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风。
    “眼看就要出沟,高维岳督军又发来一封电报,咱们好好商量一下,看看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肖林说着话,一招手叫过了通信参谋:“念一下高督军的电报。”
    那通信参谋点点头,打开文件夹朗声念道:“肖林吾弟钧鉴:我军竟日勇毅激战,敌不得已放弃怀安、柴沟堡一线阵地,至此察哈尔大局已定,徐永昌无力回天……我部现与敌相持于繁峙,急不能下。盼吾弟速出桦木沟,以精锐之师掩袭平型关之后,如此则繁峙危至,徐永昌可擒,三晋可定!待大局将定,可由四十五师北上攻击归绥,以建奇功!一得之愚,尚祈考虑,兄,高维岳子钦。”
    来到民国这么长时间,肖林早已习惯文言化的书面语言,不用人解释也能看懂大概的意思,高维岳的这封电报,主要是催他尽快从敌后包抄平型关,以彻底打败徐永昌,除此之外,还承诺打败晋绥军之后,由四十五师进攻归绥,把收复绥远的这份功劳让给了自己。
    对高维岳的这个建议,肖林颇为心动,但总觉得还是有什么地方不妥,因此召集众将,集思广益,想要听听大家的意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何况自己军中还有石醉六这样的顶级军事家。
    在桦木沟里钻了好几天,大家行军之余,对下一步行动都有考虑,高维岳这份电报念完,众人立刻开始议论起来,这种非正式场合的会议,气氛轻松随意,没那么多严格的会场纪律,大家开着小会,肖林也不阻止,只是笑呵呵地看着众人。
    所谓集思广益,所谓畅所欲言,就得让大家充分讨论。
    一片嗡嗡声中,马三儿第一个站出来发言:“师长,咱们真要打归绥,还用得着老高批准?依我的意思,部队出了桦木沟之后,先别管什么平型关、雁门关,直接派两个团向西进兵,拿下归绥再说。”
    归绥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是绥远省的首府,晋绥军在这里原来驻有重兵,但自从谭庆林的骑兵八军被调走,归绥周围非常空虚,除了少量的杂牌部队驻守城内,几乎没有正规守军。马三儿号称以两个团拿下归绥,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胡言乱语,只要肖林一声令下,四十五师肯定能够轻松完成任务。
    打下归绥也非常实惠,不管怎么说,绥远都是一个大省,首府归绥非常富庶,攻克之各种缴获也不会小。而且占领归绥之后,下一步就可孤立包头并设法攻取,从而彻底控制内蒙地区,如果完成这个战略目标,从归绥向南向西,又可辐射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省,整个西北都在其威慑之下

二七一章 防御阵型

    归绥位置重要,城市富庶,又没有多少守军,犹如一个衣不蔽体的绝色美女,充满了诱惑。
    拿下归绥可以落到实惠,还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老帅、参谋总处那里也好交代,不管山西之战打成什么样,四十五师都有功无过,在座众将议论纷纷,超过一半都支持马三儿的意见。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响起一个反对的声音。
    “我不赞成先取归绥。”
    大家抬头一看,说话的是邵得彪,他向大家点了点头,解释道:“无论高维岳还是李天宏,都和咱们四十五师关系不浅,哪怕是张作相督军的吉林兵,也算是肖师长的亲戚。别人都在繁峙拼命,咱们却攻占归绥抢功,这样得罪朋友的事情可不能做。”
    众人一时无话可说,邵得彪说的确是正理,各路部队正在和徐永昌激战,这个时候不去帮忙,反而钻空子去打归绥,别人大面上虽然不好挑理,心里却难免落下芥蒂。
    如此,可谓得不偿失。
    “我也不赞成打归绥。”
    这次说话的却是石醉六,表情严肃,态度坚决:“一城一地的得失都不重要,咱们要想在察哈尔站住脚,必须解决晋绥军。不消灭徐永昌的主力,早晚有后悔的一天!”
