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零开始 雷云风暴 着-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趁着夜色一些巨大的秘密设备被运送到了艾辛格,这些东西全部来自钢城。这些天我们建设艾辛格,钢城那边的修复已经完工了。新钢城不但扩建了而且还增加了设备。以前因为是边开采边建设,所以城市里乱七八糟的,这次正好借着重建全都来了次规划。现在钢城基本上像个工厂了。不象以前看起来像垃圾堆。这些新设备就是钢城完工后的第一套产品。
钢城的这些设备被运到之后海上又来了另外一披物资,这次地物资来自亚特兰缔斯。白鲨族和人鱼族合并后用两族的科技合力完成了我们秘密订购地新设备。这些东西的创意来自行会设计局的一个会员,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实际上这次艾辛格的设计调整了这么多都是因为他的新奇设计,因为他的设计将可以使艾辛格拥有移动能力,所以我们才费这么大劲把城市改装成了移动堡垒。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有人替我们买单,改造费完全不用我们操心。
城市地建设依然在继续,但是我们行会的技术人员却集中到了一起开始组装亚特兰缔斯和钢城运输来的超级设备。技术人员首先竖起了一些巨大的轮盘。这些东西是由墨钢和亚特兰缔斯的特种合金混合制造的,其强度在目前我们制造的设备中恐怕是最高的,即使和天空之石比相信也不会差太多,光这些巨大的圆盘就用掉了我们差不多5千汁万水晶币。
圆盘被竖起,然后开始和别地型号的圆盘组装到了一起。当它们组成一个完整部件之后所有人都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轮子。这个超级金属制造地轮子直径达到了50米,差不多有二十几层楼那么高。和高度相比这些轮子更加突出的是宽度,巨大的轮子宽度达到了5020米,简直像个滚筒。
这些巨大的轮子让我们的大部分会员都很奇怪,因为大家并不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的。更恐怖的是它还不止一个。第一个完成后技术人员又开始指挥魔偶组装第二个第三个,看样子这东西还有很多。
天亮的时候320020个这样的轮子堆放在地面上把那些不知情的人吓了一跳,如此之多的巨型金属轮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所有人几乎都在猜测这个问题。
在这些轮子完成后我们的技术人员又摆弄起了新玩意。这次的东西是一台台巨大的机器。只要是我们行会的人没有不认识这东西的。这个就是再普通不过的重力反抗装置。不过这次的设备稍微有些另类。这次的重力反抗装置都比正常尺寸要小的多,而且每个装置似乎还多了点零件,只是大家都不清楚这些新增零件是干什么用的。
技术人员让魔偶用天空之石制作成了一些条形板。这些条形板尺寸规格都是完全一样,长度大约五百零几米,比那些轮子稍微宽一些,宽度大约50米,而厚度全都是8米。这些条形板被技术人员用这次运来的一些金属物品包了起来,看来这些尺寸当初就计划好了,因为这些金属包裹层的尺寸都刚刚好可以固定住天空之石的长板。包裹之后的石板被两摆开,然后研究人员把重力反抗装置放在了这些特殊的板上,从尺寸看这也是设计好的。金属固定器上的突出物刚好插进了那些重力反抗装置上的洞里。把重力反抗装置放到板上固定好之后研究人员又用另外一块板固定在装置上面,这样重力反抗装置就被两层板夹在了中间。
石板比较长,但是反抗装置很短。一块板上刚好一边放一个反抗装置,中间空隙部分用一些天空之石填充了起来。在这个结构完成后外面又被包裹了一层事先做好的金属外壳,而且这次地外壳上竟然还有一些奇怪的装置,看起来像伸出的探头。
当那些金属零件和天空之石的石板连接完之后就变成了一个一个造型奇怪地长条形物体。但是大家依然看不出这是干什么用的。到了下午的时候技术人员终于开始利用那些条状物了,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突然明白了那是什么东西,甚至连那些轮子的功能他们都明白了。
这些条形物被一个一个横在一起,然后那些金属卡壳上的连接物刚好可以互相锁死。在设计人员忙碌了一下午之后400条履带完成了。这些东西和坦克的履带一模一样,除了尺寸比较大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家一看就认出来这是履带。不过大家依然很好奇,为什么要在这些履带中装入重力反抗装置呢?
