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外,益州北方的各部军队,说不定也会受此牵连,要是凉州随即赵军南下,我们需要支援之时,则将困难重重。臣愚见,还是先将大军撤回,休养生息,等待军队改制完成,粮草物资充足之后,再另行征伐。”
司徒彻凝声道:“此事勿要再提,我们情况尚且不好,那汉中赵军呢?他们的情况岂不是更不好?要知道,我们有着整个益州、宁州支持,粮草物资即便是现在困难,但绝不会出现如同赵军那般,出现地方不稳,粮食断绝的情况。所以,我们与赵军对峙的越久,打的越激烈,那么,汉中的情况就越糟糕。”
“要是我们现在撤军会如何?会让赵军立刻得到雍州的支援,会让汉中迅速平复下来,会让数万大军十余日的辛苦一朝丧尽。但只要我们支撑下去,那么,汉中赵军必然无法坚持。即便是我军要后撤,也要等到汉中的情况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方可。”
“至于凉州赵军,你以为凉州的赵军真的会立刻大军南下?你以为那益州北部的险峻的地势和各地的险关是那么容易被赵军攻破的?还有,凉州赵军既然要大军南下,为何会人人皆知,连我们都已经知晓?难道他们不知道,悄无声息的南下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凉州赵军南下攻打益州北部,可不是在什么平原上,要两军对战,声势越大越好。在这里,越是出其不意,越是能起到很大的效果。”
“但是,凉州赵军要行动的消息连你都已经知晓,难道他们就不怕我们在各地加紧防备?难道赵军自大到了用士卒去填那些险关城池的地步了?对了,你的这些消息是从哪里得到的?”
被司徒彻这么一番训斥,李明瞻也是微微一愣,不得不说,司徒彻这时说的还挺有道理。听到司徒彻询问,李明瞻沉声道:“是从汉中境内的细作传出,据说,是汉中城内的官员口中流传出来的。”
听了李明瞻的回答,司徒彻冷笑道:“哼……汉中城的官员?什么时候凉州赵军的行动,连汉中城的官员都已经知晓,而且,还传的到处都是?别告诉本王,我们的细作已经达到进入汉中城赵军中枢的地步。也别告诉我,这样的军机大事,连汉中城的一个小吏都能清楚。”
“……这……”李明瞻顿时哑口无言,司徒彻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这让李明瞻无法反驳。但是,他确实不希望数万蜀军继续与赵军僵持在汉中南部,消耗大量的粮草物资,却不能获取成果。而且,益州的府库也开始紧张起来了,这让李明瞻的压力很大。右丞,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每日地方上禀报粮草辎重问题的奏报,都已经让他头大如斗了。
正当这时,亲军来报,言左丞林世文有急事求见。
“林世文?他和你是一起的?”听到亲军的禀报,司徒彻不由眉头一皱,看向身边的李明瞻。
李明瞻有些错愕的摇了摇头,沉声道:“不是,臣并不知晓左丞大人会来。不过,臣以为,左丞大人此来,定然有要事禀报。否则,也不会在大王午饭之时前来求见。”
司徒彻点了点头,沉声道:“这倒也是,林世文向来很少求见与我。看来,确实有什么事情他无法做主了。”旋即,司徒彻就让人将林世文请了进来。
片刻,林世文一脸凝重的走了进来,丝毫没有在意身边的李明瞻,沉声对司徒彻道:“大王,情况不好了,臣派去整顿武陵府的官员在江州府东部传回飞鸽传书,言荆州汉军在三日之前出江陵府,由油江、沅江两路水军为左右两路和陆路一起,突袭武陵府,现如今三万汉军已经杀入武陵府境内,攻占了武陵府半数之地。”
“什么?”司徒彻猛地站起身来,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你说汉军突袭荆州西南的武陵府?司徒飞的人马?”对于这些,司徒彻根本难以置信。汉军与己方在汉中大战,那可是损失惨重,现在竟然还敢打自己的主意,这岂能不让他感到难以置信?
