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雅骚-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号人物,说不定还会来骚扰——”
上到山巅,商澹然看到她绘画制成的六盏精美灯笼正悬在星宿阁楼前,便一左一右拉着两个侄女的手立在阁边观看,张原陪在她三人身边——
小奚奴武陵不知从哪个角落钻了出来,欣喜道:“少爷,我就知道少爷会到这里来看自家的灯,已经在这里等了好一会了。”
张原笑道:“小武你倒来得快。”
这时听到星宿阁内羯鼓传花行酒令,张原眼力不佳,耳朵却是极尖,听到了钟太监那异于常人的嗓子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这一胡诌之句,原本笑语喧哗的星宿阁就是一静,没人出声了。
张原心道:“钟太监出丑了,我是不是该帮他一把?嗯,结交一个有权有势的太监对我以后绝对是有帮助的,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只要对我行大事有利我就不会拒绝,国难将临,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人和事嘛,当然,骑两头马说话左右逢源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很可能两头不讨好,这,就要看我的手段了——”
张原心思急转,朗声道:“柳絮飞来片片红,此诗有出处,乃是元人咏平山堂诗,用来应对‘飞红令’,果然妙绝。”
果然,阁中有人即应道:“是谁?快请进。”迎出来的是浙江省按察司的长官张其廉——
繁灯照耀,张其廉见张原年龄不过十五、六岁,而且是青衣儒童,不免有些失望,问:“你真知道那句诗的出处?”
张原躬身道:“正是。”
张其廉这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让这少年进去搅搅局也好,说不定就把那尴尬场面糊弄过去了,只求钟太监不要太着恼,便招手道:“请进。”带着张原进到星宿阁中。
张原一进来就八面春风,向族叔祖张汝霖、向老师王思任、向徐知府、向侯县令一一施礼,熟络得很,倒把按察使张其廉给搞糊涂了——
张汝霖起身笑呵呵道:“钟公公、张分守,诸位贤达,这是我张汝霖的族孙张原张介子——张原,赶紧拜见钟公公和按察使张大人。”
张原便向首座的钟太监施礼,向身边的张其廉施礼,张其廉轻拍前额作回想状,说道:“张原,我在杭州听过这名字,王提学有一次提起过,说山阴张原小小年纪写得一手好时文,就是你?”
张原含笑叉手道:“那是大宗师过誉,小子才疏学浅,如何当得。”
原来眼前这个少年真的是王学道夸赞过的少年才子张原,张其廉喜道:“山阴张氏出才子啊,那你且说说‘柳絮飞来片片红’出自元人哪首诗?”
张原朝首座的钟太监一拱手,说道:“钟公公博学,小子好生敬佩,这‘柳絮飞来片片红’之句颇为生僻,难怪在座贤达一时都记不起来,此诗乃元人咏平山堂之句,广陵瘦西湖有欧阳修建的平山堂,独占湖山之胜,后人题咏甚多,小子也记不清到底是何人所作,但那四句诗尚能记忆——”
吟道:“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星宿阁内又是一片寂静,随后便是喝彩一片:
“妙!妙极!”
“夕阳返照,桃花灼灼,那柳絮飞来看上去岂不就是红的了,绝妙!”
“此诗用词尖新,正是元人仇远、杨铁崖辈的诗风。”
“……”
张其廉大喜,赶紧恭维钟太监道:“钟公公博学强记,下官自愧不如,这等绝佳好句我等却以为诗意不通,惭愧啊,惭愧。”
徐时进等人也跟着大声“惭愧”起来,一时间气氛热烈,座上官绅名士一个个自我检讨,愧对钟公公,叹服钟公公大才,只有张汝霖、王思任笑吟吟看着张原。
那钟太监被众人这么一顿狠夸,已经忘了这句其实是他临时胡诌的了,还真以为元人有这么一首诗,转恼为喜,摸着光溜溜的下巴道:“这个这个,咱家还真记不清了,只记得这一句,这位张公子倒是记得全。”
张原谦虚道:“在下是去年在一本前人集子中偶然翻到这首诗,在下年幼,读书不多,所以还记得全诗,钟公公是读书太多,多年前读过的诗自不可能一一记忆,但一遇‘飞花令’,这‘柳絮飞来片片红’之句便油然升上心头是不是?”