又一个不眠之夜,艾辛格的建设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海上的舰队又运来了新货物,技术人员指挥魔偶搬运了大量的设备上岸。这些设备体积巨大,看着都吓人。有些零件就像码头地龙门吊,但是尺寸要更加巨大。连夜卸下的物资被快速地用了起来。
首先技术人员把一条履带平展开放在地上。然后他们弈了81个大轮子上去。我指挥着幸运和瘟疫帮忙把一些奇形怪状的设备连接了起来。这些设备完成后看起来像豪华游艇上用的那种大型柴油发动机,只是尺寸特别的巨大。这些看起来像发动机一样的设备实际上确实是发动机,不过它们不是烧柴油的,而是用魔晶动力的。
研究人员指挥魔偶把八个倒过来地字母y一样的金属支撑架连接了起来,然后我们把动力设备也接了上去。这八个倒y型的支架刚好架在八个轮子的轴承上,然后动力设备上的传动轴被链接到支撑架上。这个倒y型支撑不光是支撑,它还是传动设备。当这些都完工后,研究院把履带从轮子上穿过并扣死。
现在要是谁还看不出来这是什么那就说不过去了。这个东西完全就是个履带推进设备,唯一的特别之处就是履带夹板里有重力反抗装置。
研究人员照着这个样子把剩下的零件都组装了起来,400个履带推进装置全部完工之后非常壮观,巨大的履带加上那些支架简直就是一个个的移动大厦。
这些依然不算完。第三披设备终于到了。这次运来地东西数量少,体积却更大。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类似千斤顶的设备,当然,体积要大地多。这种千斤顶一样的设备一共有401个,其中400个是一模一样的,只有一个特别的大。
研究人员指挥着行会里的图腾巨龙把这些高达百米的超级千斤顶一个个的翻了过来。多亏图腾巨龙和守护兽一样都是行会守护,并不因为艾新格毁灭而消失,要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怎么组装这些超级巨大的零件呢!
这些千斤顶一样的大型设备被倒过来接到了那些履带推进器上。“千斤顶”上伸出的粗大金属支撑柱刚好可以插进那些支撑架上的固定器里。这些千斤顶设备的功能很简单,它们可以把金属支撑柱伸长或缩短,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旋转,功能也就这两个而已。
当这些设备被安装上去之后大家更加明白它们的用途了,在大家激动的目光中研究人员终于回来开始安装设备了。但是他们没有动那些履带推进器而是把那个最大的千斤顶先弈了过来。
这个最大的“千斤顶”造型很奇怪,它看起来就好象是两个千斤顶把中央的支撑柱连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它看起来像两个头对头的千斤顶。
研究员让巨龙把它弄到了城市中心。原本那些指挥施工的人还不明白为什么建造城市框架时要先用天空之石把框架架起来,现在终于明白了原因。这个超级千斤顶高达800米,要不是事先把框架架起来根本就弄不进来。
千斤顶被放在了城市正中心的位置,然后一些人爬上去手动操作千斤顶伸长,直到上部那个千斤顶顶在了横梁上才停了下来。施工人员开始固定上面那个千斤顶,使用和这个千斤顶一起运来的零件大家很快把它和城市框架连接了起来。
研究员先实验了收缩千斤顶,因为顶上和框架连接了起来,下面自然就离开了地面。确认不会松动之后研究员们又把它伸了出来顶起城市框架,然后命令拆除那些临时支撑。当所有临时支撑都拆掉之后城市完全由千斤顶支撑了。
我们再次实验伸展收缩千斤顶,城市框架就跟着上上下下的动了起来。确定伸缩没有问题我们开始旋转千斤顶,这个千斤顶可以左右任意转动,但是速度不会太快。下半个千斤顶支撑着地面,上面那半转动的时候城市的框架也跟着千斤顶一起转了起来。这个就是我们设计的转向设备,多方便啊!
