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逐鼎-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都是徐州军派来与唐大将军联盟,准备南北夹击,对方我骁果军和青州府军,你说,我能放开对你水域的封锁吗?唐大将军,是不是真的要和谈,就看你的了。”赵询冷笑着说道。
唐显脸色骤变,这赵询分明就是让他与徐州军划开联系。要和谈,可以,先消除你们之间的勾搭再说,否则,我感觉到压力太大。
赵询看也不看唐显,侧目看向湖中的金鱼,并将一边的鱼食散入水中,看着各色鱼儿争相竞食。
曹斌皱眉道:“唐大将军,大都督所言属实?你欲和徐州军联盟?一南一北,还真是看得起我这青州之地啊!没想到,真是没想到,昔日死敌,今日竟能联手合作。看来,你们对我这青州是势在必得了!”语气之冷,唐显听得很是清楚。
“哈哈……我岂会和一叛军合作!来人,把他们给我拉下去,斩!”半晌,唐显忽然大笑道。
李延宗闻言,大吃一惊,道:“唐大将军,我是李帅的侄子,你不能杀我!”
唐显脸色微变,但还是不改决定,狠狠一挥手。顿时,随着唐显而来的护卫将这十余人拉了下去。
“魏东,让我们的人将那三百人一起拉出梅园,交给唐大将军的部下,让他们处理干净!悬其首级与城外,发布通告,就言,有人意图对唐大将军不轨,被唐大将军就地格杀!”末了,赵询又笑道:“曹都督,我越俎代庖,不会介意吧!”
曹斌笑道:“无妨!”看着唐显那难看的脸色,曹斌不由一阵畅快。当初可是唐显威逼青州府军,差点和府军干起来,还是东莱府骁果军相助,才没能战开。结果就导致了卫军大举突袭东莱府骁果军,大战至今。抛开其他不谈,曹斌对骁果军还是挺有好感的。尤其是他现在对自立为主已经不抱希望后,也没有和骁果军一较高低的心思了。
唐显哪里不明白,这赵询的意思就是让他继而徐州军正式决裂。在剧县,铁定有徐州军的探子。想想看吧,唐显将徐州军三百余分部在青州的探子给做了,还不让李炽心疼一阵子?这探子可不是好安排的。
第523章 三方会谈2
虽然心中愤怒异常,但唐显还是没有多说什么,现在,最重要的是和赵询达成和谈协定,其他的,此刻的他,已经顾不得了。
“赵大都督,既然你不同意我的条件,那里的条件是什么?”唐显冷声说道。
赵询笑道:“卫军无故攻打我东莱府骁果军,近三个月之中,光是东莱府一地,我骁果军全军就折损四五万人。让你们留在青州,实在祸患不小。”
唐显呼的战起身来,冷冽的盯着赵询,沉声问道:“赵大都督这话什么意思?”在唐显看来,赵询的话,很明显,就是卫军不能存留在青州。那这岂不是意味着,赵询有意要清除青州的卫军。
赵询淡淡的说道:“没什么意思,我要说的很简单。我们可以和谈,但是,你卫军不能留在青州。就你卫军现在的状况,也赔偿不出什么东西了。青州虽然不能呆,但南面的徐州、兖州,都是可以为卫军立足之地的。”
唐显厉声道:“赵大都督这话说着玩的吧,徐州?那可是徐州军的地盘。兖州,那时朝廷的辖地,你让我去争夺?你这分明就没有和谈之意,你在耍我?”
赵询不由的摇摇头,道:“我原本以为唐大将军是一个有野心的将军,甚至是枭雄。但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唐显冷声道:“这点,不用你操心。”
“卫军留在青州东部的高密府和东莱府又有何用?南面有我骁果军驻守,东面则是青州府军,再东面则是冀州,那则是我骁果军之辖地。你说,四面皆敌的环境,你能成长?好吧,我说直白些,你认为我们能让你在这里发展壮大?就算我们让,就凭这一府半的辖地?”赵询冷笑道。
“兵马钱粮,都脱离不了地盘。有了地盘才能再谈其他。徐州军怎么了?徐州军也是从一府之地发展起来的。只怪当初你们卫军一战大败,使得徐州军才有今天主政一州的能力。他李炽能占据徐州,难道你唐显就不行?”
