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马三儿,苏民毅考虑的更加全面,当下摇摇头反驳道:“这恐怕不妥,我们的目标是援助第九军,在柴家堡就拉开架势死战,到了多伦还怎么打仗,不要忘了,后面还有整整四个师的晋绥军,五六万人。”
马三儿被他说得一愣,想要争辩两句,却讲不出什么道理,把一张马脸憋得通红。
“马团长,参谋长说得有道理,你先别急,再考虑一下。”
曲南杰见马三儿发怒,拍了拍他的肩膀劝了两句,又转过头对肖林说道:“肖师长,我以为当前情况,应以少量部队守御张家口,利用固有工事阻击来犯之敌,主力以兴和为突破口,和多伦第九军两头夹击,兴和腹背受敌,必将崩溃,只要我部和高维岳配合得当,完全能够掩护其脱险。”
肖林轻轻点头,曲南杰的这个计划他也想到过,徐永昌两个军四个师,调动不易,还没有完成对多伦的合围,只要第九军及时跳出包围圈,再冲破丰玉玺的封堵,就有可能脱险。
当下之计,是要尽快确定援助第九军的路线,和高维岳配合行动,打通第九军后撤之路。
相比柴家堡,兴和道路平坦通畅,有利于大部队激动撤退,只要三天就能从多伦撤回张家口,选择这里突围,更为合适。
但是隐隐约约的,他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这个方案看上去不错,但好像还有疏漏的地方。
肖林沉思片刻,又向郝梦龄问道:“锡九兄,你的意见呢?”
比起牛头冲众人,郝梦龄的军事素质要高了不少,这种事关全军生死的大计,一定要听听他的意见。
“兴和敌人将近万人,依托阵地防御,急切难以拿下,柴家堡离那里不过十余公里,半天时间就能赶到,如果柴家堡之敌增援,兴和之战陷入纠缠,徐永昌的大部队赶到,第九军就会全军覆没。”
肖林心中猛的一凛,难怪心里觉得不踏实,潜意识的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柴家堡和兴和的守敌摆成掎角之势,攻其一部,另一部必救,大举进攻兴和,丰玉玺也必然派部队增援兴和,还是无法解围,想要打通到多伦的联系,必须解决柴家堡之敌的威胁。
如果兵力充足,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分割包围,就能各个击破,但是四十五师兵力有限,又没有地利优势,难以实现这个战略。
照现在情况来看,张家口虽然暂时无碍,但四十五师和第九军同枝同脉,高维岳又和四十五师一向配合融洽,决不能见死不救。绕了一圈,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面对晋绥军设下的难局,众人一时都没有好的办法。
想要破局,必须另出奇招!
邵得彪等人虽然从军多年,但以前职位不高,经验有限,郝梦龄又过于年轻,也没指挥过这种大规模战役,众人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不由自主的,一起把目光投向了石醉六。
石醉六坐在桌前,一份份检看着军情文件,感到了众人的眼神,抬头扫视一圈,最后把目光定在了肖林身上:“肖师长,从繁峙到宣化,可有我军防御部队?”
肖林点点头:“怀安长城一线,驻有我部三团一营,利用地形优势,能够阻击延缓李生达的部队,但敌我兵力悬殊,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一个营?能守多长时间?”