钟太监点头道:“是的,就是这样。”喜笑颜开,觉得这少年真能理解自己,对张汝霖道:“肃翁,你这个孙儿聪明,前程不可限量。”
张汝霖笑道:“公公过奖,张原是王季重先生的弟子,多由季重教导。”
钟太监便对王思任道:“谑庵教得好,教得好,教导有方。”'TXT小说下载:。。'
张其廉见钟太监眉开眼笑、心怀大畅的样子,这才长长出了口气,这附庸风雅又喜怒无常的太监可不好侍候,今夜多亏了张原,只是那诗真的是元人的诗吗?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家父董其昌
钟太监招呼张原道:“张公子,坐这边,咱家见到你这样的后生才俊,就大起惜才之念。”心里道:“这满座什么江左诗家、文章方伯,一个个饱读诗书、名头响亮,依咱家看都不如这少年张原,只张原知道‘柳絮飞来片片红’的出处,连咱家自己都记不清了,若非张原提醒,咱家今日的妙句还要被这些外官耻笑,那岂不是天大的冤枉。”
时人有一句俗语叫“三个性儿,不要惹他”,哪三个性儿?就是太监性儿、闺女性儿、秀才性儿,这三种人不好惹,晚明的秀才时常聚众闹事,连官府都怕,秀才第一难惹,那太监性子与女子性情相近,南京工部主事谢肇淛曾言“宦官、妇女看杂戏,至角色遭难,无不恸哭失声,人多笑之”,而且太监性子还要更夸张一些,喜怒无常、任意闹事、多泪常颦,性情变化不定,很难把握,但如常拿得准,对得上他心思,他就视你为知己,甚至肯为你出死力,当然,你若得罪了他,那他的报复也是凶狠酷厉的——
钟太监是个很要面子的太监,尤其是在文人雅士之中,这下子张原以一首诗给他长了脸,就对上了他的心思,钟太监觉得满座高贤,只他与张原两个最有才华,他第一,张原第二,其余大抵是沽名钓誉之辈,差点害他丢脸,所以钟太监对张原是惺惺相惜,自然要提携提携、亲近亲近——
随役赶紧搬来一张圈椅,就摆在钟太监身边,张原告罪坐了,钟太监将他上下仔细一看,赞道:“好个人物!”问张其廉:“既然王提学都夸他,为何还是青衣儒童?”
张汝霖答道:“我这族孙因年幼,以前未参加过科考,今年已十六岁,学业颇见长进,所以下月就要参加县试了。”
钟太监便笑道:“原来如此,怪道说没有功名呢,却原来是还没开考,咱家料定张公子这回要一鸣惊人,后年乡试,咱家若还在杭州的话,张公子一定要来织造局见咱家,八股文咱家是不会作,但谈诗论词是可以的。”
张原心道:“钟太监很热情啊,简直有点九千岁连升三级的味道了。”恭恭敬敬道:“小子若至武林,一定要拜见公公,聆听教诲。”
自己胡诌的诗竟与古人暗合,钟太监兴致又上来了,笑道:“羯鼓传花只一轮,难不成今日只考咱家一人——敲鼓敲鼓。”
羯鼓声再起,钟太监刚将手中梅花递给张原,鼓声就停了,钟太监尖声大笑,说道:“这是有意刁难,绝对是刁难,哈哈,张公子,看你的了。”
张原起身道:“小子方才苦思钟公公诗句来历时,已想到了一句有‘飞、红’二字的宋人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张其廉笑道:“不错,这是宋人欧阳修的佳句,钟公公,下官这回没有记错吧。”
欧阳修这阙蝶恋花词恰又是钟太监熟知的,喜道:“对得好,对得好,咱家那句‘柳絮飞来片片红’是咏欧阳修平山堂的,张公子这词又是欧阳修作的,咱家有个提议,这飞红令所说的诗词必须要与平山堂或者欧阳修有关——”
