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国医-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生硬拒绝,将直接破坏他跟薛萍之间的关系,今后也很难再相处。他相信薛萍是一个很有分寸的女人,在瞬间的意乱情迷之后,她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的。
果然,薛萍很快就借着去给骆志远泡茶的当口停下了手。她有些脸红地将一杯茶放在骆志远跟前,不好意思地压低声音道:“董事长,如果没有别的事,那我就先回去了。”
骆志远嗯了一声,和声道:“薛总,你先去忙,抽空跟办公室的人说一声,给我定去西北星城的机票。”
“星城?董事长要去西北出差吗?”薛萍随意问了一句。
骆志远点点头:“后天出发,至于什么时候回来,现在还不能确定。”
星城是西北省一座地位非常特殊的城市。其实城市并不大,也并不经济繁华。从历史沿革上来看,星城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重镇,而建国以来,这里建有一座国家级的卫星发射场,因此名为星城。
星城实际上是戈壁边缘处的绿洲。从星城市中心往西南100公里,在戈壁深处有一大片区域,是军事禁区,围着铁丝网,驻扎着一个师的部队严防死守。当地人只知道这是军方导弹部队的试验基地,而其实就算是部队本身,也将自身守卫的区域当成导弹部队的秘密训练场。
军队的控制区只是外围,而内围还有一个方圆一公里左右的区域,连军队都不能进入。
这名义上是军方的军事科研基地,但实际上却是真正的国际级秘密基地……x…r研究所。
所谓的x…r研究所像极了一座如临大敌的监狱,四面厚厚的高墙,高达十几米,而高墙之上全是封闭的电网。只有一个大门供进出,平时大门封闭且连上电源,而即便是轮班戍守的军队战士也不知里面究竟是何种情景。
从里面出来的人全部穿着制式的工作服,而脸上全部带着面罩,里面出来的车辆也全部没有车牌号。人员进出全靠指纹,检查严密之极。其实出来的人就是为了补充里面的给养,出来几个人就回去几个人,警卫战士们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们有着严格的纪律,对高墙里面的事,一概不问、视而不见、闭口不谈。而每一个战士都跟部队政治部签订了保密协议,保证退伍后不提此处半句。否则,即便是退伍回乡,也会被抓回来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
这天下午,从军事管制区的外围驶进来一辆草绿色的军用吉普车。吉普车通过外围三道哨卡的层层检查,这才驶进了内围,沿着这条修建了有几个年头的宽阔的柏油马路,风驰电掣地直奔x…r研究所。
这里根本就没有行驶的车辆,所以可高速奔驰,骆志远估摸着司机开车的速度超过了一百八十迈。目光所及的范围之内,也没有任何人烟,只偶尔发现两侧的戈壁滩上有三五成群的野驴奔跑而过,而湛蓝的天宇上,一两只苍鹰振翅飞过天际发出寂寥的鸣叫。
天高云淡,公路如玉带般无限延伸。骆志远忍不住开口笑道:“小兄弟,让我开会车过过瘾?”
开车的是一个年约十岁的空军地勤战士,他面色严肃一丝不苟地继续开着车,沉着脸没有回答骆志远的话,仿佛他不存在一般。
骆志远苦笑一声,只好作罢。
他自打上车之后,这个司机战士就跟机械人一般驾驶车辆一路疾驰,一路上话也不说半句,不知道是纪律要求还是性格使然。
司机继续加大油门,吉普车一溜青烟向前奔驰。前方没有车,道路又这么宽,路况好得不得了,就是敞开开,只要车子受得了,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问题。
大概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吉普车就来到x…r研究所正门处。
司机指了指骆志远座位旁边的面罩,示意骆志远戴上。骆志远皱了皱眉,取过面罩来戴上,感觉有些别扭。他背着自己的包从车上跳下来,缓步走向警卫哨卡。
“指纹输入!”守卫战士的声音非常冷漠,也很生硬。
骆志远任凭战士摆布,开始输入指纹,指纹输入通过,又开始接受全身检查。如此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个小时,守卫战士这才摁响了一个类似于门铃的按钮,看样子是通知里面,有人来了。
十分钟之后,厚实的多重不锈钢密封门才缓缓打开,骆志远犹豫了一下,还是毅然背着包走了进去。这一走他才震惊地发现,这号称是一道门,其实一间宽敞的开放式大厅,而从外表看起来给人的感觉像是一道门罢了。
大厅两侧设有严密的电网,只有中间一条通道可供行走。又是一番指纹输入,骆志远这才通过了开放式大厅,真正进入研究所的内部。



 第669章 神秘发现

进入这个神秘的研究所的内部,出了三道依次必须要用指纹输入才能开启的沉重安全门,骆志远的眼前豁然开朗。
眼前浑然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左侧是一排排的二层小楼,楼层门紧闭,楼的颜色为土黄色,在这沙漠边缘的戈壁滩深处,这种颜色大概是最隐秘也是最安全的颜色了;而右侧,则是三个框架式的水泥建筑,非楼非厅,毫无美观的布局可言,而更像是三个密封起来的储物仓库。
骆志远左右四顾,打量着眼前的情景,也慢慢梳理着自己近乎凌乱的心绪。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女子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声音平静而柔和:“骆志远同志,请跟我这边来!”