第九卷 第十一章 新艾辛格
确认千斤顶没有问题后我们又把最后四台超级巨大的重力反抗装置装到了这个千斤顶下半部分的底座上,不过因为动力核心还没有安装,暂时无法实验这个设备。重力反抗装置可不象超级千斤顶那样能耗比较低,它无法依靠小型动力核心提供能源,再说现在单靠这四个反重力装置恐怕不能稳定控制城市的平衡,容易寻致城市倾斜,我可不希望城市还没盖好就摔散了。
搞定千斤顶之后技术员们并没有往城市上组装那些履带式推进器,他们反而开始在指挥起那些人偶在城市框架上安装起了一些金属轨道。金属轨道的外形和火车使用的钢轨很像,但是尺寸非常的巨大,一根钢轨就已经超过了火车头的大小。这些超级钢轨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并不一样。钢轨分为五种型号,在两头横截面都有红色的字母标记。这些钢轨的长度大约是21米一根,五种型号中最长的也仅仅比最短的长了三厘米多一点,不过最短的a型数量比较少,最多的e型数量起码有a型的一百多倍。
一开始看这些钢轨感觉都是笔直的,但是随着人偶们的安装很快大家就看出问题了。这些轨道根本就不是直的,它们都有弧度,只是因为长度比例小以及弧度不大,所以乍看之下感觉是直的而已。
当所有五种型号的钢轨都被安装到位之后大家才看出来这些东西原来是个环行轨道。五种钢轨拥有不同地弧度,当它们完全组装起来后就形成了五个同心圆环。五道环中最内圈的一个直径只有5公里。而最大的一个直径则达到了30公里,它们的圆心都是城市地几何中心。
圆环完工后研究员们又开始往圆环上安装一些巨大的装置。这些装置的外形很特别,长长尖尖的像两个尾部对接的子弹。实际上大家看到的这个仅仅是整流罩,里面的设备才是关键。整流罩内部安装着一部大型重力反抗装置、一台中型动力核心、两部巨型发动机、4组共800个金属导轮。
这些整流罩内的设备都是组装好的。现在安装起来很方便。几只巨龙拖着一部这种大型装置把它从钢轨下方倒扣上去,装置顶上的导轮带有自动卡口,巨龙把它们推到工字型地钢轨上时导轮自动张开,当上面的导轮越过工字轨道最宽地部分后又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位刚好把整个装置挂在了钢轨上。
装置上的导轮为全金属导轮,和火车轮子一样,抗压能力很强。800个轮子分成上下两层,上面是左右各10个,而剩下的780个轮子全都在下面。很多玩家都很好奇为什么把这么多轮子安装在装置和导轨之间,而用于把装置挂在钢轨上的承重轮却只有20个。
实际上这组设备才是艾辛格真正的转向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5层钢轨上挂了很多这种装置。而每个装置内都有重力反抗装置。当这些重力反抗装置启动后它们可以把艾辛格拖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轮子被安装在了钢轨和装置之间。因为当这些装置里地反重力装置启动后。整个艾辛格的重量都会平均分布在这众多装置和钢轨之间的轮子上,而那些顶上的轮子只要在装置不启动时挂住装置不让它掉下来就可以了。所以大部分轮子被装在了导轨和装置之间,而不是上面。
这些装置上的反重力装置把城市拖起之后,装置内的超级发动机就可以带动导轮向一个方向转动,然后装置自身就会相对钢轨发生运动,这个原理比较像吊轨电车。但是这里有些不同。当驱动轮转动时它实际上是在向两个方向用力,一个力推钢轨另外一个推动装置自身。对吊轨电车来说轨道是固定的。所以轮子转动时车子就开始运动。可是重力反抗装置一旦启动就会相对地面水平静止,它是不会水平运动的,那么唯一能动的就是轨道。这么多装置同时启动,当他们向一个方向运转时就会推动圆形轨道向反方向运转。因为艾辛格是连在这些轨道上地,轨道转动城市当然也跟着动,这样就完成了艾辛格的转向动作。不过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这套装置启动时艾辛格必须为静止状态,它只能让艾辛格原地转向不能让城市水平移动,城市的移动要靠另外一些设备。
这些设备被安装好之后技术员们开始把那些已经完成地履带推进器运了过来。城市的框架上已经在适当的位置预先留好了安装口,这些都是在设计图上的,尺寸也很标准。
巨大的履带装置被一个个的连接到城市上。把动力线路连接到已经从城市动力网上留出的接口上,这些设备就动有了动力。400个履带装置在城市下排了20行20列,城市是正方形的对称结构,动力装置也必须尽量对称,我们必须保证城市的整体稳定性。
这些巨大的装置被连接好之后大白鲨号终于再次出现在艾辛格外海,这次它运来了城市里最大的一个零件——主动力核心。这次我们定做的动力核心有原来艾辛格的那个三倍大要不是因为白鲨族的技术和人鱼族合并了亚特兰缔斯还真造不出这么大的动力核心呢!
