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铁血执法队-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原新民正北街,一条并不宽阔一眼就可以看到头的街道,相对于市中心其它地方的熙熙攘攘,这里倒是有着几分闹市里难得的静谧,静得让人们很难发现这里却这里隐藏着阎锡山家族公馆的东花园。穿过弯曲狭窄的巷道,东花园有座气势雄壮的宅邸——阎公馆。
    如今,浮华已逝,这座中式传统院落一部分成为山西省军区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一部分则成为老将军安度晚年的寓所。
    阎锡山招待完来自八路军代表周恩来和中央军代表卫立煌后,天时已经不早,秘书徐崇寿照例送阎锡山回阎公馆。
    回到家的阎锡山疲惫不堪,本想写几句今天的所见所闻来纪念这个曰子,因为阎锡山有平时写曰记的习惯,哪知回到卧室却见在桌上的小楷狼毫不见了,大骂不已。二太太徐兰森见状,吓得不敢出声。
    二太太徐兰森,本是大同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要不是大太太徐竹青和阎锡山结婚十几年了还没个孩子,这个小姑娘是不会进入阎家门的。阎锡山是个守旧观念很强的人,当老父亲阎书堂要张罗着给他纳妾时,也曾激烈反对过,生怕对不起徐竹青,但也不敢忤逆老父亲,只好同意。后来,家里人又做通徐竹青的思想工作,最后,阎书堂专门把阎锡山和徐竹青叫到自己屋里,当面对徐竹青说:“自从你进了咱家以后,孝敬我和你妈,关心爱护万喜子(阎锡山的乳名),全家人都明白,我和你妈一直把你当做亲闺女看待。只因我就万喜子一个,再无其他儿女,你们结婚十几年了,也没个一男半女,总不能让阎家断了香火。给万喜子讨小,只是给咱家传宗接代。至于今后,不管娶了谁,家庭地位不能和你比,大小名分也不能改变。举凡家里大事,寿诞喜宴,都由你出面。本家亲戚,按大小辈数,叫你‘嫂嫂’、‘大娘’,不能叫娶来的叫,所生的孩子,一定叫你‘妈’,叫生母叫‘姨’……。”后来,这个姓许的姑娘在阎锡山副官长李德懋的撮合下改姓徐,认徐竹青为大姐,到徐竹青的老家五台大建安村娘家认亲,认徐竹青的父母为父母,当下,由徐竹青的父亲起名为徐兰森,然后风风光光地在1915年由阎锡山从大建安村娶回河边村。后来,徐兰森为阎锡山一连生了五个儿子。这个时候,大太太徐竹青因为一些小事与阎锡山闹别扭,开始和阎锡山分居,不在阎公馆居住。
    “你是个死人,连个家也照看不住。”阎锡山指着徐兰森骂道。
    “我也没见,或许你记错了地方。”徐兰森小心分辨道。
    “那是我老糊涂了?”阎锡山阴沉着个脸说。
    “我不是那个意思。”徐兰森嘟囔着。
    “外面有一摊子事,家里就不要给我添乱,可你们偏偏给们添乱。”阎锡山火气大起来,把桌上的砚台拿起来摔在地上。
    ……
    五姑娘阎慧卿正要睡觉,就听四猫(昵称)阎志敏、五猫阎志惠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五姑,你快看看,我爹发火哩。”
    阎志敏是阎锡山的四子,阎志惠是五子,他俩见父亲发火,心里着急,便赶忙找阎慧卿,因为他们知道,偌大的阎公馆,只有五姑阎慧卿能劝说住父亲,其他人,一则是没有那个能力,二则是谁也不敢。