“兖州?朝廷?唐大将军,你现在眼中还有朝廷吗?就算你有,他们认可你吗?你这两卫卫军的番号都已经被朝廷剥夺了。换句话说,你这几万卫军士卒,已经成为和徐州叛军一样的存在了。”
“现如今,徐州军正在兖州攻伐,欲要在兖州扩充地盘。但慕容成则令扬州大军,开始从南面进攻。现在,徐州、兖州,都是纷战之地,也是最佳获取的时机。”
说到这里,赵询也就不再开口了,如果唐显还不明白,他就是白说了。
唐显自然明白赵询之意,他唐显想要成为独立自主且不收人钳制的势力,就必须有自己的地盘。而青州,显然是不可能了,这里,已经被赵询预定了。但南面的徐州和兖州,都是其最佳的夺取之地。而现在,真是夺取的好时机。
唐显缓缓坐下,不由的开始深思。而一边的曹斌和王延卿,也暗暗吃惊。赵询这是在做什么?分明就是鼓动各方势力,纷纷占地独立。
唐显有些心动,他不得不承认,赵询言之有理,说到他的心里去了。此刻,他手中有兵但没地盘,没地盘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壮大,最后也就代表着阿塔原本的野望是不能达到的。但他同样有顾虑,现在他手中没有足够的粮草,没有军需补给,如果贸然进入徐州、兖州,一个不好,极有可能就此烟消云散了。
“这个事情我需要考虑一下,明日再谈!”半晌,唐显闷声说道。
“也好,那就明日继续!”赵询笑着说道,对于唐显如此反应,赵询倒也没有感觉到意外。这毕竟不是一般的事情,这关乎唐显及其部下的命运。但唐显还是说道:“唐大将军,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只有拼搏了,争取了,成与不成,都不是最重要的。”
唐显愣了一愣,没有说话,反而向曹斌告辞一声,转身离去。
赵询也道:“既然如此,那我也走了,明日继续。”
看着离去的二人,曹斌皱眉说道:“让卫军离开?还南下徐州和兖州?他就不怕这唐显和李炽联手?这不是给自己树立敌人吗?”
王延卿沉声道:“是在给自己树立敌人,唐显和李炽联手的可能性也很大。但两人真正真心合作确实没有。两个野心勃勃的人,聚到一个地方,你说会有什么结果。两个相斗的敌人,还不是赵询的对手。”
“两虎相争!我明白了!徐州是李炽的地盘,是他一手打下的,兖州则是徐州军向往发展的通道。唐显南下,无论是攻占徐州还是兖州,势必要和李炽对上,如此一来,二人势必交恶。在赵询正式南下之前,两人绝对是敌人,而不会是友军。”曹斌沉声说道。
王延卿道:“是啊,看起来不打眼,李炽这次要被赵询玩了。李炽发军,拿了兖州一府之地,当即就遭到齐王大军反击,围剿,现在正顾不得其他,正是唐显一争的好时机。如果不出意外,唐显会答应的。正如赵询所言,留在青州,一点发展的余地也没有。如果不想困死在青州东北,只能移师南部。”
第二日,三方再聚梅园凉亭。
“怎么样?唐大将军,考虑的如何了?”赵询一边逗弄着已经长大的毛毛,一边笑着说道。
看着一只大老虎在赵询身边像小狗一样撒娇,唐显和曹斌等人都有些傻眼。现在养宠物的不少,但大多都是鹦鹉小狗等,还没看到谁将老虎当宠物养。
“我卫军可以迁出青州,但是,无论是徐州还是兖州,都不是轻易攻占的。我需要在青州有一个暂时的后方。”唐显看了看赵询脚下打着哈欠,但时不时对着他发吼的老虎,闷声说道。
赵询哈哈一笑,道:“这事,你要与曹都督谈。无论如何,你卫军是不能留在青州。”
见赵询就这样把自己抛开,唐显不由暗恨。
随后唐显有何曹斌相谈,曹斌答应暂借琅琊府与卫军。但卫军要将高密府、胶东府等地的官员一并带走。当然,这些官员并不是真的是卫军的人,曹斌需要的是,卫军替自己将这些不听话的官员清除掉。如此一来,不仅能接手卫军之地,还能不用亲自动手,清除那些不遵自己号令的文武官员。
在青州诸府,不服曹斌的官员多了去。武官还好些,直接处理。但那些文官,除了牵扯身后一大批大族外,还有不少名声不错,可偏偏是茅坑里的石头。对于这样的情况,曹斌也有些憋屈,现在有了卫军替自己下手,何乐为不为?
