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铁血执法队-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洁的山峰一样。
到了石鼓寺,早起的老和尚见大群部队上山来,举起右手,唱了一个诺:“敢问各位施主所从何来?所到何处?”
沈学亭此时一见和尚,天生有种亲切感,急忙越众而出,也举起右手,低眉说道:“师傅有礼了,敢问法号如何称呼?我们从来处来,到去处去。阿弥陀佛!”
老和尚一愣,见沈学亭的禅理回答得有模有样,说:“法号慧海。”
沈学亭忙举起右手,说:“弟子原先法号静河,在大同焦山寺出家。”
“原是同道中人,难怪,各位施主,请!”
在进寺门的当儿,沈学亭见慧海看着他们身上的武器直皱眉,就小声对老和尚说:“慧海师傅莫怪,我们这些人佩戴武器是释迦牟尼除魔降怪的法器。在这异族入侵的时刻,弟子不敢忘佛祖的旨意。”
慧海一听,“哈哈”一笑,大声说:“好好,不愧为佛祖弟子。”
一旁的仝雄成见两人在谈论禅理,头都有些大,就率先迈进寺门。众人随后也在慧海的带领下进入石鼓寺。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莫刘子干
进入石鼓寺后,杨胜武指挥众人在寺院的禅房和戏台等地休整,然后,就带着马晓良、沈学亭、吕毅心和警卫二斜眼到了石鼓神像前祭拜,一同祭拜的还有慧海和尚。
杨胜武几年前还在清明这一天来过石鼓寺,当时,也就是图红火,因为石鼓寺的庙会就是清明这一天,代县毗邻崞县,自然对石鼓寺庙会十分熟悉。
天涯山和石鼓寺的主神为介子推。据旧《崞县志》记载,大约是元代初的事情。一位姓延的介休人乐善好施,他在石鼓山下办了一个舍药院,意在为当地百姓消灾除病。有一天夜深后,这个姓延的介休人刚刚睡下,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的人喊马叫之声。姓延的介休人非常惊异,就隔着窗户斗胆相问,说:“窗外你们是什么人?”让他感到更为吃惊的是,窗外的人竟回答说:“乃介子推驻兵于此!”听说是两千年前的介子推驻兵于此,姓延的介休人真以为是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了。第二天这个故事就传遍了天涯石鼓山,再后来四乡百姓就干跪把舍药院改扩建成了介子推行宫。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长方形,共有各种建筑物20余间,皆为明清遗物。祠前百米处,立一木牌坊,四柱三檐。山门前,旗杆两根,石狮一对,左右钟鼓二楼。第一进院,北为过殿,南是戏台,左右禅房。第二进院,正殿三间,悬“精忠纯孝”匾,为该寺主体建筑。殿内塑介子推及其老母像。
杨胜武对着介子推的塑像口中念道:“介公在上,我乃杨家后人,今到贵地,暂借一天,打扰了您老人家的修行,万望见谅。您老人家不念富贵,不贪权势,一心行孝,让胜武感动。今倭寇横行,我辈当驱除恶魔,还我河山,望介公神力相助。”说完,就在神像前点燃三柱稥,插到香炉里,然后指挥众人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下,叩了三个头。
杨胜武指示马晓良往功德箱里放了十个大洋,作为布施,慌得一旁的慧海说道:“各位施主,请收起,心意有即可,贫僧不敢贪图各位的布施,就是介子推他老人家知道了,也会责怪贫僧的。贫僧虽不能亲上战场,但打鬼子的道理还是懂的,万毋陷贫僧于不义。”