这下子可把在座的高贤都难倒了,只有王思任对上了欧阳修的词“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其实是三句了,钟太监看王思任是张原老师的份上,马马虎虎算通过,其余对不上的一律大觥罚酒,这更让钟太监有“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的感觉,看张原极是顺眼。
正觥筹交错,宴饮正欢之际,忽听星宿阁外闹哄哄一片,似乎起了争执,张其廉不悦道:“这良宵佳节,不好好赏灯,倒吵起架来了,扰了远客的兴致。”
绍兴知府徐时进和山阴县令侯之翰赶紧起身,出阁去看是哪些没眼色的蠢货要讨打——
张原隐隐听到争执声中似有小奚奴武陵的声音,想起方才蓬莱岗上遇到的那个豪奴喝道的青年公子,赶紧也起身道:“小子也出去看看,莫不会与小子的家人有关。”
太监最喜热闹,吵架也是要看的,钟太监道:“那就一起去看看,评个理。”
阁中诸人一拥而出。
……
龙山之巅自东向西倾斜,东边最高处就是星宿阁,从星宿阁到西边山崖有百余步,山石树木,无处不灯,商澹然等人见张原进了星宿阁,便到其他地方看灯去,小景徽眺望远处的会稽城,问商澹然:“姑姑,哪里是我们家?”
商澹然指点道:“看到没有,那便是白马山,白马山下就是咱们家。”
小景徽踮起脚使劲看,摇头道:“只看到山影,看不到我们家。”
商澹然微笑道:“太远了,当然看不到了,只知道家就在那个位置。”
小景徽又仔细寻看了一阵,说道:“灯太多了,若会稽城只咱们家点灯,那就能看到家了。”
商景兰道:“小徽你好霸道哦,就不许别人点灯。”
商周德笑道:“陆游《老学庵笔记》就有一则故事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当下将那故事说与小姐妹二人听,景兰、景徽听得“格格”直笑。
小景徽道:“我可没有那么霸道,我只是说说嘛。”却又道:“那张公子哥哥家离这里近,姑姑能看到在哪里吗?”
商澹然含笑道:“看不出来,我又没——”住口不言。
一边的武陵道:“我来看,我来看。”刚找到府学宫的位置,左手臂突然被人抓住,一个声音道:“这位小哥,借一步说话。”不由分说,拖着武陵就到了一块巉岩巨石边,武陵挣脱开看时,却是一个奴仆装束的青衫大汉,边上还有好几个同样装束的汉子,一看就知道是势家豪奴,一个清客模样的中年人过来笑笑道:“这位小哥,我有话问你——”
武陵几乎是被强拽过来的,很不高兴,扭头朝那边看看,商氏的几个健仆不明所以,以为这是武陵认识的,也就没过问,只朝这边看看——
那清客见这小奚奴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便摸出十几个铜钱,说道:“赏你的。”摊着手等武陵来拿。
武陵还真没把这几个钱放在眼里,说道:“我不要钱,你们有什么事?”
那清客朝商澹然那边一呶嘴,问:“你们是哪里人,家主什么名字?”
武陵道:“我们当然是绍兴人,你们却是从哪里来的?”听方才那豪奴还有这个清客的口音都不象是本地人。
那清客不答,只问道:“你家主是谁,还有,那边那位小姐可曾婚配?”
武陵立时警惕起来,说道:“那位商小姐就是我家未过门的少奶奶,已行过大聘。”这是提醒对方不要痴心妄想了。
那清客还待再问,巨石后转出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公子,不耐烦道:“和这么个小家奴有什么好说的,去把他家主请来,我直接与他说。”指了指商周德。
那清客便向商周德走去,两个商氏家仆拦住,清客作揖道:“我家公子有事与贵主人商量。”
商周德不知何事,看那青年公子又面生不认识,但见武陵先过去的,以为是与张原有关,便走过去拱手道:“不知阁下何事见召?”
