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让南宫皓一举击溃了两万步卒。也使得其余士卒被眼前的这一场面而惊慌失措,当然,要是此时剩余的士卒从其他地方掩杀而来,南宫皓所部也只能和对方硬拼。可惜,这些士卒都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惊呆了。
“撤……我们去凉州!”呼聪沉声道。
“噗……”
“你……”呼聪看着胸前的剑尖,扭过头来盯着千户巴哈赤,怒目圆睁。
“我想要活命,而你的首级就是最好的献礼!妈的,都说不要和赵军打了,你就是舍不得你的权利,现在好了,害的大家全部性命难保。”千户巴哈赤挥手抽出呼聪身上的长剑,恨声说道。
他不能不恨,要是当初直接投降,他身为千户,也能获得一个爵位,能好好的在大赵境内生活。可现在呢?连性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呼聪已死,我等投降了!”千户巴哈赤高举宜山部首领呼聪首级,厉声高呼道。
在部落首领已死的情况下,赵军所到之处,无不臣服。不过,依旧有不少强硬分子。对于这些人,赵军各部军官将领,都是一律按照格杀勿论的军令执行的。
宜山部没了,其余的部落又能如何?皆被赵军的强势所震慑。宜山部可是羌胡诸部最大的部落,照样旦夕之间烟消云散了,更何况他们呢?臣服,还能得个善终。顽抗到底,死无葬身之地。这些部落,一一臣服。
羌胡诸部战争的捷报传至赵询手中之时,赵询也大为高兴,当即下令重赏北塞之地的诸部将士。随后,赵询又下令,让并州将接纳的流民开始往北塞之地迁移,而北塞之地的羌胡人,则北彻底分拆至各个部分,拆迁至各地。
最后,赵询将北塞之地命名为夏州,另立一州,准备以后向北扩张之后,将夏州变成真正的一个大州。毕竟,赵询将来的目的,还是要继续向北扩张的,这单独的一个地域,将来也将扩充为一个大州。
而李尘风、秦道林、薛青澜的三部军队也暂时在夏州休整,北防突厥,西南防御凉州。当然,他们也可以随时化防御为进攻。




第673 风云再起
时光匆匆,转眼即逝。在昌平元年年底,赵军灭北塞羌胡诸部,立夏州,将大燕中后期被羌胡部落割据的北塞方圆一千五百里的地域纳入大赵治下。
在昌平元年下半年,赵军先是击退突厥人,后是收复失地。所作所为,让天下所有人纷纷侧目。和赵军相比,同样占据大义名分的齐王慕容成,却一无所得。在一些有志之士的读书人和豪强眼中,赵询的分量渐渐高于慕容成。
昌平元年之中,赵地商人畅行南北,为大赵带来诸多利益。不仅是内地,海商也同样如此。大赵商人的火焰麒麟旗已经飘荡在南海、波斯等各个地方。一时之间,海外各国的商人,纷纷前来青州海港贸易。使得交州和扬州之地的海港,渐渐弱于青州海港。
对于海商逐渐北移,齐王慕容成也是只能暗暗嫉妒、怒骂,却无能为力。交州之地战乱四起,地方势力割据自立,使得广州之地的海港一度停止停靠。不仅如此,还让赵军占据的琼州岛成为南部海域新的中转地。而扬州,更是因为齐王慕容成为了征战而增加税收,弄得海商纷纷离去。
正因为商人的南来北往,使得大赵钱币成为商人们通用钱币。不少投机分子曾一度想要铸造假币,但都无法以假乱真,无奈失败。而齐王和雍王自己铸造的钱币,也逐渐被商人和百姓弃用。对此,无论是慕容成还是司徒雷,都无力扭转。最后,也只能听之任之,将赵地钱币当做流通货币。
赵询亲自弄出来的汉语拼音,成为大燕国各地书院启蒙幼童的读物,流传甚广。而标点符号,也成为天下读书人纷纷侧目,甚至做学问的必要条件。现在,谁要是说北方霸主赵王赵询是一个武夫的话,绝对会有一大批人唾他一脸。昔日赵询被天下人称之为好勇斗狠的武夫,但现在,不管是豪强大族还是读书人,再也无人如此称呼。
昌平元年,赵地的河道、运河沟通各地,将各州连接在一起,和驰道一起,形成一个大大的流通网络。陆路、海路,南来北往,尽是悬挂火焰麒麟旗的赵地商人。