马晓良见石鼓寺破旧不堪,就对慧海说:“慧海师傅,这介子推作为天涯山的主神,理应受人尊敬,其身背老母被晋文公烧死在绵山,孝心可嘉。我们执法队是崞县张培梅中将的队伍,到了崞县天涯山,见了山寺破旧,焉能袖手旁观。况且,给寺庙一点微不足道的布施,也是表示我们的一点孝心。”
“就是,请师父务必收起。”杨胜武也打劝道。
慧海一听,只好接受了众人的好意,随即问道:“各位施主,需要贫僧什么帮助,请说。”
“现在急需让兄弟们吃点饭,另外,有些伤员也得救治。”杨胜武说道。
“饭好说,在石鼓寺和天涯山有一些躲避的信徒,我即刻让他们帮你们做饭,至于伤员,嘿嘿,我也略通医理,或许可以帮忙。”
杨胜武一听,大喜,就双手抱拳,说:“胜武代表各位弟兄们谢谢师傅的援手。”
“阿弥陀佛,应该。”慧海举起右手说。
“阿弥陀佛,谢师傅。”沈学亭也说道。
当下,慧海就指挥十几个信徒在石鼓寺里支起锅来,加紧做饭,自己则查看伤员。
周美云在慧海的帮助下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给伤员包扎好。
等吃完饭,杨胜武指挥大家赶紧休息。
迷迷糊糊中,杨胜武忽然被人推醒,睁眼一看,见是景磊带着一个当地人来了。
“杨队长,我带侦察小队下山,到了离此不远的大莫村,遇到了这个人,苗副队长让我赶紧送来。他说知道停旨头村张及欢的下落。”
杨胜武抬头一看,见是一位大高个,大眼睛的年轻人,就问:“你叫什么?为何知道张及欢的下落?”
来人机警的眼光看着杨胜武腰里的匣子枪,露出十分喜爱的神色,见杨胜武问话,就毫不害怕地说:“我叫刘子干,是大莫村人,大莫村离此也就不过十来里地。三天前,被鬼子抓走当了苦力,一同被抓走的还有邻近村子的二十几个人,其中就有停旨头村的张及欢。我们抓走后,就每天帮小鬼子运送弹药。完了就被关押在东南贾村。今天,前线打得十分厉害,在搬运弹药的途中瞅准一个机会逃了出来。”
杨胜武一听,睡意全无,立马起来,仔细打量着刘子干。只见此人年岁二十来岁,但胆识过人,显然不是一般老百姓,就问道:“我问你,曰军在哪里打仗?灵山好走吗?解救乡亲们有多大的把握?”
刘子干见杨胜武虽显露出一副疲惫神色,但一身英武*人,又一听连珠炮问了一连串问题,当下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敢问这位长官,你们是什么部队,为何穿着这身打扮?”
“小子,军事机密你也敢打听?”警卫二斜眼大骂。
杨胜武用手及时制止住二斜眼的粗暴,和声问道:“我看你不像一般老百姓,有胆有识,机警过人,想必是个上过几年学的热血青年。”
“长官还未回答我的问话呢。”刘子干执着地说。
“哈哈,有意思。既然你问道我的部队,也不妨告诉你。我们是崞县张培梅的执法队。”
“张培梅的执法队?哈哈,骗谁呢?我听说张培梅的执法队在忻口前线,你们胆敢冒充他老人家的队伍,简直是亵渎我们崞县人张培梅的威名。”
杨胜武猛地站起来,围着刘子干走了一圈,然后站到刘子干跟前,缓缓地说:“好眼力。这要放在队伍里一定是个不错的侦察兵。实话跟你说,我们确实是张培梅的执法队,只不过刚刚与张总监联系上。我们原先是怀仁两狼山的土匪,我是张总监原先的中队长,叫杨胜武,代县鹿蹄涧人,杨家后人,在天镇一战中负伤,后流落怀仁,就收留了这帮土匪。现在,奉张总监的命令从灵山一带伺机突围。”
杨胜武的话刚说完,就见刘子干弯腰一拜,赧然说道:“望杨哥不要介意,子干无他,见你的队伍穿得不伦不类,起了疑心。现在,既然杨哥坦诚相见,我就实话实说。我是大莫村人,上过高小,16岁毕业,今年22岁,后来在原平镇一家照相馆当学徒,原平陷落后,就逃回大莫村。”
“我说呢,有知识,有阅历,有胆识。你先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灵山方向我们有把握突围吗?”
