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将军李武闷声道:“世子,虽然我楚军不敌大赵,但赵军狂妄嚣张之态,根本没有将我放在眼中。不与之一战,就是我们归降,赵军能接纳楚军将士,但对于我们,只怕……”
镇东将军李逸也微微皱眉道:“臣也以为卫将军言之有理,非是我们非要去与赵军死拼。只是,如果我们就此归降,大王,王世子以及在做的诸位,轻则被赵军看轻,以为我们胆小怕事,贪生怕死。重则,我李家可就……”
李武和李逸的话,也是在做的李氏诸将担心的地方。自古以来,降将没什么,但投降的诸侯,往往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而李家也是大族,楚军上下,皆是李氏为首。他们,不能不为自己考虑。
“芳宗,你怎么看?”李炽询问坐在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李芳宗。
李芳宗、李芳林和李芳羽都是楚军之中,主管政务诸事的官员,算是李氏一族以及楚军之中的文官体系。同时,他们也是李氏一族之中,较为有才能和远见的人。楚军此次遣散部分士卒,回复地方民生,获取民心的举措,也是李芳宗等文官提出的建议。
李芳宗不紧不慢的说道:“战与降,皆在大王一念之间。如果要战,单凭我们楚军自然是不可能的,与其说战,还不说是去送死。所以,如果选择应战,那就要拉上南方其他诸侯。如果不能,臣以为,还是直接投降的好。”
“芳宗知晓诸位心中的担心,但是,难道我们与大赵应战了,赵军就会看得起我们?现在大赵对我楚军出手,那只能是全军压下,绝不会再给我们先战后降的机会。”
“大赵平定北方,西域之地,可以说,赵国现在已经没有了外患,已经开始进行收复天下的行动了。而这将是赵军的平定天下的第一战。赵军携大胜之势,自然要里最快速,最迅猛的姿态打出第一战的威风来,好震慑其他诸侯。”
扫视了诸人一眼,李芳宗冷声道:“所以,此次要么联合诸侯迎战,要么,干干脆脆的投降。如此,赵军既能大涨声势,还能为了给其他投降的诸侯做一榜样,而接纳我们。如果我们好抱着先打后降的念头,那才是真正的去送死。因为,赵军也需要向南方诸侯做一个榜样,做一个对抗赵军的榜样。”
“那就联合南方诸侯,共抗赵军呗。我楚军被赵军灭了,他们其他诸侯将来照样如此。只有与我们联手,才能抵抗住赵军南下。”李武闷声说道。
卫将军李翰冷笑道:“与南方诸侯联盟?他们会吗?他们会在意我楚军的存在吗?与我们接壤的,只有齐军一方。且不说齐军与我们之间的仇恨,就是齐军愿意,但他们敢吗?齐军就不怕赵军顺着豫州直接杀入扬州境内?别忘了,在齐军东部海域,大赵的海军还在海上游荡呢。此外,南方交州之地,赵军也占了一块不小的地域。”
“此外,齐军现在还在与蜀军小规模交战,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在大赵军队攻打我们的时候,引发更大的战争。所以,齐军,我们是不要指望了。”
“除了我们楚军,还与赵军接壤的就是汉中王和洛阳王的辖地。汉中王和洛阳王所占之地的雍州部分,与赵军接壤。指望他们?你们认为可能吗?总之,本将军可不认为司徒浩和司徒飞那两个混蛋会顾全大局,在西面牵制赵军。以本将军看来,他们不暗中庆幸赵军没有去攻打他们,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李昊说道:“诸位都是我的长辈,大多也都是李氏族人。说道投降,我也是与你们一样,极度的不甘心的。可是,天下大势,越来越明朗。不管如何,这天下终究是一统的。不管是北方赵国鼎立天下,还是南方某一诸侯夺取天下,但都与我们楚军无关。”
