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灵魂当铺-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张卫国知道父亲虽是木匠,却很少去做这个东西。一般做棺材有专门的木匠和棺材铺,长这么大,他只见父亲做过几次。
张卫国隐隐感觉不对劲,却又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或许是心理作用吧,看到父亲做这棺材,心里别别扭扭的,堵得心慌。其实,给自己媳妇准备的那口已经被僵尸弄坏烧掉的棺材,也是父亲自己做的,只不过不是最近,而是几年前的时候。当地都有这种传统,就是老人都会攒钱,在自己还健在的时候就找木匠给自己打造好一口棺材提前预备着,而这笔钱就是所谓的“棺材本儿”。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心态和现在还不一样,毕竟父亲还很健康,但是此时自己的父亲可是干一会儿活,便会气喘的厉害。
钟山却并不感到诧异,唯一有些奇怪的是,这张木匠为何一大早醒来就突然做这件事呢?莫非知道了自己大限将近?话说,人在死之前,总会有些异样的感觉的,要么是突然梳洗干净,换洗上新衣服,要么是把亲朋好友的都探望一遍,要么就是看到久违的死去的朋友或者亲人等等。
钟山见张卫国搀扶着张木匠,然后说道:“大伯,赶紧进屋休息下吧,这大冷的天,你这身体又不是太好,可受不起这邪风直吹的。”
张木匠点点头,被儿子搀扶着丢下刨子进了屋子。张卫国给父亲倒了一碗热水,又有一点儿之前为了让媳妇儿怀孕生孩子,而给媳妇儿买的补身体的麦乳精,一并给父亲沏了。
张卫国把父亲在那屋安顿好,让其休息之后,自己来到这边屋里。浆糊早已脱了鞋子上炕,顺手把一床被子裹到身上。这的时候,外面虽然无风,但是山区里干冷的气候还是让人有些受不了,尤其是清晨时分。钟山也是把鞋子一脱,脚放在浆糊扯来的被子里面,捂着脚,然后把怀里的东西一一掏了出来,那幅画被放在一边。
钟山知道张木匠寿限已近,但是他这是天命,况且以张木匠这年龄,在这个时代虽称不上高寿,却也不能说是早亡,属于在正常的生老病死范围之内。至于这事,本不想告诉张卫国,这属于泄露天机,此时却想着还是尽快让他有个心理准备才好,还是找机会旁敲侧击,委婉地暗示他一下好了。
张卫国走到这屋里,见二人一个炕上躺着,一个坐着,便拿了三只碗,一人倒了一碗热水,放在桌子上。“喝点热水吧,这早晨可是够冷的。”
钟山谢过之后,吹了几口,待水凉一些后喝了半碗。浆糊则懒的动,头靠着窗台,看着钟山从怀里掏出那些东西。张卫国此时却是被钟山的举动看得发愣——他怀里到底有多少东西?这都是什么,也没见过他拿出来,尤其钟山把那颗手雷掏出来的时候,更是惊讶不已,眼睛瞪的快出来一样,嘴巴张的久久不能合拢。
钟山见张卫国这般神态,便笑着说:“这些可是我的宝贝。”边说,边把手雷递给张卫国。他并不知道张卫国是否见过这个东西。
张卫国接过手雷,在手里把玩,见还有个拉环,便准备伸手去拉,被钟山连忙制止。“这东西可碰不得,这东西拉开,咱这屋子可就被炸的没影儿了!”
张卫国听钟山这样说,连忙把手雷丢给钟山,“我的娘,这小东西这么厉害?”
