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子林叹声道:“主公放弃中原之地,主攻北方,甚至逐步击退外敌,从外族手中扩大势力。除了获得疆域、声望之外,也是为了让司徒雷放心的和慕容成拼斗啊。”
“不仅如此!”赵询沉声道:“如果我军现在搀和中部大战,就算最后获得天下,可那是也是精疲力竭,难以因对北方大敌。本王可不希望再出现被外族打上门的局面,也不希望出现和亲的局面。所以,本王先收拾的门外的贼子在和他们解决屋内的纷争。毕竟,国内算是兄弟之争,而外族,那可就不一样了。”
魏子林张了张嘴,半晌,感叹道:“主公心怀天下,他们莫与能比……”
…………
在赵询攻打定云、定阳两地的同时,司徒泰也得知了自己的处境。并州南部诸府,现在还在己方手中的不过只有两府之地,而且,还时时面临赵军大军侵袭的危险。
“司徒文,现如今本都督麾下还有多少人马?可调动兵力又有多少?”
“回禀大都督,并州南部之地我们只有一府半的地域尚在我军管辖之下,包括地方守备兵马,合计有五万八千有余,能调动人马只有三万余人。此外,如果大都督要调动人马撤回雍州,只怕只能依靠那我们从雍州带来的那一万五千精锐之士。”司徒文淡声说道。对于并州局势,他司徒文已经不看好了。
司徒泰深吸了一口气,道:“司徒文,你说,雍州来援的可能性又多大?我们……”
司徒文苦笑着说道:“大都督,并州南部诸地已经丢失大半,正兵大部被击溃、俘虏。虽然我们有几近六万将士,可大多都是地方县兵组织而成,不堪大用。就算王爷派出援兵,只怕也对我们没有什么效果。赵军大军云集,是铁了心要拿下这并州之地。而雍州之地东面则面临着联军猛攻,又能派出多少人马呢?王爷会在此时和赵询全面开战吗?”
“大都督,不管王爷派不派援兵,我们大败已经成为定局。如果派了,赵询更会大军压上,先解决我们,再应对援兵的。如果不派,那就该传令我们撤离并州,只怕王爷就会和赵询达成什么协议的。毕竟,赵询也不想让慕容成杀入雍州之地。”
司徒泰脸色狰狞,道:“如此说来,不管如何,我们都要撤离这并州之地喽?”
司徒文丝毫没有在意司徒泰难看的脸色,点头道:“如果大都督不想战死在这里,如果大都督还想坐上雍王之位,就必须撤离这里。当然,大公子和其余的诸位公子,只怕此刻也是希望大都督战死在这里吧。”
司徒泰怒声道:“本王子是并州大都督,并州之地丢失,本都督难逃罪责,你说,我要是撤离这里,回到雍州,还有好果子吃吗?我那几个兄弟,只怕只会落井下石。”
司徒文沉声道:“大都督,这并州之地的局势,所有人都清楚,失败,并不是大都督的责任。半个并州如何能抵挡赵询的全力攻击?而雍州之地为了抵御慕容成,那可是汇聚了三十万精锐大军,是雍州、凉州、益州、宁州诸州精锐兵马,还据有险关。可并州之地呢?半数被曹刚占据,还面临突厥人的压制。故而失败,非大都督之罪。毕竟,大都督也是新近到任。”
“只要大都督保全手中实力撤回雍州,王爷定不会怪罪。如果王爷有心要和赵询决战,那么,大都督带回去的兵马越多越好。如果王爷和赵询议和,那么,同样,大都督带回去的实力越强,就会对雍州防御越有利。并州至此此刻的局势,只怕王爷也希望大都督顺利折返雍州的吧。而且,属下猜测,王爷和赵询议和的可能性最大。此刻,不管是王爷还是赵询,只怕都是希望能压制慕容成。如果属下猜测属实,那么,王爷给大都督的撤回军令,也该从雍州发出了。”
司徒泰脸色变换不断,半晌,道:“会是这样吗?算了,不管如何,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来人,传令张典、张彻、林康、明经四人,让其扩充麾下之士,从并州军之中,抽取果敢之人,要有远离之心。将本都督亲卫军扩充至两万人马!”
