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奇宝疑踪之当阳地宫-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想越觉得靠谱,我心里不由的有点小激动,从原来吃饱饭没事干的二道贩子,到现在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我都有点佩服我自己了。
“同志们。”我兴奋的对他们几个人说道:“来听听我的推断,相当靠谱。”
我把自己的设想完整的说了一遍,铁柱这个半文盲就忽略不计了,原本就没指望他能听懂。剩余的几个人听完后仔细回想回想,都觉得我的推测有道理。
我被大家赞许的眼神给陶醉了,得意洋洋的接着说:“这些都不是关键,我敢断定,现在穿越山谷是最安全的时候。因为下面堆积的可燃气已经在刚才烧光了。。。。。。”
“哦?果真如此?”铁柱扣扣鼻子:“那你先下去探探路。”
“我好容易动回脑子,你何必来拆我的台嘛。”我瞪了铁柱一眼,又说:“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可以耐心等等,做个试验。”
“什么试验?”
“过一段时间,我们再扔个烟头下去,就能证明谷底到底是不是慢慢渗漏堆积着可燃气体,如果还和刚才一样剧烈燃烧,那就说明我的推测有道理,火团一熄灭,我们马上可以平安的越过山谷。铁柱,你先闭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别再激我下去探路。”
大家对我的推断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就连一直取笑我智商的苏玉都罕见的夸奖了我。
谷底刚刚烧了一次,可能一时半会之间积攒不起来足够的气体,所以我们决定先找个地方躲着,等明天夜里再来试验。葫芦山不象南方那些山一样,山洞密集,加上我们现在位于圆融寺和山谷之间的狭长地带,光找个能容身躲藏的地方都费老劲了。最后凑合来到一个相对隐蔽坑洼地,轮流休息。
别人都睡了,留我一个人望风,天气真是太冷了,我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挡挡风寒。这时候卫攀爬起来方便,回来之后可能走了困头睡不着,就溜过来和我聊天。
“陈主任,来,聊两句。”
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而且这种感情是在无数次出生入死中培养起来的,非比寻常。
“卫副司令,想聊点什么?”
“随便聊聊。”卫攀在我身旁坐下,点上支烟,慢慢抽了两口后才说道:“小陈,问你句话,你跟着大伙找圣师宝藏,是为了什么?”
听了卫攀的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或者说,是不能按自己的真实意图回答。最开始接触圣师宝藏,是迫于金七爷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我想借机查询家族迷案的真相,但随着寻宝过程一步步发展下来,渐渐成了骑虎难下之势,一直到庞老二对我表明心迹,我们击掌为盟后,我才有了最终目标。
不过这些话是不方便对卫攀说的,所以我也学着老奸巨猾的样子,没有回答卫攀的问题,反倒回问了他一句:“你呢?”
“不瞒你说,我现在也糊里糊涂的,满脑子都是宝藏,但真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都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卫攀叹了口气:“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被金七爷给勾到宝藏里来了,每天想的都是那里面价值巨万的金玉珠宝,可现在。。。。。。”
说到这儿,卫攀自失一笑,继续闷头抽烟。
我们俩天南海北的扯了个把小时,等铁柱过来接班的时候,天都快亮了。我蒙着头大睡了几个小时,然后爬起来跟他们凑摊玩斗地主。百无聊赖的熬了一个白天,入夜之后,重新来到昨天我们找好的位置,准备试验。
铁柱最爱干这种事,自告奋勇要为科学事业而献身,他招呼我们朝后稍退退,然后点了烟,猛抽几口,把烧的通红的烟头朝谷底一弹,自己也随即后退几步。
。
河川鬼道 第四十四节 后山
更新时间:2010…10…30 14:00:06 本章字数:4030
情况和我预想中的几乎一样,烟头刚刚落入低谷,火球就骤然而生,膨胀气体和空气所发出的摩擦声清晰可闻。不过今天的火势明显没有昨天猛烈,大概是时间太短,可燃气体在谷底堆积的还不太多。
其实我们这些人对自然科学知识相当贫乏,根本不知道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之后,很可能产生爆炸性气体,还傻乎乎的站在山谷上向下张望。所幸的是运气还好,没有遇见气体爆炸。
一连串的火球熄灭后,我信心百倍的对其他人说:“现在再扔火种下去,绝对不会发生燃烧,不信就试试。”说完,我也掏出一根烟,点燃后抽了半支,顺手扔下去。寂静的谷底一片漆黑,完美的证实了我的推测非常正确。
我得意的看看大家,潇洒的一甩头发,说道:“现在穿越山谷,一定很安全。”
“那你去试试?”铁柱又站在旁边一脸坏笑的激我。
“去就去。”我低头朝谷底又看了一眼,从背包里取出手电。铁柱一看我来真的,赶紧拉住我,嬉皮笑脸的说:“嘿嘿,跟你开玩笑,你还当真了?你小子笨手笨脚,跑的那么慢,这种事还得看我大显身手。”说完,他转头询问庞老二:“二哥,下去看看?”
