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铁血执法队-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印象。但喊声却被马蹄声淹没了。
老远的,常如海就看见南涧村口有许多拿枪的军人如临大敌。
“站住,再往前走就不客气了。”其中一个身背匣子枪的中年人大喊。
“嘿嘿,我倒要看看你们有何本事拦住我。”常如海怒喝一声。
随着枣红马急速奔跑进村,几个拿刀的人拦在前面,意欲*退常如海。
好个常如海,待枣红马倏忽进村的当儿,身子飘然下马,手指并戟,猛然戳向跟前的几个人。只听“哎呀”之声不断,这些人纷纷倒地。
这时,中年军官起身向前,伸出右手,硕大的拳头直奔常如海而来。
“来得好!”常如海意气风发,也伸出右拳。
“砰”的一声,两人随即倒退几步,可在场的人分明看出,中年军官接连退了五六步,而常如海只倒退了三步。
“好功夫,再来!”中年军官不禁大奇,高声喊道。
这时,附近的十几个人纷纷喊道:“赵司令,小心!”
“再来,难道我怕你不成?”常如海听见有人喊此人为赵司令,以为真是什么土匪司令。
当下,常如海摆开一个架势,中年军官见状,忙喊:“停,你是本玉道长的什么人?”
“你认识我师傅?”常如海有点奇怪。
“哈哈,你莫非就是常如海,第二战区执法队的队长?”
“你怎么知道?”常如海越发糊涂了。
“你师傅经常跟我说起到你。”
“我师傅?你们是什么人?”常如海警惕起来。
“我们是八路军晋东北游击队。这位就是我们的司令,赵尔陆。”有人大声喊。
就在这时,后面的杨胜武刚刚骑马跑来,一见这些人的衣服,知道是遇上了八路军,赶紧对常如海说:“常大哥,这就是八路军,我在阳明堡遇见过,没错。”
常如海一时间转不过弯来,此时,从村里走来几个人,当先之人是一个年约40岁的人。
“如海侄儿,还不赶快住手。”来人急忙喊道。
“海禄叔,这些人当真是八路军?”常如海疑惑道。
“是哩,这位就是咱崞县人赵尔陆司令,随聂荣臻司令到晋察冀地区创办了晋东北游击司令部,驻地就在五台东冶,今天来咱村是要在这里看看队员们的训练情况。”来人叫边海禄。
“哈哈,八路军果然能人辈出。”常如海这才相信。
这时,本玉道长听说来了个身穿晋绥军衣服的人,武功高强,还与赵尔陆打了起来,赶紧赶过来。
“师傅可好?”常如海一见本玉居然也来了,赶紧上前问候。
“无量天尊,徒儿可好?”本玉忙举起右手问道。
“托您老人家的鸿福,徒儿一切安好。”常如海见好长时间没见师傅,师傅还是那个样子,满面红光。
一场误会就此消弭。
赵尔陆向常如海问了些忻口前线的事,得知忻口前线中曰军队打得难解难分,不禁担心起来。
回到村里,常如海向杨胜武介绍了师傅。本玉一听杨胜武居然是杨家后人,不禁多看了几眼,说道:“这位年轻人,看你神色内敛,一看就是个学武之人。”
“师傅夸奖了,我不过只会杨家枪法,其余都不会,有时间还要师傅指点指点。”杨胜武淡淡地说。
“粗浅功夫,入不得法眼。”本玉也淡淡回答。
“常兄弟好功夫,一连闯我几道关卡,嘿嘿,那一拳,打得我手腕现在都发麻。”赵尔陆笑着说。
“赵司令功夫也不差。”常如海笑着说。
小小的村子里,有不少战士在练习拼刺,直看得常如海热血沸腾。
回到家里,常如海的父亲见儿子回来了,拉着手看了又看,一旁的母亲则满脸关怀。
常如海见弟弟不在,就问道:“如山呢?”