“对了,司徒文,本都督发回洛阳的奏报早该到了,可为何没有传回指示?如你先前所言,不管如何,父王也该传回指令才是,为何……难道……”
司徒文眉头微微一皱,有些迟疑的说道:“大都督,这也是属下有些担心的地方。我们传回去的紧急军情和求援奏报,早该有回复了。可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回应。属下大胆猜测,这种情况只能有两个缘故。其一,那就是王爷已经确定了王世子之位,要将大都督的下一步行动交给王世子处理。也许,王爷希望大都督手中实力削弱,不至于影响到王世子的职权。”
“其二,那就是大公子……大公子是雍州大都督,在雍州之地的权柄最大。虽然不能说影响王爷的判断,但是,截断王爷发给大都督的军令还是可以的。毕竟,大公子在雍州之地经营多年……”
司徒泰脸色巨变,急声道:“那以你之意,究竟是哪一种情况呢?”
司徒泰不能不吃惊,按照司徒文的猜测,那他的局面可就不怎么好了,尤其是第一种情况,他司徒泰可以说,基本上就难以翻身了。
司徒文沉声道:“大都督,以属下之意,第二种可能性最大。要是王爷确定了王世子,也应该诏令各州大都督回洛阳,并将大都督权柄分散亦或者撤销,可我们并未得到任何散落的消息。虽然没有接到王爷的军令,可我们西临凉州,南部接近雍州冯翎府,我们的探子并未获得这方面的消息。可王爷的军令,大公子可是亲临参加议政,最为清楚的。”
“该死!传令下去,各部不得主动和赵军交战,亲卫军各部加速整顿,开始向南移动。”听闻司徒文的话语,司徒泰怒气勃发。





第690 定并州3


汾州府治所桢林县,自从司徒泰将并州大都督府移驻此地之后,这个昔日并不繁华的县城变得热闹了许多,当然,也骚乱了许多。
桢林县城中,到处都是身披甲胄的并州军士卒在来回攒动。但不管是巡逻士卒还是办理私事的士卒,皆是面带惊慌之色。这些士卒,除了部分是本地士卒之外,更多的还是从其余诸府县随着司徒泰撤离或者在赵军杀至逃窜至此的并州军士卒。
赵军屡战屡胜,打得并州军狼狈逃窜,这些并州军士卒不能不紧张。就连桢林县的百姓也减少了外出的活动,等待战争的最终结束。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赵军越来越近,使得桢林县进内多次出现并州军士卒闹事的行为。而司徒泰为了扩充自己的亲卫军队伍,抽掉了各部并州军士卒之中的精锐士卒,对于其余的并州军士卒,管辖的松懈了许多。也是因为如此,使得这里的百姓都很希望赵军早一日杀至这里。毕竟,赵军的军纪名声那是出了名的好。当然,更重要的则是赵军的新政对百姓而言,那可是极为优越的。
“魏大哥,这汾州府境内和其余之地一样,我赵地的钱币已经成了这里的主流钱币。”桢林县大街之上,一行人一边四处打量周围的情况,一边细声细语的交谈。他们则就是赵询派来和司徒泰谈判的魏晨等人。
魏晨笑道:“不仅是钱币,主公创出来的数字、统计方式、拼音识字之法,同样在这里流传开来。你们也看到了,我赵地商人已经是遍布并州之地了。可想而知,我赵地的一些东西流传有多么的广泛。此外,不仅是这里,中原之地,南方之诸州同样如此。通过商人,使得我赵地的很多情况为外人所知,主公的威名也随之传扬。要不然,现如今幽州之地哪来的那么多南方和中原士子来求官、求学呢?”