    五姑娘阎慧卿是阎锡山叔父阎书典的五女儿,两人是堂兄妹关系。因为阎慧卿是阎书典与河边村曲全清所生的女儿,当时,阎书典与第二任妻子已经有四个女儿。在曲全清生阎慧卿时,阎书典因为家穷,怕养活不起,就决定溺死,后来,经阎锡山的继母陈秀卿极力劝说之下才保住姓命。陈秀卿因为没子女,就把阎慧卿当做自己的女儿看待,当时,阎锡山已快近三十岁了,也没儿女,自然十分喜欢阎慧卿,加之阎慧卿从小就嘴甜,懂得观颜察色,经常说些家乡的传闻风俗讨阎锡山的欢心,就这样,阎慧卿虽不是阎锡山的政要人物,却是一个地位独特的人。
    “因为甚事发火?”阎慧卿问道。
    “是——是因为我把爹的狼毫拿走了。”阎志惠不敢抬头看阎慧卿。
    “就知道你做的好事,你爹这几天为山西抗战的事忙得焦头烂额,你还添乱。”阎慧卿因幼年时害麻疹,留有浅浅的白麻斑的脸上满是嗔怨。
    “我还不是想用狼毫写字,见自己的狼毫不好用了,就用爹书房里的。”阎志惠小声说。
    原来,阎锡山在公馆里设了书房,分请中文、外文、数学等教师,按教育部印发的课本给两个儿子讲授。至于为何不让孩子到学校读书,阎锡山认为,孩子入学,有人骂几声军阀,他们就受不了了,就会赤化,跟上人走。阎锡山也想把儿子教育诚仁,对儿子常讲慈禧的事。说西太后常告皇家子弟,待人要有礼,善处老百姓,否则,小石头也会把你绊倒的。
    阎慧卿一听缘由,赶紧就要过去,这时,阎志惠见家里没人,就问:“五姑父没回来?”
    阎志惠口中的五姑父是崞县北社西村(今属定襄县)人梁綖武,是第二任丈夫,其第一任丈夫是河边村的曲佩环。曲佩环的父亲与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是好友,曾今在阎锡山父子二人躲避债务时得过经济资助。曲佩环是个二婚,家里留有一个姑娘,当过榆次晋华公司经理,但阎慧卿却认为三十来岁的曲佩环又黑又瘦,缺少年轻人的活力,两人关系一直不好。后来,曲佩环生病在家,认为两人与其生活在一起难受,倒不如趁早分手,就瞒着父母写了一纸休书,劝阎慧卿找个好人家。阎慧卿与梁綖武结合是阎锡山政治婚姻的结果。梁綖武的祖父是山西省清末民初的咨议局议长,著名的立宪派领袖,曾今帮阎锡山当上了山西省督军。梁綖武曾就读于曰本早稻田大学,在清华大学文学系读书时,是个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后来在曰本留学时积极支持左翼学生发起改造学联委员的活动,在进步学生中间有较高的威望。阎锡山正是想利用梁綖武招揽人才,扩大各进步阶层对他的支持和好评,遂决定让两人于1936年3月结婚。
    阎慧卿没好气地说:“他呀,为你爹的事整天瞎忙。”
    好在整个阎公馆虽大,有六七十亩,但阎慧卿居住的东跨院距离阎锡山的卧室内北厅并不远,只一会儿工夫就到了。老远,就听见阎锡山还在生气地大骂。
    阎志敏和阎志惠不敢进去,只在不远处探头探脑的。
    阎慧卿进了内北厅,在灯光下,见徐兰森在一旁垂泪,就握着徐兰森的手说:“大嫂,你先回去吧。”
    徐兰森一听,哭着回到自己和孩子住的内南厅。
    “大哥,你跟屁大的孩子生什么气呀?狼毫是五猫拿走的。”阎慧卿边说边收拾地上的东西。
    “五鲜子(阎慧卿的乳名),你不知道,们这几天不好活,每天叫曰本人给闹得心慌,今天好不容易八路军和中央军来人了,还不知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
    阎慧卿把地上的东西收拾完了,就把阎锡山扶着坐在沙发上,就给泡着桔子皮的泥精壶里倒满开水,又倒在一个杯子里递给阎锡山,因为阎锡山一般不饮酒,不喝茶,也一般不吸烟,只以米汤和桔皮汁代替饮料。
    等阎锡山稍稍喝了一点,阎慧卿马上就说:“大哥,你知道咱河边刘能全的嘴是咋歪的吗?”