虽然知道曹斌此举的意思,但唐显不得不从。南下琅琊府,还要沿途经历多处地方,这些地方的官员,同样需要他卫军处理。如此一来,青州上下,势必对他唐显没有什么好感,他唐显也无法对青州再有谋夺的意思。
“既然唐大将军愿意迁移,那准备如何迁走?”赵询见两人谈妥,不由的笑道。
唐显闷声道:“大军暂时不动,我需要向曹都督暂借一万府军衣甲旗帜。先行南下,等南面安稳之后,大军再全军迁移。”
“好算计!”赵询不由暗道。从唐显的话中可以听出,这唐显是准备先派出万人军队,南下对徐州或者兖州采取行动。因为南面是青州府军的辖地,所以,他想借助府军这杆大旗,突然袭击,对徐州或兖州发动突袭。
“可以!”曹斌也知道唐显的意思,自然明白唐显此举想要制造的效果。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难题。
“赵大都督,我卫军补给不足,还劳烦你松开海域封锁,让我们补充应有的物资。”唐显又对赵询说道。
“可以,除了军队,过往商船,我们会给予放行的。当然,税收还是要缴纳的。”赵询也不刁难,开口说道。卫军补给困难,赵询岂能不知。就连自己,同样是如此。再说了,商船来往,还能增加自己的税收,何乐不为。
“赵大都督!此次,你赢了!”唐显盯着赵询,冷声说道。
“不敢!唐大将军不也收获不小!三个月的大战,这数万卫军才算是唐大将军的部下,而不是朝廷或者慕容成的部下了吧。好唐大将军相比,我骁果军才是冤枉,平白无故的和你大战一场,损兵折将不说,还没有任何好处。”赵询淡淡的说道。
唐显冷笑道:“没有收获?那冀州是怎么回事?还有这青州……不由把我当白痴!”
赵询笑了笑,没有说话。唐显所言不假,如果真的能选择是否让唐显攻打东莱府,赵询还是会选择是的。唐显一动,天下格局一边。骁果军还顺利的拿下了冀州全境,此外,北方诸胡更是奉了自己的诏令。其中,让赵询最为满意的是北方诸胡的臣服。这征召其士卒只是第一步,只要这第一步迈出去了,后面的还会难吗?