肖林回头看了看邵得彪,邵得彪点头答道:“以这个营的战斗力,最少能抵御两个小时,如果拼死不退,可以坚持四到五个小时,不过要是这样,这个营估计就打没了。”
“不错了,李生达善于用兵,能在他手底下坚持三个小时,四十五师这一段训练的效果很好。”
石醉六先称赞了一句,然后站起身来,朗声说道:“不过要想救出高维岳,就得让李生达顺利通过怀安,长城防线最多只许坚持半小时!”(……)
二五一章 破解(中)
'第三卷北国从龙'二五一章破解(中)——
怀安古长城,始建于战国时代,为了抵御匈奴而修建,历经秦汉等各朝不断扩建,至明朝万历年间筑成,逶迤于群山之间,肃立于北国之巅,古风盎然。)
这里自古就是战场杀伐之地,直到近代热兵器兴起,才渐渐变得平静,不料今天一早,古战场上再次响起了枪声。
一场激战之后,晋绥军击溃守敌,夺取咽喉要地香炉山,士兵们还在打扫战场,第五军军长李生达率领着一群手下将校,沿着石阶登上了香炉山烽火台。
站在长城烽火台上,李生达举目四望,只见天地茫茫,远山苍苍,令人胸中豪情荡起,首战得胜,意气风发之余,举起手里的马鞭指点着周围问道:“诸位,知道长城为什么修在这里吗?”不等有人回答,又自顾解说道:“怀来县制设于唐朝,北望绥远,西瞰山西,东顾直隶,自古就是鸡鸣三省之处,兵家必争之地,拿下这里,就打开了察哈尔的西大门,我第五军万余将士只须一日急行军,就可直叩张家口!”
参谋长魏斌击节赞道:“早知军座文武全才,熟读经史,没想到对地方掌故也如此熟悉,我军一战而定怀来,守敌溃不成军,张家口的那些土匪兵只怕已经望风而逃了。”
今日进攻香炉山阵地,虽然遭到了一定的抵抗,但当晋绥军展开阵型发起强攻后,只一个突击就冲上山顶,四十五师一个营的守军仓皇败退,转眼间就跑得无影无踪。
李生达摆摆手,正色道:“未必,未必,大战在即。所谓骄兵必败。不能轻敌!”
嘴里咬得紧,心里却有些痒痒的,魏斌这番话虽有溜须拍马的嫌疑,但也有他的三分道理,驻守张家口的是安**四十五师。早就听说这支部队由土匪招安而来,师长肖林原来是个小商人,因与张学良交好而上位,今日一试,果然战斗力有限。
张作霖父子用人任人唯亲。小人窃居高位,这样的部队焉能不败?
说起来,这也是各家军阀的通病,哪怕在晋绥军内部,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山西军政系统内,一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跨”。阎锡山祖籍五台,历来重用老乡,他的亲信多为五台、定襄等地的晋北人,李生达却出身晋东南,其部下官佐多为晋东南人氏,甚至还有不少外省人。因此在晋绥军内部,第五军一直属于外围部队,比如这次进攻安**,阎锡山就亲自点将,命令第五军佯攻张家口,配合徐永昌消灭高维岳。
佯攻,就意味着沦为配角。李生达刚刚晋升中将军长,正想在这场大战中表现一番。对这个安排很不满意。
说到底还是实力不够,那徐永昌也是个外来户。但因为加入晋绥军的时候就带着几万人马,立刻被任命为二军团军团长,在这一战中又担任北路军总指挥,比他李生达威风太多了。
“军座,轻敌固不可取,但纵敌逸机也是为将者的大忌,战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最忌犹豫不决,这个机会您可得抓住呀!”魏斌两眼放光,极力相劝。
李生达转过身来,盯着他问道:“你的意思是……?”
“军座,阎总司令命令我第五军佯攻,配合徐永昌行动,但是四十五师土匪出身,战斗力羸弱,只要我军雷霆一击,定可一战而下张家口,这件功劳已是我第五军囊中之物,不知军座愿不愿取?”
魏斌比喻的形象,李生达不由得怦然心动,如果能以本部第五军攻占察哈尔省府张家口,的确是大功一件,无上荣光。
李生达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五期,和傅作义是同班同学,从军之后逐步升迁,却一直官运不顺,两年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少校营长,但因西北军进攻山西,李生达率部死守大同五个月,因此得到阎锡山赏识,连跳数级,攫升为第五军军长,晋北镇守使。
发迹于战场,当然还想再铸辉煌,当年大同一战,李生达以“善守”而成名,今日张家口一战,也许又能博得一个“能攻”的称号!