骆志远听对方没有称呼自己的代号,而是直呼其名,有些诧异。女子似乎猜到了他的迷惑,也没有回头,而是一边走一边继续解释道:“你到了研究所内部,就不是外人了,在外边称呼代号,而在内部,就没有那么复杂。”
女子耸耸肩:“事实上,这里的人,除了少数人之外,包括我在内,每年只有一次一周的休假,平时也接触不到外人,所以,也不需要担心什么。”
女子指了指头上的天空。
骆志远这才意识到光线有些昏暗,抬头一看,天空竟然被一种莫名的材质给遮蔽住了,而内里的光线其实不是天然光线,而是一种探照灯的照明。
骆志远眉梢一挑,也没有再说什么,舒缓着情绪,跟着女子进了最中央的一栋小楼,走进了一间会议室。女子走进去后,坐在了讲台上,而骆志远则随意坐在了下面。女子摁开幻灯机,她背后的白色墙壁上开始出现一幕考古人员挖掘的现场场景图片。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x…r研究所的中方负责人余敏,除了我之外,研究所还有两位负责人,一位是美国人迈克,一位是俄国人别列夫斯基。骆志远同志,我知道你现在心里有着巨大的疑惑,这个研究所到底是干什么的?而你,被国家征召进来,又要是承担什么样的重任?这些都是问题。”
“今天,我会一一解答你心里的这些疑问。但是我在解说之前,需要郑重声明,我所说或者向你展示的都是绝密级国家秘密,不许向外界透露一丝半点,必须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否则,等待你的将是军事法庭的严惩,以叛国罪论处。”
余敏的声音低沉而面色也严肃起来。
骆志远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既来之则安之,到了这个份上,他还能说什么呢?况且,他也不是那种多嘴多舌的人,如果这点保密意识都没有,他也不敢进这个国家绝密机构。
余敏扬手指着画面淡淡道:“相信你也猜到了,这是50年代的考古现场,地点就在我们脚下。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这里出土了部分文物。建国以后,国家组织了一支考古队来对此地进行深入挖掘……这一挖掘可不得了……”
余敏的眸光瞬间变得狂热和兴奋起来:“惊天动地啊,足以改变人类命运和改写人类历史的无与伦比的重大考古发现!”
骆志远哦了一声,他笑笑,静听下文。
余敏并不是考古学家,而是尖端领域的科学家,这说明此地并不是文物保护场所。
“骆志远同志,听了我的介绍,你难道不好奇吗?”余敏突然停下讲述,有些好奇和玩味地望着骆志远,观察着他的面部表情,眼前这个年轻人沉稳到让她惊诧,普通人听到她上述的话早已目瞪口呆,而骆志远却依旧平静如常。而且,这个年轻人拥有一双明亮而深邃的眼睛,犹如天上的星辰一般在不经意间掠过无尽的光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她接到了上头的通知,但却并不了解骆志远的来历背景。
在骆志远眼里,她非常神秘,而在她心里,骆志远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是怎样的一个年轻人,如何又被国家看重而委以重任?