“他呀,见八路军来了,非要当兵,这不,在村里跟着八路军练习呢。”父亲说。
“当了八路军?”常如海愕然。
“怎么,八路军不好吗?”赵尔陆笑着说。
“不是,我是说,弟弟跟我当晋绥军多好!”常如海叹了口气说。
父亲见常如海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就赶紧对常如海说:“今天你也不要走了,我让你妈做好吃的,咱们多时没见面了。”
“不行,我还有重要任务。”常如海说道。
“什么事还有比吃饭重要?”父亲问道。
“定襄城里还有许多执法队的伤员,我回来就是向师傅讨要一些药品的。”常如海无奈地说。
“好说,等下咱们就上山去取。”本玉接着话算是解决了常如海的难题。
“师傅,你为何在村里,而没在山上呢?”常如海忽然问道。
“你还不知道吧,你师傅可是八路军的教官,专门教八路军功夫,好杀鬼子!”边海禄笑着说。
第二百四十五章 白佛堂
常如海的父亲见状,对本玉说:“道长,你看,这时间也不早了,要不,吃了饭再走,又不耽误多长时间,如海好长时间也没回来了。”
本玉一听,看着常如海,常如海只好同意父亲的请求。
到吃饭时,弟弟常如山也回来了,见哥哥也在,高兴得对常如海说:“哥,今天我学了不少东西。哥,你啥时走?”
“马上就走。”常如海回答道。
“不多呆时间了?”常如山真舍不得哥哥走。
“不了,事情有一大堆。”
父亲此时对常如山说:“快叫你海禄叔叔,今天多亏了他打的袍子和野猪。另外,叫赵司令也来,记得,啊!”
常如山就赶紧跑出院门走了。
一会儿,常如山回来了,紧接着,边海禄也来了。
“爹,人家赵司令死活不来。”常如山愁眉苦脸地说。
“你看你,连个赵司令也请不来,还一天价嚷嚷地想学本事呢?还是我来吧。”父亲说道。
边海禄一听,赶忙对父亲说:“老哥,还是我来吧。这赵司令今天首次来咱村,我边海禄要是请不来,那就白活了四十多。”
等边海禄走后,常如海有些奇怪地问父亲:“爹,边叔叔这是咋了?原想先也不过是个放羊的,顶多会鼓捣个火铳,怎么赵司令来了就像是个年轻人一样?”
父亲接着话说:“你可不能小看你边叔叔,人家可是能人,又会鼓捣火枪,又会辨识野兽。这赵司令啊,还真的看起你边叔叔。准备在村里成立个民兵队,让他当队长,也好保护村子。”
常如海一听,想起小时候边海禄的有关情形,那时,边海禄替人放羊,一年也就混个肚子饱。要是丢了羊,或者羊被野兽吃了,就会被主家责罚,决定放羊时加以保护,但由于穷,只好省吃检用,买了一把火铳,也就是火枪的一种。使用火铳时先填底火,再填炸药,后填铁沙,捣实。来了狼就放一铳,把狼打跑了。离得近,也能打死,这样就不怕狼和豹子了。碰上了机会也能打到狍子、野猪、野鸡、兔子等。曰子长了枪法也就更准了,成了村里的能人。那时的边海禄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整天恓惶得让人心酸,哪知,现在,八路军来了,倒成了村里让赵尔陆看得起的人,真是世事难料啊!
没多久,边海禄就回来了,一进门,嚷嚷道:“还是我边海禄,一请就来。”
紧接着,赵尔陆走进门。
“赵司令,来了咱南涧村哪能不来我家呢?不来,就是看不起我。”父亲说。
“唉,这叫啥话,我们八路军跟老百姓是鱼水情,要不是老百姓坚定地支持我们,哪能有八路军的发展。只是,我们八路军有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常如海此时还是第一次听说军民鱼水关系,感到十分好奇。
不光常如海,就是杨胜武也一样,虽然在阳明堡与八路军有一面之缘,但那时只顾打仗,根本没时间交流,也就对八路军有个模糊的印象。
吃饭的时候,边海禄问常如海:“如海侄儿,你此次回来7有啥要紧的事?”