这青年公子作揖道:“还未请教尊姓大名?”
商周德道:“在下商周德,会稽人氏,阁下尊姓?”
这青年公子道:“家父董玄宰。”
商周德一愣,随即展颜道:“原来是董翰林的公子,久仰久仰。”
董玄宰便是董其昌,万历十七年己丑科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工诗文、擅书画,才名动京师,入选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其后起为山东副使、河南参政,皆未赴任,在松江华亭家乡闲居养望,书画越来越精,名气越来越大,就连朝鲜使臣来京城都要搜求董其昌的书画带回王京汉城——
这青年公子是董其昌次子董祖常,生员功名,也是慕山阴元宵灯景的盛名而来,却在龙山遇商澹然丽色非凡,身边那个胡婢也极有姿色,所以就想打听一下,看看是谁家女郎?
这个董祖常与人初次相见,第一句话往往便是“家父董玄宰”,这五个字很有效果,只要是士大夫、读书人,就没有不知道他爹董其昌大名的,此番在商周德面前说出来,也是立竿见影,商周德立即久仰久仰起来。
董祖常这才报自己名字:“晚生董祖常,尚未婚配,不知那位女郎是商先生何人,晚生甚是爱慕,思结秦晋之好。”其实董祖常有妻有妾,未曾婚配是一派胡言,先糊弄住再说。
商周德皱眉道:“那是舍妹,已与山阴张氏子弟有婚约。”
董祖常道:“有婚约亦无妨,晚生愿出十倍银钱相助解聘,请商先生玉成,家父亦感先生之德。”
商周德大为不悦,道路相逢就谈婚嫁已经是很无礼的事,这是轻看他商氏啊,把他商氏当作是蓬门小户人家吗,而且出口就让人解聘婚约,更是蛮横无礼,十倍礼金,哼,我会稽商氏缺银子吗?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见大人
商周德淡淡道:“承蒙董公子抬爱,但我商氏也是诗礼冠缨之家,岂能做出悔婚之事。”拱拱手,转身便行。
董祖常忙道:“商先生留步,晚生还有话说。”
商周德耐着性子,回身听这董其昌儿子还有什么话说——
董祖常叉手道:“商先生见谅,晚生实在是有些冒昧,但这也是晚生爱慕令妹心切,情有可原对吧,奈何佳人已归沙咤利,晚生痛心疾首——”
商周德心道:“佳人已属沙咤利,这诗引用得毫不恰当,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董其昌诗文书画有盛名,怎么会有这样不通而且无礼的儿子,不会是假冒的吧?”
商周德也无心打假,说道:“董公子不必多说了,赏灯请自便。”
董祖常却又道:“商先生且慢,晚生再说一句,既然晚生与令妹无缘,那晚生也不敢多打扰,晚生只求商先生一件事,把那个胡婢卖给晚生。”
商周德没听明白,问:“什么?”
董祖常朝堕民少女穆真真一指:“就是那个胡婢,晚生喜那胡婢白皙有风味,这个商先生总要成全了吧,多少银子都好说。”这里不是松江府,得收敛一些,能要到那美婢也是不错。
晋人喜蓄胡婢,就是鲜卑族美女,穆真真的头发白日里并不让人觉得太异样,此时在这满山灯光照映下,丝丝缕缕泛起黄金般色泽,真是白种胡人美女了。
商周德气极反笑,这个董祖常前一刻还在说什么爱慕令妹、痛心疾首的话,转眼就要求买美婢穆真真,此人轻薄无行可想而知,压抑怒气,说道:“那不是我商氏的婢女,是山阴张氏的,也就是我未来妹婿家的婢女,你要买,就找他去。”心道:“让张原来对付这轻薄可恶的董公子吧。”
董祖常问:“就是先前在山道上遇见的那位青衿少年?”
商周德道:“正是。”
一边的武陵脸涨得通红,忍无可忍了,怒道:“不卖,我家少爷绝不卖人。”
董祖常喝道:“主人在这里说事,你这小奴才插什么嘴,讨打吗!”