余敏瞬间对骆志远好奇起来,但她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在此地,不问出处,而只有严肃的纪律和程序。她旋即又醒悟过来,如果骆志远是普通的年轻人,又如何能有资格走进这里来与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她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
骆志远笑了笑:“余教授,我当然非常好奇,但我相信,接下来,您将充分满足我的好奇心。我心里很清楚,您不是考古学家而是战略科学家,那么,您继续吧。”
“你说的没错,我不是考古学家,而是科学家。而我们这里,汇集了全国和全世界最顶尖的各个层面的战略科学家、空间物理学家,我们这个团队堪称全世界最豪华最高端的智力科技团队。”余敏没有再卖关子,而是继续开始介绍。
这个时候,幻灯片又变换了画面,出现在骆志远眼前的一个形状怪异金属面具。
“……横空出世的千余件大小金属器皿、玉石器、象牙、贝艺、陶器和金器,造型奇特惊人、内涵神秘莫测、工艺精妙绝伦,让考古界和学术界为之震惊。而在这些出土文物中,有两件最重要的东西金杖和面具。就是这个面具。面具的奇特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它的材质。经过检测,它并不属于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任何一种金属元素,如果它真的是金属的话。”
余敏转身凝望着画面上的面具,神色肃穆而眼眸中闪烁着痴迷的光彩:“它是什么材质制成?它的制造工艺之复杂,现在的工艺技术都难以达到,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还有金杖。”余敏挥了挥手,画面上又出现了一柄金杖,“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权力的代表并不是金杖,而是玉玺。但在古西亚地区及古埃及,其政权组织形式都是政教合一的,国王的权力不仅受到宗教的限制,有时宗教权力还可以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而金杖也一直是政教合一、至高无上的王权的象征,被看作是神赐予的。我们可以从汉莫拉比法典的浮雕中看到,神将法典赐予汉谟拉比王的同时,也赐予了汉莫拉比王至高无上的权力的代表权杖。那么,这是什么文明的代表?华夏文明和中原文明中并没有这样的体系。”
“还不仅如此。我们随后又挖掘出大量的工艺品。比如这些青铜塑像。当初我们见到第一眼就忍不住惊叹:地球上怎么会有这么奇形怪状的人呢?难道是欧亚人种?不,不是。经过我们研究发现,从计算机综合各种数据自动生成的三维画面显示,这是一种有别于地球上任何种族的一种生命物种。”
“这些出土的物品工艺之精湛直接超乎了我们的想象。青铜成分中不存在锌,而在自然界,锌通常是与铅伴生的,这些青铜中的铅和锌是怎样分开的?此地出土的青铜器中还有微量的磷存在,磷可以增加青铜的流动性和弹性,而同时代的青铜器是没有磷成分的。令人惊异的是部分青铜器含有少量钙元素,这在世界青铜史上是前未有过的,钙元素能使合金的强度大大增强,先前那青铜面具的维氏硬度值为hv=60,这在青铜器中是相当高的硬度。现在,我们的工艺技术也很难达到。”
“我们注意到,面具的两侧上下和额中大都有方形穿孔;这些方孔不是铸浇出来而是凿割出来的,这是不可思议的,数千年前能有什么工具能在如此坚硬的青铜器上凿出孔来,即使在今天,也要用高强度的合金工具。此外还用了另外一种令人惊异的技术:焊接。出土的部分青铜像后面,竖着一个弯管,这个弯管是焊接上去的,而焊接技术的历史尚不足百年,这又怎么解释?”
“玉石的工艺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很多器皿上的几何图案、规则的圆孔、形状怪异的花纹,据高科技仪器检测,是人工无法打磨和无法雕刻的。还有两块直径近1米的水平切割的玉石料,水平误差不过微米,数千年前,不可能有可以切割这些硬石料的工具,切割精度也不会有这么高!”
说到这里,余敏关掉了幻灯机,转过身来目光热切地凝视着骆志远:“骆志远同志,我的介绍完了,你有什么感受?”
骆志远笑了:“余教授,您这番话下来,似乎在暗示我,这里考古发现的不是什么历史文明的遗址,而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的遗迹?”
骆志远同时耸了耸肩,“不能不说,这有些太令人感觉匪夷所思了。”
余敏微微一笑:“那么,你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吗?你相信这种神秘的事情存在吗?”