“那个位置只有一个,整个天下,也只能有一个国家。诸位,是顺应大势,还是谋取私利,都在你们一念之间。如果我楚军有赵军或齐军以及蜀军那般强大,莫说归降,赵军使者敢如此嚣张,我们就能拿下他的首级。但是,现在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想的那般,而我们楚军,现在也成为赵军南下的第一刀。”
“从去年开始,我们遣散士卒,回复民生,整个徐州之地的百姓都在念我们的好。但如果我们此次与赵军大战,这徐州的百姓,只怕不会再支持我们,也不会感激我们。就以我们这一年在徐州的所作所为,赵王也不会轻易对我们李氏下手。要知道,就是西域诸国的国王,投降的,赵询也没有去下死手。据李严将军所查,幽州城生活的西域诸国国王,北方突厥人各部首领,靺鞨人首领,同样很好的在赵军治下生活。”
李昊的一番话,也让一些担心李氏的将校和一些原本心中有其他想法的将校,此刻都改变了主意。己方与赵军的强弱对比,他们不是不知道。但是,正如李昊所言,他们不甘心,但现在赵军大军逼近,他们也无力抵抗,没得选择了,可以说是退无可退了。此外,李昊是王世子,其所言之意,定然与楚王李炽有关。就算不是李炽的意思,李炽定然也是知晓的。
既然楚王都不赞同大战,亦或者有了投降的念头,他们这些做下属,有何必在继续假惺惺呢。如果是楚军与赵军不相上下,他们自然是不会投降,哪怕李炽有意投降,他们也会阻拦。可是,楚军和赵军,这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投降。卫将军李武、李全等人,就不愿意投降赵军。毕竟,他们现在可是楚军的卫将军,各自掌握了近万的将士,要是投降了赵军,决计不会有这般的位置。
“好了,都别争论了。赵军使者前来逼降,就算是要投降,我们也要与大赵谈一谈条件,决计不会因为对方的三言两语,就直接投降。诸位都是我楚军的忠贞之士,降与不降,来日与赵军使者谈出条件。你们呢,都在本王这里住下,与本王一起,和赵军谈条件。成则降,不成,那就战。”李炽看了一眼争论不休的诸人,脸色不变的说道。
诸将校先后离去,不久,在书房之中,李炽、李昊,卫将军李翰、镇东将军李逸以及李芳宗齐聚一堂。
“李严,本王让你查的情况,你查的如何了?”
“回禀大王,卫将军李武、李全、田朝三人,在裁撤军队之际,并没有裁撤士卒,在赵军使者来临之后,其又扩充了不少。其麾下将校,也多有调换。据臣下所查,其本意只是不愿意让麾下将士弃甲归田。”
对于这些,李炽等人也是知晓的。当初李炽听从李芳宗等文官建议,回复民生,裁撤军伍,李武等人就激烈的反对。
“不过,自此赵军上个月派来使者,大王无意调动军队之后。李武等人就走在一起,似乎与南面齐军的人有联系。”
“混账东西!本王就说,他为何在这一月之中先是剧烈要求与大赵交战,后是要求前往淮阴之地前线,其原来竟然与齐军有勾结。”李炽当即大怒。
李芳宗淡声道:“大王,如果我们投降了赵军,基本上就没了实权。最起码,大多数人都会没有实权。就算继续参与军政,也是需要从新考核以及在赵国的皇家学院学习才行。”
“投降赵军,诸位将军将没有权势,就算论及能力,大多数只怕难以入赵军法眼。而趁此机会投降齐军,此刻齐军定然会给于重用。毕竟,齐军现在急需扩充实力,无论是防御赵军还是应对蜀军,都需要更多的兵力。”
“昊儿,你去,亲自派人接管他们的军队。胆敢不服者,格杀勿论。就算是不降,本王也不需要不听号令的部下。”李炽一脸杀气的说道,“另外,派人将这些混蛋全部拿下,打入死牢。”
“芳宗,我们眼前只有投降一条路了吗?”