庞老二虽然吃了半辈子江湖饭,但是个心思很清楚的人,他连续两天观察谷底的情况,大概也觉得我的推测成立,所以点点头,嘱咐铁柱小心点。
这条山谷并不宽,也不算深,铁柱平时跟谁说话都是二皮脸,但身手相当灵活,遇见正事的时候也不会乱打马虎眼。稍稍一准备,就从上面一溜烟儿的蹿到了谷底,然后一刻不停,顺着谷底的斜坡向后山上爬。因为深更半夜里开着手电非常扎眼,为了保险起见,铁柱的手电前面裹着一层布,把百分之七十的光线都遮挡住了。我们站在山谷对面,也不敢开手电,只能借着月光,注视铁柱的一举一动。
大概是对面的坡度比较陡,铁柱攀登的很吃力,我只能模糊看见他的背影在山坡上一点一点艰难的移动。不过我们的时间应该比较宽裕,前后两天相比较,谷底那些可燃气体的浓度不会在短时间内聚集的太高。
心里一紧张,时间概念又变得很模糊,不知道过了多久,铁柱才从对讲机里说:“他娘的,累死我了,下去容易上来难,山谷里面很安全,你们抓紧时间过来,谁第二个来,记得带绳子,坡度太陡了,玉丫头肯定自己爬不上来,得拿绳子拉。”
铁柱这么一说,大家都放心了,穆连山取了一捆绳子搭在肩膀上,然后第二个穿越到山谷对面,把绳子垂下来,后面的人有绳子可以借力,所以很轻松的一个挨一个的爬出了山谷。
庞老二站在后山的山脚下,抬头仰望了半分钟,然后对我们说:“墨玉上的标记马上就到头了,东西肯定在后山,等爬上去看看就有分晓。”
葫芦山后山的高度和前山差不多,只不过面积稍稍大了一些,但对于我们来说,攀越后山的难度要比前山大几倍。因为后山多少年都没有人涉足,而且中间隔着一道乱冒火球的山谷,所以根本没有一条可以上山的山路。
只走了一小会儿,我就受不了了,本来路就相当难走,身上还背着沉重的背包,只要稍稍不留神,脚下打滑就会滚下去。如果排在队尾的人滚下去了还不算太要紧,倒霉也只倒霉他一个人,但队伍中间的人一失足,后面的人都要跟着遭殃。走了片刻,庞老二就觉得太危险,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登山运动员,所以他自己带了绳子朝山上一点一点攀爬,让后面的人原地等候。
以庞老二这样的体力耐性,在山路上行进的都非常艰难,他向上爬一段路,就找个比较平坦的地方,把绳子抛下来,按刚才的办法,一个一个拉我们上去。
这样的行进速度可想而知,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我们才接近顶峰,最后这段短短的路程尤其难走,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天亮前征服了葫芦山。
葫芦山后山的山顶极象一个微型的盆地,人如果在中间活动,从前山那边是看不到的。我们几乎熬了一个通宵,人人精疲力尽,找了个背风的地方一蒙头,纷纷睡去,直到半下午的时候才接二连三的醒过来。
“二哥,这上边是什么情况?”我一边嚼压缩饼干,一边对庞老二说:“东西在那儿?”
