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头部队很快来报,安**在洪水设置有阻击阵地,进攻两次都没有得手,这股敌人不太对头,好像不是陕军
    “碰到绿脚兵了”石友三立刻就反应上来他在草原上和绿脚兵交过手,这支部队凶悍异常,当初南口大战他从直隶撤退,被这支部队硬生生撵着屁股追了三百里,多年的精锐嫡系一战尽没,彼此之间早有过节
    “避开洪水,全军主力绕路赶往铜川”石友三吃一堑长一智,不和绿脚兵纠缠急切摸不清对手虚实,救援铜川要紧,这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听说第五军绕路避开了绿脚兵,李虎臣真地被震撼到了,和石友三激战几日,他当然知道对手实力强劲没想要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第五军竟然不敢和绿脚兵交手
    绿脚兵只有一个团,石友三如果真的放手来攻,肯定能够取胜但他竟然选择退走,明显是怕了绿脚兵
    “曲师长,石友三绕过去了,咱们怎么办?”李虎臣的胆气也壮了,跃跃欲试
    “我去追他,留一个师配合我,你可以先回西安了”曲南杰重担自己挑
    “我也去,要不然以后没脸见人了”李虎臣一副下定决心的样子
    “不用了”
    曲南杰摆摆手,解释道:“如果五十师被消灭,西北军继续向铜川进军就失去了意义,西安城中正好空虚,韩复榘十之**都会趁机进攻”
    李虎臣凛然变色,点头说道:“不错,不错,我这就回去做准备”
    想打好一场守城战,事先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曲南杰点了点头,点明了下一步作战计划:“西安守卫战是陕西战事的关键,将西北军困于坚城之下,只要我军援兵赶到,就可将韩复榘一举消灭”
    “好,我这就带兵赶回西安,第三师就交给你指挥,打光了也不要紧”李虎臣被刺激的兴奋不已,急匆匆就要离去
    “李司令,等一下”
    曲南杰犹豫了一下,还是叫住了他:“我们肖军长特意嘱咐的,要给你说清此战的危险荣臻的十七军虽然也是奉系部队,却和我们派系不同,配合难免不利李司令困守西安孤城,万一战局进展不顺,恐怕再没有突围的机会……”
    以西安为诱饵,将西北军吸引在城下歼灭,这其中最危险的,无疑就是充当诱饵的李虎臣,其中的厉害关系最好事前说明
    谁都不愿作任人利用的傻子,阴谋诡计一时可以得逞,将来总有暴露的时候在肖林的计划中,李虎臣和陕军具有重要意义,甚至有收为己用的打算,必须坦诚相待
    李虎臣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笑着答道:“肖军长和曲师长果然都是爽利人,我老李佩服放心,守城我最在行,只要粮食够,哪怕守上一年也没问题”
    两年前刘振华包围西安长达八个月,李虎臣和杨虎城“二虎守长安”,堪称守城专家,对此非常内行(未完待续)

三二五章 富平

    》富平城头,王铁胆站在垛口后,手举望远镜向四周看去
    黄土高原的主色调就是黄,远方的山峦,近处的土塬,全都光秃秃的没有树木,裸露着干硬的黄土
    黄土之间的田野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冬小麦已经开始结穗,山坡上、道路旁,城南湖边,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麦浪
    远远向城北望去,温泉河犹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自西向东流淌
    在这一片黄绿之间,是无边无垠的灰色
    整个富平都被西北军围住了,东北南北各个方向,温泉河边,城南莲湖对岸,大道旁,山坡下,到处都是身穿灰色军装的西北军,如同一片肮脏的海洋,无边无际
    西北军前后连绵不绝,正在有条不紊地布置阵地,温暖的阳光下,枪支武器反射着晶亮的光芒,却意外地令人倍感肃杀
    “他娘的,韩复榘还真看得起老子,这回是要死战了”大战之前的兴奋,把王铁胆刺激得腮帮子直哆嗦,牙关之间不停发出轻微的响声,他有些紧张,却并不害怕
    突然之间,他的望远镜停止了转动,视线顶在远处的一座山包上
    “炮营,王连长那座山包上有几个大官,看看能不能一炮端了他”
    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军衔相貌,但那几名军官身后跟着一群卫兵身上的军装样式也非常考究肯定都是高级军官
    先揍他一炮再说
    炮营二连长王启绪接过望远镜,一边看着一边在心里估算着:“距离太远,效果不好说不过这个位置的射击诸元早就测定了,可以送他们两颗炮弹吃吃看”