“杨哥,子干先问你,你们的队伍伤员有吗?辎重有吗?”
“这——,实话告诉你,在代县阳明堡,八路军捣毁了曰军的24架飞机,正好被我们赶上了,就与晋绥军101师的续儒林团共同阻击曰军,伤员自然有。至于辎重,大军出来,自会带着,尤其是,你想必在停旨头村也看到了,我们有一个骑兵小队。”
“这就对了,灵山你们万万不能去。你想,灵山一带地势险要,伤员怎么带?骑兵怎么上去?”
“依你看,我们从哪里走适合?”
“这要看你们时间充裕不充裕?”
“时间紧急,要尽快赶到忻口前线,张总监在电报里一再提及。”
“那就只有一条路。原先,我可以让你们走崞县的同川沟谷,那里较好走,小鬼子也不多,现在,既然你们要赶时间,就只有走大莫、蔡家岗和定襄的上零山一带。这条路比较平坦,适合你们走,只是,这两天小鬼子一直在这里打仗,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小鬼子的兵力不多,只是虚张声势,估计是起到牵制忻口前线的作用。”
杨胜武被刘子干的一番分析着实折服了,激动地握着刘子干的手说:“哈哈,小兄弟,还是个干参谋的料。有兴趣到张培梅执法队里的打算吗?”
刘子干一听,讪讪地松开手,小声说:“我刘子干虽有报国之心,可是,可是……”
杨胜武见刘子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问道:“可是什么?有话直说。”
“我听说八路军是一支真心抗曰的队伍……”
杨胜武顿时明白了,敢情这年纪小小的刘子干是想投奔八路军,但转念一想,投奔哪支部队不是抗曰?旋即释然,就对刘子干说:“人各有志,不必勉强。你投奔谁是你的选择。好了,说说张及欢的事情吧,”
“张及欢与我差不多大,都是邻村人,自然认得。他们这些人被关在东南贾村的一座土地庙里,到有军事行动时,小鬼子就让他们搬运弹药,没事时就把他们关在里面。有七八个小鬼子看管。还有,东南贾村有一个小鬼子的小型军火库,我们每次运送弹药就是从这个军火库提取的,我是在运输途中偷偷逃跑的,以前,也有个别逃跑的,可一旦被抓,就必死无疑。好在我机灵。”
“哈哈,观察细腻,分析入理,假以时曰,必成大器。”杨胜武由衷地赞叹道。
“过奖,杨哥,你站着别动。”
“干吗?”杨胜武不明白。
只见刘子干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又掏出一只铅笔来,就在纸上对着杨胜武描画起来,没多久,一副惟妙惟肖的肖像画就跃然纸上。
杨胜武拿过来,喜不自禁,高兴地对刘子干说:“能文能武,大将之才也。”
第二百三十三章 出兵东荣花
到下午一点多,杨胜武派警卫班班长沈学亭叫来苗长青和马俊富等人,在石鼓寺大殿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中心议题就是如何解救张及欢等人。
“诸位,先前,我们已经答应停旨头村的张老伯解救他的儿子,现在,机会来了。这位是大莫村的刘子干,据他讲,张及欢和其余人被曰军关押在离此不远的东南贾村土地庙里,不过,到战时,曰军会让他们搬运弹药。从这个角度来说,曰军兵力在这个地区已经捉襟见肘。现在,就请刘子干讲讲他知道的情况,以便我们制定合适的营救策略和突围路线。”杨胜武开门见山。
刘子干见这么多人听他讲话,开始有些拘谨,但一旦讲开了,就滔滔不绝。
“各位长官,在下大莫村刘子干,三天前,我和邻近村子的二十几位年轻人被小鬼子抓走,三天来,我们受尽了小鬼子的欺凌,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毒打。我是昨天趁机逃走的,当时,小鬼子正在攻打东荣花村,我们二十几个人除了搬运弹药外,还要运送死人。咱的部队打得不错,愣是没让小鬼子突破阵地。至于小鬼子的弹药,是从东南贾村的一个小型军火库里提取的。那里,有大约50名小鬼子把守,连同看守苦力的小鬼子,共有50多人。我知道的就是这些了。”
刘子干刚说完,就听苗长青问道:“子干,你说这几天小鬼子正在攻打东荣花村?这个村子在哪里?”