至于佯攻配合徐永昌的任务,只要顺利拿下张家口,自然完成。
犹豫了片刻,李生达终于询问道:“魏参谋长,张家口城防如何布置?”
“根据我军侦查得知,敌四十五师一部据守城区,另以两团各守宣化和泥河子,张家口在后,宣化和泥河子分据西郊北郊,其阵型为倒三角品字形防御。”魏斌蹲下身子,顺手捡了几块小石子摆了一个示意图,虽然简单,却也一目了然。
“李天宏的第七师动了没有?”
李天宏的第七师驰援察哈尔,这是早就掌握的情报,要想攻占张家口,必须把这支敌人也考虑进去。
“没有,李天宏的第七师出京之后,就停在昌平不走了,已经耽误了整整两天,据说是后勤出了问题。”魏斌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这支部队出自于直鲁联军,不属于老张的嫡系,闹些纠纷矛盾很正常……军座,趁着第七师还没赶到,赶快下决心吧!”
李生达没有答话,转身来到垛口前,默默地凝视着远山。
时节已是早秋,山风猎猎,略带凉意,顺手解开脖领处的风纪扣,一股清风立刻扑进了胸膛,但他还是觉得心浮气躁,难以平静。
眼前这个机会看起来诱人,但事出反常即为妖,几十万大军正在生死大战,无不各逞巧计,机关算尽,突然之间,敌人露出这么大一个破绽,会不会是个陷阱呢?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李生达培养出一种能力,对潜在的危险有着天生的警觉。
但是思前想后,又看不出危险在哪里!
第五军除了军部直属的工兵、骑兵以及辎重部队,还有直辖十五师三个团,陈长捷第九师三个团,霍原壁二十七旅三个团,共计两师一旅九个团,一万五千多人,再加上柴家堡丰玉玺的第六军,兵力上远远超过了四十五师,只要敌人援军不到,李生达有把握一战而下张家口。
战争终归要靠实力说话,只要以雷霆之势碾压过去,一切阴谋诡计都会被轧的粉碎。
拿定主意,李生达转过身来,对魏斌说道:“魏参谋长,命令陈长捷部加快行军,务必于明日晚间赶到宣化,对敌守军发起进攻,霍原壁旅于明晚十点前赶到泥河子,即时发起进攻,军部直辖十五师担任预备队,跟随进军,相机而动。”
魏斌犹豫了一下,忍不住劝道:“军座,这样分兵进攻,主次不清,恐怕会陷于缠斗,张家口敌人主力支援上来,我军反而尴尬。”
四十五师守军摆成了一个倒三角形防守阵型,各点之间可以互相呼应配合,防御很是坚固,李生达却偏偏选择了两点平推,敌人只要死守一点,再以张家口城防部队支援一点,反过来又会形成兵力优势,如此一来,胜负难料。
李生达微微一笑:“没关系,正是要把敌人主力调出张家口,这一仗务必速战速决,没时间慢慢拔钉子,我准备跳过泥河子和宣化,直接中心开花,攻占张家口城区!”