庞老二轻轻摇摇头,在墨玉的拓本上指了指:“路线到这儿就全部终结了。”
“又和残山一样?”我连忙把剩余的饼干一下子塞进嘴里,接过拓本看了看,这东西一直是由庞老二研究的,不过我经过他指点,多少能看懂一些。拓本上有关山阳地区的地形刻画的非常详细,而且能清楚的看到葫芦山大致地貌,但所有线条到了后山就完全结束,看样子,最后一件玉器究竟藏在那里,还需要我们去找。
后山山顶的面积不大,我站在地势稍高的地方放眼望去,周围情景一览无余,除了稀疏的树木和石头,几乎没有别的东西。
“没办法啊。”卫攀也凑到我跟前,拿过我手里的拓本扫了几眼:“反正已经到这儿了,后山就这么大,一米一米的找。”
我们几个人分头行动,间隔十几米一字排开,在山顶上仔细搜索起来。我也真不知道该从那里下手,整个山顶根本就没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满眼都是树和石头,其中有棵老柏树,不知道活了多少年,树皮几乎都掉光了,树冠也很小,只有几根粗大的树枝,顽强而又倔强的在山顶屹立了若干年。象这样的老树起码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如果放到别的地方,肯定要拿护栏围起来,不过在荒无人烟的葫芦山后山却没有这种待遇,只能经历风吹雨打自生自灭。
天黑之前,我们几乎已经把山顶全部走了一遍,没有任何发现。大家围在一起谈论的时候,卫攀就有点疑心是不是韩慕亭给的拓本有问题。
“我想应该不会。”庞老二解释道:“韩慕亭骗了我们一次,也算迫不得已,而且在墨玉这件事上,我看的出来,他心口如一,绝对没有染指的意思。问题可能全出在手札上。你们没看过圣师手札,里面很多内容都不全,当阳地宫那一篇,几乎全被删掉了,其余部分也断断续续。”
“到底是谁这么缺德,要毁掉手札,干脆一把火烧了就算了,留部残本下来,鬼都看不懂。”
“谁毁掉的手札,现在已经成了迷案,咱们的手札是宋版,连山当初得到的手札大概是元版的,我们俩私下印证过两本手札的内容,大同小异,该有的地方都有,该没的地方都没,出入不大。这样吧,今天已经来不及了,明天,我们再仔细查查,如果实在没有一点结果,就到山腰和山脚那里看看。”
晚上冷的实在受不了,山顶的风又大,我们弄了点柴火,刨了个坑在里面点起一堆小火,逃荒似的挤在一起取暖。
按照庞老二的安排,第二天我们又分头在山顶附近排查。明知道这基本算是无用功,但还不得不做。一上午时间,来来回回兜了几个圈子,什么都没找到。我低头看了看表,已经中午十二点半了,恰好对讲机里传来庞老二的声音,叫我们回去吃饭。
我特意多走了段路,和苏玉汇合以后一边说话一边往回走。从年前开始,苏玉就跟着我们东跑西颠,野外的生活环境和居家过日子天壤地别,她本来就瘦,折腾了这么长时间,身体越发单薄。我看她的脸色不好,眼圈还微微发黑,忍不住一阵心疼,要她下午别跟我们瞎转悠了,趁着白天气温稍高一些,在宿营地那里好好休息休息。
“多个人就多份力量嘛。”苏玉笑嘻嘻的对我说:“早一天达成你的心愿,我也早一天把你押解回阳川。”
“还用的着你押我?”我一脸诚挚的说:“只要你招招手,不论天涯海角,我都跟你去。。。。。。”
“酸哦。”
我们俩嘻嘻哈哈一边说笑一边往回走,路过那颗老柏树时,我抬头望了望高高的树冠,对苏玉说:“你猜这棵树有多少年了?我们来打个赌,谁输了就被对方亲一口。。。。。。”
没想到苏玉没有理会我的调笑,急切的拍拍我:“宝贝勒,你看!”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周围依然是老样子,只能远远的看见铁柱正屁颠屁颠往回走。
“有什么可看的,那不是铁柱吗,你又不是没见过。”
“什么铁柱钢柱的啊。”苏玉揪揪我的耳朵说:“不是让你看他,朝地面上看。”
这时候正是正午,太阳懒洋洋的挂在头顶,光线透过老柏树的枝干,在地面上留下一个影子,苏玉又把我往前拉了几步,指着地面说:“你看,这影子象什么?”