商周德冷冷道:“董公子是不是过于嚣张跋扈了。”
董祖常既然不求商周德嫁妹了,那也就不用那么客气了,也冷笑道:“这就是诗礼冠缨之家,主人说话,家奴在一边跳窜咆哮?”
商周德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好一会才道:“山阴知县、绍兴知府,还有按察司张分守都在那边阁子里饮酒,我与你去说个理。”
董祖常却问:“是杭州按察使张其廉张世伯吗?哈哈,张大人是家父好友,山阴灯会张世伯特意派了人告知家父,请家父来此赏灯,因路途颇远,天气未暖,家父不愿来,我就来了——商先生,还要到阁子里去找张分守说理吗?”洋洋得意地瞅着商周德,突然欺身过去,给了武陵一个耳光,说道:“我来替他主人教训教训他。”
武陵大哭起来。
穆真真急奔过来,问:“小武你怎么了?”一边怒视董祖常,她看到董祖常打武陵了。
武陵与穆真真同龄,新年都是十五岁,武陵只月份比穆真真小一个月,个子却矮一个头,平时都和石头兄弟一样叫穆真真为真真姐的,这时哭道:“真姐姐,这个姓董的说要买你,我说少爷绝不卖的,他就打我,真真姐你帮我。”武陵是知道穆真真有武艺的。
穆真真看董祖常是有秀才头巾的,没敢动手,只把武陵拉到自己身后,这堕民少女一向卑微惯了的,以前被喇唬欺负就只有逃,现在胆子比以前是大多了,若对方是家奴,那她就不客气了,可让她打秀才实在是不敢,怕给自己也给少爷惹大麻烦——
商周德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董祖常道:“欺人太甚,走,就找张分守说理去。”
商澹然过来惊问:“二兄,出什么事了?”
那董祖常先前没有正面瞧清楚这女郎,这时看清楚了,惊艳啊,笑道:“商小姐勿惊,与商先生无关,只是这小奴才无礼,小生出手薄惩了一下。”
武陵见穆真真不敢动手,便大叫:“少爷——少爷——”,只有少爷才能给他作主。
星宿阁里的张原就是听到武陵的悲叫才赶过来的,徐知府、侯知县端着架子走,他是跑的,跑过徐、侯二人身边时,说了一声:“学生先去看看。”
武陵一看到少爷来了,哭道:“少爷,这姓董的说要娶澹然大小姐,还说要买真真姐去,我反驳了一句,他就打我,呜呜呜——”
张原一看,果然是先前在蓬莱岗上遇到的眼神狭邪的那个青年公子,再看商二兄,也是一副气得不轻的样子——
董祖常满不在乎地拍了拍手,好象打了武陵一耳光脏了他的手似的,说道:“小奴才出言不逊,我堂堂生员教训一下他又会怎么样。”
张原上前拱手道:“无妨无妨,还没请教仁兄尊姓大名?”
董祖常见张原一脸笑容,便也拱手道:“家父董玄宰——”
“怦”的一声,董祖常腰胁挨了重重一脚,痛得直不起腰来,昂起头大叫道:“你敢打我!”
张原已经跳了开去,徐知府、侯知县马上就到,不抢先动手等下就不能打了,出气还是实实在在打人比较出气,他张原张介子可不是只会作圣贤八股的酸儒,必要时也会动粗打人——
董祖常身后的六个健仆“呼”的一下拥上来,这边穆真真还有四个商氏家仆也顶了上来,双方对峙。
董祖常揉着腰胁歪着身子怒叫道:“给我打,打那小子!”
“谁敢在这里打人!”
山阴县令侯之翰快步赶到,身后是刘必强这几个差役。
徐时进也到了,随后星宿阁中的官绅陆续都到了。
张原这时才低声问商周德:“商二兄,董玄宰是谁?”