钟山接过手雷,点点头。浆糊一旁一脸自豪地插嘴道:“那边鬼子岭,就是我们用这东西给炸塌的!”钟山忙在被子里蹬了浆糊一脚,似乎在说:不要多嘴。
“你们……你们居然把鬼子岭炸了?不是说,那……那边闹……闹鬼很厉害吗?”张卫国听浆糊这样一说,很是震惊,吞吞吐吐地问道。
浆糊知道钟山在暗示自己,此时却也不知道该不该回答,只是支支吾吾地看着钟山。
钟山见浆糊已把事实说了出来,没有办法再去隐瞒,心道也正好借这个机会和张卫国说个明白,省的老是撒谎骗人一样,料的这张卫国也不是那种找麻烦的人,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他说个清楚,当然,也把自己所顾忌的原因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征得张卫国的理解和原谅。
张卫国并没有生气,相反,对钟山和浆糊二人更加佩服的五体投地。
既然把话说开,钟山心里一阵敞亮,便兀自把东西都摆在桌子上,琢磨开来。首先,钟山将那布包打开。那里面的东西是他最好奇的。钟山只是捏着这里面不是什么硬物,还微有弹性,具体是什么却不得而知。布为青色,棉布,时下很有老年人都穿着这样的布做的褂子。缓缓打开几层,里面的东西显露出来,居然是一块羊皮。
羊皮?!钟山不禁纳闷。好端端的哪来的羊皮?再看这羊皮,好像也是有些年头一般,用细棉线捆成一个卷。钟山拿起羊皮卷,从一端的口中往里看去,什么也看不清楚。便伸手将一旁的剪刀取来剪开,羊皮卷随之打开,一副奇怪的字顿时展现在三人面前。
浆糊和张卫国虽是看的稀奇,却并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只是此时的钟山却是十分的惊讶。因为,这羊皮卷居然和自己在祖父墓里见到的那张很是相似,不觉赶紧把那张羊皮卷掏了出来,一作比较。
“钟叔,你咋有一张和这一模一样的羊皮?”浆糊也是愣住了,从炕上骨碌一下爬起来,坐到桌前,边盯着桌上的两张羊皮边问道。
张卫国也是一脸错愕。
钟山白了浆糊一眼,把两张羊皮往一起拼了一下,“你看这是一样的吗?”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095】 解密 '本章字数:2033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03 02:30:32。0'
但是很快,钟山刚刚说完,便盯着这两张羊皮也愣住了:虽然羊皮上的字不一样,但是仔细看去,越看这两张羊皮越像是一块羊皮分割开来的,割茬拼在一起都严丝合缝,毫无半点不协调。
莫非这两块羊皮出自同一块?钟山心道。再看上面的字,虽并不能完全认识,但是那字的布局却是十分恰当的,也再次证明了钟山的猜测。
钟山把两块羊皮拿在手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发呆,奈何上面的字实在太过潦草看不清楚,一时间找不到任何线索。
浆糊见钟山愣着发呆,不禁从他手里把那凉两块羊皮拿了过去,低着头细细看去。
“看明白什么没?”钟山问道。
“没有……”浆糊一边摇着头一边重新递到钟山手里。
钟山虽然固执却并不是个钻牛角尖的人,既然没有线索那就索性暂时不去想它,没准不刻意去研究的时候反倒能发现新的情况。好在最起码知道了这块羊皮和自己在祖父墓里发现的那块羊皮很是相似,或者大胆一点的说,就是一块羊皮一分为二的。只是,这上面的内容和为何分放两处,又是为什么放在这两个地方,留待钟山去慢慢发现。
钟山把羊皮放到一起重新用布裹好揣进怀里,继而把那幅画展开,屋里比在地下亮堂的多,看的自然更仔细一些。钟山和浆糊,张卫国细细琢磨那画,除了感觉这画有些年头以外,真的再发现不了什么特殊的了。
“兄弟,你说这幅画和黄老太太有什么关系?”张卫国问道。
“说不清楚,但是她既然一直供奉,说明关系是绝对不一般的,或者是师门,或者是后代?”钟山想起临终时候父亲说的话,便想到了“师门”这一说法。钟山认为这两种猜测可能性更大一些。
张卫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那这上面的字是写的是什么呀?”张卫国好奇心很重,见羊皮上密密麻麻地画着字,虽然自己只认识“张卫国”三个字,且只能歪歪扭扭的把这三个字写出来,但却丝毫不能阻止他强烈的好奇心。
“这个……这上面的字我也不认识。”钟山说的是实话。虽然上面有个个别字看的很是面熟,但是按照常理读下来却又完全不通顺,意思更是不明就里。
张卫国半信半疑地“哦”了一声,心道你怎么会不认识这上面的字呢,只是不方便说吧,既然不说,我便不问便是。
钟山忽然想起父亲留给自己的那副地图。从离开家以来,那张简易地图已经始终在那本泛黄的小册子里夹着,被自己揣在怀里,不论吃饭睡觉都未曾拿出来过。他知道那地图的重要性,也许家族使命就靠那张图来终结,如果出现一丝一毫的闪失,对不起父亲,更对不起整个家族的千百年来的使命。
钟山犹豫着要不要把那地图打开。经过这两天的接触,他感觉张卫国一家并不是那种心机颇重的人家,并且是邪祟受害者,此时对自己更多的是佩服,加之他又不认识字,所以打开看应该也无妨。最关键的是,钟山太想快点知道哪怕一点点的线索了。
想罢,钟山便把那本小册子掏了出来。小册子微卷,那是长期在钟山怀里揣着的结果,带着钟山的体温。
钟山小心翼翼地将小册子打开,那两组号码再一次映入眼帘。原本以为很快、很顺利就能到了北京,见到那组号码的主人,谁曾想从出门开始便步步惊心,危机重重,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老天特意的安排。
把那张残破地图打开,捧在手里。这地图上的标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钟山目不转睛地看着地图。离家这些日子,所经历的事情让自己的心理每天承受着全所未有的压力。哪个肩负使命的人不是肩负着常人所不能扛的使命,只是让钟山最郁闷的不是这使命的沉重,而是自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主动完成,迄今为止发生的一切只是在验证着中国传了千古的一句俗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玩玩全全处于被动状态,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下一刻该做什么。
忽然,钟山轻“啊”了一声。声音不大,却把一旁百无聊赖的浆糊和张卫国同时吸引过来,二人异口同声地问道:“怎么了?”