李芳宗苦笑着说道:“大王,现在的情况要比我们预想之中的还要差。兵力对比,这臣下就不用多说,先前议论,已经说的很明显了。就是在徐州百姓之中,他们也都希望我军能投降赵军。”
“为何会如此?在这一年之中,我楚军也未曾苦过百姓。”李翰等人怒声说道。
李芳宗涩声道:“诸王应该很清楚,赵军使者到来之后,徐州上下,也开始散播大赵的政策,已经对待归降之后徐州的政策吧。”
“虽然我们这一年来都在回复民生,为民谋福。但是,我们治下的各种政策,比之赵军治下,可是差远了。对于百姓而言,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生活的更好,更不希望陷入战祸之中。这几年的大战,对于徐州百姓而言,已经是饱受战祸之苦了。”
李炽苦笑道:“我李炽纵横徐州已经十余年了,不仅不能为徐州百姓带来好处,还让这些战祸连年。也罢,此次就算为徐州的百姓做一件好事吧。”
“大王……”李翰等人齐声涩声道,想要劝解、阻拦,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哈哈……时也命也,我李炽,能从以小民做到一地诸侯,我满足了。你们无需多言,就此决定吧。李芳宗,你去与赵军的使者谈判,就言我楚军降了。”
李芳宗凝声道:“大王此举,福及徐州百姓。臣下相信,赵王定然不会为难李氏一族。”
李炽笑道:“无妨,如果赵军刻意为难,我李炽项上人头,认他来取。”
李芳宗将消息传给赵军的使者,赵军使者也不敢擅作主张。确定李炽没有其他条件之后,立刻就将消息传回了幽州城。而正在做着秘密布置的赵询等人,却被徐州传回的消息给难住了。




第788章 和与战
楚军李芳宗将楚军愿降的消息传给赵军的使者,赵军使者也不敢擅作主张。确定李炽没有其他条件之后,也无法继续为难楚军,拖延时间,只好立刻就将消息传回了幽州城。而正在做着秘密布置的赵询等人,却被徐州传回的消息给难住了。
“投降了?怎么会?”就是赵询听闻消息之后,也大吃一惊。倒不是因为楚军投降不可能,而是楚军投降的太快,太干脆了。赵询当即就让位于徐州的密探加紧探查楚军的详细情况,详查楚军投降,究竟是真是假。
“难道这楚军真的要降了?李炽会如此甘心?想当初,其与齐军争夺扬州之地,可是打的天昏地黑,杀得血留成河,一打就是几年。可现在……臣下总是有些难以置信之感。”司徒亮揉了揉眉心,苦笑道。
“是啊,李炽此人,可不像就这般认命甘心的主。其在徐州之地,经营多年,为了打击齐军,可是不遗余力。就算是其裁撤军队,回复民生,但那也应该是为了积蓄实力。现在,怎么会被我们如此轻易一吓,一战不开的就要投降了呢?”吕子良也难以置信的说道。
吕子良等人的脸上,不仅有难以置信之色,还有着些许恼怒。说起来,枢密院定下的声东击西之计,前提就是让楚军和己方僵持下去。就算没引发大战,但也要做出双方大战之意。而楚军这十几年来,强硬的态度也是枢密院定下这基本策略的原因。谁曾想,这昔日强硬善战的楚军,现在竟然直接疲软了,这让定下的声东击西之策,就无法继续下去,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
当然,吕子良等枢密使也清楚,这些事情并不能责怪楚军上下。毕竟,楚军如何,并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而楚军直接投降,对大赵而言,也有着极大的好处。
“大王,这雍州北面的行动,是不是暂时停止?”枢密副使杨望清沉声说道。
“现在准备的如何了?”赵询凝声问道。
杨望清道:“凉州东南、并州南部以及冀州西南,我们都暗中调动了军队,开始逐步向南移动。另外,豫州西部,也做了相应的准备。一旦开战,北方主攻,豫州所部,则在荆州东部牵制汉中王和洛阳王的大军。各部所需的粮草物资,也早已经运至各地。”
赵询皱眉道:“如此说来,这雍州战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了,这如何能停止?继续准备,至于楚军,等向西情报传回来再说。毕竟,就算是李炽要投降,没有与我们商议妥当,其也不会将消息散播出去。”