因为唐显的私自行动,使得慕容成的实力大减,起码比之以前,弱了不止一筹,短期里,再也无法对自己造成重大威胁。也使得南方诸州,纷纷异动。上面的实力压不住了,下面自然就有了心思。远的不说,就是各州之地,纷纷有造反义军。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连番大战,各方纷纷扩充实力,造成百姓苦不堪言,结果就揭竿而起了。而各州府也接着这个名义,私自扩充自己的军队,对上面任命的官员一律排除在外。现在,无论是慕容成还是司徒雷,都在忙着清理自己的后花园,对于骁果军和青州之事,则是有心无力了。
三方势力首脑,就在剧县留了三天,外界谁也不知道三人之间所谈内容,随后各自离去。但唐显在归途之中,还是遭遇了刺杀。
行刺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徐州军在青州的探子。这唐显一举干掉了徐州军密探三百人,连李炽最为宠爱的侄子都给做了,徐州军青州分部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就接二连三的对唐显进行刺杀,唐显烦不胜烦,一怒之下,给了卫军下令,对卫军辖地的徐州军密探来了个大清洗。
赵询听闻唐显的举动,不由微微一笑。在这些行刺之人当中,徐州军有,但不多,大多数都是鹰眼司和暗影司所为。借着徐州军的身份,对唐显进行刺杀,当然,不是真的杀掉。以唐显这般傲气的人,岂能忍受毫无休止的刺杀。将原本心中还想和徐州军解释的心思彻底压下,让部下对徐州军派来的探子进行了清除。他南下之后,势必会和徐州军对立上,双方在短期里,是没有办法和解的,唐显也不是怕事的人,连骁果军都敢动,更何况你一徐州军。
第524章
“主公,东莱府的五十余大户都被带来了,背叛我们的十三家也被唐显送来了,你看……”
赵询放下手中关于中原的奏报,笑道:“至于那追随我军的五十余大户,就替代灵州府原本的商人们吧。为了表示他们的忠诚,一年半税!三年里,八成税收。告诉他们,虽然减税,但行商该遵守的还要遵守。此外,灵州府所需物资,也可以从这些人处购买。”
“这五十余户算是发了,和东莱府丢失的相比,这获得的可比丢失的要值钱多了。”魏东感叹道。这话倒是不假,为军队提供物资,哪怕是赔钱,只要赔的不是很多,也会有人做的。换句话说,他们身后就有了一层保护伞,虽然不敢说,这保护伞让他们无所忌惮,但却可以让他们免遭一些人的刁难。
赵询道:“这是他们应得的,再说了,灵州府孤悬在外,军需需要水军运输,但粮草和一些平常用品,就不用劳烦水军了。水军是军队,可不是辎重兵。而我们也需要有人去做,同时也能让一些人知道,为我骁果军做事的人,我骁果军不会忘记。”
“至于那十三家,交给李凌风处理吧。”赵询淡淡的说道。因为这十三家的出卖,使得第八府军基本上全军尽殁了,交给第八府军,也算是最合适的。
“给各军传令,第八府军、第九府军,和我部汇合,准备撤离青州!”
“撤军?现在?”
“现在!”赵询沉声道:“数万大军在外,后勤压力太大。除了青年近卫军第一府军留在灵州府外,其余各军退往冀州。现在卫军也开始行动了,我们无需在此久留。”
战争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发号施令就行,打仗是小事,更麻烦的则是后勤补给。动辄几十万大军,百万大军出动,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在这跨地征讨,更是难上加难。赵询可不想将囤积的物资无故浪费在这上面。
…………
“唐老头,你把徐州军的使者杀了?”
“杀了!当时也是没有办法!”唐显淡淡的说道,对于徐州军,现在他已经并不看重了。毕竟,马上就要成为敌人了。
“那你怎么还下令清剿徐州探子?留着他们,岂不是更好?我大军行动,起码也能迷惑李炽。”沈源和皱眉说道。
唐显道:“我岂能不知这是骁果军的阴谋,既然都动了李炽的侄子,这些人留下,也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反而会导致我军的调动被其发现。这就当是是卖曹斌一个好吧,怎么说,我们还有占据琅琊府一段时间。老沈,这次虽然栽了,但不得不说,这赵询说得有理。此次行动,你做主将。”
“也好!”沈源和也不含糊。他知道,唐显要留在这里露面,让南面的人认为,唐显只是和骁果军达成了停战协议,并无其他。
“目标呢?兖州还是徐州?”