“大王,武陵府官府的紧急军情,只怕要不了多久就能传到这里来,臣以为,情况不会有假、据臣派去的官员回禀,武陵府守军不多,再加上汉军突袭,出乎所有人预料。所以,武陵府守军不敌。另外,据眼下的情况,汉军出动的兵力已经多大三万左右吗,而且,都是悍勇之士。”林世文一脸凝重的说道。
“可是……可是汉中王哪来的兵马?难道是洛军的人?不可能啊,据情报所言,汉中王和洛阳王之间,现在已经是矛盾重重,洛军绝对不会打着汉军的旗号进攻我们,毕竟武陵府北面可是汉军辖地。”司徒彻浑然不敢相信。就是站在一边的李明瞻,也是一脸吃惊。
林世文苦笑道:“大王,这应该是汉军无疑。昔日汉中王与我们大战,其在荆州也是留有人马的。毕竟,他也是半个荆州之主,如何不会留下后手,难道他就不怕洛阳王将荆州全部给占了去。另外,折返回来的汉中王,也将其辖地境内的守备军集中起来,抽调之中之精锐,组建了战兵。另外,他们的兵甲器具,想来应该是赵军提供。大王应该清楚,荆州的洛军也好,汉军也罢,都与雍州有贸易关系。昔日汉中的汉军就是得到了赵军的兵甲器具,才能与我们僵持那么久,才能让我们损失惨重。”
“现如今汉军要与我们敌对,这自然就是赵军希望看到的,所以,他们的兵甲器具,自然也是赵军提供。另外,据臣派去的官员得到的消息得知,汉军已经组建了两千余的骑兵,在武陵府境内,甚至勇猛,野战之中,我军士卒数次败于汉军之手。也是因为如此,武陵府才会在短短数日之内,丢失半数有余。”
“可恶!该死!这汉中王果然不是善茬,刚刚与我们在汉中大战,现在又开始进攻我们。他这是在报复我们对他汉中下手之仇,可恨,难道他就没有看到,现在占据汉中的是赵军,而不是我们蜀军吗?”
林世文没有理会司徒彻的埋怨,沉声道:“大王,臣以为,现在当立刻派兵支援,否则,武陵府丢失,甚至还会让汉军杀入益州和南面的交州之内。无论是益州还是交州,我们都不能让汉军杀入。如果单单是武陵府倒也罢了,毕竟这昔日就是荆州辖地。要是益州和交州被汉军杀入,我蜀国可就颜面尽失,上下震动了。尤其是南面的交州,如果汉军南下,切断与我们益州的联系,那么,交州东部的赵军就能趁势西进,将我军占据的交州西部部分,全部落入赵军和汉军之手。毕竟,从眼前看来,汉军已经和赵军联手了。”
司徒彻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立刻下令,让益州西部,宁州北部的军队开始向东逼近,支援武陵府。尤其是南面交州与我们宁州相接之地,确保不会被汉军所占。”
林世文苦笑道:“大王,现如今益州大军,大部分都在益州北部与汉中赵军敌对。另外,更重要的是,现在我们的粮草物资都在支援这北部数万大军。所以,即便是我们想要及时支援,只怕军队和粮草物资都是问题。军队还好说,可以从宁州调动,但是粮草物资……”
司徒彻浑身一颤,半晌,沉声道:“难道,真的要撤军?”