昌平元年,赵询发明的债券,正式成立有效的信用,被百姓们接受,被商人们接受,也被大族豪绅们接受。在这一年,这些大族豪绅们觉得,赵询收缴他们的田地,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让他们将钱财存放在钱庄,也不是什么坏事。没了田地,通过经商,通过开办作坊,通过成立养殖场,让他们各个家财不仅没有缩减,还大大增加。不仅如此,在赵地,无论做什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这里,商人也好,匠人也罢,都有做官的权利。在这里,科考分科,也正式被读书人接受。故而,商人、匠人等各种职业者,都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昌平元年年底,连带并州、北塞以及赵地境内的以及归附的各族百姓在内,赵地治下以及有民近三千万人之众。而整个大燕国,此刻也不过七千万百姓,这还是算上隐户在内。十年前,整个大燕国算上隐户,也不过八千万之多。
在昌平元年之时,契丹人和以及臣服的靺鞨诸部的各族人,都已经渐渐融入大赵之中,成为一个普通的汉民。他们说汉话,习汉字,以汉人的习俗为自己的习俗。对于老一辈的各族人,赵询到没有强制他们如何,只要他们不闹事即可。不过,以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是不会再闹出什么事端来的。就连昔日靺鞨诸部的贵族团体,现在也经营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商号,转的盆满钵满。和昔日相比,虽然没有了权势,但生活要好上几个来回。再无法获得权势的情况下,现在的生活已经让他们很满足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昌平二年,放了年假的各司官员,也重新回到正轨,处理各司事物。如今各地战事稍平,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希望在新的一年之中,能有更大的收获。
“诸位,过去的一年之中,我们收获很大。我们不仅击败了突厥人,还拿下了并州,收复了北塞之地。”赵王府议政大堂,赵军体系文武高官齐聚一堂。
“新的一年到了,我们要向前看,过去的成绩,只能是催我们更进一步的榜样。我们不能沉溺于过去的辉煌之中,否则,迟早会被扫进历史的尘埃之中。”
“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的和解决的主要量三个方面。其一,突厥人,他们去年被我们大败,还被我们杀入王庭,这突厥人定然不会甘心。在今年,或者不久的将来,他们必将会兴兵报复。不过,我们也不惧,既然能击败他一次,也能再击败他第二次,第三次。张元静,拉拢突厥部落的事情办得如何了?”
回到幽州城述职的张元静起身道:“回禀主上,已经完成。一共有九个部落愿意和我们合作,并抵/制突厥王庭的压迫。属下在拉拢他们过程之中,刻意诱使他们与其余部落血/拼,并制造了他们与我们合谋的流言。现在,他们除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不过,他们需要我们提供粮草和兵甲器具。属下应诺,将会与他们用牲畜、战马交换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此外,因为他们地势偏北,故而,无论是并州还是夏州,我们都能向北再扩疆三百里。”
闻言,赵询大喜,道:“好,此事大功劳。传令并州、夏州凉州地方文武官员,向北筑城,百里一城。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防备这九部不会生出其他心思。故而,对于这九部,我们只能利用,不能信用。”
“其二,那就是南部中原战事。不管是齐王还是雍王,都是我们的敌人。现如今雍王势弱,齐王势大。故,齐王慕容成现在将是我们的首要敌人。当然,实际情况当以局势变化而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整军备战,准备好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这些,当有后勤司和铸造司负责。张浚,徐青你们二人可有什么难题?”