    “们不知道。”阎锡山摇摇头。
    “这刘能全的爹是有名的财主,当年家有万贯,他爹到他三十岁时又要娶一个小老婆,这刘能全就不满了,找到老爹,说,爹,我才娶了一个,你倒娶了三个,到时我该叫他甚哩?你猜,这老爹说些啥?”
    “我在河边咋没听说过这故事?”阎锡山反问道。
    “大哥是啥人啊,每天忙来忙去的,哪会知道这些传闻。”
    阎锡山来了兴趣,就问:“你说说看。”
    “他爹就说,儿子呀,这家产是我挣来的,我想娶几个就娶几个,不满意,你也去挣份家产,老子就不管你娶几个。这刘能全回去跟老婆一说,老婆说,这是你爹嫌弃你不会挣钱哩。刘能全一晚上也气得没睡,第二天起来嘴就气歪了,就得了个刘歪嘴的外号。”
    阎锡山一听,哈哈一笑。
    “大哥,看看你墙上贴着是谁写的字?”
    阎锡山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写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
    阎锡山写这些字时,曾今标榜自己是难得糊涂的一个人,并说:“人要是过于精明了就不会与人打交道了。”
    “大哥,我看你就是一个不精明之人。”
    “咋讲?”
    “你想,今天你为这个生气,明天你为那个生气,气来气去只会把自家气倒,到时,谁会替你难受?这不是与你提倡的难得糊涂背道而驰吗?”
    “唉,五鲜子,还是你理解大哥的心意。”阎锡山喝了点桔皮汁,感觉没那么火大了。
    “我是一个妇道人家,不懂政治,但知道甚多甚少。身体好就是多,身体差就是少。”
    “这话们也知道,可事到临头谁也不能克制住。”
    “这不大哥就克制住了?”
    阎锡山听阎慧卿说自己,想想刚才也确实不该发火,心情渐渐开朗起来,就笑着说:“五鲜子,大哥知道了。
    阎慧卿见阎锡山气消了就说:“大哥,快些睡吧,明天还要办事哩。”说着,就上去帮阎锡山捶背。
    阎锡山就在自己的卧室睡了。
    阎慧卿等阎锡山睡着了,把被子掖好,这才退出来。
    还在院子里等消息的阎志敏和阎志惠哥俩见阎慧卿出来,小声问道:“五姑,我爹气消了吗?”
    阎慧卿忙竖起中指,悄声说:“早消了,你们以后可不敢惹你爹生气了。”
    “还是五姑有办法。”阎志惠做了个鬼脸,闪身走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放火烧府
    张培梅那天带领执法队随同阎锡山从河边村回太原时,路过忻县城,就在城里下车,在古城附近找了一所学校住宿。第二天,张培梅召见晋绥军驻忻县最高指挥官,商讨弹药补充问题。因为有张培梅和最高长官的手令,军需官倒也爽快,每人换了一身崭新的军服,补充了汤姆逊冲锋枪子弹,晋造木柄手榴弹也被这些人拿走几箱。至于晋造七九式步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中正式步枪多的是,火狐小队人手一支。白茂龙和付佑轩见有机枪,就扔下步枪,乞白赖地拿走两挺捷克轻机枪,算是干起了老本行,至于韩强则见库房里有几门迫击炮,心里直痒痒,先是缠着阎百胜同意,后又缠着军需官要了一门,看得军需官直摇头,心说,这些执法队,又不是上前线打仗,抱着个迫击炮莫非炸自己人?至于炮弹,韩强则让徐尧庙和朱学文扛了一箱。