李明瞻趁机说道:“大王,这益州北部数万大军与赵军僵持,每日消耗的粮草物资不在少数。现如今情况紧急,还是先以东面为重。”
“好吧!给徐子真、霍云传令,让他们撤军。另外,留下万人驻守北部边界,小心戒备。”司徒彻定了定神,恨声说道。




第895章 洛阳王野心萌动


汉军的南下,对于蜀军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当然,这并不是说蜀军的兵力不足以应对汉军的入侵。即便是蜀军在武陵府的守军不多,但是,武陵府周围,益州西部,宁州东北部以及交州西北部都有赵军驻扎。
即便是赵军大军各有责任,分别防备北方的赵军,交州东部的赵军以及江州的齐军,但是,在武陵府周围抽调四五万将士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摆在蜀军眼前的不是军队的问题,而是粮草辎重的问题。因为蜀军之前与汉军在汉中大战,损兵折将不说,还消耗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尽皆有与赵军大战,更是有不少粮食被赵军截取。当然,更多的粮食则是在蜀军不得不撤退之际,将之焚毁。还有在益州北部与凉州赵军不间断的僵持之中,更是消耗不少粮食。
这连番的大战,可以说,让蜀军的粮食已经捉襟见肘了。而此刻,数司徒彻为了破坏赵军在汉中的统治和他向夺取汉中的心思,执意在其兵锋,反击汉中赵军。结果让蜀军的粮食库存,更是见了底。也是因为如此,才使得蜀军重臣都不赞同蜀军对汉中赵军进行反击。如果蜀军粮草充足,司徒彻的想法,蜀军臣子自然是会赞同的。蜀军反击,让赵军无法稳固汉中的统治,蜀军诸臣,如何看不出其中的意义?但是,粮食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尤其还是战乱时期。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然,这里的先行不是指先行动,先出发,而是指先准备好。由此可见,大战是要有充足的后勤支持的。而蜀军现的问题恰恰出在这粮草之上。要知道,蜀军与汉军在虽然在汉中交战时间不长,但是,粮草物资的消耗,那确实不少。光是看汉军为了抵御蜀军,从赵军那里得到了不知道多少的粮草物资补助,就能知晓其对手蜀军的消耗了。那时,蜀军运输粮草可比汉军要远,要麻烦。
大战一起,消耗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更多的兵甲器具。刀枪剑戟,强弓劲弩,每一次交战,都有大量的消耗,而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是制作简单的便宜货。想想看吧,双方大战,上万弓箭手一次对射,就能消耗万余支箭矢。一次大战下来,还不知道将士们需要消耗多少呢。即便是其中有一部分箭矢弩矢能重复使用,但是,又有多少能重复使用呢?又能重复使用多少次呢?
所以,此次汉军的行动,可以说,给蜀军来了致命一击。蜀军大军反击汉中赵军之时,已经是顶着沉重的后勤压力强行而为之。原本还能勉强支撑,即便是秋收到来,官府征粮也是需要时间,并需要人力和时间将之运输到前线的。但恰逢此时,汉军开始对蜀军进行报复了。没错,在司徒彻和蜀军将校眼中,汉军这就是在报复,是在趁火打劫。
“可恨!如果是在平日,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正在与赵军对战,他汉中王也敢如此?他安敢拼接这其麾下的汉军残部对我军动手?还有这可恨的赵军,如果不是他们的支持,汉中王会在此刻对我们出手?有能力对我们出手?”在下达了撤军的军令之后,司徒彻终于忍不住,怒声咆哮道。
但他却没有去仔细思量,如果不是因为他先对汉中王的汉中之地下手,身为盟友的汉军,如何会对他动手?甚至汉军还会对他伸出援助之手。可惜,自从他对汉中下手开始,蜀军就要已经没有盟友,四面都是敌人了。有了北方霸主赵军的支持,对蜀军恨之入骨,一心报复的汉中王,如何不会在蜀军困难之际,趁火打劫?