经过苏玉指点,我仔细看了看地上的影子,顿时心头一动。
这影子竟然极象一朵云彩!
如果单看老树上的枝干,什么都看不出来,但经过阳光照耀,投影在地面的影子鬼使神差一般的幻化成一朵云彩,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文章?
虽然不能排除巧合的因素,但这已经是我们两天来最大的发现了,尤其是影子的形状,和真正云彩的形状几乎完全吻合。我掏出对讲机,对庞老二讲明情况,然后站在原地等他们。过了一会,分散在各处的几个人全都朝我聚拢过来。等大家到齐,看见地面上的树影后,顿时议论纷纷。
庞老二一言不发的沉默了片刻,在树周围来回转了几个圈,然后吐出一个字:“挖。”
我们来之前带了一把仿军用的便携式折叠工兵铲,铁柱飞快的跑回宿营地,把铲子拿过来,朝手心噗的吐了口唾沫,然后双手来回一搓,握着铲子问:“二哥,朝影子这里往下挖?”
得到庞老二首肯后,铁柱吭哧吭哧的开始刨土,我们都顾不上吃饭了,围着他站了一圈。影子特别大,所以铁柱是站在正中心开始下铲的。这家伙早年间练的基本功仍旧炉火纯青,挥铲时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毫无停滞,只不过铲子实在太小,吃土少,铁柱一边干活一边抱怨卫攀,说他准备的工具不趁手,自己满身的本事都施展不出来。
铲子虽然小,但挖出一铲土,坑就深一寸,庞老二和穆连山也轮流上阵,三个人不愧是个中好手,就凭借这把炒大锅菜都嫌小的工兵铲,从中午到下午,硬生生的挖出一个一人多深的坑。
我们看的时间长了,刚开始的兴奋劲就慢慢消失,同时还怀疑这个影子是否只是巧合。坑挖的越深,里面的人越费力气,我们在上面给他们照明,还要把挖出的土拉上来。
一直挖到两米多深,我都没一点信心了。这时候正好是庞老二在下面动手,我拿手电照明,他一铲子下去,发现锋利的工兵铲吃不进土,下面明显有什么东西。
河川鬼道 第四十五节 第四件玉器
更新时间:2010…10…30 14:00:06 本章字数:3530
庞老二立即放慢了掘进的速度,一点一点把不明物四周的土清理掉,两三把手电集中照射在狭窄的坑内,里面的情况可以看的非常清楚。随着上面掩盖的土层慢慢减少,不明物也露出了真面目。
这是一块二尺见方的石板,很厚,上面明显阴刻着字迹。
看来有门!我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连忙给庞老二递下去一把手电。残山这地方可能一直很干旱,挖了两米多深的坑,里面的土也只不过稍稍有点湿气,庞老二丢下铲子,伸手把石板上面的土全都拂去,几个核桃大小的字马上就清晰的显现出来。
“二哥,上面写的什么?”
