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国医-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学力摇摇头,轻轻笑道:“不会有变故的,稍等一会吧,估计也快到了,我刚才打回电话去,说邓书记和劳市长已经出行了。”
说话间,警车的警笛呼啸声传了过来,市委领导的车队眼见拐过了街角。
“来了,来了!”钱学力一个箭步就窜过了马路去,指挥着公安局的人赶紧维持好秩序,给市委领导的车队腾出更宽阔的车行空间来。
市委书记邓宁临,市委副书记、市长劳力率在家的七个市委常委,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一把手,声势浩荡地去了康桥电动车公司,陪着京城来的专家组考察电动车项目,在市里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参观考察结束,还有一场本市最高规格的座谈会,市委书记和市长悉数出席。而在接下来下去即将要拉开序幕的康桥集团组织的“康桥…福瑞精细化工项目论证会”上,市长劳力将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
与之相比,卫益正和马力恺组织的“安北国际服装商贸城项目规划论证答辩会”则显得非常冷清,市里原定来一个副市长,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来一个排名最末的市政府副秘书长,除此之外,建委来一个副主任,经贸委来一个副书记,出席活动官员的档次和级别与康桥集团那边根本没得比。
如此看来,卫益正两人组织的答辩会其实早就形同流产,该不了了之了。在这场第二阶段的交锋中,卫益正和马力恺完败,一败涂地。
市里给出的信号很明确,如果益正集团和城建开发公司识趣,就该自行终止这场闹剧一般的答辩会,反正市里关注的焦点都转移到了康桥那边,没人管他们。
空荡荡的会场上,几个工作人员都神色复杂地站在一侧,卫益正和马力恺脸色阴沉地站在场中,半响都没有说话。
一开始,骆志远“有样学样”也要组织一次项目论证会,还号称从京城请来了学界最顶尖的专家学家,造出了不小的舆论,但卫益正和马力恺两人还不怎么放在心上。岂料,市委书记和市长两位党政主官竟然亲自过去捧场,以最高的规格接待骆志远请来的专家组,如此声势,简直就是狠狠地给了两人一记耳光!
更羞恼的是,他们心里愤怒却不敢发作出来,甚至连一句牢骚话都不能说。开玩笑,市委书记亲自出马,卫益正和马力恺火再大,也只能憋在心里。
长出了一口气,卫益正跺了跺脚道:“老马,我们无力回天,这一次,就认栽吧!”
马力恺憋屈地吐出一口气:“不认栽还能怎么样?算了,答辩会不搞了,给请来的这些人一人塞一个红包,送他们走!我们就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马力恺本是黑脸,因为羞愤脸色涨红成了猪肝色,嘴角都哆嗦着,足见其内心深处情绪的波澜。他本来是建委的一个科长,后来弃政从商去了城建开发公司,国有企业的县处级干部,在安北市也算是一号人物,像最近这般连续吃瘪还是头一次。
其实卫益正更憋屈。作为安北市民营企业的龙头老大,实力雄厚的益正集团董事长,市政协的常委,有头有脸的上层人物,被骆志远一个商场上的后起之秀给玩弄于股掌之中,他焉能心甘?
只是他到此刻也蓦然发现,骆志远根本不像他想象中的弱小可欺,在市里的政治人脉资源也丝毫不差这本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却被他一味轻敌当成了可以随意压榨的蝼蚁,结果自取其辱。
两人正要拂袖离开,却见卫益正的儿子卫经纬匆匆走进来,脸色复杂地轻轻道:“爸,市委市政府在康桥公司组织本市工商界与京城专家组的座谈会,市委邓书记和劳市长出席,要求市里很多企业都派代表去参加,市委办刚给我们下了通知,要您也过去参会。”
马力恺正行进间,闻言脚步一滞,他愤愤地甩了甩手,加快脚步,扬长而去。
卫益正脸色骤变,嘴角抽搐了一下,猛然扭过头去。纵然是面对自己的儿子,他也不愿意将自己形容狰狞的一面展现出来,此刻他内心深处的羞愤情绪无以言表,想要控制都控制不住。
卫经纬站在一旁心里暗暗叹息,心说:我早就说过让你别太轻视了骆志远,可你偏不听!结果如何?像小丑一样被人家玩弄,在市里上演了一场猴戏!