魏斌楞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李生达的用意,张家口处于奉系地盘腹地,铁路运输快捷,如果不能及时攻克,安**就可以从关外调兵支援,再加上李天宏的第七师随时都会赶到,所以必须尽快解决战斗。
“军座,中心开花固然效果最佳,但也最为危险,万一遭到敌人反啮,攻击部队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李生达摆摆手笑道:“不用担心,丰玉玺的部队就在柴家堡,只要我们两军加以配合,就能吃掉四十五师的主力,这一仗不但要拿下张家口,还要彻底消灭敌人的守军,确保我北路军后侧安全。”
如何破解品字形防守,是所有军校都会讲述的内容,李生达当然熟知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他之所以选择中心开花,还有一个原因没有说。
按照阎锡山的命令,李生达的任务是佯攻张家口,封堵牵制安**的援兵,配合徐永昌歼灭高维岳所部,现在临阵改变作战计划,一定不能影响这个战略意图,否则就算拿下张家口,也功不抵过,难逃罪责。
因此李生达才决定两路出击,同时进攻泥河子和宣化,然后中央突破,直捣张家口城区,如此一来,敌人的主力部队都被卷入了战斗,再也无力顾及多伦,柴家堡与兴和自然稳固。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是德国人的一句名言,用在这里最为恰当。
至于被敌军反啮包围的风险,李生达却毫不在意,自己直辖的十五师素来精锐,第九师的陈长捷此公在平津战役中据守天津,因而为国人熟知,但在这个时候,他还只是李生达手下的一员年轻战将,晋绥军中的后起之秀又骁勇善战,从今天香炉山这一战来看,四十五师的战斗力有限,不是第五军虎狼之师的对手。
既然下定决心要打,就不再瞻前顾后,李生达谈笑之间,一个严密的作战计划已经成型,马鞭一扬,对魏斌说道:
“传令,部队停止休息,连夜向张家口进军!”(……)
二五二章 破解(下)
'第三卷北国从龙'二五二章破解(下)——
宣化南门外,有一个紧邻着城墙的小村子,这里原有二三十户人家,眼看着要打仗,村里的住户逃了个精光,四十五师三团以此为据点,构筑起了城防阵地。***
村外向着大路的方向,是一片开阔的庄稼地,麦子早已收割,玉米还未长起,地里光秃秃的一览无余,赫然还堆放着几道鹿角和铁丝网,以阻挡冲锋部队。
天色渐暗,空气中飘荡着薄雾,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凄厉的呼啸,打破了傍晚的沉静。
“轰隆!轰隆!”
一连串炮弹砸了过来,倾泻在田野之中,不时有地雷被引爆,转眼就把鹿角和铁丝网炸开了好几道豁口,像几条被斩断的长蛇,痛苦地扭曲着,翻滚着。
五分钟的连续炮击,将步兵的前进道路清扫完毕,炮火随即向后延伸,集中轰击着后面的小村,小村立刻被腾起的烟尘笼罩,砖石横飞,墙倒屋塌,好像一艘暴风雨中的小船,即将沉没。
突然响起了一阵嘹亮的军号,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喊杀声,几百名晋绥军的士兵排成散兵线,向着小村冲了上去…………
作战室里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铃声,肖林目光一挑,向电话看去,一名参谋早已上前抓起话筒,凑在耳边大声喊道:“喂,喂,我是前沿指挥部,什么?你再说一遍!……好的,我这就报告师长。”
那参谋将话筒拿开,转身对肖林说道:“师长,宣化来电,晋绥军今天傍晚向宣化发起猛烈进攻,战斗非常激烈,敌军番号为陈长捷所部第九师。”
终于来了!
肖林不惊反喜。走上前接过话筒:“是马三儿吗?情况如何?怎么。你马三儿一向天不怕地不怕,今天也叫起苦来了……我不管你有多困难,一定要坚持守下去,坚守一天,算你完成任务。坚守两天,我给你记功,坚守三天,我给你记大功……如果一天之内就丢掉宣化,提着脑袋来见我吧!”
马三儿的大嗓门在电话里十分清晰。几乎是吼叫着说道:“是,我马三儿保证死守宣化,人在阵地在!”