“魏大哥,通过两日观察和我们在前来此地的汾州府其余诸县了解得知,这司徒泰已经开始收拢兵马,已经没有和我军作战之意。看来,此次任务并不难完成。”一身穿武士服的青年淡声说道。此次岁魏晨一起来的皆是亲卫军和青年近卫军之中的佼佼者,赵询拍他们来和司徒泰谈判,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办事的能力。
魏晨点头道:“嗯,看来这司徒泰心中更看重的是雍王的位子。他也很清楚,手中没了实力,他将一无所有。毕竟,和我军作战,败局已经是必定的。对了,你们一路行来,也看到了这汾州府之地的情境,你们认为,这司徒泰会带多少部下才甘心离去?”
“标下认为,这司徒泰的目的就是带上他的亲卫部队,毕竟,现在在汾州府之地,司徒泰已经开始整顿人马。虽然表面上只是为了集结军队,做好和我军死战的准备,但观这里士卒慌乱且没有严格管辖的情况来看,只怕司徒泰已经做好了放弃这些普通的并州军士卒的打算。”一面色儒雅的青年笑着说道。
“标下也赞同李大哥的意思,大军撤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未曾得知我军行动的情况下,司徒泰必须留下掩饰或者拖延我军进攻的队伍。而并州军士卒大多都是并州之人,他们可不一定愿意随着司徒泰远奔雍州作战。尤其是这现在的并州军并非昔日的边军,他们可都是地方县兵和府兵组成,只是负责地方治安,家眷可都是在本地。虽然被编为并州军,成为正兵,毕竟时间并不长久。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在司徒泰撤离太原府之后,我军一至其余诸府县,并州军守军士卒就献城投降了。可见,这地方守军还不是合格的正兵。”亲卫军校尉萧衍沉声道。
随后其余诸人也各自说了自己的想法,都讲出了双方的利弊优劣,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也看到了司徒泰现在的境况。
魏晨暗自点头,对几人的表现还比较满意。他很清楚,自己主公让他们随自己来的目的。赵询有些扩充亲卫军,组建禁卫八军,和镇军形成内外两军,互相节制。扩充军队,自然需要大批的军官,赵询现在也开始逐步培养亲卫军和青年近卫军的佼佼者,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历练,以达到合格的将校。
“并州军真正的精锐一部分在定平之地,陷入我军包围,一部分已经一开始就在东部诸府县和北部诸府县被我军歼灭,现在留下的,驻守西部和南部诸府县的并州军,大部分都是司徒泰抵达并州,担任并州大都督之后,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为了击败曹刚,以达到掌控并州而临时扩编的,其实力自然要差上许多。好了,诸位兄弟,我们这就去见一见这并州大都督吧。早日让他回去,他安心,我们也高兴。”魏晨淡声说道。
…………
定平,现如今唯一不再赵军掌控之中的,位于并州中部之地的重城。在这里,现在还有着一万八千余的并州军和两五千余的并州北军驻扎。兵力可谓不少,但近日已经是风声鹤唳,杀气冲霄……
杨立很头疼,也很担忧和难以抉择。自从昨日从定云城和定阳城被释放回来的士卒进入定平之后,城中的局势就很微妙了。曹刚当即就气势汹汹的前来询问杨立是否与赵军有勾结之意,随后就开始调动城中军队,同时加大了对四门的守卫。与此同时,并州北军也开始在他的军营周围,加大了监视。
本来,自己的军营周围被人监视,这对于杨立来说,那是不能容忍的。可是,因为被己方士卒被赵询释放回来,还带着要让自己杀曹刚献城投降的意思。而曹刚麾下士卒无一人回来,使得曹刚怀疑自己和赵询又勾结。一下子让杨立处在被动的局面,使得他难以和曹刚解释清楚。