    城里只有两门山炮,由王启绪指挥,五十五师主力撤退之前,他就把富平周围所有的射击诸元都测定了一遍
    王铁胆一挥手道:“那就干,打不死也吓死他”
    不管能不能炸到那几个军官,最少也让西北军知道,富平城里有大炮再敢逼得太近就不客气了
    山包之上,韩复榘率领手下一群将校,正在窥探富平城中的虚实
    富平县城不大,长宽不过几里但因为在塬上筑城,所以占据了地形优势城外周围几公里的范围内,只有这个山包能够看到城中的动静,韩复榘急于攻下富平,冒险登上了山包
    这么远的距离,绿脚兵就是有大炮,也很难打得这么准,看上两眼就走,风险不大
    山包顶端如刀砍斧削,韩复榘伸手敲了敲身旁的山壁都是坚硬的黄土,经过万年的沉积,如同石头一般坚硬
    “这一仗不好打呀,富平城墙如果也是这种黄土,大炮很难炸开,恐怕只能强攻了”韩复榘的脸色有些难看,绿脚兵在这里设下一颗钉子,给他添了太多的麻烦
    “总指挥多虑了,富平弹丸之地,最多一两千守军咱们用人填也填下来了”参谋长黄震却非常乐观,他是冯玉祥亲自任命提拔的,对韩复榘并不畏惧
    韩复榘没有接腔,脸上也面无表情,心里却翻了个白眼
    强行攻城只是迫不得已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自古以来,中国的战争史就围绕着攻城和守城展开,并衍伸出许多相关的战法和策略
    守城的一方占据有利地形,事先可以预做准备,为攻城一方设置各种障碍,攻城一方要面对许多困难想要攻打一座坚固的城池,就得准备各种攻城器械,破坏敌人的防御设施,甚至堆筑土山,掏挖地道,每一项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如果在平时进攻一座带有城墙的城市,韩复榘肯定会采用这些方法,以尽量减少部队的伤亡,但此时西北军急于过境赶往铜川,时间紧迫,所以扎起了几十具云梯,准备命士兵蚁附爬墙攻城
    随着热武器的应用,冲车望楼等攻城器械已经在攻城战中消失,但是云梯还是最为简单实用的工具
    “咚,嘶——,咚,嘶——”
    城中突然响起大炮的轰鸣,只有两炮,却异常准确地向韩复榘所在的山包飞来
    “卧倒”
    韩复榘心中一惊,刚刚喊出两个字,就被身后冲上来的卫兵扑倒在地
    “通,通——”
    炮弹从头上呼啸而过,狠狠砸入了前方的一处土壁,弹片横飞,烟尘大作,地震一般,仿佛就在耳边爆炸韩复榘觉得腿上像被重重砸了一下,坏了,可能受伤了
    一把推开身上趴着的卫兵,抬腿站了起来,还好,只是被炸起的一个大土块砸了一下,不是弹片
    刚刚救了自己一命的卫兵却仰脸躺在地上,身下殷出一摊鲜红的血迹,两眼无神地望着天空,明显是活不成了韩复榘心中闪过一丝愧疚,顾不得抖落满头满身的泥土,就被其他手下架着向山壁后藏去
    来到山壁后,暂时安全,韩复榘左右问道:“都没事?我的卫兵安金宝阵亡了,一定要从优抚恤……”
    正在这个时候,山包顶上又落下两颗炮弹,他的声音立刻被淹没在爆炸声中,只看到黄震的卫兵一脸恐惧,张大嘴巴在说着什么
    “怎么了,怎么了?”韩复榘心中闪过一丝不祥,大喊着问道
    爆炸声消散,那卫兵也大喊着回答道:“总指挥,黄参谋长受了重伤,恐怕是不成了”
    一脚将那卫兵踢倒在地韩复榘迈步又要登上山包早被手下死死拉住
    “放开我,***”一军的参谋长举足轻重,哪怕和黄震不对付,韩复榘无论如何也要做个姿态
    “总指挥别急,已经将参谋长抢回来了”左右连忙相劝,举手指处,几名士兵抬着血葫芦般的黄震转过了山壁
    “赶快抢救,叫军医来”韩复榘连忙上前,拉着黄震的手悲痛不已
    他是真心想把黄震的命救回来,堂堂少将参谋长尚未攻城就被对方炸死,对士气的打击太大,对冯玉祥无法交代,他自己的面子也不好看
    “哦哦……”
    黄震挣扎着想要说些什么,口中却涌出一股血沫,一口气没上来,头一歪就死了
    “传我的命令,全军戴孝,开始攻城,一定要把富平踏平,为参谋长报仇”韩复榘重重一拳砸在地上
    西北军的大炮开始进行炮火准备,因为城内都是民居,只能轰击城墙城门和外围的鹿角障碍
    在军阀混战的时候大家都遵守不成文的底线,尽量避免对平民造成过大的伤亡,富平城中空间狭小,要不是有老百姓做掩护,一阵炮击就会伤亡惨重
    炮声隆隆中,富平城内忙乱不已,百姓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只有身穿蓝色军装的绿脚兵往来调动,充耳尽是军官的指挥呼喝,一队队士兵或搬或抗抬着轻重机枪顺着马道向城墙上奔去,他们要赶在敌人的步兵发起进攻前进入战斗位置
    炮击终于结束,城墙上虽然到处都是碎石烂砖,但主体却没有任何损坏,这座千年老城修的异常坚固
    王铁胆登上城墙从垛口后向城墙下看去,西北军的步兵已经开始冲锋一个个左臂上都缠着白毛巾
    这是什么打扮?戴孝?王铁胆心中一动,难道说,炸死了西北军的大官?