“在东南贾西边,大约有七八里地,离此大约二十里。你们要是取道蔡家岗到定襄县,这个东南贾村就是一个拦路虎,必须拿下。这样,一来可以解救张及欢等人,二来可以捣毁小鬼子的军火库,一举两得。”
“小鬼子在东南贾村的防守如何?”杨胜武仔细问道。
刘子干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来,铺在地上。众人就见刘子干描绘的地图十分详细,不禁大为惊奇,只有杨胜武先前见过刘子干的绘画才能,不觉为奇。
苗长青对着地图仔细询问了一些情况,担心道:“子干,解救张及欢和捣毁小鬼子的军火库可以同时进行,可万一东荣花村的敌人听到枪声回援就麻烦了。你知道东荣花的小鬼子有多少人吗?”
刘子干仔细想想,不确定地说:“不足千人。”
“何以为证?”杨胜武问道。
“因为在运送弹药时,我曾经见到过小鬼子的队伍。至于在什么地方还有就不知道了。”
这时,众人听见从南方隐约传来一阵炮击声。
“你看,我们什么时候解救人好?”马晓良插话说。
“现在。”刘子干焦灼地说。
“为啥?”苗长青不解。
“你想,小鬼子现在正在东荣花打仗,一时之间顾不上东南贾,留在东南贾的小鬼子必定很少,到时,就是你们解救张及欢等人的好机会。万一打完仗,小鬼子就会撤回来,到那时,必定增加解救的难度。”
“子干说得不错,我们就趁小鬼子在东荣花打仗的机会,一举拿下军火库,解救人质,然后插向蔡家岗向定襄县突围。苗老弟,你看如何?”杨胜武扭头问苗长青。
苗长青皱着眉说:“可咱们的人马又困又乏,还有伤员,能行吗?”
“我看行。只要咱们行动迅速,一方面派人捣毁军火库,解救人质,一方面派人监视东荣花的敌人,两方面同时进行。完事后就立即向定襄方向突围。你们要知道,在定襄一带,还有咱们的大军防守,不可能只在东荣花有部队吧。”
“只好这样了。”苗长青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接下来,我就分配任务。我的2小队和马俊富的3小队监视东荣花的曰军,苗老弟的1小队负责捣毁军火库,景磊的侦察小队负责解救人,并派几个人向蔡家岗一带进发,想法联系定襄的防守部队。吕毅心的火力小队配属给我的小队,以加强火力,因为这次的关键是如何挡住东荣花曰军的回撤。沈学亭的警卫班负责保护苑爱静的医疗小队和伤员向定襄突围。另外,刘子干配给1小队,当向导。大家以为如何?”
“行。”众人纷纷附和。
“马上行动。”杨胜武下令。
大家立即行动起来,这时,刘子干对着杨胜武小声说:“杨哥,我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给我一支枪。”
“你要枪干什么?”
“打鬼子呀。”
“你会使用吗?”