    听到石醉六说得如此坚决,肖林不禁悚然而惊。
    他从旧时空穿越而来,当然知道阎锡山的大名。他现在属于奉系。地盘又在察哈尔一带,结合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本能地感到了阎锡山的威胁。
    在真实的历史上,阎锡山在山西一直屹立不倒。势力一度扩大的整个华北,风头甚至于压过了张学良。肖林对此虽然了解的不清楚,但知道将来会爆发的中原大战,阎锡山和冯玉祥等人联合倒蒋,由此可以判断,阎锡山今后两年都会走上坡路,实力强劲异常。
    晋绥军,就是四十五师未来两年最危险的敌人。要想改变历史做出一番基业,就得在这一战中消除隐患。
    但就这么放弃归绥,又实在太过可惜,肖林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苦苦思索。
    郝梦龄的二团在锡林郭勒,可以派他去打归绥,但一个团的兵力太过单薄,就算奇袭得手占领归绥,也难以抵挡包头守军的反攻……想到这里。肖林心里突然动了一下,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却又转眼即逝,没有看清……
    邵得彪看他发呆。轻轻捅了捅他的胳膊,肖林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忙对大家说道:
    “既然这样,咱们还是先打大同。再打归绥吧。”
    肖林、邵得彪、石醉六,这几人在军中威信最高,他们接连表态,其他人的意见很快统一,先集中力量消灭徐永昌,再徐图归绥不迟。
    大的方针定了下来,具体的作战计划却要好好商量。
    勤务兵用弹药箱搭起一个简陋的桌台,摆上一幅大比例的军用地图,众人围坐周围,指点发言,各抒己见。
    这一回,却是曲南杰首先发言,看来他胸中早有准备:“徐永昌虽然固守繁峙,但这一仗的主战场却在大同。繁峙背靠平型关,易守难攻,但其防御却依赖大同,大同为晋北核心重镇,晋绥军的军需物资和弹药军火打大都屯积于此,如果能够掐断大同和繁峙之间的联系,徐永昌就会不战自败。”
    “不错,南杰说中了问题的关键。”石醉六点点头赞了一句,又接着问道:“既然如此,我军该如何行动呢?”
    以石醉六的资历和声望,曲南杰这个小小的团长根本不够看,在他面前,座中诸将都得算作晚辈后进,大家早就习惯了这种身份定位。因此石醉六这番提问并不是居高临下的考量,而是有所垂青的提携,曲南杰也没有任何不快,恭恭敬敬地颔首一躬,这才应声答话。
    “从徐永昌的部署来看,他对当前战局也早有准备,晋绥军的整个防御阵型呈梯形结构,每条边都有两个重要据点,互相依托构成防线。毫无疑问,敌人的防御中心就在大同,又设天镇为其屏障,构成梯形后边,再以陶林、平地泉构成外围警戒线,自平型关经凌云、茹越到利民堡设置防线,从而形成梯形腰线,至于其前部防御重点,则在砂河、繁峙一线,敌人这些天修筑了大量斜交阵地,准备与我军进行决战,而灵丘、广灵等地,怎为敌军的防御覆盖机动范围,敌人的的防御力量一直延伸到东阳关、娘子关一线,和杨爱源的晋绥军三军团防区相接……”
    曲南杰介绍完晋绥军的部署,又接着说道:“晋绥军摆出这样的兵力安排,却露出一个破绽,其正面的防御兵力稍嫌薄弱,根据我个人的揣测,敌人应该还留有后手……在繁峙平型关正面,晋绥军可能预伏兵力,出五台、蔚县而隐蔽,待我军进攻平型关时,再从侧后杀出夹击,同理,晋北雁门关外可能也有埋伏。”
    “好,接着往下说!”
    曲南杰的话音刚刚一停,立刻有人下意识地催促,他的这番分析非常透彻,大家都听得入神。
    “敌人说完,再看我安**的部署。”
    曲南杰用马鞭在地图上指点:“我军重夺张家口后,继续追击徐永昌,张作相之吉林兵,偕高维岳第九军沿京绥铁路西进,已经抵达繁峙一线,李天宏第七师则为迂回偏师,走怀来逼近平型关,与徐永昌所部对峙……下一步,就看我军采取何种方式攻破敌人的层层防线,在大同与敌决战。”
    随着曲南杰的鞭梢,大家向地图上的大同。
    大同,又称为平城、云州、西京、凤凰城,居于雁北大同盆地的西北部,北有外长城为屏蔽,南靠管涔山为依托,东南又有恒山为屏障,与平型关遥遥呼应,坐控桑干河流域,京绥、同蒲两条铁路交汇于此,扼晋察绥三省交通要冲、自古就是军事重镇,晋北门户。如果占领大同,就可沿着同蒲铁路南下,直扑阎锡山的老巢——太原。
    大家此时都明白了曲南杰的用意,晋北地区多位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如果逐城逐地与敌争夺,部队的锐气全都消耗在长城内外,早晚难以取胜。只有出奇兵直击敌人要害,直接攻占大同才能奠定胜局。
    “我军可采取的方案有两种,一、以少量兵力出蔚县进攻广灵,主力部队沿着京绥铁路西进,直接占领大同,切断整个晋省的联络。二、以少量兵力直扑天镇、阳高,佯攻大同,主力部队出蔚县进攻广灵,截断徐永昌的退路。”
    曲南杰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但我更倾向于直接攻击大同,有我四十五师从敌后杀出配合,这个方案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其效果也远胜于第二个方案。”
    众人都是连连点头,如果能够攻占大同,当然是这一战最理想的结果,大家在桦木沟里钻了好几天,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石醉六却微微一笑,对曲南杰摇头说道:“南杰,你的两个计划都不错,但是徐永昌也想到了。”
    曲南杰一愣,脱口问道:“奥?石先生,你的意思是?”