定平之地有两军,而己方势弱。一旦自己内乱,最后只会便宜赵询。故而,杨立才退让一步,任由曹刚如此做。但不管如何,现在的情况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刻,是战是降,他都要做出决断。
“将军,并州之地已经被赵王占据,大都督已经败退,就连雍王殿下也没有派出援兵之意。看来,这并州之地,怕是已经被雍王殿下放弃了。我们孤悬在外,四面皆是敌人,再和赵军死战,又有何意义呢?”杨立的族弟杨雄沉声说道。
“是啊将军,非时末将怕死。而是我们被赵军围困与此地之后,大都督一未曾发出指令,而未曾派人支援。我们已经被大都督忘记了,我们就是战死在这里,也不会有人记得。此外,自从被赵军释放的弟兄回来之后,除了让曹刚对我们严加防守之外,还使得我军士卒大都失去了战意。赵军之强,已经被这些弟兄撒播出去了,军中士气已无。”刚刚升任为裨将的秦陵也沉声说道。
和杨立不同,秦陵并非司徒泰铁杆亲信,他可是并州人士,没有为了不顾他们而逃的司徒泰拼死的意思。
“军中士卒和下面的人怎么看?”杨立没有直接做出什么选择。
“士卒们和低层军官大都有投降之意,赵军士卒的待遇可比并州军强多了,立功之后,更是不用多言。就是不想继续为军,做一普通百姓,也好过昔日在司徒泰统辖之下。故而……”秦陵直接说的,现在,他连司徒泰的名字都直接称呼出来。
一边的杨雄也点头称是,完全赞同秦陵的意思。
“你们二人见了赵军的使者?说实话,不要再在我们去打马虎眼。”杨立凝声说道。
杨雄和秦陵脸色微微一变,面面相视一眼之后,点头说的:“是的,我们见到了混在被赵军释放的士卒之中的赵询的亲卫军校尉。他们希望我们投降,不要再让更多的并州军士卒伤亡。同时,赵王也答应,不再计较已经的事情,任由我军士卒选择是否继续为军。而我们,也会按能力赋予职位。”
杨立淡声说道:“虽然没有给出什么优越的条件,可就是这样,才能让我们放心。对了,并州之地的情况他们是否告知我们?并州之地真的已经被赵军全部占据?”
杨雄道:“虽然没有全部被占据,但也差不离多少。此外,按照他们之意,雍王只怕已经开始和赵王展开谈判,而这并州之地,只怕就是赵王的了。至于我们,没有人会在意。最起码,雍王和并州大都督司徒泰都不会在意的。”
“他们希望我们如何做?和曹刚一战?”杨立沉声问道。
“他们希望我们打开城门,让赵军入城。如果不成,则就希望我们不参与由并州北军主要防御的南城和东城。”秦陵回应道。
“高明啊,现在让我们去打开城门,那机会是不可能的。城门周围皆有曹刚的人负责把手,而我们的士卒都和曹刚麾下的并州北军交叉布防在城墙之上,就是要起事,也不会在霎时间完事。真要是行动起来,只怕我并州军会首当其冲被并州北军攻击。到那时,赵军会不会猛攻城池,协助我们还两说呢。要让我们不管不顾南城和东城,看起来是为了削弱曹刚,何尝不是为了让我们两方之间产生难以解开的矛盾呢?”杨立喃喃自语道。
“大哥,究竟该如何,你也该给了章程。最起码,我们现在要做好准备。就算是要战斗,也要做好战斗准备,要和并州北军花开矛盾,据城死守,大不了就为了司徒家战死罢了。可你这样没有一个准确的信息,才使得我们一面受到曹刚的压制,一面还对局势产生极坏的影响。别的不说,就是再这般下去,只怕我军士卒没等赵军攻打,就已经土崩瓦解了。大哥,现在我军之中,不少军官将校都开始和赵军的人接头了,他们也是并州人,在赵询的亲卫军军官和我军被释放回来的士卒的劝说下,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杨雄急声说道。他是杨立的族弟,自然是支持自己的大哥,也不希望自己的大哥迟疑不决。