    肯定不是韩复榘,否则西北军必定军心大乱,不会这么快发起进攻
    不过现在不是研究此事的时候,西北军的进攻规模很大,只在西侧城墙两千多米攻击面,最少就投入了两个团,如果站成一排几乎一米一个,肩膀挨着肩膀
    人海战术?来的正好
    左右看了看,绿脚兵已经全部进入了战斗位置,两千多米的城墙上,几乎没有手执步枪的士兵,却配置了32挺重机枪,86挺轻机枪,20门迫击炮,120余具掷弹筒
    曲南杰临走的时候,从全师抽调了大量的武器支援一团,所以才能配置如此强大的火力密度
    西北军抬着云梯,渐渐进入了绿脚兵的射程,除了跟进掩护的几挺重机枪在不断射击,城头上和进攻部队都鸦雀无声
    绿脚兵被刚才的炮击炸光了?兵心里都生出一丝侥幸,但老兵却不这么想,反而从这股安静中嗅到一丝不祥的味道
    通的一声,一颗绿脚兵预先埋设的地雷炸响了,一名西北军的士兵飞上了半空
    这声爆炸就是命令,城墙上的轻重机枪几乎同时打响,面对密集的攻城部队,以加密集的火力迎头痛击
    西北军那几挺跟进掩护的机枪成了重点打击目标,连番的弹雨之下,一挺接一挺变成了哑巴
    韩复榘手下的部队一向悍勇,城头打响之时,西北军不退反进,加快脚步向前冲锋,令他们意外的是,虽然城头上枪声响如爆豆,冲锋的士兵却没倒下几个
    不过这种幸运很快就结束了,扫清了支援的机枪火力点,绿脚兵调转枪口,向着冲锋的步兵猛烈射击在这片金属弹丸组成的狂风暴雨的扫荡下,西北军成片地被打倒,侥幸没有受伤的也根本无法立足,只好掉头疯狂向后逃去
    万没料到绿脚兵的火力如此之猛,后方跟进的士兵也停步不前,不敢进入绿脚兵的射程,再被前方退下来的败兵一冲,纠缠在一起,加混乱
    正在此时,连片的迫击炮弹追了过来,专门瞄着人堆里炸,每一颗炮弹都会带走几条人命,鲜血和惨呼充斥在战场上
    士气大沮,西北军再也无力冲锋第一次进攻被轻松打退
    远处西北军的阵地上韩复榘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脸色铁青
    绿脚兵的火力太强了,从刚才的战斗来看,敌人在城墙上的摆的守军并不多,但全部都是强火力点,密度完全过了韩复榘的认知程度西北军的士兵背后还插着大刀片,使用普通的汉阳造步枪,绿脚兵的这种火力强度,放在西北军中最少也能装备一个旅
    刚才遭到冷炮袭击的时候,韩复榘心中就闪过一丝不安绿脚兵一炮射中山包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事先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事先测定了射击诸元
    从刚才的进攻来看,绿脚兵完全是有备而战城下开阔地里埋设了地雷和鹿角,各种轻重武器弹药充足,又占据着地形便利,继续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云梯暂时用不上了,想要继续攻城,就得想别的办法
    但时间耽误不起,其他的各种攻城办法都不可行,韩复榘犹豫半天,终于做出决定
    “传我的命令,以四十二师围困富平并确守辎重通道,全军绕城而过,全赶往铜川!”