至于赵军,赵军与蜀军本就是敌人,赵军如此做,自然也是非常合理的。司徒彻的恼怒,让林世文和李明瞻二人也是脸色发苦。他们当初之所以不赞同蜀王对汉中动手,与汉军敌对,原因就是害怕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蜀军出现困局之时,四周都是敌人。蜀军确实比汉军强大,但是,强大并不代表着没有危险。尤其是,蜀军还不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
“你们二人说,如果让洛军牵制汉军如何?洛阳王不是想做荆州之主吗,我们可以给他机会。此刻洛军完全可以突袭汉军后路,彻底扫除汉军在荆州的势力。”司徒彻又询问道。
林世文摇了摇头,沉声道:“大王,只怕不可能。大王已经知晓,这汉军背后是赵军。有赵军的支持,洛阳王如何敢对汉军下手?再说了,赵王也不希望看到荆州被一个人独占。即便我们支持洛军,但是,赵军比我们距离荆州更近。而此刻,汉中的赵军虽然无法动弹,但是,雍州的赵军却随时可以杀入荆州境内。如果洛阳王敢对汉军下手,赵军只怕就敢对洛军下手。据我们所探知的消息,似乎最近汉军已经与赵军结成盟友。所以,洛军要是对汉军下手,就等于给了赵军南下荆州的借口。”
“不过,大王也无需太过担心。据臣推测,以汉军现在的能力,其顶多也就攻打我们占据的荆州西南部的武陵府,而不会轻易南下交州、宁州或者西进益州。汉军的实力有限,他不会在此刻再次与我们结成死敌。而武陵府相对来说,则本就是荆州辖地。汉中王丢失汉中,让其在荆州名望大损,相比,其也想从我们手中夺回武陵府,重树声威,以便其与洛阳王争夺荆州之主。”
司徒彻冷声道:“按你所言,此次我们蜀国岂不是要丢掉武陵府?先是丢掉汉中之地,现在又丢到武陵府。如此一来,我蜀军将颜面何存?再说了,昔日为了从汉军和洛军手中夺取武陵府,不知付出了多大代价,现在就着办被汉军夺取,蜀军上下,只怕没有愿意接受如此大的耻辱。想我蜀国,何时被汉军这样的败军欺辱过?”
林世文和李明瞻闻言,二人也是一阵苦涩,是啊,蜀国败于赵军之手也就罢了,要是再被汉军反击,那可就丢脸丢大了。
李明瞻和林世文面面互视了一眼,二人皆看到了对方严重的无奈之色。对于他们二人而言,蜀国就是他们奋斗的源泉。他们在蜀国之中,付出了很大的心力,自然不希望蜀军败亡。即便是一时的落败,对于他们而言,也是难以接受的。但是,此刻的问题,容不得他们骄傲,他们也不得不俯首低头。昔日的一个即将败亡的诸侯,现如今也敢带着麾下的残兵败将对他们下手了。他们还不得不被动防守,甚至做好了丢失疆域的准备。
少许,李明瞻沉声说道:“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的得失并不算什么,汉中本就已经失利,此次撤军,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即便是赵军,此次也不是被动防守,忍受我们的进攻。即便是现在撤军,我们也给汉中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我蜀国当务之急则是整顿军队,让益州的军队好好休整一番,让将士们洗去之前数月之战的疲惫。汉军此次即便占据武陵府又如何,他微弱的实力已经表明,即便从此胜利,下一次也是失败。这武陵府与赵军可并不接壤,即便是赵军想要插手,那也是不可能。所以,下一次我蜀军反击之时,定然是汉军再败之际。大王万不可,以一时之得失而太过在意……”
司徒彻挥了挥手,沉声道:“行了,本王也不是不能接受失败,只不过,摆在汉军手中,实在让本王窝心!撤军的军令已经下达,稍后荆州的情况就会传递过来,无论如何,要安抚好我蜀国百姓的心,不要产生什么骚乱。”
蜀军最终还是撤军了,看到蜀军大军后撤,负责汉中军务的杨望清也不由松了一口气,其他将校官员也松了一口气。蜀军北上,虽然对赵军没有大规模的兵锋相交,但是,也让汉中内部的情况变得很是糟糕。