余敏的目光认真而清澈,她紧盯着骆志远。
其实她今天的介绍只是揭开了整个x…r研究所真正秘密体系中的外围部分,核心层次半点都没有透露。倒也不是不信任骆志远,而是时机还不成熟。
而真正的核心机密,研究所内部也只有代表华夏、美国和俄国三方的负责人才掌握。



 第670章 寰宇科技

骆志远本来想直接否认,但他想起了自己的转世重生,想起了当时遇上的安北市电视台主持人杨柳的灵魂体,想起了一些他亲身经历过的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事情。
他轻叹一声,这个世界、生命的起源远远比他想象和认知中的更浩瀚无垠,未知的东西博大精深,越是深入就越加心生敬畏。
骆志远沉默了下去。
余敏笑了笑:“你可能很难理解。不过,我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脚下的这块地方,我们正在着手推进和研究的工作,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空前绝后的大事业,一旦成功,不仅会改写我们的人类文明史,还会彻底改变我们人类的命运!”
余敏的声音中满是激动的颤音。
骆志远哦了一声,定了定神,轻轻道:“余教授,我不明白的是,既然东西是在我们国家境内发现,我们完全可以独立进行研究或者推进,为什么要把美国人和俄国人拉进来?”
余敏感叹着:“在一些领域,我们的科技水平达不到,必须要借助俄国人和美国人。而且,这不是我们一个国家的事,美国人和俄国人强势插手进来,与我们国家达成了秘密协议,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合作。”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因为是秘密合作,所以,不公开、不经议会审议,美国人的国家财政就很难公开列支经费资金,因此美国人就提出折中的方式,由华夏、俄国和美国三国推荐一家民间企业来作为国家的代表,出资组建一家企业,负责维持x…r研究所和x…r特别行动计划的实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而我们国家作为东道主,研究所外围方圆数百公里的区域,都是军方管制的军事禁区。其实美国人也想派兵参与禁区的守卫,但被我国严词拒绝了。”
余敏的话,骆志远听了倒吸一口凉气:“余教授,我明白了,上头让我以康桥集团的名义注册一家龙腾科技公司,主要目的就是参与这项计划吧?大概要出多少钱?”
骆志远是一个理性而明智的人,康桥集团不是他个人的,他个人可以为国家付出甚至是牺牲,但要让康桥集团为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无偿承担巨额费用,这会直接把康桥拖垮。
余敏扫了骆志远一眼,“骆志远同志,你不要担心,名义上是企业投入,但实际上却是国家投入,上头通过你的龙腾公司转账你放心好了,即便企业为此有一定的牺牲,国家也会在其他领域补偿你们的。”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情况。我们三方经过磋商,决定合资组建一家寰宇科技(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除了龙腾公司之外,还有俄国人的联盟公司,美国人的格雷公司。但这只是初步的合作意向,具体的合作,包括股权的构成,公司的运营管理,需要你们三方坐下来谈。”
“联盟公司和格雷公司的代表也已经住进了研究所,我代表上头跟你谈的目的,是要让你尽最大可能争取控股权。”余敏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很重要,相信你比我更清楚。”
股权的多少,代表着三方日后利益的多寡,这是国家利益而不是企业利益,所以肯定会争得头破血流。
“我明白,我尽力而为吧。”骆志远笑着,起身来:“走了一路,我有些累了,希望能有个休息的地方。”
余敏点点头:“你住的地方都安排好了,你安顿下好好休息一晚,明天一早,我们安排你们三方会面进行第一轮的谈判。”
说完,余敏就带着骆志远走出了会议室,直接上了二楼,二楼显然是工作人员住宿的地方,走廊上铺着红色的地毯,两侧的房门紧闭,悄无声息。
余敏推开其中一间:“好了,这是你的住处,骆志远同志,你先休息,我明天早上来见你。”
余敏说完转身就走,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
骆志远犹豫了一下,还是毅然走进了房间。四处打量了一下,这间房子跟宾馆的标准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无非是一个里外加了隔断的套间罢了,外面是小会客厅,而里面才是卧室。
骆志远直奔里面的卧室,脱下外套,躺在了床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别看他刚才表现得非常平静,但实际上,要说他对今天了解到的一切不感到震撼那是假的。如此出动军队进行秘密管制划出军事禁区,三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大国间的强强合作,怎么可能是闹着玩。这足以说明,余敏今天说的话百分百是真实的。
外星文明?骆志远心头咯噔一声:真的存在吗?
如果真的存在,那么,这可不是要改变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啊!
与此同时,余敏回了自己的办公室,通过红色的专线保密电话跟京城联系上了。
“他表现如何?”