后勤司司长张浚和铸造司司长徐青齐声道:“属下没有问题,大军所需,随时抽调。”
“很好!你们二人是我们大军行动的根基,一切不可疏忽。”
“第三就是并州之处收纳流民问题,同时也是地方治理之事。我们收纳夏州,需要大批的汉民迁入,以加大我汉民的比例,增强我们的统治。而南方流民的入境,更好解决我们这个问题。将来我们的疆域会逐步北扩,所以,这些流民越多越好。此外,他们也将给我们提供数量庞大的劳力、兵员。”
“商业司加强对并州、夏州之地的商业扶持,商业繁盛,自然就会带动地方的兴盛。这一点,想必诸位大人们已经从辽州、定州看出来了。”
随后赵询又对军事上做出来一系列的安排,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禁卫八军的组建。各军都抽调部分兵力补充如禁卫八军之中,随后又从新卒和降卒之中补入。青年近卫军也正式成立,只有两军,算是为各军筹备后备军力和低层军官。当然,武备学院也将大大的扩建。
靺鞨八旗兵也正式成为历史,他们将补入禁卫八军之中,和禁卫八军混编在一起。禁卫八军之中,常规编制,一军有军两万五千人,骑兵一万,步卒一万五。禁卫八军直属赵王,算是禁军。此外,还有三万的亲卫军,全部都是骑兵。一万重骑兵,两万轻骑兵,主将韩猛,副将魏东、魏晨,共分八都。
时间飞逝,转瞬间就到了昌平二年二月。就在赵询一边忙着整顿军队,一边陪伴家人之时,兖州军传来新的消息,让赵询再次卷入战事之中。
“主上,这是兖州方面传来的消息。”司徒亮将手中的加紧军情递给了赵询。
“嗯?这个慕容成,闲不住了。”赵询喃喃说道。
“主要是主上去年的收获让慕容成感到极度和不满了,他去年也是辛苦一年,结果不仅丢了兖州,还在征讨司徒雷的过程中没有丝毫收获。而且,先是在汜水关大败,损兵折将十余万,又在两关苦战数月,劳民伤财。现在,他算是明白了,拿到手中的好处,才是真的好处。故而,他要行这一招声东击西的大动作了。”司徒亮笑着说道。
“是啊,这慕容成也明白,这攻伐雍州不是那么好攻打的。”
“以属下看来,当初慕容成就该让联军在两关牵制,将雍州当做好处让与联军,而自己西攻益州和宁州。先取益州、宁州,在北攻长安才是他最好的方式。可是,这慕容成眼中只有洛阳,只有皇帝宝座,死死盯着两关之地,这联军怎么肯下死力气呢。毕竟,有齐军在,攻破两关,那好处也会是慕容成的。”司徒亮徐徐说道。
杨望清摇头说道:“其实慕容成不是没想到,只不过,他是征讨司徒雷的发起者,攻克洛阳,才是他最应该采取的行动。只不过,他没想到我们没有从两关之地出军,与他们汇合,更没有想到两关之地会这么的难打。他以为在发出檄文之后,雍军势力亏气势大跌,一击而破。他在借着发出檄文的声望,登临九五之尊之位。”
赵询晃了晃手中的紧急军情,道:“这慕容成想要联合兖州军攻伐徐州,你们怎么看?我们当如何应对?”