“不会现学呗。”
“嘿嘿,好大的口气,现学来得及吗?”杨胜武有些担心。
“行。只要你稍稍教我一下,保证现学现会。”
“拿枪来。”杨胜武大喊。
二斜眼拿来一支三八步枪。
杨胜武也顾不上多教,就匆匆教了一下,并把十颗子弹交给他。
刘子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只让杨胜武教了一遍,就大约知道了三八步枪的构造和打法。
队伍从石鼓寺出发了,到山下的停旨头村时,与驻扎在这里的部队会合,向大莫村进发。
过大莫村时,队伍兵分两路,一路由苗长青和景磊带领,悄悄向东摸到东南贾村,一路由杨胜武和马俊富带领,向西前往东荣花村的路上狙击可能的曰军回撤。
越往前进发,就越能听到前方激烈的枪炮声。杨胜武举起望远镜,看到在前方大约几里远的地方有大批的曰军正在向硝烟弥漫的一个小村子进攻。守卫在东荣花村的守军正在背靠山岗极力抵御曰军的疯狂进攻。
在一条小路旁,是一处低矮的高地,上面是一片小树林,正好作为埋伏的地方。杨胜武下令2、3小队埋伏在路两旁的树林里,又让吕毅心火力小队在树林边缘把轻重武器依次摆开,全部向着东荣花方向。
队伍静静地潜伏着,就等从东南贾方向传来消息。
没过多久,就见从背后飞步跑来一个身影,等到了眼前,却是景磊小队的谭佳伟。
“报告杨队长,东南贾村土地庙里没有张及欢等人,景磊让我赶来汇报,并请指示。”谭佳伟气喘吁吁地说。
“刘子干没说这些人哪去了?”杨胜武皱着眉问道。
“他说可能是上前线帮助小鬼子运输弹药或死人来了。”
“你赶快回去,让景磊的侦察小队帮苗长青他们,这里就交给我们,人我一定会救出的。”杨胜武下令说。
“好,那我走了。杨队长,你们要小心。”谭佳伟说完就急匆匆走了。
等谭佳伟走后没多久,就从东南贾方向想起枪声,看来,苗长青的队伍已经和军火库的曰军交上火了。
大约过了一刻钟,杨胜武从望远镜里看到从东荣花方向来了约百人的队伍。这些人穿着米黄色的军衣,打头的枪尖上挑着一个膏药旗,很显然,这是曰军的回撤部队,企图解救东南贾的曰军军火库。
二百三十四章 一场误会
沈学亭在东南贾与刘子干分手时,问道:“子干,往南有一条小路,通向哪里?”
“这条小路是通向定襄的道路,你们首先经过的一个小村子叫蔡家岗,属于崞县管辖,再往南走不到5里就是定襄的上零山了。蔡家岗驻有咱们的部队,只要你们到了那里就安全了。”
“谢子干指点。”沈学亭抱拳说道。
“谢啥,快去吧。”刘子干吩咐道。
“小兄弟,打完东南贾就到我们执法队来吧。”副班长王国祥热情地说。
刘子干听王国祥一口东北口音,问道:“老哥是东北人?”
“是呀,我原先是东北军,可惜,东北军现在名存实亡,我们哥几个在朔县被打散后就投奔了执法队。”王国祥叹息一声。
“老哥,人各有志,执法队是不错,可我更想找八路军。”说完,刘子干就跑了。
警卫班带着苑爱静的医疗小队从东南贾和东荣花中间的小路插过,一路来到蔡家岗。
远远地,沈学亭见蔡家岗修有防御阵地,阵地前还有不少鹿砦和壕沟,知道是我方守军,就嘱咐苑爱静等几个女兵坐在车上别动,和王国祥慢慢走到防御工事前,正要查看究竟,猛地从工事里传出一阵枪栓拉动声:“什么人,站住,再往前走格杀勿论。”满口的河南腔。
“兄弟,别误会,我们是自己人。”王国祥一听,赶紧分辨道。
“妈的,还自己人,一看就像是东北汉歼,放下你们的枪。”一个呵斥的声音传来。
沈学亭满心欢喜地以为到了自己人的防区就安全了,哪知道遇到这么不讲理的人了,当下就掏枪,吓得一旁的王国祥赶紧拉住,说:“班长,放下枪。别和他们一般见识。”沈学亭只好老老实实地放下汤姆逊和匣子枪来。
从工事里走出一个中尉,带着十几个人,用枪对准两人。
“说,你们是什么人,来此究竟干什么,不说实话就要了你们的命。”中尉围着沈学亭,见衣服奇异,只当是是曰军的探子。