    肖林接口道:“今天刚刚接到一份情报,徐永昌的主力已经展开,分散配置于天镇、阳高、广灵、灵丘、平型关等地,另以一部增援大同,并在浑源、应县等地修建工事,看样子是要构筑第二道防线,并相机支援转移。”
    曲南杰盯着地图研究了一会儿,已经看出徐永昌的用意。
    晋绥军把兵力彻底摊开,无疑加强了防线的弹性,这样一来,就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可以根据战场形势随时调度支援。
    以他先前提供的那两个方案,都会遭到晋绥军的强力阻击。
    按照第一个方案,安**佯攻广灵,主攻大同,毫无疑问,主战场就在大同附近的天镇。徐永昌既然已经加强了天镇守军,就可凭借工事死守待援,而以大同的总预备队从后路夹击安**,再以浑源之驻军渡过桑干河,迂回至天镇右翼,如此一来,进攻天镇的部队将三面受敌,难逃一败。
    按照第二个方案,安**主力进攻广灵,敌人同样固守待援,再以预备队从后夹击,灵丘守军迂回,一样可以造成三打一的局面。
    总之,徐永昌的这一调整非常巧妙,一个变招就破解了曲南杰两套方案。
    这该怎么办呢?曲南杰一时没了主意,不由自主的,目光又投向了归绥。
    大同这边不好得手,还不如先拿下归绥。谭庆林的骑兵八军正在撤退途中,要不是马占山缠着他,早就跑回去了。如果局势发展成那样,四十五师难免两头落空,鸡飞蛋打,得不偿失。
    石醉六却微微一笑:“南杰,不要灰心,再看看吧。徐永昌这个阵势看着严密,其实还是有弱点的。”(……)

二七二章 敌之破绽

    听说晋绥军的阵型隐含弱点,曲南杰心中一动,连忙又把眼神投向地图,凝神细细思索。
    肖林在旁边半天没说话,脑子却一直没闲着,石醉六身为黄埔分校校长,手把手地讲解实际战例,这种机会可太难得了,好好听,好好想,可以大幅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
    当然,肖林也有藏拙的意思,他是这四十五师的最高领导,行为举止必须稳重,不经过成熟的考虑就满嘴放炮,有损于他个人的威信,不利于整个团体的安定。
    大家盯着地图看了半天,仍是满脸凝重沉思之色,肖林心中却突然一动,好像一股清凉的微风吹过面颊。
    “有办法了,有办法攻破徐永昌的防御阵型!”肖林心中腾起一阵狂喜。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段令狐冲和武当掌门冲虚比剑的描写,冲虚道长将太极剑法施展到极处,圈圈相套,绵转连环,令狐冲一直找不到对方的破绽,最后冒险向剑光中间一击,才打败了冲虚道长。
    敌人以为哪里最安全,就要从哪里突破,只要击破这里,其他各处便能迎刃而解!