庞老二站起身,脚一蹬洞壁,翻身从坑里跃到地面,丢下铲子,拍怕手上的土说:“东八十步,深八尺。”
“东八十步,深八尺?”
刚开始我还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随即就明白过来,这块石板肯定是个“指示牌”,上面的字迹很明显是用来指示下一步的挖掘目标。
“这个坑没用了,填上。”庞老二重新拎起工兵锹,朝正东方看了两眼,然后对我们说:“连夜动手。”
庞老二带着铁柱和穆连山先赶到东边八十步的地方继续挖掘,留我和卫攀还有苏玉填埋刚刚挖出的这个坑。因为没有工具,我们只好用手去扒拉土。卫攀心情大好,一边捧土一边说苏玉是姑娘家,细皮嫩肉的,填土的事就免了吧。
卫攀半蹲在地上,满身沾的都是土,脸上也被汗水浸染的乌七八糟,双手不住的在地上划拉,那样子真象个拾荒的流浪汉。我越看越觉得可笑,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卫大少在阳川有钱有势,那是真有身份,亭台楼阁花园洋房,厨师炒菜保镖站岗,出门坐高级轿车,前呼后拥跟着一帮小弟,只要他跺跺脚,阳川**就得抖三抖,大小都算是个人物。可现如今卫大少那儿还有一点威震八方的样子。
人,可真有意思。
“陈主任,好端端的你笑什么?”卫攀拿衣袖擦擦额头上的汗:“发现块石板就把你乐成这样?”
“不是。卫副司令,我觉得你也真是了不得啊,既能上得厅堂,又能下得厨房。”
卫攀怔了怔,马上明白过来,跟着我哈哈一笑,说道:“说的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人嘛,就该这样子,什么样的境遇都经历经历,那才有意思,如果从生下来到咽气蹬腿,无风无浪平平淡淡,无趣的很。咱既能坐宝马,也能骑自行车,你说是不是?陈主任我告诉你,我小时候也是吃过苦头的,从小被老太爷逼着练功夫,一个不注意,沾着水的竹条子就抽过来了,身上全是二指宽的血印子,衣服一脱跟斑马似的。。。。。。”
“你还练过功夫?”
“那可不是嘛,只不过咱确实不是这块材料,被老太爷抽了两年也没啥进境,陈主任,说话归说话,手底下可别停啊,赶紧干完了到他们那边去看看。”
“对对对,干正事干正事。”
我们两个加快速度,把剩余的土全都回填到坑里踩实。妥善处理完了之后,匆匆忙忙跑到庞老二他们那里围观。这三个人干的热火朝天,挖出的坑已经有半米深了。
“二哥。”我蹲在庞老二身边问:“石板上刻的是东八十步,这八十步到底算多远?咱们下锹的地方准不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庞老二跟我解释道:“古人说的一步那是特有所指的,连半寸都不会错,要换成今天的度量单位,大概是七十五公分,我来回走了几次,下锹的位置应该没错。”
庞老二的话相当可信,他说应该没错的事,那十有八九就是没错,所以我们耐心的蹲在坑边等。刚才手忙脚乱的干了会儿体力活,出了不少汗,浑身热烘烘的也不觉得冷。
趁着暂时没事干,我和庞老二他们讨论了一下那个树影。无极圣师以这样的方式埋藏玉器,实在够险的,先不说我们纯属侥幸,发现了树影,如果这棵老树在若干年前就死了。。。。。。想想我都要流冷汗。
不过无极圣师当初掩埋玉器的时候也不是信手而就,他专门选了棵柏树。柏树是有名的长寿树,最著名的大概就是黄帝陵的古柏林,树龄千年以上的柏树比比皆是,三千年以上的也不在少数。
无极圣师留下宝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后世子孙着想,希望能有个出类拔萃的后人趁乱世揭竿而起,完成自己毕生都没有能够完成的夙愿。只不过他没想到天道茫茫,圣师宝藏最终无缘于他的后人,而是便宜了我们。