“当然是兖州,徐州李炽对徐州的掌控力太强,哪怕是现在遭遇两面围攻,但已经布重兵与北,防备北方的骁果军。我们去了,定要与之大战,如此,不合算,也算是如了赵询的意!唉……无论如何,都是如了赵询的意啊!这小子……”唐显有些憋闷的说道。
“此次的目标就是兖州的东平府,东平府下辖十三县,算是兖州较大的一府,其也与徐州相近。若是徐州军不敌齐王军,那我们也可以转而南下徐州。当然,我们也可以和李炽联盟。想来,以李炽的精明,不会看不到骁果军的压力,哪怕是我与之敌对,他也不会轻易动兵来攻,否的话,徐州可真要是四面皆敌了。”
“唐老头,你见过赵询,其人如何?”
“圆滑!当然,要是算上其平日的表现传闻,还要加上狠辣凌厉。不得不说,如此年轻,竟然玩出这么大花样,不得不服啊!正如赵询所言,我们老了!”唐显苦笑道。
…………
骁果军大军后撤了,大战三个月之后,与卫军停战。至于骁果军和卫军究竟以赦免条件达成停战协议,外人不得而知。
赵询留下青年近卫军第一府与灵州府驻扎,其余各军以此撤往冀州。骁果军从卫军口中夺下的琅琊府、高密府先后交还与青州府军,随后撤离。在外人看来,骁果军此战似乎没有捞下什么好处,就是大败了卫军,使得卫军折损更为严重。
曹斌也逐步开始接手骁果军退出的地盘,对各府县实行统治。对于原来的官员,早就被骁果军给抹得一干二净了。当然,不是说被杀了,而是被罢免了,甚至是抄家了。一些罪大恶极的官员,也被骁果军当成卫军同伙给法办了。总之,曹斌接手的都是比较干净的地盘,只需要任免官员即可。
一番大战,青州各府的百姓也苦不堪言,流离失所的百姓更不在少数。按照赵询的意见,曹斌对这些战区百姓,减免了赋税。
听闻骁果军和卫军停战,李炽、慕容成、司徒雷都有些不甘心,但他们的手也伸不到青州去,只能望而叹息。其中最为恼火的就是李炽,本来还欲和卫军结盟,暗中协助唐显。没想到唐显反将其派去的使者击杀,更是将其在青州的情报网络打了个稀里哗啦。
李炽更看到了水军的强大,其派往青州的多艘支援卫军的物资商船,皆被青州水军缴获,损失不小。如果自己也有水军,岂会如此被动?当即,在一边和齐王军开战之际,一边让部下组建徐州水军。除了战争之利外,其也看到了水军带来的好处,过往船只,都要去那里交税,这可是一比大收入,财力贫乏的李炽自然也有些心动。
撤回冀州的赵询在冀州各府齐齐巡视了一番,对冀州各府有了基本的了解。
“让各府县加速对当地田地的整顿,还有,现在东面的青州、南面的兖州、徐州都在大战,逃往的流民和其的多。让各府县不得拦截灾民入境。我观与青州、兖州相交的府县,皆在阻拦流民入境,这是怎么一回事?不是说了吗,不能阻拦流民,我们要接纳他们,哪怕是将其安置在北方的北定五府和东三府之地,也好过让他们饿死在外边强吧!”赵询皱眉说道。
“主公,这冀州南部诸府,皆是我军新近拿下,还未完全掌控,再加上田地分配之地,一时半会,也难以接纳太多流民啊!大规模流民迁移,难!”在冀州负责统领全局政务的裴毅苦笑道。
赵询道:“我观冀州南部各府县,官道久未休整。不若这样,招流民以工代赈,让其修路养活自己。随后诸部北迁。现如今战事已休,青州大军无需粮草补给。从冀州运来的粮食,暂时就当做救济灾民所用。”
“还有,给各府县大户、地主以及大商人法令,让他们协助。这些人家,各个家中存粮无数,也该为百姓出点力了。是人都会犯错,我就不信了他们各个都是圣人。将他们以往的罪责都给我翻出来,下发到其家,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让我们的人,都弄起其家产,都给他们一个额数,让他们以天下百姓为重。”赵询冷声说道。
如果在平日里倒也罢了,但在这种时刻,对于这些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富户,赵询可是没什么好感。又不让你捐献全部家产,只是支援部分,就可以活命无数。还心有不愿,不整你整谁。
“这样吧,对于那些表现好的,一律在各县书碑文以铭记,做功德碑。各地商人表现良好者,可减免一定的税收,甚至可以成为官府指定的官用商人。如此一来,应该让一些人心甘情愿的付出点什么吧!”赵询沉声说道。
“主公,那这三万靺鞨兵该如何处置?”政务说完了,军务又有问题了。
“你们认为呢?”