因为要与蜀军对峙,赵军将汉中南部的百姓都聚集在城中,为了让大军不至于出现粮草问题,地方的恢复也都陷入停顿,甚至一些地方比之前蜀汉相争之时,更加糟糕。如果不是因为赵国在汉中之地实施的那些政策和制度,只怕汉中之地已经出现骚乱了。
虽然百姓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在蜀军安排的人和一些被赵军除掉的大族豪强残余份子的破坏下,也然汉中境内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麻烦。好在各县城池之内的县兵都是赵军战兵分派,对地方的监控极为严格,让这些人数次对地方的破坏都以失败告终。现如今蜀军撤离,汉中外在压力消除,这让汉中官员心中紧绷的那根弦,顿时松了下来。
“这下好了,蜀军终于撤了。除了南部驻守的将士之外,其余将士则回归军营,就地修整。另外,协助地方官府整顿各县匪患。”
“各地官员继续以民生为重,我军从北方运输的物资,会源源不断的抵达这里,都将安排在每一个府县内。原本停顿的政事,也立刻实施。另外,对汉中境内受难百姓,加紧救助。”杨望清得知蜀军正式撤离之后,立刻开始将汉中的诸多事务,从军务向民生政务上改变。这一段时间里,汉中的情况,他也是知晓的。
“大都督,看来,是东面汉军采取行动了。这蜀军想要挤兑我们,让汉中民生混乱,让我们粮草物资出现断绝。没想到,现在先轮到他蜀军了。”秦游笑着说道。战事的结束,也让让放松不少。
汉军的行动,除了赵军上层早已经知晓之外,其余的诸侯都是大吃一惊。即便是与汉军同处一地的洛阳王,也是不敢相信。汉军的情况,所有人都知道,与蜀军一场大战之后,损兵折将,差点烟消云散。如果不是因为其及时将赵军给放了进来,如果不是因为其及时撤出汉中之地,只怕汉军已经不复存在。即便是洛阳王没有直接下手,汉中王在荆州留下的势力,只怕也逐渐被洛军吞并。
即便是汉中王折返荆州,开始对荆州的汉军进行整顿,即便是有赵军的支持。可是,在荆州境内,汉军的实力可以说是小的不能再小了。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小的落败诸侯,现在竟然能翻起这么大的浪花来。竟然在刚刚与蜀军交战,还大败与蜀军之手后不久,就对蜀军展开了反击。而且,如同昔日蜀军针对汉军一样,汉军此次也对蜀军开始突袭。
齐军没料到,当然,此刻他们也无心关注汉军。即便是现如今汉军突袭了蜀军,他们也只是感叹一下汉中王的疯狂和蜀王的倒霉。确实,对于蜀王来说,确实很倒霉。汉军此次的行动,让其对蜀军的对峙,不得不以失败结局。
蜀军同样没料到,其结果就是武陵府猝不及防,并力不足,难以抵御。更重要的是,先是从益州北方撤军,停止了对汉中赵军的反击。后是连派出援兵,大军反击武陵府汉军的能力都没有了。因为,他们的粮草物资在之前消耗的太过。府库之中,粮草已经开始见底了。
而身在荆州,与汉军比邻而居的洛阳王,更是没有预料到,自己身边的汉中王会对蜀军下手。当然,让他感到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压力。汉中王打出收复荆州失地的口号对蜀军下手,让荆州上下大为震动。尤其是现在汉军还占据上风,更是让汉中王声威大振。
汉中王之所以落得现在的地步,汉军之所以急速衰退,他洛阳王之所以能凌驾汉军之上,就是因为汉军与蜀军在汉中之地的一场大战,让汉军大败亏输。现在汉中王立刻就回首对蜀军下手,如果能收复武陵府,不仅让汉中王之前下跌的名望上升,更让其在荆州之地,影响加大。