“我没空,你代表公司去吧!”卫益正黑着脸从口中迸出这几个字来,大步走了出去。
卫经纬望着自己老子略有些苍老的背影,眸光闪烁良久,也走出了会场。
与卫益正不同,卫经纬虽然也同样在骆志远手里吃了一场憋,但他的心态却转变的很快,他觉得骆志远这样的人,纵然成不了朋友,也不能变成仇敌。
卫经纬对骆志远有过全方面的了解,他越来越感觉,骆志远的背景绝不简单,否则他一个日报社停薪留职的小记者,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能量?
一念及此,卫经纬心里就拿定了主意。他决定要主动去跟骆志远缓和关系,他目前虽然不能完全代表益正集团,但这家公司早晚是要交到他手头上的,作为少东家,他还有几分说话的权力。
至于他老子,他是不抱什么希望了。卫益正个性霸道、刚愎自用,哪怕是知道自己走错了路,也不会认错认输。如果任由卫益正一条道走到黑,将来益正集团只能与康桥集团势不两立。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康桥集团的实力还远不能与益正集团相提并论但看康桥集团如今一飞冲天的发展势头,几年后超过益正集团也不是不可能。
市委市政府在康桥集团组织的本市工商界与京城专家组的座谈会相当成功。市里有家国有机械重工企业甚至与马季陶达成了初步的共识,聘请京城工业大的李教授为该公司的技术顾问。而马季陶也在骆志远的“牵线搭桥”下,接受了安北市人民政府的大红聘书,同意成为安北市政府的经济发展顾问。
这是市委书记邓宁临和市长劳力联袂出马的一个重要因素。
发展经济,在整体决策、规划方面的专家智囊不可或缺,相应的智力支撑,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招商引资更重要。
第233章 “逼宫”
项目论证会后,京城专家组立即离开了安北市,前往省城机场,乘坐当晚的飞机返京。这些人都是以小时来衡量人生价值的学界大腕,日程都安排得很紧。
骆志远还是让夏侯明礼和林美娟带车将专家们送去省城机场。
于春颖和谢婉婷没有相随离开,而是留了下来,由骆志远陪着准备去郊区的青龙山度假区玩两天,秋高气爽之际,爬爬山吃吃山珍野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骆志远亲自开车,谢婉婷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于春颖则在后排。
车刚出了市区,骆志远的大哥大就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谢婉婷微笑着将大哥大递给骆志远,骆志远犹豫了一下,继续认真开车摇摇头道:“婉婷,不用管它,我不接电话了!公司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我陪你和于姨出去玩玩,天大的事也不如这个重要!”
谢婉婷嘻嘻笑了:“其实无所谓的,志远,如果你有事,就先忙正事!”
骆志远点头微笑,示意谢婉婷将犹自还在响着的电话放下。
结果,电话响起来就没个完,后面的于春颖有些心烦意乱地道:“志远,赶紧把车停一边,接起来问问是怎么回事,这响起来怪让人心烦的!”
骆志远哦了一声,也觉得不太对劲,就匆匆将车停在路边,接起了电话。
“谁啊?我是骆志远。”
“骆总,我是老韩啊,你在哪?出大事了,你赶紧回来一下吧。”韩大军的声音急促而阴沉。
骆志远心里咯噔一声:“出什么事了?你快说!”
韩大军急急道:“商贸城工地上来了一批工人给我们堵门,还开了两辆挖土机过来,死死把公司的大门堵住,还打起了横幅,喊着口号,要求我们异地建设或者停止运作精细化工项目。”
“扯淡!”骆志远恼火地跺了跺脚,今天的好心情完全被这个不好的消息给冲散了。
这已经是康桥公司第二次被人堵门了。第一次是被市里另外两家出租车公司,这一次明显是益正集团和城建开发公司说白了就是卫益正和马力恺在背后主使。
“骆总,你在哪?赶紧回来一趟吧!”韩大军追问了一句。
骆志远咬紧牙关:“我马上回去,你们等我几分钟!”
“于姨,婉婷,不好意思啊,公司有点急事,需要我马上回去处理一下。”骆志远匆匆发动起车子,“我很快就处理完,你们稍等我片刻!”