    分兵,分兵是当前唯一办法,既然这颗钉子不好拔,只好用厚厚的垫子捂住它
    在渭南留下一个旅,又在富平留下一个师,第六军一路行来,兵力已经减少了一半,前去铜川必然险阻重重不是迫不得已,韩复榘不会出此下策好在还有石友三的第五军配合,救出五十师应该没有问题
    对于富平城内的绿脚兵,韩复榘已经动了杀机,这才留下一个师将他们死死困住在富平丢了一个参谋长又伤亡了将近二百人,无论如何都得找回这个场子
    西北军分兵绕城而过立刻就被富平城中发现了
    王铁胆正举着望远镜细看,团参谋长李建中跃跃欲试地建议道:“团长,干他一下,一来鼓舞一下士气,二来也敲打敲打围城的部队”
    围城的西北军正在开挖壕沟,筑垒土墙,一看就是要做长久打算
    攻城战中,最后的一招,同时也是最厉害的一招,就是长期困守,困的你弹尽粮绝,饿的你吃人肉,不怕你不投降绿脚兵事先准备的粮食足够城中军民吃上一个月,并不怕这一招
    不过两军相斗,就得互相克制,不能让西北军舒舒服服地围城,出城反攻一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好的,挑一个连出城反击,全带花机关枪和手榴弹,战回”王铁胆命令下达,李建中自去安排
    没想到绿脚兵敢于出城,一个排的西北军忙于修建工事,没有注意到富平城中的动静他们距离城门最近,被王铁胆挑中,选为目标
    士兵们正在挥舞着铁锨忙碌,谁都没有发现,他们背后的富平城门悄悄打开了一道门缝
    担任反击的是一团二连,这个连的连长从特务营调来,最喜欢这种如刺客般的破袭,平日带兵就有意倾斜,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所以被王铁胆挑中
    鱼贯出了城门,绿脚兵也不整队,全都惦着脚尖一路小跑,步子虽然不大,度却比全奔跑慢不了多少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保持这样的度前进,还尽量不惊动对面的敌人,这是最合理的方式……
    韩复榘跟随主力部队离开了富平,刚刚走出不远,身后就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他不由得一愣刚刚离开的时候,特意嘱咐四十二师要稳扎稳打,不和火力强大的绿脚兵硬拼,先把围城工事修好再开始攻城可怎么前脚刚走,后面又打起来了
    吩咐手下去查看,时间不长,斥候回报:“富平城中的守军发动反攻,消灭了正在修筑工事的一个排,然后又退回了城中”
    韩复榘无奈地摇了摇头,损失一个排无关紧要,但对士气的打击却很大,绿脚兵还真是难缠
    “告诉四十二师,一定不要轻敌,要和敌人比耐心,拼毅力…”交待了两句,韩复榘跳上战马,继续向铜川赶去,只要把五十师救出来,再随意收拾敌人不迟
    令他失望的是,第六军前进到庄里的时候,又遭到曲南杰主力的顽强阻击,接连两天寸步难行
    在韩复榘的拼命催促下,西北军昼夜不停地连续猛攻,庄里的阻击部队只有三四千人,连番恶战之下,终于渐渐支持不住
    不料到了第三天早上,西北军在一次疯狂的进攻后,突然销声匿迹,踪迹全无,精疲力竭的绿脚兵茫然不解,直到传来十七军攻克铜川的消息,才恍然大悟
    铜川攻克,五十师被歼灭,韩复榘再没必要拼死北进,所以才放弃了进攻
    苦战终于得胜,捷报立刻发往北*京,安**上下都是一片欢欣鼓舞,陕军也兴奋异常,只有绿脚兵没有那么兴奋
    韩复榘退兵之后,再次回到富平,全心全意继续攻城,王铁胆的一团陷在重围之中,一天比一天危险
    但急也没有用,荣臻的十七军恶战后需要休整,肖林和魏益三还未赶到,李虎臣的陕军回守西安,曲南杰孤掌难鸣,不敢贸然深入救援王铁胆
    西北军石友三和韩复榘回合之后,在富平城下摆了一个口袋阵,就以王铁胆的一个团为诱饵,想要放长线,钓大鱼(未完待续)

三二六章 战斗间隙的争论