钟山手有些微抖,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激动还是震惊。他看到地图上父亲的标示,和自己前面遇邪祟的地方出奇的吻合。从祖父坟墓,到鬼子岭,地图都重点标示了出来。而地图上鬼子岭的南部不远,是一个叫“李天官”的村子。钟山忙问:“这村子叫什么名字?”
张卫国答道,“不是呀,这村子叫戏台村。”
钟山疑惑地“哦”了一声,心道这名字和这村子却是极其的相似。正在此时,忽然外间屋里传来张木匠的声音:“这村子之前是叫李天官村。”声音未落,张木匠撩开门帘走了进来。
张卫国见父亲不在炕上躺着,却来到这屋里,连忙从炕上下来,把父亲搀住,“爸,你不好好休息,怎么出来了?”
张木匠朝儿子摆摆手,没有说话,而是径直走到钟山面前。“你们刚才说的话我听到了。”
钟山忙下了炕,把张木匠搀到炕上坐下,他隐隐约约感觉到张木匠似乎接下来要说什么话一样。
张木匠把桌子上的一碗已微凉的水喝了几口,由于刚才的走动,呼吸有些急促,有些上不来气。钟山看在眼里,知道他体内的阳气正在不停的外泄,这阳寿将尽,药物是回天乏术的,便放弃了催起用药的打算。
果不其然,张木匠坐定,喘了一小会儿之后,看着钟山说道:“你的猜测是对的,这村子后来改过名字,这是他不知道的。”他指着张卫国说道。
钟山和张卫国等人见张木匠如此说来,不觉很是惊讶,纷纷竖起耳朵,打算听张木匠接下来要说什么。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096】 三爷 '本章字数:2189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03 02:31:08。0'
“这个村改名其实也才几十年,那时候卫国刚刚几岁,还不怎么记事,所以不清楚这。加之村里人本就少,而且所有人都讳莫如深,均不再提起这事,慢慢的人们也就把村子改名的事淡忘了。”张木匠说道。
钟山身体往前微欠,很期待张木匠接下去的内容。
“这村到现在有多久了,我也不清楚,只是在小时候听祖辈说,这村子最开始便是因为村外山上的天官墓而建的,据说是当年这个李天官把墓地修在这里,守墓的人就慢慢在这里落了脚,安了家。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别的村子随着时间历史越来越久都会越来越大,唯独这个村,一直都是那点儿人口,也不见多,也不减少。但是每个人倒是平安和祥,没有什么事。”张木匠慢慢地说道。
“哦?”钟山不禁好奇。这样的情况真是从未见过,问道:“那是因为你们村的人都离开村子了?”
“那是后来的事。说实话,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只是在我十来岁的时候,村里还有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们都叫他黄三爷,提起过这个事情,但也是一带而过而已。他说这个村子就是为了天官墓而建,每个村子的人从出生就肩负着守护这天官墓的职责,谁都避免不了,直到死去,也要葬到天官墓前,继续着生前的责任。或许是冥冥中注定这李天官享受不了那种万人陪葬的待遇,所以老天爷不让村子里人增多的缘故?反正村里的人一直不多不少,一直这么稳定地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虽说看到别的村落人家家丁日渐旺盛很是羡慕,但是村里的人世世代代没人敢僭越。”
“莫非是诅咒?”钟山第一反应便是这,同时他忽然被开悟一般:“大伯,你刚说有个黄三爷?”