说完,骆志远将车调头,往公司飞驰而回。
于春颖和谢婉婷母女知道出了事,也无奈地点头同意。骆志远将车开回公司,在公司对面的马路边上停下。这个时候,整个马路已经被看热闹的人群堵死,骆志远停好车,下车透过人群望去,只见百余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列队坐在康桥公司大门口前,拉着一条抗议的横幅,口中还一起喊着要求康桥公司停止建设精细化工项目的口号。
“婉婷,于姨,你们在这里稍等我片刻,我马上就回来!”骆志远将车钥匙递给了谢婉婷,压低声音道:“婉婷,如果我一时不能脱身,你先开车带于姨去我家休息一下。”
骆志远说完就分开人群挤了进去。挤进去一看,他这才发现,韩大军带着十几个公司的员工正面色复杂地站在一侧,看来是交涉无果。而另一侧,还站着几个穿着警服的民警,有的在交头接耳,有的则在闷头抽烟,现场乱成一团。
于春颖和谢婉婷在人群外围看了一会,就走了出去。
于春颖皱眉望着女儿轻轻道:“婉婷啊,看来志远在下面干也不容易,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这么复杂?”
“妈,我现在总算是明白,志远为什么说他忙得脚不沾地焦头烂额了……妈,要不我们先走,去志远家里休息一会?看来下午进山是不可能了。”谢婉婷扯住母亲的胳膊。
于春颖迟疑了一下,摇摇头:“别,我们先等一会,看看志远处理的情况再说。”
韩大军看见骆志远走过来,办公室的一个员工刚要喊一声“骆总”,却被韩大军一把给拽到了一旁。在现在这个乱哄哄的场面中,一旦骆志远的身份“曝光”,这群堵门的民工肯定要把骆志远团团围住,搞不好要出危险。
“怎么回事?跟益正集团和城建开发公司的人联系没有?”骆志远压低声音道。
韩大军伏在骆志远的耳边小声道:“我跟这两家企业的人联系过了,他们跟我们装糊涂,一概推卸责任,说是工人的自发行为!”
“无耻!”骆志远从口中迸出两个字来,沉着脸又道:“报警了?”
“派出所来了几个人,但现在这局面,他们也说管不了。”
“骆总,要不要跟市里的领导汇报一声?”韩大军迟疑了一下道。
骆志远沉着脸摇摇头:“这事儿不该我们主动去汇报!公安局的人是干什么吃的?老韩,走,我们从后门进去!”
骆志远分开人群,带着韩大军等人绕了一圈,从公司的后门也就是东侧的小门进了公司大院,直奔办公楼。骆志远进了宋爱娟的办公室,直接抓起电话来就给卫益正打了过去。
电话通了很久那边才接起来,传来卫益正懒洋洋的声音:“哪位?”
“卫董吧?我是康桥集团的骆志远。”
“哦,原来是骆总,怎么,找我有事?”卫益正的声音依旧是慢条斯理,有恃无恐的味道。
“卫董,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卫董组织这么多人来我们这里堵门,而且还造成交通堵塞,这可是违法行为,我建议卫董赶紧把人撤回去,有事我们两家可以展开对话和沟通,就事论事,解决问题。像这种做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骆志远压住火气淡淡道。
“堵门?”卫益正哈哈一笑,“这个事儿我也是刚听说,这都是那些工人自发的行为,与我们无关啊。况且,这个项目部也不是我们一家公司,还有城建开发公司的人,人员情况比较复杂这样吧,等我忙完手头上的事,派人过去处理一下。”
卫益正很随意地说着。他怎么可能让人去处理,他的目的就是闹大,引起市里关注和市领导介入,然后他才好“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提出自己的要求。反正他已经铁了心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康桥公司的精细化工项目搅黄了。
他本是市井出身,又是民营资本,擅长用这种手段来“逼宫”。
骆志远勃然大怒:“卫董,我还是那句话,想要沟通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谈,如果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要挟我们,谈也没得谈!”
“要挟?到底是谁要挟你呢?骆总好大的本事,又是京城专家,又是领导捧场,场面很大嘛。我们是小企业,也没有什么背景,哪里敢要挟骆总?”
卫益正的声音传过来,骆志远脸色一变,冷哼一声,就扣了电话。
韩大军在一旁见他跟卫益正谈崩,有些担心地搓了搓手。卫益正也不是一个善茬儿,在市里势力也很大,他既然敢这么做,当然就是有恃无恐,这么僵持下去,对康桥集团的声誉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骆志远抽出了一根烟,宋爱娟赶紧递过一个打火机去。
骆志远点上烟,深深吸了一口,皱眉沉思起来。
其实,堵门对康桥集团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谁都明白这种事情,最终还是需要市里出面协调解决。但是,如果任由对方堵门而没有应对之策,总是要损害公司的声誉。
骆志远回头看了看表,从事发到现在不过才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市里领导出面起码要在几个小时以后现在,最保守的就是耐心等待市领导的出面,然后再跟卫益正和马力恺回到谈判桌上。
林美娟匆匆走进来,气愤地道:“骆总,他们有人,我们也不缺人,实在不行,我们也组织一帮人去他们那里闹闹事,这种手段,谁不会使?”