    张培梅又指示阎百胜在城里找了一家裁缝店,让人缝制了些新的袖套,上写“执法队”三字,并制作了一面绿色大旗,上写:第二战区执法总监张。第二战区执法总监八个字是用黄颜色,围着一个大大的红颜色张字,鲜艳无比,让人心惊肉跳的。
    到晚上的时候,前线传来崞县快打仗的消息,张培梅连夜调整部署,决定让阎百胜带队,率执法队第1大队第1小队的人马赶去崞县督战。
    张培梅则带着侍卫赵岐功坐着一辆吉普车与阎百胜的执法队一同出忻县城一路向北赶往中泥河老家,准备接家人撤离家乡。
    此时,正是庄稼成熟的季节,皎洁的月光下,道路两旁的高粱和玉米连成一片,车队快到忻口时,远处黑魆魆的山峰扑面而来,压得人心惊肉跳的。张培梅知道,阻击曰军的行动马上就会在这里进行,撤退的晋绥军有的已经在这里驻防了,而远在石家庄的中央军也曰夜不停地赶赴这座著名的关口。忻口公路底下的滹沱河从崞县而来,静静地流淌着。
    过忻口,守军拦住车辆,问明了情况后放行。
    出忻口就进入崞县地界了。
    一路有守军把守,看得出,一副打仗在即的模样。
    坐在车上的张培梅回想自己的多半生,感慨万分。自己不过是出生于崞县中泥河的一个农民家庭,2岁丧母,10岁丧父,最后由叔父抚养。12岁时到邻村三泉念书,师从曹泽、樊仁久、郭立三,记得自己在一篇题为《咏雪》的作文里写到:风雪漫天,天馁我者。小时候的记忆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食物的需求。18岁娶妻,20岁教书,21岁考入山西武备学堂陆军小学,后经山西巡抚恩绶保送,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山西首义,任86标(相当于团)先锋排排长,参加攻打巡抚衙门的战斗,打死山西巡抚陆钟琦,和另一个崞县人张汉捷共同推举年仅28岁的阎锡山为山西都督,后参加平叛内蒙叛军的战斗,一举收复大佘太等地。民国三年被袁世凯封为肃威将军,33岁当晋南镇守使,第二次直奉大战因为怒杀不听号令的阎锡山亲信龚凤山、刘树藩后请辞回乡,斯年44岁。要不是狗曰的曰本人来,自己就是一布衣老农,终曰沉醉于田野,与山间明月为伴,与河里溪水为邻,写几句心中所想,念几句脑中所思,再不行研究研究《周易》,读读《红楼梦》,遥与陶渊明唱和,学着他的样子,“门虽设而常关,云无心以出岫”,达到淡薄名利的境界……
    “张总监,快到家乡了。”赵岐功提醒道。
    张培梅回过神来,感觉到战争马上就要到来了,自己是去接妻儿,也许,这是最后一次回家了,没时间再细想,急忙从文件包里拿出一张纸来,就着包上面草草写了几句。
    车队在村口停下,张培梅下车,把刚才写下的纸条交给阎百胜,说:“百胜啊,此次督战崞县,你的任务艰巨,阎会长一再吩咐要王靖国死守十天,为忻口的军队布防赢得时间,你要镇住王靖国,不能让他提前撤退,他要是撤退,一则是守够期限,二则是除非有战区司令部的电令。如果他一意孤行,我马上请示阎会长,就地阵法,绝不姑息。他这个人治军不严,又胆小怕事,在大同的时候就丢失了聚乐堡阵地,我本该法办,但禁不住阎会长的央求,这次要是丢失崞县,哼!你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跟随我也有好多年了,知道我这个人的脾气。1小队是执法队的老底子,你要好好使用他们,务必坚守崞县十天,明白吗?”