挂了电话,肖林轻轻吐出一口气,却还是有些不放心,陈长捷的名字在后世就听说过,没想到刚一开打。就和这位名将碰上了,以一个团对一个师,以马三儿对陈长捷,坚守一天的任务实在太重了。
但是现在别无选择,要想完成整个战斗计划,坚守宣化是关键的一步。只能靠三团硬顶着了。
看到肖林不安,石醉六微微一笑,劝道:“不用担心,如果拉开了放对,马团长可能不是陈长捷的对手,但他最为勇猛顽强,为你军中第一猛将。最适合结硬寨,打死仗。坚守宣化两天没有问题。”
听他夸奖马三儿,肖林稍觉放心。转头对邵得彪说道:“马三儿要是能守两天,就把三团团长的帽子还给他,咱们部队里,还真缺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
邵得彪微微一笑,点点头表示赞同,前些日子因为整顿军纪,马三儿官降一级,以团副代理三团团长,如果能够在此战中立功,重当团长名正言顺。
正在这个时候,一名参谋走了进来,向着肖林举手敬礼:“肖师长,高维岳督军来电,晋绥军已向多伦发起进攻,外围阵地于今天下午失守,敌军已经逼近城区。”
肖林心中一紧,第九军经营多伦防御日久,工事完备,不料只一天的工夫就陷落了外围阵地,可见敌人攻势猛烈。随即问道:“敌人投入了多少兵力?多伦情况如何?”
“敌人以十二军两个师主攻多伦,第七军的两个师向多伦侧后方运动,现在已到达白家庄一带。”那参谋说着话,拿着几面彩色小旗在地图上插好标记,注明敌我态势,只见多伦上面插着一面红旗,周围却插着四面蓝旗,马上就要形成合围。
邵得彪也在看地图,一边皱眉思索着,一边缓缓说道:“徐永昌包而不围,还留着个口子,是想把高维岳逼出多伦,在运动中消灭。”
肖林点点头,同意他的推断,第九军驻守多伦多日,城防坚固,徐永昌如果强攻城区,免不了一场恶战,需要多长时间先不说,就算最后吃掉第九军,自身的伤亡也少不了,因此才没有包围多伦。
现在这个局面,弃城而走,退路却被丰玉玺阻断,徐永昌追击掩杀上来,很有可能发展成溃败;困守孤城,又会陷入重围,早晚还是全军覆没。
只有尽快打通和多伦的联系,才能掩护第九军撤出险境。
“给高维岳督军发电报,我部正在积极行动,掩护第九军撤退,请第九军继续坚持固守,并调动准备突围,两天后东进兴和,前后夹击,消灭敌人守军。事关重大,请高督军谨慎运作,决不能让敌人察觉我军的意图。”
等那参谋记录完毕,肖林又吩咐道:“再给李天宏师长发一封电报,请第七师继续滞留昌平,做出假象迷惑敌军,并做好准备,一旦察哈尔时机成熟,立刻赶赴战场。”
那参谋下去后,肖林转身说道:“时间差不多了,石先生,您在指挥部稍坐,我和邵副师长去接裴春生。”
石醉六点点头:“你们去吧,现在天已经黑了,今天晚上正好行动。”
肖林拿起桌上的军帽,戴好之后,向石醉六敬了个礼,和邵得彪一齐走出了指挥部……
夜色之中,京绥铁路宛如一条长蛇,穿过口外高原,离着兴和三十公里处的一个转弯处,绿脚兵戒备森严。
四十五师的教导大队一共两千余人,沿着铁路线两侧洒出去老远,又横向派出警戒部队,把戒严区域一直扩展到五公里以外,这一带本来就人烟稀少,现在更是寂静无声。
突然之间,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车轮声,渐渐的,夜色中出现了两道雪白的车灯,一列火车驶了过来。到了转弯处,几名绿脚兵举着小旗迎了上去,对着车灯不停打着信号,在旗语的指示下,列车渐渐减速,然后喷出几股白烟,停了下来。
这列火车前半截都是封闭的箱式货车,后面几节敞篷的车厢,却用竹篾围得严严实实,又套上厚实的帆布,看不出装的是什么。火车停稳之后,封闭的车门被吱呀呀推到两旁,闪出了许多安**的士兵。