“首长,他表现得太平静,也没有提出异议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才又淡淡道:“这个人选经过了再三的考察和考验,不会有任何问题。让他参与这个项目,他的存在会解决很多你解决不了的问题。”
“接下来的谈判很重要,这不是三方合资注册一家公司那么简单,关于股权的设置,公司运营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话语权必须要牢牢控制在我方手里。你把这个话跟他谈清楚,让他去跟美国人和俄国人谈。”
余敏恭声应是:“我明白,首长。请首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你们辛苦了,你们为国家和人民默默付出,甘当无名英雄,我代表全国人民感谢你们!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们的功绩会昭然大白于天下,堂堂正正地载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史册!”
余敏有些激动地挺直了腰板:“我们不辛苦,为国家和人民做一点事情,这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余敏挂了电话,良久情绪还沉浸在激动之中。她犹豫了一会,决定去见见俄方和美方的负责人,跟对方沟通沟通,看看对方的意见,为明天骆志远跟另外两方代表的谈判做铺垫。



 第671章 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

骆志远第二天一早醒来,门口已经摆放上了定制的早餐。加热的牛奶,煎蛋和葱油饼。
骆志远其实也没有多少胃口吃东西,草草填饱了肚子,他推门走了出去。果然,余敏换上了一身空军春常服,没有戴帽子,早已等候在楼下。
骆志远扫了一眼,注意到她的军衔是大校,倒也没怎么吃惊和意外,因为以余敏的年纪和身份,以及她所主持的这个国家级绝密重大项目,她既然是军方委派的科学家兼负责人,拥有高阶军衔也不奇怪。
而事实上,或许用不了多久之后,她就会晋升为将官了。
而在她的身后,还站着两个人高马大的金发洋人,一个个高,一个略矮,同样一身戎装,不过都是上校军衔。
骆志远走了过来,余敏笑了笑,主动给他介绍道:“这位是美国的迈克上校,这位是俄国的别列夫斯基上校。”
骆志远不动声色地跟两个洋鬼子握手寒暄,心里就有些好奇,心说国家和军方怎么派余敏这么一个女性来跟俄国人美国人合作?由此可见,余敏必有过人之处。
美国人迈克和俄国人别列夫斯基的态度都很热情。一番寒暄之后,四人并肩走向另外一栋小楼,那就是整个研究所的办公地点了,余敏三人的办公室就设立在这栋楼上。
会议室里,已经等候着两个外国人。一男一女,男的叫谢尔盖,俄国人。金发碧眼身高一米九零,不过身材并不魁梧,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给人的感觉文质彬彬的,不像商人倒像是学者;女的叫凯特,美国人。身高一米六五左右,留着一头精干的短发,30出头的年纪。
见到骆志远等人进门,谢尔盖和凯特微笑着站起身来。
余敏笑着用英文招呼着,介绍着,示意骆志远坐在谢尔盖和凯特中间,而她和迈克及别列夫斯基则坐在对面。
余敏刚要用英文来一番开场白,却听谢尔盖用略微有些生硬的中文笑道:“余教授,迈克上校,别列夫斯基上校,为了沟通方便,就用中文吧,在座的几位基本上都是华夏通,通晓华夏文化和汉语。”
骆志远笑了笑,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俄国人也好,美国人也罢,既然这些人被秘密委派到华夏来,肯定是熟悉中文和通晓华夏历史文化的人,如果对华夏不了解,又如何跟华夏谈判并展开深层次的合作呢?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在华夏国的国土上,完完全全地受制于人。
骆志远环视众人,嘴角浮起一丝古怪的微笑。
他阅人无数,从谢尔盖和凯特的气质来分析,两人是学者是科学家而不是纯粹的商人。让两个科学家跟自己谈判,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他们焉能占到什么便宜去。
但谈还是要谈的,争也还是要争的,甚至还是免不了要争得头破血流。
凯特转头望着骆志远,见骆志远如此年轻,她心头有些诧异。她笑了笑,主动向骆志远打招呼道:“你好,骆先生。”
“你好,凯特……”骆志远故意迟疑了一下。
凯特爽朗地一笑:“我还没有结婚。”
真是个有意思的洋妞。骆志远笑了,伸手跟凯特握住:“欢迎你来华夏,凯特小姐!”
