理解。他说道:“既然如此,也罢,就安排你们上堤。我们这里只管一日两餐,其他一律不管,没有粮饷,被服自带。”
那少年商人说道:“我们肯来这里冒险吃苦,不是为了挣钱吃饭,只是盼着早日通航。只要管饭,我们就干。”萧勃迭笑了,多些青壮人手总是好的,不多他们这几个饭碗。他立即安排散巡官安排他们上工,这样的青壮要安排在紧要的所在。
这些人当然就是巴根台他们。5天前,在凄风苦雨中,他们拉着大量的皮货来到信安县。皮货下面,是大量的炸药,酒精和油脂。这几天他们早把地形研究透了,并且顺手烧毁了霸州的常平仓。
拒马河水流湍急,为了保证航运,金国修建了几座关闸,信安就是重要的一座。金国设闸调节水位,设置仓库,中转漕运,同时也是河北东路重要的课税所在。通航时节,千帆相竟,官船私船充盈河道,一派繁华景象。
从信安一直到柳口,直沽寨,百里水路,大小码头众多,两岸仓库林立,官私货物充盈。这里,是北方主要的货物集散地。但是最大的仓库,就是储存漕粮的中转仓。信安的官仓在拒马河北岸,信安县城以东。离码头栈道500步左右,地基高出地面1丈3尺,地势比拒马河堤坝稍低。如果不是正好在这里决口,洪水难以侵害。
在关闸北,和粮仓并排的,还有茶,盐,酒的税场,埽所衙门和物料场,埽工住宅和埽兵的兵营。
要摧毁这里,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巴根台的计划是,炸毁拒马河北岸的埽堤,用洪水淹没信安北岸的粮仓。再炸毁关闸,奔腾的河水直冲柳口到直沽寨的河段,把沿岸的一切冲毁。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破坏金国最大的粮食储备基地,让整个北方陷入粮荒,同时摧毁水路管理设施,没有几年不可能恢复到现在水平。这样通往中都的漕运能力,将大大降低。
当然他还有个私下不可告人的念头,就是这样死的人会少一些,受到打击最大的是货物和河防设施。至于后来的饥荒,他是没有办法左右的,但是在他手下少死一些无辜,良心上平安些。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四十七章 祸从天降 '本章字数:2992 最新更新时间:2014…07…20 03:23:06。0'
信安的水关,是一座迭梁式的水闸,这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闸型。闸座由条石浆砌,在闸槽中间留有启闭闸板的闸槽。闸板则由横跨闸门叠放的木闸板组成,通过启闭闸板,达到控制过闸流量的目的。启闭闸门,是通过关闸上畜力驱动的绞盘,将迭梁分次拉起或下放。
在1千余米宽阔的河面上,有5座闸门供船只往来通行。要彻底摧毁整个关闸,仅仅炸毁闸门是不够的,金人很快就能修复。只有炸毁整个关闸的条石闸座,才能保证永久性破坏。
至于炸毁水关北堤,就相对容易的多,夯筑的堤坝结构强度要比水闸小的多。即便是在关键部位有埽料加固,但是毕竟比条石结构薄弱的多。
特种兵们确定了起爆点,但是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安放炸药却不是那么容易。拒马河水位极高,沿岸堤坝上有2万民夫和埽兵,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作业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巴根台的办法是,既然没法暗中作业,那就明着来好了。他们集体上堤,主动当起了护堤民夫。
特种兵们把罐装的炸药外面绑上秫秸杆,外表上跟一般的埽料没有什么区别。借着干活之便,他们顺利的把2千余斤炸药安放在各个起爆点。
2月初3日夜,信安发生了惊天变故。拒马河北堤和水关几乎同时发生爆炸,奔腾的拒马河水如同脱缰的马群,咆哮着冲过堤坝,将两岸的码头、仓库和村庄彻底淹没。洪水围困住了信安城,并且向下游奔腾而去,冲毁了柳口水关,破坏了百里外直沽寨的水运设施。
几条大河的洪水汇集到一起,再也无法控制,纵横肆虐,把金国这一粮食战略储备基地破坏殆尽,损失粮秣在百万石以上,其他人口、物资、村寨、牲畜、钱货的损失不计其数。
“决口啦!快逃命啊!”
突然的巨响,腾空而起的火光,惊醒了周边十余里的夜空。堤坝上数万人如同炸了窝的蚂蚁四散奔逃,惊慌的喊叫响彻夜空。黑暗中不知道多少人落水,被奔腾的洪水冲走。很多人在争抢船只,试图逃离这个人间地狱。
萧勃迭看着这夜色中恐怖的场景,如同坠入了冰窖。身边的人已经跑的一个不剩,到底有多少人落水他也闹不清楚。水关已经一片狼藉,破碎的闸门、绞盘和木料柴薪在熊熊燃烧,受惊的牲口乱冲乱撞。堤坝上全是四处乱跑的人影,零星有火把闪烁,照亮了人们受到极度惊吓的那恐惧的脸。黑暗中看不清洪水的走向,只是觉得到处都是咆哮的水声。
完了,一切全完了!他彻底崩溃了!