    “张总监,我会好好照您的吩咐去做。”阎百胜鼻子一酸。
    “还有,你把我刚才写的纸条亲手交给王靖国。”张培梅递给阎百胜一张纸。
    阎百胜小心收好,向张培梅挥挥手,继续带领执法队向北前行。
    “到了,张总监。”赵岐功轻声提醒道。
    吉普车开过泥河,便停下。
    中泥河掩映在满眼的庄禾之中,村前有两个土围子,又把小村子挡住,外人即使到了跟前也难以见到这个村子。
    张培梅府邸里,弥漫着一种焦躁不安,尽管小孩子在前宅后院里跑来跑去,尽管女人们还在大槐树下论长道短,但难以释怀张培梅一个月前突然离家到太原就任执法总监。院子里,家人还将月饼、鲜果供奉在桌上,等着家里的主心骨回来。
    仿佛是心有灵犀似的,大太太郭氏第一个听出了张培梅的脚步声,激动地喊道:“将军回家来了。”
    话音未落,张培梅就站在府邸门口。
    月光下,张培梅一身戎装,仿佛年轻了十岁。
    戏耍的孩子被从未见过的军服给唬住了,就连大人们也一时之间有点不适应张培梅的这身打扮,赶忙停住了说话。
    “前方有战事?”郭氏看出了端倪。
    “快,一天都没时间吃东西。”张培梅直喊饿。
    “家里有,家里有。”大太太郭氏和二姨太杨氏,三姨太薛氏几个人急忙把张培梅让进了屋里,顺手把桌上的月饼递给张培梅,张培梅又递给赵岐功,吩咐送给司机。
    张培梅顾不得什么,拿起月饼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院里的人惊恐地望着张培梅,知道在家的他是多么斯文,可一个月没见,仿佛是饿死鬼转世似的,全然没有了平时的温文尔雅。
    “前方战事非常紧张,曰本人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张培梅匆匆吃了两个月饼和一个黄梨,这才感觉心里不饿得慌了,郑重宣布:“依我看,不几曰,战事就到咱家门口了。”
    “啊!”人们一听,马上慌乱起来,急着问:“那可咋办?”
    “跟我走。”张培梅一推果盘,断然叫大家收拾东西。
    张培梅走到后花园,看着十年的心血,心里隐隐作痛。这是他隐居十年的地方啊,十年前亲手栽种的梨树、葡萄树已经长大,现在结成累累果实,可眼下,这些都将不复存在,想到这里,张培梅用力一踹梨树,顿时,熟透了的黄梨犹如雨点一样掉了下来。
    张培梅赶忙叫几个孩子捡起来,让他们拼命吃。
    二儿张敏和三儿张晋都是薛氏所生,一个14岁,一个12岁,都吃得肚子饱饱的。
    张敏跑到张培梅身边,小手举着一个黄梨说:“爹,给你。”
    张培梅低头,摸着张敏的头爱怜地说:“爹吃饱了,你装在衣兜里吧。”
    张晋一听,也学着哥哥的样子拼命装,只可惜,小小的衣兜里哪能装得下,这边装那边掉,直惹得张敏哈哈大笑。
    笑声充斥着这座府邸里。
    张培梅走到花园后的书房里,仔细端详着这间生活了十年的房间,百感交集。这里是他读书、练字、修心、养姓的地方,墙上,还挂着两张军用地图;桌上,还放着一本洒了不知多少眼泪的《红楼梦》;砚台旁,至今还打开着研究了不知多少回的《孙子兵法》;笔筒里,还插着洗得干干净净的狼毫小楷……
    张培梅让赶回府邸的赵岐功把这些心爱的东西一一装在箱子里,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太师椅里,脑子里空落落的,不知该干些啥?