要知道,虽然汉中王开始整顿荆州境内的汉军,虽然汉中王开始将荆州境内属于汉军的一部分开始独自行事,但洛阳王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中。尤其是自从汉中王大败与蜀军之手,汉军式微之后,汉军辖地的不少大族豪强都暗中倒向他洛阳王。使得汉军辖地的情况都在他洛阳王的掌控之中,如果双方开战,就凭借这些大族豪强,洛军就能让汉军境内出现大乱子。
但是,现在随着汉军反击蜀军,并逐渐取得胜利,那么,汉中王对治下的掌控力就会大增,汉中王在荆州的影响也会大增。汉军辖地之内的大族豪强不服从汉军的调配,不愿意为汉军提供钱粮之事,洛阳王也是知道而,甚至可以说,洛阳王也从中出了一把力。但要是汉军重新崛起,这些大族豪强绝对不敢继续这般,甚至他们还要担心汉军对他们下手。就是他洛阳王,也不会为了这些在汉军辖地之内的大族豪强去和汉军对峙。
所以,当得知汉中王出手的消息,洛阳王也感到极大的震惊。旋即他就明白,汉军的这些行动是由赵军支持的,而且,汉军如此做,也算是解除了汉中赵军的窘境。
“可笑啊!蜀军对汉中动手,这汉中之地本是他汉中王的辖地,没想到,现在汉中王竟然在出力协助赵军,让赵军在汉中之地站稳。”末了,洛阳王也只能如此嘲讽道。但是,洛阳王自己心中明白,自己如此说,也是对汉中王的无奈和嫉妒而已。如果没有赵军支持,汉军决计不会如此。虽然汉军此举是协助了汉中赵军,但是,对于汉军而言,这只是做了一件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事情罢了。
因为汉军的此次行动,洛阳王心中也动起了对东面齐军下手的想法。蜀军占据了荆州西南的武陵府,但是,齐军何尝不是也占据了东南的江夏府呢。不过,与武陵府相比起来,江夏府更繁华,更值得被看重。所以,在江夏府,齐军可是驻扎有三万余大军驻守的。原本是只有两万左右的守军,但是,随着洛军的强盛,随着齐军东部出现乱军,让齐军将江州、扬州西部军队东调之后,这里的守军也就增多了。而且,防备也加重了许多。
洛阳王明白,随着此次汉军对蜀军的突袭,只怕东面江夏府的齐军会更加戒备。毕竟,汉军以小博大,都干突袭蜀军。那更加强大的洛军,会不会也趁着齐军在处理东部乱军的时候,对江夏府下手呢?
洛阳王甚至有些感叹汉中王的好运,也就是赵军的支持。也感叹汉中王的大胆,汉军与蜀军的差距实在太大,一个不好,可能就会打虎不成,反被虎弑。




第896章 太湖水匪


赵询得到汉中王行动的消息,也暗自松了一口气。汉军动了,那么,汉中赵军的危机也就解除了。只要雍州南下的粮食源源不断的抵达,汉中基本上就不会再出现什么大问题。
因为汉军的行动,司徒亮等人也建议除了从北方向南越过秦岭运输粮草物资之外,也开始从荆北借道运输物资至汉中之地。
他们之所以如此建议,那是因为汉军行动之后,汉中王司徒飞就已经与赵军绑在一起了,赵军运输物资从其辖区进过,汉军绝对不敢阻拦。要是汉军与己方翻脸,不用赵军出手,只怕其身边的洛军就率先对汉军下手,独占荆州了。
而汉军想要拿下武陵府,想要应对以后蜀军的反击,就必须紧紧靠近赵军。否则,单凭其汉军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敌对日后恢复过来的蜀军。如果日后没有汉中赵军的牵制,蜀军能将汉军灭杀数次不在话下。
赵询也没有迟疑,当即就同意了此事。此外,为了让汉军胜过武陵府的蜀军,能与洛军争锋,赵询更是给了汉军数千套兵甲器具。当然,这也是赵军在汉中之地的缴获。
汉中王此时可以说是意气风发,三路大军,虽然兵力不多,但是,单单对上武陵府的蜀军,还是占尽优势。尤其是蜀军根本没有预料到那还在江陵府整顿军队的汉中王,竟然会挥军南下,直接对他们战况突袭。