    肖林脑中飞速地运转,反复揣测着徐永昌的意图。
    军事道理都是相通的,毫无疑问,曲南杰提出的两套进攻方案,徐永昌也想到了,并做出了相应的准备。
    在当前战局下,晋绥军刚遭大败。士气低落,武器装备也损失不少,要想成功守住大同,就要充分利用晋北的特殊地形。凭借地利之势打退安**的进攻。从徐永昌的部署来看,他的排兵布阵很有针对性,有意诱使安**绕过平型关,然后调动各部合力并击,在大同外围咱开决战。
    要想打破徐永昌的计划,就得另找突破方向,从意想不到的位置发起进攻。
    肖林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扫视,沉思良久。终于说道:“石先生,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请大家指正。”
    “好,你说说看。一定是个好主意。”石醉六的目光中充满了鼓励,他一直都在留意肖林,对肖林的想法也猜了个**不离十。
    令石醉六吃惊的是,肖林似乎已找到正解,刚才目光在地图上所看之处。正是晋绥军的薄弱环节。这可真是不容易,此子从未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只在实战中不断学习提高,没想到进步这么快。眼看着一天天成长起来了。
    “诸位,从地理上来看。平汉路西侧是太行山山脉,同蒲路东侧是恒山山脉。两山夹谷中纵贯一条从平绥铁路伸出,经察省蔚县至晋省代县的大道——蔚代公路。这一狭长地带地形复杂,在军事地理上是静态战役走廊,一般来说,这里是兵家大忌之处,守军只要加以提放,就能御敌军于境外。”
    说到这里,肖林话锋一转,伸手在地图上点指道:“但依我之见,这里正是晋绥军的薄弱之处,我军应从蔚县——广灵——平型关一线进行突破!”
    肖林手指处,正是晋绥军梯形防御的中间地带,在座众将都是一愣,这里处在平型关和娘子关中间,很容易遭到敌人各方兵力的合击,从这里突破,没搞错吧?
    肖林的思路却越发清晰,侃侃而谈:“晋绥军在各个方向都有重兵把守,却恰恰忽视了中间地带,自蔚县到广灵一带,形成了一个100多公里的防御空隙,蔚代公路以东是太行山北端,与平汉路相接,是杨爱源二军团防线的左侧后;蔚代公路以西是恒山北端,是徐永昌大同防线的右侧后。两道防线各自为阵,互不衔接,涿州、大同两点之间的中央地带空旷敞开,徐永昌既不控制蔚代公路,又不在太行山北端屯兵,从而形成涿州――大同防线的中央裂缝。我军可以利用这个空隙,沿蔚代公路突破察晋边界,打晋绥军一个措手不及。”
    邵得彪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皱眉问道:“晋绥军在这里的确疏于防范,但如你刚才所说,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我军贸然通过这个走廊,万一遭遇敌人伏击,立刻就是全军覆没的后果……而且,敌人在广灵、涞源一带驻有重兵,我军长途奔袭,如果急攻不下,困于坚城之前,整个战局都会因之动摇,风险太大了!”
    王铁胆插话道:“邵副师长,地形问题不用担心,自从与晋绥军开战以后,我们特务营就在搜集敌人的情报,绘制了最新的山西军用地图,从广灵到平型关所有险要都有标注。”
    石醉六接着说道:“至于广灵、涞源的守敌,就要靠强攻解决了,裴春生的炮旅还在繁峙一线,有他们的重炮配合,肯定能敲开广灵城防,大不了多些牺牲,总归会攻克这两处要地。”
    肖林接话总结道:“繁峙一线突破广灵之后,敌人驻守大同的预备队必将出动,趁着敌人空虚,我四十五师直插天镇、阳高,再请繁峙方向出兵迂回蔚县,以形成对大同的包围之势。如此一来,只要能够成功攻克天镇,大同城就可不战而下。”
    众人脸上都现出兴奋之情,又是一阵热烈的议论,从各自角度完善着这个方案,如果真能顺利完成肖林所说的战略构想,四十五师无疑会获得攻取晋北的首功,甚至可能南下打到太原去。
    肖林也是踌躇满志,先不说四十五师会捞取多少利益,只经过这一战,阎锡山就会元气大伤,暂时解除对自己的威胁。那时也不用去打太原,只要回兵躲下归绥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肖师长,你这个计划虽好,就怕高维岳督军不予配合。平型关、繁峙一线不突破,咱们孤军深入敌后危险重重,整个计划都无法继续。”苏民毅对着地图想了半天,终于忍不住插言提醒,他的性格一向谨慎周密,考虑问题更加细致。
    “这个嘛……倒是个问题。”
    肖林背着手转了两圈,思索着对策,要完成整个战略计划,第一步必须攻占广灵,也就必须沿着危险的蔚代公路进兵。无论是高维岳,还是李天宏,又或者张作相的吉林兵,想要说服他们冒这个风险,都不那么容易。
    “通信参谋,记录电报,发给第七师李天宏师长,暨吉林军二十六师张延枢。”
    肖林拿定主意,一字一句地念道:“欲建奇功,必出奇兵!”