    》荣臻围攻铜川多日,攻守双方都已精疲力竭,肖林带着绿脚兵赶到,成了压垮西北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冲破敌人的防线后,肖林就有意控制部队的攻击度,将攻克铜川的荣誉让给了荣臻,陕西之战还有借助十七军之处,得让荣臻也尝些甜头
    果不其然,十七军首先进入铜川之后,荣臻对肖林的态度总算稍有缓和,让出了保存尚算完整的铜川中学,当做绿脚兵的驻地
    激战之下,铜川中学早已停课,学生们都回家躲避战火,绿脚兵暂时成了这里的主人有教室可以遮风避雨,住不下的就在操场上宿营,连着强行军好几天,将士们也都累坏了,吃过晚饭就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夜色渐深,铜川城中渐渐恢复了平静,教员办公室中一灯如豆,肖林仍在伏案忙碌,奋笔疾
    离开陕北后,那个老农的身影总在肖林的脑海中浮现,心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几天来行军的路上反复考虑,又借鉴了一些可以找到的资料,汇成了一篇成熟的计划,在肖林的笔下诞生
    几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洋洋洒洒万余字,眼看正要结尾的时候,门帘一挑,石醉六和蒋百里走了进来
    “肖林兄,还在忙着呢?”蒋百里笑呵呵地打着招呼,他平日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不错,几天来奔波数百里却未见一丝疲惫
    “啊快请坐,我来倒茶”肖林对他们二人笑着点了点头,站起来取过水壶茶杯亲手待客表示礼貌尊重,不必由勤务兵代劳
    “嗬,好大一篇文章”蒋百里也不客气,直接坐在肖林的椅子上,顺手拿起了桌上的文稿,好奇之下,一页页掀动看了起来
    石醉六自顾坐下,接过肖林递上的茶杯微笑谢过,又说道:“肖林兄,今天的军报看了没有?刘峙和陈调元都进入直隶,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也北上河南了”
    冯玉祥不断从直隶撤兵阎锡山实在顶不住,只好求老蒋帮忙蒋中正调动北伐军第一集团军中央军第一军团、第二军团进入直隶,补上了西北军留下的空档
    李宗仁的桂系部队是北伐军的总预备队,兵力雄厚,这支部队进入河南之后,对直隶、山东、
    陕西战场都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安**的形势渐渐吃紧
    肖林点头道:“是啊,刘峙和陈调元都是老蒋的子弟兵,石家庄压力不小”
    实际上,肖林关心军报上的另一条消息十几天前朱毛在井冈山会师,红军由此拉开了武装割据的序幕,并由此一步步夺取了天下不过现在没多少人关注这件事,两支暴动的共*产*党武装走投无路,被迫上山打游击,不值得大惊小怪
    红军迟早要来陕北和自己当邻居,还得趁早做准备……
    “石家庄是守卫京津的门户,张作霖绝不会轻易放弃”石醉六年纪大了,脸色稍微有些憔悴,但一双眸子仍然晶莹闪亮:“直隶战局虽然看着凶险暂时却不会恶化,倒是陕西之战已进入关键时刻,胜败在此一举……”
    石醉六刚刚说到一半,却被突然说话的蒋百里打断
    “肖林兄,你这篇文章严重的左倾呀有赤化的危险”
    激动之下,他的声音有点大石醉六被他吓了一跳,伸手从桌上拿起一份文字资料,只看了一眼标题,就吃惊地说道:“这不是毛润之的文章吗?他现在可是共匪”
    他手里拿着的,正是毛润之所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被肖林用来当做参考资料
    肖林却并不在意,笑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的是好的政策就可以学习,何必拘泥于党派分别呢?”