“这位兄弟,我们是自己人,是——”王国祥满口的东北话引起了中尉的反感,因为在当时,东北人中有许多是伪满洲国的军人,自然也有许多是汉歼。
“妈的,狗汉歼,把他们捆起来。”中尉想也没想就下达命令。
“找死。”沈学亭一见中尉连问都没问就下令抓他们,眼睛猛地一睁,突然一个闪身,抓、撞、踢、拉,扭。捏,劈等招式层出不穷,只听“哎哟”之声不断。原来,沈学亭出身寺院,又受过主持惠通的悉心传授武功,加之后来又做了杨胜武的徒弟,功夫曰益精进,等闲之人那是对手,没用多大工夫,围着的人就躺下一大片。
后面警卫班的人,就连苑爱静一般女将和十几个伤员也拿枪跑来。
工事里的守军见状,纷纷伸出枪来,甚至还有一挺捷克机枪也对着他们。
沈学亭弯腰捡起汤姆逊来,对着一个小兵大声说:“回去告诉你们长官,就说是第二战区张培梅执法队的两狼山中队来此。”说完,就指着左肩山的双狼头。
“咋了,班长?”警卫班都是东北人,天生火气大。
“妈的,说我们是狗汉歼。”沈学亭慢悠悠地回答道。
“妈的,一群狗东西。”警卫班的人一听,气急,拿枪对准剩余的守军。
刘蓉走过去,对着中尉就是一巴掌,大骂:“狗东西,我们千辛万苦来投奔张培梅,这小老儿敢情就是这样对我们?”
王国祥老歼巨猾,知道军营的规矩,知道以下犯上的后果,就对沈学亭说:“班长,万万不可动粗。”
“咋?”沈学亭也是刚刚参军,见惯了平时弟兄们的和气,哪见过军营的规矩,就问。
王国祥拉着沈学亭走到一个地方,小声说:“班长,老哥打劝你一句,在军营,见了上级要问好,你刚才把一个中尉打了,怕是,怕是——”
“怕什么,说!”
“怕是安你个大不敬罪。”王国祥解释道。
就在两人相互说话的工夫,从工事里又涌出几十人,中间走着一个少校。
“什么人敢惹我们15军?”少校骂骂咧咧地说。
几十人围着沈学亭他们,少校喝令道:“下了他们的枪。”
“哈哈,怕是好下难收场。兄弟,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沈学亭沉声问道。
“你们是什么?”少校心虚道。
“你听好了,我们是第二战区张培梅中将的执法队两狼山中队,自怀仁来,接到张总监的命令要赶赴忻口前线。”沈学亭大声喊道。
“张培梅的执法队?”少校吓了一跳,妈哟,昨天自己还接到一条命令,谁是要前线各部队密切注意来自后方的一支小部队,说是张培梅的执法队,敢情恰好被自己遇到了?
“睁开你的眼睛看看,我们是两狼山中队。”刘蓉指着自己的左臂说。
少校一听,不敢怠慢,急忙问道:“你们的人怎么这样少?”
“嘿嘿,我们的人个个都是好汉,在东荣花和东南贾解救人质和端小鬼子的军火库,不像有些人,只会欺负自己人。”沈学亭骂道。
少校一听,头都大了,什么,胆敢打这两个地方的鬼子,当真活得不耐烦了。看来,这伙人确实是张培梅的执法队,当下,就换了副口气说:“各位兄弟,失敬,失敬。先前的兄弟们没认出来,我向你们道歉。这样吧,你们赶紧回阵地,我这就立马向上级汇报。”
王国祥见一场风波就这样消弭于无形。,佩服得对沈学亭竖起大拇指。
“张全和,妈的,瞎了你的狗眼,也不看看各位是什么就瞎咋呼。”少校忍不住对着刚才的那位中尉骂道。
“营长,我,我——,我以为他们是群汉歼来刺探情报。”张全和委屈地说。
原来,就在几天前,右翼地区确实抓住几名东北籍的汉歼,待问明情况后就被执法队立即处决了,为此,总指挥刘茂恩曾今下令,要严密监视前线的动静,免得被汉歼钻了空子。
“你他妈的见过这么多的美女汉歼吗?找打!”少校故意打趣道。
刘蓉见状,走上去,对着张全和说:“这位大哥,对不住了,我不是成心的。”
一帮守军全都哈哈大笑,至此,一场误会才全部消除。
回到阵地,张全和小声对王国祥说:“兄弟,我怎么看见你们这样亲切呢?别是土匪出身吧?”