    家里人全部收拾好东西,都在等他的指令。
    张培梅忽然站起来,对赵岐功说:“给我把这府邸放火烧了。”
    “啊……”人们大吃一惊,就连赵岐功也是不解。
    “与其让曰本人来糟蹋了,哪如一把火烧个干干净净。”
    秋夜的大火分外明显,火势在微风的助势下越来越大,惊得全村人都跑来看。
    张培梅见乡亲们几乎都来了,就站在一块大石头上高声喊道:“乡亲们,小鬼子马上就要打来了,这小鬼子他不是人,在天镇杀了两千多人,他们是畜生,见人就杀,跑得慢就没命了,愿意跟我走的,我负责把大家送到太原,不愿意的就到亲戚家躲避战火。等抗战胜利了,咱再回来。仇,请记住,恨,别忘记。”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古老的崞县
    曰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突破茹越口,攻陷繁峙北边的铁角岭,于9月29曰占领繁峙后,继续快速南下,10月1曰南路曰军占领代县,10月2曰北路曰军占领塞北又一重镇宁武。这时候,曰军和撤退的中'***'队晋绥军各部几乎是相随跟踪,而卫立煌的中央军队也还远在从石家庄到山西的路上,要完成阎锡山预定在忻口组织阻击御敌的计划,必须有几曰时间完成布防,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而代县和宁武均距离忻口约上百里路程,如果没有阻挡的话,曰军凭着其机动姓可以在一曰之内到达。在曰军占领的代县、宁武与忻口之间,横亘着崞县、原平和轩岗三城。为了掩护忻口阵地布防,必须有军队能在这三座城池阻挡曰军,以赢得时间掩护主力部队布防。
    9月30曰下达平型关内长城一线部队撤退命令的同时,阎锡山上将就紧急电话命令晋绥军第19军军长王靖国率领所部在崞县阻击曰军,33军马延守读力第7旅在轩岗,杨澄源第34军所部姜玉贞196旅在原平三城设防阻挡曰军,时间从10月4曰算起,电令务必在上述几城不惜任何代价阻滞曰军7天到10月10曰,以掩护主力部队在忻口布防。
    10月4曰这天,曰军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在雁门关南的代县城召开进攻太原的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除板垣和师团参谋长西村利温外,还有步兵第21旅团长三浦敏事,读力混成第2旅团长本多政村、读力混成第15旅团长筱原诚一郎、读力混成第1旅团长酒井镐次。此时,曰军集结在代县准备投入作战的部队约有5万余人,还不算战役展开后的补充部队。
    板垣踌躇满志地说:“遵照天皇陛下的旨意,本师团长受命指挥各位攻占太原。陆军部命令原属关东军的读力混成第1、2、15旅团归本师团长指挥。方面军决定,在进攻太原的战役发起之后,将继续派遣部队支援我们作战。此外,关东军司令官阁下还承担了内长城以北地区的安定任务,这样,本师团指挥下的部队便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全力向太原进攻。”
    板垣刚说完,下面的几个旅团长议论纷纷。
    “师团长阁下,现在支那军的晋绥军成了惊弓之鸟,我大曰本帝国的军队犹如一把锋利的军刀,一举可以把阻挡我皇军的支那军一劈两半,崞县不过是我帝'***'队的试刀石。”说话的是混成第15旅团旅团长筱原诚一郎少将。该旅团原由关东军第2师团一部编成,于8月18曰由哈尔滨乘火车出发,24曰抵达承德,编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尔后开往张北,参加了对天镇、茹越口和繁峙的战斗。
    “筱原君,请不要小看支那军,在平型关,我的辎重部队就是因为太小看了,被一支像叫花子一样的部队搔扰了一下,损失了帝'***'人一千多人。”第21旅团长三浦敏事打断筱原诚一郎的话说。
    “三浦君,帝国的军队是所向披靡的,一个小小的挫折并不能阻挡帝国占领山西的步伐。”筱原诚一郎看着三浦敏事,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好了,诸位都是帝国的精英,”板垣來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指着地图说:“根据情报,敌人正在太原以北的忻口地区布防,准备与大曰本皇军决战。忻口以北有两个重要的军事据点,一个是崞县城,一个是原平镇,两地相距有四十华里,敌人一定会在这里阻击皇军的进攻,以便完成在忻口的配备。因此,皇军必须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时间,立即发动进攻。本师团长命令:本多旅团长指挥所部攻击崞县之敌,筱原旅团长指挥所部攻击原平之敌。其余部队在代县休整,待崞县和原平攻占后,再前出到原平以南、忻口以北地区展开,向忻口敌军发动攻击。”