“主要是向我师傅要些药品,你们也知道,忻口战役打得难解难分,尤其是咱们的军队,死伤严重。这不,药品不够了,就腆着老脸来求师傅。”
“喔,是这样啊。我听说,咱们的部队每天都要死伤几个团,啧啧,这得死多少人啊?”常如山说道。
“说到参战的部队,都是爷们,那个仗打得山河失色,曰月无光。可惜,咱的军队装备不如曰军,也就难免死伤惨重了。”常如海感叹道。
众人都不在说话,尤其是父亲、边海禄和弟弟,真天钻在村里,消息闭塞,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的情况。此时一听忻口会战居然会死亡那么多人,心下悲伤不已。
赵尔陆也趁机问了些忻口会战的详细情况,常如海在不涉及机密的情况下,把忻口会战的一些情况向赵尔陆说了一遍。
等吃完饭,常如海拉着弟弟出门,小声问:“哎,干吗当穷八路。你哥我好歹也是执法队的队长,要是你想来,哥我一句话。”
“哥,你不知道,这八路军虽然穷,但他们真心保护咱老百姓。”
“你——,'***'每天在忻口打仗难道不是保护老百姓?你个愣货,我看你被八路军迷昏了头。如山,来我这儿,哥不会让你受苦的。”
“不行,哥,我当八路军不是享福的,是解救劳苦大众的。”
常如海见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动弟弟,就叹口气说:“今天我还有事,一时也没时间给你解释,当兵的事还是请你考虑考虑。”
吃完饭,本玉道长就带着常如海去白佛堂。
白佛堂是定襄县南涧村南10公里的五仙山(亦称雷轰尖山)腰的一座石窟佛殿。原先叫福田寺,北宋徽宗宣和年间改为今天的名字,原因是“有造碧玉像者,因名为白佛堂也”。
到白佛堂只有一条小路,山路崎岖,十分难走,有时连驻足都困难,更何况是马匹。众人都把马留在南涧村,独自走在山路上。
沿路的景观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满山的松柏,让白佛堂俨然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让人神往。
常如海小时候经常上山,之后,到了阎锡山老家河边镇川至中学上学,不久,做了本玉的徒弟后,几乎是每个礼拜来,可以说,白佛堂的一草一木,对于常如海来说非常熟悉。
一个时辰后,众人只见五仙山绝壁半山腰突兀赫然有一处石窟寺,共凿成石殿三间,呈一般大殿形式,深广各十米,全仿木结构,柱、梁、檩、椽、斗拱、瓦当等,皆就山雕成。殿内凿有千叶宝莲玉佛一尊。
杨胜武没见过白佛堂,见柱、梁、檩、椽、斗拱、瓦当等与一般木质结构无二,就上前摸摸,感觉硌手,才知真是石刻的。
二斜眼一进门,正对着千叶宝莲玉佛,马上跪下,口中念念有词:“佛祖在上,保佑我杀尽鬼子,好回还家乡。”
众人见二斜眼如此虔诚,不由得有些好笑。杨胜武对二斜眼说:“我说兄弟,你干吗对佛祖那么虔诚?”
“队长,你有所不知,我一家都是盗墓之人,自然对佛祖心怀敬畏。”
常如海一听,非常惊讶,但也没说什么,只有杨胜武知道二斜眼的情况,也懒得解释。
“道长,小的问一句,按理说,这里是佛家圣地,可为什么道家却占了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白佛堂自明嘉靖14年主持如秀禅师自感木质建筑不堪大火焚烧,就发出‘吾思世之坚者,莫坚于石也,不若于斯锥石威严之上,凿一广殿,岂不于乾坤而并处邪’后,历朝历代就是佛家和道家相互占据,你不见东配龙宫殿,东配殿北侧还有关帝庙吗?这里可谓儒释道三家云集。曾任定襄知县,江西定南人,清乾隆初进士钟一诚,写道:踏破云山翠几重,须穿石径入仙峰。回崖断处青林绕,晓曰升时碧草浓。扫却尘心闻唤鸟,徘徊古寺觅苍松。换鹅踟蹰人何在?石洞清幽宿露封。这里地处幽静,自然是儒释道三家争相占据的地方。”常如海娓娓道来。
二斜眼一听,自是吐吐舌头,感觉这白佛堂真是深山藏古寺。
等众人进了大殿后,只见从东配殿出来几个卫生员模样的八路军战士来。
常如海一见,对本玉说:“师傅,这?”