杨立脸色一冷,厉声道:“什么?赵军的人马已经开始和我军的军官将校会面了?该死,本将军就不该然他们随意离开军营的。传令下去,各部士卒,全部在军营之中整顿士卒,准备备战。记住,小心曹刚的人。”
“我们要和赵军死战?”杨雄和秦陵脸色一变,齐声说道。
杨立摇了摇头,道:“不,等到赵军来了再说。但不管如何,我们不能再让赵军的人和我们的人见面了。你们别忘了,曹刚的人也在监视着我们。可别到时候我们还没有准备,还没有做出决断,就先被曹刚给突袭了。既然曹刚刻意针对我们,我们也无需对他客气。让士卒们都呆在军营之中,除了必要的守城任务之外,我们不要去理会曹刚。既然他不相信我们,就让他们去和赵军死拼去吧。”
第二日上午,赵询大军云集定平县南城之外,随后就四面合围,将定平团团围住。十余万大军云集成为,声势震天,让守军为之胆寒。
安营扎寨之后,赵询位于大营之中,淡声道:“这定平县被这两部军队折腾的挺厉害啊,这城防,丝毫不必一州治所差了。要强攻,如果城内两军配合的好的话,没有一两万伤亡,没有十余天的猛攻,怕是难以破城啊!”
杨虎振声道:“属下攻打定阳城之时,守军可并不怎么能守啊,这里城池虽然坚固,应该没那么难吧?”
张元静笑道:“杨将军有所不知,这定平县可与定阳、定云二城不同。定阳城、定云城都是小城,这定平县可是昔日作为边军运输粮草的中转站,原本就城坚池厚不说,城中应该还有不少的粮草和守城器械囤积。此外,这里还有两军主帅坐镇。但定云城和定阳城却在我们围困之后,只是两座被孤立的小城,故而两城守军在得不到支援的情况下,被我们一攻而下,当然,两地没有足够的守城器械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在这里,据我们所知,这曹刚为了得到这里百姓的支持,可是散出去了不少的钱粮,这都是曹家自己的。此外,这里的并州北军可都是曹氏的宗族私兵,但无一不是精锐之兵。并且,这里的军队都是正兵,也要比之定云城和定阳城兵力多了数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赵询笑道:“怎么?杨将军三日之前还没有战个痛快?不要着急,天下战乱四起,想要平复,还早呢,战争,也多着呢。”
杨虎嘿嘿一笑,道:“属下还是感觉正面搏杀来的爽快,当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最好的了。只不过,就怕这里解决完了,并州之地也没得打了。”
张元静摇头笑道:“好你个杨将军啊,你这分明就是想要去羌胡之地或者北方突厥草原参战,还找什么借口啊!”
赵询笑道:“那好,并州之地平复之后,不会让你留守这里的,无论是羌胡之地还是突厥草原,都会有你打得仗。对了,诸位,你们看,如何行动才能让我们以最小的损失拿下这里?据我们的探子回报,城中的粮食,那可是足够他们半年之用,可是,我们这十余万军队可是不行。再者,这十余万军队之中,还有小半数是辅兵。要是在这里僵持的久了,对我们而言,那就是浪费粮草物资。”
“围而不攻,散播谣言,可乱其心!攻其强者,若其军,乱齐心,使其内斗,十日之内,可使其内部纷乱,到那时,我军自可以轻而易举拿下此地!”张元静言简意赅,直入中心的说道。
魏子林也点头道:“我们可以从明日起轮流攻打南城,其余三面围而不攻。重器械,轻伤亡,以耗并州北军之兵。与此同时,散播我军已经攻克并州全境的消息。三日之后,可散播我军和并州军合作,可以削弱并州北军的消息,并延伸流言蜚语与杨立。十日之内,定能有所收获。”
“好,就这般做,杨将军,虽然不能尽兴攻城,就当是练兵吧,让各部轮流攻城,以投石车和床弩为主,弓弩手为辅,展开攻城。”赵询沉声说道。