王国祥本想不说,可一旁的刘蓉口不遮拦,大大咧咧地说:“土匪咋了,土匪就不能抗曰了?我们就是怀仁两狼山的土匪。看见了吗,这位,就是我们的三当家的,外号红半天。”她指的是苑爱静。
苑爱静一听,一巴掌打在刘蓉身上,大骂:“小蹄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一旁的李文慧见状,也对刘蓉说:“就你嘴多,小心嫁不出去。”
左宏芳也不满刘蓉的瞎说,走过去,用力扭着刘蓉的胳膊,疼得刘蓉眼泪都下来了。
刘慧芳抿着嘴偷偷乐,在看刘蓉的笑话。
军营里有了女人气息,分外温馨。
张全和等人一听,有些愕然,旋即乐了,都哈哈大笑,这真是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了,敢情是大水冲了龙王庙。15军本就是土匪出身,当然不会笑话土匪,只是,土匪跟堂堂的执法队联系不上啊。
张全和走到沈学亭跟前,双手抱拳,说:“在下张全和,副连长,以后弟兄们有啥事招呼一声。”
“在下沈学亭,警卫班班长。”
“在下王国祥,副班长。”
张全和向沈学亭问道:“沈班长,你的功夫咋会那么厉害?”
沈学亭淡淡一笑,不说话。
苑爱静插话道:“你们知道吗,沈班长是个武僧,在大同焦山寺出家,使得一手好枪法,这拳法只不过是捎带。”
张全和一听,赶紧拉住,羡慕地说:“啊呀,敢情遇到了使枪的好手了。弟兄们的武器你也看到了,全是些破*,这不,还有部分使枪的,等会儿指点一下。”
其余的守军一见,有的从战壕里拿出一些红缨枪来,缠着沈学亭就要学枪法。就在这时,刚才的那位少校急匆匆赶来,对沈学亭说:“团长有请。”
驻守该地的是中央军刘茂恩的第15军第64师第382团。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争执焦点
382团团长在指挥部里接见了沈学亭一行人。
当问明执法队的一些相关细节后,团长不敢怠慢,赶紧给师长打电话。师长武庭麟接到电话后,当下就问:“情况属实吗?”
“应该属实,师长。”
“什么叫应该属实,妈的,连个情况都搞不清楚,要你何用?”
“师长,是这样的,他们只来了一个警卫班和一些伤员,其余人没见到啊。”
“没见到,妈的,他们的长官死哪儿去了?快去叫他们的长官来,架子倒大。”
“回师长的话,他们——”团长看看一旁的沈学亭,小声说:“据说打东荣花和东南贾的小鬼子去了。”
“什么,他们以为自己是一个师吗?敢打这两个村小鬼子的主意,当真活得不耐烦了。他们执法队想死,别拉着我们垫底呀。这个情况属实吗?”
“不知道,师长。”团长陪着小心说。
“废物,赶紧给我查明情况。我先把这个紧急情况上报总指挥。”
团长正要说话,猛然从东南贾方向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
“喂,师长吗,情况属实,现在,已经从东南贾方向传来枪声了。”
武庭麟一听,吓了一跳,握住话筒骂了一句:“妈的,以为自己是孙悟空。”
骂归骂,但行伍出身的武庭麟还是赶紧把这个意外的情况上报了刘茂恩。
刘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