    那通信参谋呆了半天,还在等待下文,肖林却向他挥了挥手:“去吧,就这么发出去。”……
    这封简短的电报效果非常好,当天晚上,肖林就先后收到李天宏和张延枢的回电,同意担任中路突破的任务,出兵蔚县,进攻广灵。张延枢还告诉肖林,他已将整个作战计划上报张作相,并基本获得了批准。
    在进攻察哈尔的几路部队中,以张作相的地位最高,官职最显,实力也最为强大,整个晋北战事,自然以他为最高指挥官。至于少帅张学良指挥的三四军团,却被傅作义在涿州拖住了后腿,山西东侧娘子关一带暂时安全。
    对这个结果,肖林并不感到意外。
    所谓富贵险中求,李天宏和张延枢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是渴望建功立业,证明自己的年龄。从广灵中路突破,一举攻下大同,消灭徐永昌的主力,这个作战方案大胆激进,想象力丰富,正好符合他们的胃口,因而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除此之外,李天宏为形势所迫,一直在努力博取张氏父子的信任,他本是叛将之后,平时见惯了风言风语、横眉冷对,只有拿出一份沉甸甸的军功,才能为第七师争取到生存空间。
    接到肖林发来的作战计划,李天宏立刻看出其中的关键,这个计划虽然担有风险,但一旦成功,其收益也难以估算。无论如何,拼上这么一把,值了!
    在电报的末尾,李天宏又通报了一件私事。他的弟弟李叔白刚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分到第七师担任战术参谋,中尉军衔。
    肖林和李叔白关系匪浅,听说他终于学业有成,由衷地感到高兴,特意又发了一封回电,由李天宏转交李叔白,勉励问候,殷切嘱托。想来李叔白呆在第七师,肯定会受到李天宏的照顾,但是肖林放心不下,自顾又发了一封电报。
    电报发出,肖林还在琢磨,李叔白既然到了第七师,他的女朋友,郭松龄的女儿郭裕秋不知道来了没有。军中都是男人爷们,一个大小姐混迹其中,的确不太方便。
    想到这里,肖林心中突然一动,立刻吩咐卫兵把王铁胆叫来。
    “铁胆,向你问个人,你们掌握魏益三的情报吗?”
    “知道一些……”王铁胆点了点头,开始介绍。
    魏益三在草原战败之后,肖林放了他一马,任其部向西逃逸,但他先后背叛张作霖、冯玉祥和吴佩孚,再没人愿意收留他。这两年来,魏益三转战绥远陕甘,一直都在挣扎求活,手下的部队越打越少,只剩下不足一万人马……
    肖林一边听着,一边暗自点头。魏益三现在正在难处,这支部队倒可借用,联合他一起出兵攻打归绥,就能抢先下手解决绥远问题!
    绥远一丢,晋绥军地盘只剩山西一省,如同砍去了阎锡山一条臂膀!(……)

二七三章 平地泉

    大同会战,事关整个战局的成败,肖林又给各方中枢发了一份详尽的电报,将自己的作战计划汇报上去。
    要想彻底打败阎锡山,还得借助整个奉系的力量,只凭察哈尔这几路人马,力量过于单薄。因此必须多请示,多汇报,争取更大的理解和支持。
    不过肖林早就拿定主意,不管参谋总处是否同意这个计划,也不管张作霖父子是否支持,只要能说服张作相和高维岳,这一仗就得这么打。
    不是肖林执拗,只因时间不等人,不得不如此。蒋中正已经复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必须赶在北伐军前头解决山西问题。
    晋北地区都是崇山峻岭,雄关漫道,如果按照常规战法进攻,没有大半年的工夫别想打到大同。到那个时候,蒋中正早就带着北伐大军杀了过来,所有的胜利果实都得拱手让出。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封封电报发了出去,一封封回电又发了回来,肖林和张作相、高维岳电报反复往来,终于收到了好消息。张作相和高维岳都被说服,决定采用肖林提出的作战计划。
    得到他二人确切的回复,肖林不禁喜出望外。
    单从军事角度而言,肖林的计划最为合理,说服张作相和高维岳都是意料中的事情,但打仗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政治、经济、人事、舆论……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一场战役的进程。所以肖林还是不敢放松,一直盯着张高二人。直到他们各自发来电报,已按计划先后出兵,肖林才把一颗心放进了肚子。
    肖林随即带领四十五师继续前进。终于在两天后走出了桦木沟。
    一出桦木沟,肖林就收到郝梦龄的电报,他已带领二团攻占了绥远重镇平地泉。
    平地泉,原是察哈尔右旗的一个小村子,1916年张绥铁路和京张铁路就是詹天佑修的那条铁路合并,改称京绥铁路,并延伸修建丰镇至苏集段,铁路通过平地泉。在此设置了一座二等车站。