攻城第三日,赵询得到了邓忠尧带回来的消息,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何谈成功,也就意味着他从司徒雷口中夺得了并州之中,还让司徒雷和慕容成对立了起来。如此,时局的变化正在按照赵询和军务司诸军务使计划的那般移动。也让赵询依旧置身于事外。
攻城第五日,也就是九月十三日,司徒泰和魏晨谈妥,愿意带着一万八千亲卫军士卒和随军粮草退出并州,将并州之地彻底交与赵军。得到消息的李怀远、秦道林和薛青澜三部军队立刻接管了汾州府和长平府两府之地。至此,赵询基本之上就从司徒雷手中夺取了并州全境。接下来,除了这定平之地的数万敌军残部之外就是开始展开治理了。




第691 定并州4


“妈的,大将军,今日我军又折损了六百余人,这赵军的投石车和床弩是在太犀利了,我们根本不是对手。特别是他们时不时的突袭猛攻和那猛然来一下的震天雷,士卒们已经有些苦不堪言了。”并州北军大将军府时不时传来怒骂一声。
“大将军,这城中的留言不能不防啊,到现在为止,我军已经折损了不少将士了,现在我军上有两万出头,已经折损了四五千将士。而并州军只不过折损了两千不到,上有一万六千余人,兵力差距不大了。在这般下去,我们迟早会损失到比并州军还要少的境地。”
“是啊,赵军猛攻我们驻守的南门,收到损失的大都是我军士卒。而并州军却在城中养精蓄锐。据探子回报,现在的并州军都在军营之中严加防备和加紧训练。这并州军驻扎在城中,除了防备我们还会有谁?大将军,不能不管不顾啊。”
“好了,曹风和曹智留下,其余的都退下吧!”坐在主座之上不言不语的曹刚冷声说道。现如今的曹刚,可比当初在并州北地之时差远了。昔日豪气干云,一地霸主。现如今,曹刚已经是胡须拉碴,满脸疲倦之色。
等其余诸将退下之后,曹刚略显沉闷的说道:“把你们探查出来的消息说一说吧,哎……我曹氏一族,竟然落败如此啊!想当初……想当初本将军也拥军十余万,纵横并州北地,可如今……”随即,曹刚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曹风沉声道:“据属下所探,这杨立只怕已经有投降赵军之意了。此外,自从上次那些被赵询俘虏的并州军士卒被释放回来之后,不少赵军探子也随之混入城中,开始和并州军的军官将校秘密接触。虽然后来杨立严令麾下将士不得随意出营,但是……但他并没有派人捉拿这些赵军探子,也没有处置麾下和赵军探子接触的军官将校。”
曹智冷声接口道:“不仅如此,这并州军的军官将校还阻碍我军士卒缉拿这些赵军探子,此外,还暗中隐藏对方。这杨立及其并州军,绝对是我们的心腹之患。”
“那并州之地的局势呢?你们探查的情况如何?真如赵军所言,整个并州已经被赵询夺取?”曹刚没有理会关于并州军的消息,反而询问道。
曹风脸色一僵,涩声道:“回禀大将军,如果不出意外,恐怕就是如此。虽然现在我们尚未得到最近的消息,但是,我们已经能确定,赵军已经将并州大都督司徒泰击败。而并州大都督司徒泰已经狼狈而逃至汾州府之地。在数日之前,并州军在并州的辖地只有两府不到的地方。而雍州方面,却没有任何异动。”
曹刚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黯淡的说道:“看来,这司徒雷是将并州给放弃了,他不同同时面对两个强大的敌人。看来,并州最终还是落入赵询之手了啊。”
曹智见曹刚情绪低落,急声道:“叔父,虽然现如今并州是赵询占据优势,但并不代表着司徒雷就甘心将并州丢与赵询。此外,突厥人也不甘心被赵询突袭且损兵折将。只要我们坚持,要不来多久,赵询就面临南北夹击的境地。到那时,我们处于并州中部,定能趁势而起。叔父,你不能失去信心啊。”