骆志远吐出一个烟圈,苦笑:“美娟,有些事,他们能干,我们不能干。再说,如果我们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就会酿成冲突,市里怪罪下来,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不能这样做。”
骆志远说着,向韩大军挥挥手道:“老韩,你亲自去一趟市政府,争取向钱秘书长或者是常市长汇报一下,看看市里的态度!”
“嘱咐公司的人,不要跟他们发生任何冲突,把大门关紧,不要让他们冲进来!”骆志远说着扭头就走,上了三楼,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其实这个时候,常书欣已经得到了消息。钱学力得到下面的通知,第一时间就向常书欣报告。常书欣非常恼火,当然也不敢怠慢,立即又向市长劳力作了汇报。劳力比常书欣更恼火,但这种事情在劳力看来也不算多大的事情,只是给市公安局打了电话,要求市局立即出动,疏散交通。
第234章 一针见血
不过,事实上,交通堵塞完全是因为看热闹的人群。公安局的人过来一疏散,围观的路人散去,马路也就很快恢复了交通。
公安局的人停留在康桥公司门口的外围,没有对堵门的工人采取行动。所谓法不责众,这么多人集体“活动”,该如何处置,公安局需要等待上头的指示。
骆志远在办公室抽了两根烟。良久,他掐灭手里的烟头,抓起电话给城建开发公司的一把手马力恺打了过去。
此时的马力恺也好,卫益正也罢,都耐心等候在办公室里,等着市里的消息。
电话铃声响起,马力恺定了定神,接了起来:“哪位?我是马力恺。”
“马总,我是康桥集团的骆志远。”
马力恺眉梢一挑,冷冷道:“骆总?”
“是我,马总,我想跟你谈一谈。”骆志远的声音清朗但声调不高,单从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的起伏波澜。
“哦?谈什么?其实啊,骆总,我觉得眼前这事儿我们双方是没得谈的,还是要等市里领导出面,看看怎么解决。”马力恺倒是没有像卫益正那样虚伪,直奔主题。
骆志远笑了:“不,马总,我想我们应该能好好谈一谈。抛开这件事本身不说,马总有没有想过,你们这样做的后果?”
马力恺冷笑起来:“你也不用跟我唱高调,我们的目的也是希望引起市里重视,你们在我们这个项目的外围上马化工项目,这本身就是欺人太甚。”
“呵呵,马总,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你一句:城建开发公司是国有企业,与益正集团有着本质的区别,而马总本人,也是受组织部管理的正县处级企业领导干部,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讲政治。”
骆志远淡然笑着:“还必须要强调一句:我们上这个精细化工项目,得到了市委书记邓宁临同志、市长劳力同志等市里领导的高度重视,昨天,市委邓书记和劳市长都先后就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市里全面支持我们尽快上马这个项目。换言之,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得到了市里的认可,已经势在必行。你们采取这种过激的行动,到底是针对我们康桥集团,还是反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呢?”
马力恺本来还不屑一顾,但骆志远后面这番话传进他的耳朵,让他陡然间冒出一身冷汗,汗流浃背,脸色骤变。
骆志远一针见血啊。正如骆志远所言,马力恺不比卫益正,他是在编、在管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不管有多大的理由,组织这种给市里捣乱的事儿,他难辞其咎,未免在市里领导面前丢分。此其一。
另一方面,精细化工项目被邓宁临和劳力两位市里的党政主官刚刚认可,有了“尽快上马”的指示,就在这个时候,就有人跳出来反对,对这个项目说三道四,邓书记和劳市长心里要是高兴就邪门了。市里不能把卫益正这个民营企业老板怎么样,但马力恺这个国企一把手,却是说撤就能撤了,一撸到底。
而同时得罪了市委书记和市长,马力恺在市里还要混下去吗?
马力恺一念及此,冷汗直流,顿时惶恐懊悔起来,暗恨自己失算、考虑不周,被卫益正煽动,走上了一条邪道。说实话,对他来说,一个项目成不成算个鸟啊,自己的职位能不能保住才是真正的大事。
骆志远出身官场,对马力恺这种中层官员的心态了若指掌,所以他的话一字字一句句如同惊雷一般在马力恺的心底炸响,马力恺之前的高傲、矜持和轻蔑防线为之瞬间坍塌。
“其实呢,我这里不妨给马总透个底,精细化工项目是肯定要上的,但是怎么上、在哪里上,暂时还没有最后确定。我们的本意是利用三毛厂那块闲置的土地,但如果市里给了更好的政策,批了更好的地块,我们也没有必要非把这个项目建在那里。这是我跟马总私下里这么说。”骆志远淡然又道。
马力恺虽然没有回应,但从对方呼吸声加剧的细微情绪变化,骆志远很快就掌握到他的心理脉搏和节奏,继续展开了心理攻势。
“我们两家其实是可以合作的如果马总有诚意的话。”
马力恺声音嘶哑微有颤音:“你要我怎么做?”