所以,汉军行动的成果还是很显著的,武陵府十二县,半数在短短数日之间就被汉军拿下。当然,这也与汉军提前派出了内应和细作有关。一个是有准备之战,一个是猝不及防。双方在一开始,就站在不平等之地。此外,武陵府的蜀军驻军也不是很多,只有万余人不到。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昔日汉中之战,蜀军损失惨重,为了与赵军继续交战,蜀王从周围抽调了不少人手,而武陵府就是其中一个。其二就是因为汉军大败与蜀军之手,再加上其在荆州的情况,所以蜀军上下,都没有将汉中王放在眼中。
在于赵军结成盟友之后,在得知西面汉中南部,蜀军已经和赵军开始率先交手之后,汉中王司徒飞没有迟疑,当即就下令行动。在其提前准备的情况下,蜀军自然是不敌。而司徒飞败于蜀军之手后,其也开始详细的了解了蜀军的情况,再加上赵军通报,司徒飞明白,数内部的情况,和汉中的赵军一样,粮草物资出现短缺。所以,其南下攻伐武陵府,应当不会引起蜀军全面反击、防守以及支援。
在汉军行动第十日,蜀国中枢下达军令,让武陵府残余的三县守军开始撤离,撤出武陵府,退会益州东部境内,就地防守。所以,在汉军行动不到半个月,蜀军败于汉军之手,丢失武陵府。而汉军则是一动天下惊,先败后胜与蜀军之手。
正如蜀国左右承猜测的那般,汉军占据武陵府之后,并没有继续行动,而是就地休整,似乎没有继续前进之意。对于现在的汉中王司徒飞而言,能占据武陵府,已经是其搏命一击了。要是继续行动,只怕会引起蜀军的全面反弹。到那时,汉军的这么点实力,根本不足以应对蜀军的反击。
所以,司徒飞并没有下令继续南下或者西进,而是迅速占据这里,指派官员,清理地方,准备将这里收拾的如同赵军治下之地一样。那原本的大族豪强,都被其以勾结蜀军的名义给清楚掉了。司徒飞之所以如此做,也是因为其对境内豪强大族的不满所致,他希望这个自己新进拿下的地域,能彻底的归属于自己。
汉中之战,先后有汉军、蜀军和赵军参与其中,前后大战几近半年。终于还是以赵军占据汉中和汉军占据武陵府为结束。而蜀军则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率先引发战争,背弃盟友,结果却什么也没捞到,还损兵折将,丢失疆域。
诸多诸侯,西部三个诸侯在混战,东部的齐军也同样如此。东部齐军大军已经彻底扫平了齐国东南部的乱军,接下来,则是会稽府以北的乱军。在会稽府以北区域,除了最大的乱军节义军之外,还有十数股大大小小的乱军。
其中规模较大者,也不过是占据一两县之地,在地方之上,称王称霸,也想像节义军一样,建立官府,成立完善的统治。不过,他们没有节义军那般,有着赵军在背后支持,起家之时,拥有大量的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要知道,这些乱军最起先则是因为天灾,是难民起事。所以,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些乱军也没办法安抚地方,更不要说组建正规军队,组建官府了。在这些乱军辖地,地方之上就如同土匪窝一般混乱。无法生活的百姓都成了乱军,使得地方民生根本无法正常发展,以致使地方之上土地荒芜,百姓生存困难。不过,正真要倒霉的,首当其冲的则是地方的豪强大族和乡绅。没办法,谁让他们拥有这些乱军现在最需要的粮食呢。所以,在这些地方,他们已经彻彻底底的成为乱军。
还有一些则是小股乱军,甚至更合适称呼之为匪盗。数股合在一起,占据城池,作威作福。他们也没有什么野心,就是只知道抢粮抢钱抢女人。
最后一种则是受灾的难民起事,虽然有心为百姓出力,但没有能力统辖地方,还是渐渐与北方节义军接触,并融入节义军之中。
节义军在拿下吴县之后,并没有继续与北面的齐军对战,而北面的齐军在数次试探之后,都无功而返。即便是强攻吴县,在节义军大军出动,据守城池的情况下,也无法短时间内攻破此地。尤其是,两万节义军战兵时刻在吴县东北游动,随时侧击从西北面逼近的齐军大军。而齐王本还想让北面的边军出战,但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