动力核心连接完毕之后进行了一次半功率试机,顺便测试了一下新的推进设备。首先城市中央的巨型千斤顶把城市顶了起来,然后那4050个履带装置统一动作的收缩再伸出,实验了三次确认没有异常。第四次伸出履带装置然后收起中央的千斤顶,那些驱动装置依然正常地很。
因为没有城市之树。现在一切控制都是手动的。我们找了400个玩家爬到那些履带装置上启动动力设备,然后城市框架竟然真的开始在地面上跑了起来。以后艾辛格再也不是一座被动挨打的城市了,它就要变成我们地前进要塞了。
接下来需要测试的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城市的空中移动设备。重力反抗装置虽然可以把艾辛格拖起来。可是由于这个设备该死的特性,城市完全无法移动,这已经成了我们行会和阿修富德的铁十字军心中永远的痛。阿修福德当初就是希望能造出移动要塞才研究这玩意的,可是后来发现这东西能飞不能动,确实是够郁闷的。
我站在城市框架的前面使用行会频道同时向400部履带装置里地玩家发部命令,现在这个时候可不能出错。这么大的城市,重量是难以想象地。我们要驱动这么大的东西,使用的动力可不是一半二般的,一旦操作失误,就会把推进装置弄散架。这东西每个造价1500万水晶币。要不是二郎神以公谋私帮我报销了大部分费用我可造不起这么昂贵的设备。二郎神说天庭不了解这些技术设备,所以就这些东西乱报价格才好蒙混过关。因为那些大神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在我的命令下40030个履带装置的倒丫字型支撑架上都伸出了一些像机械臂,这些机械臂地尖端有一促像扫把头子一样的金属丝,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仿照电刷设计的能量刷。那些履带的夹层里都是有重力反抗装置的,而且位于履带夹板两端的重力反抗装置都有触须一样的能源头伸在外面,这个就是我们的设计。
动力核心突然开始加大输出功率,动力网上的能量通过能量刷传到了重力反抗装置伸出地能源探头上,然后再进入装置内部。获得能量的重力反抗装置突然启动。通过调节能源刷上的能源强度可以轻易地控制重力反抗装置的浮力大小。随着大家一起调大输出,那些位于轮子下方的履带板内的重力反抗装置逐渐提高了浮力。整个艾辛格的城市框架在这巨大的拖力下缓慢的离开了地面,并持续上升着。
当下面的履带板离开地面5米时我下令保持悬停,那些玩家立刻把动力调整到刚好保证城市框架稳定的悬浮不上升也不下降。我再次下令启动履带装置的推力设备,随着玩家们整齐的操作,动力设备开始运转起来。发动机的动力被传寻到轮子上,然后履带开始转动,城市框架竟然真的开始移动了起来,要知道此时艾辛格的框架是漂浮在天上的。它现在是真正的在飞行啊!
“哦!……”下面的玩家沸腾了,履带推进理论是正确的,艾辛格能在空中移动了!