不知不觉间,夜已经很深了,但我们急于知道挖掘后的最终结果,所以一个个睁大眼睛围着坑观望,没有丝毫睡意。就苏玉一个人不大关心土里到底埋着什么东西,加上一白天都没合眼,到了这时有点扛不住,抱着双膝想打盹。我悄悄往她身边挪了挪,轻轻说道:“困了?我借你个肩膀靠一靠。”
苏玉一笑,果真靠着我假寐起来,时间一长,竟然真睡着了,把我搞的好不难受,生怕弄醒她,坐在原地动也不敢动。
这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屁股都麻了。幸好苏玉睡的不沉,一阵山风吹过,把她给惊醒了,苏美女揉了揉眼睛,看我雕像一般的给她当支架,顿时冲我一笑。
“瘦皮猴。”苏玉活动了一下身体,踱到坑边,对坑里正在挥汗如雨的铁柱说:“你怎么挖的这么慢,我一觉都睡醒了,你还在这儿磨蹭。”
“嫌我慢,你可以来试试啊。”铁柱白了她一眼:“我腰都快累断了。”
“快干快干。”我也凑过去说:“铁柱你快点,废什么话。”
“都是什么人嘛!”铁柱噗的又朝手心吐了口唾沫,弯腰继续干下去。
凌晨三点多钟,坑的深度已经接近了石板所刻的八尺深。这时候是穆连山在下面掌锹,他干活和铁柱完全不一样,虽然动作不快,但一个小时下来始终保持着这个速度。突然,穆连山手上的锹吃了一半土后发出一声闷响。
“有东西了!”庞老二一直在注视坑内的进度,听到声响后马上对穆连山说:“连山,慢一点,把上面的土清掉。”
不到十分钟,铁锹触到的东西已经被穆连山完全清理出来,又是一块石板,但这块石板上没有任何字迹,只有一朵阴刻的云彩。
“石板弄上来,接着挖。”
穆连山把石板撬出来一部分,庞老二也跳下去帮忙,坑里太狭窄,不方便用力,加上石板太重,实在不好弄。我飞快的跑回宿营地,拿了绳子回来,打个活套绑住石板,几个人合力,才把它给拖上来。
庞老二接过铁锹继续朝下挖,最多三十公分之后,又一块雕刻的相当精细的石板从土中被刨了出来。虽然眼前这块石板上的雕刻是我来葫芦山之后首次看见,但类似的雕刻在过去已经见了三次。
石板上完整的镂空出一个碗口大小的圆盘,圆盘被笔直的线条均匀的分为十二格,每一格的顶端都刻着小小的云彩。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正是藏放玉器的机关。兴奋紧张的情绪马上又充斥到我的脑海,老天爷倒真肯帮忙,苏玉无意中的发现竟然让我们误打误撞的找对了路。
庞老二并没有急着动手开启机关,而是想把机关附着的整块石板给挖出来。但这块石板出奇的厚,一直挖了五六十厘米才到底。要按这个比例来说的话,石板已经不能叫做石板了,简直就是个四四方方的石头箱子。
可能庞老二的意思,是想把石板完全刨出来以后拿到地面上去处理,但长宽高都是几十厘米的一整块石头,几乎无法搬运上去。所以庞老二沉吟了片刻,开始征询我们的意见。
“咱们要的是玉器,这么大一块石头弄出来有什么用?二哥,就在坑里打开吧。”
“就是,在那儿打开都一样。”
见大家意见一致,庞老二也没多说什么,把石块上的土仔细清理干净,然后要了把手电,右手稳稳抓着碗口大小的圆盘,均匀一扭,啪嗒一声轻响,圆盘下的机关马上有了反应。无极圣师的心思相当慎密,所以他当时藏放四件玉器的时候全都采用石头为触发开启机关,能保证千百年下来,机关不会被腐蚀失效。
一整套开启机关的手法用完,石块上顿时露出一个二十多公分的方口,我们蹲在坑边看的不大清楚,又不敢贸然开口询问。庞老二又观察了半天,确认一切正常后,伸手从里面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
“拿到了?”