凯特耸耸肩:“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这是我第五次来贵国访问了,只是与前几次不同,我这一次要长期在贵国工作。”
“哦?凯特小姐都去过我们国家的什么地方?”骆志远有意无意地问。
他看上去是在正式谈判之前跟凯特闲聊,实际上却是在试探对方的信息,试图掌控谈判的节奏。
“你们的京城啦,江南啦,草原啦,这些地方我都去过,还爬过你们的五岳之首泰山骆先生,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在贵国旅游的。”凯特看上去是一个很爽朗的美国知性女子,心直口快。
骆志远笑了:“如果日后有机会,我愿意充当凯特小姐的导游,尽尽地主之谊。”
凯特眉飞色舞地伸出手去跟骆志远的手紧握住:“好,骆先生,那我们就一言为定了。”
“那是当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随时愿意为客人效劳。”骆志远挥了挥手,示意凯特请坐。
气氛突然变得极其融洽,原本那一丝丝的谈判紧张气氛竟然消失到爪哇国去了。余敏目光复杂地瞥了骆志远一眼,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
至于其他两国的代表,也是不动声色地坐在那里,静静准备聆听和旁观三方的商业谈判。
骆志远代表华夏国的龙腾公司,谢尔盖代表俄国人的联盟公司,凯特代表美国人的格雷公司。
龙腾公司自不待言,联盟公司和格雷公司肯定也各自有政府背景,说白了这就是两家由俄国美国政府或者军方暗中支持的企业,而谢尔盖和凯特本人,说不准本身就是俄美两国的公职人员。
事实上,谢尔盖公开的身份却是学者,属于俄国联邦调查局的二线特工。而凯特三年前加入了cia,公开身份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空间物理学家,教授,格雷公司是她的父亲老凯特创办,而老凯特则是退役的美国政府高官。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
美国方面的研究所负责人迈克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好吧,你们三方谈,可以当我们三个不存在,你们谈你们的,我们不参与也不会发表任何意见。”
谢尔盖闻言,点了点头,主动向凯特和骆志远开口道:“我们都是受命过来,代表着各自的国家。既然三国高层首脑经过商讨同意我们三方组建寰宇科技公司,那么我们在股权的设置上就应该是平等的,就如同我们现在平等的合作。”
“那是当然,三国平等合作,股权设置上理应平等分配。”凯特也笑着附和道。
旁观的别列夫斯基和美国人迈克自然是面带微笑,这是他们乐于见到的结果。尽管俄美两国都想占据大头,但奈何形势不允许,任何一方的独大都会引发另外两方的强烈反弹。既然如此的话,平分股权是最合适不过了,这样可以避免争议,更容易被三方所接受。
余敏心里暗叹,作为华夏国的代表,她自然是不甘心与俄美两国平等分配的,但很明显,华夏要想控大股,俄美两国铁定不会同意。
骆志远轻轻笑了,突然挥了挥手道:“我不怎么同意平分股权。”
他的话音一落,在场众人全部脸色一变。谢尔盖和凯特皱了皱眉,转头望着他,沉声一起道:“骆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三方合作组建这个公司,主要的目的是运作和执行x…r计划。那么,既然是公司,那就拥有公司资产,合作组建公司,那就是说明三方各自有所投入,不管是实物投入、技术投入还是资金投入,合理的办法应该是根据我们三方不同的投入来界定股权,这样才算合理。”
“请看,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华夏国土,我们将之划拨出来列为军事禁区,配备一个野战部队来对外围进行值守。而筹建我们现在所在的x…r研究所和x…r研发基地,更是我们单方面的投入,贵两国没有投入吧?”
骆志远慷慨陈词:“在我们国土上的原本属于我们一国所有的资源,我们拿出来与贵两国共享,进行国际合作,这本身就是出于国际主义精神。请问谢尔盖先生和凯特小姐,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与你们平分股权,真的公平吗?”
“如果是在美国国土上的资源,贵国愿意与我们共享吗?”骆志远旋即反问。
凯特本是学者出身,她哪有骆志远这种犀利的口锋和谈判的技巧。她无言以对,尴尬地搓了搓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骆志远的话,因为骆志远的话听起来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啊。
见凯特被问住,迈克忍不住冷冷插话道:“骆先生,话可不能这样讲。没错,是你们首先发现的资源,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属于哪个国家的资产而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虽然在你们的国土上,但我们也有权参与研发和运作!”
“况且,你们的科技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你们需要我国的核心科技资源和技术支持。”
谢尔盖赶紧附和:“没错,正是如此。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