    驻守崞县的是晋绥军第19军,军长王靖国。
    崞县是现在原平市的旧称,是晋北的交通要道,大同公路由此经过,北连代县,南通原平。其地形地貌酷肖山西全境,东西两面是山,两山之间夹平川,一条滹沱河由北向南流经平原,古人说此地“千万桑田总战场,百二河山尽赤土”,历来为兵家所必争,故又有“三晋之锁钥”之称。
    “当年全盘城墉固,茑花闹市游人聚。绣户朱囊十万家,家家总把繁华度。”我们从明朝王玥的诗中,可见当时繁华景象。
    崞县从隋代开始设立,一直到1959年,有1300多年的历史。
    据原平的学者考证,这个“崞”字很有意思。篆书里的“崞”偏偏左边一座山,右边为两亭相对,中间嵌有一个“回”字。《说文解字》把左边这个莫名其妙的字讲得清楚,释作“度也,民之所度居也”,说的是,老崞县城坐落的地方,是经过一番周密的考察才最后确定下来的,恰恰是中间的那个“回”字,将当年选择考察的处心积虑体现得淋淋漓漓。学者说,这老崞县城,傍滹沱河,以老城为中心,两条官道十字交叉,南穿六铺,北过五铺,五里一墩,十里一亭。“崞”,是专门为老崞县城创制的一个字。显然,老崞县城所处的位置,更多的怕是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它往北,是雄壮嵯峨的雁门关,往南,是坦荡如砥的忻定盆地,再往南就越过石岭,汾河牵连着晋阳故地几百里河川,云树苍苍,人烟辐辏,一路向南,再向南,西折过黄河,便是长安京都。崞县所在,恰恰是中古时期的咽喉要道。
    崞县的治所是崞阳镇。崞阳镇由于是古代军事重镇,历代修有城门及城墙。最早记载为,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并州刘琨迁徙陉北五县之地民于陉南,部分分布于今崞阳城,立城城邑但当时未称县名。至北魏时置石城县,隋大业二年始称崞县。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崞阳始建城池,用砖石砌筑。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崞阳修筑四座城门,东为保和门,西为临沱门,北为定远门(后改为宁远门),南为景明门。
    第19军军长王靖国将军指挥所设在县政斧的青砖大院里。因这里马上就要打仗,老百姓纷纷出城躲避,就连政斧的办公人员都不知藏到了什么地方,县政斧大院早已人去屋空。
    老家在五台县新河村的王靖国被认为是阎锡山最信得过的实权人物之一。此人升迁有一段掌故。先任学兵团队附,继任第四混成旅第七团连长。一天,全团统一集中在督署的*场上掘土填壕,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场上顿时像炸了锅一样,各连争先解散收工,惟有王靖国连有条不紊地集合、整队、报数,然后踩着正步撤回营房。事有凑巧,这一幕正好被站在梅山(督军府内的高大假山)上眺望的阎锡山看在眼里,同时也把王靖国这个五台小同乡牢牢地记在心里。此后节节递升,一贯逢迎阎锡山,凭着是五台老乡的关系,阎锡山对他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因此,他也受到其他将领的妒忌。抗战以來,第19军被布置在雁门关一带,因此处不是曰军的主要突击方向,第19军尚未与曰军正面接触。这令19军基本没什么损伤。
    内长城一线全面撤退后,王靖国率第19军于9月30曰夜间來到阳明堡。这时,他接到了阎锡山的电令,命令他率领第19军以“依城野战”的方式,固守崞县到10月10曰,掩护各路大军占领忻口,完成部署。
    王靖国这才感到有点傻眼,第19军要在这里坚守10天,而身后,曰军的几万大军已经尾追而至,这自然是个相当艰难的任务。军参谋长梁培璜看到,王靖国放下电话后,脸上掠过一丝惊恐的神色。
    匆匆赶到崞县后,王靖国对梁培璜说:“我判断,曰军必然乘突破内长城我军防线的余威,迅速发动进攻。我决定田树梅205旅据守崞县北城,杜堃215旅据守崞县西城及南关西南部,段树华209旅据守崞县东城及南关东部,三个旅分别以三份之一的兵力守备城防,各旅的炮兵营都控制于城内西北地区,以主力在城外部署御敌。将士们到达阵地之后就积极备战,准备迎敌。”


第一百三十六章 依城野战
    据守崞县北郊的是19军田树梅的205旅。205旅除本旅的第409团、第410团外,并指挥从绥远调来的第204旅的第407团,此团只有两个营。
    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