其实这套空中移动设备并没有解决重力反抗装置启动后无法水平移动的毛病。它只是巧妙的回避了这个问题。反重力装置只有在启动时才无法水平移动,只要不启动它就可以随便移动,而履带恰恰完成了这个目标。
履带在运转的时候,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实际上是没有水平移动的,这个属性恰好符合反重力装置的特性。在地面上时履带前进的作用力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而在空中,这个反作用力由重力反抗装置提供。
那排巨大的能量刷覆盖的区域仅仅是位于轮子下方的重力反抗装置,也就是说当履带转动起来时只有进入轮子下面的那一两块履带板里的重力反抗装置才有能源,而一旦它们离开了这个位置就碰不到能量刷,当然也就停机了。这个设计的优点是纯机械化,不需要专门制作控制系统来决定该启动哪个设备不该启动哪个设备,现在一切都是自动化的。不管履带是停是走,也不管它的转速如何,能量刷只会提供承担重量的那几台重力反抗装置的动力,其他的根本就不会启动。
实验结束,事实证明设计完全合理,城市可以正常移动。将来的艾辛格将拥有空中移动地能力,但是想要转向就必须先停下来。然后关闭履带装置上的所有动力替换到钢轨转向装置上去,转向结束再换回来继续移动。麻烦是麻烦了点,好歹能移动能转向了。
最复杂的装置都安装结束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纯粹地力气活了。城市框架上己经把管道层和机械层维修层都留了出来。剩下的工作就是铺设地面和构造建筑了。
艾辛格的整体施工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模块化设计导致城市里多了很多可动部件,这些东西的能量导线和传动设备搞的城市框架里向蜘蛛洞穴一样,到处都是线。趁他们在忙施工,我拿出了一枚城市之树的种子。这个是从瑞士那边的大地母神殿带回来的那种变种城市之树的种子,这种城市之树比原来的要聪明一些,而且还多一个魔偶地指挥能力,正好这次艾辛格被毁城市之树也遇害了,新城市正好换新的城市之树。我把种子放在了主动力核心上,然后这个植物就迅速地渗透进入了各种建筑内部。新城市之树的特点就是完全看不见它的根系。所有的植株部分都和城市的建筑以及设备融合到了一起,根本不会被发现。而且无法分离。
又忙了一天两夜,城市基本上已经有个大致样子了。城市的主体看起来像玛雅金字塔,由三个依次缩小的梯台堆叠形成。
最下面一层梯台地底部是个边长32公里的正方形,外部垂直高度大约是900,米。这个部分是整个城市最大的一个区,我们把它命名为基础层。基础层里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层,它实际上分成了4层。
这四层中最下面一层是机械动力层,那些千斤顶、履带推进器、轨道转向机都在这一层里。而且这一层的活动装甲下面安装有大量的伸缩式武器。艾辛格能飞了。将来可以是要进攻别的城市的,既然我们能飞就要充分利用这个优点。把武器都装在城市下面就可以飘在人家头顶上往下打。其实这些所谓的武器平台根本没有多少是正规武器平台,大部分都是炸弹投掷器,反正我们在人家头顶上,把炸弹直接往下扔就是了,要不要炮意义不大。
基础层的第二层是结构层,这里有备用重力反抗装置以及备用能源系统,主动力核心也在这里,而且城市地生产设备大多都在这里。
基础层的第三层是主要生活层。城市里的nPc以及一些商店之类地都聚集在这里。最上面一层第四层和第三层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城市的跨国传送阵也将被安装在这一层的中心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基础层最上面的第四层也是有顶的。它不是敞开的。这一层的外墙厚度是2000米,不过内部并不是实心的。我们在这墙里留了大量的炮火窗口,每个窗口都用防水隔门挡了起来,而且有移动装甲保护。需要射击时打开窗口把炮管伸出去就可以了,不用时就封闭起来。窗口里面是战斗室,后面有通道相连,再向城市内部延伸一点就是弹药库,这样设计安全可靠还能保证战斗力。
底部的基础层上面就是中间层,这个部分是完全独立的,它和下面的基础层实际上是可以分离的。行会里的技术人员又做了不少履带推进装置以及新的轨道转向机,这些设备都将安装在中间层。中间层的外形也是个梯台,不过它要比基础层小一些,其底部边长只有50公里,外部垂直高度大约700米。