他闯下了塌天大祸!天下百姓和多少官员,费劲千辛万苦筹集的救命粮,就这么完了。朝廷指望着这些粮食重修中都,整饬军队,安抚民生,恢复元气。但是拒马河的这次决口,已经彻底葬送了朝廷的希望,不知道多少百姓葬身洪水,不知道多少官员要人头落地。
天下从此不会安宁了,金章宗以来勉强维持的局面将就此崩溃。而他自己,正是这场惨祸的罪魁祸首!可是这灾祸是怎么来的?那一声声巨响和火焰是什么?如果真的是洪水冲垮了堤防,他还能够接受,可是这是上天降下的天火引发的洪水,让他情何以堪。这是老天和自己过不去,还是和朝廷过不去?
天亡我!
琢磨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也已经穷途末路,好友蒋济的身影在眼前晃动。也罢,我们地下作伴去吧。他缓缓拔出腰刀,手抚着冰冷的钢铁,品味着生命中最后的一丝苦涩。
“你想死么?”黑暗中,一个声音在身后突然响起。哦,还有别人,这个时候还有人管我死活,一丝苦笑浮上他苍白的脸。他麻木的转过身,一个消瘦的身影正从黑暗中走来,眼睛竟然闪烁着野兽一样的绿光。在这阴森恐怖,到处是死亡和惊恐的洪水中,这身影毫无惧色,显得那么生机勃勃,活力无穷。
是那个少年胡商,是那群自告奋勇护堤的人的首领,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为什么显得这么沉着冷静?
那少年走到他面前,说道:“你为什么要死?你没有亲人么?没有部下么?你死了他们怎么活?”在这生命最后的一刻,这个人神秘的出现了,萧勃迭绝望的心中竟然感到一丝淡淡的喜悦。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越是绝望欲死的时刻,越渴望有人说话,有人劝慰,虽然明知道毫无意义。萧勃迭一声叹息,说道:“谁都有谁的命数,信安已毁,我的路走到尽头了。他们,也只能接受他们的命数,我已经顾不得他们了。你们这个时候上堤,我很承你的情,不过一切都没有用,河堤还是毁了。你逃命去吧,不要管我了,河官,与河同毁也是好归宿。”
那神秘少年忽然厉声喝道:“那么天祚皇帝吞冰咽雪,以解饥止渴也是命数么?金人残酷的杀死他,驱赶马群把他踩成肉泥也是命数么?!”
萧勃迭一激灵,这人是什么人?怎么忽然提起了这些?天祚帝耶律延禧是契丹族最后一个中原皇帝,80年前女真人灭亡了辽国,俘获了他,最后残酷杀死了他。而萧勃迭正是契丹人,这是所有青牛白马的子孙心中永远的痛。在这洪水肆虐,乱作一团的泥泞之夜,一个胡人少年对马上要死的萧勃迭突然提起了这些事情,这太奇怪了!
他是谁?他为什么来到这里?哪有春雨绵绵,洪水肆虐,盗贼横行的时候长途贩运的商人?商人逐利,哪有不图钱财,自愿护堤的道理?这些人一个个身强体壮,满身杀气,尤其是这个少年,浑身冰冷,一看就不是良善之辈。又有哪个商人,对契丹人的皇帝之死感兴趣?
他们哪里是什么商人,分明是杀人如麻的武夫!一切的疑点忽然在心中点亮,那些没有注意的小事一件件出现在眼前。绝望的人,脑筋尤其清楚,萧勃迭突然眼睛一亮,夜色中闪动着愤怒的光芒,他大声问道:“你是谁?你们为什么来这里?这堤坝决口,关闸糜烂,是不是你们干的?!”
那少年说道:“不错!这堤坝正是我们所毁。我们是蒙古草原特种兵,我是怯薛军百夫长巴根台,其他人都是我的部下。”
愤怒像火一样冲上了萧勃迭的脑子,眼前的这个人,就是把他逼的走投无路的人,就是害了千千万万人的元凶!这个蒙古鞑子,竟然就站在他面前,羞辱他,萧勃迭再也忍耐不住,他大喊道:“你这鞑子恶贼,我跟你拼了!”他抡起腰刀扑了上来,要把眼前这个小魔鬼碎尸万段,也难解他心头只恨。
巴根台劈手夺过他的腰刀,顺势一脚把他踢倒在泥水里。萧勃迭挣扎着爬起来,要跟巴根台拼命,巴根台一拳又把他打倒在地。萧勃迭哭喊着一次次挣扎起身,又被巴根台一次次打倒。终于,这个强壮的中年汉子再也爬不起来了,他的脸埋在泥水你,放声痛哭。
巴根台冷冷的说道:“我劝你还是老实一点,听我把话说完。我要杀你,跟杀头狼没有什么区别。之所以劝你别死,是敬你是条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