“要不就留下吧!让他们为我们作战,岂不减免了我军的折损?”裴毅笑道。
李怀远道:“不可!如此一来,只会让我军依靠靺鞨兵来作战,最终导致我骁果军麾下的靺鞨兵越来越强,而属于我们的军队惧怕牺牲,会越来越弱。”
司徒亮也点头道:“我赞同李大人的意思!其职能成为我军非常规军队的一员,但不能代替我骁果军士卒。当然,如果是征讨北方诸胡,到是可以让他们作为先锋。此次大战,三万人,已经折损一万三千有余,可以说是折损了近半。但这剩余的靺鞨兵也看到了我骁果军士卒的待遇,其收获同样不少,虽然不如我骁果军士卒,但比之其在部落,强多了。”
第525章
“我们与之各部有约定,战罢,让其回归,我们不能不守约。这只是第一次征召,当然以后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我们不能因为此次的失信,而让各部首领心怀不满。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这些人用这些借口鼓动各部族民。”司徒亮沉声说道。
说起各部首领,赵询想起自己答应辽东国国王受封一事。本来呢,赵询是想借着北方诸胡臣服的意思,向朝廷讨要一分诏书,诏封辽东国以及自己封下的室韦中郎将。但现在自己也被朝廷剥去一切职务,成为了明诏喊打的逆贼,这赐封之事自然是无法成功了。
赵询道:“让存活的万余靺鞨兵各归各部,该发放的赏银一律发放。另外告诉他们,如果愿意继续为我骁果军效力,就让他们脱离部落,去参加靺鞨八旗吧。”
经过三月的战斗,这些靺鞨兵也知晓了骁果军的军规,也知晓了骁果军士卒的待遇,不少人都曾经询问过骁果军军官,能否让其留在骁果军。这些靺鞨兵来自三部,除了辽东国的士卒算是国家常备军外,其余的都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过的并不怎么样。现在骁果军如此好的待遇,让他们有了留在骁果军的念头。
自己的骁果军正规军之中,可以吸纳少量的外族人,但绝不会大批吸入。这些存活的士卒,确实是不错的士卒,留给各部有些不妥,李怀远就曾给赵询建议,让其劝说这些士卒加入靺鞨八旗。
靺鞨八旗、契丹八旗,都是外族军,但却是掌控在赵询手中。除了要遵守骁果军定下的军规外,其基本上就与原本的部落脱离关系。最让赵询满意的是,这些士卒基本上都驻扎在各部或者各部边界。其所消耗的物资补给,军需类是骁果军提供,但日常生活所需,就是各部提供了。这样用他人的粮食为自己养兵,何乐不为?
“好了诸位,冀州拿下了,但并不代表没事了,这冀州东临青州,西接并州,南部更是与雍州、兖州相接。除了青州之外,皆是我军敌人,万不可大意。我骁果军在各府县实行新政,势必要让很多人不满。但这关乎天下百姓,必须去做,谁也不能阻抗。”
“我们不仅要严防外敌入侵,更要严防内外勾结,昔日幽州南部诸府的事情,诸位都没有忘记吧。旦有发现任何人意图不轨,一律拿下。”
“李怀远军务使,你留守冀州南部,负责冀州军务。冀州留守军队为第二府和第十府,你有战事随机处理权。”赵询沉声说道。
“属下领命!”