虽然赵询如此说,但诸人还是有些焦躁,但此刻,他们也只好一边做着预定计划之中的安排,一边等待徐州传回的消息。
数十日之后,徐州传回了这一段时间之中,楚军上下的情况。
“大王,看来,这李炽只怕是无心再战了。楚军投降,只怕是真的。”司徒亮看完从徐州传回的情报,闷声说道。
杨望清沉声道:“司徒大人的意思是说这楚军前一段时间的大清洗?这也不能说明他们就是真心要投降啊。”
司徒亮道:“楚军在这十数天的时间里,对楚军上下进行了一番大清洗,军队武将,地方文官都在其内,上下加起来,能上品级的官员就不下七八十人。据我们所知,这些武将士卒,很大一部分都是坚持与我们大战的领军将校。”
“话虽如此,但也有一部分是要投降的将校。此外,不少地方官员也被清理掉。更重要的是,这些被清理的官员,各有罪名,且都是不尊王命。虽然这有楚军投降之意,但也未尝没有其准备清理内部,与我大赵一战的意思。”吕子良也心有不甘的说道。要是按照司徒亮这般说,这声东击西之计,只怕真的要出问题了。
张元静徐徐说道:“如果楚军真心要和我们大战,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搞什么大清洗,就算是要因为我们势大,要整顿己方势力,也不会大范围的清洗,他们完全可以调换职位,将那些不尊王命的将校调离空置出来,或者软禁。毕竟,这般清洗下来,势必会让楚军内部人心不稳。”
“其次,这些被清洗掉的人,除了不尊王命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多数都与南面的齐军有暗中的联系。我们在楚军之中收买或拉拢了一些人,相对的,齐军在楚军之中也是如此。特别是我大赵派出使者至徐州之后,南方齐军的动作就更大了。这些被清理的人,大多数都是被齐军所收买的人。”
“但是,其中被清理的人,也有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官员。”
张元静笑道:“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楚军加以投降,要与我们大战,处理与我们有关系的官员是对的,处理和齐军有关系的官员,则就是大害了。”
“楚军与我们之间的实力对比,显而易见。楚军想要保全自己,单靠他们楚军自己自然是不行的。那么,他们就只能拉上南方诸侯。而与楚军最为接近,最有可能支援楚军的,也只有齐军而已。”
“楚军要战,就需要齐军的相助。其清洗麾下与齐军有联系的官员将校,这齐军会对此毫不在意?与我们一样,我们嫩收买一些楚军重要官员,齐军也可以。甚至是,齐军现在只怕还抱着楚军大败之后,吞并楚军的一部分人马呢。楚军现在如此这般做,就是断了和齐军的联系。就算是楚王对麾下将士倒向齐军不满,也不该直接清洗,而是让他们上前线,让这些人把齐军拉下水。”
赵询点了点头,道:“元静说的在理,看来,这楚军此次只怕死真的无心再战了。除了元静所说的原因,此外,到现在为止,楚军还没有扩军的意思,就是昔日裁撤的士卒,也没有继续召回。徐州各地,除了边界之地的驻军继续严防死守之外,其他军队,并没有轻易调动的迹象。”
司徒亮仔细的再看了一番情报,感叹道:“我们的声势造的太大了。李炽占据徐州之地,已经有十余年了,从最开始起兵造反至今日,整个徐州之地,基本上都处于大战时期。徐州的百姓,早已经厌倦了战争。而我们大造声势,要楚军投降之后,在徐州之地施行赵国新政,要减免赋税等各种有利措施。现在,不仅仅是楚军自己明白与我们之间的差距,他们也得不到徐州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了。甚至是,不少地方的百姓和地方的官府官员,都要求李炽归降大赵。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了。这些百姓和地方官员也清楚,单靠楚军,根本无力对抗我们。”
吕子良涩声道:“失算了,看来,要影响我们声东击西之计了。”