早就等在跟前的绿脚兵一起上前,抬着钢架跳板搭在车厢的底板上,和火车上刚到的士兵一起,七手八脚地撤去周围的伪装,小心翼翼地把一门又一门大炮推了下来。
裴春生现任安**炮兵司令,这列火车由热河出发,运载的是裴春生手下的炮兵二旅,整整五十多门大口径山野炮,火力强大。
要想顺利攻克兴和,必须借助于重武器,有裴春生的大炮帮忙,才可能在敌人增援之前,迅速解决战斗,炮兵部队调动不易,肖林专门求到了张学良头上,才把裴春生调了过来,又特批了整整一列火车,进行运输机动。
肖林和邵得彪等人走上前来,正好迎着刚刚跳下火车的裴春生,他身后也带着几名部下将校,其中就有这个炮旅的旅长邹作华,肖林和裴春生本来就是老熟人,领着大家互相介绍一番,很快彼此就认识了。
“肖林兄,这个地方安全吗?咱们尽快转移吧,我这个炮旅可是张军团长的宝贝,一定不能出问题。”裴春生向四周看了看,到处都是漆黑一片,黑暗中好像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肖林点点头答道:“放心好了,卸车完毕立刻动身。”
炮兵虽然威力巨大,但却不能独立作战,现在敌众我寡,如果这个炮旅被晋绥军发现,肯定会招来敌人步兵的攻击,趁着夜色正浓,得尽快找地方隐蔽。
炮旅的士兵为主,教导大队帮忙打下手,几千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把一列火车卸空,除了各种口径的大炮,还有成箱堆积的弹药。
在向导的指引下,部队沿着荒野一路向北,跨过一片盐碱沙地,趟过一条只到脚脖的小溪,从一片树林旁进入了一个山谷。
来到山谷深处,肖林示意部队停下,对裴春生介绍道:“就是这里了,此地名叫拐子沟,是我专门挑的地方,除了少量蒙古牧民,很少有人知道。”
“这里不错,几千人藏个三五天,也不会被人发现。”裴春生四下张望,山谷隐秘,了无人迹,不由得很是满意。
这里离兴和不远,但肖林早有安排准备,晋绥军远道而来,不了解情况,肯定找不到这里。要想取得最大的战果,就得出其不意,把这支炮旅藏在兴和的鼻子底下,在关键时刻突然出击,肯定能给晋绥军一个惊喜。
部队开始准备安顿宿营,一阵忙碌后,肖林对裴春生说道:“裴司令,有邹旅长留在这里,你和我回张家口吧,我留下一个步兵团在这,这里的安全不用担心。”
藏在拐子沟就得野营露宿,没必要让裴春生在这里受罪。
“不用了,我去张家口也帮不上什么忙,就留在这里。”
裴春生却摆摆手,谢绝了肖林的好意:“你赶快回去,尽快组织反攻,别总让我在这里吃罐头干等。”
肖林点点头,微笑说道:“我会尽快的,不过现在还不行,还要再等等。”(……)
二五三章 慢敌
'第三卷北国从龙'二五三章慢敌——
在晋绥军诸多年轻将领中,陈长捷素以骁勇善战着称,打过不少硬仗恶仗,最后往往都能战而胜之,几乎从未吃过败仗,因此深受阎锡山赏识。_虽然只有二十多岁,资历尚浅,却连连攫升,担任第九师少将师长要职。
不料在小小的宣化,陈长捷却碰上了一个强硬的对手。
四十五师开始备战以后,马三儿的三团就负责宣化的防务,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已经把这里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
宣化城区周围筑有城墙,马三儿在城墙内挖掘了许多藏兵洞,里面备有大量沙袋,城墙一旦被炸毁倒塌,立刻涌沙袋填补,挨着城墙,还挖有一圈大型陷阱,晋绥军苦战后突入城区,又往往落入陷阱之中,不少三晋儿郎还在莫名其妙之中,就把性命丢在了这里。