商周德对张原不知道董玄宰颇感讶异,说道:“便是那董其昌董翰林,在士林名气很大——”
张原“哦”的一声,心道:“原来董玄宰便是董其昌,董其昌我知道,不仅在晚明,就是放眼整个中国书画史都是赫赫有名、屈指可数的人物,族叔祖还与这董其昌有点交情,上回我在北院书房看到董其昌的拜帖,这人是董其昌的儿子,怎么如此歪劣,还开口就‘家父董玄宰’,董玄宰又怎么了,这样的儿子打不得!”
商周德见张原踢了董祖常一脚,虽觉这与张原平时温文尔雅的形象有别,却是心情大畅,他方才被这董祖常气得不轻,尤其是董祖常洋洋得意说按察司张分守是其世伯时,他是真想上前揍这家伙一顿,张原踢这一脚正是为他出气,痛快!痛快!
那边董祖常挨了张原一脚,疼痛难忍,见一众官绅到来,便控诉道:“诸位大人,家父董玄宰——”
说了“家父董玄宰”这五个字后董祖常习惯性地要停顿一下,眼前这些官绅没有让他失望,一个个或“咦”或“哦”,显然都知道他父亲董其昌的大名,董祖常这才悲愤道:“晚生董祖常,乃家父次子——”
这话很可笑,董祖常却不觉得,他怒不可遏地叫道:“晚生应按察使张世伯之邀来山阴赏灯,却被人打了,这是何道理,求诸位大人为晚生作主,严惩凶手。”
张其廉曾在松江华亭董其昌府上见过董祖常一面,依稀有些记得,迈步上前问道:“你是董祖常?”
董祖常一看,这正是按察使张世伯呀,赶紧叉手施礼道:“晚辈董祖常,见过世伯,家父董玄宰——”
张其廉问:“谁打的你?为何要打你?”
这时围观的人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了,只官绅这面没围那么多人,有差役拦着,董祖常东张西望找张原、商周德等人,人太多了,灯影明暗,一张张脸都差不多,眼睛都要看花了,董祖常转回来正要对张其廉说打他的那人是会稽商氏的女婿,却赫然发现张原不知何时已站在张其廉身后,正含笑望着他,顿时大怒,喊叫着:“就是他,就是他!”张牙舞爪冲过去。
两个差役将董祖常拦住,喝道:“不得无礼!”
董祖常指着张原道:“就是他,这是这个小子打的我。”
张其廉回头一看,董祖常指的是张原,这就奇怪了,张原方才与他们在星宿阁中传花行酒令呢,如何就打了董其昌儿子了,问:“董祖常,你没看错吧?”
董祖常道:“没错,就是这小子打了我,求世伯作主。”董祖常这时已意识到这个张原应该不是寻常人物,不然如何能与这群官绅们站在一起?
这时张原轻声说了一句:“张大人,这位董公子是不是喝醉了?”
张其廉看董祖常面皮紫胀、额暴青筋的样子,是有点不对劲,便问:“董祖常,你喝醉了?”
董祖常气愤道:“晚生没有喝酒——”
张原踏前一步,说道:“既没喝酒,难道是失心疯,在下正陪钟公公与诸位大人在阁中行酒令,你却大叫大嚷,说我打你,不是失心疯是什么?”
第一百一十六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松江,董祖常倚势横行,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何曾有被人打了还不能立即变本加厉报复的时候,而且张原还当面说他失心疯,真让他气炸了肺,想要冲过去厮打,却被差役拦着,只有求按察使张其廉作主,叫道:“张世伯、诸位大人,学生是堂堂生员,远道来此赏灯,却无故被人殴打,天理王法何在,请诸位大人主持公道,严惩此人——”戟手怒指张原。
张原摇着头道:“不可理喻。”对身边的钟太监道:“让公公看笑话了,小子好好的在阁子里陪公公还有诸位大人喝酒,听到外面喧哗争执才出来的,却被莫名其妙歪缠诬陷,实在让学生纳闷。”
钟太监却是觉得这好似在演杂剧,很是有趣,笑呵呵对张原道:“严惩不了你,且看个热闹。”上前问那董祖常:“你真是董翰林之子?汝父去年还送了一幅《洞庭空阔图》与咱家,画得不错,就是清淡些。”太监审美趣味喜浓艳,不喜清淡。
张其廉在一边道:“这位是杭州织造局钟公公,还不赶紧见礼。”
董祖常赶紧叉手唱诺,说道:“请公公为学生作主。”
钟太监感觉自己象登台演戏一般,笑道:“你说张公子打了你,他怎么打你了?”