“当务之急的是,马总先把你们的人撤回去,不要再搀和这事儿,我这边可以向市里澄清一下。另外,商贸城这个项目,我们康桥公司想参与,把三毛的那块地置换进去,我们两家完全可以实现合作共赢嘛。至于益正集团,只要我们两家携起手来,他们应该不成问题。”
骆志远的话虽然说得含糊不清,但意思是明确的。马力恺心里震撼莫名,骆志远面对此次“逼宫”非但没有乱了阵脚,反而想要趁机反攻,利用这次事件把益正集团从商贸城的项目“摘”出来这种冷静如山岳的心态、这种步步为营的手段,让马力恺不寒而栗。
“接下来,我们肯定要坐下来面对面的谈,我希望马总能认清形势,我们跟你们合作,远远比你们与益正集团合作更合适。我私下里可以承诺两点:第一,我们参与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置换土地,盘活资源,安置老国企的职工,至于项目将来的运营,我们可以以贵公司为主。第二,作为对马总和城建开发公司的回报,我们可以将精细化工项目的基础建设工程交给你们来做。”
“我是很有诚意的,希望马总认真考虑一下。”说完,骆志远没有等马力恺答复,就挂了电话。
他抛出了一根橄榄枝,马力恺愿意接受自然皆大欢喜,不识好歹,那也有相应的对策。拉拢马力恺打击卫益正,这也是他临时起意、随机应变。
马力恺挂了电话,黑着脸沉吟斟酌了片刻,就立即命人通知城建公司的人马上从堵门的现场撤回来,一概不再参与此事。而且,公司内部上下统一了口径,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益正集团和卫益正。
这一切的变化都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卫益正做梦也没有想到,堡垒已经从内部被攻破,原本的战略同盟者马力恺,早已跟他分道扬镳了。
骆志远出了办公室的门,把夏侯明礼、林美娟等几个在家的高管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碰头会。他环视众人沉声道:“这件事情比较突然,我们只能静观其变,我相信,市里很快就能出面协调。我家里这两天有点事,要出去两天,这件事就让韩总和夏侯书记出面跟市里对接,跟他们谈!”
“韩总去市里了,等他回来,夏侯书记你跟他说一说。”
夏侯明礼迟疑了一下道:“骆总,事干重大,还是你留下跟他们谈吧?”
这么大的事情,唐晓岚不在,骆志远也离开,让夏侯明礼和韩大军怎么跟市里对接、跟益正集团谈?他们说了不算,有些事情不好表态,根本就没法谈嘛。
骆志远知道他的顾虑,就笑笑:“夏侯书记,先这么跟市里对接上,看情况斟酌吧。你放心,精细化工项目是市里主要领导拍板决策要上的项目,不是谁来堵堵门就能拉下来的。你们在谈判的过程中只要把握住一条就是了尽量盘活三毛厂的那块闲置土地!夏侯书记,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夏侯明礼长出了一口气,点点头道:“我明白。好吧,那我和老韩先跟他们拖着,等你回来再说吧。”
骆志远哈哈大笑:“你们看着办吧,反正我最迟后天上午回来,这两天就不要给我打电话了,我处理点个人私事。”
市政府副秘书长钱学力奉副市长常书欣的命令,分头给卫益正和马力恺打电话。卫益正那边打着哈哈,再三强调是工人自发行动、公司正在采取紧急措施处置云云;而马力恺的态度则让钱学力很是意外。
钱学力本来以为马力恺跟卫益正是一个鼻孔出气、在这件事上共同进退,结果马力恺却再电话里一味喊起了冤枉,说城建开发公司的工人是被益正集团的人胁迫煽动去的,他知道之后马上下了命令,让自己的人撤回去,说目前堵门的人中没有一个是城建公司的。
钱学力根本不相信马力恺的话。要说这事马力恺不知情、没参与,不要说钱学力不信,市里没有一个人相信。然而,马力恺有这种明确的态度,摆出了跟卫益正划清界限的姿态,是非常及时和明智的。
钱学力心知肚明,就如实向常书欣汇报。
常书欣讶然:“马力恺喊冤?是卫益正一个人搞出来的?”