在城墙后面百米之处,还筑有第二道防御阵地,高墙之前遍布散兵壕和小型炮兵掩体,阵地前挖有四米多深的外壕,壕沟前利用树根作成鹿角,道路上设置拒马,每个城墙拐角处还设有永久性机枪掩体,每处掩体配置轻重机枪十余挺,选点巧妙,不留任何射界死角,任何一处城墙被突破,都在其火力封锁之中。
从头天傍晚激战到第二天黄昏,整整二十四个小时,晋绥军虽然几次攻入宣化城中,但都被马三儿组织反击赶了出去,直到入夜时分,陈长捷才暂时停止进攻,第一回合的战斗,以马三儿略占上风结束。
李生达指挥部内,一名参谋正在汇报军情:“报告军座,前线紧急军情。宣化和泥河子进攻受挫。部队伤亡严重。”
“奥?”李生达身子一耸,微微有些意外,昨天香炉山的守军一击即溃,不料今天却变得厉害了。
参谋长魏斌插话道:“困兽犹斗,宣化和泥河子是张家口的门户。敌人绝不会轻易放弃,想要一战而下不太现实,军座,您本来的计划就是引蛇出洞,宣化打的艰苦一点。才好把四十五师的主力调出张家口。”
李生达不禁释然,魏斌说的有道理,守军经营察哈尔多日,工事完备,弹药充足,仗着地利之便顽抗一时,早在他的判断之内。只要不断向其施加压力,自然能够将张家口的守军调出来,然后中心开花,一举奠定胜局。
沉吟片刻,李生达下令道:“电告陈长捷,我把炮营再调给他。明早五点对宣化展开进攻。……除了宣化和泥河子,张家口方向有没有动静?”
“张家口周围已经戒严,检查非常仔细,咱们的侦查人员进不去,不过从外围观察来看,敌人正在加紧修筑防御阵地,好像在做巷战的准备。”
“巷战?荒唐!丢了宣化和泥河子。张家口必然守不住,打巷战有什么用?”
李生达冷冷一笑。接着说道:“缩在窝里不出来,还是因为打他不疼。电告陈长捷,明天早上四点发起进攻,务必突破宣化城防!”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李生达早就研究过四十五师的底细。这支部队出身于土匪,前身是兴隆县保安团,虽然在草原上一仗打得不错,把魏益三和石友三打得狼狈不堪,但那时国民军刚刚从南口前线败退,痛追落水狗,打打顺风仗,这种胜利说明不了问题。
真到了比拼实力的时候,这支部队肯定缺乏韧性,从他们摆出的防御阵型来看,僵硬教条,其将领的指挥才能也一般。
只要宣化告急,就能把张家口的守军调出来。
整个一天都在辛苦赶路,李生达却沉浸在兴奋之中,丝毫不觉疲惫,轻轻捏了捏两眼之间的鼻梁,又对魏斌说道:“命令直辖十五师向宣化侧后运动,于明天中午之前赶到预定位置,一旦张家口守军来援宣化,立刻截击包围。”……
在李生达的严令下,陈长捷于次日凌晨再次对宣化发起了猛攻,晋绥军远道而来,携带的火炮弹药有限,却在这场战斗中投入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炮弹,把县城当做省城来打。
于此同时,霍原壁对张家口西面的泥河子发起了猛攻,投入了整整一旅的兵力,驻防泥河子的郝梦龄在压力之下顽强据守,浴血奋战。
在这两处战场上,晋绥军都占有兵力优势,四十五师以寡敌众,十分被动,只是凭借着强大的火力装备,利用地利与敌抗衡,但随着战斗不断展开,晋绥军渐渐适应了四十五师的战术,不断蚕食着守军的阵地,向城区内缓缓推进,其中尤以陈长捷所部最为凶狠,两天下来,他和马三儿都拼出了火气,往往为了一处据点险要反复争夺,双方的伤亡都很大。
张家口指挥部内,肖林正在调兵遣将。
“苏参谋长,请你率领辎重营巡视城区,有趁机作乱违纪者,直接抓捕,必要的时候可以开枪!再调一团二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