司徒亮沉声道:“如果不是兖州军传来消息,我们还以为慕容成会和他现在表面上那般,声势浩大的准备再攻雍州。绝对不会想到,这慕容成的目标,已经转变成了徐州。故而,这徐州军也不会知晓,他们将士慕容成的真正目标。以有准备对无防备,这徐州军此次怕是危险了。”
杨望清接着道:“而一旦慕容成对准了徐州军,那么,司徒雷也会有其他的行动。比如,因为去年丢失并州,现在除去最大的压力之后,会在突厥人来临之际,再对我们进行反击行动。如此一来,慕容成抽身和司徒雷的大战,而让我们却陷入了和突厥人以及司徒雷的全面作战之中,他慕容成却坐山观虎斗。”
赵询点头道:“嗯,你们说的没错,如果慕容成真的和徐州军交手。那司徒雷也不会无动于衷,坐看各方扩张。他慕容成坐山观虎斗的想法,十有八九就能实现。”
司徒亮笑道:“不过嘛,现在这个情况被我们知晓,而兖州军又是我们的人,这情况自然就不是先前想的那般喽。”
“突厥人对我们动手,这是在所难免的。突厥可汗不管是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地位,还是为了掠夺我汉人财物人口,都需要南下。而南下攻伐的方向,恰恰就在并州和夏州之地。然,我们在夏州和并州北部已经有了九个倒向我们的突厥人部落。在他们被薛捏可汗击败之前,并州和夏州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故而,我们只需要扶持好这九个部落,并迫使他们和薛捏可汗交战,其他的并无太大问题。”
“所以,突厥人不是太大的威胁,更何况无论是夏州还是并州,我们都有大军驻扎。那么,需要注意的就是南面的司徒雷。司徒雷能攻伐我们的主要就是从雍州出兵,攻打并州。或者从凉州出兵,攻打并州和夏州。然而,在夏州和并州之地,李尘风将军和秦道林、薛青澜将军,已经驻扎了十余万大军。在司徒雷没有明显的优势之前,他不会贸然和我们翻脸的。否则,他将与我们成为死敌。而齐王慕容成,绝对不会与他苟合,否则,慕容成就要承认司徒雷不是弑君篡逆之贼,那么,他那所发檄文就成了笑话。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的皇帝是正统。”
“正要司徒雷选择,司徒雷此刻应该结好我们。趁着慕容成攻伐徐州之际,攻打并州和江州,占据南部繁华之地。所以,我们无需太过估计突厥人和司徒雷给我们带来的威胁。当然,也不能派出司徒雷会对我们动手的可能。”
杨望清点头道:“属下也认为司徒大人言之有理,此事,我们要参与进去,最好能在此事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大大的削弱慕容成。如果能在此次削弱慕容成,那么,我们在交州之地的行动和谋求齐军海军的行动,将会增大成功率。”
赵询沉吟片刻,道:“你们的意思是说,我们参与对慕容成的攻伐,最好拉上司徒雷一起?不过,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好脱身了。再者,我们也没有与齐军接壤,难以插手。如果暴漏和兖州军的关系,那无论是慕容成、司徒雷还是唐军的唐显、徐州军的李炽,都会暂停行动的,说不定还会率先对我们动手。”
司徒亮笑道:“不,我们赵军不出动,我们还要忙着抵御从北而来的突厥人呢。但兖州军可以随意的行动啊,兖州军为自己谋求利益,这可是理所应当的。”
赵询眼睛一亮,哈哈一笑,道:“不错,是我钻了牛角尖了。我们以兖州军的身份,拉拢司徒雷、李炽和唐显,一起对南面的霸主慕容成行动。想来,不管是李炽还是司徒雷,都是十分乐意的。至于唐显,他是慕容成麾下出身,在南方,应该也有不小的基础,等到慕容成被击溃只是,也能再南面崛起。”
司徒亮点头道:“不错,属下的意思就是如此。将情况告之司徒雷,司徒雷一定不介意在慕容成和徐州军交战之际,从侧后狠狠的给慕容成来一下。”