董祖常道:“他踢了学生一脚。”
钟太监更乐了,问:“张公子在阁子里陪咱家喝酒,如何就踢到你了?”
董祖常语塞,心想不会真是认错人了吧,伸长脖子仔细看着张原,问:“你与会稽商氏女郎订亲?”
张原道:“正是。”
董祖常怒道:“那就是你。”向在场诸位官绅团团施礼道:“诸位大人,没错,就是他打的我,笑里藏刀踢我一脚——”
这蠢货的丑态看得也够了,张原岂会躲在后面任他指责,先前只是戏弄,踢他一脚是肉罚,现在要义正辞严正面痛斥他,要他赔礼道歉,朗声道:“商二兄,商二兄请过来说话。”
商周德走到这边来向众官行礼,张汝霖向钟太监和张其廉介绍道:“这位是太仆寺商少卿之弟、会稽乡绅商周德先生,其妹与我这族孙上月行了大聘之礼。”
钟太监笑对商周德道:“原来都是亲家,张公子是少年才子,令妹定是绝色佳人,才子佳人,好姻缘。”
商周德道:“钟公公、张分守、诸位大人,在下有不平事要向诸位大人申诉,今夜元宵灯会,万民同乐,在下携小妹和两个侄女也上龙山赏灯观景,这位董公子突然邀我到一边说话,开口便向在下提亲,说要娶舍妹,在下说舍妹已与山阴张氏子弟订亲,这位董公子就说要出十倍银钱帮助解聘婚约,在下当然不允,这董公子就出言不逊,出手打我身边的小奚奴,在下要揪他去星宿阁找诸位大人说理,他却说按察使张分守是他世伯,有恃无恐,十分猖狂——是非曲直,请诸位大人明鉴。”
这一番话让张其廉颇为尴尬,张汝霖则大为恼怒,董祖常竟撺掇商氏与张原悔婚,这是没把他山阴张氏放在眼里啊,他张汝霖与董其昌有些交情,这董其昌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劣子!
这时的董祖常也暗悔自己孟浪,他没有想到商周德也颇有来头,以为只是小乡绅,也没料到事情会闹大,现在真到了众官面前,他当然理亏,强辩道:“学生只是试探一下,并没有要强迫他解聘——”
商周德喝道:“你强迫得了谁!”
董祖常转移话题道:“那小家奴对我十分无礼,我就给了他一耳光,算得了什么,而他,却踢我一脚。”又指到张原头上了。
张原团团作揖道:“诸位大人都听到了,此人竟要破坏在下的婚姻,辱及山阴张氏和会稽商氏,今日他若不赔礼道歉,绍兴百姓都容不得他下山去。”
张原是很善于调动围观者情绪的,而且董祖常本就理亏,破坏人姻缘是让人唾弃的事,那些赏灯看热闹的民众纷纷道:
“赔礼道歉——”
“磕头道歉——”
还有的干脆喊:“打死他!”听声音象是张萼。
张其廉暗暗摇头,董公这个儿子莽撞愚蠢,这一下子就惹恼了会稽商氏和山阴张氏,而且还犯了众怒,当即沉声道:“董祖常,汝父平日怎么教导你的,你一出家门就如此荒悖胡为,还不赶紧向商先生和张公子赔礼道歉!”
董祖常面皮紫胀,强自按捺狂躁心性,向商周德一揖道:“是晚生鲁莽,请商先生见谅。”随即昂起头指着张原道:“可他打了我,我是绝不会向他道歉的。”
这下子张其廉也恼了,这小子太不识好歹,喝道:“今日非道歉不可,不然的话就将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