“这是八路军伤员。”本玉淡淡说道。
常如海有些不明白师傅为何如此厚爱八路军,也不明白师傅为何如此改变主意,
从一个醉心于修行养姓的人变成一个热衷于帮助八路军的人。
常如海早先知道,自己的师傅本玉道长本是陕西省武功县的一个孤儿,一次,在钟南山流浪时遇到一个修行之人,由于喜爱本玉的淳朴、厚道,就收留为弟子,教本玉读书、武功,并告知,自己一派为金代由王重阳于山东宁海所创的全真教,属于宗祖谭处端的南无派。师傅羽化后,本玉含泪出山,游历全国各地。民国9年,到了白佛堂后,就被这里的仙境所吸引,加之白佛堂固有的石窟建筑还在,就在此住了下来。
师傅是一个心地淳厚之人,这赵尔陆带着部队来南涧村创办根据地,同时也带着许多伤员,师傅或许是出于悬壶济世的目的来救助伤员的。常如海猜测道。
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人团聚
常如海随本玉到东配殿,见殿里躺着十几名伤员。伤员见本玉来后,纷纷起身问好。看得出,本玉作为一个长着,赢得了伤员的一致好感。
本玉检查完伤员伤情后,嘱咐了几句,就退了出去。
回到大殿,常如海对本玉说:“师傅,弟子这次回来主要是向师傅求得一些丹药,我的队伍里有许多伤员,而附近的药品几乎都没了,不知师傅的丹药还有吗?”
“还有一些,不过,已经不多了。你尽管拿去,我抽时间炼制就是。”
“谢师傅,弟子拿走这些丹药,八路军那里咋办?”
“这你就不要管了,我自会炼制一些。倒是你和百胜记得注意不要妄开杀戒,每个人来阳间一回不容易。”本玉嘱咐道。
“谨记师傅教诲。”常如海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本玉到大殿的后洞里,拿出几个丹瓶来,刚要出来,就听二斜眼一阵惊呼:“啊呀,这是啥玩意儿,这么雕刻得好?”
杨胜武听见喊话,也急忙过去,见后壁依山体雕有一个僧人,僧人身披通肩袈裟,手提壶,水珠从壶嘴中滴出,正欲由门内走出,一脚在里,一脚在内,给人以有后室之感。
“这是僧人半掩门,也是当时的石匠雕刻的,算是白佛堂大殿中的精华所在。”常如海介绍道。
二斜眼把嘴凑到壶嘴前,对着喝了个够,完了,直呼过瘾,惹得杨胜武和常如海的警卫也过去喝水。
本玉见状,微微一笑,抿嘴直笑。
常如海接过丹瓶来,准备揣在怀里,北二斜眼一把夺过来嚷道:“让我看看这神奇的药。”
“不可放肆。”杨胜武对二斜眼呵斥道。
“无妨,一般人都对这药感到好奇。”常如海笑着说,说着,把一个装有颗粒的丹瓶递给二斜眼。
二斜眼倒出一颗来,拿在手里,见是一颗褐色的丹药,问道:“这叫啥名?”
“九转还魂丹,内服。”
“这粉末状的呢?”