“是呀,黄三爷。这黄三爷是村里唯一一个有学问的人。你也知道,咱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哪有机会的读书,养个好身板能种田打猎就是好的,像我这有一门手艺的人也是屈指可数。”张木匠见钟山忽问起黄三爷,忙补充道。
“你们村姓黄的多吗?这个黄三爷多大年纪?有没有后代?他家住哪个房子?”钟山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
“我们村只有一户姓黄的,我十来岁的时间,他估计得四十多岁了吧。要说有没有后代,这还真不清楚,因为他不光有学问,还精通一些堪舆之术,对于风水相术还有些研究,时不时去乡里摆摊算卦。别的村里有的人死了,也会找他去看看风水,看看阴宅探探穴什么的。那个时候,他还是没媳妇的,只是一个人在村南的房子里住。”张木匠一一答道。
“你说他是一个人,那他的名字为什么叫三爷啊?”钟山注意到这个细节,问道。
“据我父亲说,他家本是生了四个孩子,他上面俩哥哥,有一年春天,俩人去野外去玩。此时大哥8岁,小的应该是6岁。二人回来的路上,忽见一地鸡毛堆在路上,两个孩子玩性十足,也不管不顾,便上前全部踢散了,谁料回家之后便纷纷躺到炕上,昏迷不醒。请了医生来看,两个孩子已是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回天乏术。医生忙不迭地行针煮药,水还未等烧开,俩孩子便相继撒手人寰了。
此时的老三刚在襁褓之中。他的父母自然哭的死去活来,但毕竟那个年代死孩子的事情比现在还要厉害,所以时间不久,这黄三爷的父母便慢慢把丧子之痛放下了,日子还得过。之前他家一直是不信邪的,老大老二还没死的时候,还时不时地吹嘘一番,说谁说咱村里的人丁不旺的,我家不是照样生了仨儿子。谁料他家还是没有躲得开那个命运。后来他父母想着一个孩子毕竟孤单,所以又生了一个老四,谁料生下来,老四便是个聋子瞎子,没几个月也死了,直到这个时候,他的父母方才死心。”张木匠把自己在祖辈那听到的关于黄家的事一股脑倒给了钟山,这些事情他甚至都从没和张卫国说起过,惹的一旁的张卫国听的一愣一愣的。
浆糊听的迷迷糊糊的,索性被子把头一蒙,昏昏睡去,不消片刻便打起了呼噜。钟山看了一眼被被子裹的严实的浆糊,冲着张木匠和张卫国无奈地一笑,心里却想,关键时刻还能睡的下去,这以后怎么帮我?
张木匠嘱咐张卫国再给浆糊盖了一床被子之后,接着说道:“虽然他们黄家也没能实现旺丁的愿望,但是这黄三爷却是很有出息,不到十岁,便写了一手好字,读书很多,在村里也称得上一个响当当的秀才,逢年过节写个对联呀,结婚写个聘书呀,平时写个文书什么的,都是找的他。而他呢,不知什么原因,竟对堪舆算命之术渐渐有了兴趣,逐渐琢磨起这套东西来。
民间有这说法,要是家里有算命看风水的人,他的家人可能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俗话说的“十个算命,九个不全”,他的父母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便染了恶疾,相继离世,从此黄家只剩下这个黄三爷孑然一身了。”
钟山听到这,心里不禁一阵酸楚。张木匠这话说的是有道理的。之所以会有那个说法,就是因为泄露天机过多的缘故,而自己的父亲也正是因为逆天夺命才突然暴毙的。张木匠这话无疑勾起了钟山心里隐藏着的痛楚,眼泪突然开始在眼眶里打着转。钟山忙把目光看向窗外,转移了一下注意力,努力把泪水压了回去。
张木匠并没有注意钟山的异样,仍自顾自地继续说道:“这黄三爷在家守孝三年,据说本想离开,却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不走了。据说当时是村里忽然来了一个老道,直接找到了他。两个学道中人相见恨晚,黄三爷把那老道留在家里过夜,第二天老道便匆匆朝南走去,而这黄三爷也改变了主意,决议不走了,直到他三十多岁以后,竟然离家了一段时间,村里人一时也找不到他,纷纷以为他离开村子的时候,有一天,他忽然回来了。”
“他为什么离开村子呢?回来后有什么变化没?”钟山听说这里又有一个老道的事,不禁想到鬼子岭知晓的那个“龙虎道人”,心里竟隐隐有些发毛。两个地方离得这近,如果是一个人,那这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097】 吐血 '本章字数:2076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06 18:14:37。0'