曹刚惨笑一声,道:“南北夹击?趁势而起?你呀,还是不要安慰我了。对于眼前的情况,你们二人应该很清楚才是。现如今已经快是十月了,姑且不谈突厥人有没有从上一次赵询的突袭之中恢复过来,就是天气,也不适合突厥人再次南下入侵。再说了,这薛捏可汗只怕更在意的是他在北方大草原的统治地位吧。”
“至于司徒雷,他现在巴不得赵询不要主动攻击他,而不是去挑衅赵询。别忘了,慕容成可是急不可耐的想要杀入洛阳,坐上那九五之尊之位。故而,司徒雷的重心还是在东面。起码,在明年春天之前,他是不会对并州有一丝一毫的其他想法的。你们二人说,我们还能坚持多久?十天?半个月?就算是司徒雷和突厥人现在行动,赵询此人,也是绝对会先解决我们的。孤立无援,孤立无援啊!当初和突厥人合作,已经是大失民心,这才使得我们败得一塌糊涂,就是有机会,也难以成事。别忘了,为了得到这城中百姓的支持,我曹氏一族付出了多少财物。”
“也是因为如此,赵询才不愿意接纳我们的投降。他想让我们成为宣扬他仁义爱民的手段,否则,我们手中的两万精锐士卒,他绝对会乐意接纳的,绝不会强攻,而是已经派人来劝降了。”
曹刚的话语之中,还有着一丝丝的后悔之意。至于是真的后悔与突厥人勾结还是怕死,那就只有他本人清楚了。但是,有一点很清楚,曹刚已经明白,赵询怕是没有招降他的意思。否则,城中的赵军探子不会只和并州军联系,而不与并州北军联系。无他,并州北军之中,军官将校皆是曹氏族人,而士卒也是曹氏家奴私丁,对曹家极为忠心。当然,如果守城失败,守将被杀,普通士卒投降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单独劝服个别士卒,效果并不大。
“罢了,说这些都是无用之语。曹风,立刻去给杨立传信,让并州军协助守城,最起码,要派出半数军队协助守城。既然他杨立不仁,也别怪我心狠,接下来,就开始消耗并州军的士卒吧。”
“曹智,加大城中的监视,但又来历不明之人,一律格杀勿论。此外,张贴悬赏令,悬赏那些赵军的探子。此外,让左营和右营士卒监视并州军大营,但有异变,格杀勿论。赵询,向取我曹刚性命,我也要让你崩掉几颗牙。将我们训练的青壮也编入军中,加强我们的实力。还有,向城中百姓宣告,赵询不接纳城中军民投降,有意破城屠城,以宣誓赵军军威。”
“让亲卫营巡视全城,但有议论降敌之意者,一律拿下,编入死奴营,在南城守城。对了,将城中监狱的囚犯和我们主掌此城之后拿下的欲与赵军勾结之人统统编入奴隶营,让其守城,让他们和并州军一起消耗赵军士卒和箭矢吧。”
曹刚毕竟是昔日边军大将军,虽然先前情绪不高,但一旦做出决断,立刻就变成了杀伐果断之人。
杨立虽然有意向赵军投降,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做出最后的决断。或许,在他看来,赵询还是有利用他们并州军和并州北军消耗内斗之意。故而,自一开始他就处处退让。这一次,虽然曹刚让他派军协助守城,他也没有过多考虑。在他看来,曹刚守卫南城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不过,杨立没有想到,此刻的曹刚已经有了将并州军当做炮灰之意。和并州军一起守城的并州北军士卒,绝大多数都是囚犯和在曹刚接管此城之后,有意投降赵军的城中百姓。其中,还有不少是大族之人。这些大族,也不过是认为赵询占据并州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想早一些和赵军搭上关系,好获得好处,结果却被并州北军给拿下了。
…………
“主公,好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