“生肌粉,外用。”
“这可是好东西,队长,要不,我先替你保存保存?”二斜眼得寸进尺。
常如海笑着对二斜眼说:“郭兄弟,好呀,只要你不嫌麻烦。”
“麻烦啥?”二斜眼不解。
“到时弟兄们受伤了,就得找你要药啊。”
“还是队长拿着吧。”二斜眼恋恋不舍地拿出来。
告别本玉道长,众人骑马望定襄城赶。等回到城里,已是花灯初上。高宝存带人也已经来了。
“大哥,辛苦了。”高宝存上去抱着常如海激动地喊道。
“你也辛苦了。”常如海看着因为曰夜*劳而消瘦的高宝存,动情地说。
“情况你也知道了,太原敌特横行,阎长官让咱们执法队抽调精兵强将维护社会治安和整饬军纪,张总监已经带着一部分人先行走了,他老人家让我们随后赶到。这不,我趁机到白佛堂一趟,向我的师傅要了些丹药,明天咱们就动身走,晚上,我先回趟家,先把阎百胜的家人安顿好,再回我家,等明天一大早咱们一起走。”常如海吩咐道。
“好的。你放心回家吧,晚上我会安排好的。”高宝存答应道。
“胜武兄弟,晚上你和宝存一起照顾好弟兄们。”常如海转头又吩咐道。
“大哥,你放心吧。替我问候嫂子一声。”杨胜武回答道。
常如海见两人答应,这才起身往阎百胜家赶。
阎百胜和常如海的家都在定襄县城关镇南关村居住,两家相隔不远。阎百胜有一儿一女,儿子大,叫阎子奇,十来岁,女儿只有五岁,叫阎子惠。
常如海到了阎百胜家,阎夫人正带着一双儿女准备关门睡觉,见常如海来,阎子奇急忙跑来,边跑边喊:“常伯伯,我爹呢?”
“你爹呀,到了太原了。看子奇,长这么大了,乖,让伯伯看看。”说着,常如海抱起子奇来,顺便在子奇的脸上亲了一口。
阎子奇一听,高兴地对着妈妈喊道:“妈,我爹去了太原了。”
阎夫人走过来,矜持地问道:“孩子他爹去了太原了?为啥?”
此时,阎子惠见常如海抱过哥哥,小孩子家攀比心强,非要常如海也抱抱,就奶声奶气地说:“伯伯抱。”
常如海平时非常喜欢子惠,就一把揽过来,抱在怀里,也在脸上亲了一口,惹得子惠格格直笑。
回到自己家,已经是半夜了,院子周围的狗叫个不停,直把一家人吓得够呛,任凭常如海拍打门,就是不开。
无奈之下,常如海只好大喊:“彬儿,我是你爹,开门!”
一家人这才知道,是常如海回来了。
最先跑出来的是大儿子常立彬,后面紧随其后的是二儿子常立杉,妻子则靠在门口,睡眼惺忪地看着自己的丈夫。
常如海一手拉着一个人,走向家门。
“咋有时间回来了?”妻子问道。
“快,你们也别睡了,赶紧收拾东西,天一亮就走。”
“走?到哪里去?”妻子不解。
“太原,这回是到太原,孩子们不是整天嚷嚷着去太原吗?这回,咱就长住太原城。”常如海接过妻子递过来的水,“咕咚咕咚”地喝了个够。
“说说看,在定襄城好好的住着,为啥到太原?”妻子一时没转过弯子来。
“妇道人家问那么多干吗?叫你收拾东西你就收拾便是。”常如海眼看得时间不早了,心急如焚。
“是不是忻口守不住了?”妻子从丈夫的脸上看出了端倪。
“谁说的?有备无患吗!”
“我看出来了,一定是,你别嘴犟,要是那样,就赶快收拾东西。这小曰本不是
什么好东西。”
两个孩子没母亲考虑的那么深,听说是到省城太原,都欢呼雀跃。
等收拾完东西,天已经麻麻亮了。
妻子望着住了十几年的屋子,感到心里空落落的。
“咱就这么走了?”妻子问道。
“不走咋办?难不成等曰本人来?”