…………
赵询回了幽州城,骁果军辖地也开始了恢复发展。整个冀州,因为骁果军的吸纳,许多其他地方的流民纷纷涌入,骁果军都一一接纳。
随着大批的流民入境,各府县的官道、城墙都开始修建。开垦荒地的人也多了起来,因为这开垦的荒地,算私人所有,并不计算在官府分发的名额之内。当然,骁果军也对开垦的数目做了定额,一户不得超过百亩。
除了各府县大搞建设外,同样大批的流民缓缓被迁移到北定五府。如果大举迁移大规模人口,自然是麻烦自己。但如果一次数家,数十家呢?
骁果军对商人们有了新的任务,北上商队,每次需要携带数家百姓北迁。按照商队大小,自由选择,一户也罢,十户也好,只要你带的有,都可以。这可是要考核的,抵达幽州,自然有税务司和户籍司的官员对其考核。
愚公移山,虽然一次不多,但是十次、百次呢?一支商队不多,但十支,百支呢?谁也不敢小看这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力量。对于商队来说,也就是增加了十几或者几十个人罢了,不算什么。统一商税之后,商人们赚取的可不少。做这些,每日都能听到他人的感谢,可比平白无故被官吏敲诈要好。
在现阶段,就地势而言,冀州确实比幽州好。冀州地处中原,不似幽州,气温寒冷。此外,冀州四通八达,人口密集。此外,幽州因为地处北方诸胡边界,故而昔日连年征战,百姓自然不愿在此落脚。冀州气候要比幽州好上很多,地处平原,良田甚多。如果好好经营,冀州必将超越幽州。
故而,冀州上下,都展开对各府县的治理。划分田地,统一商税,这都是骁果军一直以来,从未更改的政策。此外,各地的水利工程,也开始逐步兴建。水车、翻斗等各种工工具,也在各地被推广。
战事完毕,自然重在治理,恢复发展。但从暗影司、鹰眼司以及监察司的所回报的情况,赵询不由眉头暗皱。因为骁果军之下缺少文官,使得不少昔日朝廷任命的官员和一些低级官吏直接升级而成。但就是这些官员,身上除了不少问题。能力有没有,暂且不说,但腐化的速度实在超乎赵询的预料。
赵询不敢奢求每一个人都是圣人,但也不能只顾谋取私利,不过大局。很多商人、富户纷纷贿赂这些新上任的官员。在各种糖衣炮弹的袭击下,他们迷失了自己。想想也是,昔日人下人,一夕之间,变成了人上人,岂能不忘乎所以?
赵询很是恼火,骁果军官员的俸禄已经是不菲的了,但这些人似乎贪欲难填。
在古代能,够对国家或一个势力产生影响的政治力量群体依次有:士大夫阶层、宦官、后妃、外戚、宗室、武臣。现在赵询收下可没有宦官,自己的女人和外戚在自己严格控制下,只能出任一方官员。换句话说,一族外戚,要么去做文官,要么去做武官,但就是如此,也不能两人以上位列高位。至于宗室,自己只有几个结义兄弟,更是严于律己。
在浩瀚历史之中,从群体来讲,士大夫群体在历史上起的作用绝大多数是正面的,而宦官、后妃、外戚、宗室、武臣起的作用绝大多数是负面的。
个中原因是因为士大夫阶层是经过正当的程序从底层选拔上来的精英人物,无论是素质还是气节、品德都还是比较强的,而宦官、后妃、外戚、宗室都是依靠裙带关系登上历史舞台的,虽然其中也有优秀的人才,但就总体而言,素质低下,品德败坏,无气节可言,同时他们自恃有皇帝撑腰,所以往往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其中尤其是宦官,生理残缺而导致心理阴暗,所以宦官专权往往是最黑暗的时代。而武臣则因为掌握着军队,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导致藩镇割据。
但现在,其他的问题还未出现,这所谓的士大夫阶层就出了毛病。
现在能给自己带来影响最大的当属这些官员了,也就是所谓的士大夫阶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