“这样吧,随后本王亲自去兖州军,怎么说,我也是兖州军之主,半年未去,对外界也不好交代。”赵询淡声说道。
司徒亮、杨望清连忙阻止道:“主上,你是一军之主,此事还是有我们去做吧。万一身份暴露,危险不小,毕竟,兖州境内,各军探子都有。”
赵询摆手说道:“无妨,本王在兖州军露面的模样,都是经过易容的。除非是非常亲近之人,一般人是不会发现的。再说了,有亲卫军跟随,不会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的。此外,鹰眼司、暗影司可是一直在兖州布下众多眼线。”
见赵询如此,其余诸人也不再阻拦。赵询是兖州军之主,千万兖州,也是最合适的。兖州军也都是从武备学院和亲卫军出身的军官掌控,也不会出现明面之上的变动。此外,此次行动,牵扯方方面面较为广泛,许多事情,只有赵询亲自才能做出决策,而远距离的军令下达,很有可能就跟不上。
赵询交代政务司主要安排还从南面入境的流民诸事,以及并州北方突厥诸事之后,又和家人交代一番,有所安排之后,就再次带着五千亲卫军士卒分散而入兖州。




第674 


“拜见主公!”兖州城,大都督府之中,兖州军文武主要军官齐齐拜见几乎半年没有露面的兖州军之中,兖州大都督“李丰”。
赵询淡然一笑,道:“诸位免礼,在这半年里,诸位表现都很好,本都督也很满意。不错,我们先后和数路诸侯大战,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恢复过来,诸位功不可没啊。”
“属下不敢居功!”
“你们的功劳,本都督都记在心中,日后,不会忘记你们的。好了,这些,都是等到日后在做封赏。”赵询平淡的说道,因为这些都是知晓赵询身份的人,故而,赵询如此说,倒也没有人有什么不满,反而心中暗暗欣喜。毕竟,赵询此话,也代表了承认了他们最近所做的贡献。
兖州军文武官员交代了现如今的兖州情况,总体上来说,兖州军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北面赵地的运河勾连上了兖州之地的黄河河道,使得兖州之地的商人大为增加。再加上兖州之地的制度政策,与赵地极为相似,故而,商业倒是兴盛了不少。
赵询和前任兖州都督徐阶大战带来的隐患,也在去年大半年之中渐渐消泯。虽然天下各地都在学习赵地的制度政策,但是,兖州军是最为类似的。在当初为了抵挡齐军之际,兖州军也表示了和赵军结盟,甚至是逼不得已的情况下,臣服赵军之意。故而,兖州军现在和赵军交易极为顺畅,还不会让其他诸侯有太大的不满。甚至是,唐军和徐州军乃至南面的齐军,都通过兖州和赵地商人进行贸易。
而普通百姓,也通过兖州军的丈量田地,分配土地,减免赋税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得到了休养生息,也使得“李丰”这个兖州都督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而商业的繁盛,则使得兖州军渐渐强大起来。最起码,要比当初徐阶当政之时,要强大的多。现在,不管是唐军还是徐州军,都不敢小瞧兖州军。
去年参与和齐军一起的联军征讨司徒雷大战,但并没有让兖州军深陷其中。当然,这也和唐显、李炽不愿意被慕容成利用有关。故而,虽然兖州军伤亡五六万之众,但前后左右四卫卫军都已经正式成长起来,不惧任何挑战。
兖州之地除了被兖州军占据之外,还有北方两府之地被唐军占据。因为双方都是征讨司徒雷的一员,故而半年之中,双方倒也没有产生什么大的摩擦。不过,兖州之地的发展,却让唐军的唐显嘴角发苦。