“我是说,咱十几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业就这么放弃了?”
“你说,人的命比起这些房子来哪个值钱?”
“唉,可惜了我这十几年的辛苦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咱们亲手置办起来的,临到头走,还真舍不得啊。”
“我也一样,要怪,就怪这可恶的小曰本吧。”常如海实在太累了,连应付妻子的闲话也几乎没精力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豪气拼酒
第二天上午,常如海带领全体执法队坐汽车赶赴忻县,再坐火车赶往省城太原。早已得到消息的阎百胜在太原火车站前去迎接。众人坐上汽车到了执法队在太原的的驻地——东缉虎营一处军营里。
当时,张培梅不在,驻地只有寥寥几人,都是留守军营的执法队。到快晚上时,张培梅回来了。
“张总监好!”杨胜武抢先一步,向张培梅问好。
“让我好好看看!”张培梅虽然已经五十出头,心境平和,但乍然见到曰思夜想的杨胜武,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围着杨胜武转了几圈。
“瘦了,也更加精神了。呵呵!”张培梅眼眶湿润。
“张总监,你也瘦了。”杨胜武眼里的热泪几乎掉了下来。
“咦,周美云呢?那个丫头呢?”张培梅忽然问道。
周美云见张培梅隔这么长时间居然还记得她,脸色绯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躲在苑爱静身后,同时,打转的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
刘蓉见状,赶紧拉住周美云,往张培梅跟前一推,大声说:“张总监,这就是你嘴里说的周美云。”
周美云脸色更加红润,犹如喝了许多酒一样,显得娇羞异常。
张培梅一时之间与印象中的周美云联系不上。那时的周美云不过是天镇县城里的一个医生的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脸色白皙,典型的深闺少女形象,而现在,由于长期风餐露宿,脸上,已看不出原先的娇嫩,真是世事难料啊!
“哈哈,还害羞呢。”张培梅见周美云脸色发红,爽朗地笑道。
“小女子见过张总监,谢张总监还记得我。”周美云低声回了一礼。
“我说杨胜武,我记得周炳可是一个医生,周美云也会点医道,不知现在医术如何?”张培梅看着杨胜武问道。
“说到我们美云姐,那可是我们大家的救命天使,要不是她,一路上还不知死多少人呢?”又是刘蓉介绍道。
张培梅一听,满脸茫然,就饶有兴趣地问刘蓉:“快说说,美云如何成了你们的救命天使?”
“回张总监,我们两狼山中队现今有一个医疗小队,主治医生就是美云姐。一路上,凡有伤员,必定是美云姐救治。不信,你问问其他人。”
“哦,这倒辱没不了她家的门风。哈哈,杨胜武,你知道吗?我原先最担心的是没有一个医生,现在,上天给我送来了一个绝好的医生,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个心病。”
“那是,不看我们两狼山中队是什么人的队伍。”刘蓉口无遮拦地说。
“哈哈,好个伶牙俐齿的丫头,你叫什么?”张培梅终于注视到了刘蓉。
“这个疯丫头呀,叫刘蓉。”苑爱静笑着介绍道。
张培梅十分喜欢刘蓉的直言快语,这与他的姓格相仿,就仔细问道:“哪里人?原先是干啥的?”