钱学力苦笑:“常市长,他是这么说的,这事儿也没法深究下去不过,既然马力恺是这个态度,那市里也就好处理了。”
常书欣肃然点头,“老钱,你通知益正集团、城建公司、康桥集团三方,马上来市政府开会同时赶紧让卫益正把人给我撤回去,否则,就让公安局抓人,不能姑息养奸!”
“都是熊毛病,动不动就开始闹事,流氓习气土匪作风,可恨!”常书欣猛然一拍桌案,发出砰地一声响。
第235章 没有永远的朋友
下午五点。
卫益正、马力恺代表各自企业来了市政府会议室,市政府常副市长出面协调,他们怎敢不来。
卫益正的脸色很难看。此刻,他已经知道马力恺在背后捅了他一刀,不仅提前把城建公司的人撤回去,还一推六二五,来了一个死活不认账,把“聚众滋事”的责任都推给了他。
两人在电话里当场就翻了脸。卫益正想不通马力恺的态度为什么骤然发生变化,而且还这么坚决,宁肯跟他撕破脸皮也在所不惜。
马力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诿出来,尽管卫益正紧紧咬住他,但从市里的态度来判断,市领导是倾向于相信马力恺的在这一点上,卫益正非常愤怒,但亦无可奈何。
两人坐在两侧,都梗着脖子沉着脸不吭声。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两人昨天还“同仇敌忾”,今天就翻脸成仇,足以证明这句话富有深刻的哲理。
不多时,康桥集团的人也来了,不过不是骆志远,而是常务副总经理韩大军和党委书记夏侯明礼。卫益正扫了韩大军两人一眼,不屑一顾地翻了翻眼皮,又扭头望向了别处。
但马力恺却态度热情地起身笑着跟韩大军两人握手寒暄,让韩大军和夏侯明礼面面相觑,不知道马力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正在这时,会议室的门推开,钱学力陪着常书欣走了进来。
众人一起站起来迎接,常书欣扫了一眼,眉头一皱道:“康桥集团的骆志远呢?他怎么没来?”
韩大军赶紧陪笑道:“常市长,是这样,骆总家里有点急事,他离开市里去办事了,临走时委托我和夏侯全权处理这件事。”
常书欣皱着眉头挥挥手:“都坐下。”
“堵门的人撤了没有?”常书欣面色严肃,虽然没有明确指出问哪一个人,但清冷的目光却是凝视着卫益正。
卫益正心下羞恼却不敢发作出来,只得陪着笑脸回道:“常市长,您看事闹的,都是这群工人擅自闹事,可恶至极!我知道以后,立即派人去让他们撤回了工地常市长,在这件事上,公司管理不善,我个人也有一定的责任,今天下午,我已经给项目部的人开过会,要求他们立即整改!对于带头闹事的工人,一定严惩不贷!”
马力恺闻言也立即插话道:“我们城建公司这边也参与了几个人,尽管他们是受到了益正那边个别人的蛊惑和煽动,但公司还是召开党委会作出了严肃处理项目部的经理,立即撤职,参与闹事的几个工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扣除两个月的奖金。常市长,对此,我们公司深感愧疚,还请市领导严肃批评!”
马力恺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把自己“择”了出去,卫益正心下不忿就冷笑道:“老马,我们公司也在进行调查,看看带头煽动闹事的人究竟是我们的人还是你们城建公司的人,现在调查还没有出结果,你先不要急着往我们头上扣屎盆子!”
马力恺报以冷笑:“是吗?我们已经让纪委和监察科的人出面开始调查,必要的时候,还要请警方介入配合调查,一定要查一个水落石出,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扇阴风点鬼火!”
卫益正正待反驳,却听常书欣猛然一拍桌案,怒斥道:“都不要吵了!你们吵什么?出这种事情,你们两家都难辞其咎!到了这个时候,先不要推卸责任,先来解决问题”
“卫益正,马力恺,市里让你们拿论证方案出来,康桥集团的精细化工项目究竟对你们这个项目有没有影响、有多大的影响,不能你们自己说了算,要有科学根据!你们的论证方案呢?专家评估呢?拿不出报告和数据来,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居心何在?”常书欣再次拍了桌案一下,厉声道。
马力恺嘴角哆嗦了一下,他虽然竭力在推卸工人堵门的责任,但在项目论证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