据风子鸣所言,因为兖州军治下的兖州诸府县都是依照赵地的新政实施,不仅百姓获得田地,还减免了许多赋税。但北面被唐军占据的两府之地呢?却依旧和以前一样,就算有所好转,也远远比不上兖州军治下府县。故而,唐军占据的两府之地的百姓就有所不满。虽然这些普通百姓不至于和官府对着干,但是,很多北方两府的百姓,开始向南迁移,进入兖州军治下生活。当然,也有不少直接北上,入赵地生活。
在兖州和赵地治下,各地都有户籍司衙门,凡是新入境的流民、百姓,如果要在当地生活,要获得田地,都需要在户籍司办理新的户籍,随后才能分配田地。对于这些百姓,兖州军官府当然是全部接纳,毕竟,百姓愿意住哪,这是他们的自由。但这对于辖地较少的唐军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没了百姓,就没有兵马钱粮,这些,唐显很清楚。但他又不能直接谴责兖州军,毕竟,这也不是对方入境直接掳/掠而走。不得已,一面在边界加强查察,一面照会兖州军,让兖州军禁止接纳从北而下的百姓。对于唐军的要求,风子鸣自然是视若未见。
此外,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在和司徒雷的大战之中时,从幽州派出了的文官们,也全权掌握了兖州所有府县的治理权利和地方县兵、府兵权利。和赵地一样,在兖州,官府直接管理道村落一级,设立巡检司负责地方治安和监察。
而那些对兖州军不利的地方豪强大族,也在这半年之中,终于臣服。一来,一部分被兖州军给动用武力处理,或者派上征讨司徒雷的战场上一去不复返。另一部分,则开始进入商业渠道,获得另一方面的财富。正所谓生活就像强/奸,既然不能反抗,还不如去享受。这些豪强大户们,终于明白,这兖州军官府是牢不可破的。
当然,除了一部分适应现在的生活外,还有一部分则迁移至北方的唐军或者东面的徐州军境内。对于这些人,兖州军没有过多干涉,这也是兖州军毫不客气接纳两地百姓入境的理由。再说了,这些人走了,除了能带走能方便带走的钱财之外,田地自然就是吾主之物,成为官府所有。此外,这些人离去,还能减少那些不安全的隐患。总之,这些人的离去,对于兖州军官府而言,还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做的不错,兖州军发展到现在,已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了。毕竟,还不能直接将兖州和赵地拉在一起。”赵询笑着说道,对于兖州现在的情况,他自然是十分满意的。
风子鸣沉声道:“或许是因为我们这里和赵地走的太近,无论是唐军的唐显还是徐州的李炽,都对我们抱有极大的戒心。或者说,唐军和徐州军现在都隐隐有联手压制我兖州军之意。”
赵询点头道:“这些是一定的,毕竟,兖州军和我们赵地联系愈发密切,他们就愈发怀疑,害怕兖州军被赵军吞掉。现如今,除了北方赵军,西面雍军和南面的齐军,剩下的就是唐军、兖州军和徐州军三个较弱的势力。而兖州军又处在唐军和徐州军侧翼,一旦有变,二者就会陷入危机。他们防备,也是正常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和北面走的太过密切,最起码现在不行。普通商贸还可以,兵甲器具之上,一些物资是坚决不能从北面流入的。要是让他们察觉我们赵军和兖州军直接的关系,那可就是大麻烦,就算是他们怀疑,但也不能让他们怀疑到兖州军就是赵军的一部分,最多就让他们感觉,我兖州军后面有赵军做靠山,或者说,和赵军关系密切。”
风子鸣点了点头,道:“主上言之有理,确实该如此。不过,以属下猜想,此次主公来这里,定然能改变我们被孤立的局面。”
赵询哈哈一笑,道:“消息是你们发到幽州的,被你猜出来,也是很正常的。那么,你们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做?”