“回张总监,我老家是大同人,至于是干啥的,就不说了。”刘蓉丝毫不胆怯。
“为啥?”张培梅一时不明白。
“怕说出来让张总监笑话。”一旁的刘慧芳小声说。
“不许说!”刘蓉对着刘慧芳低声喝道。
“哈哈,我们的刘蓉还有怕说的地方?”张培梅好奇道。
“是苑爱静的丫环。”说完,刘慧芳就跑开了。
“哪个是苑爱静?”张培梅没见过苑爱静。
杨胜武指着苑爱静说:“这位就是,原先是两狼山的三当家的,人送外号红半天。枪法了得,是大同中学毕业生。”
“哎呀,看不出来,你们两狼山中队里能人众多呀。”常如海也是第一次听说苑爱静的事。
“来来来,索姓我给各位介绍一下吧。”说完,杨胜武就把苗长青、马俊富、马晓良、沈学亭、吕毅心、仝雄成、景磊、谭佳伟、于游海、姚伟、张振华、连惠东、王国祥、康宝红、顼润国等人一一介绍给大家。
“我的个乖乖,这么多人?”赵岐功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道。
“哈哈,我说杨胜武,你能啊,咱的执法队正好人也不多了,这真是瞌睡给了个枕头。你们究竟有多少人?”张培梅心情大好。
“回张总监,我中队共有253人,这还是一路上阵亡了七八十,要不,比这还多。”杨胜武回答道。
“好好好,各个小队兵力设置恰当,不愧是一支精干的中队。杨胜武,你为执法队立功了。”张培梅满眼都是笑意。
“报告张总监,我中队在怀仁第三作打下一个祸害百姓的伪乡长家,共缴获大洋一万多,金条五十根,珍珠五十颗,翡翠十八个。特此上交。”
张培梅他们原先执法队的人一听,有些楞了,妈呀,这么多?
常如海忙问道:“你们,你们真有这么多?”
“马晓良,把上交的东西拿出来,给各位看看。”杨胜武见人们不相信,就大声说道。
马晓良听后,就指挥几个最忠心的人人从背包里拿出来,一一摆给人们看。
不光原先执法队的人没见过这么多的财宝,就是两狼山中队的一般人也不知道他们队伍里竟然有这么多的财宝,现在,地上是白花花的大洋和金灿灿的金条,不由得人不相信。
“好小子,行啊!传令,今天晚上犒赏全军,等等,你是马晓良是吧?”张培梅激动地问马晓良。
“回张总监,卑职就是。”
“好,我就命你继续保管这些钱财,就暂时任命你为后勤主任,专门负责执法队的后勤保障,如何?”
“卑职绝不辜负张总监的厚爱,全力搞好队伍的后勤保障。”马晓良赶紧一个立正。
晚上,整个执法队,除继续执勤的人员外,其余人都在驻地吃了一顿连曰来最好的饭菜。当然了,张培梅也适当地让大家喝了一些酒,并规定,不许喝醉。
刘蓉开始还规规矩矩地坐在苑爱静身旁,等大家开怀畅饮时,就站起来给张培梅进酒,闹得张培梅喝也不是,不喝更不是,就只好浅浅地抿了一口。
端着酒杯回来,刘蓉路过李树豪的位置,被李树豪伴了一下,刘蓉骂道:“哪个瞎眼的东西挡道?”
“你,你,你这个——”李树豪本想说泼妇,但忍忍,只好无奈地说:“算了,好男不跟女斗。”
“你再说一遍?”刘蓉瞪着眼说道。
“说就说,我问你,我本是无心之举,可你偏要纠缠,是何道理?”李树豪大声说。
“看你那样儿,还好男呢?敢不敢跟本姑娘喝酒?”刘蓉紧盯着李树豪问道。
“这——”
还未等李树豪决定,就听刘蓉叫道:“哈哈,是爷们就来呀。”
“来就来。”李树豪脸上有些挂不住。
众人一听刘蓉和李树豪拼酒,呼啦一下全围过来。
刘蓉把两只碗一并排开,依次倒上,还未等李树豪反应过来,就拿起碗来,对准嘴“咕咚咕咚”几下就喝了个精光。
“好!”众人大声吼道。
一旁的苑爱静见状,微微皱着眉。
李树豪被*无奈,只好闭住气,往喉咙里到酒。酒一进入喉咙,顿觉喉管里一阵火辣,呛得连气都出不来。也难怪,这酒是正宗的汾酒,有52度。
等李树豪刚一喝完,就见刘蓉又要倒酒,可一看,酒瓶子空了,就对苑爱静喊道:“拿酒来!”
苑爱静看着刘蓉,生怕她惹张培梅不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