    随着时光的流逝,平地泉依托铁路逐渐发展起来,最终在此设立集宁县治,成为著名的塞外要冲。
    平地泉是绥远首府归绥的屏障。北控外蒙,南联晋代,东接热察,西通河套,无论出入内蒙和青海。或是往来长城内外的贸易商队,都会从此经过。郝梦龄占领这里之后,就掐断了晋绥军骑兵八军的退路,还可以随时沿铁路线向归绥进军。
    归绥。已经成了四十五师的盘中餐,碗里的菜。
    在电报中。郝梦龄还特意询问下一步的行动指示,肖林的答复非常干脆——就地构筑阵地。等待接手换防,然后跟随主力向大同进军。
    有多大的脑袋戴多大的帽子,凡事都需量力而行,郝梦龄手下只有一个团,就算能够拿下归绥,也难以挡住晋绥军的反扑,不如就留在平地泉坚守。如此一来,既阻断敌人京绥铁路的联络,又能为四十五师搭建一个桥头堡。肖林带着大部队深入敌后,所有的补给都得从锡林郭勒草原绕路送来,没有郝梦龄守住这条生命线,四十五师就不敢全力进攻大同。
    除了这些官面上的原因,肖林还有另外一个顾忌。
    他和魏益三已经取得联系,正在商议共同谋夺绥远,郝梦龄出身于魏益三手下,两人打起交道,难免尴尬和不便。
    肖林倒不怕郝梦龄学关公,来个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再去投奔旧主魏益三。只是担心郝梦龄面对老上司产生心理负担,举止失措,白白吃亏。毕竟不要忘记,四十五师和魏益三联手只是为了谋求共同的利益,双方既有合作也有斗争,决不能掉以轻心。
    到底派哪支部队接替郝梦龄的二团,肖林颇费了一番心思。
    要留在绥远,就得独当一面,还得把握和魏益三之间的火候,只有成熟练达之人才能胜任,可供选择的人选并不多。
    邵得彪职责重大,肖林身边离不得,郝梦龄又必须回避魏益三,马三儿失之刚强,不擅长处理这种微妙的关系,苏民毅又过于琐碎,那以担负绥远一省的重担……想来想去,肖林只剩下曲南杰一个人可选。
    主意拿定,肖林即刻派曲南杰动身,率领一团赶往平地泉,临走的时候,肖林又给曲南杰交待了一个任务,在平地泉尽快修筑一座简易军用机场,为山西之战提供空中支援。
    “时间紧迫,花高价雇用民夫来修这个机场,反正不管花多少钱,多大代价,都得在一周之内建好机场,起码要能起降咱们东北军的重型轰炸机,还得保证飞机的安全……”
    肖林谆谆嘱咐,准备用大洋堆起一座机场,他是穿越客的身份,最了解制空权的威力,至于立体作战的概念,更是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
    东北军买了那么多飞机,却一直没能在实战中发挥威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飞机的各种战术不成熟,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利用这种先进武器。
    肖林对此却并不担心,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作为一个后世的网络宅男,从各种小说里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战术,随便拿出来两样,都会让这个时代掉落一地眼球。
    说到底,这是一个思维盲区的问题,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一钱不值,没捅破之前,却要付出无数的生命,无数的金钱去摸索。
    这个年代的飞机续航能力不足,出发机场离敌人越近越好,在平地泉修建一座临时机场,就能把太原、包头纳入轰炸范围之内。至于更近的大同、归绥,飞机不用携带副油箱就可赶到,省下的位置多带几枚炸弹,战果肯定远大于从后方起飞的飞机。
    只要能够说服老帅,派东北空军来助阵,肖林有九成的把握一战而下大同,彻底改变历史走向。
    “请肖师长放心,我一定固守平地泉,配合主力赢得大同之战。”
    曲南杰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任何一名将领都希望战斗在最前线,并打败强悍的对手证明自己,相比之下,曲南杰更愿意参加大同之战,而不是接防平地泉。不过他的心理调节能力很强,不用肖林劝解,自己就想通了一切,高高兴兴地接下任务,带着部队出发了。
    一团刚走,肖林又收到情报,张作相、高维岳、李天宏已经展开攻势,大同会战打响…………
    会战刚刚展开,高维岳第一个杀了出去,他麾下的第九军报仇心切,担负了迂回截击的任务,所部两万余人马自怀安逼近浑源、天镇,直接威胁大同的安全。
    李天宏和张延枢则各带一师兵力,从怀来扑蔚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