    毛公堪称中国20世纪的伟人,所述所著中不少真知灼见,穿越而来,迷茫之中,当然要借用他的观点
    石醉六没有说话,又接过蒋百里手中的那份文稿,文稿第一页上面写着标题:《绥远土地改革计划》
    还没有细看内容,石醉六的眉头就皱到一齐,担心地说道:“土地改革太过敏感,会不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在长沙黄埔军校的时候,和左派接触不少,报有一定的同情,但此时中*共就是造反的同义词,万一在这个问题上被人攻击,连张学良都难以回护
    “没关系,我这份计划和中*共的土改不一样”肖林举手示意,请石醉六细看自己的文章
    石醉六不再说话,翻看细看,他的年纪大了,眼神不好,看的度很慢,蒋百里在一旁等不及,开始和肖林讨论
    “肖林兄,你的大作我刚刚看了个开头,其中不少高见但变法总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
    “百里兄,古话说得好,穷则变,变则通现在的中国已经病入膏肓,国力羸弱之至,再不寻求变化,只会继续任由列强欺辱”
    肖林要推行土地改革,就得说服大家取得支持,石醉六和蒋百里身份重要,首先得说通他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土地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是广大农民的命根子,当土地兼并与苛捐杂税到达一定程度后,往往会引发农民起义,并直接导致朝代的替比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汉末黄巾起义、唐末黄巢起义、明末的李自成,清朝的太平天国……”
    肖林从小就在红旗下长大,旧时空的教育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一张嘴就如同在历史课堂上对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如数家珍
    “肖林兄,你果然有左倾思想黄巾之乱、黄巢暴动、李自成乱明,这些都是有系统的政治暴动和叛乱,怎么冠以‘起义’之名?”蒋百里辩道:“但凡民变暴动,往往对国家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果没有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作乱,满清如何能趁机入关,占据我大好河山二百余年?”
    肖林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有些偏离这个时代,淡化处理,笑着说道:“怎么称呼都不重要我想说的是,农民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力量,如果能够得到农民的支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如果引发农民的反抗,社会各方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极大,甚至被外族趁机侵入”
    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道:“凡事总得追究个因果,与其说明朝亡于满清,或者亡于李自成、张献忠,不如说亡于明朝自己国家昏暗,民不聊生,就算没有李自成也会有王自成,张自成起来造反,一样将明朝打倒”
    这就是有意向着造反的农民说话了,蒋百里以前受的都是传统教育,从没有站在这些乱臣贼子的角度考虑过,猛地听肖林这么一说,愣在那里一时说不出话来
    肖林又道:“经过满清二百余年的土地兼并,农民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民国已经建立了十几年,这种情况却没有任何改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悲惨的景象再次出现,如果农民在这种情况下反抗,能简单地称之为造反吗?”
    蒋百里默然不语,石醉六也抬起头来看着肖林他们两人都是秉直君子,深知民间疾苦又怎会矢口否认
    “农民问题是中国的关键,必须要加以解决,我不想给自己贴上左倾或者右倾的标签,只想静下心来做些实事两位放心,我绝没有赤化的危险,左派往往太过偏激,我并不欣赏”
    旧时空里的记忆又在脑海中闪过,勾起了一丝怀念,肖林沉默了片刻,才接着说道:“我听一位长者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对国家发展有利,就应该加以团结”
    在旧时空里,社会主义国家在搞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保障,意识形态的区别已经被社会主流放在一边,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都在学习对方的长处,以好地发展自身
    既不左,也不右,而要做个务实派,这种以国家民族为重,脱的政治态度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蒋百里和石醉六都感到十分鲜,十分欣赏
    石醉六在绿脚兵军中日久,对这支部队感情也渐深,虽然还没有出任任何实际职务,但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其中一员在他的希望中,最希望肖林远离政治,专心将这支部队打造成一支铁军
    政治过于复杂,很容易出现偏差,石醉六自辛亥革命投身军旅,对此深有感触哪怕在当时看着无比正确的决定,事后却往往被野心家和投机客利用,向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归根结底,政治牵扯了太多的利益,由群体的力量推动,而不由一两个人左右,就像股市的涨涨落落,看来简单,却永远不可预知
    不等他说话,蒋百里已经在道歉:“做实事,这个想法好,倒是我着了相啦肖林兄,我刚才只看了开头部分,还没搞明白,你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土改政策?”
    蒋百里也承认农民问题很重要,但这个问题困扰了中国的统治阶层上千年,如何解决却没有好的办法,如果肖林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最好还是不要来捅这个马蜂窝
    “以前的农民运动完全被共*产*党包办了,所谓‘一切权利归农会’,农会不仅是一种职业组织,成为一种的政权形式,以贫苦农民为主的政治联盟,这种变革方式太过激烈,不适合绥远”
    提起自己得意的方案,肖林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我的土改方案分几步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的冲击争取实现农民获地、地主得利的双赢方针采取和平、渐进的方法,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
    土地都在地主手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剥夺,然后重分配,所谓“平均地权”一直都是历代起义者的挂在嘴边的口号但如此一来,地主和农民之间必然爆发激烈的斗争,用旧时空的语言来说,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以肖林的身份,不可能彻底倒向共*产*党一边,这种纯粹消耗的内斗也为肖林不喜所以他必须寻找另外一条相对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