庞老二显然也有点激动,因为这是最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他把盒子递给我,然后从坑内翻身上来。我捧着盒子,激动的双手发抖,眼泪都快下来了。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为了寻找这四件玉器,一年多来我只睡过几晚上床,其余时间都在野地里打滚,抱着盒子,我又恨又爱,恨不得张嘴咬它一口。
这只小盒做工非常精美,翠玉底的盒身,上面的纹饰图案带有浓重的晚唐风格,是件货真价实的唐代古玩珍品。不说别的,光这盒子都能卖个好价钱,但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思全都在盒子里面的玉器上,所以根本没人正眼瞧盒子,围在我身边迫不及待的让我先打开看看。
我遇见大事就忍不住的心里发慌,所以还是把盒子重新交给了庞老二。庞老二已经把小盒仔细看过了,其中构造了然于胸。他伸手按住盒子两旁的机簧,微一用力,盒扣咔的应声而开。
河川鬼道 第四十六节 黄金人面
更新时间:2010…10…30 14:00:09 本章字数:3216
我们几个人的手电几乎全都集中在小盒上,随着盒盖慢慢打开,最后一件人口型的玉器终于展现在众人面前。
“就是它,就是它。。。。。。”卫攀喃喃自语两声,又兴奋的一挥拳头:“终于凑齐了!这一次一定得给玉小姐记大功。”
“你们都别跟我抢。”铁柱看完了玉器,又把注意力集中到精雕细琢的翠玉小盒上:“玉器是大家的,这个盒子就归我了,回去给我媳妇儿装首饰。”
庞老二看了看表,啪的一声合上盒盖,说道:“现在离天亮还有点时间,咱们不如早动身,赶在天亮前离开这儿,然后直接回阳川。”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存放藏宝图的黄金人面虽然一直在我们手上,但是缺少开启机关的四件玉器,有心无力,现在四件玉器集齐,只要回到阳川,马上就可以打开人面,取出里面的藏宝图。所以我们心急火燎的填上刚刚挖出的深坑,又带好随身物品,集中到下山的路口上。
象葫芦山后山这样陡峭的坡度,上来很麻烦,下去的时候也不省心,只要稍不留神,重心稍稍一偏,说不准就连滚带爬的摔下去。有时候不得不倒转身体,手脚并用,一点点倒着退下去。不过相比上山时的难度还是小一些。因为要赶在天亮前就绕过圆融寺,所以时间比较紧迫,连废话最多的铁柱都闭上嘴,小心翼翼对付眼前险峻的陡坡。
庞老二走在最前面,紧跟着是卫攀,我拉着苏玉走在最后。大概走了一半路程时,天色已经开始微微发亮,大伙不由自主的有些心急,都害怕功成身退的时候再遇上什么麻烦,所以下意识的加快了速度。
其实在这种境地里,急是急不得的,我和苏玉就走的相当慢,几乎是一点一点的往前磨蹭,没多长时间就跟前面的人拉开好大一段距离。照我想,实在不行的话,最多就是在山谷边上再多熬一天,反正一年多都熬过来了,再怎么也不差一天两天的时间,没想到这个念头还没转完,走在庞老二身后的卫攀突然脚下打滑,随即控制不住身体重心,摔了个跟斗之后仍然刹不住车,不由自主的朝下面滚去!
他这一摔,前面的庞老二也跟着倒了霉,本来在陡坡上走的就不轻松,要靠自己全神贯注的保持平衡,如果庞老二不受外力干扰的话,完全能支持的住,但被卫攀一撞,顿时也跟着摔了出去。
天色虽然还没大亮,但他们俩个弄出这么大动静,后面的人全都看的清清楚楚,顿时慌了神。庞老二和卫攀一前一后飞快的滚出去几乎二十米,才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