中间层内部一共分三层,最下面的第一层和基础层布局差不多,也有一个机械区。这里有100个履带推进装置和由三个钢轨组成的钢轨转向机。但是和基础层不同的是这一层的机械区都集中在中间位置,外围区域都是空的,而且外墙上有大量的闸门,闸门后面的空间就是港口。这些闸门都使用从亚特兰缔斯定做的特大号防水隔门保护了起来,如果城市下水这里就是战舰的出入口。港口里有特殊的设备可以让城市升空后把水保留在港口里,这样战舰依然可以在港口里停泊,不过想要让战舰出入就必须等城市下水。
因为基础层的最上层是有顶棚地。也就是说中间层的外面有很大一片空场子。我们的人把这里制造了多功能青台,地面上有大量的升降平台,战斗时这些地方地装甲可以打开把内部的武器升起来。当武器平台回收之后关闭装甲,这里就成了青整的平台。其实保留这个青台是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建造空中战舰。所以先把航空港留了出来。这么大区域完全就是个机场,不管多少空中战舰都可以停进去,而且后面的港口只要把水放掉就可以当机库用,设备完善条件一流。
中间层的第二层是我们的nPc军团的营地,我们的图腾兽和守护兽都住在这里。中间层的第三层是行会玩家生活区,这里有职业中心以及复活殿等一些主要事物所,行会玩家的休息室也在这里,而且这边也有少量商业区。
中间层因为在基础层上面,所以相对比较安全些,墙壁厚度仅仅为800米。不过依然设置了大量火力窗口。我们地设计思路是艾辛格不因该有火力盲区。实际上中间层的底部也是有火力平台地,不过中间层平时和基础层都是对接在一起的。所以这些东西都收在内部。如果有需要的话中间层脱离基础层就可以展开。这些武器防卫自己的下方区域。
在中间层的上面是指挥层,它的结构比较特殊。这一层并不是正方形的底面,它地底部是个边长13公里的正八边形,但是顶部却是个边长2500米的正方形。指挥层外部垂直高度650米,内部共分三层。
指挥层的最下面一层当然还是机械层,要保证城市脱离之后指挥层可以独立行动,那些动力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指挥层只有36个履带推进设备。而且转向机只有一个轨道,不过因为这一层比较小,这些就足够了。
和中间层的底层一样,指挥层的底层外圈也有港口,不过这里的港口只有四个出口,并不象中间层那么多,而且这里的港口都很小。我们计划这个仅仅是备用港口,平时一般用不到它。
。。。指挥层地第二层是行会指工作层,城市议会厅和图书馆以及大型水晶通讯室、各种研究机构。等等等等基本都挤在这里。再上面就是第三层,这里是神殿层,不过实际上办事的神殿不在这里。艾辛格每一层都有神殿办事处。指挥层最上面的这个神殿层实际上只是神殿地研究所和维娜的居住地,另外,因为要宣扬道教,所以这里还划出了一部分给道观用。
指挥层的最上面上层也是有顶的,这个平台上面就没有完整的层次了。因为暂时不知道能在这里放些什么,所以暂时就空了出去。
从第一天过来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星期了,艾辛格终于基本完工了。所有的结构都已经安装完成,内部建筑物目前还在建造,不过那就相当于装潢比盖城市要简单多了。因为好多武器和设备都没有有到位,暂时感觉城市还比较空。还有一个比较郁闷的问题是城市里现在没有自由nPc。当初我们把城市里的人员和物资都转移走了,那些负责城市运转的nPc也被我们一起撤走了,可是自由nPc无法撤离,城市被摧毁那些人都变冤魂了,我对此也无能为力。
看到城市基本完工了,二郎神跑来祝贺我,可是我实在高兴不起来。城市虽然是差不多完工了,但是真正麻烦的事情现在才开始。
我对二郎神道:“好了,劳力问题基本是差不多了,可以取消掉外面的伪装了。即使天庭的人看到他们也不能说什么了,反正建都建好了。”
二郎神点点头便撤掉了伪装,当然他的人偶也必须提前撤除,要不然让天庭发现了可就不好了。“接下来你打算干什么?”
我看看二郎神道:“接下来要麻烦你带我去见玉帝了。”
“你要干什么?”
“要特殊赔偿啊!”我指指艾辛格。“以前的艾辛格就是天下第一城,知道为什么它那么特别吗?”
二郎神摇摇头。“不知道。”
“艾辛格之所以是天下第一城并不是单纯因为它巨大,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特殊性。艾辛格有大量的特殊建筑物,这些东西是我一点点找慢慢累积起来的,现在一下子被上任朱雀给毁了个七七八八,即使是还了我一座这样的新艾辛格,我依然是吃亏的。”其实我现在根本不吃亏,新艾辛格的能力一点不比原来差,不过我现在是去敲诈,当然要说的惨一点了。
二郎神点点头道:“这么说来是满亏的,那这样吧,我带你去见玉帝,你自己和玉帝商量。”
“行。”
天庭的交通真是厉害,二郎神直接召唤南天门在我们头顶打开,然后飞进去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