风子鸣面色一正,道:“赵军不动,兖州军联系唐军、徐州军痛击齐军。若有可能,也将去年在主上手中吃了大亏,被慕容成苦苦压制的司徒雷也拉下水。如此一来,赵军坐山观虎斗,狠狠削弱齐军。”
赵询抚掌道:“好你一个风子鸣,果然聪明,竟然被你猜出来个八九不离十。看来,一州主官不适合你,地方太窄了。”
风子鸣摇头苦笑道:“主上谬赞了,属下身为兖州主官,自当全力考虑兖州局势。而眼下和我兖州军相关的,也只有这么一件事。想得多,考虑的多,自然也就点出来最符合我们利益的一条。要是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眼前的局势,才是最大的失职呢。”
赵询沉声道:“此次兖州军的动向,就是如同子鸣所言,拉拢上唐军、徐州军和司徒雷,瓦解齐军。司徒雷依然老矣,据可靠情报,身体也差不多了。再加上背负弑君之名,儿子又忙着政权夺势,倒也不是我们最大的敌手。而这个齐王慕容成则不同,年富力强,占据大赵最为繁盛之地,哪怕是现在的赵地,也比之不得,最起码,基础比之差。故此,他使我们首要削弱的对象。”
魏东微微点头,道:“却是如此,去年慕容成征讨司徒雷不果,先见主上夺取并州和北塞之地,又大败突厥人,他就心有不甘。现如今,更是抛弃他那大义之名,欲对盟友下手。如果这兖州军真是其他人所控,只怕很有可能答应慕容成许诺的好处,拿下徐州。到那时,慕容成再攻克唐军,甚至迫降兖州军,将占据极大的优势。而我们又和司徒雷、突厥人都有极大的仇怨,就会陷入南北夹击的境地。所以,先对慕容成下手,最符合我们的利益。要是此次能将齐军打散,那是最好不过。”
赵询道:“既然大体方向你们都没有意义,那就以此为准。风子鸣,派人和唐军、徐州军联系吧。此外,也要拉上司徒雷。想必,对慕容成动手,他也是极为乐意的。”
魏东问道:“那我们如何回应慕容成?毕竟,慕容成声东击西,突袭徐州军,可是要从我们东南角而过。”
赵询沉声道:“答应他,不过,要让他多给些好处。至于从我们东南角而过,我估计到时候他的军队不会真的杀到两关之地前再向东攻击。只怕到了豫州,就会挥师东进。甚至是,在豫州之地,就会对徐州军出战之军动手。”
…………
“兖州军答应了?所要好处?一律答应。等到本王拿下徐州军,赵军和突厥人以及司徒雷开展之后,他兖州军还不是任由我们随意处置?”得到使者的回报,慕容成兴奋的大笑道。
“怎么?你们不高兴吗?有了兖州军的策应,我们行动更迅速,更快捷?”看到自己的亲信张图、钟炎和费斌都面带忧色,慕容成有些不渝的说道,“本王知道你们不愿意本王和兖州军联手,但是,你们也应该清楚。这兖州军一直被唐军和徐州军压制,还兵强马壮,我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徐州军,同时也削弱兖州军。”
顿了顿,慕容成接着说道:“另外,将兖州军拉进去,也是为了防止他们在我们侧后捣乱。同时,也是个司徒雷减轻压力,好让他对赵军下手。任何一支游离在外的诸侯,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隐患。现如今兖州李丰已经应允与我们联手,你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吗?”
张图脸色凝重的说道:“王爷,我们这突袭徐州军的行动,要的就是出其不意,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而现在和兖州军联络,势必将这机密之事泄露。我们这里能保证秘密不会为外人所察觉,但兖州军能保证吗?”
“这兖州军和赵军的联系极为密切,双方在贸易上有着很深入的合作,兖州境内,兖州军文武官员内部,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为赵军服务。我们不能不考虑消息泄露的危险,而一旦赵军得知消息,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还未曾可知啊。”
慕容成脸色微微一动,冷声道:“那以你们之意,现在当如何?已经和兖州军达成协议,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大军行动做准备,而不是再担心这些还未从发生的事情。兖州军之主李丰愿意甘心被赵军吞并?如何做他心中也应该有数。就算是他的麾下有赵军的人,现在的李丰,也该为了自己避开这些人。”
见慕容成如此说,张图等人也不好再多言。毕竟,他们的担心只能是可能发生的事情,眼前计划已经展开,需要他们的则是采取行动并获得胜利。但不管如何,张图等人,还是极度的感觉到不安。
…………
在慕容成获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