赵询笑道:“无妨,楚军愿意归降,这对于我们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毕竟,能兵不血刃的拿下一方诸侯,一州之地,对于我们而言,绝对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杨望清道:“大王,您的意思是,我们现在接纳楚军的投降?可是,如果这样,那汉中王和洛阳王必将全力防备雍州之地,扬州之地的齐军也会对我们多加防备。而汉中王、洛阳王和齐军,还是盟友,他们会联手应对我们的。就算蜀军,到时候也不会在他们后方添乱子。毕竟,雍州之地,也是蜀王的北方防线。”
司徒亮笑道:“大王之意,暗中接纳楚军,明面上,我们与楚军依旧对战,拿下洛阳之后,再接纳楚军。”
赵询点头道:“大体之上就是如此,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不能直接将情况告诉楚军。毕竟,我们也不敢保证,这楚军得知我们对汉中王和洛阳王下手,会不会拉上汉中王和洛阳王一起,共抗我军。”
吕子良略带担心的说道:“这楚军能看出我们的意思?”
赵询沉声道:“楚军之中也不乏聪明人,定然能看出我们还有其他的意思。只不过,他们不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就算他们将情况报之汉中王和洛阳王,那我们就先对楚军做出一番动作,以消除汉中王和洛阳王的戒心,让汉中王和洛阳王以为这是楚军想要拉他们下水。”
…………
在李炽等楚军核心人员苦苦等候了几近一月之后,赵军的使者终于有了回复。不过,回复的结果,却让李炽有些不理解。
“赵军使者的回复则是,接纳我们的归顺,但不是现在。芳宗,你们怎么看?这赵军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想要做什么?既然已经接纳,为何不闲着对徐州进行接管?越早拿下我们,对于赵军而言,也是约有好处的啊?”李炽再次将李昊、李芳宗等人召集起来,思虑赵军回复的含义。
镇东将军李逸有些恼怒的说道:“赵军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想要做什么?对我们不信任?与其这样被他们玩弄,还不如与他们大战一场。”在李逸的眼中,赵军使者的回复,分明就是对楚军的蔑视。
“就是,我楚军已经答应归顺,他们还玩这种模棱两可的把戏,将我们放在火上烤,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嘛?”李翰等人也有些不满。自此李炽向赵军使者表示归顺之意后,楚军这些核心人员,都有些急躁不安。
“都别吵了,战?说的容易,想去送死?”李炽怒声道。
李芳宗沉思了少许,脸色一边,惊声道:“大王,如果臣下没有猜错的话,这赵军派使者前来逼降,甚至在边界调兵遣将,大搞声势,其之本意,根本就不是我们。”
“什么?”李炽等人顿时大吃一惊,“芳宗,你的意思是说,赵军本无意对我们下手?无意攻伐我们?可是……”
李芳宗定了定神,苦涩道:“不是无意对我们下手,而是我们不是赵军的第一个功绩目标。或许,在赵军看来,我们楚军,根本就是瓮中之鳖,或者不堪一击,从不被他们放在眼中。而我们此次的直接归降,也是出乎赵军的意料。因此,这才间隔了几近一个月的时间给出回复。”
“赵军,安敢如此小视我等?可恶……”李炽没有说话,李逸等武将顿时就恼怒起来。本想再说几句狠话,但想了想实际情况,最后又沉默下来。
李芳宗看着沉默不语的李炽,道:“大王,这也是臣下的猜测罢了。当然,以臣看来,赵军并不是刻意的轻视我们,而是他们原本的目标就不是我们。”
李炽徐徐说道:“你如此说,那定然是八九不离十了。从现在的情况看,只怕你这种猜测,应该是真的。而且,只怕赵军也希望我们明白这些才是。”
李芳宗苦涩一笑,道:“没错,赵军使者的回复,就是让我们明白这些事情。不过,这也说明,大王和李氏一族,定然是没有性命之危了。”
“唉……赵国上下,行事果然不同一般。我们现在成了赵军吸引其他诸侯的靶子了,而其他诸侯却浑然不觉。”李炽苦笑道。
李芳宗道:“不是其他诸侯不觉,而是赵军的动作太大,而我们也赵军南下最容易攻打的一个。”
“那以你之间,这赵军的真实目的在何处?是哪一个诸侯?”