“其实,他什么时候离开村子的,别人都不知道。只是村里有个人亲戚生了孩子,打算让他给看看八字,起个名字才去他家找去,却发现大门已经紧锁。但是他回来的时候已是几个月之后,穿着比平时光鲜了许多,而且精神也比以往要好。村里人都以为他去外面赚钱发迹了,纷纷去问,他也只是笑笑而已,并未给出答案。时间一久,日子又恢复平常。
直到我十来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家院门再一次紧闭上锁,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他。所以你问他有没有后代,没人知道,反正他离开的时候大约四十来岁,那个时候还是一个人过日子。曾经有人怀疑他前些年失踪那好几个月回来,那般光鲜,是不是找了媳妇了?但是细细分析却又不像,哪个娶了老婆的人忍心独自扔下老婆十来年自己过日子。”张木匠说着,把烟袋从腰里抽出来就要装烟抽。
张卫国一把将烟袋锅夺了过去,“您现在咳嗽这厉害,就先别抽了。”张木匠满眼的埋怨,最后还是遵从了儿子。
“他家是不是村南那家?”钟山把他们去的那家位置和张木匠说道。
“就是那家。你怎么知道?”张木匠显然被钟山这个问题给惊了一下。
钟山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张木匠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张大哥说他小时候这房子曾经住过人,您还阻止他去那家人,您知道那家人的来历?”
“是啊。这黄三爷走后十多年,那个时候卫国刚出生没多久吧,村里忽然来了两个人,一男一女,说是两口子,中年的样子,径直到了这黄三爷家的房子,把门锁打开住了进去。开始我们还以为是黄三爷的家眷,可是算年龄怎么也不像,并且这黄三爷家在当地并无什么亲戚,便去询问,得到答案说是黄三爷的朋友,受托前来照顾他的房子的。俗话说,落叶归根。这黄三爷委托别人照顾自己的房子,等到自己老了之后,归家养老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这事也被我们慢慢放下。”
张木匠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是我们还有一点一直没能明白,这来的两个人,看样子是两口子,却无儿女在身边,而且他们来了之后,并不像常人一样和邻居串串门客套一下,将来也好有个照应,他们却是基本不怎么出门,更不和我们打交道,真不知道这俩人是搞什么的。我们去串门,根本就不往屋里相让,只在院外和我们说两句,客套一下便匆匆说有事,进了屋子。这样一来,我们也便识趣地不去打扰人家。”
“难道之后你们就一直没不知道那俩人的底细?”钟山不免有些着急,急切的想知道那俩人的情况。
“算是吧。都是庄稼汉,害人之心不可有,开始还有点儿怀疑,但是想到人家说是黄三爷的朋友,便也放弃了警惕,一两年间,人家除了不和村里人接触外,也没做任何有损村里的事,便也不去追究,每个人也渐渐习惯了。”张木匠答道。
“唉……”钟山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心道,好好的线索,就这样断了,不由得心里一阵苦闷。
“那这村子好端端的为什么改名呢?”钟山继续问道。
“这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乡里领导下了个通知,说统一改名字,于是便有了这名字。”张木匠答道。
“那您开始说村里人都忌讳说这个事?”钟山记得刚才张木匠用了“讳莫如深”这个词,说村里人都避谈这个话题,不由问道。
“是啊。这事说来话长,后来开始有了点消息,有传闻说那黄三爷是这李天官的后人,拉拢了一群歪门邪道的人,反正对国家政权不利,便被国家给查了,至于那黄三爷的去向,无人得知,这村子便是这样被改的名字。但是说实话,那黄三爷在村里口碑极好的一个人,所以我们也就能只避谈此事了。”张木匠还是没能忍住烟瘾,把烟袋锅拿过来,给自己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点着抽了几口,封闭的屋里顿时烟雾弥漫,烟草的香味弥散开来。