“洛阳、长安、荆州、扬州、交州皆有可能。其中,洛阳和长安位于赵军正南面,赵军攻打这里,就和攻打我们是一样的。荆州和扬州,则处在豫州赵国的攻击范围。尤其是荆州,汉中王和洛阳王从唐王手中拿下不久,虽然地方已经稳定下来,但定然没有两王占据的长安和洛阳那般稳固。”
“此外,唐军的世子唐文现在还在赵军之中,打出他的旗号,赵军能得到地方百姓、大族和一些投降了两王的原唐军体系降将的一定支持和拥护。毕竟,赵军要比汉中王和洛阳王强多了,在赵军麾下也比在汉中王和洛阳王麾下好上许多。”
“交州之地,现在是齐军、蜀军和赵军三方加上地方豪强以及当地的土人均分。赵军占据了琉求诸岛和琼州岛之后,能很快从后方通过海船运输军队,拿下交州之地,在蜀军和齐军背后,定下一个楔子,让齐军和蜀军,背部受到赵军的压制。有了东部海岛和海船以及海军的支持,赵军拿下交州,也不是不可能。据说,现在赵军的人,已经开始向交州南部的临邑和真腊等国逼近,已经占据了临邑过北方不少地方。”
李炽深吸了一口气,感叹道:“好一个赵询,好一个赵国啊。就是在南面,都已经开始开疆拓土,我们,远远不如啊。归降赵国,本王心服口服。”
李逸忽然说道:“既然赵军不是攻打我们,而是有其他目标,那我们何不将消息暗自传出去,让其他诸侯与我们联手,共抗赵军呢?”
李炽冷声道:“与其他诸侯联手?你去告诉其他诸侯,说赵军现在不是要攻打我们,而是要攻打对方?他们会相信吗?就算他们会相信,但赵军在我们边界之外的军队就会从假攻变真攻,到时候,这些诸侯只会以为是我们为了抵挡赵军,想要拉他们下水而已。”
“再者说了,现在芳宗所言之地,足有数州之多,在这些地方,这些诸侯都有所防范。你说这些都是赵军真实的攻击目标,你认为他们会相信?”
“只怕到时候其他诸侯没有联手,我们就先被赵军杀上门了。诸侯不是不知道联手才能抵抗赵军。可是,如何能联手?不被攻击的诸侯愿意将自己的军队消耗在其他诸侯疆域?他们愿意让自己的部下去为其他诸侯奋战?”