张木匠似是压抑在心里很久的石头终于被搬开一般,轻松了许多。
“黄三爷是这李天官的后代……那黄老太太想必就是那黄三爷的后人了!”钟山一拍大腿,从炕上跳了起来,兴奋地说。由于站的不稳,直接踩到身后睡觉的浆糊,疼的他“嗷”地一声坐了起来。
钟山歉意的朝浆糊笑笑,浆糊便揉着腿继续躺着去了。
钟山很庆幸张木匠提供给了自己这么重要的线索,这比弄明白住在那房子里的两口子的身份更重要了,他俩的身份已不是那重要,现在离这黄老太太为什么在这村里出现的答案又近了一步——这算是回家吧?而且,黄老太是这李天官的后人,那供奉的这张画像必定就是那李天官了。
想到这里,钟山忙把画像打开,再一次仔细地看了一遍。
可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钟山还没有弄明白:李天官姓李,可是这黄三爷分明姓黄,哪来的一家呢?不由得看向张木匠,把疑问说了出来。
张木匠也是摇头。
钟山正欲再问,张木匠忽然剧烈咳嗽起来,钟山和张卫国忙不迭地把张木匠扶好,一人轻拍后背,一个忙去倒水。待水倒好,张木匠端过水碗,忽然,“噗”地一口鲜血喷进碗里,水顿时红成一片。
众人都惊住了。钟山虽知道张木匠阳寿将近,却没想到这么突然,更没想到会以吐血来昭示着自己生命的结束。张卫国已是吓的双腿打颤,不停地重复喊着“爸爸”,话里早已是带满了哭腔。浆糊刚才本是被钟山踹醒,此时也是坐在炕上裹着被子,直勾勾地盯着张木匠的碗里发呆。
张木匠把碗放到桌子上,拿手抹了抹嘴角,一丝血迹被擦了下来。张木匠拿另一只手把这血抹匀,在手上留下一点红色的印记,然后抬头看了看张卫国。“挺大的人了,嚎什么嚎?!”
张卫国倒是听话,声音戛然而止。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098】 寻女 '本章字数:2163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03 02:33:27。0'
张卫国见状,忙让父亲躺下。钟山却是一把拦住,招呼浆糊把两床被子塞到张木匠的身后,让他半卧,这样呼吸还能顺畅一些。至于张卫国坚持让父亲先闭眼休息睡觉,自己去请医生,钟山也是拒绝了。
木匠似乎早就知道自己要死一样,显得格外镇定。其实,人到了一定年龄,生死会看淡一些的。意识到刚才骂张卫国有点儿凶,眼神复杂地看了看他,张木匠把儿子拉到了炕上坐着。
“我都一个老头子了,死已不叫事儿,早晚都是死,过了这一大把年纪,死了不亏,比你姐,你娘他们幸运的多。”张木匠慢条斯理地说着,眼里却有老泪闪烁。
众人皆是一愣——姐姐?
张卫国更是瞪大了眼睛,“爸,你说什么?姐姐?”
“是呀……谁家不想多要几个孩子……我和你娘最开始生了你姐姐,一直到了五岁。开始也是忌惮,所以不敢再生,可是看你姐姐身体很好,况且咱家也却少男孩,便下决心再要一个,也算老天开眼,第二个孩子就是你。可是……”张木匠说到这里,两行浊泪淌了下来,开始呜咽。
“我还有个姐姐……”张卫国喃喃地说道,然后抓起父亲的手:“那我姐姐怎么死的?”
张卫国此时更加激动。从小到大,自己一直一个人,村里人本就少,加之也都是兄弟一两个,倒也习惯,只是每逢去乡里,看到人家兄弟好几个的时候,回来定是烦躁郁闷几日,甚至还会把父母埋怨一顿。此时张卫国听父亲说自己还有个姐姐,不由得心里又喜又悲。喜自不必说,悲的是这个姐姐从父亲口里得出已经死了……
“怎么死的呢……”张木匠眼睛看着房顶,空洞,无神,不再说话,思绪已飞到二十多年以前的那个夏天。
……
“当家的,这天阴沉的厉害,赶紧去抱些柴禾,不然淋湿了又没得烧了。”媳妇对着张木匠说道,自己麻利地刷着锅,准备做午饭。
此时正是三伏天,天气异常闷热。张木匠上午在自己的小木匠屋里忙了一上午,闺女五岁了,便由着她出去自己玩去,反正村子不大,也不能跑远。忽然间天气大变,从北面山上冒出一片黑云,如漆似墨一般。狂风顿起,直接裹着那股黑云朝村子压了过来。
张木匠忙不迭地去收拾干柴,媳妇则赶紧烧着午饭。片刻之后,二人均已收拾停当,媳妇忽想起闺女还没回来,忙到院子里喊去。
北方农村多是这样:孩子们大都自己出去玩,大的十几岁,小的四五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