“如果南方诸侯都与赵军想接,都在统一水平线上,这联合,或许有可能。就比如汉中王和洛阳王那般,长安和洛阳都在赵军的兵锋之下。就是如此,他们联手,除了他们都是司徒一家之外,还因为他们都是不承认蜀王司徒彻的地位,为了联合自保而已。”
王世子李昊无奈的说道:“如此说来,我们也只能按照赵军的意思办,在明白上,打出与赵军决一死战的旗号了。”
李炽凝声道:“既然不愿意继续打下去,有了归降之意,那就配合赵军行动吧。昊儿,父王有意让你去幽州城一趟。”
李芳宗点头道:“如此也好,大王如此安排,也能向赵军表示我们的诚意,同时,王世子去赵军之中,早一些熟悉一下赵王和赵军的重臣,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以后,世子你就是李氏一族出仕赵国的主要人员了。”
“王世子?以后不要再这般称呼了,免得在惹出什么麻烦。昊儿,记住,多看少说!”李炽淡声说道。




第789章 南攻
徐州之地,楚军在整顿了内部的一些情况之后,也开始大肆的调动境内军队,喊出要与赵军决一死战的意思。至于徐州的赵军使者,也被楚军强硬的驱赶出了徐州境内。
而楚军的王世子李昊,却悄悄随着赵军的使者一起,前往幽州城。
见到赵军与楚军开始有大战的矛头,其他诸侯也不由松了一口气。尤其是汉中王和洛阳王,都顿时感觉自己轻松一截。
“楚军已经明白了大王的意思,看来,这楚王李炽不笨,归降我们,也不是作假。”听闻从徐州传回的消息,司徒亮笑着说道。
赵询自然明白,这能成为一方诸侯的人,哪一个是笨蛋?就算他自己猜不出其中的含义,但其麾下,定然有能人看出。而这李炽也不是笨蛋,反而是一个大灯泡,一点就亮,自然明白自己的意思。
“大王,据情报看来,这楚王之子也随同使者一起前来,如何安排?”
赵询笑着说道:“既然李炽是聪明人,也很配合,那我们也不能太过刻薄。据暗影司的情报看来,这楚军王世子李昊,对于领军作战还是有一手的,尤其是后勤方面,能力不凡。这样吧,将他安排在并州方面,与此次行动的大军一起行动。”
赵询清楚李炽将自己的儿子送至幽州城的目的,李炽是在向自己表示自己的诚意。赵询自然也不惧楚军和李炽能搞出什么乱子来,既然有能力,他自然就敢用。
赵国的商业是天下诸侯之中最为兴盛的,赵国的商人,也因此遍布天下诸州。虽然南方诸侯明白,这些南来北往的商人之中,不少都是赵国的细作。但是,他们还不得不让这些商人活跃在自己的地界上。
无论是哪一方诸侯,商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仅能提供大量的赋税,以助诸侯更加强大。就是普通的百姓,也需要商人将天南海北的货物,运至各地。除此之外,赵国的商人南来北往,同样会带动各地诸侯治下的商人跟着发财赚钱。所以,莫要说诸侯需要这些商人,就是他们不需要,诸侯治下的权贵、大族也不能让诸侯堵绝来往的商人。
不过,大部分商人都是以赚钱为目的,就算赵国需要细作,也不会让这些商人去做。顶多,也不过是借着这些商人将细作混在其中。此外,也不过是通过这些商队,将一些情报或物资,运输到指定位置罢了。所以,南方诸侯,对待这些商人,并没有刻意的去为难。他们都很清楚,一旦这些商人没了,对于他们而言,损失将会难以估量。
河内府,雍州与并州交接之地。其北面是并州的上党府,东南,则是冀州南部。河内府东部有险关虎牢关,作为洛阳东部的防御要点。虎牢关以东的三分之一个河内府,在昔日诸侯讨伐雍军之际,已经被诸侯军占据,现在,也落入赵军之手。
在河内府中部偏北之地,则是箕关,以此被洛阳北方防线。箕关以北,则就是并州之地了。在赵军占据并州之地后,昔日雍王司徒雷以箕关为中心,在周围一连建城三十余做,在并州和河内府的界限上,布下重重防御。随着这些城池都是小城,甚至不少都只是戍堡,但却也将赵军拒之门外。
随着司徒雷的过世,雍军三分,但河内府的防御并没有减弱。不过,这些赵军并未入侵,也使得来往的商队多了起来。基本上,这些边关之地的守军,还是挺喜欢这些来来往往的商队的。最起码,他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而商队,也甚少为他们带来麻烦。
虽然赵王此次从西域之地大胜而返,虽然雍州之地顿时感受到了风雨将至,但河内府之地来往的商人并不见减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